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论文
论纳西族的文化
![论纳西族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98efae7102de2bd960588c2.png)
论纳西族的文化内容摘要: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南部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纳西族。
人口有308839,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彝语支,分东和西两个方言。
有四种文字,分别是:东巴文,哥巴文、阮克文、玛萨文。
一般自称为纳西、纳日、纳恒等,还有阮克、玛萨、邦西等自称。
元明清代一般称为么些,近代称之为摩些,摩梭。
纳西族东巴教徒用古老的象形字书写了1400多卷经书。
关键词:母系大家庭阿注婚纳西云南四川交际处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南部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
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
是一个母系大家庭的民族。
纳西族的人口有308839,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95.5%。
除云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纳西族8725人,占2.8%。
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纳西族有。
纳西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彝语支,分东和西两个方言。
有四种文字,分别是:东巴文,哥巴文、阮克文、玛萨文。
纳西族东巴教徒用古老的象形字书写了1400多卷经书,可分为祭龙王经(50种),占卜经(100多种),超度经(59种),退口舌是非经(43种),除秽经(60多种),祭风经(189种),禳灾赶鬼经(96种)丧葬经(40多种),祭战神、寨神、家神、畜神、祖先类经、延寿经,星经,以及有关医药、舞蹈各种零杂经。
它实际上是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还有一部是图画方面的书。
还有两部叙事长诗:《鱼水相会》,《蜂花相会》。
纳西族的自称有很多,一般自称为纳西、纳日、纳恒等,还有阮克、玛萨、邦西等自称。
元明清代一般称为么些,近代称之为摩些,摩梭。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人口27.8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531598ec3a87c24028c479.png)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摘要:丽江纳西族的婚姻习俗,是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受到周围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它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从曙明村纳西族的婚姻习俗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它自身的特色,比如存在“四个节礼”、“伴手礼”、东巴诵经、“点酥油”仪式等。
我们也可以从纳西族的婚俗中,看到纳西族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和朴素自然的生活面貌。
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很久以前已经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
但是由于丽江的纳西族与周边汉族、藏族等民族联姻的现象比较多,使丽江纳西族的婚姻习俗受到了周边民族婚姻习俗的渗透和影响。
纳西族婚礼讲究传统,遵从“嫁有嫁礼,娶有娶礼”。
笔者通过对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塔城乡署明片村①的杨某、和某等四个纳西族学生的访谈,据此对纳西族的传统婚俗进行了了解和整理,对其积淀在深层次的婚姻文化内涵作了简单探讨。
文章通过婚前社交、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交往四个方面,对纳西族的传统婚俗进行了阐述。
一、婚前社交确定恋爱关系的男女双方,必须告知各自的父母,并取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往。
取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男方在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必须去女方家行礼。
如果两方确定要结婚,则男方需要在中秋佳节到女方家里去举行“订婚”仪式,纳西语叫做“涉涉”。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必须向女方父母送上“四个节礼”,纳西语称为“啰啰”,包括一坛五斤左右的白酒,两包茶叶,四盒红糖和大米。
其中红糖、茶叶、白酒是必须要有的礼物,大米的数量和质量,视男方的家庭经济条件而定。
订婚之后,两家人便可以开始互访。
订婚之后到结婚之前,男方每年在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都要给女方家送去白酒、茶叶、红糖和大米。
二、婚前准备男女双方成年之后,就可以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良辰吉日需要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去当地的东巴家里进行挑选,东巴结合天干地支和男女双方生肖确定吉日,纳西语里为“尼哇擦”。
按照纳西族风俗,举行婚礼的吉日有男女两家商量,但最终会由女方家庭决定。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c334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8.png)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英文回答:Naxi ethnic group is one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mainly residing in Yunnan Province. The Naxi people have a rich and unique folk culture, which includes various customs, traditions, and ritual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One of the most famous Naxi customs is the "Dongba culture,"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religion, art, and literature. The Dongba culture is practiced by the Dongba priests, who are considered as the spiritual leaders of the Naxi people. They perform rituals, create and maintain written records, and pass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Naxi culture. The Dongba script, which is a pictographic writing system,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ongba culture.Another interesting custom of the Naxi people is the "Baishou Festival," which is a celebration of longevity. Itis believed that on this day, people can pray for good health and long life. During the festival, people gather to sing and