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概论各章内容复习要点
商品流通概论知识点
商品流通概论知识点第一节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属性:(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2)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或具有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三次社会大分工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相分离-使交换成为可能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出现商品生产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产生3.商品交换形式:A.物物交换(W-W)*①最初的简单商品交换*②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B.简单商品流通(W-G-W)C.发达商品流通(G-W-G’)*①即商业形式*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4.商品流通A.定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B.环节:生产领域至消费领域过程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5.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A.自然性制约因素:刚性制约因素,基本因素B.经济性制约因素:a.差价制约 b.供求制约 c.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制约C.制度性制约因素6.商品流通过程的经济作用A.对生产的作用:a.反作用 b.规模和速度的制约作用 c.引导作用 d. 影响其经济效应B.对消费的作用:a.中介b.引导作用c.制约作用(规模、结构、价格的角度)C.对分配的作用:a.是其的实现过程b.再分配的重要渠道c.促进和抑制作用D.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纽带 b.调节作用第二节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
地位:基本规律(区别于价格机制的地位)2.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A.供给的制约因素:a.自身价格,b.生产技术,c.要素价格,d.其他商品价格e.政府的产业政策,f.企业预期B.需求的制约因素:人口数量,商品自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供求矛盾的表现:交换空间交换时间供求数量供求结构3.竞争规律A.定义: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商品流通概论 复习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地区批发商:商圈为单个城市与该市周边的城镇、县乡的批发商。
2.霍尔第一原理:批发商首先具有的功能就是供求结合功能。
这是具有买卖集中和社会化性质的商业必然承担的职能,即形成中间结合部门,使社会必要的交易次数减少,这是交易次数节约或总交易次数简化原理。
3.掠夺性定价:企业为挤垮竞争对手,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市场的市场领域内,采取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其产品的政策,待竞争企业被挤垮后,再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取垄断价格所带来的利润。
4.地域型购物中心:是指规模居中的购物中心,除了方便品外还经营服装纺织业、家具、电器等选购品。
5.巨型综合超市:近年来廉价商店与以食品为中心的超市结合,成为的一种新的业态。
6.交叉对接:物流网店尽可能没有库存,让商品的极限流入和极限流出迅速对接,以使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库存或零库存。
7.商品流通:就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性转移。
也可以说是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使用阶段,与物品和劳务的社会性移动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8.选购品:就是消费者能够通过自身的比较行为降低商品购买风险的商品。
9.伙伴关系:是在交易和功能上相互依赖程度很深的持续交易关系。
10.直复营销:狭义的直复营销是利用信息媒体进行直接销售的方式,它通过商品目录、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来提供商品信息,或通过电话和邮局接受买者订货的邮寄销售以及电视销售来实现销售的方式。
11.水平的竞争:是卖方或者买方围绕着商品的销售或者购买在同行业之间进行的竞争。
单选1.从总体上把握商品的社会移动,这时候的流通叫?流通机构或流通系统2.备货形成取决于流通成员经营的商品种类及其?库存量3.备货形成活动活跃的商品包括哪些?食品、服装、杂货4.流通功能当中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交易功能5.以匿名和一次性为原则的当场交换是哪种交易关系?市场交易6.以什么流通来描述限制分销商的中立性?专属性流通7.拉式战略以那一个为基础?关系组A8.一般认为第一家百货店店名?邦.马尔谢9.近邻型购物中心的店铺数、总面积?10~15家3000~10000平方米10.沃尔玛是哪一种业态?综合折扣商店11.“零售之论”理论是谁提出来的?麦克奈尔12.超市以哪个为开端?金格.卡伦13.零售店的吸引力由什么决定?店铺魅力和距离阻力14.从多个生产者处,小批量的备齐质量各异的商品的批发商叫?收集批发商15.采取会员制在仓库内同时进行批发零售的业态?仓库会员店16、经济政策不包括…经济政策包括生产政策、流通政策、消费政策13017、什么政策以流通方面维持、促进竞争为目的。
2020年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
2020年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要点《商品流通概论》考点第一章商品流通导论(重点)一、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交易形式市场交易、重复交易、长期交易、伙伴关系、战略合作、组织交易三、商品流通方式的演进1、直接流通——间接流通2、复合流通——批零分离式流通①批发流通变革:经营规模大,资本实力强;内部分工细,种类多;批发市场产生;交易形式变革;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经营技术的变革②零售流通变革:业态多样化、自有品牌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3、现货贸易——期货贸易4、现实空间交易——虚拟空间交易(①第一次变革:货币发明;②二:专业化商人出现;③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四、商品流通功能所有权转移、物流功能、成本节约、信息传递、风险分担、流通金融五、商品流通机构1、生产者2、消费者(特征:①需求多样性;②人数众多且地理位置分散;③购买批量小;④非专家型购买;⑤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3、专业化流通机构(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消费者合作社)第二章流通产业一、流通产业的界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商品流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二、流通产业分类①业种(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工业品与农产品)②商流或物流(商流产业与物流产业)③商品流通的阶段(批发业与零售业)三、流通产业的特点就业吸纳能力强;技术发展水平高;全球化水平较高四、流通产业的贡献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就业;对消费者;对民生福利(国民收入、生活质量、消费者闲暇、工作兴趣);对城市形成和发展五、零售业的发展1、百货商店革新性:①销售方式(自由进出;明码标价;陈列大量商品;可退货;薄利多销);②经营方式(传统单项经营——百货商店的综合经营);③组织管理(分化成相对独立的专业性部门,实行分工合作)2、连锁商店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第一个连锁商店股份企业——无酵母面包公司形式:正规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革新性:企业经营和营业操作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模式具有以数量管理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采购和销售分离3、超级市场美国——金·库仑食品商场4、无店铺零售六、物流业发展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配送业)企业的三大支柱(物流、经营、生产)七、未来发展趋势(1)零售业1、传统百货从单纯卖货——商业综合体2、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相互依托、相互借力3、流通领域层层加价——直销直供4、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共信息平台化服务5、生产者定价——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定价6、产品营销——品牌营销为主7、生产决定销售——销售整合生产(2)批发业1、服务优化成核心2、全渠道智慧化运营管理3、中心化专业化齐头并进(3)物流业1、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2、共享化、协同化、柔性化3、社会化、标准化4、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第三章商品流通渠道一、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而由商品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等流通机构构成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组织。