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者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1],具有选择性高、对环境污染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利用资源多等特点[2],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广泛用于农林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农药逐渐成为农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其在减少作物损失、保障粮食安全、抑制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和蔓延、改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化学农药的滥用、误用等不当使用行为带来的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杀伤、生物多样性丧失、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

基于绿色发展的需求,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通过提高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的绿色防控手段及统防统治等措施,实现化学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新时期,重提发展生物农药,对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降低化学农药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以期对解决生物农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参考。

1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1.1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目前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物农药定义为源于自然界的、可以以类似于常规化学农药的方式配制和应用的、通常用于短期有害生物控制的物质,如微生物、植物源物质、化学信息素[3]。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生物农药定义为从天然材料(如动物、植物、细菌和某些矿物质等)中提取的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转基因植物农药(Plant-Incorporated-Protectants ,PIPs )[4]。

根据2019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733号建议的答复》的阐释,我国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收稿日期:2022-02-24作者简介:袁杨(1993—),女,云南普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农业。

2017年化工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化工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0月文本目录1.化工盈利水平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提高 (6)2.二季度行业去库存,周期品重启旺季 (13)2.1 二季度延续景气态势,收入净利润高增长 (13)2.2 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在建工程收缩 (19)2.3 存货周转加快,企业现金情况好转 (23)2.4三季度业绩预计持续向好 (32)3.上半年重点行业回顾 (35)3.1聚氨酯 (35)3.2 炭黑 (38)3.3 氯碱 (40)3.4 钛白粉 (42)3.5 涤纶 (44)3.6 农药 (48)3.7 粘胶短纤 (51)3.8 轮胎 (54)3.9 氮肥 (56)3.10 染料 (58)4重点公司分析 (60)4.1龙蟒佰利 (60)4.2扬农化工 (61)4.3中旗股份 (62)4.4利民股份 (64)4.5恒力股份 (64)4.6广信材料 (66)4.7万润股份 (67)图表目录图1: PX-石脑油价差 (8)图2:丙烯 -石脑油价差(美元 /吨) (9)图3:乙烯 -石脑油价差(美元 /吨) (9)图4:动力煤价格走势(元 /吨) (10)图5:主焦煤价格走势(元 /吨) (10)图6:甲醇、合成氨、电石价格 (11)图7: PPI 数据(同比%) (12)图8:制造业 PMI 数据 (12)图9: MDI 价格走势 /(元 /吨) (13)图10:涤纶长丝 DTY 价格走势 /(元 /吨) (14)图11:烧碱( 99%片碱)价格走势 /(元 /吨) (14)图12:重质纯碱价格走势 /(元 /吨) (15)图13:丁苯橡胶价格走势 /(元 /吨 ) (15)图14: PVC(电石法)价格走势/(元/吨) (16)图15:草甘膦( 95%原药)价格走势 /(元 /吨) (16)图16:尿素(小颗粒)价格走势 /(元 /吨 ) (17)图17:基础化工固定资产变化趋势 (20)图18: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0)图19:涤纶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1)图20:农药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1)图21:聚氨酯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2)图22:纯碱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2)图23:钛白粉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3)图24:染料行业在建工程变化趋势 (23)图25:基础化工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4)图26:聚氨酯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5)图27:氯碱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5)图28:涤纶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6)图29:粘胶短纤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6)图30:农药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7)图31:轮胎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7)图32:染料存货周转天数变化趋势 (28)图33:炭黑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28)图34:纯碱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29)图35:钛白粉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29)图36:涤纶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30)图37:农药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30)图38:复合肥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31)图39:玻纤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31)图40:轮胎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变化趋势 (32)图 41:2017 年 TDI、MDI 价格及 PU 行业指数走势 (36)图42:2017 年 TDI、MDI 出口情况 (37)图43:炭黑价格走势(元 /吨) (39)图44:华东地区烧碱、液氯高端市场价(元 /吨) (41)图45: PVC 价格(元 /吨) (42)图 46:2017 年钛白粉出口情况 (43)图47:涂料库存与钛白粉价格依存关系 (43)图48:涤纶长丝价格(元 /吨) (46)图49: PTA-PX 价差(元 /吨) (46)图50:我国农药生产分布 (49)图51:中国农药企业百强分布 (50)图52:粘胶短纤价格及产销率走势 (52)图53:粘胶短纤库存及利润情况 (52)图54:天然橡胶与轮胎价格 (55)图55:天然橡胶进口量与同比增长率 (55)图56:染料价格走势 (58)图57:染料中间体 H 酸走势(元 /吨) (59)表1:化工行业半年运行数据 (亿元 ) (6)表2: 2017H1 化工各子行业营收、净利润及现金流量情况 (7)表3:化工重点子行业二季度盈利情况 (18)表4:化工重点子行业分季度相对盈利情况 (18)表5:化工子行业 2017 年上半年期末资产负债情况 (19)表6:部分已公告的化工行业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情况 (33)表7:聚氨酯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37)表8:MDI 主要企业产能情况 (38)表9:炭黑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比较 (39)表10:炭黑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40)表11:氯碱主要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比较 (42)表12:氯碱主要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新疆天业 (42)表13:钛白粉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比较 (44)表14:钛白粉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44)表15:涤纶长丝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比较 (47)表16:涤纶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47)表17:农药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 (51)表18:农药主要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51)表19:粘胶短纤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比较 (53)表20:粘胶短纤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54)表21:轮胎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情况比较 (56)表22:轮胎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56)表23:主要氮肥企业上半年盈利情况比较 (57)表24:主要氮肥企业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57)表25:染料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比较 (60)表26:染料上市公司产能及资本开支比较 (60)1.化工盈利水平持续改善,行业景气度提高行业景气度提升,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农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农业上游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中游为农药制剂,下游应用于种子和农产品。