dance, and various traditional games andactivities are organized. It is a joyful and lively event that brings the community together.The Naxi people also have unique traditional costumes. Women often wear colorful embroidered dresses, while men wear long robes with wide sleeves. These costumes are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reflect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axi people. In addition to clothing, the Naxi people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exquisite craftsmanship,especially in wood carving and embroidery.Furthermore, the Naxi people ha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music called "Naxi Ancient Music." It is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local folk tunes. The Naxi Ancient Music is often performed with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erhu, pipa, and suona. The music is melodious and soothing, and it is often used in various ceremonies and celebrations.中文回答: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
纳西族 论文
![纳西族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83aad4195f312b3169a5a4.png)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政治文化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摘要: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在所处社会政治生活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文化,体现出四个主要特征: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秩序意识;和为贵的政治心态;现实主义的历史秩序意识;强调传统与注重变化的并行不悖。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促进了纳西族社会的政治发展;推动了纳西族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纳西族社会及滇川藏交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纳西族;木氏土司;政治文化;功能和作用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界定是:“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1〕(P29)政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一定反作用,一个民族积极的价值观念文化对社会经济生活起到促进作用,影响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往往具有这样的基本功能:变革政治体系、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定、维持政治关系、规范和约束政治行为。
纳西族在所处社会政治生活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文化。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趋于成熟稳定,形成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对纳西族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来阐释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政治文化的特征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具有如下特征:1.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秩序意识在纳西族的早期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共同体利益优先这一政治文化的萌芽。
“尔”是纳西古代氏族社会的基本组织,也是早期的政治组织。
在这一共同体中,纳西族个体总是把共同体的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以这一利益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取舍,作为共同体成员,首先必须服从共同体的首长。
当元、明时期纳西族社会正式被纳入中央王朝(国家)的管辖时,即这些独立的共同体被统一到更大的共同体中央王朝中时,原来的共同体并未打破,而是以整个为单位加入大的共同体即国家中。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f66b4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c.png)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纳西族是中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纳西族的民俗风情。
纳西族人喜欢歌唱和舞蹈,他们的歌舞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西族的舞蹈有很多种类,有欢快的宴会舞蹈,也有细腻的民间舞蹈。
纳西族的舞蹈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常常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欢呼声。
纳西族人还喜欢在重要节日或庆典上进行传统歌舞表演,以此来弘扬自己的文化。
除了歌舞,纳西族的民俗风情还表现在他们的服饰和建筑上。
纳西族的服饰以花纹装饰为主,色彩鲜艳。
男子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头戴斗笠;女子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上衣,头戴花巾,身上还挂着银饰品。
纳西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以“三脚架”为主要形式,房屋通常由木材搭建,屋顶上还有独特的雕刻和彩绘。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月节”。
三月节是纳西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至三月十五举行。
庆祝三月节的活动有舞龙、舞狮、唱山歌、祭祀等,非常热闹,人们从各个地方都会前来观看和参与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增进了纳西族人民之间的感情。
纳西族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叫“吃草豆”。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纳西族人民会准备一种特殊的食物,叫做“草豆”。
这种食物用小米、面粉和豆沙等做成,制作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吃草豆是纳西族人民祈求好运和丰收的一种方式,也是纳西族人民团结友爱、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纳西族人民还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婚礼习俗,叫做“纳西装束婚”。
