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攻击性的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2、人格心理学大体从三个层面分析一个人: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程度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
3、人格心理学的三种研究途径:个案研究(质化)、相关研究(量化)和实验研究(量化)。
(1)个案研究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有观察、访谈、测验、临床研究、个人资料分析(如信件、日记、个人传记等作品分析)等形式。
长处:生态效度高,研究得到的信息生动丰富深入;重视个人独特性。
不足:代表性差;信息变化大,难以统计和比较。
(2)相关研究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起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
它超越个体和经验,走上量化科学轨道。
长处:样本量大,代表性高;生态效度高;多变量研究;简单易行。
不足:不能进行因果推论;关系难以理清,存在多变量问题。
(3)实验研究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系统操纵某种变量(自变量),研究其变化对另一变量(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长处:控制好、信度高,结果说服力强,可作因果推论。
不足:生态效度低;控制难度大;实验花费高。
4、阿尔伯特于1937年出版了《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是人格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5、G.W.Allport的主要理论: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行为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层级形式构成。
人格特质论:特质(trait)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Allport, 1937)。
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总结
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总结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认知方式以及情绪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本文将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特质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体生物学理论。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稳定的特质构成的。
特质是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基本单位,不同的特质组合形成了个体的独特人格。
在特质理论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型被广泛接受:五大人格特质模型和Eysenck的三大特质模型。
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五个维度。
这个模型认为个体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同,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格。
例如,外向性高的人更加活跃开朗,而神经质高的人易焦虑敏感。
Eysenck的三大特质模型则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
他认为这三个维度是人格表现最为显著的特质,并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神经质代表了情绪不稳定性,外向性代表了社交性与活跃度,精神质代表了个体是否有创新思维和艺术倾向。
二、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它主要关注个体心理深层结构的动力机制。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格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
意识层次是个体直接可以感知和了解的部分,包括个体当前的思维和情感。
前意识层次是个体可以轻松回忆起和访问到的记忆内容,但并不总是处于意识状态下。
潜意识层次则是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和了解的部分,它包含了个体的欲望、冲突和深层动机等。
心理动力学理论中还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如冲突理论、防御机制和心理发展阶段等。
冲突理论认为个体心理中存在着不同力量的冲突,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内外冲突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理而采取的心理策略。
心理发展阶段则描述了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经历的心理困境和成长过程,如口唇期、肛门期等。
三、人体生物学理论人体生物学理论认为人格是在生理基础上形成的,它将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等与神经系统和生化过程联系起来。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一、人性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就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就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就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阿德勒持自由意志人性论,强调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
她认为,人性不就是盲目的,人类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的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就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选择的目标与理想。
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人们为自己定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以后,其行为变得统一。
阿德勒以这种解释取代决定论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就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就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
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她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她对人格的瞧法就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瞧作就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她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阿德勒强调人就是社会的动物,人基本上就是受社会驱力激励的。
个体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
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
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统一性与社会性。
她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就是由她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她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她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与生理自卑的补偿,就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调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成长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心理发展。
现在孩子很少被拒绝、被阻止,因此,在家已习惯百依百顺的幼儿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适应。
当幼儿遇到不顺心的情况,通常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目的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而当今许多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认识不足,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攻击性行为也一直是幼儿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研究意图是在心理学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观察研究,以获得一些改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表现矫正策略目录引论 (1)(一)研究的缘起及背景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一、研究的意义及过程 (3)(一)研究意义 (3)(二)概念的界定 (3)(三)研究过程 (4)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5)(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表现 (5)(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5)三、矫正策略 (8)(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8)(二)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认知能力 (9)(三)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10)(四)自控能力的培养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引论(一)研究的源起及背景在幼儿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但是现在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也总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受挫能力降低,因此,当幼儿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适应。