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笔记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商品流通概述一、目的与要求本章从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阐述了商品流通的特点、形式、地位以及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性极其构成的主、客体要素和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探讨了商业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的特征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本章是学习《商品流通概论》的先导,涉及的基本概论和基本理论较多。
学习中要求在了解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认识商品流通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认识商品流通形式及其特点;深刻理解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认识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再对流通力的主客体要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实现商品流通理合组合的一般途径,以达到提高商品流通力水平的目的;通过对商业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职能的了解,认识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活动的基本特征,从而加深对商品流通运行规律的理解。
二、内容(一)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二)商品流通的形式与结构商品流通的形式;三种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商品流通形式的结构;(三)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商品流通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四)商品流通力商品流通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流通力主体与客体结合的基本特征;认识研究流通力的必要性;商品流通力主体的特征及其作用;商品流通力客体;衡量流通力大小的规定性;流通力诸要素的合理组合;(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商业的含义;商业的基本职能;商业活动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应重点掌握围绕商品流通的系列概念,并深化理解商品流通三种形式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商品流通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商品流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构成要素、合理组合及其衡量规定性;商业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其职能。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市场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市场第二章市场一、市场是什么?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3、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4、市场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二、按市场竞争结构划分,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异同三、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1、有数量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1、产品是同质的、克差异的;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4、市场信息畅通。
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符合这种完全竞争市场所假设的前提条是不会充分存在的。
它只是一种理论抽象,在我国接近于这种条件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
因此,一般把农产品市场作为完全竞争市场。
四、完全垄断市场它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的又一权端性市场。
形成完全垄断的主要件是:整个行业的市场只有一个卖主;新企业的进入早于各种条件限制而不再可能;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1、政府借助于行政权力完全垄断某些特殊行业;2、政府特许私人完全垄断;2、某些生产者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4、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
完全垄断市场在现实经济中一般也比较少见,主要存在于公用事业部门。
五、市场体系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及各类市场内部子市场之间和市场中的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整体。
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
六、一般市场机制,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
七、市场机制的特征:1、联系性;2、制约性;3、动态性;4、内在性;5、客观性;6、滞后性。
八、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通常是以价格、供求、利润、工资等经济参数为信号,以自由交换的市场为运行空间,以供求的变化为指示器,自动调节着经济活动。
这种调节过程对实现社会经济的运转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连接作用;2、刺激作用;3、分配作用;4、平衡作用;5、传导作用。
商品流通概论期末重点
不定向选择题10*2名词解释5*4 书本简答题3*9 理论和解释文字性说明论述题1*18 应用知识自己结合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1*15一、名词解释1.方便品:顾客经常购买和基本不作购买计划,随时可能购买的产品。
【ppt解释为:购买频度高,需求弹性小,消费者有购买经验,掌握商品信息,一般在居住或工作场所附近购买(盐、糖、牙膏、衣袜等)】2.拉式战略:企业利用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促销方式,以最终消费者为主要促销对象,设法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促使消费者向中间商、中间商向制造商企业购买该产品。
3.流通渠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从产业用户到消费者的社会性转移路径。
4.批发:批发是将商品出售给商业机构用作转卖,或销给生产企业用于加工的流通活动,是社会商品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
5. 流通竞争政策:指国家为实现商品流通的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方针或原则,以及政府对商品流通活动的干预行为,主要包括有关商品流通的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对策,以及政府对商品流通的直接指导等。
6.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事业。
7.经销:经销是指批发商从制造商或者供应商购进商品,然后再向其用户进行转售的行为。
二、简答题1.业种和业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经营目的不同:前者是推销自己所经营的商品;后者是满足目标顾客的各种需求。
经营核心不同:前者是以商品为核心;后者是以顾客为核心,体现了营销观念有销售导向向消费者导向的转变。
经营重点不同:前者是按照经营商品的品种分类,强调的是卖什么;后者是一句商品经营形态分类,强调的是怎么卖。
产生时代不同:前者产生于工业革命前的时代,是与不发达商品静静相适应的;后者是产生于工业化以后的时代,适于较发达商品经济相适应的。
