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高考作文:分数还是素质
2016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以谁为准

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以谁为准2016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以谁为准漫画是一种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谁为准,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命题解码】漫画是一种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这些作品既有纯娱乐性的,也有社会性较强的。
因此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给学生设计出的其实是一个有伸缩度的创作空间。
考生对作品的理解建立在一个体现自我的自由的生活阅历基础之上,命题的宽度应该是最大化的,不论什么状况的考生,他眼中看到的必然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个世界。
如果从难易角度上分析,视野决定了难度,该题目的审题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层次上,因此这一环节从表面上看似乎会容易一些,而关键则体现在如何把自己的理解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果从区别度上来分析,那就要看学生是不是能够真正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跨越,或者说能不能把一个材料立体起来去分析,而非简单地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解说,这无疑也是对考生优异程度的一个测量维度。
因此,该作文题以最为宽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从入题角度看,该漫画主体是两个孩子在不同分数状况下得到的不同评价,画面简洁但指向明确。
因为“孩子”“分数”“奖惩”等元素的出现,学生会直接把主题指向教育评价,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
从细节上看,纵向比较,分数比原分数高得到奖励,比原分数低得到惩罚,依据一般的评价结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就在出在横向比较的悖谬,我们会发现,在结果性评价一栏中,恰恰是分数高的受到了惩罚,而分数低的却得到了奖励。
从这个角度看,自然会引起我们对评价制度的质疑,这种质疑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评价,它可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就评价体系合理与否的解读就成了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2016年高考(甲卷)优秀作文及点评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 教育敲响警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 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 “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 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 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 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 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 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 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点评: 本文是考场中一篇精彩的议论文。 首先,作者能准确地解读漫画的寓意。题目“点点浮 沉”四字用词非常精妙,体现了该考生对漫画的全面 评价。全文紧紧围绕着“点点浮沉中的成绩”所存在 的问题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只看分数 浮沉”的错误观点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进而能高屋建 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应在于看“浮沉分数”背后的真 正意义,体现了考生极强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 再者,文章最为精妙之处,还在其语言文字的亦雅亦 俗,畅达准确,严谨冷静的分析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 生,极富有说服力。成语的运用顺手拈来,比喻的句 子生动形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等经典 语句的引用,更能表现出该考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比 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素材的综合能力。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 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 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 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 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 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 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 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 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 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 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文章结构: 概括材料引出观点——联想类似 事件说危害——找原因(挖根源)——提 办法——照应前文,作总结。
2016年高考作文

二、材料的寓意 第一方面:漫画反映了社会上对于教育的一些片 面的认知与做法 1、片面追求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 2、社会片面追求分数,扭曲了教育本质 3、片面的人才评价观 4、教育者只评价孩子的考试分数,却忽略了孩 子的其他方面的素养。 5、片面的人才观和人才成长途径观
2016/6/29
2016/6/29
二、关于选好角度 从漫画中引出的角度有4个主要角度: 教育的角度(教育的本质,方法,方式等) 社会的角度(如何优化评价、评价无处不在等) 哲学的角度(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文化的角度(盈极必亏的道理)
考生可以从漫画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漫画的寓 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考生可以谈家长对等孩子成绩的奖惩方式和态度, 也可以谈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和态度, 也可以谈对于进步与退步的认知和态度等抽象问题, 没有优劣之分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表达25分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 不符合文体要求 求 结构混乱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不通顺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 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一等(10~8分) 二等(7~6分) 三等(5~3分) 四等(2~0分)
发展等 特征10分级 Nhomakorabea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2016/6/29
2016/6/29
2016/6/29
2016/6/29
一等 (25~21分)
二等 (20~16分)
三等 (15~11分)
四等 (10~0分)
内容25分 基础等 级
2016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1:唯分数论之殇

2016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唯分数论”之殇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
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
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
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
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
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
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
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2016全国卷高考作文及范文

