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骶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钉道参数的变异性
骶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钉道参数的变异性乔国勇;张艳丽;田再杰;孙彦平;陈欣志;姚章喜;扈文海【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8(012)052【摘要】背景:正确地选择进针点、进针方向和骶髂螺钉长度,以及对S1椎弓根形状和骶髂关节毗邻结构解剖的了解成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成败的关键.目的:通过对成人骨盆后环的CT测量,为临床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探讨钉道参数的变异性相关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10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完成.对象:选择10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50人,年龄23-56岁,平均32岁,无骶骼关节疾患.方法:用CT对100名健康成人骨盆进行扫描成像,测量S1椎弓根宽、高;S1到髂骨翼的投影点中心(即进针点)至相应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至相应椎弓根中心的距离;进针点与坐骨切迹和髂后上、下棘的距离;S1的轴线(即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和冠状面所成的角度,并记录受检者的性别、身高、体质量.分别对不同性别、左右侧别的钉道长度、进针方向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并以泊松相关分析研究各因素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结果:10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S1椎弓根宽平均(25.8±2.5)mm,高平均(21.2±2.7)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4.5±4.56)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5.9±4-6.5)°,与矢状面夹角为(22.2+j.6).;进针点与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38.5±4.3)mm,与髂后下棘的距离(39.2±6.7)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43.9±7.6)mm.②以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性别、体质鼍、身高各因素对钉道长度、椎弓根宽度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在消除体质量及身高因素的影响后,性别对钉道长度及椎弓根宽度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右侧别相比,钉道长度、进针角度及椎弓根宽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泊松相关分析显示身高、体质量与椎弓根宽度及钉道长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进针角度与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经骶髂关节骶骨钉的钉道参数具有较大变异性,不同个体有显著不同;体质量和身高是两个影响变异性重要的相关因素.【总页数】4页(P10223-10226)【作者】乔国勇;张艳丽;田再杰;孙彦平;陈欣志;姚章喜;扈文海【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河北省邯郸市,056029;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河北省邯郸市,056029;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河北省邯郸市,056029;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河北省定州市,073000;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河北省邯郸市,056029;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河北省邯郸市,056029;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S1椎体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的数字化分析与应用 [J], 张元智;王军强;赵建民;路全立;李亚光;贾燕飞2.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时钉道参数的CT测量 [J], 魏巍;王晖;夏志勇;王磊3.MSCT在不稳定骶骨骨折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钉道数据测量的应用 [J], 李勇;蔡利军;王真;陈大治;朱蓉蓉;史建英;刘岩4.经S2椎弓根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钉道参数的研究 [J], 乔国勇5.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 [J], 潘志军;洪华兴;黄宗坚;陈欣;郑强;陈王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四骶骨螺钉应用的解剖学研究
【 关键词 】 骶骨 ; 骶骨骨折; 骶骨螺钉 ; 解剖 【 中图分类号 】 R3 3 + 2. 3 4 【 文献标识码】 A
Th n t e a aomi t dyo h hr n o rh s c a c e csu n t et id a d f u t a r lsr w
侧 小 于 4 .1 ̄06 o 状 面 上 偏 向头 侧 小 于 85 。35 。 52 o 1,6, 矢 .0± .3; 进 钉 , C点 水平 面上 偏 向 内侧 小 于 5 . 。 7 5 , 2o + . 。矢状 面 上偏 向头  ̄ /, l.5± I 。 0 5 l' 9O 。63 。 tl 于 6
・
2 .・ 2
浙 江创 伤 外科 2 1 0 2年 2月 第 l 第 l 7卷 期
Z J J Ta m t ,eray2 1 , o.7 N . H ru ai Fbur 0 2 V 1 , o1 c 1
・
基础研究 ・
第 骨螺钉应用 的解剖学研究 — 四骶 一、
陈 鸥 陈康 乐 王 奇 黄其 杉 窦 海成
C E u C E ag , A G Q, t 1t eo d f l t o i e zo ei l o ee W nhu 3 5 2 h a H N O , H N K nl W ie o h Scn ie H s t o W nh u dc lg, ezo , 2 0 7 i . e N . e A ad pa f i l M aC l C n
