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体内的气体交换

合集下载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全过程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填空题
右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 请你想一想据图回答: 图,请你想一想据图回答: (1)在气体交换过程中, )在气体交换过程中, 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气 体是( 体是( 氧气 ) 血管内流的是( (2)B血管内流的是( 动脉 )血。 ) 血管内流的是 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D血管 (3)C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 血管( 高 ) ) 血管内血液里二氧化碳比 血管(
二氧化碳
血液
交换结果: 3、 、 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的动脉血。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的动脉血。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为人体 补充氧。 补充氧。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总 结:
1、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 、气体交换的原理: A、氧气扩散进组织细胞 、 B、二氧化碳扩散进血液 、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 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情况,如果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 表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养料 . D.废物 .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呼出气体中CO2增多,而 、为什么呼出气体中 增多, O2减少呢? 减少呢? 2、肺吸入的氧气是如何进入人体内 、 组织细胞的? 组织细胞的? 3、体内细胞产生的 、体内细胞产生的CO2 是如何排出 体外的? 体外的?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 示意图
1
2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通过呼吸系统进行的。

在呼吸过程中,肺部
通过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传递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
身体外。

这个过程涉及到气体分子的扩散、渗透和化学反应等多个步骤和
机制。

具体来说,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一种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它可以
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同时,在组织细胞内,氧气与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TP(三磷酸腺苷),提供人体细胞的能量需求。

而二氧化碳则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
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再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完成了体内气体交换的
过程。

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

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

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过程之一。

在动植物体内,气体交换主要指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生物体的角度,探讨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机制。

一、人类的气体交换1. 呼吸系统的结构人类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实现。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关键器官,它由许多小的气泡组成,被称为肺泡。

2. 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我们吸入空气时,氧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呼吸道,经过喉咙、气管和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

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运输到肺泡,从血液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呼出气体的形式被排出体外。

3. 气体交换的调节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需求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呼吸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身体运动增加时,氧气需求量也会增加,此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更多的氧气供应。

另外,呼吸系统还会受到化学和神经调节的影响,通过调节呼吸中枢的活动来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二、植物的气体交换1. 植物体的结构植物体的气体交换主要依靠叶片上的气孔和叶肉组织。

气孔是植物体上的微小开口,可通风并调节气体的进出。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

而呼吸作用时,植物会吸入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3. 气孔的开闭调节植物的气孔开闭是植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通常情况下,气孔会在白天开启,以便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在夜晚或干旱等条件下,气孔会关闭,以防止水分过多蒸发。

此外,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三、其他生物体的气体交换除了人类和植物外,其他生物体的气体交换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鱼类通过鳃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并从水中吸收氧气。

昆虫则通过气管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气管直接与氧气接触,使氧气进入细胞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机制,它通过气体交换,保证了我们身体正常的供氧和排二氧化碳的需求。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呼吸道和肺部,它们共同完成了气体交换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呼吸道的构成及功能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引入肺部,完成气体交换。

在呼吸道中,鼻腔是气体交换的起始点。

我们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被滤净、加热和加湿,目的是为了保护肺部和其它呼吸道组织。

此外,鼻腔内的粘膜还能分泌粘液,使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附着在粘膜上,从而减少它们进入肺部的机会。

二、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及功能气管是连接鼻腔和支气管的结构,它由软骨环组成,能够保持通气道的通畅。

气管的粘膜具有纤毛和粘液腺,纤毛能够通过持续性的运动将阻塞在气道内的异物和黏液排出。

支气管是气管的延伸,它们进一步分支成为肺部的细支气管。

在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上的纤毛通过上行运动将异物带到喉部,其中包括积聚的黏液和吸入的灰尘等。

这是呼吸系统中的自洁机制,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三、肺部的结构及功能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两个肺被胸膜包裹,左右肺分别位于胸腔的两侧。