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比较突出,当幼儿遇到不顺心的情况,通常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目的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本身同时也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国内外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不论是从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环境方面都做了研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弗洛伊德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弗洛伊德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反思。
这些方法帮助他深入了解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冲突。
1. 自由联想:这是弗洛伊德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他鼓励病人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不论这些想法是否与他们的问题相关。
通过这种方式,弗洛伊德能够揭示出病人无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机制。
2. 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窗口,他强调对梦的解析是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解析梦,弗洛伊德可以深入了解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无法触及的无意识心理状态。
3. 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反思:弗洛伊德强调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经验的观察与反思。
他鼓励病人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并思考它们背后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弗洛伊德能够深入了解病人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动态。
弗洛伊德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弗洛伊德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理论框架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提供了深入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的框架。
他的理论和方法对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他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1. 无意识心理的发现: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理中无意识层面的存在。
他挑战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即人们完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弗洛伊德的发现为心理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引发了对人类心理复杂性的深入探讨。
2. 人格结构的阐述: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了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自我是现实世界的代表,超我则代表了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3.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解释了人们如何应对内心冲突和压力。
这些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否认、理想化等。
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策略和反应。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性别差异
Reidy 2009
Card et al. , 2008
Crick 1995
男性表现出的身体攻击显著多于女性;
男性表现出的直接攻击显著多于女性;
女性攻击行为的表达方式为关系攻击;
人格特质
Sharper & Desai 2001
Baumeister & Boden 1998
KEY WORD
ADVOCATE
EXPLAINATION
攻击
Baron & Richadrson
是指任何意在伤害其他生命体,同时被伤害者又趋于逃避这种伤害的行为;
许可的攻击
Taylor et al. , 2003
是指并非社会规范所要求,但不会超出社会规范的范围,也不违反道德准则的攻击行为,如自卫反击;
攻击有“热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个体的舒适程度下降,攻击动机和攻击行为就会增加;
温度并不总是和攻击正相关,它们是倒U形曲线的关系;
酒精
Exum 2006
酒精对攻击的影响主要是药理作用;
媒体
Anderson & Bushman 2001
Anderson & Bushman 2002
玩暴力电子游戏会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增加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和攻击行为,导致亲社会行为减少;
控制欲
Burger 1999
Burger 1992
Watanabe et al. ,
高控制欲者在人际互动中力图占据主导地位并试图影响他人;
控制欲与自尊正相关;
高控制欲者有更好的学业成就;
高控制欲者在事件难以控制时不能很好应对,容易导致抑郁;
上海大学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
第一节 攻击行为
•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1、攻击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状态,而是一 种外在行为。
• 2、注重攻击的动机、意图,而不涉及其结果,这样, 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就不属于攻击。仅仅以后果 来定义攻击是不确切的。如杀人未遂同样是攻击行为。 一个人向你扔酒瓶子,你躲过了,是侵犯行为。
– 价值:按照重要的价值观(如人道主义)行事 – 理解:认识世界或者学习知识和经验 – 强化:通过自愿行动从心理上成熟并发展 – 职业:获得职业相关经验 – 社交:加强社会关系 – 保护:减少消极情绪,如内疚感或专于个人问
题
3 被助者的特征
•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 帮助弱者,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弱的 • 男性对女性帮助有时带有不自觉的浪漫或性 意向,有魅力的女性获帮助机会更多
• 内控:个体相信个体能够选择趋利避害的行为, 外控型的人人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是由运气、命 运、强权人物和其他不可控因素决定的
• 低利己主义:不专注竞争、自我,不自私。
– 利己主义指过度关注自己的个人需要和幸福,忽略 他人的需要和幸福
*志愿者行为:长期的利他
• 有计划、持续的,并且消耗大量时间 • 自愿动机——为何自愿
• 贝克威兹强调,外在环境的攻击线索是使内在的攻 击冲动形成实际表现所必需的条件。但后来他又指 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 以引发实际的攻击行为。
• 根据上述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挫折是引 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起的作用可能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事件的攻击 反应。
• 3、攻击不仅指伤害身体,也包括想要在精神上、心 理上给对方造成伤害结果的一切行为,如骂人、或使 人丢面子的行为。辱骂是侵犯行为。
理解心理学中的心理变态和犯罪行为
理解心理学中的心理变态和犯罪行为在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变态和犯罪行为被视为两个重要的概念。
心理变态指的是人类心理上的异常或畸形,而犯罪行为则是指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心理变态和犯罪行为,并试图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心理变态的定义及类型心理变态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存在某种异常或畸形。
心理变态可以是由遗传、环境、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变态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1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感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
1.2 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或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