2.为什么说店铺选址对零售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店铺位置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店进型购物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其空间位置是形成差别很远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店铺位置一旦确定下来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占据优越的店铺是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商品流通学重点
商品流通学重点第一章商品流通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分工经济:是指由于分工而引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福利的增加。
交换成本:发生在商品交换中的市场交易成本交换收益:与交换成本对应的交换收入交换能力:交换能力即销售能力,表现以一定成本为代价实现的销售量、销售额;从需求的角度看,就是市场的范围。
商业:是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
商业无法涵盖流通业的范畴。
简单商品流通Ⅰ: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和生产者的介入,使商品流通表现为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从生产领域直接向消费领域的交换过程。
简单商品流通Ⅱ:专业商人的介入使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换变为商品以商人为媒介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迂回交换过程,即首先是生产者与商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商人从生产者手中获得商品,然后商人与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换,商人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完成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我们称之为简单商品流通Ⅱ。
发达商品流通:发达商品流通包括以流通企业为主体的发达商品流通Ⅰ和以网络贸易为特征的发达商品流通Ⅱ。
网络贸易:指的是经济组织和个人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讯网络在特定和不特定的贸易伙伴之间完成商品的生产、订购、销售、分发和支付的贸易方式。
简而言之,网络贸易就是通过计算机电讯网络进行的商品贸易,它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分工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分工——交换能力——交换成本——交换制度——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起源于分工,形成于交换制度变迁,本质是商品交换。
3.简述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答:交换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区别,主要在于:(1)活动对象的区别,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交换活动的对象是人;(2)对活动客体的作用方式上的区别,生产活动是改变作用客体的性能和用途,而交换活动则是在保持交换客体的性能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3)生产活动在理论上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交换活动只有在至少两个人以上时才会发生。
4.简述交换制度变迁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大纲加教材知识点内容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大纲加教材知识点内容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以课程纲为标准,本课程共十章,主要了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规律和运行机制。
其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介绍商品流通的内容、规律及商业的开展,是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的规律和商业的历史及地位。
第二章,介绍市场、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的概念、内容和作用等,是对市场涵义和本质的认识,市场体系的特征、构造及分类,市场机制的特征、作用及内容市场运行的功能、组织、规则和管理。
第三章,介绍商品流通企业的内容,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构成要素、类型和组织。
第四章,介绍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内涵、特征、作用、关系运作原则、策略和过程。
第五章,介绍商品流通的主要,是商品流通业态类型,流通的演变及选择条件交易。
第六章,介绍商品流通渠道及网络的概念及主要做法,是商品流通渠道的特征、类型系统设计和方案评估,商品流通网络的特征及开展趋势。
第七章,介绍商品流通的价格及效益,是价格构成及价格体系的内容,价格决策程序、定价导向及决策方法,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因素第八章,介绍商品流通调控的内容概念和主要做法,是商品流通环境的内涵、商品流通调控的内容、原则、主要方法。
第九章,介绍商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商品流通创新的内容、商品流通中新科技的应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流通经营全球化的现状、趋势和途径。
第十章,介绍商业文化和商业道德建立的问题,是商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作用、商业道德的内涵及标准商业信用体系和建立.第一章绪论商品及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的形式:物物交换、简单商品流通、兴旺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环节: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它一般包含有商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自然性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
经济性制约因素:商品差价的制约、商品供求状况的制约、产业构造和生产力布局的制约。
流通概论各章要点
第一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2.商品交换的两个前提条件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
社会分工一经产生,便立即导致了个人产品供给单一化和产品需要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于是在分工者之间便有了互为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经济关系。
因此,社会分工的存在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供给单一化与产品需要多样化的矛盾,从而也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要维持正常的商品交换,交换双方必须相互承认对方是各自产品的所有者,即明晰的产权制度,并在平等互利、自愿让渡、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进行交换,这是商品交换的第二个前提条件。
对商品交换来说,两个条件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3.商品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交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和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商品(W——W):物物交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商品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准确的表现,从而很难保证等价交换的进行;其次,交换双方必须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
这些局限性给交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商品——货币——商品(W——G——W),也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的出现,是商品交换过程的革命,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突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商品交换的双方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交换活动;它促进了横向经济联系,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了,为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创造了条件。
