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5.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会用各种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二、梳理知识点
1.实数的分类:
2.实数的相关概念:
相反数:
绝对值:
倒数:
3.实数的大小比较:
4.科学计数法:
5.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6.实数的运算:
三、重难点突破
本节多以选择,填空为主,相对来说较简单
四、中考导航
实数是中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单的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另外,命题者也会利用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等题型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提要
1.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
3.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4.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
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能正确识别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
四、甘肃7年真题子母题讲解:
五、随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教学
反思
九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共4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1.1实数的复习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包级领导
签字
教学
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1.了解实数的分类、实数的相关概念等.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能用各种方法熟练的解一元二次方程;3、能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20(0)ax bx c a ++=≠。

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1)3523-=+x x (2)42=x(3)2112x x x =-+- (4)22)2(4+=-x x(5)ax 2+3x+1=0【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例2:1、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6x =1 (2) 392(1+x)2=564.48(5)(x-2)(x+3)=66; (4)3x 2+2x=0.2、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 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8B.10C.8或10D.不能确定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1)x 2+x+a 2-1=0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若a+b+c=0 则该方程必有一根为___________.【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题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x 2-3x-a=0,请给出一个使方程有实根的a 的值,并解这个方程。

【知识点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为21,x x ,则a b x x -=+21,a c x x =21。

初中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6篇

初中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6篇
2.探索活动 :在呈现间题情境后,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如何设未知数?如何找出表达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问题2:你如何解这个方程的?方程的解都符合题意吗?
3.例题教学:
课本没有安排例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补充1~2个例题。并注意解题格式,在写解答的过程中,应先设未知数,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并写出答案,在高未知数时如果有单位,必须写在字母的后面,以下问题供教师教学时选用己知两个数的和等于12,积等于32,求这两个数(答案:这两个数是4和8)
4、继续做好“一帮一”活动,以学生帮学生,以学生促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活动主题
新学期备课计划
活动目的
讨论新课后计划及设计。
主持人
参与及听讲人
全体九年级数学组成员
时 间
地 点
九年二办公室
活 动 过 程 内 容 记 录
活动记录:
主持人:结束假期,我们即将开始新学期,这次备课组活动主要讨论本学期备课计划。
7.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__10__.
8.一只不透明的口袋中放有若干只红球和白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将袋中的球摇均匀.每次从口袋中取出一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再摇均匀,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到取出红球的频率是 ,求:
4.绿豆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每批
粒数n
100
300
400
600
1000
2000
3000
发芽的
粒数m
96

2024年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数学教材第十五章《解析几何》,具体内容为第1节“坐标系”和第2节“直线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坐标系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绘制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线等几何图形。

2. 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直线方程,并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坐标系的概念,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直线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坐标系实例,如地图、平面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坐标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3)例题讲解:在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求解直线方程。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五章第1、2节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直线方程解决。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坐标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3. 例题解答过程;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坐标系,并在其中表示点、线;(3)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坐标系,求解直线方程。

2. 答案:(1)见学生绘制结果;(2)具体解答过程见教材;(3)见学生解答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坐标系和直线方程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坐标系和直线方程在几何、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套

名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全套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铜陵县顺安中学数学第九册集体备课教案。

初三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

初三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

一、会议背景为了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校初三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0日举行了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活动旨在共同研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会议内容1. 教材分析本次备课活动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

教研组成员共同回顾了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重点关注了初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以下要点:(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强化解题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方法探讨在教学方法方面,教研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一些主要观点:(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强化练习环节,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教学策略研究针对初三阶段的教学特点,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了以下教学策略:(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与质量。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学生心理辅导。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强化家校合作。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会议总结本次初三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备课,我们明确了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备课活动的主要收获:1. 提高了教研组成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资料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资料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成果资料策划: LMS编写者:姜龙海、戴国琴、唐建伟、王爱军、彭淑霞、居琴芳周萍娟、陈淑峰、贡献、张云娟、彭云、朱淑芳钱惠琴、蒲春萍、王菲、陈建芳、张旗、芮和保杨文杰、梁惠珍、孙权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时安排建议二、第二阶段复习(约18课时)以知识的横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覆盖,建议专题为:1、选择填空2、归纳猜想3、探索开放4、图表信息5、阅读理解6、操作设计7、实践应用8、几何与代数综合三、第三阶段复习:模拟测试(约12课时)实现知识的第三覆盖。

第1课 实数溧阳市绸缪中学 姜龙海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会借助数轴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并会比较实数的大小。