这种心理变态可能导致患者的行为不稳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1.3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变态疾病,患者会出现反复、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这种心理问题可能造成患者严重的困扰和焦虑,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1.4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发育性心理变态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沉默和孤立,对他人的情感和社交交往能力存在困难。
这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会中难以融入和适应。
二、犯罪行为的定义及心理因素犯罪行为指的是人类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它违背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公共利益。
犯罪行为的形成不仅涉及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1 社会心理因素有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在犯罪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交认同、追求权力和地位、个体对社会公正性的感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选择违法犯罪行为。
2.2 心理冲动和满足感一些犯罪行为往往是出于个体内心的冲动和满足感。
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对于权力、控制力的追求,或是对他人或自己的伤害上瘾,从而使其产生犯罪的动机。
2.3 暴力倾向和攻击性一些个体可能天生具有暴力倾向和攻击性,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他们更容易采取犯罪行为来解决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情绪。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
1.人格:所谓人格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情境和人格共同决定着人的行为。
2.人格理论有六个主要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3.对于攻击性的解释:(1)经典的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欲望。
正常的健康的人是不会自我伤害的,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的方式向别人表达出来。
另一些精神分析家解释说,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2)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看重攻击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
他们认为,小时候攻击性强的个体,长成大人后也容易出现攻击性。
(3)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家也认为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遗传是攻击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4)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可以培养我们乐观和善的个性;当某些因素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生长时,就会出现问题。
(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为,攻击行为是学习得到的。
当个体的攻击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出现的可能。
(6)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着重探索富有攻击性的人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
人在一种情境下是否做出攻击性行为,取决于人们怎样对他们做出解释。
4.对于抑郁的解释:(1)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
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
(2)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着重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他们认为,个体目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未来的情绪,包括是否抑郁的很好的指标。
(3)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家从抑郁的稳定性角度出发,认为有的人可能生来就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生来就具有这种脆弱素质的人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面前比一般人更容易做出抑郁的反应。
(4)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家认为经常抑郁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自我价值感的人。
(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人格理论家认为,抑郁是生活中缺乏积极地强化物所致。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概论1.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的形式有哪些?罗列式的: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为“人格是……的总和整合的或完形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列式的条块分割,视人格为一个整体层次性的: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人格的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适应性的: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区别性的: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综合性的: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产生“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于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
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
另外,人格包含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
”——Pervin2.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以G. Allport所著之《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1937)和H. Murry的《人格探究》(1938)两书的出版为标志的3.人格研究者关于“Personality”达成了什么共识?1.相对持久性: 把人格看做是具有外在行为跨情境一致性或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行为倾向性2.内部整体性: 内部意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人格的重要根源存在于个体内部.对个体来说,人格是有组织的,即心理特质和机制并不仅仅是各种成分的简单与随机的整合,而是包含着决策规则、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彼此联系3.独特性: 人格特征使人各不相同4.适应 : 人格是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人格的核心特征涉及适应功能,即实现目标、应对、调整和处理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5.交互作用: 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4.人格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什么?1.人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2.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3.个人独特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唯一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是人的个性5.人格理论的六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什么?精神分析论、特质论、行为学习论、生物学论、人本主义、认知论6.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人格各理论派别是如何分析这个核心概念的?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1.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包括意识水平(即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与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2.行为主义的人格结构概念是反应,人们所有的心理特点都表现为个体对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3.人本主义理论的人格结构概念是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或知觉)以及对他人评价自己的主观认识,它构成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中有关自己的所有看法4.