立意角度①从家长或教育者的角度,在不以分数论成败,点滴的进步值得表扬,教育也需要宽容。
②教育不能以单纯追求分数为目的。
③从孩子的角度立意,可理解为正确认识自己。
④批评教育好还是激励教育好。
来自潮阳一中语文老师教育是为优雅的前行漫画中,两个唇印与两个巴掌,在鲜亮的分数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假如穿超千年,孔夫子看到这幕,是会开怀一笑,亦或蹙眉不语?毕竟,我们向是不耽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的。
分数有值,幸福无价,毕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仍需保有一份对不完美人生的敬意,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前行。
诚然,学业重要,分数是衡量学业的重要手段,谁都不甘为人后,谁都愿金榜题名。
考试给了所有人以公平,也考验着人们不同的评价态度;学习给了普通人以机遇,也淬炼着我们不同的内心渴望,如果生活永远都如西西弗斯的周而复始的巨石,那种压迫感,自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加缪说“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
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相比分数与光环,对幸福的追寻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给予孩子阳光、智慧、包容的态度,才应是教育赋于人最强大的力量,《最强大脑》赛事中,在父亲管束下极少有假期“天才少年”李云龙以为自己落败时的崩溃痛哭,与爱好广泛、潇洒的对手安德烈因担心云龙而黯然落泪形成鲜明对比,陶子的一句“云龙,你的人生,要因为遇见安德烈而有所改变!”,点醒不仅是台上台上的观众,更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思考,借用比赛落败但征服全场泪点的孩子安德烈的话说:我是来享受比赛的!享受过程、体验快乐、学会分享,才能给孩子以优雅绽放的姿态。
教育是为了优雅地前行,更是为了给人探求的勇气。
教育中从不乏对分数的历练,缺乏的常常是给予人格的涵养与包容的心态。
很多时候,反观我们的教育,对分数与完美地过度追求,仍是社会与家庭不能承受之殇。
且不说萧百佑、蔡美儿狼爸虎妈式教育剥夺孩子幸福童年换来所谓的名校,也不说同为室友的复旦投毒案让死者难安生者痛心,单是留守儿童毕节四兄妹自绝于世,留光环于世人却将痛苦隐于心底的“史学奇才”林嘉文挥别人世的悲剧,都不禁让我们深重反观社会功利教育之痛、灵魂之重。
2016全国1卷高考作文:汲汲于分数的我们【推荐下载】

2016全国1卷高考作文:汲汲于分数的我们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汲汲于分数的我们一个平时总是考满分的孩子,只因少了两分就被打了巴掌;一个平时总是不及格的孩子,只因多了两分就被奖励一枚香吻——不论巴掌还是香吻,这背后都透露着家长对孩子分数的偏执,似乎分数成了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然而,这一路走来,汲汲于分数的我们在走到人生的岔路时终于发现: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分数之外还有诗和远方。
因为我们汲汲于分数,整个世界都因此而变得狭窄,以至于我们可能错过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
成为“考试机器”的我们蓦然回首,发现我们错过了亲情,父母的双鬓在我们毫无察觉间爬满青丝;发现我们错过了友情,除了那课桌前奋笔疾书的背影竟再没有其他美好回忆;发现我们错过了爱情,纯粹的少女之心早已不再萌动,剩下的只有对爱的渐渐麻木。
因为我们汲汲于分数,成长之路因此而变得单一且功利,以至于我们可能从未探求过真正的自我。
在高考的独木桥上,一路狂奔的我们受着最简单的逻辑的驱使:只有考个好分数,才能考上好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只有找到好工作,才能过生幸福的生活。
然而,终有一天,当你来到人生的岔路,当你真正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会慌张,你会彷徨,因为你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真正想要什幺,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随波逐流成了必然,不知自己终将漂向何方。
此时,“幸福生活”变得那幺虚幻,甚至遥不可及。
诚然,在我们学习的路上,分数固然重要,它也许是我们进入人生更高殿堂的敲门砖。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幸福生活”不是靠分数堆砌的,分数绝不是生活的全部。
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成长,而分数绝不是成长的刻度尺。
在学习知识,争取高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旅游,多交友,去体验不同情感和人生经历,挖掘自己的其他潜能,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
小王子说,最可怕的不是长大而是遗忘,遗忘了梦的洒脱无拘,迷失于现实的狭隘与匆忙。
对于曾经汲汲于分数的我们,已经错过的注定无法弥补,因此,我们只求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能倾尽所有,去寻找,去体验,去感知这分数之外的精彩世界。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3篇《分数背后的教育思考》!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作文3篇范文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奖惩之后”。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内容为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却受到了批评;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就得到了表扬。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1:《分数背后的教育思考》在教育的舞台上,分数似乎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主角。
正如材料中所呈现的那样,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 100 分,得到表扬,第二次考了 98 分,却受到批评;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 55 分,受到批评,第二次考了 61 分,就得到表扬。
这样的奖惩现象,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从表面上看,分数的高低决定了孩子所受到的待遇,这似乎是一种基于结果的简单评判。
然而,教育的目的绝非仅仅是追求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
对于那个从 100 分降到 98 分就被批评的孩子,也许他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只是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误或者题目难度的增加而导致分数下降。
但批评可能会让他感到失落和沮丧,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
相反,那个从 55 分进步到 61 分就得到表扬的孩子,虽然分数依然不高,但他的进步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这种鼓励可能会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动力,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育应该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不是冰冷的分数较量。
家长和老师不能仅仅以分数的升降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而应该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努力和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的孩子可能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可能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果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就会忽略了孩子身上许多宝贵的品质和潜力。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在数学考试中成绩不佳,但他在绘画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另一个孩子可能语文作文写得不够出色,但他在体育场上却充满活力和激情。
2016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推荐下载】

