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体仿真训练报告要求
流体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体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流体仿真软件的操作和功能。
3.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流体力学理论,提高对流体流动现象的认识。
4. 掌握流体仿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仿真实验主要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运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过程。
实验中,需要根据流体流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仿真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体流动方程,得到流体流动的分布和特性。
三、实验软件及设备1. 软件名称:Fluent2. 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四、实验内容1. 仿真实验一:层流和湍流的对比(1)实验目的:验证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特性。
(2)实验步骤:1)建立层流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建立湍流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3)对比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特性,分析结果。
(3)实验结果:层流:流体流动平稳,流速分布均匀;湍流:流体流动复杂,流速分布不均匀,存在涡流和湍流脉动。
2. 仿真实验二: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1)实验目的:研究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特性,验证达西-韦斯巴赫公式。
(2)实验步骤:1)建立圆管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对比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3)验证达西-韦斯巴赫公式。
(3)实验结果: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达西-韦斯巴赫公式的准确性。
3. 仿真实验三:流体在弯管中的流动(1)实验目的:研究流体在弯管中的流动特性,分析局部阻力系数。
(2)实验步骤:1)建立弯管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对比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3)分析局部阻力系数。
(3)实验结果: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局部阻力系数与理论值相符。
五、实验结论1.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流体力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2. 掌握了Fluent软件的操作和功能,提高了流体仿真的能力。
3. 对流体流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体会1. 流体仿真实验是一种有效的科研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流体力学理论。
流体仿真思路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流体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体仿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流体运动规律,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针对流体仿真的思路进行总结,以期为流体仿真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流体仿真基本思路1. 确定研究对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需要研究的流体现象,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流体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
3. 选择计算方法:根据数学模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离散化方法等。
4. 编写程序:根据计算方法,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数学模型的求解。
5.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三、流体仿真关键步骤1. 网格划分:根据计算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法,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2. 边界条件设置:根据实际工况,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如入口流量、出口压力、壁面温度等。
3. 初始条件设置:根据实际工况,设置合理的初始条件,如流体速度、温度、压力等。
4. 计算求解:运行计算程序,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5. 结果后处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流体运动规律,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流体仿真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流体模型: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流体模型,如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等。
2. 注意物理量的转换:在仿真过程中,注意物理量的转换,如压力、温度、密度等。
3. 优化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的计算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
4. 考虑数值稳定性:在数值计算过程中,注意数值稳定性,避免出现数值发散。
5. 重视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五、总结流体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流体仿真的思路进行了总结,包括确定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选择计算方法、编写程序、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
流体力学模拟报告
流体力学模拟报告1.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规律的学科,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如飞行器设计、水力发电等。
本报告通过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流体流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2.模拟方法在流体力学模拟中,常用的方法有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两种。