认知理论所涉及的人格问题的范畴比较小,其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涉及到了图式、个人构念及认知复杂性等,测量的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格栅测验、归因风格问卷等5.特质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是特质,指人们在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反应方式7.人格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过程、数据来源有哪些?一般方法论原则a)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b)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c)元素分析与整体结合d)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e)伦理性原则研究过程第一阶段:观察与描述: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的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第二阶段:理论与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第三阶段:验证假设:运用操作性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证该理论数据来源1.自我报告数据2.观察者报告数据3.测验数据4.生活史数据8.人格的主要研究途径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a)临床研究/个案研究着重通过研究者的临床实践和个人领悟,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优点: 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b)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出身等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缺点: 1.无法确定变量间作用的方向,即因果关系问题2.需要较多的被试样本量c)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些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优点: 1.能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发生的原因2.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精确,力求客观性3.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重复,他人可以验证缺点: 1.实验情景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景,其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2.实验方法很难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3.对变量进行操纵往往会花费过大,费时费力9.人格的科学理论定义是什么?定义: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是研究人格问题的心理学家围绕人格问题所发展出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概念体系,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和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二.特质论1.特质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特质概念:特质是特有的内在素质特征:1.是导致个体行为的内在属性vs.是对个体外显行为的描述性概括2.被看作人格的组成成分,几乎所有的人格特征都可以用特质来表示3.具有跨时间稳定性、跨情境一致性,并使人们各不相同2.特质论的基本假设、特征和研究策略是什么?基本假设: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跨情境的稳定性特征:(1).通常对预测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不感兴趣,却对预测那些得分处于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感兴趣(2).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常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解释行为的原因(3).容易依据特质分布曲线,对人们进行比较(4).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研究策略:(1)词汇学取向 (2)统计学取向 (3)理论取向测量方法:自陈式问卷测量3.简述并评价Allport的特质分类思想和人格动力观分类思想: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共同特质:是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不为他人所具有的、个人独有的特质,能精确地反映个体的人格结构首要特质:代表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中心特质: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但它们不具有像首要特质那样的渗透性次要特质:是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力很小局限 1、仅仅依靠特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2.实际研究中很难对个体独特的特质开展研究人格动力观指那些与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的动机种类:持续的机能自主统我的机能自主特点1.对于一个健康的成人,其过去的动机和他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2.动机可以有自我保持性:成为统我的一部分,独立于外部奖赏而存在局限 1 不易进行经验证明2坚持“现在决定现在”,完全否定了“过去对现在的影响”3描述多于解释,特别是关于“动机如何达成机能自主”4不能涵盖新动机和新目的产生的整个机制(仅看做是“活动的产物”)4.什么是特殊规律研究法和常规研究法常规研究法 1是寻求个体心理、行为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法 2十分依赖统计分析3通过在同一个文化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来确定某一成员在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上的情况特殊规律研究法 1指通过深入观察理解个体独特性的科学研究法2主张研究某个人的人格,不必花太多的功夫与别人做比较,而最好利用他本人的材料,如日记、自传、书信或谈话记录等,对他本身进行深入探讨3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动态的、有组织的特质组合5.简述Catell的特质分类思想1.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对应于奥氏的个人/共同特质)2.表面特质&根源特质表面:仅是明显同许多不同个体和环境相匹配的或大或小表征范围内的特质元素的集合”,通过观察外显行为得到根源:控制表面群集变异的潜在因素,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如外向性3.根据内容,划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人格的动力系统由不同水平的动力特质构成,为个体的行为提供能量和方向能力: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指那些决定个人工作效率的根源特质,智力是其中一种,可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方式有关,表现为个人的一般风格与速度特征,如懒散、勇敢,分为正常特质和变态特质4.根据特质的来源不同,特质可分为:体质特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环境塑造特质:是由经验决定的,也就是由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6.简述并评价FFM模型McCrae和Costa提出包括:5个人格维度:神经质(N)依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某处外向性(E)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分数两端分别为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经验开放性(O)对经验持开放和探求的态度。
孩子为何会有攻击性行为
孩子为何会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损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急、不满心情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进展极其有害,必需加以矫正。
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生子女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6—7岁)的孩子更多是接受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有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损害。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
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峻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
一般认为,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
男孩受到攻击后,会很急迫地去报复对方,假如放任自流,到孩子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心理学争论显示,攻击性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其大脑两半球均衡性进展与协同功能均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力气较差,右半球定型认知力气较弱。
假如孩子有了攻击性行为家长该实行哪些措施呢?