在纳西族的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穿上特殊的服装,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这是纳西族人民对婚姻的一种庄重和重视,也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纳西族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他们通过歌舞、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展示,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来,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
通过了解纳西族的民俗风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也能够体验到不同民族的魅力。
纳西族的民俗风情独特而美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欣赏。
走进云南感受独特的纳西文化
![走进云南感受独特的纳西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593d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4.png)
走进云南感受独特的纳西文化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美丽省份,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其中,纳西族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本文将带您走进云南,深入了解纳西文化的魅力所在。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
这种多样性也体现在云南的民族文化中,纳西族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大理、丽江等地,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纳西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他们崇尚大自然,尊重生命。
文化传统中有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这种观念贯穿于纳西人的生活中。
他们尊重土地,融入自然的节奏,与自然和谐相处。
纳西族有着独特的服饰和建筑风格。
在纳西族男性传统服饰中,最为著名的是“马帮服”,它是由丝绸、毛皮等材料制成,充满了浓郁的纳西族特色。
而女性则常常身着绚丽多彩的衣裙,搭配精美的首饰。
除了服饰外,纳西族的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
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多以木材为主,结构稳固,风格独特。
丽江古城便是纳西族建筑的典型代表,这里的石板巷道、青砖灰瓦的房屋,处处流露出纳西的特色。
在纳西族的文化中,音乐和舞蹈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纳西族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音乐形式多样,有独具特色的乐器演奏和歌舞表演。
著名的纳西族音乐表演艺术有“东巴文化”和“三月街”等,这些都是代表性的纳西族传统音乐表演形式。
每年的纳西乐山祭是纳西族音乐文化的盛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
纳西族还保留着丰富的口头传统和民间故事。
纳西族的民间故事通常以山水人情为背景,讲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和感人的爱情故事。
这些故事深入人心,传承至今,成为了纳西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纳西族的饮食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他们以米酒、优质茶叶和特色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深受本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在大理和丽江等地的美食街,可以品尝到道地的纳西特色小吃,如凉粉、过桥米线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色香味俱佳,让人大饱口福。
参与纳西族的一些传统活动也是加深对纳西文化了解的好方式。
纳西族的作文
![纳西族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1d0e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5.png)
纳西族的作文
《说说纳西族》
嘿呀,今天我来说说纳西族。
我曾经有幸去过一次丽江,那可是纳西族聚居的好地方。
我记得呀,走在丽江的街道上,那感觉可特别了。
周围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充满了民族特色。
我看到好多纳西族的阿婆,她们穿着传统的服饰,那颜色好鲜艳,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呢。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纳西族的小院,就好奇地走进去了。
院子里有个纳西族的大叔正在晒太阳呢,看到我进来,特别热情地招呼我。
我就和他聊了起来,大叔给我讲了好多他们纳西族的故事和习俗。
他说纳西族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叫三朵节,在那一天大家都会很热闹地庆祝。
我就想,这得多有意思呀!
大叔还带我去看了他们家墙上的壁画,那些画呀,画得可生动了,听说都是有特别含义的。
他还拿了一些纳西族的小吃给我尝,那个味道,真的是让我现在都忘不了呢,甜甜的,带着一种别样的清香。
在丽江的那段时间,我着实感受到了纳西族的热情和独特魅力。
他们的文化真的是丰富多彩呀,就像一个大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
原来在我们国家还有这么棒的民族,有着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等以后有机会呀,我还想再去好好体验体验纳西族的生活呢!这就是我对纳西族的一些印象和感受啦,真的很喜欢他们呢!。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abfab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d.png)
【三年级作文】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纳西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地区。
纳西族拥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充满着神秘和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将介绍纳西族的一些民俗风情。
首先是纳西族的服饰。
纳西族的男人喜欢穿着白色的长袍,头上戴着黑色的圆顶帽。
而女人则喜欢穿着彩色的长袍,头戴花环,身上挂满各种饰品。
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充满了民族特色。
其次是纳西族的婚俗。
纳西族的婚礼非常热闹隆重,通常会持续数天。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婚纱,以示纯洁和美丽。
而新郎要穿着纳西族特有的服装,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在婚礼上,还有很多习俗和仪式,如拜堂、喝酒、跳舞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是纳西族的节日。
纳西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泼水节、吃新鲜面节等。
其中泼水节是最有特色的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