肺部的结构可以分为肺泡、毛细血管和支气管三个部分。

当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时,它会通过细支气管进入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它们的内部被一层薄膜所包裹,薄膜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就在肺泡内完成。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只有极薄的薄膜,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轻松地通过这个薄膜进行交换。

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它会通过薄膜被毛细血管吸收,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并被输送到全身各部分。

相对应地,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通过肺泡薄膜释放到肺泡中,最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四、气体交换的调节机制呼吸的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控制。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感知体内的气体需求,并通过调节肺部的供气量和呼吸频率来满足需求。

化学感受器分布在主动脉和大脑的特定区域,它们能够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人体的呼吸选择题

人体的呼吸选择题

一、单选题1.再做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说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举,膈肌舒张而使个上升B肋骨上举,膈肌收缩而使个下降C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使个上升D肋骨下降,膈肌收缩而使膈下降2.某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0厘米,尽力呼气时达到93厘米,尽力深呼气时为75厘米,该同学的胸围差是()A18厘米B13厘米C8厘米D5厘米3.人在剧烈运动时()A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加强B频率加大,深度变浅C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减小D频率变慢,深度加大4.以下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错误()A工业生产B汽车尾气C植物种植过多D地面扬尘5.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鼻B、气管C、支气管D、肺6.下列哪项保证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膈肌B、呼吸道黏膜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汗毛7.人们进行森林沐浴()A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B负氧离子含量比室内高得多C能吸收二氧化碳D空气清洁、湿润,空气充裕8.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下列能使吸入的的气体便清洁的结构有:1鼻毛2声带3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4鼻粘膜5会厌软骨()A(1)(2)(5)B(1)(3)(4)C(2)(3)(4)D(3)(4)(5)9.人体肺的具体位置是在()A体腔B胸腔C腹腔D盆腔10.呼吸是指()A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交换的过程C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D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1.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12.下列疾病中,可能是由空气感染引起的是()A哮喘B病毒性肝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沙眼13.吸烟首先伤害的人体结构是()A肺B血液C心脏D呼吸道粘膜14.为了保证教师内的空气清洁、清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绿化周围环境C勤打扫教室及周围的环境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飞入15.要保持环境中空气清洁、新鲜,下列不适宜做法是()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16.住宅刚刚装修完毕,不能马上搬进新居,这是因为居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的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A关闭门窗,喷洒大量的醋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D喷洒空气清新剂17.在进行探究“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是,下列做发能减小误差的是()A在同一地点多放几个载玻片B对测算结果取平均值C设置重复组D以上做法都对18.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是()A优B良C轻度污染D重度污染19.禁止青少年吸烟是因为()A烟内含激素,吸入后影响正常发育B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C烟内含致癌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D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悔反应迟钝20.以下哪种主业的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A园林工人B交通警擦C油漆工人D工业区的人21.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A肺泡虽小,数量很多B肺泡外完缠绕着毛细血管C肺泡必有一层细胞壁构成D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2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强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长的范围大加大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D呼吸收缩力增强23.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A气体扩散B呼吸运动C膈肌收缩D飞的扩张24.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肺泡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25.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是,于此无直接关系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抱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中气管中位置最高的器官26.测量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A不挺胸,不憋气B挺胸C挺胸,憋气D不挺胸,憋气27.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基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B停止工业生产C戴口罩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28.在以下列中职业人群,最容易的呼吸道疾病的是()A司机B售货员C园林工人D油漆工29.感冒时常常感觉呼吸不顺畅的原因是()A气管分泌的黏液过多B鼻涕量增多C鼻粘膜充血D声带肿胀,声门裂便窄30.呼吸道的主要器官是()A呼吸道B支气管C气管D肺31.人们能够发声是因为呼气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震动了()A鼻B咽C支气管D声带32.有关于鼻腔适于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鼻腔内的丛生的鼻毛可以过滤灰尘B鼻腔粘膜内的毛吸血管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C鼻粘膜内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D鼻粘膜能温暖吸入人体内的空气3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的灰尘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鼻粘膜内的嗅觉细胞能感受气体的刺激D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进入肺的空气34.一般来说,鼻涕和痰的主要成分是()A唾液腺和器官的分泌物B肺泡的代谢飞舞和器官的分泌物C唾液腺和鼻腔粘膜的分泌物D呼吸道粘膜分泌物和他粘住的灰尘、细菌等35.某人平静时胸围长80cm.尽力深吸气时胸围长90cm,尽力深呼气时胸围78cm,此人的胸围差是()A2cmB10cmC12cmD80cm36.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下降,氧上升B二氧化碳下降,氧下降C二氧化碳上升,氧下降D为氧化碳上升,氧上升37.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38.某人重复三次测定的肺活量及平均值如下各项,他的肺活量是()A3800毫升B4100毫升C3500毫升D以上都行39.当我们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舒张、收缩D收缩、收缩40.感冒时常常感觉呼吸不顺畅的原因是()A气管分泌的黏液过多B鼻涕量增多C鼻粘膜充血D声带肿胀,声门裂便窄41.边哭泣便吞咽,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B食物太小,随空气进入气管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D环状软骨扩大42.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A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B温度太高C氧的浓度太高D病毒和细菌太多4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序应当使()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44.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A使人漂亮。