1、“转移留意”法,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独生子女。
如消耗能量,在孩子心情紧急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
2、利用绘画、音乐等陶冶性情的方法是改善孩子攻击性行为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
们的心理平衡,也能慢慢转移其攻击性行为。
------------------------------------------------------------------------------------。
请用心理学理论解释人的攻击性行为
请用心理学理论解释人的攻击性行为。
1、经典的精神分析解释: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
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伤害的,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的方式向别人表达出来。
2、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看重攻击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
一项研究表明:小学时被认为攻击性较强的人(喜欢推、撞同学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常出现虐待配偶和暴力犯罪。
3、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比别人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倾向,加之其教养环境,后来就成了攻击性成人。
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如:男性的攻击性倾向比女性强,因为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者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遗传基因传递下去。
4、人本主义流派:
他们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攻击性。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长为乐观、和善的人。
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问题。
如果儿童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
5、社会学习流派:
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
在游戏场所称王称霸的孩子发现,会打架能得到犒赏,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因为别的孩子都怕他们。
这种攻击行为得到的不是惩罚而是犒赏,这些孩子就会变成富于攻击性的成年人。
同时也给别的孩子起到一种强有力的榜样作用。
6、认知心理学流派:
探索的焦点是富于攻击性的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
有些人倾向于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同时也可能以攻击方式做出反应。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攻击性的
人格心理学学是如何解释“攻击性”的?特质论A型人格的3个特点之一: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1)研究者有时又把“敌意”称为“攻击性”a.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行为”定义为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主要研究社会情境和攻击的关系及攻击的预防、干预等问题。
b.攻击性的行为特征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有意的伤害行为被伤害者不愿接受c.攻击者的人格特征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d.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性别差异不明显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进入中学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e.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f. 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g. 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生理取向的攻击性1.内分泌学研究2.雄性激素,尤其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与表达有关3.血清中酒精成分高或糖成分低能提高攻击行为4. 2.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研究5.大脑某些区域被破坏,如杏仁核6.攻击行为个体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异常类型以慢波为主7. 3. 神经生化研究8.儿茶酚胺水平异常会损害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行为9.脑脊液中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10.遗传取向的攻击性Freud 的天赋攻击性认为人类受两种生而具有的本能的支配: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使人的生命得以产生及延续死的本能驱使人们指向自我或他人的瓦解或毁灭认为人类需要通过攻击来使死亡本能的力量远离自我,即死亡本能间接地导致了指向他人的攻击行为在Freud看来,攻击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进化人格心理学攻击性Q: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取暴力攻击,大多数暴力攻击的受害者是男性我们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与周口店猿人同时代)的一位男性,他死于5万年前,被从前面刺中左胸(Trinkaus & Zimmerman,1982)1965-1980年,芝加哥的杀人犯中,86%是男性,这些杀人案中80%的受害者也是男性(Daly & Wilson,1988)在各种文化的统计数据中,男性杀人犯占绝大多数,被害者也多为男性(Buss,2005)进化取向的攻击性Lorenz(奥地利)的本能说攻击的动因是本能的,这种能量在机体内部可以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攻击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在《论攻击》一书中,Lorenz研究了攻击性行为的自然历史这种行为是本能的,是由吃食、繁殖、逃跑和攻击这“四大动力”中的一种主要动力促成的Lorenz研究的是同类物种成员之间的搏斗和威胁,而并非捕食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攻击,也不是被捕食动物对捕食动物的围攻,或是任何一种被迫得走投无路的动物所作的自卫行动因此,Lorenz在侧重研究同一物种内部发生的攻击行为时,提出了这种攻击性在保护物种方面起着何种功能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几种答案:第一,它能使同一物种的成员均匀地分布在现有区域内,这样每个动物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第二,同一物种互相竞争的雄性动物之间发生攻击行为,可以确保只有那些最强壮的动物能够留下后代,可以保护自己的家族和群体最后,攻击性可以建立和维持某一动物群内部的等级关系。
试析舞蹈肢体语言中的行为动机——从心理学动机角度分析舞蹈《近墨者》中的攻击行为
现代 舞 ,受西 方艺 术 的感染 ,我 国也 在 2 0世 纪 初 出 现 了 现 代 舞 ,从 此 我 国 的 舞 蹈 艺 术 也 渐 渐 注 入 了 ・ 股 新 的 活
愿 望 .那 么 这 便 是 观 众 欣 赏 舞 蹈 艺 术 的动机 。
2
、
书 提 到 , ” 蹈 作 为 一 种 艺 术 形 舞
一
引 导 下 使 孩 子 对 学 校 有 了 认 识 ,进 而 产 生 了 入 学 的 愿 望 ,这 种 愿 望 就 是 孩
子 行 为 的 动 机 。 再 如 , 观 众 对 舞 蹈 艺
在 舞 蹈 的 后 半 段 当 黑 衣 们 在 白 衣 身 上 涂 抹 黑 墨 , 白 衣 猛 地 往 前 冲 试 图 逃 跑 ,被 黑 衣 们 强 制 拉 回 ,这 个 连 续 动 作 重 复 五 次 ,直 到 黑 衣 们 停 止 , 白 衣 依 l 按 照 惯 性 一 个 人 莫 名 其 妙 的 E l “ 跑 被 拉 回 ”.直 到 重 复 十 几 次 .这 逃 在 心 理 学 中 称 作 行 为 主 义 的 条 件 反 射 因 受 到 刺 激 渴 望 摆 脱 这 种 困 境 . 不 停 的 重 复 直 到 形 成 习 惯 。 比 如 说 ,心 理 学 中 有 一 个 猴 子 的 实 验 ,每 次 看 到 红 色 的 皮 球 就 给 猴 子 香 蕉 .重 复 多 次 .直 到 在 没 有 香 蕉 的 情 况 下 给 猴 子 看 红 皮 球 . 它 也 会 分 泌 唾 液 。 综