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用一个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4、结合具体问题渗透化归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教学过程设计: Ⅰ [唤醒] 一、填空:1、-1.5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1- 2 的绝对值是 。

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3、2-1= ,-2-2= ,(-12 )-2= ,(3.14-∏ )0=4、在227,∏,-8 ,3(-64) ,sin600,tan450中,无理数共有 个。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700000= ,0.0003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3.4×105中有 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 位。

6、点A 在数轴上表示实数2,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是 。

7、3260 精确到0.1 的近似值为 ,误差小于1的近似值为 。

8、比较下列各位数的大小:-23 -34 ,0 -1, tan300 sin600二、判断:1、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优质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优质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九年级数学教材第十二章“圆”的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方程、圆的性质以及圆与直线的关系。

具体涉及章节为12.1节“圆的定义和性质”,12.3节“圆的方程”,以及12.4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方程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方程的理解与应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性质,圆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圆规、直尺。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

2. 知识回顾(10分钟)学生回顾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方程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例题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讲解例题2:已知圆上三点,求圆的方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2)已知圆上两点和半径,求圆的方程。

5. 知识点拓展(5分钟)介绍圆的切线、割线以及圆的内接四边形。

6.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性质。

2. 圆的方程。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2)已知圆上三点,求圆的方程。

a) 直线 y = 2x + 3 与圆(x 1)² + (y 2)² = 4b) 直线 x y = 1 与圆(x 2)² + (y + 3)² = 92. 答案:1)圆的面积:πr²,周长:2πr。

2)圆的方程:(具体答案根据学生解答)3)a) 相离;b) 相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圆的方程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练习。

中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3篇)

中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3篇)

第1篇一、备课背景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旨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备课内容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2)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备课步骤1. 集体讨论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 分组讨论,针对每个章节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 教师代表进行教学设计汇报,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4. 整合意见,完善教学设计。

5. 制作课件,准备教具。

6. 进行试讲,相互观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新课讲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5)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3)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1)实物教具:展示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动画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九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会议议程】
一、会前准备
1.确认出席人员名单并做好签到;
2.准备好会议材料,包括课本、教案、试卷等
二、课程标准分析
1.对数学九年级上册课程标准进行分析;
2.明确本次备课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措施。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将各章节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四、教学方法探讨
1.分享各自的授课方法和经验;
2.探讨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3.推广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五、试卷编写
1.根据本次备课内容制定试卷;
2.确定试卷难度、数量、分值和题型等。

六、学情分析
1.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
2.结合现实情况,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七、其它
1.讨论其他涉及到数学教学的问题;
2.确认下一次备课时间和议程。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九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的议程安排,希望全体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组九年级小组集体备课(二次函数性质)

数学组九年级小组集体备课(二次函数性质)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b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是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是否相同?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对于前面提出的第2个问题,你将采取什么方法加以研究?
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1的图象吗?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
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是____,它的开口向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对称轴是______,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______,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______,函数y=ax2与x=______时,取最______值,其最______值是______。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练习,师生评价与指导。
指导学生小组验收学习效果,而后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回顾与总结。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为学生学习新课指明方向,有助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教学目标,初步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体验用图象的性质,
2.你能说出函数y=ax2+k具有哪些性质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集体备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集体备课材料

解一元二次方程集体备课材料学校:崇礼二中年级:九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刘电明一.教材知识点实际问题为背景, 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并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唯一,这些概念是全章后续内容的基础.22.2节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其中包括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 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套教科书在本章之前的方程都是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首次出现的一次以上的方程。

解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次方程 这就是“降次”。

二,课标要求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 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 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3、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解一元二次方程考点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试说明理由。

例 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例3,练习一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重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都是根据一般式定义的 这与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及其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

3、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策略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 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此外要使学生意识到 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 2,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时要与一元二次方程比较,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解一元二次方程选择解法的一般顺序为;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第23章《锐角三角函数》、第24章《相似三角形》和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

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2.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 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考;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相关章节内容,巩固基础知识;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讲解;6. 课后作业: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2)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3)解一道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 答案:(1)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分别为sinα、cosα和tanα;(2)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AA相似定理、SAS相似定理、SSS相似定理;(3)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更多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用。

朱桥中心初中九年级数学公开课集体备课稿.docx

朱桥中心初中九年级数学公开课集体备课稿.docx

朱桥中心初中九年级数学公开课集体备课稿主备人:许习利备课时间:2015年4月13日课题:中考总复习14.《统计与概率1》一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型: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与原则,能根据需要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直观有效地描述一组数据,理解统计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才图表中获得正确的信息;2•过程与方法:经历回顾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的过程,掌握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统计图表的特征与意义的理解;难点:能综合应用文字与图表信息,解决相关的统计问题。

