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1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

徐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学案教师学生年级四年级下授课时间授课课题认识容量和升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容量单位“升”。

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参考资料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授课内容分析、推导(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 知识点一:体会“容量”的含义二:认识容量单位“升”课堂教学(1)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

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倒满水。

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1、让同学可估一估某一容器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2、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升这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体积和容量单位“升”的认识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量杯等教具,以及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单位和换算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超市购物时看到的饮料瓶容量,引出体积单位“升”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量杯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运用升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量单位有所了解,如“杯”、“碗”等。

但他们对容量的概念以及升这一计量单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容量单位和实际容量的转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容量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毫升的标识牌、水、杯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杯子,用来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如“小明要参加一个聚会,他需要准备一些饮料,但他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升的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和升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升和毫升的标识牌,以及准备的水和杯子,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故事导入新课。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

)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

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3、做“想想做做”第1题,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操作、交流。

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

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吗?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1、认识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亳升这个容量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提问: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你见过题目中的3个容器吗?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3、认识1升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谈话: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请组长从袋子中拿出我们的量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容量的定义;2.知道升的定义;3.了解升的大小关系;4.能正确读写升、毫升单位;5.能够从容量大小比较中,理解容量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升的定义和大小关系、读写升和毫升单位;2.教学难点:升和毫升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引入容量的概念: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下容器,让学生说一下你们知道哪些容器,如:瓶子、杯子、罐子、锅、按摩器等,然后问一下学生,瓶子能装多少水呢?这个多少水就是容量的概念。

2.引入单位的概念:告诉学生容量有很多种表示方法,例如:瓶、杯、升等等,而在学习容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特定的单位。

(这里要对容量的不同单位做一下解释)(二)讲解1.内容: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一下容量的大小差异,再介绍一下最常用的容量单位——升(L),并说一下1升表示的是一个空间大小的量。

让学生将自己家中使用的常见容器量一下大小,看看可以分别装多少会升。

2.升的大小关系:首先要让学生了解1升相当于多少毫升,然后让学生如果有2个上了盖子的瓶子容积分别为500毫升和600毫升,让学生拿一个超大盖子把它们一起装起来看装满之后容量是多少。

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找两个毫升数相差悬殊的容器,看看它们装满后差距有多大(比如一个升和一千毫升),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毫升与升的区别以及升之间的大小关系。

3.升与毫升的换算:介绍一下1升有多少毫升,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来让学生感受一下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

(这里要注意,不要只让学生对着课本做练习题,可以将一些杯子、瓶子、容器等拿来实际演练一下,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巩固巩固就是小测验,可以在纸上或者在黑板上发一些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升和毫升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反思1.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很充实,许多常见容器的图片和升的大小关系图都是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的。

2.教学方法:在引入学习目标的时候引入比较,让学生比较不同容器的大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在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时采用了实际操作的方式,这也更加生动有趣。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不同测量容器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立方厘米等;2.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容量的方法;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不同测量容器进行容量测量;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容量换算;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2.热爱数学,积极探索数学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温故知新,复习升的含义,并认识其他测量容器;2.掌握容量测量方法;3.进行容量换算。

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容量换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容量单位的认识;2.不同容器的测量方法;3.容量的换算。

学习方法1.教师讲解;2.学生自我探究;3.情境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升的含义及其符号。

2. 认识不同测量容器的容量单位(15分钟)老师示范引入,将不同的容器拿出来进行展示,并重点介绍容量单位:升、毫升、立方厘米。

3. 掌握测量容量的方法(3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并学习容器内的标注,学习容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取样和倒出等技巧。

4. 进行容量换算(30分钟)情境教学,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教材提供的题目中进行容量换算,整理归纳答案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 活动及小结(10分钟)教师设置“小小鉴定员”活动,学生自愿上台演讲掌握所学知识,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课堂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我评价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评价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后交流来了解学生对该节课的实际评价,以及对老师教学方式的理解与认同。

3. 家长评价教师通过家长反馈及电话回访,了解学生及家长对本节课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下一次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质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容积单位以及换算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容量和升的概念,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2.难点:解决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容量和升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和毫升的量杯、水等。

2.学具:每人一组量杯、水、记录卡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超市购买饮料,引入容量和升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容量和升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如1升的水和1毫升的酒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别。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个量杯装有1升的水,要求学生用这个量杯测量出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的水,并记录在记录卡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在操练中的心得体会。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小明喝了200毫升,他还剩下多少毫升?”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认识容量和升》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认识容量和升》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认识容量和升》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2、使学生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1升有多少。

3、建立容量单位,培养学生估量液体多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液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

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水壶,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水壶,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三、练习。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实例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

2.观察思考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升与毫升的量具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你们喝过的饮料是多少升的?有没有喝过毫升的饮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起学生对容量和升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量和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同时结合实物模型和升与毫升的量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容量和升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容量和升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并通过具体的演示、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2、能比较容器容量的大小,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描述对1升的理解,并能通过观察、比较容器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