《体内气体的交换》教案

《体内气体的交换》教案

教学目的:1.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2.掌握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

3.了解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4.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教学重点:体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

教具准备:气体交换示意图(参照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画,删去图中的分压数值)。

实验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干净的玻璃管,烧杯,香水(指有香气味的液体,如花露水),广口瓶(或培养皿)。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与讲述、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实验前的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石灰水,待澄清。

上课前,请两位同学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试管中(石灰水要适量),并按每只烧杯内放两个试管和1个玻璃管的要求,准备出12份(实验组人数视班内人数而定),然后拿到教室,供实验时用。

(本节课也可在实验室上。

)复习提问: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怎样实现的?(回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引言:回答得对。

但是在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是怎样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就涉及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的问题了。

(点题)观察:请同学们先按照第二节课文开始时的[看一看,想一想]栏目中的要求,进行观察、思考。

提问: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多了还是少了?(回答:从图中看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讲述:回答正确。

这说明xx同学看懂了插图的意思。

那么,如何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呢?下面做一个实验。

实验、观察:请按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坐好,每组选一人来讲台领取实验材料用具一套。

实验开始,请一位同学从烧杯中取出一个试管,按实验九中的图示,先将玻璃管插入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再吹气。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教师巡视,同时指出:①玻璃管一端不要插到试管底部,以免影响吹气。

②吹气的时间要适当,以吹至石灰水浑浊为宜。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身体组织之间的交换。

以下是典型的体内气体交换过程:
1. 呼吸过程:空气进入肺部,好氧细菌在肺泡细胞上合成ATP,释放CO2,肺泡上皮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把CO2放在空气中。

2. 气体扩散:氧气由肺泡内进入肺毛细血管,在血液中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输送到身体组织中。

3. 细胞呼吸:在身体组织里,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内,通过细胞呼吸和ATP合成过程,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4. 反向扩散:二氧化碳从细胞内进入毛细血管,然后通过血液和气相的交换,进入肺泡,并通过呼吸道呼出体外。

这些过程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确保我们的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排出足够的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1. 呼吸系统解剖学结构呼吸系统包括了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其中鼻腔和咽喉是外部气体与呼吸道的第一关,它们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并且加热和湿润空气。

气管是连接咽部和肺部的气道,它包含了多个软骨环来保持气道的通畅。

支气管将气流输送到肺内,然后再分支成小的气管细支。

这些气管细支和肺泡组成了呼吸系统中最终的气体交换部位。

2. 肺泡生理学肺泡是呼吸系统中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它们是由气管细支末端处分支出的小囊状结构,其周围的微血管网则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内的氧气经过肺泡血管壁进入到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泡壁进入到肺泡腔,最终通过呼出气体排出体外。