(三)教学方法:总结回顾,联系应用。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与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屮考基本要求与基础知识总结回顾:(一)数据的收集1•了解统计的相关概念:考察对象、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2.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制作调查登记表;3.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含义,会适当选择不同的调查数据方法;4.了解抽样调查的几种形式一一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知道抽样的基本原则一一样本容量足够大、样本的随机性、全面性;(二)数据的整理1.会制作数据统计表和频数统计表;2•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结构与制作方法: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矩形的高表示每种数据的大小,能直观显示不同种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2)折线统计图:用点的纵坐标表示各数据的大小,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体,用扇形表示各部分,用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掌握扇形的圆心角的求法。

3. 了解通过整理数据获取数据分布情况信息的方法,了解频数与频率的含义,掌握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结构与制作方法;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中考原题赏析1•为了了解我市参加中考的15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而四个判断正确的是()A. 15000名学生是总体B. 1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上述调查是普查2..要反映宣州区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直方图3•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 :报纸,B : 身边的人,E :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牛进行该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该调查的方式是 __________图屮的日的值是 _______ ・4•期末考试后,小红将本班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的扇形统计图, 则优生人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八(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 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满分为100分, 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 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6.某市为调查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学生屮抽取了部分学生,统计 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并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折线统计图和扇 形统计图如下:解答下列问题:(1) 图②中“D : 5.2以上”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________ ;(2) 该市共抽取了多少名九年级学生?(3) 若该市共有10万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该市九年级视力5. 2以上的学生大 约有多少人?7•学了统计知识后,小刚就本班同学上学“喜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一次调 查.图①和图②是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 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 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出“骑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 如果全年级共600名同学,请估算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二.课堂练习:1・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2 000名学生所需运动服尺码,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及格 电视,C :网络,36% 6%28%44.9以下 厲4・9〜5・1 C :5」〜5・2£):5.2以上(每组数据 只含最低值, 不含最高值)图① 图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_________ ・2. 为调查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 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 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爱动画节口的学生约有(3•我市某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A :篮球,B :足球, C :排球,D :羽毛球,E :乒乓球,学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一门,学校李老 师对某班全班同学的选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 图)•请你求出该班的总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4•我市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一批“最有孝心的美少年”.根据各县市区的入选结 果制作出如下统计表,后来发现,统计表中前三行的所有数据都是正确的,后三 行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请冋答下列问题:(1) 屮 3= , b'=' ;(2) 统计表后三行両二个数蘇譎误的?该数据的正确值是多少?区域 频数 频率炎陵县 4 a茶陵县 5 0.125攸县 b0」5 醴陵市 8 0.2株洲县 5 0.125株洲市城区 12 0.255. 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县从全县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 进行了一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 级:优秀;B 级:良A. 500 名B. 600 名 戏曲5%新闻10%练习2图娱乐35% )C. 700 名D.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屮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_____ ;(2)图中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 ,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县九年级有学牛35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请估计不及格的人数为・体育测试各等级四课堂总结.1.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相关概念的含义;2.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结构特征,并能从所给的图表中获取正确的信息;3.能综合运用图表信息和相互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完成综合练习册第159页到161页相关练习.。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今天我们来聊聊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那些事儿。

哎呀,大家都知道,备课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尤其是在数学这块。

大家一坐到一起,桌子上摆着书本、习题,简直就像是小型的“数学战场”。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认真,偶尔有几个同学忍不住翻个白眼,心想:“这题真的是要命啊!”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搞定这些难题是必须的,不然怎么对得起咱们的学生呢?说起备课,咱们总得先聊聊这学期要学的内容。

数与代数、几何、统计……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得像侦探一样,把这些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一个个问题就像拼图,拼好后才能看到完整的图案。

有人说:“数学就是生活的语言。

”这话可真不假,每个公式背后都藏着生活的智慧。

老师们一边讨论着不同的解题方法,一边笑着调侃:“这题真是考智商啊,没点绝活可不行!”说到解题方法,那可是各有各的风格。

一个老师说:“我喜欢用图形来理解问题,形象化一点,孩子们更能明白。

”旁边的老师摇摇头,接着说:“可我觉得公式推导才是王道,公式才是硬道理。

”就这样,大家争论得不可开交,吵得热火朝天,仿佛在比谁更聪明。

这种争论不仅让气氛轻松不少,也激发了大家的思维。

真心佩服这些老师们的才华,他们就像魔术师,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备课的过程也免不了一些搞笑的瞬间。