t eB p ith r o t l o r h aea a r rs. eln tso h a rlsrw u n lo e , ih,u n o ie a sn h o g h h on o z na ytwadt eltr s ca ce tTh e gh ftes ca ce t n e ft lf rg t pa d d wn sd sp sig tru ht e i l l l he t
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
骶后毗邻结构
L5-S1黄韧带封闭了骶管上口的后部分 骶骨椎板缺如或椎板裂部分由纤维结缔 组织封闭,使骶管内结构与后部肌肉隔 离开。 去掉椎板及黄韧带,显露骶管, 发现第1 骶神经自硬膜囊穿出后,其前支沿骶前 孔的外侧向外下方走行。
骶前毗邻结构
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 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和 髂外动脉 髂内动脉与其内侧的 髂内静脉伴行走行于 骶骨翼前面
骶前毗邻结构
在第一骶前孔内,第1骶 神经前支占据外下1/2, 其内上方被结缔组织填 充。 腰骶干在骶骨翼的前方 向外下走行,与第一骶 神经前支汇合。 腰骶干、骶交感干与第 一骶神经共同围成了一 个骶前三角 。
骶前毗邻结构
此三角内有约2.0~3.0 mm厚的疏松 结缔组织,此三角外侧的浅面为髂 内动、静脉,深面为骶骨翼的前面 在此三角内侧部分无重要结构通过 此三角的外下部分多数有臀上动、 静脉穿过
– 左侧1.60.4(1.0~2.5)mm – 右侧1.80.5(1.0~3.0)mm
标本模拟进钉方法预出钉部位
与矢状面夹角为0 向内侧呈10进钉 向外侧呈10进钉 三种进钉方向钉道均未 进入骶管
CT观测
经5点7点平行于第1 骶椎椎体上面做CT 扫描
CT解剖学
经5点7点的骶骨CT扫 描 钉道与正中矢状面平行 时,钉道与骶管外侧壁 距离
41%
如何确定骶骨上关节突5点7点
以上关节突关节面纵、
横轴交点为圆心,将两
侧上关节突关节面各看
作一个时钟表盘,上关
节突关节面的纵轴与关
节面上缘交点定为12点
则右侧关节面相当于5点
处、左侧关节面相当于7
点处为螺钉进针点。
7点
5点
骶骨5点7点
7点
5点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螺钉进钉点的应用解剖学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螺钉进钉点的应用解剖学赵玲秀;杜心如;叶启彬;孔祥玉;薛景凤【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3(21)4【摘要】目的 :研究以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 5点 7点处为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成人 115块干燥骶骨标本上观测上关节突关节面形态 ,确定其 5点 7点处的部位 ,观测该点与骶骨外侧沟的关系及该点进钉时的角度、深度。
并在横断面标本上进行观测 ,在干燥骶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
结果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呈圆形者 63 .5 % ( 14 6侧 ) ,椭圆形者 3 6.5 % ( 84侧 ) ;5点 7点低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的距离 ,左侧( 7.4± 1.5 )mm ,右侧( 7.3± 1.6)mm。
横断面标本上自此点向前与矢状面平行( 0°)时 ,进钉深度 ,左侧( 3 1.3± 4.3 )mm ,右侧( 3 1.9±4.9)mm。
当钉尖向内侧与矢状面呈10°角时 ,进钉深度 ,左侧为( 3 4.1±4.3 )mm ,右侧( 3 4.0± 4.9)mm。
结论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 ,将每侧上关节突关节面看成一个时钟表盘 ,右侧关节面相当于 5点处、左侧相当于 7点处为螺钉进钉点。
其 5点 7点进钉点的确定较为客观 ,不受上关节突关节面方向的影响 ,也不受退变影响 ,可很容易地确定 5点 7点的部位。
【总页数】4页(P330-333)【关键词】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内固定;解剖学【作者】赵玲秀;杜心如;叶启彬;孔祥玉;薛景凤【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4【相关文献】1.以关节突关节面及棘突为参照定位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研究 [J], 刘金龙;毛广平;李洋;李德亨;徐海栋;赵建宁2.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 [J],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3.下颈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与关节突间侧凹的三维定位关系 [J], 卢政好;周菁华;王卫国4.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J], 赵玲秀;杜心如;叶启彬;孔祥玉;薛景凤5.骶骨螺钉进钉方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J], 赵玲秀;杜心如;叶启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及CT与解剖学研究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及CT与解剖学研究洪华兴;潘志军;黄宗坚;郑强【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04(017)005【摘要】目的:采用CT扫描测量髂骨翼后外侧面至第1骶椎(S1)的距离和S1椎弓根宽,为临床上经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后骨盆环不稳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2例中国成人的骨盆标本共44侧骶髂关节进行CT和解剖学研究,测量S1椎弓根宽,髂骨翼后外侧面的进针点至S1椎弓根中心距离,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并对解剖测量值和CT测量值进行比较.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11例垂直不稳定后骨盆环骨折进行骶髂螺钉固定.结果:髂骨翼后外侧面的进针点至椎弓根中心距离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49.5±4.0 mm和49.2±3.9 mm,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86.9±4.6 mm和86.4±4.4 mm,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S1椎弓根宽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27.7±2.0 mm和20.7±2.5 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11例共13枚骶髂螺钉均准确置入,无骨皮质穿破或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CT扫描可准确地推算骶髂螺钉长度,具有临床实用意义.