护 自己。
后 突 然 出现 两 只 黑 手 ,偷 偷 伸 向 主 人 公 的 脸 开 始 揉 搓 .动
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personality):通常亦称“个性”。
个体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品质。
是构成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
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
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人格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由于各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各不相同,使各人之间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
这种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具有某种特点上,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
个性(individuality):通常即“人格”。
但有时与“人格”也有差异,表现在:个性强调个体差异,人格既描述差异也从总体上、实质上阐述个体行为的原因;个性相对于共性而言,人格仅针对人而言,不用于动物和其他事物的描述。
个性倾向性(personality trend):个体积极活动的指向性。
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影响认识的方向和深度,控制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和性质,调节行为习惯。
包括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personality):在一个人身上表现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过程和特点。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能力、气质和性格。
亦有人认为兴趣也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
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个性心理特征与人的心理过程联系密切。
前者是通过后者去形成和发展的。
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人格的构成成分。
是人格心理学家用以解释个体差异的假设性概念。
根据这种观点,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从同样的维度或因素去分析,但是心理学家对人格结构的看法并不一致。
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攻击性
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害性)是儿童社会性进展中一项特殊重要的内容。
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进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制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
朝这个方向进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乐观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
但是假如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如损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
在一些完全不能和别人和谐相处的成人以及那些犯罪者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攻击性的后果。
0-3岁早期开发本文所要争辩的是后一种有害的攻击性。
一、什么是攻击性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有意或工具性目的的损害行为,这种有意损害包括直接的身体损害(打人)、语言损害(骂人、赞扬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损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损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照旧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
敌意攻击是有意损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确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损害他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有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假如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二、攻击性进展的一些规律心理学争论发觉,一般来说,儿童的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头表现出来。
有人观看了成对做玩耍的20-23个月的婴儿,记录下全部冲突情节,发觉这些学步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扭斗(如他们争吵说“这是我的”;“明明已经有汽车了”等等)。
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逼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
这表明20-23个月的婴儿已消逝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心理学争论还发觉了攻击行为进展的如下年龄特点:1. 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慢慢削减,四岁后已不常见。
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2. 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3. 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消逝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行为; 4. 攻击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特点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为目的的言语、行为或动作。
这种行为常伴随着愤怒、敌意和冲动。
攻击性行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激烈性,表现为行为的暴力程度高;二是目的性强,攻击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目的或意图;三是行为原因多样,攻击性行为既可以由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引发,也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影响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身体层面,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大、身体伤害甚至是死亡。
心理层面,攻击性行为会引发情绪紊乱、心理创伤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攻击性行为还可能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声誉等方面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
三、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类型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
心理因素是主要的成因之一。
例如个体的性格特征、自尊心受挫、压力积聚等都可能成为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外部环境也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暴力电视节目、虐待和忽视行为都可能促使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等。
