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陈燕 2016-09-06
ASA评分
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 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6级
1级
• 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 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 举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非复杂性糖 尿病 •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 未丧失工作能力。 • 举例:糖尿病伴血管系统并发症;既往 心肌梗塞史。
2
>100
2
2
2
2
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分别于 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 钟仍需评分。1分钟仅是窒息诊断和分度的依据,5分钟及10 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及预后
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 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 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激 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满意, 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 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 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 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停步休息
• 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级
• 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功能简易测试


爬楼梯法: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 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 功能良好。 吹火柴法:点燃一根火柴,尽力去吹,如 果距离嘴15厘米吹不灭,说明肺功能有问 题;如果距离5厘米还吹不灭,说明肺功能 很差,如肺气肿患者。
非窦性心律或房性早搏 (7分) 年龄>70岁 (5分)
急症手术 (4分)
Goldman评分3

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麻醉操作的技术、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评分,以评估麻醉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技能。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术前准备(20分):主要考察麻醉人员在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麻醉器械、药物是否齐全,准备上药品和器械的是否标准,是否对患者的相关医疗史和麻醉风险进行评估。

2. 麻醉诱导(20分):主要考察麻醉人员在诱导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包括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插管技术的熟练程度,麻醉诱导过程的顺利性和患者的舒适程度。

3. 麻醉维持(20分):主要考察麻醉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对麻醉深度的调节和维持、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处理、对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4. 麻醉恢复(20分):主要考察麻醉人员在术毕和术后恢复期的操作方法,包括将患者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的技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

5. 安全管理(20分):主要考察麻醉人员在麻醉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包括遵守麻醉操作规程和标准、正确使用麻醉器械和药物、排除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6. 治疗效果(20分):主要考察麻醉操作的治疗效果和结果,包括患者手术中的疼痛程度、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

在评分时,一般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操作的规范程度、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操作的效果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一般根据医院或麻醉专业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制定,旨在保障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体来说,麻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是评估麻醉人员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评分可以为麻醉人员提供改进的方向,避免麻醉操作中的风险和错误,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SaO 2 PaCO 2
(mmHg) (%) (mmHg)
临床表现
1级 轻度缺氧 50~60
球结膜充血,呼吸稍快,血压
>80 <50mmHg 正常,中枢神经易激惹,注意
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 障碍
2级 中度缺氧 30~50 60~80
球结膜轻度水肿,呼吸费力,
>55
鼻翼煽动,唇甲紫绀,面色潮
红,血压正常或增高,心率加
快,中枢兴奋性增高,烦躁,
谵妄
球结膜充血水肿,血压下降,
3级 重度缺氧
<30
<60
>75
心律失常,张口呼吸,紫绀,
出现呼吸抑制,神情恍惚,昏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
睁眼
1
不睁眼
2
疼痛刺激
时睁眼
3
呼唤睁眼
4
自由睁眼
5 6
轻度昏迷 中度昏迷
重度昏迷
言语反应 无反应 只有发音
运动反应 无反应 刺痛躯体过伸
语无伦次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展 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6级
Steward苏醒评分
清醒程度 呼吸道通畅 肢体活动度
可按医师
肢体能作
完全苏醒
2
吩咐咳嗽
2
有意识的
2
活动
不用支持
肢体无意
对刺激有
1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麻醉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进入一种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以完成手术或减轻患者的痛苦。

为了评估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医学界制定了各种评分标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麻醉评分标准,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

一、疼痛评分标准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V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分工具,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出自己的疼痛程度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这条直线的两端分别标有“无痛”和“最痛”,患者在中间某个位置打上标记,医护人员根据标记的位置确定疼痛分数。

VAS评分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成年人和能够理解其含义的儿童。

2.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NRS是以数字来表示疼痛强度的评分方法,通常是0-10分,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出一个数字作为疼痛分数。