商品流通概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
第二章市场一、知识点:1.市场是历史的范畴:(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二)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三)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四)市场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2.场所式市场有一下基本特点:时间性、地点性、聚散性、服务性3.市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1)按市场竞争就够划分:①完全竞争②完全垄断③垄断竞争④寡头垄断(2)按市场供求局势划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4.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是适度的买房市场,期主要有点:(1)由于竞争激烈,可以促使卖方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实现更多的进击和社会小李,促使社会进步。
(2)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社会劳动。
(3)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按需生产,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5.市场体系:指各类市场及各类市场内部子市场之间和市场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特征是: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6.市场体系的结构:是指市场总体内部各个分类市场之间或市场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构成。
7.市场总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构成:(1)按市场身份要素来划分:市场主体、市场客体结构(2)按市场时空要素来划分:市场时间结构、空间结构(3)按市场存在形式来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8.市场主体结构:即企业、居民、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等市场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的相互关系9.市场空间结构:指市场要素在不同交换范围的分布和关联状况10.市场时间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间的权利让渡与交换物位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交换形式的分类市场,并由此导致的结构状态。
11.按市场时间来划分,市场体系包括: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借贷交易市场12.市场分类:是对市场结构进行某种分析。
按照交易内容划分市场:(1)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2)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13.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普遍性、广泛性;多层次、多环节;经常性、复杂性;随意性、选择性。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一、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商品传递过程。
它涉及到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是市场经济中的必要环节。
商品在不同环节的流通加工,也会增加附加值的产生,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商品流通的环节商品流通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
2.1 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商品流通的起点,它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等阶段。
此阶段出现的产品必须满足市场需求,以确保后续流通的顺利进行。
2.2 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商品流通的核心,它包括商品的贸易、批发、零售等环节。
贸易商将商品从生产环节引入流通环节,在流通环节内,商品会依次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的传递和处理,直到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
2.3 消费环节消费环节是商品流通的终点,它是商品流转的最终目的地。
消费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购买力,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完成整个商品流通的过程。
三、商品流通的重点3.1 渠道的管理商品的流通需要通过各类渠道实现,渠道的管理将影响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偏好在不断改变,因此渠道的管理需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流通计划。
3.2 品牌的塑造品牌的塑造是商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品牌的推广,可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商品的购买力,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品牌计划。
3.3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掌控流通环节中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
商家应当优化物流仓储管理、加强运输管理、升级资讯中心、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以达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四、商品流通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商品流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未来商品流通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商品流通方式更加高效、智能化。
2.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可以促进商品流通的交流和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异:
1、关注的角度(商:宏观角度;营:生产者角度)
2、涵盖的内容(商:渠道行为、消费者行为;营:集中于分销战略与策略)
3、涉及的学科属性(商:流通经济学或流通理论;营:治理学)
⑵物流功能
消费者的需求--商品全部权转移-物流--最终消费
物流活动:通过商品运输、储存等活动来解决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别离问题-制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
⑶本钱节约
A.流通中介机构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信息搜寻本钱
B.流通中介机构或中间商的参与极大地减少了商品流通活动中必须完成的交易次数
C.由专业商业机构参与的流通活动对流通本钱的节约不仅表达为交易次数的减少,还表现在由于交易双方的相对固定,从而随着交易频次的增加而使交易变得常规化
形式:a.旨在交易或流通阶段的战略合作,目的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
b∙企业整体的战略合作,不仅包含交易阶段的战略合作,还包含商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6.组织交易(交易内部化)
3、物流(填空,多项选择)★
定义:商品实体由生产领域(供给地)向消费领域(消费地)的转移过程。
物流具体形态:
采购阶段(供给物流);销售阶段(销售物流)
16、未来开展趋势(简答)★
零售业
①传统百货从单纯卖货一一商业综合体
②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一一相互依托、相互借力
③流通领域层层加价一一直销直供
④市场信息不对称一一公共信息平台化效劳
⑤生产者定价一一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定价
⑥产品营销一一品牌营销为主
⑦生产决定销售一一销售整合生产
批发业
1.效劳优化成核心
2.全渠道智慧化运营治理