2016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下水作文:不唯分数是瞻漫画中,在前后两次考试中分数或减或增,便使得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受到了家长或肯定或否定、或鼓励或责打、或罚或奖的悬殊对待。
漫画中的场景其实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亲演某一角色:拿到高分或成绩进步的,脸上便印上了温热的唇印,分数退步或不及格的,脸上便留下了热烫的掌痕。
不少家长和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孩子成长的其他方面,而是简单粗暴地将“分数”视作成才的标准,这个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如不及时纠正,孩子便难以成才,家庭难言幸福。
从这点来看,能读这幅漫画犀利的讽刺味道,读到深刻的时代意义。
现实中,人生时刻存在比较,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奖励、快乐,对于升学的同学来说,甚至带来锦绣前程、美好人生。
有成功者,便有所谓的失意者。
有的学生因为分数不理想心生自卑,有的学生因一分之差而痛哭伤心,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没考到理想分数而绝望自杀,“分分分,真成了学生的命根”。
今年2月,武汉一15岁学霸女孩因期末考试不理想,离目标差几分想不开,竟从18楼家中跳下当场殒命。
悲剧发生时,家长一切的追悔自责都无可挽回了。
不少类似极端的事例频见报端,徒留唏嘘痛心而已。
学生的分数牵动家长的心,若处置不当,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悲剧。
数年前,浙江金华发生一起家庭惨剧:因不堪其母的严格管束,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将母亲活活打死。
事后人们了解到,徐力的母亲平时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严格,每门功课不得低于90分,否则就会严加斥责。
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最终心理失衡了。
触目惊心的事例令人沉思,我们的孩子怎幺了?我们的家长怎幺了?分数就真的那幺重要吗?孩子的奖与罚不能简单粗暴地唯分数是瞻,分数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
爱迪生一生只在小学校园里读过三个月的书,并被老师认为智力低下,但他刻苦自学,勇于尝试,百折不挠,成为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
2016年高考作文:正确看待分数-作文