【总页数】4页(P270-273)【作者】洪华兴;潘志军;黄宗坚;郑强【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相关文献】1.经S2椎弓根骶髂关节螺钉固定CT和解剖学研究 [J], 洪华兴;潘志军;陈欣;徐刚2.DSA旋转重建技术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J], 田竞;周大鹏;赵勇;解冰;项良碧3.经S1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非安全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J], 杨毅鹏;潘进社4.骶髂螺钉固定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J], 杨开舜;马梦昆;劳汉昌5.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 [J], 潘志军;洪华兴;黄宗坚;陈欣;郑强;陈王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解剖及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杜心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玲秀北京协和医院武警总医院叶启彬骶骨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应用腰骶部结核、肿瘤及创伤腰骶滑脱、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技术要点1、确定进钉点2、从后路将骶骨螺钉经椎弓根拧入骶骨体内3、骶骨螺钉与同侧腰椎椎弓根螺钉钉尾在一条直线上,便于安放连结系统学习目的1、掌握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2、了解应用经验一、椎体的结构(一)骶椎All Right Reserved1、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形态a:横径b:纵径2、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3、骶骨上关节突乳突左侧圆形,无乳突;右侧横圆形,乳突明显4、骶骨夹角上关节突关节面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5、骶骨上关节突夹角骶骨上关节突与正中矢状面夹角>60°, 冠状型骶骨上关节突与正中矢状面夹角<45°, 矢状型6、如何确定骶骨上关节突5点7点以上关节突关节面纵、横轴交点为圆心,将两侧上关节突关节面各看作一个时钟表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纵轴与关节面上缘交点定为12点则右侧关节面相当于5点处、左侧关节面相当于7点处为螺钉进针点。
7、骶骨外侧沟椎弓根外侧,骶骨上关节突与第1骶椎椎体及骶骨翼之间有一斜向外下的浅沟,称骶骨外侧沟。
该沟在水平走向与向下走的转折点称为骶骨外侧沟最低点。
8、5点7点的位置均低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通过骶骨外侧沟最低点做水平线5点7点的位置均低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5点7点至骶骨外侧沟最低点的距离为:左侧7.4+/-1.5 (5.0~12.0) mm右侧7.3+/-1.6 (5.0~12.0) mm左右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骶骨上关节突横轴与外侧沟最低点关系关节面横轴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的位置关系及距离10、最低点与横轴的关系11、骶骨骶后孔c 第一骶后孔上缘至上关节突下缘间的距离12、第1骶后孔与上关节突第1骶后孔的形态各异上关节突下缘距第1骶后孔上缘的距离:左侧10.3±2.6(3.0~17.0)mm右侧9.9±2.3(4.4~16.0)mm 13、骶骨椎板变异观察骶骨椎板的变异,测量椎板中间部位的厚度14、第1骶椎椎板的形态15、第1骶椎上关节突退变16、骶骨横断面经5点7点平行于第一骶椎椎体上面锯开观测骨皮质及骨松质的情况该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钉道与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距离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5点7点、骶骨翼处骨皮质较厚第1骶椎椎体前方骨皮质较薄在骶骨翼内骨松质较稀疏第1骶椎椎体内骨松质较密集17、横断面标本上观测与矢状面平行时至骶骨前侧骨皮质距离:左侧31.3±4.3(22.0~36.5)mm右侧31.9±4.9(20.0~39.0)mm与矢状面平行时至骶骨前侧骨皮质距离:左侧34.1±4.3(26.0~40.0)mm 右侧34.0±4.9(23.0~41.0)mm5点7点进钉,与矢状面夹角为0时,钉道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左侧为8.7±1.5(6.7~11.0)mm右侧为9.3±1.1(8.0~11.0)mm 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左侧1.6±0.4(1.0~2.5)mm右侧1.8±0.5(1.0~3.0)mm 18、标本模拟进钉方法预出钉部位↑与矢状面夹角为00? ↑向内侧呈100进钉?↑向外侧呈100进钉?三种进钉方向钉道均未进入骶管19、CT观测经5点7点平行于第1骶椎椎体上面做CT扫描?19、CT观测解剖学经5点7点的骶骨CT扫描?钉道与正中矢状面平行时,钉道与骶管外侧壁距离?左: 10.0±1.6(6.0~14.0)mm右: 9.9±1.6(6.0~14.0)mm0°时5点7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左: 左:32.6±3.5(24.0~40.0)mm 右: 32.6±3.5(24.0~42.0)mm10 °时5点7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左: 左38.1±3.8(30.0 ~ 46.0)mm右: 右38.0±3.9(30.0 ~ 46.0)mm (二)骶后毗邻结构横突棘肌群在骶后部粗大,占据了骶骨后面的骨筋膜室此肌深面附着于骶骨后部,浅层附着于腰骶筋膜的内面剥离该肌并切除筋膜,显露腰骶关节突关节在骶骨外侧沟均有一血管神经束,束内有动脉、静脉和第5腰神经后内侧。
骨医小灶分步详解骶髂螺钉的精准置钉技术
骨医小灶分步详解骶髂螺钉的精准置钉技术作者:蔡鸿敏单位:河南省骨科医院编者按蔡鸿敏医师介绍了骶髂螺钉的分型和适应证,重点结合透视影像,分步骤详细讲解骶髂螺钉的精准置钉技术,尤其是关于上骶段的分型讲的很透彻,值得收藏!导读骶髂螺钉对于创伤骨科医师来说可谓尽人皆知,原因在于其为多数不稳定性骨盆后环损伤特别是最为棘手的经骶骨的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OTA-61C1.3,2.3,3.3)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
在骨盆髋臼微创领域,骶髂螺钉的应用最为广泛。
尽管一些权威的书籍,如《Rockwood &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Fractures of the Pelvis and Acetabulum》等对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均有所叙述,但因其出版时间较久、引用的文献较陈旧且局限而导致其所述置钉技术不甚全面,例如均未对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进行详细的界定。
