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
2021-2022学年语文高一上学期现代文本现代诗歌专题2(解析Word版)
17. 【答案】D【解析】D项,该诗歌意象的选择是并列式的,体现的都是诗人浓浓的乡愁,并没有表现“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18. 【答案】B【解析】B项表述有误,应该是“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写实,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象征"。
19. 【答案】①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②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不绝象征游子的绵长柔情。
【解析】分析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就要看这一意象有什么特殊之处。
长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物象,长江象征着中国,诗人以此间接表明了自己思念的对象是中国。
再分析江水的什么特点能表现愁绪,联系课本中“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效果, 即可推出答案。
20. 【答案】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香、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
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明白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具体指什么。
“音乐美”侧重于音韵和谐,可从诗歌的平仄、韵脚的角度分析;“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艳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就是形式美,可以从诗歌的句子和每节诗形式上的特点分析。
然后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本诗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D项,“用比喻的手法”错,结句“醒来时我己长出绿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 【答案】①口语式语言。
如“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己死去/或者发疯”,诗人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人们为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景色而倾倒的状态。
②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张力。
例如“风•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A. “莲花”“柳絮” “青石”“春帷” “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B. “草滩,埔火/峥蛛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通过实写眼前之景,表达作者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山寺夜起(清)江浸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分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诗人“夜起”的缘由有二:怜惜眼前景,身为“________”(用文中词句填写)。
【答案】(1)比喻,诗人将白色的水汽比喻成云,不仅体现了水汽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水汽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以乐景写哀情);无家客【解析】【分析】⑴句意是: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
运用比喻,写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气如云样洁白,飘飘漾漾,散流在寺前。
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并无妙处可言。
但比起首联,却写出了水气的自然飘动的动态之美。
而且,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
这一联的描写除了用云气暗喻作者羁旅生活的特点,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重重一笔,妙不可言。
⑵这是一首描写羁旅行愁的诗作,当时作者遭遇离乱,漂泊他乡,心情孤独愁苦。
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独一人,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
整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抓住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慨,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以月色铺设情境,则无一处不孤寂愁苦,显示出轻巧和淡静。
故答案为:⑴比喻,诗人将白色的水汽比喻成云,不仅体现了水汽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水汽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
⑵景抒情(寓情于景或以乐景写哀情);无家客。
【点评】⑴考生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对重点诗句的赏析,在赏析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⑵考生在平时要熟知诗歌的每个要点,以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练习题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明确鉴赏现代诗歌4角度1.理清形式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
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
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
总的说来,按形式分,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按表达方式分,可分为叙事诗与抒情诗。
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这是阅读诗歌要首先把握的。
2.体味意境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3.咀嚼字词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
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4.明辨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例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披文入情。
典例分析训练(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16分)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整体阅读】·(约5分钟)(1)读标题,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标题点明了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刈禾女。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①(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C.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D.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B.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C.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D.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1)D(2)B【解析】【分析】(1)D项错误。
应为:直接抒情。
(2)B项错误。
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
颔联是静景,颈联是动景。
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具体分析为: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描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描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
是静景;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故答案为:⑴D;⑵ B。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题分析及考题训练】附答案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题分析及考题训练】
【考情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阅读、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等,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现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与古代诗歌相比,新诗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表现手法的新颖性(隐语、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1.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诗歌分类中,人们经常提到朦胧诗。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它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子①(其四)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