肺泡的表面积大,对气体交换的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气体交换的调节机制气体交换受到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肺泡内和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梯度。

当肺内氧气浓度高、血液中氧气浓度低时,氧气会通过肺泡壁进入到血液中,从而维持氧气的平衡。

而二氧化碳则是相反的情况,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时,它会通过肺泡壁进入到肺泡腔中,最终排出体外。

此外,呼吸系统中的多个神经体液系统也会对气体交换进行调节,包括了中枢呼吸中枢、肾上腺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

4. 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是一种用来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了肺活量、呼气流量和术后肺活量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了解肺部的功能状态,进而评估呼吸系统是否有异常,比如肺气肿、哮喘和肺功能不全等。

肺功能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5.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那些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的疾病。

包括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癌和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影响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等问题。

因此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气体交换是生物体内部的重要生理过程,它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维持气体平衡和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生物气体交换知识点生物气体交换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延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生物气体交换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一、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人体呼吸系统是生物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

口鼻吸入的空气经过喉部和气管,进入肺部,肺泡是生物气体交换的地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毛细血管。

当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时,氧气会向血液中扩散,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二、缺氧状态当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氧气进入体内不足时,就会导致缺氧状态。

常见的缺氧状态有高原反应、窒息、呼吸系统疾病等。

缺氧状态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三、呼吸速率和深度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人体的呼吸速率和深度对气体交换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时,呼吸速率和深度会自然加快,这样可以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肺泡和血液中,同时也会更多地排出二氧化碳。

当身体休息时,呼吸速率和深度会慢下来,以保持身体健康的平衡状态。

四、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不应该急促或者太慢。

其次是深呼吸,尽量让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

同时,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我们也应该经常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让身体有足够的氧气供给。

五、生物气体交换的其他方面生物气体交换还包括其他方面的知识点,如有机物的氧化和无机物的还原等。

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生物气体交换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知识点,并为之付出努力。

总之,生物气体交换是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延续的关键之一,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课件-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课件-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位是( D ),氧气浓度最高的部 位( A ) A、肺泡 B、主动脉 C、肺静脉 D、组织细胞
6、小明在“探究人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变化”时,发现连续吹气多次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D ) A、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情境导入
我们每天通过呼吸,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 氧化碳,纳闷你们知道它们的含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吗?在人体内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
本节目标
1、尝试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含量 的变化,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 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概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3、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探究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探究目的: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推荐器材: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塑料管,洗耳球等。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 (2)用塑料管向石灰水里连续吹气
多次。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二氧化碳。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的管口,挤压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模拟吸气)。
实验装置 示意图
1
2
实验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比较
气体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吸入气 21%
0.03% 78%
呼出气
16% 4% 78%
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 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3、血液经过体循环后,其成分变化主要是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血液变化 静脉血就成为含氧丰富的__动_脉__血___。 4.气体交换过程简式
肺泡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5.意义 血液不断从肺泡中获得___氧_____,并排出__二_氧__化_碳__。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三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定义: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典例]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解析]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c表示二 氧化碳,d表示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 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血管乙表示肺静脉,其中的血液进入心脏 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情景展示】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用塑料管向其中 一个试管里连续吹气。分析下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呼出气体 79.00% 16.30% 4.50% 0.20%
吸入气体 79.00% 20.90% 0.04% 0.06%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内小结
人体 内的 气体 交换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 结果:静脉血→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是生物体内外环境气体的交流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中,包括肺部和组织细胞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从外部环境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最后输送到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而二氧化碳则从组织细胞中经血液运输到肺部,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气体交换的原理包括气体扩散、气体溶解和气体输运等过程。

首先,气体扩散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之一。

气体分子在生物体内外环境中通过浓度梯度进行自发扩散。

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进行扩散,从而实现气体交换。

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则相反,这种浓度梯度驱动了气体分子的扩散。

除了浓度梯度外,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还受到温度、压力和扩散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气体溶解也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原理之一。