数值模拟基于流体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机程序求解,可以得到流体的速度、压力分布等信息。
物理模拟是通过实验设备和流体模型进行流动试验,通过测量得到流体流动的物理量。
本报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流体力学模拟。
3.模拟对象本报告选择了一个常见的流体力学问题,即二维不可压流体在平板上的流动。
假设平板上存在一种流体,且平板表面与流体接触,我们关注流体在平板上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
4.模拟过程在数值模拟中,我们需要建立流体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通常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流体的连续性、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在建立方程后,将其转化为离散方程,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求解。
4.1流场建模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模拟的流场。
选择一个合适的平板模型,并确定流体的物理属性,如密度、粘度等。
然后将模型离散化,将平板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点上设置节点,并记录每个节点的位置和邻近节点的连接关系。
4.2边界条件设置在流体力学模拟中,边界条件的设置十分重要。
对于平板上的流动问题,通常需要设置流体与平板表面的边界条件。
例如,可以假设平板表面的速度为0,即无滑移条件。
另外,还需要设置进口边界条件和出口边界条件,用于控制流体进出模拟区域。
4.3数值求解方法数值模拟过程中,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等。
在本报告中,我们选取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
该方法将流体力学方程进行离散化,并转化为代数方程组。
通过迭代求解方程组,得到流体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
5.模拟结果模拟结束后,我们可以得到流体在平板上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
通过可视化方法,例如绘制速度向量图和压力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观察流体的运动情况。
仿真流体实验报告
仿真流体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探究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观察流体行为。
2. 实验原理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学科,其中静力学研究不同位置上流体的压力和密度等静态性质;动力学则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准备•安装仿真流体实验软件,如ANSYS Fluent。
•打开软件,创建仿真实验模型。
•设定流体的初始条件,如初始速度和初始压力。
•设定边界条件,如流体流动区域的物理边界和固体壁体的边界条件。
3.2 模型设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模型类型,如二维或三维模型。
•设定流体和固体的材料特性,包括密度、粘度等。
•设定流体的边界条件,如进口和出口边界条件。
3.3 网格划分•对流体流动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选择适当的网格类型,如结构化网格或非结构化网格。
•设定网格的密度和划分方式,以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3.4 求解设置•配置求解器的选项,如时间步长、收敛标准等。
•运行求解器,开始仿真流体实验。
•等待仿真结果输出。
3.5 结果分析•将仿真结果导出为数据文件。
•使用数据处理工具进行结果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表。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得到了仿真流体实验的结果。
利用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并讨论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例如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等。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利用仿真流体实验软件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仿真实验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流体实验,避免了真实实验中的操作复杂性和成本限制。
同时,仿真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工具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6.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流体力学学习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Smith, John. Introduction to Fluid Dynamics. Wiley, 2015.。
流体仿真运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体仿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体仿真模拟可以预测流体在管道、设备等不同环境下的流动特性,为工程设计、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流体仿真软件对实际工程中的流体流动问题进行模拟,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吻合程度,提高学生对流体仿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流体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理解流体仿真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3.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差异,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三、实验内容1. 选择合适的流体仿真软件,如FLUENT、ANSYS CFX等;2. 根据实验要求,建立流体流动模型,包括几何模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等;3. 设置物理模型,如流体性质、湍流模型、求解器等;4. 运行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5.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选择流体仿真软件,如FLUENT;(2)准备实验所需的流体性质、湍流模型、边界条件等参数;(3)了解实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验数据。
2. 建立流体流动模型(1)导入实验设备的几何模型;(2)进行网格划分,选择合适的网格类型和密度;(3)设置边界条件,如入口、出口、壁面等。