不假思索地应用则可能导致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下面,我就结合国内外较新且较系统的文献资料来为大家讲述如何精准地置入骶髂螺钉这个课题。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或者做过这样的手术,我恳请您耐心地仔细阅读,加上细致地思考,相信您一定会从中受益!如有纰漏,还请批评指正。
一、骶髂螺钉的类型1. 根据功能主治分类(1) 治疗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SIJ)脱位和骨折(经髂骨和/或经骶骨)脱位的骶髂螺钉。
(2) 治疗骶骨骨折的骶髂螺钉。
2. 根据所置入骶骨节段分类(1) 骶1骶髂螺钉。
(2) 骶2骶髂螺钉。
3. 根据螺钉外形分类(1) 部分螺纹(16mm/32mm)空心骶髂螺钉。
(2) 全螺纹空心骶髂螺钉。
(3) 实心螺钉(难以闭合经皮置入,无法闭合经皮取出,不推荐)。
4. 根据螺钉指向分类(1) 斜向骶髂螺钉(出入口位像上为斜向)。
(2) 平向骶髂螺钉(出入口位像上为平向)。
庄云强教授教你骶髂螺钉置入方法
庄云强教授教你骶髂螺钉置入方法
菁英课堂· 作者介绍
庄云强,主任医师,MHA硕士,宁波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三病区主任。
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各类创伤骨科疑难复杂手术,特别对复杂骨盆髋臼骨折、骨不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矫形、肘关节复杂骨折、肘关节僵硬松解等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好的临床效果。
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并获奖,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著书《现代骨科疾病诊疗与康复》。
菁英课堂· 课程概述
骶髂关节复合体提供骨盆环稳定的60%,且此部位的损伤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导致TILE B型和C型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故此类患者常需手术治疗。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内固定方法有:骶骨棒固定、骶髂前路钢板固定、后路钢板固定、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及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
本视频中,庄云强教授将结合具体病例和大家分享具体复位技巧、置钉方法和注意事项。
颈、胸、腰、骶,最全的椎弓根螺钉打法汇总
颈、胸、腰、骶,最全的椎弓根螺钉打法汇总一、颈椎解剖特点进针点•C2 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5mm与椎管内侧缘外7mm垂直线交点•C3-6侧块背面中上1/4水平线与中外1/4垂直线交点•C7 侧块背面中上1/4水平线与中点垂直线交点稍偏上角度•C2 矢状面内倾30度,水平面上倾20度•C3-6 矢状面内倾40-45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C7 矢状面内倾40-45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螺钉直径(mm): 3.5皮质骨螺钉进钉深度(mm):18-20,进钉不超过80%经验总结:二、胸椎解剖特点:进针点: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点水平线的交点角度:•矢状面角度:T1: 25度T2:20度T3:15度T4-T9:10度T10:5度T11-T12:0度•水平面角度:与终板平行螺钉直径(mm): T1-5: 3.5-4 T6-10: 4-5 T11-12: 5.5-6.5进钉深度(mm):35-40(椎弓根到椎体前缘40-42,进钉不超过80%)三、腰椎解剖特点:进针点:•方法一: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点水平线交点•方法二:人字嵴进钉法:以副突嵴和峡部嵴为定位标志横突缺如、过大、过小、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既往手术中已被咬除,会影响进钉点的定位,人字嵴进钉法,位置恒定,容易显露及辨认。
角度:•矢状面角度:L1-3:5-10度L4-5:10-15度•水平面角度:L1-4:与终板平L5:下倾10度(L5椎体后倾)螺钉直径(mm): 6.5进钉深度(mm):40-45(不超过80%)四、骶椎解剖特点进针点: S1关节突外缘的垂线,关节突下缘的水平线交点。
角度:•矢状面角度:内倾25度•水平面角度:头倾25-30度,瞄向骶骨岬螺钉直径(mm): 6.5-7.0进钉深度(mm):30-35经验总结:1. 易损伤腰骶神经干、髂内静脉和骶髂关节2. 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S2固定3. 骶骨骨质少,以软骨下骨固定强度最高置钉要点:确定进钉点后,先咬除进钉点处皮质骨,开口器开口,恒力持稳探路器缓慢进入,在松质骨内应阻力不大且均匀,如有大的阻力,可能遇到骨皮质,应拔出探路器,将咬除的棘突剔净、修剪成骨条后填入钉道,再次用探路器,则易控制方向,避免滑入原钉道。
让你秒懂的骶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详解
让你秒懂的骶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详解作者:雷伟医学博士,脊柱外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京骨科医院副院长,西外科学教研室常务副主任。
出处:《脊柱内固定应用指南》权限:《骨今中外》已获得作者对本文的转载授权。
一、骶椎椎弓根的相关数据(图1ABCD)骶骨椎弓根和骶骨翼处的骨量相对较少,因为骶骨为片状骨,骶骨椎弓根螺钉可以从标准的前内侧方向拧入骶骨体或骨岬部,或者从前外方进入骶骨翼。
对于任何外侧骶骨螺钉的放置,最重要的是注意防止发生医源性损伤神经血管结构。
S1椎弓根高度平均值:左侧(2.26±0.27)cm,右侧(2.22±0.21)cm,应用的螺钉直径达0.7cm,螺钉亦不易穿出椎弓根上、下缘。
骶骨前方的神经血管和脏器解剖的特点决定S1螺钉放置时可能的最大危险性是损伤腰骶神经干、髂内静脉和骶髂关节,S1螺钉放置的区域以前内侧最为安全。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S1节段的固定。
二、骶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定位(图2)对于S1由于解剖上的变异,螺钉可以从不同的点、不同的方向进入,主要决定于器械和骨骼的质量。
在骶椎上不同的位置骨密度有着较大的差异,软骨下骨最硬,而骶骨侧块相当疏松,有时甚至是空的。
一般的说,骶椎椎弓根的进钉点为上关节的外缘切线与上关节下缘水平线的交点。
三、骶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角度(图3)植入角度为内倾25°或者在骶骨翼外侧成角35°。