专业的流通机构介入--承当流通过程的各种风险。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商品流通概述一.复习要求本章从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阐述了商品流通的特点、形式、地位以及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分析了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性极其构成的主、客体要素和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探讨了商业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的特征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本章是学习《商品流通概论》的先导,涉及的基本概论和基本理论较多。
学习中要求在了解商品流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基础上,认识商品流通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认识商品流通形式及其特点;深刻理解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认识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再对流通力的主客体要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实现商品流通理合组合的一般途径,以达到提高商品流通力水平的目的;通过对商业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职能的了解,认识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业活动的基本特征,从而加深对商品流通运行规律的理解。
二复习内容(一)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二)商品流通的形式与结构商品流通的形式;三种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商品流通形式的结构;(三)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先导和先决条件;商品流通是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四)商品流通力商品流通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流通力主体与客体结合的基本特征;认识研究流通力的必要性;商品流通力主体的特征及其作用;商品流通力客体;衡量流通力大小的规定性;流通力诸要素的合理组合;(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商业的含义;商业的基本职能;商业活动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应重点掌握围绕商品流通的系列概念,并深化理解商品流通三种形式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商品流通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构成要素、合理组合及其衡量规定性;商业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其职能。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流通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3. 什么是交换?它有几种形式?(1)交换的一般含义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相互提供各自活动及其成果的行为。
(2)它有三种形式:W-W(物物交换),W-G-W(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卖‘W-G’,买‘G-W’),G-W-G(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5. 什么是流通?本书所说的流通是指不包括货币、资金、人和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是一种狭义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与信息流。
9. 试述社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职能。
(1)社会经济系统四要素:生产、消费、流通与分配。
(2)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流通是桥梁,分配是“守夜人”。
生产创造形态效用,即通过人类劳动改变物品的形态,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与服务;流通创造所有权效用或价值形态转换效用(商流)及商品的时空效用(物流);消费创造生命或生存与发展效用,是生产与流通的终极目标;分配创造公平与秩序效用,即通过国家或政府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为社会提供公平、秩序与安全。
10. 流通对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作用。
(1)流通对生产的作用:①在商流阶段,流通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前的采购供应和产后的商品销售;②在物流阶段,流通对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之中。
(2)流通对消费的作用:流通在商流与物流两个方面决定着消费。
(3)流通对分配的作用:从全社会来看,流通不仅直接创造价值(收入),而且更决定价值创造的多少与快慢,以及价格的最终实现程度,从而决定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水平。
第二章1. 如何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内涵?流通产业的事业内容是商品流通,既包括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也包括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
具体而言,我们所指的流通产业:(1)它是一种营利性事业,而不是公益或公共事业,即广义的商业:(2)它是一种以流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营利性事业,即狭义的商业:(3)不是专门以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经济主体的商品流通不是我们所说的流通产业。
2. 如何科学的对流通产业进行分类?(1)按“业种或业态”分类,可以将流通产业划分为生产资料流通产业与消费资料流通产业或工业品流通产业与农产品流通产业等。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流通概论是商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商品流通过程和流通活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流通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流通概念和基本要素1.流通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销和销售等环节。
2.流通的基本要素:商品、金融资金、信息和商业组织。
3.流通的目标和作用:方便商品交换、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满足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流通环节与流通方式1.流通环节:生产环节、仓储环节、流通运输环节、分析环节和销售环节。
2.流通方式:直接流通和间接流通。
直接流通包括农场直销、生产者零售等;间接流通包括批发和零售。
常用的流通方式有大型超市、百货公司等。
三、物流管理1.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功能: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2.物流活动的主要内容:物流流程、物流成本、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和物流技术。
3.物流管理的核心要素:库存管理、运输管理、货物包装和配送中心管理。
四、零售业1.零售业的定义和发展阶段:零售业是最后一环节的流通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
发展阶段包括传统零售、大规模零售、电子商务等。
2.零售业的特点和分类:零售业的特点包括细分市场、服务至上、快速反应、创新发展等。
根据经营方式和形式,零售业可以分为百货零售、特色零售、连锁零售等。
3.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管理: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包括自营、特许经营、合作经营等。
经营管理包括店铺布局、产品策划、价格管理、促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等。
五、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的定义和特点: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商业活动。
特点包括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等。
2.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和应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包括B2B、B2C、C2C 等。
应用领域包括在线购物、电子支付、网络营销、在线旅游等。
商品流通概论各章内容复习要点
《商品流通概论》期末复习要点任课老师:缪鹤兵联系方式:手机:第一章绪论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商品交换形式。