泼水节是纳西族的新年,人们会在这一天里穿上盛装,到河边或井边,用水盛盆相互泼水,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纳西族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唱山歌等。
舞龙是纳西族传统的舞蹈形式,常常在节日和重大的庆典上表演。
舞龙形态各异,有大小不一、长短不一的,舞动时犹如行云流水,令人陶醉其中。
唱山歌是纳西族独特的歌曲形式,它一般讲述的是纳西族的历史和传统,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最后要介绍的是纳西族的传统习俗。
纳西族重视传统习俗和礼仪,包括祭祀、宴会等。
纳西族人民相信天地神明,所以在祭祀上非常讲究。
他们会建立祠堂,每年都要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而在宴会上,人们会跳舞、唱歌、品尝美食,共同欢庆。
纳西族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情节。
通过了解纳西族的民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531598ec3a87c24028c479.png)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论文摘要:丽江纳西族的婚姻习俗,是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受到周围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它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从曙明村纳西族的婚姻习俗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它自身的特色,比如存在“四个节礼”、“伴手礼”、东巴诵经、“点酥油”仪式等。
我们也可以从纳西族的婚俗中,看到纳西族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和朴素自然的生活面貌。
生活在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很久以前已经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
但是由于丽江的纳西族与周边汉族、藏族等民族联姻的现象比较多,使丽江纳西族的婚姻习俗受到了周边民族婚姻习俗的渗透和影响。
纳西族婚礼讲究传统,遵从“嫁有嫁礼,娶有娶礼”。
笔者通过对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塔城乡署明片村①的杨某、和某等四个纳西族学生的访谈,据此对纳西族的传统婚俗进行了了解和整理,对其积淀在深层次的婚姻文化内涵作了简单探讨。
文章通过婚前社交、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交往四个方面,对纳西族的传统婚俗进行了阐述。
一、婚前社交确定恋爱关系的男女双方,必须告知各自的父母,并取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往。
取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男方在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必须去女方家行礼。
如果两方确定要结婚,则男方需要在中秋佳节到女方家里去举行“订婚”仪式,纳西语叫做“涉涉”。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必须向女方父母送上“四个节礼”,纳西语称为“啰啰”,包括一坛五斤左右的白酒,两包茶叶,四盒红糖和大米。
其中红糖、茶叶、白酒是必须要有的礼物,大米的数量和质量,视男方的家庭经济条件而定。
订婚之后,两家人便可以开始互访。
订婚之后到结婚之前,男方每年在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都要给女方家送去白酒、茶叶、红糖和大米。
二、婚前准备男女双方成年之后,就可以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良辰吉日需要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去当地的东巴家里进行挑选,东巴结合天干地支和男女双方生肖确定吉日,纳西语里为“尼哇擦”。
按照纳西族风俗,举行婚礼的吉日有男女两家商量,但最终会由女方家庭决定。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9b7b2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4.png)
纳西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纳西族的古城清晨总是美得令人窒息。
石板路还沾着露水,妇
女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市场上挑选着今天的食材,一边挑选
还一边跟摊主讨价还价,那笑声啊,就像清晨的鸟鸣,清脆又悦耳。
纳西族的房子,哎呀,真的是有特色!木头做的,上面还雕刻
着各种图案,龙啊凤啊的,看起来就很有文化底蕴。
晚上灯亮起来,那些老房子就像穿上了新衣服,美轮美奂的。
说到纳西族的文化,那就得提提他们的东巴文字了。
这种文字啊,就像画一样,每个字都像个小故事。
东巴祭司们用这些字写经文,感觉就像是在跟祖先对话,充满了神秘感。
纳西族的音乐舞蹈,那真的是一绝!他们的歌啊,就像山泉水
一样清澈,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舞蹈呢,有的欢快,有的优雅,
总之就是充满了活力和感情,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跟着一起跳。
到了节日庆典,纳西族人民更是热闹得不得了。
大家穿着节日
的盛装,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那场面啊,简直就像是个大party,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论文
![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b3a553ad02de80d4d840f9.png)
论丽江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这次的云南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很多的收获是我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考察,我了解了很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也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文化氛围,尤其是丽江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心独运,富有神奇色彩的东巴文化,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烁,为什么丽江的具有这样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呢?这就需要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啊分析,得出这个结论。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
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
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有泥泞。
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
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
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术楞房,以术板覆顶。
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
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古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
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课题研究论文:纳西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