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
________【答案】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
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
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
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
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
还可分析诗眼“好”,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词的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
答题格式:(“?”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语文练习题现代诗歌鉴赏
语文练习题现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现代诗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欣赏的重要艺术形式。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为了提高我们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以下是一些语文练习题,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题目一】请阅读以下一首现代诗歌,理解其主题和意境,并回答下列问题:诗:《陌生者》陌生的世界走过路过的一束光短暂划过我的脸颊却让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问题: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 诗中的“陌生者”是指谁或指什么?3. 诗中的“一束光”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感受?4. 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题目二】请阅读以下一首现代诗歌,理解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并回答下列问题:诗:《风中的梦》风吹过我听见了那些无言的声音雷霆交加我看见了那些浩渺的画卷问题:1. 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 诗中的“无言的声音”和“浩渺的画卷”是通过哪个修辞手法进行的描写?3. 这首诗的意境给你什么感受?4. 你认为诗人想通过这首诗传达给读者什么信息?【题目三】请阅读以下一首现代诗歌,理解其节奏和韵律,并回答下列问题:诗:《远方的极光》远方的极光如一阵微风轻拂着我的脸颊远方的极光如一首悠扬的乐曲回荡在我的心间问题:1. 这首诗的节奏是什么样的?2. 诗中的“远方的极光”通过什么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3.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4. 这首诗的韵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对现代诗歌鉴赏的练习,我们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艺术修养。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更好地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正文结束。
现代诗歌《礁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代诗歌《礁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9分)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3、(4分)这首诗的作者和《我爱这土地》是同一个人,他是著名诗人,原名,号,曾自称“”。
14、(3分)诗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征之意”。
诗中的“礁石”这个意象象征着
15、(2分)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地袭击。
那么,诗人笔下的礁石是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3、艾青蒋正涵海澄悲哀的诗人
14、拟人象征一切被压迫的民族,一切被压迫的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
15、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不屈者的形象。
现代诗歌赏析及答案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赏析训练题一、阅读《美丽的夜雨》完成题目像轻声到来的客人打开啤酒吧,欢迎于是,泡沫,水珠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美丽的夜雨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把雨丝蒸酿成了蜜美丽的夜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把明天更甜的生活飘进孩子的梦1、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这些喻体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试说说下面几句诗的美妙之处(重点从词语和修辞方面去品味)“美丽的夜雨,辛苦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3、面对美丽的夜雨,你有什么体验?请用几行小诗展示你的体验。
阅读《秋晨》(于赓虞)完成题目: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1、这首诗分为两节,请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2、“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你已复活”中的“你”是指3、“星霜漫天”突出了,“圣水难洗”说明了4、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思路是怎样的,他要表达怎样的情怀?5、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16分)田野傅天琳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贴着水渠流动小草举起笔伸展不懈的努力于是,由电杆和杏树搭起的拱门再也关不住无边无际的田野抒情诗我沿着潮湿的田埂把脚印小心翼翼地种在田野的手臂上;让它长出豆子正午时分,它将带着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一同爆响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炊烟,踮着脚高过竹林高过远山的剪影调皮的蜂蝶扑打着瓜梨下粗壮的鼾声无数勤劳的枝丫总是伸向秋天;好像要抓住成熟的太阳打谷场上,空虚随风飘走只留下充实的思想交给田野每一座院落是一座岛屿屹立在夜之海灯火,蛙叫和干草的气息展开一个朦胧又清晰的传说安乐和梦使岛屿沉迷不必问此时我在哪里我和田野正举行盛大的晚会芬芳和纱裙转动微风邀约起果林、稻田和草丛池塘举起酒杯助兴杯沿溢出泡沫我终于醉倒在不朽的田野的怀抱悄然睡去萤火虫守护着我棉桃为我燃起遍地白色火焰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贴着水渠流动”,写出燕子高飞俯冲、呢喃低语的景象,突出了春日田野的特点。
B.“正午时分,它将带着/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一同爆响”,写“我”想象豆子成熟的景象和复杂心态。
C.“我终于醉倒”“悄然睡去”,是因为喝多了庆功的美酒,更是因为收获而陶醉,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D.“田野抒情诗”“不朽的田野”等词语,不仅照应了诗歌的题目,也表达了诗人对田野的崇敬和喜爱。
答案 C解析“喝多了庆功的美酒”的说法错,原诗中并没有真正喝酒,只是看到丰收后内心喜悦的一种表达。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一句领起下文,暗示春天到来生机勃发,美丽的田野明亮温柔。
B.“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炊烟,踮着脚”,语序倒置,这是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之一。
C.这首诗描写细腻,富有情趣,比如“调皮的蜂蝶扑打着/瓜梨下粗壮的鼾声”“芬芳和纱裙转动微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易错剖析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易错剖析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银山碛西馆①岑参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②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③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注】①银山碛(qì)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其西有吕光馆。
②铁门关:在焉耆以西五十里。
③胡沙:胡地的风沙。
(1)请赏析“飒飒胡沙迸人面”中“迸”一词的妙处。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迸”,原意是爆开,溅射,这里是扑打的意思,表面上表现飞沙的力度之大,实际上表现边塞风的力度之强,使“风似箭”更为具体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了边塞烈风的狂暴,从而展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之恶劣,生活环境之艰苦。
(2)欲扬先抑(或反衬,或借景抒情)。
既反映了边塞艰苦的戎马生活,更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解析】【分析】(1)诗句“飒飒胡沙迸人面”的意思是:飒飒飞扬的风沙扑打行人的脸面。
“迸”本是“爆开,溅射”的意思,这里是“扑打”的意思。
这句表面看似写“沙”,而实际是承第一句写“风”,具体传神地侧面写出塞外风的力度之强,表现了边塞的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环境的艰苦。
并与上文的“风似箭”相照应。