一是物物交换W-W;二是简单商品流通W-G-W;三是发达商品流通G-W-G2.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3.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5.商品流通环节: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6.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答: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发生积压:商品顺利销售,商品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7.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8.自愿让渡的基础与条件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9.自愿让渡的作用:有利于商品合理流通、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质量、有利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10.简答价值现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商品流通,推动商业的发展②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④推动企业创新、改进生产技术;11.商品供给: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12.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13.供求规律: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4.卖方市场: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15.竞争规律: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16.简答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①供求平衡形态②供求不平衡形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供过于求,二是供不应求商品供求矛盾表现出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交换时间上的差异、②交换空间上的差异、③供求数量上的差异、④供求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特点以及运用的准则;①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素质;二是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 三是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②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特点: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和风险性1 / 14③运用竞争规律的准则:公正平等、独立自主、选择自由、效益优先18.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19.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应分配对交换有制约作用,交换关系制约分配的实现。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商品得概念商品就是指用来交换得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劳动产品.穹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得统一体。
所谓使用价值,就是指物品得有用性或满足人们欲望得能力。
所谓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得一般无差别得人类劳动或抽象得人类劳动。
二、商品交换得三种形式1、物物交换(W—W);2、简单商品流通(W—G-W);3、发达商品流通(G—W—G')三、商品流通得概念商品流通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得商品交换过程。
四、商品流通过程得制约因素1、自然性制约因素;2、经济性制约因素;3、制度性制约因素。
五、流通过程对消费得作用1、流通就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得中介;2、流通对消费得引导作用;3、流通对消费得制约作用。
六、商品流通得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得基本规律;2、供求规律;3、竞争规律;4、自愿让渡规律;5、货币流通规律。
七、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可以表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得商品量商品供给得变动受到以下几种因素得影响:1、商品自身得价格;2、生产技术得变化;3、生产要素得价格;4、其她商品得价格;5、政府得产业政策;6、企业得预期。
商品需求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仙,在每价格水平上愿意而能够购买得商品量。
商品需求得变动受以下几种主要因素得影响:1、商品自身得价格;2、相关商品得价格;3、消费者得收入;4、消费者得偏好;5、政府得消费政策;6、消费者得预期;7、人口数量得变动供求规律得作用供求规律就是商品疏通过程中主要得经济规律。
它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着商品价格得变化;2、支配着商品得流量与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得方向与时间;4、支配着生产与消费。
八、竞争规律基本内容:竞争规律就是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得客观必然性。
竞争规律作用得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强制性;2、排她性;3、自发性;4、不确定性;5、激励性;6、风险性。
2019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商品流通渠道与网络
【导语】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您提供2019⾃考《商品流通概论》章节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商品流通渠道与络 ⼀、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在其形态变化中从⽣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环节序列和线路。
类型:1以商品为中⼼划分的渠道类型是:消费品流通渠道类型;⽣产资料流通渠道类型。
2、以环节功能为中⼼划分的渠道类型:批发渠道;零售渠道。
⼆、商品流通渠道系统设计(步骤)★论述★ 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在其形态变化中从⽣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环节序列和线路。
商品流通渠道系统设计是指为实现销售⽬标,对各类备先的渠道结构进⾏选择与评估,以便确定最适合⾃已企业特点的流通渠道的⼯作过程。
(⼀)、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决定因素,基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有: 1、商品⾃⾝条件:商品的⾃然属性;商品的体积与重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技术服务⼒; 2、市场供求条件。
确定商品流通渠道,必须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 3、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社会⽣产⼒发展⽔平;国家制订的法律和政策;交通运输条件;物流设施条件。
4、企业内部件。
(⼆)、确定流通渠道的备选⽅案。
⼀个流通渠道的备选⽅案主要由三⽅⾯构成:确定渠道模式,确定中间商数⽬;规定渠道成员间的权利和责任。
(三)、选择流通渠道成员。
企业在选择流通成员时⼀般应考虑以下因素:1、⽬标市场状况;2、企业的财务状况;3、产品组合情况;4、市场份额;5、商品推销能⼒;6、储运能⼒;7、中间商状况。
(四)、对流通渠道设计⽅案的评估。
对设计好的流通分销渠道,应按照经济性、可控性、适应性这三种标准进⾏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选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标的渠道⽅案。
(有可能出:应如何对流通渠道设计⽅案进⾏评估?企业在选择流通道渠道成员时⼀般应考虑哪些因素?见练习册论述题P112) 三、商品流通络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商品流通络是指各种流爱组织和当事⼈根据商品的⾃然流原则,把各种商业渠道和商业点联结起来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型、相互交织、形如蛛的流通有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流通概论》期末复习要点任课老师:缪鹤兵联系方式: 手机:第一章绪论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商品交换形式。