![课题研究论文:纳西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8563886783e0912a3162a64.png)
97667 美学论文纳西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纳西族在古代中的称谓较多,但基本以“麽些”称谓。
主要分布在我国滇、川、藏的金沙江河谷交界处。
①在这些地区,大多属于高山峡谷、高寒地带。
正是由于受到自然、种族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纳西族的服饰,也因民族所处的地域、社会背景的不同,呈现出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特色,其服饰的纹样特点也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并发展。
纹样的变化发展无不反映着纳西文化的各个方面。
本文试就“纳西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探索。
一、纳西族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体现了一种地域性文化,而纳西族服饰纹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着纳西民族的人们长期积累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念。
纹样的题材内容则是来源于自然,贴近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一种文化创造。
凝结在服饰上的各种纹样图案、色彩取向等也都体现了纳西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审美意识。
羊皮背饰是纳西族女子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服饰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但是服饰至今仍保留着纳西族原有的民族特色。
而最富有特色和最具有代表的民族服饰就要算是“七星羊皮”披肩了。
②“七星羊皮”披肩又称“披星戴月”衣。
披肩的形状和人的背部大小相应,样式基本呈正方形,上宽下窄。
材质主要用绵羊皮,以毛厚色黑为贵,和厚布缝制而成。
在羊皮的颈上方用色彩艳丽的锦线左右各绣一个直径约5寸的“日、月”,在羊皮的颈下方用五彩丝线描绣七个直径约3寸的“七星”,羊皮领的两端绣着海螺、蝴蝶、波浪或携手跳舞的人群像等纹样图案。
关于“七星羊皮”披肩的由来,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则是:羊皮披肩颈上方两个大圆代表着日月,下方的七个小圆则代表着星辰,有着“肩挑日月,背负七星”的象征寓意。
体现出纳西族妇女朴实淳善,以颂扬纳西族妇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勤劳作的美德,反映出纳西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自然崇拜的观念。
就“七星羊皮”披肩上的纹样而言,则寄寓了对纳西族妇女辛勤劳作,朴实淳善的颂扬和赞美。
浅谈纳西族历史文化
![浅谈纳西族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098e13a76e58fafab003fb.png)
浅谈纳西族历史文化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气息。
纳西族也不例外。
今天,我浅谈一下纳西族的历史文化。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纳西族是一个文化深远的民族,关于它的族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迁徙说”:方国瑜先生认为“纳西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带的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西南至雅砻江流域,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二)“融合说”:郭大烈先生则持融合说,即“纳西族源是多元的,有土著的成份,也有羌人的成份,但主体应属夷系,牦牛夷、白狼夷可能是构成纳西族的主流。
纳西先民大约在汉晋至唐期间活跃于川西雅砻江、安宁河流域一带,并逐步形成一个民族”。
(三)“东夷说”:和仕华认为纳西族先民的主体应属于夷系中的东夷,渊源于夏商时期的内蒙古与中原交接地带。
与夏商关系密切,保留了好多夏商文化。
然后因战争四处迁徙。
迁徙路线大致为凉城—山东—山西—陕西—青海。
由此认为青海河湟地带只是纳西先民迁徙的一个流点,不属源头。
纳西先民主体是东夷,只是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与羌有过交融,故带有羌文化遗迹。
到丽江后又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现有的纳西族。
三种说法都有其依据和道理,然而纳西族的族源到底是什么,还等待考究。
纳西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先民已经迁徙到了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生产形态上以游牧、畜牧为主;经济上出现了盐、铁、漆、铜的冶炼生产;政治上阶级分化,酋长出现;宗教上已有东巴原始宗教的萌芽。
“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
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王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
同时,纳西族的文化此滥觞。
发展时机。
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政治上分13世纪初,另一支北方游牧民族沿着当年纳西先民的迁徙路线翻山越岭,跋涉2000余里,跨囊渡江,突然出现在丽江境内,这就是历史上的“元跨革囊”。
纳西族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纳西族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66ca1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4.png)
纳西族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西族是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历史上,纳西族曾经建立了辉煌灿烂的丽江古城,创造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传说。
而如今,纳西族的古代文化依然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一、纳西族的传统建筑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在鲁能州的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
它们是以材料金属性料为主材,结合了木材、石材和泥土等建筑材料,形成了一种宜居、宜游、宜憩、宜观赏的传统建筑群体。
纳西族的传统建筑遵循了“三格四进院落”和“中轴对称”的建筑风格,并且注重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宗教性。
在古时候,纳西族人民把宗教文化融入到了建筑中,许多庙宇、寺庙、神龛、佛塔都是以传统建筑风格建筑而成。
这些建筑还表现了纳西族的创新精神和建筑智慧。
二、纳西族的服饰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服饰文化的民族。
在很久以前,纳西族的人们就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和品味融入到了服装中。
在纳西族的传统服装中,女性的裙子以长、宽且褶皱重重为特征,主要用草麻、棉和亚麻等天然材料制成,颜色以白色和黑色为主。
而男性的服装大多是白色长袍和蓝色毛面巾,常常看起来简约、富有节制和优雅。
三、纳西族的音乐文化纳西族也是一个具有丰富音乐文化的民族。
在古代,纳西族人民在白族、藏族等周边民族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并且发展出了“草帽歌”、“手鼓词”和“花海”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