俯卧位时向头侧偏斜25°-30°,瞄向骶骨岬,进入软骨下骨。
四、骶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深度:一般情况下为30-35mm深度。
五、骶椎椎弓根螺钉的直径选择:最常选用的螺钉直径为6.5-7.0mm。
六、手术操作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见腰椎椎弓根钉技术)1、确认进钉点2、预备螺钉钉道a.去除皮质骨(图4)b.钻孔(图5)c.定位(图6)3、螺钉的植入(图7)七、标准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图8ABCDEF)。
脊椎椎弓根钉进钉点的确定及手术技巧
来自网易博客:骨科知识汇编脊椎椎弓根钉进钉点的确定及手术技巧1.首先是清晰的X线正侧位片和CT相应阶段的平扫,正位:了解椎弓根的位置,初步定位。
了解相应椎体的对应位置,和体表定位(结合侧位)。
侧位:了解椎弓根矢状面倾角。
CT:了解椎弓根成角以及估计螺钉长度、粗细(进钉点选择应当考虑到螺钉粗细)根据手术和模型分析,我认为横突中线和上关节突外缘切线适用于腰椎定位,而“人字嵴”在腰椎定位上也相当准确,但椎体节段上升到T11、T12时副突嵴与横突相互融合,关节突的走向由腰椎矢状位变为胸椎冠状位,椎板亦呈叠瓦样向后下延伸,从棘突排列上就可以了解到这种改变趋势,故进钉点也发生相应变化,胸椎进钉水平线可循横突上1/3或横突上缘基线,而垂直定位线则位于上关节突外缘及中线之间,操作中觉得两线中点可能较佳。
颈椎的侧块螺钉进钉点觉得以椎板水平线或偏上约1mm,上下关节突中垂线内1mm较佳。
进钉角度各个著作上并不统一,觉得术前的测量值才是最值得信赖的,也赖于术中的清晰暴露和大胆心细。
2 1.术前对于X片,CT资料的深入研究,尤其对于CT片的阅读及测量,可以帮助术前确定进针角度和螺钉直径大小2 2.关于进针点的确定,目前有各种方法,不必赘述。
到了术中还要结合解剖标志仔细定位,因为并非每个椎体的解剖标志都很清楚。
一般腰椎双十字法和人字嵴都是不错的,对于胸腰段的定位,因处于一个解剖结构上的移行区,确实无可靠的解剖标志参考,我观察了尸体标本结合术中操作,感觉双十字法还是不错的2 3.进针的技巧:开路器械只是提供进针的开口,具体方向可用探针探(因为椎弓根内为松质骨,可以用探针深入约3cm,当然骨质较硬就不要硬来了),用手椎的过程中不要上下晃动,诀窍是始终保证一定的下沉力。
进针方向要根据探针的结果来调整。
因为进针点偏内偏外很难避免,这就需要通过角度的调整来矫正(书上的角度仅供参考)对于上班时间少于6年左右的兄弟,掌握胸腰段以下置钉技巧就足够了。
『8分钟创伤』骨盆骨折:骶髂螺钉固定
旋转C形臂观察入口位、出口位导针的方向,并在影像监视下继续进针。当导针尖部接近S1骶孔的上方时,再一次投照标准的侧位像,导针的尖部正好位于骶1椎体的中央,继续在入口位和出口位的监视下进针,直至中线。
骶髂关节、骶骨翼的骨折可以选择半螺纹以便完成加压。经骶孔的骶骨骨折,选择全螺纹钉,维持骨折的位置,防止加压过程中造成神经损伤。
如果需要置入两枚螺钉固定,下方的螺钉必须在S1椎体的前1/3。防止损伤S1神经。
骶髂关节螺钉始于髂骨的后侧和尾侧,垂直于骶髂关节面向头侧和前侧置钉。此置钉方法能够避免损伤骶髂关节的软骨面。固定骶骨骨折的螺钉通常水平放置,通过骶髂关节面,螺钉较长。
『8分钟创伤』骨盆骨折:骶髂螺钉固定
展开全文
骶髂螺钉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很多骶骨骨盆固定的问题,常规骶髂螺钉固定术的操作是在C臂X线机透视监视及引导下进行的。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骨盆骨折经皮微创技术中的骶髂螺钉固定的手术技巧。
手术适应证
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
骶骨畸形、过于肥胖是相对禁忌证。
螺钉通道
A:侧位C形臂投照角度:标准的侧位应观察到双侧坐骨大切迹重合,双侧的ICD线重合清晰可见;
B:侧位是透视所见X线片,图中分别置入了两枚导针分别自S1、S2椎弓根至S1、S2椎体;
C:入口位C形臂投照角度:大约与患者呈50°;
D:根据透视的Ⅹ线表现仔细调整透视角度,使S1、S2椎体前缘重合,在该位置可以观察髂骨翼是否存在凹陷畸形,以及进针过程中导针是否突出髂骨翼前方皮质;
复位注意事项:
在置钉之前必须获得良好的复位,特别是对于经骶孔的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否则骶神经卡在骨折之间会造成医源性神经伤,如果闭合复位失败,则改为切开复位不要心位。如耻骨联合分离,解剖复位钢板固定后,后环往往会自动复位。
徒手置入S2AI螺钉技术及其邻近应用解剖研究
徒手置入S2AI螺钉技术及其邻近应用解剖研究KEY POINT1.S2AI螺钉置入进钉点位于骶1、2孔连线中点偏外,与骶1椎弓根螺钉保持对线;2.进钉方向:冠状面上尾向20-30°,矢状面上外倾角度30-40°,指向髂前下棘处;3.探针头端保持一个向外的应力有助于避免穿透内侧皮质,从而降低损伤内侧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
S2AI螺钉,又称骶髂固定螺钉,其钉道经过骶2椎体-骶髂关节-髂骨3个结构的3皮质固定,具有较强的抗拔力。
其设计的初衷是增强腰骶骨盆固定强度,预防内固定失败风险,适用于长节段腰骶部固定疾病,如腰骶部畸形、肿瘤、骨折及腰骶部翻修等疾病。
该技术自2009年由O’Brien率先报道后,目前已在全球得到广范应用。
2018年Jamal N. Shillingford在JBJS杂志详细介绍了他们徒手置入S2AI 螺钉技术的经验,并评估了徒手置钉的准确性。
方法:•骨膜下剥离骶骨上部,暴露解剖学标志,进钉点位于骶1、2孔连线中点偏外,与骶1椎弓根钉保持对线;•用3.5毫米手锥开口,2毫米钝头椎弓根探针向前推进至骶髂关节(进钉方向:冠状面上尾向20-30°,矢状面上外倾角度30-40°,指向髂前下棘处),探头前端的应力应指向后方以避免前穿孔;•当2毫米钝头探针到达骶髂关节的硬皮质表面,深度约50毫米,这时换软探子探测通道完整性。
然后将椎弓根探针重新插入原深度,旋转前进,直到深度约为70至90毫米,且此时探针仍可继续向前(前方为骨松质)。
经过攻丝后,可置入螺钉(通常使用8.5·90毫米螺钉);•螺钉的最佳位置是正位上正好位于坐骨大切迹的上方,可获得最佳的抗拔出力。
注:在需要2个S2AI螺钉的情况下,第一个螺钉插入部位位于远端半侧,靠近S2孔,第二个螺钉插入部位在近端半侧,靠近S1孔,如图所示。
本研究共包括45名患者(37名女性)。
术前诊断包括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n = 19,42.2%),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n = 15,33.3%),平背综合征(n = 2,4.4%),矢状面不平衡(n = 6,13.3%)和远端交界性脊柱后凸(n = 3,6.7%),共放置了100个螺钉,(4名患者接受了4个螺钉的放置)。
手把手教你打骶髂螺钉
手把手教你打骶髂螺钉骶髂螺钉是骶骨骨折及骨盆后环不稳使用最多的内固定方式之一,为了骶髂螺钉打的更准确,作者自行设计,利用电脑上 CT 可以画直线、测距离等操作,术前在电脑上设定侧位进针点位于何处,在手术时透视侧位确定导针入点、出口入口位确定导针方向。
用此方法打骶髂螺钉,经术后 CT 验证均在骨质内,无并发症发生,特向大家分享。
骶髂螺钉走形根据 Tile 中译本《骨盆与髋臼骨折》:打骶髂螺钉时,螺钉的走向原则上为由后向前、由下向上。
为什么?来看看解剖:其目的,是在于保证螺钉在骶1椎弓根内:术前准备术前患肢大重量快速牵引,使骶髂关节脱位复位;术前一天拍骨盆入口、出口位片,观察有无肠积气影响骶骨的显示,无影响可不灌肠;骶 1CT 片上设计钉道,确定侧位导针定位点。
开始手术1. 测量螺钉长度于合适的骶1 平面,在椎体与椎弓根间合适部位画直线,测量此直线长度即为螺钉长度,以便术中参考。