在农药产业链中,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制剂的登记与销售渠道主导市场,国内企业主要为其做原药加工,并通过与跨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成规模化企业,旨在能为其持续供应新产品。

因此,农药产业链的主要盈利环节集中在制剂及农资服务,超过整体盈利分配6成,其次是原药,配套中间体的原药企业通常利润比较可观。

我国农药发展起步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药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农药行业投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药产量及市场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农药生产国,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生产基地一直向外转移,而我国农药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及原料配套等方面有很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主要产能转移承接者。

近几年,我国农药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成为世界农药主要出口国。

从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不断的对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残留、高度农药产量占比70%以上降至2%以下。

对于农药发展趋势,高效、安全、绿色、环境友好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农药剂型正向无尘化及控释、缓释及水基化等高效、安全方向发展,省力、省工产品备受青睐。

此外生物农药植物生产调节剂、水果保鲜剂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新制剂发展加快。

农药不仅进行农业方面的病虫害防治,同时还可以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

农药按原料药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来源于化学合成,生物农药的来源是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跃居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可生产300余种原药、千余种制剂,化学农药元原药产量由1983年的33万吨上升至近年来最高值的约378万吨(折有效成分100%,下同)。

国内硫酸钾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国内硫酸钾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经营之道摘要:2019年世界硫酸钾需求量为 75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硫酸钾产量在 380万吨左右,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为国内外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 用。

从国内市场看,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硫酸钾面临着产能过剩、竞争加 剧、市场细分等诸多挑战,行业已逐步从 高速增长向理性回归,开始迈入产业结构重塑与创新服务增 的高质量发展新阶 段。