“草帽歌”是纳西族传统音乐中一种温馨而感人的歌曲形式,通常用于表达爱情和家庭幸福。
而“手鼓词”则是一种充满朗诵性和旋律性的音乐形式,旋律动听,词意深刻,可以唤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此外,纳西族还保留了很多独特的器乐和音乐传统,如“崇鼓”、“三弦”、“拉马巴”等。
四、纳西族的美食文化纳西族是一个拥有悠久美食文化的民族。
在日常生活中,纳西族人们注重草食植物的利用,以米饭、酸奶、花馒头、口粑和蜜汁鸭肉等为主要食品,具有独特的食味和营养价值。
纳西族的美食也通常会结合排场和礼仪,并给予食客最好的款待和关怀。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e9d7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a.png)
关于纳西族民俗的作文
纳西民俗,真实又鲜活。
哎,你知道吗?纳西族的民俗可真是有意思!他们那边,女的
都特勤快,一大早就起来忙农活。
你走进村里,看到那些五颜六色
的民族服饰,就知道是纳西族妇女了。
她们不仅穿得好看,还特能
唱会跳。
有一次我路过,正好碰到她们在跳舞,哇,那舞姿,真是
美极了!
对了,说到纳西族,怎能不提他们的篝火晚会呢?那场面,嗨
翻了!男人们一个个都穿得花枝招展,手持火把,跳起舞来简直像
疯了一样。
女人们也不甘示弱,围在一起唱歌,那声音,简直能传
到山的那一边去。
我在旁边看着,也跟着跳起了舞,太嗨了!
还有啊,纳西族的民俗里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他们的
文字,跟咱们平常写的完全不一样,看上去就像画出来的。
我试过
学了一下,发现真是挺难的。
不过,这也算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吧,挺有特色的。
总之,纳西族的民俗真是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
有机会的话,你也去体验一下吧,肯定会让你觉得生活变得更有趣!。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a16743011ca300a6c390bb.png)
三一文库()〔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作文〕导语: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小编介绍的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欢迎阅读。
▲第一篇:纳西族的风俗习惯纳西族人生活在云南丽江,是一个开朗的民族,更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那里的传统舞蹈——打跳,更是远近闻名。
暑假我去了梦寐以求的丽江,亲身经历了打跳的趣味和习俗。
一到纳西族的精髓——丽江古城后,便闻到了一股木头的独特气味。
这是古城两旁的民居散发出来的气味,这里的民居都是土木结构的“木楞房”,顶上是砖瓦。
脚下的条石,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被磨得很光滑了。
小路的旁边,总有一条很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
这便是纳西族人生活的地方。
原生态的环境,你烦躁的心一定会平静下来。
这里远离汽车的尘嚣,展现在你眼前的只有原始,安静,让人陶醉的古城。
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墙壁上刻有许多象形文字,就是纳西文字,纳西族是迄今为止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
夜幕渐渐降临,在四方街的广场中央熊熊燃起一堆篝火,打跳马上要开始了。
纳西族的居民们到一栋栋房子前叫唤人们,大家纷纷从楼里出来,参加这一次打跳。
一时间,音乐响起了,纳西族人们开始跳舞了。
姑娘们穿着鲜艳的宽袖布袍和对襟长衫,腰间束着各色彩带,背披着羊皮,头上带一串白色的圆片,小伙子们穿着棉布衣,头戴毡帽,只见他们时而往前,时而往后,时而踢脚,时而挥手。
他们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火堆欢快地跳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许多游客争先恐后地加入行列,圈子越围越大。
我的脚也痒了,加入了欢快的打跳行列。
刚开始,我那拙笨的舞步怎么也跟不上节拍,渐渐地我终于掌握三步一跺脚的技巧,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亲自去体验一下纳西族的独特风情吧!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喜爱这个热情友好团节的民族。
▲第二篇:纳西族的风俗习惯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
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
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作文
![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3c12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0.png)
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作文《神奇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嘿,朋友们!你们知道丽江古城吗?那可是个超级棒的地方,尤其是那里的纳西族文化,简直太迷人啦!我去年跟着爸爸妈妈去了丽江古城,一进去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古城的街道弯弯曲曲,石头铺成的路走起来嘎吱嘎吱响,就像在给我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纳西族的人们穿着漂亮的传统服饰,那颜色,那图案,真是美极了!女孩子们的衣服上绣着一朵朵鲜艳的花,难道不像春天里盛开的花园吗?男孩子们的衣服也很帅气,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我好奇地问一个纳西族的姐姐:“姐姐,你们的衣服为什么这么好看呀?”姐姐笑着说:“这是我们纳西族的宝贝,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哟!”纳西族的音乐也特别好听。
有一次,我们路过一个小广场,看到一群纳西族的爷爷奶奶在演奏乐器。
那声音,时而像山间的小溪欢快地流淌,时而像大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
我忍不住跟着音乐跳起舞来,心想:这难道不是最动听的旋律吗?还有他们的文字,弯弯曲曲的,就像小虫子在爬。
我努力地想要读懂,可真是太难啦!爸爸说:“这是纳西族独特的东巴文,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我就想,这文字里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呀?纳西族的美食也让我念念不忘。
那喷香的腊排骨,咬一口,满嘴流油,难道不比糖果还诱人吗?还有他们自己做的粑粑,甜甜的,软软的,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在丽江古城里,我还看到纳西族的人们在一起跳舞。
他们手拉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也跑过去加入他们,虽然我跳得不太好,但是大家都没有笑话我,反而拉着我的手教我。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难道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它吗?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去丽江古城,去感受那迷人的纳西族文化,去和那里的人们一起唱歌跳舞,品尝美食。
我相信,纳西族文化会一直传承下去,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https://img.taocdn.com/s3/m/d8a7138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7.png)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下面我将用英文和中文分别回答关于纳西族风俗的问题。