四、社会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社会对攻击性行为普遍持反对态度。
攻击性行为违背道德伦理,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遭到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法律层面,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攻击性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此外,社会也通过教育宣传等形式,提倡和促进人们树立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五、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减少攻击性行为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与策略。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力度。
此外,改善社会环境也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以友善和和谐为导向的宣传活动、倡导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等,都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特点、成因和类型,以及社会的态度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攻击性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格:德莱加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2 、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和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
其二作为人格基本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应用。
3、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的,稳定、慢性、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这些模式可以严重损害一个人在社交或职业场合的功能,并造成显著的痛苦。
4 、A型人格:又称A型行为模式,描述了个体对其身体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总的一致性行为方式,它被概括为一个人陷入在短而又短的时间里干多而又多的事情的不断斗争进取的境况中所表现的行为模式。
(要素:无缘无故的敌意、攻击性、争强好胜、总是感到时间紧迫、没有耐心、行色匆匆、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运动迅速而莽撞)C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而将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习惯于自我克制追求完善。
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屈从于权威等。
5、认知失调理论:⑴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
⑵当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
⑶认知失调的本质: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
6、集体无意识概念:根据荣格的理论,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这些保持在脑中的祖先经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种族记忆”、“初级印象”或“原始意象”。
7、高峰体验: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8、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这种学习指个体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班杜拉提出)9、艾森克三因素结构理论:①外倾—内倾②神经质—稳定性③精神质—超我机能。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一、人性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阿德勒持自由意志人性论,强调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
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类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和潜意识内的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选择的目标与理想。
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人们为自己定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以后,其行为变得统一。
阿德勒以这种解释取代决定论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
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基本上是受社会驱力激励的。
个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
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
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是由他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他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学是如何解释“攻击性”的?特质论A型人格的3个特点之一: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1)研究者有时又把“敌意”称为“攻击性”a.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行为”定义为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主要研究社会情境和攻击的关系及攻击的预防、干预等问题。
b.攻击性的行为特征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是有意的伤害行为被伤害者不愿接受c.攻击者的人格特征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d.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性别差异不明显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在2~2.5岁时就可表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攻击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进入中学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暴力方式来表现攻击行为e.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f. 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g. 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生理取向的攻击性1.内分泌学研究2.雄性激素,尤其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与表达有关3.血清中酒精成分高或糖成分低能提高攻击行为4. 2.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研究5.大脑某些区域被破坏,如杏仁核6.攻击行为个体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异常类型以慢波为主7. 3. 神经生化研究8.儿茶酚胺水平异常会损害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行为9.脑脊液中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10.