2016年高考作文:正确看待分数2016年高考作文:正确看待分数分数是考试量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分数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素质教育同样离不了分数。
只有把考试成绩量化为分数,才能进行精确的纵向和横向比较。
材料中出现了4个分数。
第一幅图,A同学考了100分,满分,当然应该奖励;B同学考了55分,还没有及格,当然应该惩罚。
至于用巴掌来惩罚合不合适,另作讨论。
第二幅图,A同学考了98分,丢了2分,比上次退步了,当然应该受到惩罚;B同学考了61分,比上次增长了6分,及格了,当然应该奖励。
就第二幅图而言,跟自己纵向比较,A退步了,不惩罚不足以使其警醒;B进步了,适当的奖励可以促使其继续努力。
那么横向比较呢?A考了98分,B考了61分,A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如果只有两个同学,A是第一名,B是第二名,B得了“进步奖”,A也要得“优胜奖”的。
正确看待分数,除了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比较,还要看得分的经验和失分的教训。
第一次A得了100分,是因自己知识掌握得牢固,还是因为碰巧这些题目自己都会?如果是前者,得到奖励可以心安理得;如果是后果,得满分也仅仅是因为侥幸,便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第二次A得了98分,那2分是怎么丢的?是因为粗心大意,没看清要求?还是因为知识点没有复习到?如果是粗心大意,一定要严厉批评,这个毛病一定要改,什么时候都不能再犯。
如果是没有复习到,那要追问为什么没有复习到?一定要找出原因,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正确看待分数,要了解分数作为量化指标的必要性,也要认清分数的局限性。
评价一个学生,分数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不能唯分数,不能以分数下定论。
A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不是考100就是考98,永远是班里的第一名,因此他变得骄傲,看不起班上其他同学,对其他同学的求教爱答不理,也从不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你能把“三好学生”的荣誉给他?B学生,虽然考试成绩暂时落后,但是他一直在努力,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
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
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
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讲解

• 时光不止,成长不回头,生活除了诗与远 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我愿向滔滔流逝 的岁月剖白自己的真心。”生活,除了眼 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 岁月流逝 诗心臻纯。陌上花在开!
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 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 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 个掌印。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 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 分,由“掌”变“吻”。这一简单粗暴的 赏罚举动的背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 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体现。可叹, 教育之殇!
• 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 一笑,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不 管学生或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 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响。它犹如当头 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们、 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 是简单的“98”和“61”能决定的。我们能给 予孩子更好的,或许只是更宽松包容的教育环 境,更多维深厚的文化熏陶,更理性明晰的人 生规划,更正确适当的一个“吻”和一个关键 犯错时候的“掌印”。明晰赏罚,不唯分论英 雄,教育之殇才有可能变为教育之幸!
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 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 可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 个亲吻的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 是一个耳光的惩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 考55分,挨了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 到了一个亲吻。两幅画面的寓意很明显: 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赏, 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
Hale Waihona Puke 发散思维,挖掘寓意• 反映了当前片面追求分数的现状,以及培 养人才的问题。 • 反映了社会对进步和退步的态度。
写法提示
• • • • • • • 揭示现象: 当前片面追求分数的现状,培养人才的问题 分析原因: 社会对进步和退步的态度 提出解决办法(换一种眼光看问题): 学业的进展是曲折波动的,起伏螺旋式上升的; 前进与后退是相对的(进步是日后追上他人的 基础,退步是聪明人日后提高的条件),相对 进步的积累,是改变绝对落伍的前提,相对薄 弱点的发现,是更上一层楼的条件。
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范文】拒绝惟成绩是论的“实用主义”有这样一则漫画:两个孩子同时领回了考试成绩,一个得了满分受到夸赞,另一个因没有及格而受到批评;可在第二次考试,原本的满分学生退步受到责骂,不及格同学获得进步受到了表扬。
当我们解读这则材料,会发现不论是作者还是我们自己,都将成绩与奖惩联系了起来,可这样的“以成绩论英雄”真的是恰当正确的态度吗?我认为这并不可取。
Uber的创始人特拉维斯给出过这样一个“冠军理论”:面对逆境,要把一切置之度外,无论如何都要取胜,这就是成为冠军的意义,这样的“冠军思维”是一种鼓励人们努力拼搏,执著前进的人生态度,不可否认,它在许多人身处困境低谷时给予了有效的指引,但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人都会成为像第一个满分学生一样“冠军”吗?我们身处一个充满较量的时代,每个人都被督促着匆忙前进,仿佛只有不停地奔跑才得以实现超越,却很少有人自问一句“做冠军真有那么重要吗?”如果注定成王败寇,未得冠军者仅能成为败者,那么惨败的人生又有何意义,真正的成功是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应是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但绝非“惟成绩是论”的当代实用主义。
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比赛的意义在于什么,给出的回答是:学会获得成功,更学会体面有尊严地去失败。
我想,你我如竞争赛跑般的人生意义也在于此。
有价值的生命贵在勇于坦然面对成败得失,用成绩高低论成败未免太过狭隘了,更不是不成功便无用。
我们的生命是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其中会有许多或大或小如意和不如意,可真正决定生命质量的是我们以何种态度面对它,我们的社会用一种较为功利化的状态影响了我们,也影响了学校、家长的教育态度,我想我们更应明确的是,学习并非只是为了让我们披荆斩棘地去杀出一条血路,而最后却在头破血流中除了分数和成绩一无所获,无从寻找自己的价值亦或低估了自身的力量。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析及例文分析