英文回答:The Naxi ethnic group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ir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re quite fascinating.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Naxi culture is their traditional clothing. The Naxi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colorful and intricately embroidered garments. Men usually wear a long gown called "gown with buttons" and a round hat, while women wear a loose-fitting dress called "long shirt" with a waistband and a headdress. These traditional outfits are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represent the Naxi people's pride in their cultural heritage.Another interesting aspect of Naxi customs is their unique marriage traditions. In Naxi culture, marriages are often arranged by the parents, but the final decision ismade by the couple themselves. Before the wedding, the groom's family will send a "marriage letter" to the bride's family, expressing their intention to marry. The bride's family will then send a "marriage reply" to the groom's family, indicating their agreement. On the wedding day, the bride and groom will exchange "marriage cups" filled with wine, symbolizing their union. This tradition is believed to bring good luck and happiness to the newlyweds.Furthermore, the Naxi people have a strong belief in the power of nature and worship various deities. They often hold ceremonies and rituals to pray for good harvests, protection from natural disasters, and overall well-being. One famous Naxi ritual is the "Dongba Dance," which is performed by the Dongba priests. This d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lively movements and rhythmic music, and it is believed to bring blessings and ward off evil spirits.中文回答: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风俗和传统非常有趣。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https://img.taocdn.com/s3/m/be4928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3.png)
纳西族风俗作文450英文回答,As a member of the Naxi ethnic group, I am proud of our rich and unique custom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customs is the "Sanduo Festival", which is a grand celebration held every year to honor the patron saint of the Naxi people. During this festival, we gather to dance, sing, and enjoy traditional Naxi cuisine.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our culture is the practice of "Bimoism", which is a traditional religion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The Bimo, or pries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our community, performing rituals and providing spiritual guidance. In addition, we have a strong tradition of embroidery, with intricate patterns andvibrant colors that are used to decorate clothing, accessories, and even household items. Thes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identity as Naxi people, and they bring us together as a community.中文回答,作为纳西族的一员,我为我们丰富独特的风俗感到自豪。
作文范文之纳西族三朵节作文
![作文范文之纳西族三朵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498d1731126edb6f1a1062.png)
纳西族三朵节作文【篇一:纳西族文化体验报告】纳西族文化体验一直不知道纳西族,是一个如此神奇而又博大的民族。
古老悠久的东巴文字、色彩鲜明的纳西服饰、悦耳动听的丽江古乐、赏心悦目的民族舞蹈,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民俗节日......纳西族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感到骄傲而又遗憾,骄傲的是我们有如此优美的民族文化并一直传承到现在,遗憾的是她没有被太多人而熟知。
由此,简单介绍一下我所认知的纳西文化。
一、纳西族介绍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族组织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特征,纳西族民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二、纳西族服饰文化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大致与汉族相同,传统男子服饰以马帮时期的麻布马掛和皮大掛为主要特色,妇女则穿绣着七星、日、月的“披星戴月”服,代表勤劳。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
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
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
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
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
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
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
一物两用。