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溶解在血液中进行运输。

血红蛋白是氧气运输的主要载体,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溶解到血液中,然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最终输送到组织细胞中释放氧气。

而二氧化碳则以溶解的形式从组织细胞中运输到肺部,通过肺泡壁溶解到肺泡中,最终排出体外。

此外,气体交换还涉及气体的输运过程。

在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血红蛋白和血浆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进行输运。

血红蛋白是氧气的主要输运载体,而二氧化碳主要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溶解在血浆中进行运输。

这些输运过程在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的平衡和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包括气体扩散、气体溶解和气体输运等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了生物体内外环境气体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深入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生理过程,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呼吸健康,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和环境,促进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分别是:外呼吸、肺泡通气、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和组织气体扩散。

1. 外呼吸
外呼吸是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第一个过程。

它是指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通过支气管和肺泡,充分接触肺泡内的气体,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当空气进入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2. 肺泡通气
肺泡通气是肺部的主要功能之一。

它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地进行吸入和呼出,以供身体各个部位所需。

在肺泡通气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从肺泡中排出。

而从空气中吸入的新氧气则填满肺泡,以供外呼吸和组织氧合作用使用。

3. 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在肺泡内进行外呼吸的同时,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也在体内运输气体。

当血液流过肺泡壁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会通过弥散作用进行交换,使气体从肺泡中进入血液中,同时将身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称为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4. 组织气体扩散
组织气体扩散是指肺泡中氧气从血液中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它会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前往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组织内,氧气会从血液中弥散到身体细胞中,以支持细胞所需的能量代谢。

同时,代谢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也会进入血液中,并通过肺泡扩散排出体外。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扩散作用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二氧 化碳 A

B氧气Βιβλιοθήκη 乙D C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过程 血液成分变化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类型
部位
原理 气体扩散
肺泡 与 肺 肺泡内的 ( 氧气 血 ) 液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 血液 之间 泡 ( ) ( 氧气 组织 ) 组织里的 组织细胞 与 血 ( ) 气体交换 血液 细胞 二氧化碳 之间 液
肺泡 1为___,它的壁 1 一 很薄,由__层 2 上皮 ___细胞构成. 毛细血管 2为____,它的壁 一 也很薄,由__层 上皮 ___细胞构成.
比 较 两 个 过 程 的 差 异
呼 吸 运 动
肋 间 肌
膈 肌
膈 顶 部
胸 肺 廓
肺内气压
吸 收 气 缩 呼 气
收 向 扩扩 缩 下 大大
低于大 气压
气体交换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读28页第一自然段回答:
1.气体具有( 扩散 )作用。 2.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 平衡 )状态。 散,直至达到( ★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两个过程, 都是通过(扩散作用 )完成的。
肺泡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 与_________ 组织细胞 之间; ①部位:_____
低于 血液中氧的含量,所以,氧 ②氧气:组织细胞中氧的含量_____ 血液 扩散进入_________ 组织细胞 ; 气由_____ 高于 血液中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

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人体气体交换是指身体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从外界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肺部的作用、气体的进出、气体的运输、血液的循环、细胞的呼吸,以及氧气的利用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等多个相关环节。

这四个过程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

肺部是人体气体交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将氧气吸入肺泡,然后将二氧化碳从肺泡中排出体外。

气体的进出过程是通过呼吸行为完成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在吸气过程中,胸腔膨胀,肺容积增大,导致气压降低,使得外界氧气进入肺部;而在呼气过程中,胸腔收缩,肺容积减小,导致气压增加,使得肺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气体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通过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而二氧化碳则从组织和器官中通过血液运输至肺泡,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血液的循环在气体交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气体运输过程中,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带有氧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细胞使用,同时也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运回肺部。

细胞的呼吸是指细胞内氧气与糖类等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而产生能量的过程。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与糖类分解产生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作为代谢产物。