【优文展示】唯分赏罚,教育之殇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体现。
可叹,教育之殇!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
此风不止,将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
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100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或盲目高兴。
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
急功近利,不明就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的家长和孩子!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该警惕反省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考实践教育的真谛,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难。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评价体制。
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情况,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有潜力”的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
不管学生或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响。
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是简单的“98”和“61”能决定的。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分析

今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延续2015年全国Ⅱ卷命题的设计观念,考查学生核心 语文素养。选材、命题,体现了立意的综合性、思辨性和批判性。
1.所给材料,学生较为熟悉,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审题上应该不会造成障 碍。
2.有明确的立意指向,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语文素养”及三条途径。其中“核心 素养”为作文核心概念。
北京卷: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书签、老腔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请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提一两条 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②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请对这种现象发表 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 ③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3.作文题 属“任务趋动型”命题作文,有明确的“任务指令”,从自己学习语文 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谈看法和理由。
4.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须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作清楚的辨析理解,二 是须对所选的途径进行阐述,三是须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川省:花茶新工艺 请以“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艺,但很快被模仿,市场 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他担心会破坏这一市场。于是 公开工艺流程、并制定行业标准。最终规范了市场,自 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为材料,根据材料自拟题目, 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你感觉怎么样?
中心话题非常明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 。 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 体验,有话可说。
全国卷II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 云南、海南、重庆等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
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
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
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而另一类就是“差生”代表,平时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家长教育不到位,孩子进步一点就欣喜异常,面对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审题立意应该就家长如何对待“成绩单”、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长的心态及给出建议。
也可以从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给自己设置合适的标准。
参考立意
①从家长或教育者的角度,在不以分数论成败,点滴的进步值得表扬,教育也需要宽容。
②教育不能以单纯追求分数为目的。
③从孩子的角度立意,可理解为正确认识自己。
④批评教育好还是激励教育好。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I卷: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I卷: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导语: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I卷: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
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
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
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
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 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
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
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2016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2016年全国卷II⾼考作⽂题⺫及解析 ⼗年寒窗读书苦,⽆惧严寒酷与暑。
功夫不负有⼼⼈,终于结束了⾼考这⼀战。
⼩编祝你考试⼤捷,⻢到成功!本⽂“2016年全国卷II⾼考作⽂题⺫及解析”详情请关注店铺⾼考频道! 2016年全国卷II卷⾼考语⽂作⽂ (⻘海、⻄藏、⽢肃、陕⻄、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江、重庆、辽宁等) 名师点评2016⾼考作⽂: 交⼤附中冯隽⽼师:引导学⽣树⽴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今年的作⽂题旨在引导学⽣建⽴正确的语⽂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改以往作⽂审题宽泛、⽂题⼋股的弊端,重视对学⽣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讲真话、谈真情。
这是今年作⽂题的创新点。
材料中提供的三个⾓度,要求任选其⼀,审题难度缩⼩,每个⾓度学⽣都有话可说。
课内有限阅读⾓度引导学⽣关注教材,纠正⻓期存在的语⽂教学教考分离的认识误区;课外⼤量阅读⾓度引导学⽣⼲泛阅读、深厚积累,超越课内知识的限制;社会实践⾓度注重引导学⽣关注社会这部⼤书,贴近⾃然、⾛进社会,以⼀⼰之⾝感受体验,强调知与⾏。
培养语⽂素养三个途径都很重要,认识各有侧重,将三者结合,谈三者关系符合⾼考作⽂对辩证思考的要求,但命题中要求三选⼀,可能是命题者出于对考试时间、考场作⽂篇幅限制的考虑。
⻄⼯⼤附中⺩宏哲⽼师:题⺫在情理之中料想之外 乍看作⽂题,我有两个突出印象:⼀是情理之中,料想之外;⼆是功在考试,利在千秋。
情理之中是因为今年沿袭了去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料想之外是因为太接地⽓了,让学⽣思考⾃⼰⽇⽇进⾏的事情,⽽且开放度⾼,因学⽣素养差异,区分度必定好,是⼀道好题。
语⽂素养是2001年《⾼中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概念,是语⽂的灵魂,喊了15年,学⽣正真关注很少,如今以⾼考题⺫出现,引导效果必定难以估计,所以既能好好选拔出语⽂素养好的学⽣,⼜能引导天下学⽣⾛向语⽂学习的正道,功在千秋啊。
这道题的任务类型是做决定式任务,需要在提到的三种途径中做出抉择,选其⼀。
2016全国卷高考作文