3. 设置物理模型(1)设置流体性质,如密度、粘度等;(2)选择湍流模型,如k-ε模型、k-ω模型等;(3)设置求解器,如SIMPLE算法、PISO算法等。
4. 运行仿真(1)启动仿真软件,运行仿真;(2)监控仿真过程,确保仿真顺利进行。
5. 分析结果(1)提取仿真结果,如速度、压力、温度等;(2)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3)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流体仿真在工程中的可靠性。
2. 仿真结果分析(1)分析速度分布,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2)分析压力分布,了解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损失;(3)分析温度分布,掌握流体在管道中的热交换情况。
热流体课程实验报告-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热类比的原理及边界条件的处理;(2)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求出墙角导热的离散温度场。
二、实验原理二维稳态过程,导热方程为∂2t ðx2+∂2tðy2=0二维稳态导热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为t i+1,j+t i−1,j+t i,j+1+t i,j−1−4t i,j=0于是内部节点的迭代计算式为t i,j=t i+1,j+t i−1,j+t i,j+1+t i,j−14对于恒温边界条件,除了绝热边界时使用对称性外,只使用上面一个迭代计算式即可。
但是对于对流边界,边界上的点,按位置分为内角点、外角点和平直边界,按类型分为对流边界、绝热边界,计算步骤相比恒温边界下更为复杂。
按位置:a)内角点:4个方向均有导热热流,有dx2+dy2面积的对流换热b)外角点:2个方向有导热,有dx2+dy2面积的对流换热c)平直边界:3个方向有导热,有dx或dy面积的对流换热按类型:a)绝热边界:该点的绝热一侧没有热流量,基尔霍夫定律中,此方向的热流量代入0计算b)对流边界:该点该方向的对流换热量由牛顿冷却公式q=hA(t∞−t i,j)计算得出综上所述:对流边界下的差分方程为:Φi−1,j+Φi+1,j+Φi,j−1+Φi,j+1+Φ对流=0其中,Φi−1,j,Φi+1,j,Φi,j−1,Φi,j+1为导热量,q对流为对流边界换热量。
Φi−1,j=λA(t i−1,j−t i,j)dx,Φ对流=ℎA(t∞−t i,j)。
代入所有q的计算式,可解得t i,j=∑λA k t kdxk+ℎ对流A对流t∞∑λA kdxk+ℎ对流A对流注意:a)k为实际参与导热的几个方向,对于内角点有4项,外角点有2项,平直边界有3项,绝热边界还要去掉这一方向的那一项b)A k的值根据实际位置确定,内角点得两个方向为0.5dx两个方向为1dx,外角点的两实验名称个方向均为0.5dx,平直边界有两个0.5dx和一个1dxc)内外测流体的ℎ不相等,对流面积为该网格实际与流体接触的面积角点为0.5dx,平直边界为1dx。
流体输送实训报告注意事项
一、实训目的流体输送实训是化工专业学生掌握流体输送设备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流体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训内容1. 流体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2. 流体输送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3. 流体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4. 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巧。
三、实训报告注意事项1. 实训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训名称、实训日期、实训地点、实训指导教师。
(2)实训目的和实训内容。
(3)实训过程及操作步骤。
(4)实训结果及分析。
(5)实训心得体会。
2. 实训报告要求:(1)文字表达清晰、简洁、准确,条理分明。
(2)数据真实、可靠,图表规范。
(3)文字、图表、图片等应排版整齐、美观。
(4)实训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学校或学院的规定。
3. 注意以下事项:(1)实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实训前,应了解实训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实训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
(4)实训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操作步骤、设备参数、异常情况等。
(5)实训结束后,应进行设备清洗、维护和保养。
(6)实训报告应真实反映实训过程和结果,不得抄袭、篡改。
四、实训操作注意事项1. 检查设备:实训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2. 熟悉操作:实训前,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安全操作:实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注意设备参数: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设备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等,确保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5. 故障排除:实训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并按指导教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6. 实训记录:实训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操作步骤、设备参数、异常情况等,为实训报告提供依据。
流体力学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为了提高我们对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流体力学实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加深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本次实训共进行了五个实验,分别为:1. 沿程阻力实验:通过测定流体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管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学会体积法测流速及压差计的使用方法。
2. 动量定律实验:测定管嘴喷射水流对挡板所施加的冲击力,测定动量修正系数,分析射流出射角度与动量力的相关性,加深对动量方程的理解。
3. 康达效应实验:观察流体流动,发现某些问题和现象,分析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毛细现象实验:研究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毛细现象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实验:了解填料塔的构造,熟悉吸收与解吸流程,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观察气液两相在连续接触式塔设备内的流体力学状况,测定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塔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曲线,并确定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沿程阻力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雷诺数情况下,管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