2. 根据 CT 片设计 S1 螺钉定位点a 线位于椎管前壁,b 线位于 S1、S2 间隙,两条线在侧位片的交点 C 即为进针点。
3. 体位俯卧位或仰卧位均可,仰卧位时腰骶部垫高3~5 cm,有利于导针由后向前打入。
将C 臂推入至合适位置,先透视骨盆出口、入口位,确定骨折或脱位已复位,并确保 C 臂旋转无阻挡、透视图像无遮挡。
4. 侧位透视定位消毒铺单,透视骶骨纯侧位,导针放于臀部体外,透视下针尖相当于骶1 后方,水平刺入皮肤使导针尖抵至骨质,依据CT 测量结果在骶 1 平面,使针尖前后位于骶 1 锥板前、上下位于骶 1 和骶 2 间隙。
5. 入口、出口位决定导针走向先透视骨盆出口位,因骨盆出口位相对宽松,导针在 S1 上终板及S1 骶孔之间即可。
骨盆入口位,导针在骶 1 截面中点之前至 S1 前缘0.5 cm 范围内最好。
用一枚克氏针在 C 臂显示器调好位置,将导针沿克氏针方向打入。
6. 拧入螺钉导针打入到位后测量螺钉深度,应与术前 CT 测深大致相当,空心钻扩孔深 2~3 cm(透过 3 皮质)即可,拧入螺钉,根据情况是否加压。
椎弓根螺钉选择进钉点方法、进钉方向、进钉深度和植入技术变化
椎弓根螺钉选择进钉点方法、进钉方向、进钉深度和植入技术变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最早起源于欧洲,随后逐渐被熟知,目前已成熟且广泛应用于治疗诸如脊柱侧弯矫形、脊柱骨折、椎体肿瘤和结核及各种退变性疾病等诸多脊柱外科手术中,极大地推动了脊柱外科的发展。
选择进钉点21种方法1、Roy-Camille 法:以上下关节突关节间隙的延长线为垂线,并以横突中轴线作为水平线,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进钉点。
2、Weinstein 法: 为减少关节突关节损伤和避免影响非固定节段的运动,在选取进钉点时,他推荐上关节突的外下角作为椎弓根钉的进钉点,并称其为「上关节突的项部」。
3、Magerl 法:与 Roy-Camille 方法相类似, 水平线为横突的中轴线,垂线稍偏外,为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的纵垂线,两线的交汇点即为进钉点。
4、Krag 法:相比 Magerl 的定位方法,其进钉点较 Magerl 法更为靠外,其水平线则演变为横突上 2/3 与下 1/3 的交线。
5、AO 法:AO 推荐的进钉点为上关节突外缘的切线与横突中轴线的交点, 该点位于横突基底与上关节突之间的交角处。
6、Louis 法:若上下关节突间隙呈矢状,则经关节间隙最外缘的垂线作为垂直线,如呈额状,则取关节突外 1/3;而水平线为经关节突关节面下缘上方 1 mm 的直线;两者的交点则为进钉点。
7、以下关节面纵向连线与横突中轴线的交点作为腰椎的定位点。
8、以上关节突外下缘交点之下外 1 mm 处,作为L1~3 椎弓根进钉点。
9、单云官「十字定位法」:四象限腰椎弓根定位的方法,在 L1~4 节段以腰椎关节突间隙作一垂直线,沿横突起始部的上缘作一水平线,以交叉的十字线分四象限,然后根据解剖结构特点 L1~4 椎弓根的进钉点位于外下象限,L5 椎弓根的进钉点位于内下象限椎弓根中心点绝大多数集中在关节突中点及其外缘所做的两条垂线与横突上缘与中轴线所在的两条水平线所围成的四边形之内。
骶骨骨折的骶髂螺钉固定术
骶骨骨折的骶髂螺钉固定术骶髂螺钉固定术骶髂螺钉手术技术(也可参考文后转载链接)(1)解剖变异识别:据文献报道,有高达40%的患者有骶骨解剖变异,术前影像资料仔细辨认,骨盆入口位可以很好显示畸形。
(2)透视准备:体位、C形臂、透视技术、术前灌肠。
(3)技术保障:了解该损伤机制,包括三维解剖;有完成骨折的闭合复位和置钉经验的医师参与。
手术可在局麻下,经皮微创进行骶髂螺钉内固定。
由于骶髂螺钉固定本身不具备骨折复位的作用,对移位明显者,应在术前、术中进行牵引复位。
(1)体位:俯卧位(或者仰卧位)于透X线床上;必要时股骨髁上牵引。
对“U”形、“H”形骶骨移位骨折及骶髂关节垂直移位明显者,也可术中使用骨科牵引床进行大力牵引。
(2)透视:C形臂放在患侧,术中透视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及侧位。
(3)复位:通过牵引或者复位器械协助复位,复位骨盆后部,使坐骨大切迹和双侧骶骨翼、髂骨皮质投影重叠,克氏针临时固定髂骨翼和骶骨翼。
(侧位:a1、a2代表双侧坐骨大孔;b1、b2:代表骶骨翼)(4)骶髂螺钉的定位:导针进针点在髂后上、下嵴之间,髂后上嵴外约2横指、坐骨大切迹上方2横指。
透视确认入针点,正位、入口位及出口位满意后(在正位图像中导针尖部位于在S1椎体阴影中,出口位导针指向S1椎体中间1/3份,导针位于S1椎体上终板附件的骨质最厚处)。
打入导针到中线,一共穿过3层皮质骨,透视位置确认后进行钻孔。
(5)置入合适长度的 7.3mm空心拉力螺,再次多角度透视确认螺钉位置。
(6)第二枚导针:第二枚导针打入S1椎体的前1/3,位于椎体前半部的下方;进针方向为腹侧倾斜20°,头侧倾斜20°。
技术要求较高。
S2 骶髂螺钉的骨性通道常较S1小,因而使得 S2骶髂螺钉的置人风险相对更高。
难度大,一般在S1 椎体发育畸形或骨质破坏时采用。
Osterhoff G等(2011)将S2骶髂螺钉的进钉点确定在 S2椎体上下终板平分面上,并位于该面与椎体后缘交点背侧几毫米。
决赛PPT:骶髂螺钉经皮置入技术
决赛PPT:骶髂螺钉经皮置入技术大家好,我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的蔡鸿敏医生。
我的参赛视频是《骶髂螺钉经皮置入技术》。
骶髂螺钉,创伤骨科的一张名片,创伤骨科医师的一把利器。
它对于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借着这张名片、这把利器,我的参赛视频一路冲进决赛。
总结下来,它有五精,也就是精心、精细、精准、精诚和精益求精。
首先是精心的视频制作。
摄像医师紧随主刀,拍摄角度接近第一视角,剪辑严密契合手术步骤,从而利于对手术操作的理解与掌控。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视频中有我女儿别出心裁的配音。
第二是精细的视频素材整理,表现在技术准备、术前计划和术中实施等方面。
技术准备方面:讲解了骶髂螺钉置入手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相关基础知识。
包括:骶神经根管在出入口位及侧位像上的3D解剖。
教会大家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辨识这些与安全置钉休戚相关的影像解剖标志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确定骶髂螺钉的骨性通道及进钉点。
给大家讲述了上骶段的三种类型及其特征。
提醒大家骶1及骶2椎体前缘的不同关系以及对骨盆入口位像的影响,引出骶1及骶2入口位像的概念。
骶1及骶2椎体侧块的前缘也有不重叠的现象,避免落入陷阱。
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进钉点的确定方法,这是整个视频的重中之重。
讲述了出入口位像上如何规划螺钉路线。
在洞悉损伤特征的基础上向大家展示了精细的术前计划。
测量螺钉通道,模拟复位,虚拟置钉,预判骶髂螺钉在骨盆出入口位及标准骶骨侧位像上与重要影像解剖标志的空间关系而便于术中精确复制。
告诉大家减少射线暴露,提高手术效率的秘诀:先进行预透视并标记主机位置及投照角度以便于重复操作。
在透视像上规划进钉点和螺钉行进路线。
将术前计划复制到术中规划。
第三是精准的置钉操作:克氏针十字交叉标定象限可精确判定皮肤穿刺点。
通过影像解剖标志确定或者通过术前计划复制出精准的进钉点。
通过骨盆出入口位像引导导针入位。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透视像上指向良好而另一个欠佳,在调整导针过程中原本良好的指向出现丢失的情况,其原因在于出入口位像的非正交性。
早读颈、胸、腰椎椎弓根钉置钉技巧,必备高清图解(全)!