关键词:现状;供需;进出口;市场策略;发展前钾肥是粮食的“粮食”,硫酸钾关系着 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对保障我国粮食增产丰收非常重要$从当前国际硫酸钾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全球硫酸钾约一 半的用量在中国,其余各国的市场容量相对有限且分散$本文通过对国内硫酸钾发 展现状、供需结构及市场策略的分析,来探讨硫酸钾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 引领硫酸钾行业健康持续良心发展$一、我国硫酸钾发展情况(一)我国硫酸钾行业发展历程我国硫酸钾行业的发展 ,要分和 产 $ 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引入 硫酸 钾工艺, 产方式也被称为曼海姆, 要 钾和硫酸 行, 本钾 $ 国际 钾 在 国际产 中, 国内硫酸钾 国际钾肥 的 和 约, 一6000元/吨$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集中人才力量、投入大量 行钾 探,尤其国钾 有限产业产 , 我国 硫酸钾 产发展,国内钾肥自给,我国 钾肥, 硫酸钾市场,用的 的 肥 ,市场需 也 , 国 粮食 全供障$(二) 我国硫酸钾总体产能及产量2019年,我国硫酸钾 产 [模约在 610, 其中 产 约350,产 约 260$ 从产量看, 硫酸钾产量约 380吨, 和 各占一半$ 企业中, 国 钾 产量约 160 ,约占国内产量的43%;其余 企业产量约 30, 约占 产量的7)$企业的产量约为190乃,占另外一半的市场份额,工厂分散在全国各地,年产量大多在1〜10万吨不等,常销售半径在200 里范围以内$(三) 我国硫酸钾企业数量及变化趋势2017年,我国各类硫酸钾生产企业 共计约105,2018年,国内硫酸钾行业效益相对较好,技术壁垒 低的 [型生产企业数量略有增$截至2019年年底, 我国加工型与 硫酸钾生产企业共计 110 余 , 其中企业 8,型企业103 ,虽然资源型硫酸钾产企业数量仅占国内硫酸钾企业数的8.1%$在国家环保政策常态化且日益趋严 的约束下,国内 硫酸钾企业生产成本年上升,部分装置设备落后、环 : 表1近5年国内硫酸钾产量对比表数量:万吨企业类别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资源性190195220208191加工型220205211212190合计410400431420381达标的老旧产能正在加速退出市场。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10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10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全球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经过60年左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2012年),目前已拥有30余家生物农药研发方面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并且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生产国。

从综合产业化规模和研究深度上分析,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苏云金杆菌(简称Bt)4个品种已成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中的拳头产品和领军品种。

随着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生物农药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2011年我国生物农药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11年1-12月全国生物源农药制造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30.6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4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54.5%,增长远高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占农药投资结构的比重为45.9%,较2010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012年1-12月全国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业资产总计1 69亿,同比增长7.0%,主营业务收入321亿,增长43.4%,利润总额为28亿,同比增长60.0%。

生物农药行业前景趋势分析:生物产业是七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农药产业是生物产业的一部分,未来生物农药行业相对于化学农药行业而言将在相关政策方面会有一定的优势。

生物农药具有安全、环保、无残留等特征,是未来农药产品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生物农药的研发制造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因此,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粮食连续增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明显:首先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以及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及水资源紧缺;再次是土地地力下降,农残及排放物污染日益严重。

上述变化的出现已经开始逐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抗风险能力,并将最终对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形成挑战。

通过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引导产业升级与技术革命,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城镇化率提升以及粮食连续增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明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一方面,环保政策约束不断强化。

2015年农业部发布《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另一方面,国家多次鼓励良种新品培育、强调新技术研发,大力推动高效低耗农业的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就包括鼓励多抗性高效能新品种培育: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重点提出选育和推广一批高效优质多抗的农作物、牧草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率。

从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发展绿色环保和高效农业的路径规划已经十分清晰。

近年我国农业政策围绕两大主线:绿色环保与科技、品种创新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政策驱动是最为确定的机会,可自上而下寻找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

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植物源农药商品化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1 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的商品化 第一个商业化的植物源杀虫剂出现在17世纪,烟草中的尼古丁被发现并开发上市,用以防治豆象虫。

19世纪上半叶,除虫菊素和鱼藤酮也先后从经验利用迈入研究应用阶段,并商品化。

很早人们就利用精细研磨的除虫菊花粉来防治虱子和跳蚤等寄生虫。

除虫菊素的主要成分为天然除虫菊酯,是从除虫菊植株中提取的有机酸和醇酮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除虫菊素Ⅰ和Ⅱ是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1828年,除虫菊酯类农药首先在美国上市。

1848年,Oxley最先报道了从毛鱼藤(Paraderris elliptica (Wall.) Adema)的根部提取出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自此鱼藤酮作为杀虫、杀螨剂和鱼毒剂开始在亚洲和南美洲使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分离纯化得到鱼藤酮化合物,并确定其分子式和结构式。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一直沿用至今。

二战后高效化学农药蓬勃发展,一跃成为控制农业害虫的主要手段。

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与研发一度陷入低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农药的弊端逐渐暴露。

化学农药滥用所造成的生态问题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农药这把“双刃剑”。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有机合成农药的“3R”问题凸显,农药残留(Residue)、害虫的再猖獗(Resurgence)与抗性(Resistance)问题促使人们着手发掘环境友好型农药,于是人们又重把目光投向古老的植物源领域。