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均有所减小,说明层流和湍流对流体阻力的影响不同。
2. 动量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管嘴喷射水流对挡板所施加的冲击力与射流出射角度密切相关。
当射流出射角度增大时,冲击力也随之增大,说明动量修正系数在动量方程中的重要性。
3. 康达效应实验:通过观察流体流动,我们发现当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会沿着物体表面流动,这种现象称为康达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康达效应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飞机机翼的形状设计等。
流体仿真实验说明书
Fluent流体仿真实验说明书1、利用Gambit建立计算模型1.1问题描述问题:气流组织的模拟,分析人体的舒适度。
所模拟的置换通风房间如图 1 所示,房间几何尺寸为:长×宽×高=4 m×4 m×4 m。
房间地板中部立有一简化人体模型,几何尺寸为:长×宽×高=0.2 m×0.2 m×1.8 m 。
送风口几何尺寸为:长×宽=3 m×0.2 m 。
排风口几何尺寸为:长×宽=0.6 m×0.3 m。
送风口位于左墙中部,风口顶边距天花板0.l m,送风温度30 ℃,送风速度0.25 m/s;排风口位于右墙中部,风口底边距地面0.l m 处;人体热流密度为43 W/m2。
1.2模型建立:简要描述步骤第一步:启动Gambit并选择Fluent5作为进行CFD计算的求解器。
第二步:生成一个立方体生成一个4m*4m*4m的立方体操作:Geometry->V olume->Create real brick 在Width, Depth, Height栏里分别填上4,4,4,在Direction右边的centerd选+x,+y,+z,生成一个立方体第三步:生成两个风口和一个简化人体模型1.生成送风口,尺寸为3m*0.2m(1)生成一个面操作:Geometry->Face->Create real Rectangular Face 在Width,Height里分别填上0.2,3,在坐标栏Direction右边的centered选+y,+z(2)移动这个面操作:Geometry->Face->Move/Copy Faces 在图中用左键+shift选取要移动的面,输入y,z 移动数据3.7,0.5。
2.生成排风口,尺寸为0.6m*0.3m(1)生成一个面操作:Geometry->Face->Create real Rectangular Face 在Width,Height里分别填上0.3,0.6,在坐标栏Direction右边的centered选+y,+z(2)移动这个面操作:Geometry->Face->Move/Copy Faces 在图中用左键+shift选取要移动的面,输入x,y,z移动数据4,0.1,1.7。
流体综合仿真实验报告
流体综合仿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流体的综合仿真实验,探索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
实验原理:流体综合仿真实验主要包括流速测量、压力测量、涡旋流等几个部分。
在流速测量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在不同高度喷射嘴处的流速,研究液体在不同压强和喷射高度下的流速变化规律。
在压力测量实验中,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测量管来研究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变化。
在涡旋流实验中,可以通过激波管和涡旋流计来观察和测量液体中的涡旋流。
实验步骤:1. 流速测量实验:设置不同的喷射高度,使用流速计测量液体在每个高度处的流速,并记录数据。
2. 压力测量实验:设置不同的流速,使用压力传感器和测量管测量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并记录数据。
3. 涡旋流实验:使用激波管和涡旋流计,观察和测量液体中的涡旋流,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1. 流速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射高度的增加,液体的流速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喷射高度增加,液体下落时受到的重力作用逐渐增大,从而加速液体的下落速度,进而增大液体的流速。
2. 压力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液体的流速增加,其动能增加,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3. 涡旋流实验结果表明,液体中会形成涡旋流,并且涡旋的大小与液体中的流速有关。
当流速较小时,涡旋较小;而当流速较大时,涡旋较大。
这是因为流体在高速流动时,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涡旋的形成。
实验讨论:1. 在流速测量实验中,虽然喷射高度会影响液体的流速,但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管道内的摩擦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液体流速的影响。
2. 在压力测量实验中,液体的流速增加会导致压力的增加,这与伯努利定律的原理一致,即流体的动能增加时,压力会减小,反之亦然。
3. 在涡旋流实验中,液体中的涡旋流与管道的几何形状、流体的黏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涡旋流的研究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总结:通过流体综合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流体的基本原理和流动特性。
流体传热仿真实验报告
流体传热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利用流体传热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条件下流体传热过程,并进行了相应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传热条件下,流体的传热性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流体传热的基本原理,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引言流体传热是物质传递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能源、环境等。
传热的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流体传热现象,提高传热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效果,流体传热仿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通过仿真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流体传热过程,可以得出详细的分析数据,并对传热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流体传热仿真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流体传热过程,并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情况下的传热性能差异,探究传热工程的优化方案。
3. 实验方法3.1 实验设备与材料本实验主要运用流体传热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流体传热模拟。