• 【点评】文章长于理性,开头概述画面的 内容,之后马上亮明自己的观点“唯分赏 罚,教育之殇”,呼应标题,并以此统领 全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多重说理论证, 重点十分突出。全文采用分论形式来行文 运笔,正如作文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的内 容和寓意”,或理实结合,或正反对比, 夹议夹叙,运用自如,手法流畅。
•
看完漫画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让满分学 生受到家长的的责备甚至巴掌呢?两次截然不 同结果的背后,归根结底,隐藏的是家庭教育 中普遍存在的惰性一面。这惰性的一面说到底, 就是过分看重孩子在知识学科层面上的成绩, 乃至只以成绩论成败,论奖罚。正如漫画中满 分者一样,家长片面地认为成绩的优秀就是个 人的优秀,成绩的退步与落后与奖罚完全等同 起来。成绩得到第一就欣喜地献上一吻,可一 旦成绩稍有波动就狠狠地来上一巴掌。
•
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 应该警惕反省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 校、社会、国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 思考实践教育的真谛,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难。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评价体制。两 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 个结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 协作的情况,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 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 “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 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 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 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 有潜力”的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
亲吻或责骂,不应纯以分数论
试卷,分数,嘉奖,惩罚。 从100分到98分,从奖励的亲吻到惩罚的巴掌,从55分到61 分,从责骂的五指山到表扬的唇印,两个小孩的两次考试分数以 及招致的家长待遇在一定意义上是如今天朝教育的真实写照,一 个尖锐的问题隐藏于幽默的笔触之后:我们的家长是否应以分数 决定孩子的待遇,或者我们的父母是否应因一时的成绩波动而影 响孩子所受待遇。 这决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它根植 于我们的生活,它是许多中国孩子心中的沉痛疑问,是每个父母 在为人家长的过程中的必经拷问。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场景: 优生因满分而欣喜,差生因没有及格而担忧。优生因98分而懊恼 甚至因此招致责骂。而差生则因及格而欢天喜地甚至附赠母亲香 吻一枚。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分数与教育

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分数与教育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分数与教育“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与教育,希望大家喜欢!【满分作文】分数与教育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唯分数论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淡视分数之人。
夏明的漫画以简约而深刻的形式,再次让人们思考分数与教育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分数,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想法。
漫画里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一类是只重分数,而且不能有瑕疵,即使退步了2分也用巴掌“伺候”,棍棒相加;一类则淡视成绩,只要不会太差,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可以。
两种类型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迥然相异,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说实话,自有以来,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考试取得高分,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哪怕是为人师者皆然,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还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即使时代已经进步到科技文明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人固执地秉持这一想法。
毋庸讳言,这一想法并没有什么差错,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态度。
可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就像漫画里的其中一类家长。
他们明白“读书并非唯一的出路”,在学校里念书,不用学得太好,只要过得愉快、健康即可;若要追求高分,肯定会被沉重的书包压得喘不过气,如此一来,身心俱疲,自然没有快乐可言。
如果说,前个家长代表的是“虎妈”一类的人,那么后者显然是排斥“虎妈”做法的人。
我们姑且不论哪类家长的'对错,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都活生生地存在于这个世界。
到底要如何看待学生的分数,到底要如何教育学生,这的确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读书可以改变门庭,改变命运,尤其是农家子弟。
在生产力落后的过去,这一想法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使是今天,它仍然还有巨大的“市场”。
所以,当孩子考到满分时,做家长的异常高兴的送给孩子一个吻,而一旦看到孩子成绩退步,便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
2016山西高考