遗传取向的攻击性Freud 的天赋攻击性认为人类受两种生而具有的本能的支配: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使人的生命得以产生及延续死的本能驱使人们指向自我或他人的瓦解或毁灭认为人类需要通过攻击来使死亡本能的力量远离自我,即死亡本能间接地导致了指向他人的攻击行为在Freud看来,攻击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进化人格心理学攻击性Q: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取暴力攻击,大多数暴力攻击的受害者是男性我们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与周口店猿人同时代)的一位男性,他死于5万年前,被从前面刺中左胸(Trinkaus & Zimmerman,1982)1965-1980年,芝加哥的杀人犯中,86%是男性,这些杀人案中80%的受害者也是男性(Daly & Wilson,1988)在各种文化的统计数据中,男性杀人犯占绝大多数,被害者也多为男性(Buss,2005)进化取向的攻击性Lorenz(奥地利)的本能说攻击的动因是本能的,这种能量在机体内部可以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攻击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在《论攻击》一书中,Lorenz研究了攻击性行为的自然历史这种行为是本能的,是由吃食、繁殖、逃跑和攻击这“四大动力”中的一种主要动力促成的Lorenz研究的是同类物种成员之间的搏斗和威胁,而并非捕食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攻击,也不是被捕食动物对捕食动物的围攻,或是任何一种被迫得走投无路的动物所作的自卫行动因此,Lorenz在侧重研究同一物种内部发生的攻击行为时,提出了这种攻击性在保护物种方面起着何种功能的问题,最后得出了几种答案:第一,它能使同一物种的成员均匀地分布在现有区域内,这样每个动物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第二,同一物种互相竞争的雄性动物之间发生攻击行为,可以确保只有那些最强壮的动物能够留下后代,可以保护自己的家族和群体最后,攻击性可以建立和维持某一动物群内部的等级关系。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益的,因为最年长和最有经验的动物能领导这个群体,并将它们所学经验传给后代这种同一物种内部的攻击性怎样才具有这种生存价值而不会导致伤害和死亡?大多数攻击行为都是以威胁或追逐这种形式发生的,而并非真正的肉体搏斗洛伦兹由此推理说,进化使这种搏斗“仪式化”了,因而可以产生上述益处而不会真的造成伤害攻击性的认知观1.信息加工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由道奇、理查德和弗雷姆等人提出认为个体从面临某一社会线索到作出攻击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编码—解释—反应寻求—反应决策—实施编码:从环境中收集关于这一事件的信息解释:如领会对方的行为是偶然的还是有意的、恶意的还是善意的反应寻求:考虑对问题情境做出友善的还是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反应决策:选定一种最适合当前情境的反应实施:根据所选择的反应做出行为如果儿童不能按顺序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或在某个环节发生偏差,就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攻击性儿童对敌意性线索表现出有偏向的注意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中存在归因偏差:会明显地倾向于将情景中不明确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意义的信息攻击性儿童在行为反应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攻击性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后果抱乐观的期待高攻击性儿童更加相信攻击行为会减少他人的攻击行为,并且能够产生利己性报偿(损人利己)高攻击性儿童预期攻击行为有助于提高自尊,保持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高攻击性儿童普遍相信攻击行为是一种合理的反应,会避免给他人留下消极的印象,并且很少会给对方造成痛苦2.社会归因模型福格森和鲁尔等人研究表明:个体受伤害后,首先要对他受伤害的情境进行评估,以确定伤害者应负的责任:对方是否是有意的;对方动机的善恶如果个体把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归因为伤害者的人格因素而非情境因素,那么他的愤怒程度和行为表达要强烈的多在评估的基础上,受伤害者进而确定伤害者所应承担的道德上的处罚动机论1.Dollard & Miller认为攻击是挫折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源于死本能“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预先假定了挫折的存在,反过来,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被定义为“目的性反应遭到阻碍时的伴随状态”攻击被定义为“行为的反应目标是伤害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替代物)”2. 攻击的移置如果直接的攻击有可能带来消极的后果,那么攻击的诱发力可能表现在其他客体上,也就是说,不是把攻击和矛头指向挫折的直接根源,而是指向某种其他的、通常是“无关的”对象也称作“攻击的转移”在Dollard & Miller (1948)的一个实验中,实验者强迫一群正期待着参加盛大晚会的被试去做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
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态度测量表明,实验后被试对墨西哥人、日本人的态度变得更为否定,这其中就包含着攻击移置的成分Dollard & Miller认为攻击的移置可以理解为刺激的泛化3. Dollard & Miller总结了挫折—攻击的两条原则:攻击行为的产生与挫折感的强弱,与遭受挫折的次数、对攻击行为后果的预期有关受挫者在遭受挫折后采取何种攻击形式与文化教养有关。
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行为同自己的身份相一致4.挫折导致攻击的决定因素与挫折反应相联系的驱力水平(受挫折驱力的强度)挫折的完全性(受挫折驱力的范围)小挫折的累积效应(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攻击反应可能受到惩罚的程度5. 对“挫折—攻击行为”观点的自我修正Miller(1941)认为,攻击只是挫折的一种后果,其他可能的反应还有退缩、冷漠、退化和固结(刻板的行为)仍忽视认知因素的作用6. Bandura对Dollard & Miller的批评——关于“挫折—攻击行为”Bandura认为挫折并非必然导致攻击:挫折后的个体既可表现攻击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心灰意冷、自杀或奋发图强、克服挫折的行为这取决于个体已往生活中已习得的对付生活压力的行为模式Bandura对攻击行为的起因进行了分析,提出:①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行为:愤怒、恐惧、情欲亢奋、异常欣快,等②情绪唤醒只是便利了攻击行为的发生,并非攻击行为发生的必然条件由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唤醒对那些经常以攻击的方式对付生活压力的人来说,才是攻击行为的原因,而对其他人来说则未必如此③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减低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既可通过攻击的方式,也可通过非攻击的方式。
在后一种减弱方式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④在Bandura看来,大多数攻击行为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而获得的Dollard & Miller认为替代性地参与攻击活动,可消耗攻击的能量,因而可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Bandura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观察到以合法形式示范的暴力行为不仅提高了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且促进了⋯⋯人们选择攻击的方法解决冲突。
”文化心理学怎样解释攻击性攻击性:文化心理学的解释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传统在攻击性行为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带来不同的后果,所以,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理解攻击性行为的适应意义在崇尚个人主义和控制的文化中,攻击行为的水平较高中国儿童被教导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期望和可能的反应,而语言攻击、直接表达情绪以及当面冲突是要避免的攻击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对于中国儿童比西方儿童更加糟糕美国的攻击性儿童主要表现出外部问题,而中国的攻击性儿童不仅有外部问题,而且还有内部问题(例如,孤独感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