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分多为植物在进化中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这些物质往往可以抵抗其他生物的侵害。

自然界中具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甾体、独特口/张正炜1,郗厚诚2,常文程1,黄璐璐1,陈秀1,3(1.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上海市农药检定所)的氨基酸和多糖等。

而这些物质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并且易降解,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持久性影响,安全性较高。

新中国70年农药发展成就录(中)

新中国70年农药发展成就录(中)

牛g宋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辉煌70年________薪中国70年农药发展成就录(中)崔亚/文「、4农药自律创品牌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成立于1982年4月。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成立于2006年9月。

农药行业协会分别成立各类主要大宗农药的协作组、各类专业委员会,在农药品牌建设、行业数据收集、行业标准制订、行业品牌推荐、行业自律、信用评级等方向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各类会议分类越来越细,系列活动见证行业自律活力的强大,折射品牌企业的实力与活力。

1985年原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由信息处牵头,联合各省植保站,吸收部分地、县级植保站(公司)成立全国植保信息网。

当年全国植保信息网理事会决定召开第一届全国植保系统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产品交易(订货)会,其后形成一年一度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植保大会即全国农药(械)信息交流大会,轮流在各省会城市举办。

中国农药界另一大型展会为每年春上海农药进出口CAC大型展会,自1999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首次举办,历经二十届的长足发展,CAC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用化学品展览会。

连同各省级农药展示会,每年农药企业会议成本压力不小。

近年全国性农药协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多批团队出国考察,分赴欧洲、美国、澳新、泰国等国家与当地农药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开拓中国农药代表的全球化视野。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办成了农药运输分类管理,大大减轻了农药运输环节的繁琐程序,降低运营成本,为农药运输松绑减负,惠及亿万农民。

中国是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中经常使用的是几十种非专利农药产品,如毗虫嚥、草甘麟、曲2019.9百草枯、乙草胺、阿维菌素、菊酯类农药、毒死蝉等。

这些大宗产品的销售额和出口均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产大宗产品左右着市场,左右着全球农药的价格。

2010年1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联合行业内23家毗虫咻生产的骨干企业首先成立毗虫咻产品协作组。

中国生物农药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生物农药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REPORT专论生物农药在保障农业丰产增收,维护生态和谐,满足食品安全需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自建国以来,我国生物农药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成熟的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体系及稳定的研发团队与机构。

在建国70年之际,对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生物农药理论体系的构建1.1 生物农药的概念及分类在我国,传统的生物农药仅指微生物农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农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其概念和类别的探讨非常广泛。

张兴等于2002年系统地给出了生物农药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生物农药,是指可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

生物农药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两类。

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如天敌昆虫、转基因作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该物质若可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但允许所含异构体在比例上的差异),如植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及抗生素等。

我国农药管理部门2017年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中并无生物农药的概念,但一般将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归类为生物农药。

其中,生物化学农药是指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农药:一是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而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或引诱等特殊作用;二是天然化合物,如果是人工合成的,其结构应与天然化合物相同(允许异构体比例的差异)。

主要包括以下类别:化学信息物质、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昆虫生长调节剂、天然植物诱抗剂等。

微生物农药,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直接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

农药剂型加工发展历程(上)

农药剂型加工发展历程(上)

农药剂型加工发展历程(上)吴剑I李钟华21贵州大学2中国农药工业协会1农药剂型起步阶段旧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缓慢,至1949年,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24种,其中硫酸铜、硫黄粉、氟化钠等无机农药8种,雷公藤、闹羊花、鱼藤等植物性农药8种,有机合成农药滴滴涕1种。

生产的农药制剂主要是5%滴滴涕粉剂、10%滴滴 涕粉剂、滴滴涕可湿性粉剂、10%滴滴涕、硫黄粉剂、鱼藤 粉剂、棉油乳剂、石油乳剂、毒饵、涂虫胶、绿十字蚊香、除虫菊浸出液、杀蚊蝇药水、种子消毒剂、烟熏剂等。

主要 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水剂等。

新中国成立后,农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已能大量生产六六六、滴滴涕原药,到60年代 以后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一些有机磷农药也相继投放市场,带动了农药剂型的发展。