早读颈、胸、腰椎椎弓根钉置钉技巧,必备高清图解(全)!01椎弓根钉系统椎弓根钉:直钉、U型钉椎弓根钉的开口方向:上开口、侧开口杆和钉的连接:钉杆直接连接、通过侧块连接02椎弓根的应用解剖椎弓根起自椎体两侧的后上端,向后突出构成椎管的侧壁,椎弓根的上下缘称为椎弓根上下切迹,与相邻上下椎弓根切迹相连形成椎间孔。
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
腰神经根仅占腰椎间孔的前上1/3,椎间孔内有脂肪组织;腰骶及下胸部脂肪组织较多且疏松;上胸部脂肪较少且混有纤维组织;颈部几乎全是纤维组织,很少脂肪。
椎弓根剖面呈现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许松质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该处骨性坚固,故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后柱连接前柱的三维性坚强的钳夹,有的称之为力核,说明了椎弓根的重要意义。
脊椎的横突、椎板、上下关节突均会合在椎弓根的同一点上,所有从脊柱后方传递到椎体的力均通过此点。
浅表大肌群:腰髂肋肌最长肌胸棘肌深层的节段间小肌群:回旋肌棘间肌多裂肌椎弓根的后面是乳突和副突,分别有腰多裂肌及最长肌起止,这些肌肉具有轴向旋转、侧弯及后伸脊柱的功能,更进一步说明椎弓根具有传递力到前方椎体上的功能,并能控制一定方向的运动。
多裂肌:起于骶骨背侧面、腰椎乳突、胸椎横突及颈椎关节突,斜向上走形止于棘突,是躯干肌中的重要肌群,对脊柱稳定性尤其是动态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能够控制脊柱整个“三柱”的复合结构,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
椎弓根内侧与脊髓相邻,而且借助脊髓被膜与脑脊液相隔,间距为0.2~0.3cm。
在腰段,神经根在椎弓根下面,是钻孔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椎弓根的上方及外侧无重要结构,较为安全。
03椎弓根钉优势Whitecloud认为,椎弓根是脊椎上最为坚强的部分,是对脊柱进行操作和制动的有效作用点。
通过椎弓根器械的正确安放,可以免除脊柱的钩-杆系统中的固定钩或luque系统中的椎板下钢丝对腰椎管造成的医源性狭窄。
而且与前代固定系统相比,椎弓根器械可以在获得有效固定的同时,维持脊柱的正常解剖,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杜心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玲秀
北京协和医院武警总医院叶启彬
骶骨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腰骶部结核、肿瘤及创伤
腰骶滑脱、腰椎管狭窄
脊柱侧弯等
技术要点
1、确定进钉点
2、从后路将骶骨螺钉经椎弓根拧入骶骨体内
3、骶骨螺钉与同侧腰椎椎弓根螺钉钉尾在一条直线上,便于安放连结系统
学习目的
1、掌握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
2、了解应用经验
一、椎体的结构
(一)骶椎
All Right Reserved 1、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形态
2、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
3、骶骨上关节突乳突
左侧圆形,无乳突;右侧横圆形,乳突明显
4、骶骨夹角
上关节突关节面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
5、骶骨上关节突夹角
骶骨上关节突与正中矢状面夹角>60°, 冠状型
骶骨上关节突与正中矢状面夹角<45°, 矢状型
6、如何确定骶骨上关节突5点7点
以上关节突关节面纵、横轴交点为圆心,将两侧上关节突关节面各看作一个时钟表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纵轴与关节面上缘交点定为12点则右侧关节面相当于5点处、左侧关节
面相当于7点处为螺钉进针点。
7、骶骨外侧沟
椎弓根外侧,骶骨上关节突与第1骶椎椎体及骶骨翼之间有一斜向外下的浅沟,称骶骨外侧沟。
该沟在水平走向与向下走的转折点称为骶骨外侧沟最低点。
8、5点7点的位置均低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
通过骶骨外侧沟最低点做水平线
5点7点的位置均低于骶骨外侧沟最低点
5点7点至骶骨外侧沟最低点的距离为:
左侧7.4+/-1.5 (5.0~12.0) mm
左右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9、骶骨上关节突横轴与外侧沟最低点关系
10、最低点与横轴的关系
11、骶骨骶后孔
c 第一骶后孔上缘至上关节突下缘间的距离
12、第1骶后孔与上关节突
第1骶后孔的形态各异
上关节突下缘距第1骶后孔上缘的距离:
左侧10.3±2.6(3.0~17.0)mm
13、骶骨椎板变异
14、第1骶椎椎板的形态
15、第1骶椎上关节突退变
16、骶骨横断面
经5点7点平行于第一骶椎椎体上面锯开
观测骨皮质及骨松质的情况
该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
钉道与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距离
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
5点7点、骶骨翼处骨皮质较厚
第1骶椎椎体前方骨皮质较薄
在骶骨翼内骨松质较稀疏
第1骶椎椎体内骨松质较密集
17、横断面标本上观测
与矢状面平行时至骶骨前侧骨皮质距离:
左侧31.3±4.3(22.0~36.5)mm
右侧31.9±4.9(20.0~39.0)mm
与矢状面平行时至骶骨前侧骨皮质距离:
左侧34.1±4.3(26.0~40.0)mm
右侧34.0±4.9(23.0~41.0)mm
5点7点进钉,与矢状面夹角为0时,钉道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左侧为8.7±1.5(6.7~11.0)mm
右侧为9.3±1.1(8.0~11.0)mm
骶管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
左侧1.6±0.4(1.0~2.5)mm
右侧1.8±0.5(1.0~3.0)mm
18、标本模拟进钉方法预出钉部位
↑与矢状面夹角为00?
↑向内侧呈100进钉?
↑向外侧呈100进钉?