这一过程是为了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总之,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确保了正常的气体交换和细胞呼吸,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及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展开详细讨论。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2.1 第一个过程:肺部的作用和气体的进出2.1.1 肺部的作用:探讨肺部在气体交换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体内气体交换是指人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组织中的交换过程。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部,经过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最终进入血液中,被红细胞携带到身体各处。

同时,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被带到肺部,再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中,肺泡的表面积非常大,以便更多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

此外,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差也影响着气体交换的速率。

当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时,氧气会从肺泡进入血液中,反之,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时,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人体正常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身体各处细胞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同时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正常代谢功能。

- 1 -。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由鼻腔、咽部、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气管分叉后形成两个主支气管,细分成小支气管,并最终进入肺部形成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由密布的毛细血管网和肺泡表面覆盖的薄膜组成。

气体交换是依靠浓度梯度和扩散过程进行的。

氧气浓度在外部环境较高,而在肺泡内较低。

相反,二氧化碳浓度在肺泡内较高,而在外部环境中较低。

这种浓度差异驱动氧气从外部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从肺泡排出到外部。

当呼吸进行时,人体通过外部鼻腔或口腔吸入氧气。

进入鼻腔后,氧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然后进入肺部。

气管的壁内覆盖着纤毛和黏液细胞,纤毛可以帮助清除异物和黏液,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气管进一步分支成为许多支气管,并最终进入肺部,形成肺泡。

肺泡是由单层的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极薄的薄膜,使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轻易地穿过。

在肺泡壁上,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表面和毛细血管内。

毛细血管在肺泡周围形成了大量的网络,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在与肺泡内氧气强度差异的作用下,氧气从肺泡进入红细胞内。

同时,二氧化碳从红细胞内流出,进入肺泡,准备被呼出体外。

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新鲜的氧气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细胞将氧气与营养物质进行化合作用,产生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作为副产物。

二氧化碳由血液携带,回到肺部,通过气道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呼出,气体从肺泡流出,经过气道并排出体外;另一种是溶解在血液中,经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依靠气体浓度梯度和扩散作用的过程。

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的氧气,经过气道,进入肺部,通过肺泡壁上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内,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

与此同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从血液中排出体外,进而通过气道呼出。

气体交换的位置

气体交换的位置

气体交换的位置气体交换是指在生物体内外之间进行气体的吸收和释放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中的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而在植物体内,气体交换则主要发生在叶片的气孔和空气中。

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分别介绍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

一、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1.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肺泡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它们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连。

当人们吸入空气时,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则从肺泡中释放出来。

这是因为肺泡内的气体分压与外界的气体分压存在差异,气体会沿着浓度梯度进行扩散。

同时,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之间只隔着一个薄膜,氧气可以通过这个薄膜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薄膜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2.气体交换的影响因素气体交换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气体的分压差异,气体分压差越大,气体交换速率越快。

其次是气体的溶解度,溶解度越高,气体交换速率越快。

此外,气体分子的大小和溶液中的温度也会影响气体交换的速率。

二、植物体内的气体交换1.叶片的气体交换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气孔是由两个成熟的保卫细胞组成的,它们可以调节气孔的开闭程度。

当气孔开放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植物体内,而氧气则可以从植物体内释放到空气中。

这样,植物可以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2.气孔的开闭调节植物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程度来控制气体交换的速率。

气孔的开闭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强、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当光强较强时,植物会开放气孔,以便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当温度较高或湿度较低时,植物会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三、结语气体交换是生物体内外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重要过程。

在人体内,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使得我们可以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而在植物体内,叶片的气孔则使得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通过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外的气体交换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⑴ 肺泡数目多; ⑵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⑶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氧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 静脉血 动脉血
肺动脉
CO2 O2
肺泡
CO2
O2
肺静脉
静脉血 肺部毛 动脉血 细血管
【演示动画: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4.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 C )
A. 肺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组织细胞 D.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管
5.人体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B )
A.构成细胞
B. 分解有机物
C.变成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
6.下列四个过程中,不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 C)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 运输 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7、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
细胞( B )
A.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四层
1、进入血液的氧气要送到什么部位?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
组织细胞
2、氧气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线粒体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
1、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载玻片涂薄薄 的一层凡士林,粘附尘埃粒子。