2016山西高考
2016年山西高考成绩揭晓,许多考生和家长在等待了漫长的时间后终于得知了自己的命运。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今年的高考成绩,而这一年的山西高考有着许多令人瞩目的亮点。
首先,今年的山西高考报名人数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据数据显示,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达到了20万人,较去年增加了2万人。
这不难理解,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今年山西高考的考场纪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据教育部门透露,今年考试中没有发生任何大规模舞弊事件,考场秩序良好。
这是对监考教师和考场管理人员的一大鼓励,也是考生们良好心态和严格遵守考纪的结果。
再次,今年的山西高考作文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项内容,作文题目往往会成为考生们的焦点。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人生的路一直在脚下”,这个题目给考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考生们需要结合实际经历,阐述对人生道路的理解和感受。
这个题目的选择被认为很有深意,既考察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涉及人生哲学的思考。
最后,山西高考成绩的公布也引起了热议。
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在关注着自己的分数情况。
据了解,今年山西高考的平均分为550分,较去年有所提高。
这也反映了山西教育的进步和学生的努力。
综上所述,2016年山西高考无论从报名人数、考场纪律还是作文题目以及成绩公布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关注,也为山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希望未来的山西高考能够更加精彩,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还是素质
山西考生
钱学森临终时曾拉着胡锦涛的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至今未能有很好的答案,这是钱老一生的遗憾,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遗憾。
材料中的漫画仿佛也爱告诉同样的道理,只比上次少考了两分(也许只是很小的错误)却要挨巴掌,而只进步6份就可以嘉奖,有讽刺,但也有心酸和无奈。
而众所周知,素质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重要,可是人们弄反了。
自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无数寒门就是通过科举跃进龙门,14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仿佛也在做同样的事。
科举起于隋,兴于唐,历经宋元而衰于明清,而科举因八股而衰时,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步入了晚期,可怕的吻合。
而反观现在,中国好像有那么多人在搞科研,可获诺贝尔奖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这不免让人但心难过。
人们真的不重视素质吗?不是的,我们重视,学棋学琴学画画那么多的课外班,怎能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可一切的一切都在父母的逼迫,考级的压力下扭曲变形。
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复制强化,社会的不安与浮躁也在渐渐地浸染孩子们不堪重负的心。
要分数还是要素质,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回答,可真正落实下去却似乎有点难。
古典诗词曲赋已从我们身边大幅消退甚至消失,“四书五经”也早已只剩下了口头上的几句空架子。
1912年废止读经的举动是个创举,可衣蛾世纪后,传统文化已变得奄奄一息,我们仍需它们的滋养,没有它们,我们不会是完整的中华民族。
人们现在太重视分数,一分也可以把一个考生送入天堂,当然,也可以让他万劫不复,可喜的是政府已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变。
现有分级制度诚然很好,但我们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希望我们的后代看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时,会睁大眼睛一脸惊奇地望着我们:“老爸,那些都是真的吗?”我们需要各种行业人才辈出,公民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年轻人。
“别让我们的命运被一张考试卷子决定。
”要素质而不是只要分数。
本文由张阿瑞博客编辑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高考作文管家”。
若觉得好请收藏,转载请注明出处。
得分点解读
时评特色、论证有力是文章的亮点。
文章开篇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导入,引人深思,考生由此结合漫画材料分析,提出论点“素质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重要”。
考生博古通今,由古代科举跃进龙门写起,分析当前教育的现状,令人警醒。
考生还巧妙联系现实,写学棋学琴学画画等课外班,在父母的逼迫、考级的压力下扭曲变形。
文章语言犀利但不消极,结尾结合政府将采取的措施,提出未来可能采取的素质教育,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