数字越大代表疼痛越重,0表示无痛。

NRS评分法对于成年人和大部分儿童都适用,易于操作和理解。

二、镇静评分标准1. 利科-拉姆齐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ale)利科-拉姆齐镇静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

它根据患者对刺激的反应和自主呼吸情况进行评估,分为6个级别,从最轻度的“1级 -安静、警觉”到最深度的“6级 - 无意识,无反应”。

利科-拉姆齐镇静评分广泛应用于麻醉过程的监测和管理。

2. 肖特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ale,SAS)肖特评分用于对患者的镇静和兴奋状态进行评估,共有7个级别。

其中,1-2级表示镇静状态,3-4级表示合适的觉醒状态,5-7级表示兴奋状态。

肖特评分适用于麻醉复苏室、重症监护室等环境中对患者镇静状态的评估。

三、麻醉深度评分标准1. 布莱因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布莱因指数是一种用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指标,主要通过监测脑电图(EEG)信号来反映患者的意识状态。

BIS指数范围为0-100,0表示无意识状态,100表示清醒状态。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04 麻醉苏醒评分标准
Arousal评分
总结词
评估麻醉苏醒后的意识状态
详细描述
Arousal评分是常用的麻醉苏醒评分标准之一,主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反应能力。该评分标准通 常包括6个等级,从0级(无反应)到5级(完全清醒、正常反应)。医生根据患者在苏醒过程中的表 现进行评分,以判断患者的意识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
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Sedation/Alertness (OAS) 评分
总结词
评估患者镇静和清醒状态
详细描述
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Sedation/Alertness (OA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镇 静和清醒状态评估标准。该评分系统包括7个等级,从1级(完全清醒)到7级(无反 应)。医生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分,以评估患者评分(改良的Ramsay镇静深度评分)
总结词
评估镇静深度和意识状态
VS
详细描述
RASS评分(改良的Ramsay镇静深度评 分)是一种评估镇静深度和意识状态的评 分标准。该评分系统包括10个等级,从5级(极深镇静)到+4级(躁狂/激动) 。医生根据患者的反应、运动和语言能力 进行评分,以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和意识 状态。RASS评分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 于指导镇静药物的用量和监测患者的镇静 状态。
总结词
用于评估镇静水平的评分标准
详细描述
Ramsay评分通过评估患者的反应、运动、呼吸和眼睛等表现,将镇静程度分为6个等级,从烦躁不安到无反应。 该评分标准常用于指导麻醉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镇静水平的控制。
镇静评分(OAA/S)
总结词
用于评估患者镇静和唤醒状态的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1. 背景
麻醉操作的考核及评分是为了确保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麻醉操作,提高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考核要求
2.1 技术操作
- 准备和检查麻醉器械及药物
- 静脉麻醉的穿刺技术
- 插管技术
- 麻醉维持技术
- 若干麻醉相关操作技术等
2.2 安全操作
- 严格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
- 高风险操作的安全措施
- 麻醉设备和监护仪器的正确使用
- 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对等
3. 评分标准
3.1 技术操作评分
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完成的时间、操作流程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0-10分,满分为10分。

3.2 安全操作评分
根据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措施、对患者的安全保护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0-5分,满分为5分。

4. 考核流程
4.1 准备阶段
- 提前通知参与麻醉操作考核的人员
- 准备麻醉相关设备和药物
4.2 考核阶段
- 设定考核任务和评分标准
- 考核人员根据标准进行考核并记录评分
4.3 评分和反馈
- 汇总评分结果
- 对考核人员进行评分汇报和反馈
- 针对评分结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5. 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结果可作为麻醉操作人员能力的参考,同时也能帮助医疗机构进行人员培训和管理。

请在考核过程中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并尽量避免不确定内容的引用。

以上为麻醉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文档内容,供参考。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一、ASA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ASA分级分六级ASA 1级无器官、生理、生化或精神系统紊乱。