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粒剂。

生产的制剂主要是0.5%〜2.5%六六六粉剂、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甲六粉(1.5%甲基对硫磷+3%丙体六六六)、滴滴涕乳油、甲基对硫磷乳油、乐果乳油、敌敌畏乳油、1%对硫磷粒剂、3%克百威粒剂、8%异稻瘟净粒剂、25%五氯酚钠粒剂、敌百虫超低容量喷雾剂、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雾剂、80%敌百虫可溶粉剂、50%滴滴涕乳粉、50%亚胺硫磷、滴滴涕乳粉、除草醛 乳粉等。

当时六六六粉剂、甲六粉产量在90万〜110万吨,其次是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产量在20万〜30万吨。

它们是防治水稻害虫、飞蝗、地下害虫等农业害虫的主要药剂。

乳油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是防治蔬菜、果树和棉花害虫以及病媒害虫的主要药剂。

形成了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粒剂等四大剂型为主的局面,粉剂位居第一。

当时研究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台时产量,降低能耗,提高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性、悬浮率,解决储存期悬浮率下降问题。

安徽省化工研究院针对合肥农药厂生产的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台时产量低、能耗高、悬浮率低(只有35%左右),收集并测定了几十种填料的理化性能,研究了影响6%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出车悬浮率和经时悬浮率的因子,从中筛选出含水率低、含沙量低、易干燥、易粉碎的填料和改性茶枯-TEMW3#作为润湿分散剂,提高了该厂生产六六六可湿性粉剂的台时产量,降低了能耗,使悬浮率稳定在50%以上,润湿时间在120s以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药的定义及分类(1)农药的定义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收、保证全球粮食供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

按照《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将农药定义为: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的分类农药可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用于农林业病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的化学合成物,目前被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是农药工业的主体。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 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目前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在全球农药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散粒剂、胶体剂、烟雾剂、油剂等。

2、农药行业概况(1)全球农药行业概况①全球农药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全球农药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规模变动趋势看,受世界人口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对农药的刚性需求不变,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在过去的十几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15 年修订》的数据及预测, 2015 年全球人口约为 73.49 亿人, 2030年和 2050 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上升至 85.01 亿人和 97.25 亿人。

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药组织 FAO 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可耕地面积却一直维持在 14 亿公顷左右,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耕地面积的增长空间极为有限,甚至存在减少的可能性,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将日益激化。

为满足未来粮食需求,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成为满足粮食需求的重要解决途径,因此通过使用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粮食问题愈发重要,受人口持续增长驱动,全球农药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球人口数量预测(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全球可耕地面积(亿公顷)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6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为 565.20 亿美元,与 2015 年相比,小幅下降 1.76%,降幅较 2015 年明显收窄。

其中农用农药销售总额占总农药市场份额的 88%,为 499.85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9%,非农用农药实现销售总额 65.35 亿美元,同比上升 3.37%。

2003年至 2016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7%,其中农用农药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 4.9%。

尽管全球农药市场销售规模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但 2016 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全球前十大农药企业中,除杜邦和富美实(FMC)以外,其他 8 家公司的收入同比变化已出现降幅收窄或由负转正,其中:先正达、巴斯夫、陶氏化学、安道麦(ADAMA)和纽发姆(NUFARM)的农药业务收入增速已实现正增长;拜耳和孟山都的农药业务收入降幅已大幅收窄。

由此可见,全球农药市场在经历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持续下降后,目前已开始触底回暖,行业有望重新进入增长轨道。

2003-2016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②除草剂占据全球农药市场主要份额从全球农药市场销售结构来看,目前除草剂在目前占有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份额。

2015 年,全球农用农药销售总额为 512.10 亿美元,其中,除草剂所占份额居于首位,约占 42.3%;其后分别为杀虫剂和杀菌剂,所占份额分别为 28.0%和 26.8%。

2015年全球主要农药产品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③亚洲、拉丁美洲是农药需求的主要市场从区域分布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亚洲、拉丁美洲地区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并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农药消费市场。

2016 年,亚洲、拉丁美洲农用农药销售额分别为 138.66 亿美元和130.76 亿美元,位列第一和第二位。

此外,欧洲、北美地区作为传统农药消费市场,农药市场需求趋于稳定,未来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