2、能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判断容器里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学资源:杯子、实验杯等各种容量的容器若干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游戏:同学们,老师知道平时你们都比较喜欢喝可乐?今天我们来场喝可乐比赛,看看谁喝可乐的速度最快,好吗?(出示一大一小两杯可乐)指名两位学生参加比赛。

二、师生探究1、比赛结束后提问:你觉得比赛公平吗?为什么?2、认识容量:不错,杯子有大有小,大杯子里装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小杯子里装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3、体会容量的大小:那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位同学刚才比赛会输了吗?(引导学生说出大杯子的容量大,所以用的时间长。

)4、出示大小两个冷水壶,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你除了用眼睛判断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5、及时巩固。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看书,并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想想做做第2题:也让学生先看书,再指名学生上台照着操作一遍,然后再说说三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6、引出容量单位:指着其中的一个冷水壶提问:刚才通过验证,同学们已经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大,(指着大的冷水壶)那你知道这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如果我问你你的身高、体重是多少,你会回答吗?当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及时说明:和身高、体重一样,为了准确测量或容量的多少,我们必须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板书:单位)7、认识升计量水、饮料、油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板书:升)同学们带来的这些容器里所装的水、饮料、油等液体各有多少升,和组内的同学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容积”、“升”等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2.能够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例如:•“大家喜欢喝水吗?喜欢用什么量杯来倒水呢?”•“你们用过升这个单位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升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容量和升。

2. 学习和练习第一部分:认识“容积”和“升”•讲解概念:什么是“容积”?什么是“升”?•举例解释:如果一个水杯可以装2升水,我们可以用2个1升的瓶子去倒满它。

这就是容积的概念。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的水杯,让学生用“升”来描述其容积。

第二部分:升的应用和换算•讲解概念:我们可以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来计量和比较容积的大小。

而其他常见的容积单位还有哪些呢?•举例解释:1升 = 1000毫升,1毫升 = 1立方厘米。

可以通过这些换算关系来快速计算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单位的测量工具,让学生用“升”或其他适当的单位来描述其容积。

3. 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杯水有300毫升,那它相当于多少升的水?•如果一个盆子可以装10升水,而一个桶可以装50升水,那么5个桶可以装多少升水?•让学生自行想出其他相关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答。

三、教学要点•认识“容积”和“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升 = 1000毫升。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四、板书设计名词容积含义容积容器内能够盛放的东西的多少升最常用的容积单位之一,等于1000毫升毫升、立方厘米容积的其他常见单位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类比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容积”和“升”的概念,并掌握了它们的换算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容量和升单位,并掌握容量的量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掌握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讲授实验知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和升单位,并掌握容量的量词;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用毫升、升来度量实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几个大小不同的饮料瓶,让学生猜瓶子的容量大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学习新知(1)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1升的饮料瓶,并让学生把其他瓶子放在1升的瓶子旁边,比较大小。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升单位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猜测1升有多少毫升,再让学生用容量瓶测量、验证。

(2)讲授:老师讲解升单位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

(3)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从周边环境中选择一些物品,然后用容量瓶量出其容量,最终汇总成表格。

3. 拓展实践(1)小组探究:老师组织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掌握升的定义,并运用实验方法学习容量与体积的概念。

(2)实践探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容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出新的量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重点难点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认识,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掌握升单位的基本概念和量词,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小组合作,让学生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知识和经验。

同时,在反馈环节中,可以组织一些探究班级经验和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促进班级的互动和学习氛围的建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容量和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容量和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容量和升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一、理解容量的意义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

2.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观察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讨论明确: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1. 对话解读。

谈话:小明听说好朋友小亮家新买了一套茶具,打电话询问了茶具的有关信息。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内容。

先连一连,再说说哪一句是回答水壶的容量的。

什么颜色的?一个冷水壶和四个茶杯。

有几个?装满水后能倒满5杯。

有多高?淡蓝色的。

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15厘米。

2. 谈话:小明说:我家有一个黄色的水壶,这个水壶能倒几杯呢?通过演示,得出: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 提问:小明家的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小亮家的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

小明认为他家水壶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壶的容量大,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学生小组讨论,认识到杯子可能不一样。

4. 第二次演示:教师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壶内,重新换大一点的杯子倒一倒。

黄水壶里的水能倒满5杯。

5. 提问:这个黄水壶的容量到底是几杯?从这两次倒水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同样一壶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满的杯数不同。

要使用同样的水杯才便于比较水壶容量的多少。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很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地说出容量的含义,并辨认容器大小;2.掌握升的概念,并且能够将公毫升、分升、升互相转换;3.了解升的用途和应用场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容量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容量和升的概念;2.升与毫升、分升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要做好容器和水的准备,准备好小杯子、瓶子和水;2.准备好相关教具,比如量杯、升量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实际物品展示,让学生对容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比如老师拿一把勺子和一个杯子,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的容量大小。