举例:无。

ASA 2级伴有系统性疾病,尚无功能受限。

举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非复杂性糖尿病。

ASA 3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出现功能不全。

举例:糖尿病伴血管系统并发症;既往心肌梗塞史。

ASA 4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经常威胁着生命。

举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ASA 5级濒死病人,无论手术与否,不抱挽回生命的希望。

举例:主动脉破裂;颅内出血伴颅内高压。

ASA 6级确证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举例:ASA 1E病人脑死亡;又如健康病人急诊阑尾手术脑死亡E 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例(在相应的ASA 级数之后加“E”字)。

二、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Ⅱ级
? 嗜睡,能听从指令 (3分)
Ⅲ级
Ⅳ级 ? 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敏捷 (4分) ? 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迟钝 (5分)
Ⅴ级
? 入睡,对刺激无反应 (6分)
Ⅵ级
1无镇静; 2~4浅镇静; 5深镇静; 6过度镇静
Steward苏醒评分
清醒程度 呼吸道通畅 肢体活动度
可按医师
肢体能作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皮肤 颜色
心率 (次/ 分)
反射
青紫或苍 0 无 0 无反应
0

身体红, 1 <100 1 有些动作, 1
四肢青紫
如皱眉
肌张力
呼吸
松弛
0

0
四肢略 1 慢,不规 1
屈曲

全身红 2 >100 2 哭,喷嚏
2 四肢活 2 正常,哭 2

声响
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分别于生 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钟 仍需评分。1分钟仅是窒息诊断和分度的依据,5分钟及10分 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及预后
呼吸功能简易测试
? 爬楼梯法:用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口气登上 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说明心肺 功能良好。
? 吹火柴法:点燃一根火柴,尽力去吹,如 果距离嘴15厘米吹不灭,说明肺功能有问 题;如果距离5厘米还吹不灭,说明肺功能 很差,如肺气肿患者。
呼吸功能简易测试
? 憋气法:深吸气后憋气,能憋气达30秒表 示心肺功能很好,能憋气达20秒以上者也 不错。
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Ⅱ级: 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 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 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 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麻醉苏醒标准

麻醉苏醒标准

麻醉苏醒标准
临床工作中,一般应用Aldrete苏醒评分对病人术后苏醒情况进行评估,分为五个方面:
1.氧饱合:吸空气氧饱合>92% 2分吸空气氧饱合>90% 1分吸空气氧饱合<90% 0分。

2.呼吸:能自由的深呼吸和咳嗽2分呼吸困难、通气浅或受限1分呼吸暂停0分。

3.循环:血压不超过麻醉前水平的20% 2分血压变化为麻醉前水平的20%-49% 1分血压变化超过麻醉前水平的500% 0分
4.意识:完全清醒2分呼喊能唤醒1分不易唤醒0分
5.活动度:按指令四肢活动2分按指令双个肢体活动1分无法按指令活动肢体0分
患者离开时Aldrete评分10分较为理想,但至少达到9分。

麻醉常用评分标准

麻醉常用评分标准

麻醉常用评分标准麻醉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处于无痛或者无意识状态。

在麻醉过程中,评价患者的麻醉效果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麻醉常用评分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麻醉效果和安全保障。

一、麻醉深度评分标准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感或者醒来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深度评分标准:1. Bispectral Index(BIS)指数BIS指数是一种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它根据患者脑电波的频率和相位差异来计算一个0到100之间的数值,数值越低代表麻醉越深。

BIS指数可以帮助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 静脉麻醉深度指数(VDI)VDI是一种基于脑电图和多参数分析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

它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出一个0到100的麻醉深度指数。

医生可以根据VDI的数值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二、术后镇痛评分标准术后镇痛是指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后镇痛评分标准:1. 可视化模拟评分(VAS)VAS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自己的疼痛强度来评估术后疼痛的方法。