三、纳西族语言文化纳西族由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之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又译为“木石之标记”或“木石之记录”),绝大多数的东巴经用这种文字写成。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仍使用着的原始象形文字,它比图画进步,但又比已属于表意文字发展阶段的甲骨文原始,是属于图画记事和表意文字中间发展阶段的原始象形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丽江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
这次的云南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很多的收获是我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考察,我了解了很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也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文化氛围,尤其是丽江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心独运,富有神奇色彩的东巴文化,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烁,为什么丽江的具有这样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呢?这就需要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啊分析,得出这个结论。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
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
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有泥泞。
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
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
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术楞房,以术板覆顶。
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
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古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
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
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古城建筑)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丽江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服饰
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
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
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
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
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
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一字排列的“七星”。
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
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
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
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肩挑,多是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
(丽江纳西族服饰)
东巴文化——源远流长
丽江是古纳西王国的心脏,东巴文化指的便是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
东巴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东巴文——"活着的象形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有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
由于东巴才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为东巴文。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东巴文字,由于人类造字尊重意识,或者叫做仿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文字无非就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
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了,开始的时候就是有图画,现在我们的东巴文里面有很多的图画字,一幅图画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约定俗成固定的一个内容,大家一看这个画就知道它是指什么事情。
东巴纸——原始而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
东巴纸手工作坊 "东巴纸"即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
东巴纸并不是现代人所了解的一般具有现代色彩的纸张,而是原始而古老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
"东巴纸"是纯手工工艺制品,所使用的工具古老简单,却工艺复杂,其神秘的制作工艺,全靠先人代代相传沿袭下来,承传到现在已有十四年的历史。
东巴纸"色泽呈象牙色,防虫蛀,清香味,吸墨性强,不易变色,保存年代越久,其古香之色越醇厚。
"东巴纸"对人体有镇惊安神之作用。
"东巴纸"历尽沧桑变迁,其制作工艺几乎失传。
1991年在云南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的鼓励和支持下,现代纳西汉子和圣文将这濒临失传的"东巴纸"手工制作工艺拯救传承了下来,成了"最后的东巴造纸传人",并于1991年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以满足东巴文化的发掘、研究和旅游产品对"东巴纸"的需求。
"东巴纸"的重新生产,曾在《文汇报》、《工商时报》、《民族团结》、《良友》、《中国三峡报》等刊物上报道过。
也曾在电视纪录片《纳西探秘》和专题片《最后的东巴造纸传人》播放过。
1991年,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上展出样品,引起书画界京、沪客商的极大关注,曾有人出价数十万元要求购买该工艺技术。
美国休斯顿的美籍华人张女士看到有关报道后,损赠资金支持此项目。
现在的东巴纸在传统经书专用低的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纸、高档名片纸,压花书鉴、土纸压草封香笺、活页藏经纸等新品种,被东巴文化研究人员和外宾视为珍品收藏。
东巴拉走廊和"东巴纸"手工作坊将给渴望获得"东巴纸"及东巴纸书画艺术珍品的各界人士得到满足。
在世界民族中,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又倍受关注的民族之—。
它是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旅游和商业对纳西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要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古代文化实在是很难。
”但这是纳西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去传承这种文化。
让我们永远记住:“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