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模拟模型和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实验设计需求进行定制化设置。
3.2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传热模型和工况参数。
(2)在流体传热仿真软件中设置并加载所选择的传热模型。
(3)进行仿真计算,并记录相应的传热参数。
(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流体传热过程,并记录了相应的传热参数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传热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4.1 不同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比较在相同的传热模型和传热面积下,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传热介质进行了仿真实验,并记录了传热系数和传热速率数据。
结果表明,传热介质的不同会对传热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比较研究可以为工程中的传热介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4.2 不同流体流动速度的传热性能比较在相同的传热模型和传热介质下,我们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流体流动速度进行了仿真实验,并记录了传热系数和传热速率数据。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实验报告基本要求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装置1、实验主装置图(太复杂绘原理示意图)2、写出本实验用其他设备仪器名称三、实验原理写出原理公式或叙述性理论阐述,公式中所有字母代表意义要注明。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设计的实验方法及思路(创新实验,普通实验可省略本步骤)2、主要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1、原始数据记录(包括实验设备的原始参数等数据和实验数据等)2、数据处理(指实验数据的表格化、解析式化及函数图象化及误差分析等)以上两条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数据要标明单位。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对实验结果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结果和现象对思考题进行回答。
备注:1、养成使用A4纸的习惯,在A4纸上设计和布置版面,现在大部分办公用纸、科研报告等都是用A4纸制作的。
所以鼓励使用A4纸。
班长取实验报告封面一律要A4的。
2预习报告装订在实验报告后面。
预习报告可以简写,但用于记录数据的表格一定要画出来,预习目的在于促进预习。
3、上边装订,两只书钉;侧面装订,三只书钉。
位置均匀,间隔和适,也作为一项基本训练要求。
其它注意事项1、注意人身安全,湿手不要拔插插座,外溢水要及时关闭电源,向老师汇报,由老师处理。
2、保持安静和秩序。
3、损坏仪器按学校规定赔偿。
4、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5、做完实验整理好桌面和凳子和摆好使用仪器。
6、下一次实验交前一次实验报告。
7、封面实践科主楼4楼免费领取(班长取)。
百度贴吧流体力学实验有实验报告写法。
热流体课程实验报告-换热器综合实验
8.6 换热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了解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因素。
(2) 掌握间壁式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以及传热系数k 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所用的均是热量通过固体避免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间壁式换热器。
根据传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可有下式决定:k =ΦAΔt m(1)不论顺流、逆流,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式为:Δt m =Δt max −Δt minlnΔt max Δt min(2)冷、热流体通过套管交换的热量,可根据如下热平衡方程式求得q V1ρ1c p1(t 1′−t 1′′)=q V2ρ2c p2(t 2′′−t 2′)(3)保持冷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热水的流量,进行不同工况的实验测定,可进一步得出传热系数k 与热水流量的关系特性曲线。
三、实验装置1.冷水泵2.冷水箱3.冷水流量计4.冷水顺逆流阀门组5.列管式换热器6.套管式换热器7.板式换热器8.热水流量计9.热水箱 10.热水泵 11.电加热器 四、实验内容1、 工况稳定后,测量冷、热水进、出口温度、流量,重复测量5次;2、 以5次测量的平均值,现场计算实验工况的热平衡偏差,要求热平衡偏差在±5%左右;3、 保持冷水流量160L/h 不变,改变热水流量(550,500,450,400,350L/h 左右),进行测量及计算;4、 按照以上操作步骤,分别转换开闭指定换热器(顺流和逆流),进行实验,测读数据;实验名称五、实验数据整理1. 对数平均温差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按(2)式计算顺、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Δt m。
2. 换热量热水侧放热量Φ1=q V1ρ1c p1(t1′−t1′′)(W)冷水侧放热量Φ2=q V2ρ2c p2(t2′′−t2′)(W)(W)平均换热量Φm=Φ1+Φ22×100%热平衡偏差δ=Φ1−Φ2Φm3. 传热系数k=ΦAΔt m4. 实验结果的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整理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与流速的关系式,以传热系数k为纵坐标,以热水流速为横坐标,在坐标图上标绘实验点及所得关系式。
流体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工程、气象、海洋、医学等领域。
为了提高我们对于流体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我们进行了流体力学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流体力学基本概念,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2. 掌握流体力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深入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实验一:流体流动的基本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流体流动的基本特性,包括层流和湍流现象。
(2)实验原理:通过观察不同雷诺数下流体流动的形态,判断层流和湍流现象。
(3)实验设备:沿程阻力实验装置、流量计、秒表等。
(4)实验步骤:① 调节实验装置,使管道内流体流动处于层流状态;② 记录流量计读数和秒表计时;③ 重复步骤②,改变雷诺数,观察流体流动形态;④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 实验二:流体力学参数测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流体力学参数测量方法,如流速、压力、温度等。