直线的一端对应“没有疼痛”,另一端对应“极度疼痛”,患者可以在直线上标记自己的疼痛感受,医生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 数字疼痛强度评分(NRS)NRS是一种让患者根据0到10的数字选择自己的疼痛程度的方法,其中0代表“没有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

患者会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自己的疼痛感受,医生根据选择的数字来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

三、血管内插管评分标准血管内插管是将一根细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中,用于输液、取血或监测血压等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管内插管评分标准:1. 针刺相关并发症评分(CVC)CVC是一种用于评估血管内插管相关并发症的方法,包括动脉穿刺、血肿、静脉穿刺困难等。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睁眼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1
不睁眼
无反应
无反应
2
疼痛刺激时睁眼
只有发音
刺痛躯体过伸
3
呼唤睁眼
语无伦次
刺痛肢体屈曲
4
自由睁眼
回答错误
刺痛能回缩
5
正确对答
刺痛能定位
6
正确执行指令
轻度昏迷
12-14分
中度昏迷
9-11分
重度昏迷
8分以下 (4-7分预后极差, 3分以下多不能生存)
格拉斯哥评分标准
皮肤 颜色
心率(次/分)
2级
中度缺氧
30~50
60~80
>55
球结膜轻度水肿,呼吸费力,鼻翼煽动,唇甲紫绀,面色潮红,血压正常或增高,心率加快,中枢兴奋性增高,烦躁,谵妄
3级
重度缺氧
<30
<60
>75
球结膜充血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张口呼吸,紫绀,出现呼吸抑制,神情恍惚,昏迷
血气分析分级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6级
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6级
PART ONE
心脏危险程度Goldman评分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总分53分,根据分值可分为四级
肢体能作有意识的活动
2
对刺激有反应
1
不用支持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1
肢体无意识活动
1
对刺激无反应
0
呼吸道需要予以支持
0
肢体无活动
0
BCS舒适评分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麻醉科的各种评分及标准

麻醉科的各种评分及标准

麻醉科的各种评分及标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ASA Class=【分级】【描述】I 身体健康,不包括< 2个月或>80 岁的年龄层。

II 一个生理系统存在问题,但在控制中,无身体活动限制。

III 一个以上或一个主要系统存在问题,在控制中,身体活动受限制,但未达到失代偿状态,且无立即的生命危险。

IV 至少有一个严重的系统存在问题, 未得到控制,或达到末期状态,失代偿,可能有生命危险。

V 濒死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ASA分级分六级ASA 1级无器官、生理、生化或精神系统紊乱。

举例:无。

ASA 2级伴有系统性疾病,尚无功能受限。

举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非复杂性糖尿病。

ASA 3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出现功能不全。

举例:糖尿病伴血管系统并发症;既往心肌梗塞史。

ASA 4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经常威胁着生命。

举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ASA 5级濒死病人,无论手术与否,不抱挽回生命的希望。

举例:主动脉破裂;颅内出血伴颅内高压。

ASA 6级确证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举例:ASA 1E病人脑死亡;又如健康病人急诊阑尾手术脑死亡E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例(在相应的ASA 级数之后加“E”字)。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麻醉评分标准是临床医生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程度、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麻醉评分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手术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麻醉相关的评分标准,包括麻醉深度评分、术后恢复评分和疼痛评分。

一、麻醉深度评分麻醉深度评分是评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程度的标准。

常用的麻醉深度评分系统包括BIS监测评分法、阿尔多米特指数评分法和L状神经反射评分法等。

BIS监测评分法是通过监测患者的头皮脑电图来评估麻醉深度。

BIS 值在0-100之间,数值越低表示麻醉深度越深。

通常,麻醉深度在40-60之间被认为是理想的。

阿尔多米特指数评分法是利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来评估麻醉深度。

该评分法根据指标的变化幅度,分为浅度麻醉、中度麻醉和深度麻醉三个级别。

L状神经反射评分法是通过检测患者的L状神经反射来评估麻醉深度。

L状神经反射是指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

根据反射程度的不同,可以判断麻醉深度的轻重。

二、术后恢复评分术后恢复评分是评估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的标准。

术后恢复评分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功能、镇痛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常用的术后恢复评分系统包括ASA评分和Aldrete 评分等。