一是物物交换W-W;二是简单商品流通W-G-W;三是发达商品流通G-W-G2.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3.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5.商品流通环节: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6.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答: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发生积压;商品顺利销售,商品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7.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8.自愿让渡的基础与条件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9.自愿让渡的作用:有利于商品合理流通、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质量、有利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10.简答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商品流通,推动商业的发展②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④推动企业创新、改进生产技术;11.商品供给: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12.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13.供求规律: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4.卖方市场: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15.竞争规律: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16.简答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①供求平衡形态②供求不平衡形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供过于求,二是供不应求商品供求矛盾表现出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交换时间上的差异、②交换空间上的差异、③供求数量上的差异、④供求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特点以及运用的准则;①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素质;二是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三是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②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特点: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和风险性③运用竞争规律的准则:公正平等、独立自主、选择自由、效益优先18.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19.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0.分配对交换有制约作用,交换关系制约分配的实现。
消费是交换的终极目的,交换是消费实现手段;21.简述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货币的运动过程有哪些特殊方式和独特之处?答:第一,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物,完成一次媒介后并不退出流通过程;第二,货币运动的方向总是同商品的运动方向相反;22.试述交换与生产的关系;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与生产的关系是通过商业与生产的关系体现;①生产决定交换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有决定作用23.简答交换与分配的关系;①分配对交换的制约作用、②交换对分配的制约作用24.简述影响商品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商品供给的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商品自身的价格①商品自身的价格②相关商品的价格②其它商品的价格③消费者的收入③生产要素的价格④消费者的偏好④生产技术的变化⑤消费者的预期⑤企业预期⑥人口数量的变动⑥政府的产业政策⑦政府的消费政策25.简答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支配着生产和消费②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③支配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④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流向和时间26.简述价格竞争目标的分类;①争取最大利润的定价目标②实现投资效益③占领市场④进行价格领导⑤针对竞争对手⑥针对产品性质26竞争的不确定性:环境、对手、手段、结果;27.简述商品流通过程的作用;(1)流通过程对生产的作用(2)流通过程对消费的作用(3)流通过程对分配的作用(4)流通过程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第二章市场1.简述信息市场的分类和特点;答:信息市场按最终用途,可分为三类:(1)提供商情的信息市场(2)提供科技信息的市场(3)为信息作业提供物质手段服务的市场信息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交易的多次性(2)交易对象的特殊性(3)交易价格的多样性(4)交易方式的多样性(5)交易效果的可变性2.简答市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1)按市场竞争结构划分:①完全竞争、②完全垄断、③垄断竞争、④寡头垄断(2)按市场供求局势划分:卖方市场、买方市场3.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应当是适度买方市场?①可促使卖方改进生产技术、②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提高质量、③优胜劣汰,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流动4.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
其特征是: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5.简述市场总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构成;(1)按市场身份要素来划分:市场主体、市场客体结构(2)按市场时空要素来划分:市场时间结构、空间结构(3)按市场存在形式来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6.市场分类是市场结构的分析,是按照交易内容划分市场;(1)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2)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7.市场体系:指各类市场及各类市场内部子市场之间和市场中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8.市场主体结构:即企业、居民、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等市场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关系;9.市场空间结构:指市场要素在不同交换范围的分布和关联状况;10.市场时间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间的权利让渡与交换物位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交换形式的分类市场,并由此导致的结构状态。
11.按市场时间来划分,市场体系包括: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借贷交易市场;12.要素市场:一般指除商品市场之外的、纯经济性投入资源的市场。
13.劳动力市场:指劳动力需求者与供给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买卖活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场所及交换关系的总和;14.简答影响消费品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人口因素。
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因素;②社会购买力的大小、消费品的供应状况和商品价格水平等经济因素;③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政治因素,社会时尚、教育水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品市场也具有重要影响;15.简述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①交易价值量比较高,商品的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②交易关系稳定③流通环节较少④地区差异较大16.试述要素市场的概念和功能?答:要素市场是指除商品市场之外的、纯经济性投入资源的市场。