(2)诗的前四句叙写了塞外的恶劣环境,末两句则借典言志,抛弃传统士人的性格气质而直逼功名的追求。
所以这首诗采用了衬托或借景抒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艰苦的戎马生活中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据此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我赞成更换,旧铜马立在闹市区不安全,而且新的外表有光泽,展现出咱们盐城新的风貌,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内蕴。
示例二:我赞成修复,旧的精心修复(或修旧如旧式修复),比换新的更有纪念意义,老的铜马并不只是一个城市雕塑,而是代表着童年的回忆、曾经的故事、新四军的精神。
⑵欲扬先抑(或反衬,或借景抒情)。
既反映了边塞艰苦的戎马生活,更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①画舸②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gě):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解析】【分析】(1)公元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
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一句诗的内容,可知“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侧面烘托等。
因此答题的时候只需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如从“题眼”方面分析,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从衬托手法分析,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故答案为:⑴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⑵ 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
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 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 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答案】(1)B(2)“无力的东风”、“凋残的百花”两个典型意象,既交代了时令:暮春时节,又渲染了离别时凄楚的气氛。
另外,这句诗将别离的伤感与痛苦自然而然寄寓在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解析】【分析】(1)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双关),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无力百花残”作用有三: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以百花凋零的残春之景烘托离情别绪,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从抒情方式上看,属于情景交融。
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尾联一个“厌”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_______、 _______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答案】(1)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2)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解析】【分析】(1)“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
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
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天”“江水”“舟”“树”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寄寓于“舟行所见”之景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
故答案为:⑴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⑵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
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
考生要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2)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
【解析】【分析】(1)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
诗题“北陂杏花”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所咏之物是“杏花”,所处环境是“北陂”。
首句先写晶莹清澈、清雅可人的“一陂春水”,突出杏花生长的环境的清丽、洁净,烘托出傍水而开的杏花雅致清艳俏丽之美,“一陂春水”环绕着盛开的杏花,杏花与环境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颔联从“杏花”与杏花在水中的倒影两个不同角度,用“妖娆”来状写杏花的鲜艳绚丽。
水中倒影荡漾,岸上的杏花绚丽繁茂,共同妖娆于大自然的山水间,花与影相互映衬,相映生辉。
此时大地还是一片萧索,只有这杏花的形和影傲然开放在天地之间,从而昭示了春天的到来及其美丽,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可看出诗人不仅仅是在赞颂杏花,主要是借杏花表达诗人的感情:要保持自己如北陂杏花那样像雪一样纯洁美好的品性,决不成为任人碾压的尘土。
依据步骤,形成的答案:通过对妖娆美丽,占尽春光,花落逐春水,芳魂无玷的杏花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坚守自己的节操和见解,坚持变法改革的志向。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①画舸②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gě):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解析】【分析】(1)公元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
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一句诗的内容,可知“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侧面烘托等。
因此答题的时候只需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如从“题眼”方面分析,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从衬托手法分析,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故答案为:⑴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⑵ 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入黄溪闻猿(唐)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1)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答案】(1)视觉(所见);听觉(所闻)(2)三峡中写的是古代渔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闻猿鸣而下泪,倍感其声凄厉。
诗人理当“猿鸣三声泪滂沱”才是。
然而诗人却说:“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言下之意:孤寂的我早已被贬边州,申诉无效,前途无望;泪已流干,愁肠寸断;这哀猿声声,徒自空啸,我已经没有泪可流,没有肠可断了。
所谓欲哭无泪,更深沉地道出了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
【解析】【分析】(1)一,二句翻译为:“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故“溪路千里曲”句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的。
“哀猿何处鸣。
”是从听觉粉的角度描写的。
(2)要求学生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意思分析。
本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作此诗时,在永州贬所已七年之久。
诗人随永州刺史赴黄溪黄龙祠祈雨,中途听到猿猴哀鸣,遂有感而作。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意思是“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写出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惆怅和痛苦。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
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二者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
故答案为:⑴视觉(所见);听觉(所闻);⑵三峡中写的是古代渔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闻猿鸣而下泪,倍感其声凄厉。