ASA评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评估的标准,用于评估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的生理状态。

ASA评分从I到V级,级别越高表示患者的生理状态越差。

Aldrete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在术后恢复室中的恢复情况的评分标准。

Aldrete评分包括5个指标,分别是意识状态、呼吸功能、循环情况、活动能力和氧饱和度。

每个指标的分值从0到2,总分最高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

三、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标准。

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非常重要。

常用的疼痛评分工具包括VAS 评分法、NRS评分法和面部表情评分法等。

麻醉常用评级标准

麻醉常用评级标准
3级:病人清醒,有2级的表现并能说出自己的年龄或姓名;
4级:病人清醒,有3级的表现并能认识环境中的人或自己所处的位置。
★改良的OAA/S评分(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
1级:完全清醒,对正常呼名的应答反应正常;
2级:对正常呼名的的应答反应迟钝;
中度90~61(9~6.1g/dl)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
重度60~31(6~3.1g/dl)卧床休息时也感心慌、气短
极度<30(3.0以下g/d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肌力分级:
评分描述
5力量正常
4+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
4能够对抗中等负荷
4-能够对抗轻度负荷
3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
2不能对抗重力
1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
★内脏牵拉反应
0级:病人安静,无痛及不适感,无恶心及呕吐;
1级:轻度不适,恶心,无牵拉痛、呕吐;
2级:诉恶心,轻度牵拉痛,无呕吐;
3级:牵拉痛明显,有恶心、呕吐、鼓肠。
★清醒程度分级
0级:病人入睡,呼唤无任何反应;
1级:病人入睡,呼唤时有肢体运动或睁眼、头颈部移动;
2级:病人清醒,有1级的表现同时能张口伸舌;
麻醉常用评级标准
★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
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的各种评分标准
一、ASA评分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与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
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麻醉与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 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与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与周到。

ASA分级分六级
ASA 1级无器官、生理、生化或精神系统紊乱。

举例:无。

ASA 2级伴有系统性疾病,尚无功能受限。

举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非复杂性糖尿病。

ASA 3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出现功能不全。

举例:糖尿病伴血管系统并发症;既往心肌梗塞史。

ASA 4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经常威胁着生命。

举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

ASA 5级濒死病人,无论手术与否,不抱挽回生命的希望。

举例:主动脉破裂;颅内出血伴颅内高压。

ASA 6级确证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举例:ASA 1E病人脑死亡;又如健康病人急诊阑尾手术脑死亡
E 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例(在相应的ASA 级数之后加“E”字)。

二、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
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 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与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
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实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与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
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与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三、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
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与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
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
Ⅲ级:
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
需该其她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四、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
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她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五、改良Bromage评分
0级——无运动神经阻滞;
1级——不能抬腿;
2级——不能弯曲膝部;
3级——不能弯曲踝关节。

六、Ramsay镇静评分
1分为不安静、烦躁;
2分为安静合作;
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
4分为睡眠状态,但可唤醒;
5分为呼吸反应迟钝;
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其中2~4分镇静满意,5~6分镇静过度。

七、Ramsay 镇静分级标准
Ⅰ级:病人焦虑与(或)烦躁不安;
Ⅱ级:安静合作,定向准确;
Ⅲ级:仅对指令有反应;
Ⅳ级: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敏捷;
Ⅴ级:入睡,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应迟钝;
Ⅵ级:入睡,对刺激无反应。