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其中金融、劳动力和房地产市场是构成要素市场的三大支柱;要素市场的功能主要为:第一,是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实现形式;第二,具有评价要素价值、生成要素价格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第三,反映要素供求的功能;17.市场经济的机制作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8.简述市场机制的特征是什么?①联系性、②制约性、③动态性、④内在性、⑤客观性、⑥滞后性;19.市场机制的作用:①连接作用、③平衡作用、②分配作用、④刺激作用、⑤传导作用;20.市场机制作用的实现条件:①企业成为市场主体、②市场体系完善健全、③减少人为干预;21.市场机制的内容:①价格机制、②供求、③竞争、④风险、⑤信贷利率、⑥工资机制;22.市场规则:指国家依据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为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制定的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规章、制度;23.市场秩序:指市场体系中各类市场主体和客体的规范化状况及各类主体在经营中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规则和公共习惯的认同遵从状况;24.市场管理:指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干预、监督和指导,保证市场有序进行;25.简述市场出入规则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作用;(1)确定其身份是否合法(2)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规模与范围(3)规范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行为26.市场的基本要点1.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是由市场体系本身的完善程度决定的;3.价格机制对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提供了竞争手段;4.场所式市场是现代商品经济中最普遍的市场表现形式;5.风险机制反映的是经营利益与经营风险之间的联系;第三章商品流通企业1.居间贸易企业不是贸易组织的原生形态,而是在直接贸易组织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2.现代经济社会中,市场导向原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原则;3.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一切要素之中,是企业的灵魂;4.分销网络是商品流通的途径和通道系统;5.正规连锁经营具有各种形态,如超级市场、百货市场、专业店、折扣店、饮食店;6.自由连锁商店的模式有,单一批发、多个批发、大型零售、零售企业水平结合型、批零协作;7.简述企业的一般特征:①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②企业具有组织结构的统一性和整体性③企业从事的是商品经济活动④企业具有盈利性⑤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⑥企业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8.简答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有哪些?①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②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小加工③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④商品流通企业的“商业利润”主要来自生产企业的让渡⑤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⑥商品流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接近市场9.简述商品流通企业的构成要素有哪些?①基础要素。
网络、品牌、人员、资金、信息、设备和营销技术、商品和服务②组织要素。
知识、管理、机制、文化③能力要素。
10.直接贸易企业:是以自主交易的方式、为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的商品流通企业。
11.直接贸易企业是各种商品流通企业类型中最常见的形式,又有批发和零售之分;12.简答批发企业的特点有哪些?①批发企业的交易额一般比较大②批发具有的交易往往具有理性化③批发企业的商圈比较大④批发企业大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⑤批发企业的服务项目相对较少⑥批发企业的投机性较强13.零售企业的特点有哪些?①平均每笔交易额较小,但交易频率高②多属于劳动密集型③商圈较小④业态多种多样,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互补性⑤对消费者的诱导性强⑥注重服务⑦竞争激烈⑧布局上点多面广⑨要求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14.商业连锁经营的类型按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程度划分为:正规连锁商品、自由连锁商品、特许经营商品;15.在企业集团中,核心企业与松散层企业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契约;16.在环形商品的流通企业集团中,股票的互持成为强化集团整体性最基本的手段;17.综合商社的开发功能是其各种功能的综合表现;18.简述综合商社的特征;①以贸易为主导,经营综合化②内外贸易相结合,业务规模巨大③以综合商社为中心形成企业集团,并与企业集团紧密依托④综合商社作为政府实施内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而与政府关系密切19.简述正规连锁商店的特点;①多为大型企业②所有成员必须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人所有③由总部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店的业务按总部指令行事④实行统一核算制度,工资奖金由总部确定⑤各成员店铺不具备法人资格20.简述正规连锁的优缺点;答:优点:统一调度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利用整体性事业;缺点:各分店的自主权小,分店经营与分店自身的利益关系不紧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限制;21.简述特许连锁店的特点及类型;①其存在的基础是总部和加盟店之间的合同关系②合同规定总部给予加盟店的权力和对此承担的责任③合同的具体内容必须包括总部允许加盟店使用其商号、商标等营业象征和提供技术服务;特许连锁店有两种类型:以从事商品流通活动为目的、综合系统的特许连锁商店第四章商品流通业务1.商流是涉及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商品价值运动;2.商品促销策略中,推进策略是以中间商为主要促销对象;3.商业企业在采购商品时,必须确定适当的进货批量;4.商流的原则:自愿让渡、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5.简述商品采购的原则;①勤进快销原则、②以需定进原则、③以进促销原则、④适销对路的原则、⑤合理储备原则、⑥经济核算原则;6.简述商品采购的方式;①市场选购、②合同订购、③联购分销、④驻点采购、⑤货源调剂、⑥委托加工、⑦采用“买断”式采购的方式;7.商品流通的物质载体是物流;8.物流是涉及商品实体价值转移的使用价值运动;9.对于绝大多数的流通企业而言,最主要的物流环节是商品配送;10.物流中心:是组织、协调、衔接、控制物流活动;11.商品运输:是指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商品在空间上的转移;12.简答物流的作用;①物流是商品流通的物质载体②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保证③物流是提高流通效益的重要环节13.简述商品储存的必要性;①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异性使商品储备具有存在的必要②商品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的间隔性使商品储存具有存在的必要③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商品的储存具有存在的必要14.简述商品储存的作用;①是商品流通的前提条件②商品储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保证③是应付意外情况的必要措施15.流动信息又称为作业统计信息;16.加工信息又称为二次信息;17.信息是企业确定决策的依据和基础;18.简述信息的特征;①目的性、②系统性、③时效性、④增殖性、⑤共享性、⑥真实性、⑦依附性19.试述信息的作用;①信息是决策的依据②信息是监控的基础③信息是效率的保证④信息是智能的体现;第五章商品流通方式1.流通业态是媒介商品交换的方式和手段;2.流通业态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经营形式构成的,包括物质状态和技术状态;3.简述流通业态的内容;答:流通业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物质状态和技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