三种进钉方向钉道均未进入骶管
19、CT观测
经5点7点平行于第1骶椎椎体上面做CT扫描?
19、CT观测解剖学
经5点7点的骶骨CT扫描?
钉道与正中矢状面平行时,钉道与骶管外侧壁距离?
左: 10.0±1.6(6.0~14.0)mm
右: 9.9±1.6(6.0~14.0)mm
0°时5点7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
左: 左:32.6±3.5(24.0~40.0)mm
右: 32.6±3.5(24.0~42.0)mm
10 °时5点7点至骶骨前侧骨皮质的距离:?
左: 左 38.1±3.8(30.0 ~ 46.0)mm
右: 右 38.0±3.9(30.0 ~ 46.0)mm
(二)骶后毗邻结构
横突棘肌群在骶后部粗大,占据了骶骨后面的骨筋膜室
此肌深面附着于骶骨后部,浅层附着于腰骶筋膜的内面
剥离该肌并切除筋膜,显露腰骶关节突关节
在骶骨外侧沟均有一血管神经束,束内有动脉、静脉和第5腰神经后内侧。
第一骶后孔被韧带封闭,内有S1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小血管穿出
L5-S1黄韧带封闭了骶管上口的后部分
骶骨椎板缺如或椎板裂部分由纤维结缔组织封闭,使骶管内结构与后部肌肉隔离开。
去掉椎板及黄韧带,显露骶管, 发现第1骶神经自硬膜囊穿出后,其前支沿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方走行。
(三)骶前毗邻结构
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髂内动脉与其内侧的髂内静脉伴行走行于骶骨翼前面
在第一骶前孔内,第1骶神经前支占据外下1/2,其内上方被结缔组织填充。
腰骶干在骶骨翼的前方向外下走行,与第一骶神经前支汇合。
腰骶干、骶交感干与第一骶神经共同围成了一个骶前三角。
此三角内有约2.0~3.0 mm厚的疏松结缔组织,此三角外侧的浅面为髂内动、静脉,深面为骶骨翼的前面
在此三角内侧部分无重要结构通过
此三角的外下部分多数有臀上动、静脉穿过
(三)骶前三角
二、骶骨进钉的模拟手术
(一)模拟手术
骶骨按5点7点进钉法拧入螺钉
观察螺钉的钉道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剥离切开腰背筋膜和骶棘肌群,向两侧牵开至关节突关节外缘,显露第3腰椎至第2骶椎的椎板及关节突。
骶骨螺钉与腰椎螺钉钉尾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两侧对称,晃动螺钉无松动感觉,顺利地安放钢板。
发现螺钉在骶骨前面的出钉点均位于骶前三角的内侧部分,未累及第1骶神经及腰骶干,也未损伤髂内动、静脉及臀上动、静脉;打开骶管,螺钉也未侵入骶管。
(二)手术操作
常规俯卧位
后正中切口
显露S1椎板
减压完整去除峡部裂L5椎板
显示切除的L5椎板
可以见到双侧的骶骨上关节突
继续进行椎管减压
(三)骶骨进钉手术
确定5点7点,用打孔器在5点7点处打孔,将丝锥与矢状面及骶骨上缘平行拧入进入松质骨阻力均匀, 至前方骨皮质时阻力增加,突破时有落空感
退出丝锥,拧入螺钉
1、确定右侧5点位置
2、确定右侧7点位置
3、注意进钉角度
矢状面10度
钉尾向头侧
15-20度
4、完成进钉后C形臂透视
5、安放连结杆植骨步骤
三、讨论
进钉点
进钉角度
进钉深度
毗邻结构
注意事项
(一)骶骨螺钉进钉点
Edwards以L5S1关节突关节的下缘作为进钉点
Steffee以S1上关节突的下缘为进钉点
Guyer 以S1上关节突的外下缘为进钉点
Cotrel 以L5S1关节突与第1骶后孔的中点作为进钉点
Louis 以L5S1关节突关节和第1骶后孔的外侧作为进钉点
(二)进钉角度和深度
由于进钉点不同
进钉角度也不同
进钉深度也不同
过于混乱,无所适从
(三)5点7点进钉点的科学性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将关节面视做一个时钟表盘,确定5点7点,易于掌握。
不受上关节突关节面方向的影响
不受是否有乳突的影响
过于混乱,无所适从
(四)5点7点进钉点的可行性
距骶骨外侧沟最低点的距为7.0~9.0mm
钉道距骶管外侧壁的距离为8.0~10.0mm
此空间完全可以容纳直径4.0-7.0mm的螺钉而不会进入骶管。
5点7点处骨质较为致密,在此处进钉更加稳固
(五)骶骨螺钉进钉角度
在水平面上呈0? 或向内侧偏斜10?
在矢状面上与骶骨上面平行
骶骨螺钉可以与上位腰椎螺钉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六)骶骨螺钉进钉深度
本组结果显示:骶骨螺钉进钉深度差异较大,24-46 mm不等。
与矢状面呈0°-10°内偏时,进钉深度为30-40 mm,穿出骶前骨皮质1~2mm,以增加螺钉抗拔除力。
在骶前三角内有2-3mm厚的结缔组织,1-2 mm的钉尖埋于该组织内,如将螺钉尖改为钝圆形可以提高安全性。
X线片及CT片可较准确地预测骶骨螺钉的进钉深度。
(七)骶后毗邻结构
骶骨椎板变异较多,椎板缺如或椎板裂多在中间部分,缺如部分由纤维结缔组织所封闭,剥离肌肉时应充分注意,避免损伤马尾神经。
椎板外侧部的厚度为4~5 mm,椎板外侧是剥离肌肉时相对安全区域。
第1骶后孔内有第1骶神经后支伴行小血管穿出。
在骶骨外侧沟内有第5腰神经后内侧支及动、静脉组成的血管神经束走行。
(八)进钉注意事项
在一例骶管呈病理性扩大的标本,由于骶管扩大,在后面进钉均进入椎管。
注意椎板的各种变异
骶后孔处止血时,注意将出血点提起电凝止血而不要把镊子深入骶后孔内,应避免灼伤神经根。
螺钉在前进过程中阻力增加,则可能遇到了前侧骨皮质,进钉速度减慢,继续前进可有明显的落空感,说明已穿透前侧骨皮质。
注意病人的血压变化,有无骶前血管损伤,如病人清醒应询问有无下肢放射痛,观察足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