外氧

界 呼吸道肺

的氧
毛 血液
细 血
循环

二氧 管
化碳


的氧

组织

细胞
血 二二氧 氧
管 化化碳 碳
肺的通气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 液中的运 输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1、氧气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
一项是:( D )
A. 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B. 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 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 D. 肺泡、动脉血、 静脉血、组织细胞
2、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进出肺泡的直接
原因是( A )
A.呼吸运动形成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 之间的压力差
B.呼吸的扩胸 C.气体扩散 D.呼吸运动
2、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
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
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
A.氧气
某 物
B.二氧化碳
体内的气体交换
(1)填写横线所指结构代 表的名称。
(2)左图表示 呼 气状态 ,右图表示 吸气状态 ;处于右图状态中,膈 肌处于 收缩(收缩或舒 张)状态。
(3)两个图合起来表示肺 与 外界 进行气体交换 的过程。
吸气时,肋间外肌____收___缩_____,肋骨___上___提______, 胸骨向__上_____向__外_____移动,使胸廓的___前___后______径 和___左___右______径都增大;膈肌收缩时,膈顶部 ___下___降_____,使胸廓的__上____下______径增大,胸廓__扩___大_____, 肺的容积___增___大____,肺内的气压___下___降______。
是二氧化碳
C.血管甲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甲 乙 丙 血管 D.血管丙内的血液为动脉血
1、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 C )
A、空气 B、血液 C、组织细胞 D、肺泡细胞
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 C )
A、肺 B、血液 C、细胞 D、心脏
3、人吸气时( B );人呼气时 ( C ) A、胸廓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胸廓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 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 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 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 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 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 不同说明了什么?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 设置甲瓶?
作对照。
结论 : 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 减少 ,二氧化
质 含
C.养料

D.废物
﹉﹉﹉﹉﹉ ﹉﹉﹉﹉﹉﹉﹉ ﹉﹉﹉﹉﹉﹉﹉ ﹉﹉﹉﹉﹉﹉ ﹉﹉﹉﹉﹉﹉
Ⅰ Ⅱ ⅢⅣ
右图曲线表示人体血管内二氧化碳和氧气
含量的变化,如果乙为肺部毛细血管,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曲线b表示的气体
气 体
是氧气


a
B.曲线b表示的气体
b
﹉﹉﹉﹉﹉﹉ ﹍﹍﹍﹍﹍﹍ ﹍﹍﹍﹍﹍﹍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血液 氧
组织处毛
静脉血 细血管 动脉血
→ 动脉血 静脉血
CO2
O2
静脉
动脉
组织
组织细胞
组织处毛细血管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全过程: CO2 O2
C02 肺动脉B
肺的通气 肺泡内的 A 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组织细胞
C02
02
组织处毛细血管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下表是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表,回答:
气体成分 气体A(% 气体B(%


氮气
78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水蒸气
1.1
0.07
B 其他气体
0.9
0.9
1、根据数据分析,_________是吸入的气体,
A ___________是呼出的气体。
气体成分 气体A(% 气体B(%


氮气
78
碳的含量 增加 。
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环境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 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呼气时,肋间外肌___舒___张____,肋骨因重力作用而 ____下___降_____,使胸廓___前____后____径和___左___右____径缩小; 膈肌舒张,膈顶部___回___升______,使胸廓的___上___下_____ 径缩小,肺的容积__缩____小______,肺内气压___升___高_______。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水蒸气
1.1
0.07
其他气体
0.9
0.9
2、如果将A.B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
A 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先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
一、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__肺____泡___内___的气体交换和__组___织____里___的气体交换
二、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的_扩___散____作___用____:一种气体总是由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