Ⅱ—Ⅴ级为理想镇静状态。

八、【静脉使用镇静药的镇静水平评定】
【观察項目】【计分】
焦慮, 躁動,坐立不安0
合作, 定向感佳, 安靜 1
入睡, 可唤醒 2
入睡, 輕搖肢體,或輕敲額頭,或大聲叫可唤醒 3
強刺激可唤醒, 如捏皮肤 4
怎麼刺激都唤不醒 5
總分= 鎮靜程度= 0无镇静; 1~3浅镇静; 4深镇静; 5过度镇静。

九、Steward苏醒评分
(1)清醒程度评分
完全苏醒 2
对刺激有反应 1
对刺激无反应0
(2)呼吸道通畅程度
可按医师吩咐咳嗽 2
不用支持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1
呼吸道需要予以支持0
(3)肢体活动度
肢体能作有意识的活动 2
肢体无意识活动 1
肢体无活动0
评分在4分以上方能离开手术室或恢复室、
十、术前插管困难评估的评分表Difficult Intubation Score 【張口】
> 4 cm
< 4 cm
【Thyromental距離】(喉结上缘至颏之间的距离)
>6、5 cm
6、0-6、5 cm
<6、0 cm
Mallampati (Help,见下注)
I
II
III
【頸部伸展度】(头后仰度)
>90度
80-90
<80度
【下巴前凸】(下颌前移动作)
可以
不可以
【體重】(磅?)
< 90
90-110
>= 110
【困難插管史】

不確定有

總分=難易度=
十一、【Mallampati Score】(马氏评分)
分類描述可瞧到的咽喉構造
I 可瞧到悬雍垂、咽喉劈雳柱、软腭(uvula, faucial pillar, soft palate) II 只瞧到咽喉劈雳柱、软腭(faucial pillars, soft palate)
III 只瞧到软腭(soft palate )
【Modified Mallampati Score】(改良马氏评分)
分類描述可瞧到的咽喉構造
I 瞧到悬雍垂、咽喉、劈雳柱、软腭(uvula, fauces, pillars, soft palate) II 只瞧到悬雍垂、咽喉、软腭(uvula, fauces, soft palate )
III 只瞧到悬雍垂根部、软腭(uvula基部, soft palate)
IV 連软腭(soft palate)都瞧不到
十二、气管插管时肌松程度分级
1级:肌松差,呛咳及肢体活动,插管困难;
2级:肌松一般,呛咳,可插管;
3级:肌松较好,声门轻度活动,不妨碍插管;
4级:肌松完全,插管容易,无任何反应。

十三、BCS(Bruggrmann comfort scale)舒适评分
0分为持续疼痛;
1分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严重;
2分为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时轻微疼痛
3分为深呼吸时亦无痛;
4分为咳嗽时亦无痛。

十四、心脏危险程度改良Goldmanpf评分
Modified Goldman Cardiac Risk (Non-Cardiac Srugery
1、病史
年齡大於70 [5]
6個月內有MI [10]
2、物理檢查
奔马率(S3 gallop)or 颈静脉怒张(JVD)[11] (jugual vein distension)
显著的主动脉瓣狭窄(Important VAS)[4] (valvular aortic stenosis)
3、心電圖
非窦性心律(Rhythm other than sinus)or 房性期前收缩(PACs,最末一次EKG)[7]
室性早搏>5 bpm(PVCs,任何时候的EKG)[7]
4、一般狀況
PaO2 <60 or PCO2 >50, K <3、0, or HCO3 <20, BUN >50, or Cr >3、0, GOT 不正常,
慢性肝病征像,or病人非心脏原因的卧床不起(patient bedridden from noncardiac causes) [3]
5、手術總類
腹腔, 胸腔內,或主動脈手術[3]
急診手術[4]
总分:54分
分级:
Ⅰ级0-5分:重要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风险<0、2%。

Ⅱ级6-12分:重要并发症7%左右,心血管并发症风险2%左右。

Ⅲ级13-25分:重要并发症14%左右,心血管并发症风险5%左右。

Ⅳ级>26分:重要并发症78%,心血管并发症风险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