从而引出今天课程的主题——容量和升。

2. 认识容量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容器(杯子、瓶子、罐子等),让学生感受容器的大、中、小,了解容量的含义。

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器皿来演示水的倒移,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教师和学生一起猜测哪个容器可以盛放更多的水,再用量杯进行量化。

3. 认识升介绍“升”的概念及其记法“L”。

展示出标有“1L”的升量杯,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1L”和量杯刻度来理解“1升”的容量大小。

4. 升与毫升、分升的换算引导学生看出升、分升、毫升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分升、10毫升等于1升。

教师可以用相应的教具对相关概念做一些说明。

教育学生用已知量求未知量的思想,进行一些简单的算式练习。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操作,初步掌握了容量和升这一数学知识。

学生了解了容器的大小、不同单位的含义和换算,旨在增强学生的容量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作业1.把5位同学的容量排序打在本子上;2.家里看看有哪些容器,写下它的名称,并注明它的容量大小;3.练习书写较大的数字:150、220、300、480、500等,完成下列算式:200ML x 2 = ____, 5升 = _____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升

认识升教学内容《认识升》教科书P13~14例题以及“想想做做”1~3共几课时 5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 2三维目标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做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意能力。

3.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意识。

教学资源1升的量杯,纸杯,碗,上下一样粗的瓶子,纸条等预习设计1.自己制作能盛1升水的容器,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2.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3.找几个容器,先估一估能盛多少升水,,再量一量。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块一】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并且提出注意点。

2.揭示课题。

“升”可以用什么字母符号来表示?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做一个1升的额量器,并分别标出升、升和升。

提问讨论结果指导选择可行的方案加强巡视个别指导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 分钟)出示要求P13(1)组织汇报实验结果你一天喝的水够1升吗?谈话: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多喝水想想做做”第1题提出要求加强巡视指导观察方法(可参与某一组的讨论)检查实验情况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5分钟)“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答案【板块二】组长汇报讨论方案(事先阅读书本的学生方法与书这中会相同)动手制作1升的量器交流制作方法(分步骤说清楚)有升还可以标成升(理由)【板块三】按要求小组合作交流操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估计并交流估计结果比较1碗水与1升水,估计交流实验操作交流验证估计检查判断情况“想想做做”第3题我们知道了1升水有多少,想知道1升水有多重吗?怎样称出1升水的重量呢?专家认为人每天要喝8杯水左右(每杯大约250克),8杯水约是多少克?情况【板块四】读书中的题目交流各自的名称独立判断交流判断结果订正作业设计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P11 第1、2、3题家庭作业:《一课一练》P12 第1、2、3、4题。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容量和升》多课时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容量和升》多课时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师: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教师用手指向两个杯子,问:这两个杯子哪个容量大?生:高杯子的容量大。

2、出示两个水壶现在你知道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预设:生1:左边的冷水壶大。

生2:右边的冷水壶大。

生3:一样大。

生4:我看不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

当学生遇到质疑时,老师引发推动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倒水的办法来证实一下。

如果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适当提示(小组动手操作一下)预设:生1:我们组把左边的冷水壶装满水,往右边的冷水壶里倒……生2:我们组把:右边的冷水壶装满水,往左边的冷水壶里倒……学生表达只要意思对就行,3、我们已经知道那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了,但你能知道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师: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各小组汇报一下这壶水有几杯?师: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二、认识升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

(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

(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观察实验结果
(A壶倒出的杯数多
【板块三】
认识量杯以及量杯上刻度的含义
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一个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量正好是1升)
观察交流。
【板块四】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10第1、2、3题
家庭作业:
《一课一练》P11第1、2、3、4、5、6题
根据回答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5分钟)
想想做做”第1题,第3题,第4题
【板块一】
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并且提出注意点。
2.揭示课题。
【板块二】观察茶杯的水Fra bibliotek容积的多少分组讨论
汇报解决的办法(用其中一个水壶的水倒入另一个,进行比较)
小组内交流
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使用统一的杯子再倒一次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量容量的多少,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出示挂图,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容量单位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用符号“L”表示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分钟)
感知1升的多少
出示量杯,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现在,老师将一个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教科书P10-11例题P12“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5
课型
新授课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让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3.会比较生活中几个不同容器的大小。
4.升还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
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7分钟)
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
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难点:在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
挂图、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
预习设计
1.自学数学书第10~11页上的内容,了解容量的含义。
2.生活中找找哪些容器的容量是1升、2升、4升、19升的。
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
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
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
我们已经知道容量的单位有大也有小,那这些水壶的容量有多少呢?
出示两个水壶,两种型号茶杯若干(A<B)把水壶A装满水倒入茶杯A
把水壶B装满水倒入茶杯B
问:A水壶能倒满几杯水?
B水壶能倒满几杯水?
A水壶的容量就比B水壶的容量大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