现代诗歌阅读与练习(1)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一、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8分)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B.高亢C.舒缓D.低沉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三、阅读《祈》(傅天虹)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1、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2、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再提高一、赏析《日子是什么》(梅绍静)完成后面的题目: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1、作者把日子比做什么?2、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喉咙”?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3、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4、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5、作者将日子描绘成什么样子?三、阅读下面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完成题目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1942年1月14日)1、诗中的“我”是谁,“你们”是谁?2、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4、诗中的太阳象征着什么?5、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四、阅读《“代沟”上握手》(辛迪),完成题目: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我边在诗页上题字边听你絮语低声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我心灵上响起驼铃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1、对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交谈时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B.中间六句接连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反差鲜明,既表现了隔代人间的友情,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8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六、阅读《露》完成题目: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1、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题目训练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8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六、阅读《露》完成题目: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1、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4、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七、阅读《祈》(傅天虹)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1、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2、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3,仿照诗歌的第一节进行创作。
4、你认为是个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八、阅读作者宗白华的诗歌《夜》完成题目: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著星流。
一会儿又觉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著1、这首小诗题名为《夜》,是在静静的夜空下,凝望在浩瀚太空中闪闪发光的星群,但它的深意却不仅仅写夜的景致,还抒发一种思想,试做分析,阐述其内在的哲理。
2、“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内容,理解其寓意。
3、“一会儿/又觉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著”与上一节内容是不是自相矛盾?该怎样理解这首诗?4、五四时期曾经盛行过哲理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曾对五四新诗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同期另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也是以哲理小诗而享誉诗坛,她是谁?能举出她诗中的名句吗?5、去感受夜色,带着自己的体验写几行小诗。
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再提高一、赏析《日子是什么》(梅绍静)完成后面的题目: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1、作者把日子比做什么?2、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喉咙”?3、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4、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5、作者将日子描绘成什么样子?二、赏析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题目:《矛盾常伴心中》窗外的秋景多么诱人,想去但功课牵住了向往的心童年,那么多的稚气,多美如今,心内太复杂,想念回到那时的童年,未来的梦想牵住向往的心;夜晚的棉被多么诱人,始终最爱静夜时的沉思。
目光受到作业的牵绊;何时才能做完这该做的作业?或许面对老师的眼神时,会多一些欣慰吧!1、矛盾常伴心中,小作者到底遇到了那些矛盾?2、请按“,牵住向往的心”的句式再写一句。
3、请展开联想,小作者“静夜时的沉思”“思”的是什么?4、选文中流露出小作者怎样的情感?5、读完本诗,你心里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我的感想:我想说的:三、阅读下面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完成题目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942年1月14日)1、诗中的“我”是谁,“你们”是谁?2、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4、诗中的太阳象征着什么?5、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四、阅读《“代沟”上握手》(辛迪),完成题目: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我边在诗页上题字边听你絮语低声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我心灵上响起驼铃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1、对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交谈时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B.中间六句接连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反差鲜明,既表现了隔代人间的友情,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c.最后两句提出弥合“代沟”的方法,“生命的支点”可以理解为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目标和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节奏急促,激情昂扬的语言同时使读者可以品味到一种宁静、甜蜜的韵味,受到美好情愫的感染。
2、这首诗写了隔代之间亲切对话的情景,诗中那个词语表现了交谈的气氛融洽?3、“青春的梦想”和“我们心上的驼铃”分别指什么?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愿?5、怎样理解这首诗的题目?6、你是怎样处理和父母之间的代沟的?五、阅读《火》(冯雪峰)完成题目:火!哦,如果是火!你投掷在黑夜!你燃烧在黑夜!我心中有一团火,我要投出到黑夜去! 让它在那里燃烧,而让它越燃越炽烈! 熊熊的火,炽烈的火,黑夜吞没着它!黑夜燃烧这它!1、诗中第一节表明作者对火什么样的态度?2、从诗中的内容看,作者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现实怎样?3、作者心中有一团火,要投到黑暗中去,为什么这样说?4、诗的末尾说,“黑夜吞没着它,黑夜燃烧着它”这是否矛盾?为什么?5、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六、阅读《别》(吴奔星),完成题目: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小河里;哪里都有夕阳、露珠、小河,你走了,你留下了整个的你!1、全诗找不着一个“惜别”的词语,可是无处不表达了的情怀。
2、诗人巧妙的抓住友人的形象特点,把笑容与,眼睛与,影子与,融合一起,使画面跃然纸上。
3、在诗的前三节深情倾诉中,读者可以想像到“我”曾与友人,,。
4、诗的最后一节有什么含义?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6、本诗在语言上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七、阅读诗歌《新月》(何其),完成习题。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1.诗中写到的“我乘船归去”,“花香。
夜暖”;是诗人的现实经历还是诗人的想像之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睡着了么?”这里的“你”实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写的是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6、你最喜欢诗中的那几句?请找出来进行赏析。
7、诗人用“新月”寄托了自己的思乡情怀,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呢?为什么?8、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
新月弯弯,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风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八、阅读《一片槐树叶》 (纪弦) 完成题目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竞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3分)2、阅读第一节的四行诗,选出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
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即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