有位老师在黑板上写公式,结果一不小心,把“加”写成了“减”,全班同学瞬间就像看见了外星人一样,集体哄堂大笑。

老师一脸懵圈,连忙补救:“这只是个小失误,大家可不能因此看不起我哦!”真是笑得我们肚子疼,大家心里想着,数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然后还有就是备课后的小小“考验”,那就是要给学生布置作业。

有的老师就喜欢布置那些“能锻炼脑子的”题目,像是“小博士训练营”。

有人却觉得适当的简单题也很重要,能让孩子们建立信心。

于是,大家就在这里来回推敲,偶尔还会发生小小的争执。

最终,每个人都得妥协,心想着“为学生好嘛,大家都是一个心,毕竟都是为了明天的课堂啊!”备课结束后,大家就像打完一场比赛,累得跟狗似的。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教学内容: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23.1《成比例线段》知识点:23.1 成比例线段23.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课标要求: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数学课程标准第37页。

)中招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比例线段:(1)基本性质:a:b=c:d→ad=bc(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a/(b±a)=c/(d±c)(3)等比性质:如果,那么2、平等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此部分内容主要为相似三角形打基础,一般设置分值为3分。

近几年中招考试中只有2015年第10题有体现:10.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DE∥AC,若BD=4,DA=2,BE=3,则EC= 。

教学措施:由于掌握成比例线段与否是学好《相似三角形》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3、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

4、用引入比值K的方法,探索比例的性质。

5、充分运用好分比和合比及等比性质等。

本节内容的教学还重在培训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自主推导分比性质、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等。

第10题谷。

九年级专用集体备课1(1)

九年级专用集体备课1(1)
答案:设用 x 块 A 型钢板,用 y 块 B 型 钢板。
2x y 15
x 2y 18 1.2x-5y=18 找学生写出它的五个解。
2.
4(x
x 2
y
3
y 1) 2
3(1
y)
2
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求出它
的解来。
x 2
答案: y 3
3.1 号仓库与 2 号仓库共存粮 450 吨,现 从 1 号仓库运出存粮的 60%,从 2 号仓库运 出存粮的 40%,结果 2 号仓库所余的粮食比 1 号仓库所余的粮食多 30 吨。1 号仓库与 2 号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3.1 号仓库与 2 号仓库共存粮 450 吨,现 从 1 号仓库运出存粮的 60%,从 2 号仓库运 出存粮的 40%,结果 2 号仓库所余的粮食比 1 号仓库所余的粮食多 30 吨。1 号仓库与 2 号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答案:设 1 号仓库存粮 x 吨,2 号仓库存 粮 y 吨。
x y 450
——2016 届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中考分册复习
课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型
复习课
所需 课时 交流 时间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三课时 主备人
刘锦 主备时间
2016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
整合时间 2016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
复备人
1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 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 2.使方程组逐步转化为 x=a,的形式,体会“消元”思想,掌握解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加减法,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 择适当的解法。 3.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思想,能根 据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的解法。 4.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利用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 题的基本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会用二元一次方程 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教学内容:第21章 二次根式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21.1 二次根式 约2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约2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约3课时 小结: 约2课时 三、课标要求
作为二次根式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过渡桥梁的“最简二次根式”这一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先复习与巩固已学过的乘、除法知识。

另一方面本小节的内容显然是下一小节“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
基础
因为加减法就是在识别“同类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前提下进行的。

目的与要求
本课的内容比较单纯,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当然,这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不在于能否背出定义,关键还是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加以判断,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应在练习中让学生熟悉这个概念。

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借助实物投影以扩充教学容量。

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遇到二次根式一般应把它先化简这会给解决问
题带来方便
把二次根式化简
至少有以下三种用途
二次根式
二 次 根 式 的 化 简 与 运 算
二次根式 的乘除
二次根式 的加减
1、把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后可避免因误差积累而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把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后它们的乘除法运算可能变得简单
3、把一组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可以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加法、减法
运算。

学生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这些用途,实际上看到这些用途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
从这些用途中领会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想方法。

四、中招考点
1.二次根式
式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
同时满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中不含根号);
②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5.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6.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教学措施
二次根式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实数、整式”等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对数与式的认识更加完善。

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与运算是后续学习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二次根式是初中阶段学习数与式的最后一章,是式的变形的终结章。

五、教学要求: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