2016 年全球主要地区农用农药销售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④六大跨国公司主导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形成农药新产品开发成本巨大、周期长。

研制一个新活性成分需要经过140,000 个化合物的筛选,从研制到商业化平均需要 9.8 年,耗资约 2.5 亿美元,但相对应的新型专利农药利润率极高。

经过几十年的激烈竞争与发展,目前全球农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按2016 年的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和杜邦六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过60%的份额,并形成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已基本由这些公司垄断。

全球农药生产、研发高度集中,研发实力与市场份额决定产业地位。

前六大跨国农化企业同时也是 R&D 投入最高的企业,并且占比多在 10%-25%。

农药发展的关键是品种,根据 PhillipsMcDougall 统计, 1980-2005 的 25 年间,6 大农药企业共推出农药新品种 220 个,占全球农药新品种的 70%, 2011 年 6 家公司总的专利申请数为 904 件,占 2011 年申请总数的 75.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药技术开发的垄断局面。

国际跨国公司对农药新产品开发的垄断间接强化了其在全球农药市场的垄断地位。

六大跨国公司农药销售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⑤农药产能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发达国家的农药工业起步相对较早,本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跨国农药巨头为了谋求发展,同时为了规避发达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并降低生产成本,开始重新对其资源市场进行定位,逐渐分离产业链上游的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环节,将其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

⑥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农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传统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并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将逐步退出市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将极具发展空间。

(2)全球农药行业市场规模变动趋势可耕土地面积的紧缩、农业耕作模式的变革、购买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药行业预期的增长推动力。

根据世界农化网中文网引用的《2014-2020 年全球农药市场报告—按区域和供应商》报告预测,全球农药市场价值预计 2019 年将增至 811.3 亿美元, 2014 年至 2020 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 6.9%。

其中,发展中国家如南美地区(特别是巴西、阿根廷)及亚洲地区农药市场规模将呈现较快增长,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的销售规模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市场增长主要源自农业、商业、消费三方面对农药需求的增加。

尽管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但其市场增速却有可能是全球最缓慢的,亚太地区将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2014 年至 2020 年,该地区农药产量将以复合年增长率 7.9%的速度增长。

在应用领域,以作物为基础的终端农药产品将在消费量和消费价值中保持最快的增长速度,并在众多应用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

(3)我国农药行业概况①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及出口国21 世纪以来,我国农药工业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涵盖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中间体配套、毒性测定、残留分析、安全评价及推广应用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1-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从 78.72 万吨增长至 377.80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11.02%。

2001-2016年中国化学农药产量(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全球农药生产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凭借全方位的成本优势和日渐成熟的技术优势,已逐步成为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世界主要农药出口国之一,全球市场约有 70%的农药原药在中国生产,中国农药产品出口到 180 多个国家,市场覆盖东南亚、南美、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区(资料来源:《2014年度中国农药出口额 30 强隆重揭晓》,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16 年,我国共出口农药 140.00 万吨,同比增长 19.16%,出口金额 37.08 亿美元,同比增长4.63%。

2008-2016年中国农药出口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②农药品种逐步丰富,结构逐步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 2015 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农药制造企业达到 829 家,农药品种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可生产 500 多种原药,常年生产 300 种,可生产农药剂型 120 多种,制剂超过 3,000 种(资料来源:《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从农药生产情况看, 2015 年我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产量分别为 177.4 万吨、 51.4万元和 18.2 万吨,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47.4%、 13.7%和4.9%,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调整,与国际农药产品结构,特别是除草剂逐步趋于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农业生产需求的满足度。

③我国农药生产以仿制药品种为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创制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有限,在农药新品种的原创性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力量与研发水平仍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从 1985 年至 2014 年,我国创制并已登记或生产的农药品种仅有50 个,其中杀虫剂 14 个,占 28%,杀菌剂 25 个,占 50%,除草剂8 个,占16%,植物生长调节剂 3 个,占 6%。

④兼并重组持续,行业整合有序进行与全球农药行业的高度集中不同,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呈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统计, 2016 年我国前 10 大农药行业企业销售额合计约为 319.92 亿元,占农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约 9.67%,与六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过 60%的份额相比产业集中度亟待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