(2)实验原理:利用实验装置测量流体力学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实验设备:测压管、流量计、温度计、流量计等。
(4)实验步骤:① 调节实验装置,使流体流动稳定;② 利用测压管测量流体压力;③ 利用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速;④ 利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⑤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实验三:流体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设备:实验装置、相关工程图纸等。
(4)实验步骤:① 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② 根据工程案例,设计实验方案;③ 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④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观察,当雷诺数小于2000时,流体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2000时,流体流动为湍流。
热流问题计算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热流问题计算实训,使学生掌握热流问题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内容1. 热流问题基本理论(1)导热方程的建立(2)边界条件的确定(3)初始条件的确定(4)热流问题的数值解法2. 热流问题计算实例(1)一维稳态导热问题(2)二维稳态导热问题(3)三维稳态导热问题(4)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5)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1)掌握热流问题基本理论,了解导热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含义。
(2)学习热流问题的数值解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
2. 实例分析(1)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导热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选择合适的数值解法,编写计算程序。
(3)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3. 团队协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热流问题实例的计算。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例计算。
(3)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计算经验和心得。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1)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问题,求解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得到温度分布曲线。
(2)分析:通过计算结果,验证导热方程的正确性,并分析温度分布规律。
2. 二维稳态导热问题(1)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问题,求解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得到温度分布云图。
(2)分析:通过计算结果,验证导热方程的正确性,并分析温度分布规律。
3. 三维稳态导热问题(1)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问题,求解三维稳态导热问题,得到温度分布云图。
(2)分析:通过计算结果,验证导热方程的正确性,并分析温度分布规律。
4. 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1)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问题,求解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分析:通过计算结果,验证导热方程的正确性,并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 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1)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问题,求解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得到温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曲线。
热流体实验报告 -回复
热流体实验报告
热流体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热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及热传导性能。
实验原理:
1. 热传导性能:热传导性能是热流体中热能传递的能力。
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热流体的温度分布和流速来评估其热传导性能。
2. 流动行为:热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行为由流速、流量和压力等因素决定。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流速和压力,观察热流体的流动行为。
实验仪器:
1. 热传导测量仪:用于测量热流体的温度分布和热传导性能。
2. 流速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3. 压力计:用于测量热流体的压力。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
2. 将热传导测量仪安装在管道中,并校准温度传感器。
3. 调节流速和压力,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热流体温度分布和热传导性能。
4. 测量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并记录结果。
5.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热流体的流动行为和热传导性能。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不同的流速和压力下,热流体的温度分布不同,热传导性能也有所变化。
2. 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与其温度分布和热传导性能有关。
3. 不同条件下热流体的压力也会影响其流动行为和热传导性能。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热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行为和热传导性能。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热传导过程和优化热流体传热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xxx-热仿真报告
五.求解目标值
数据说明: Ts1为MCPCB1上可测点温度; Ts2为MCPCB2上可测点温度; Tc1-pre-embeded-trough-innershell 为预埋槽内壁的温度; Tc2-pre-embeded-trough-innershell 为预埋槽内壁的温度; Tc1 为外壳表面的温度;Tc2为外壳 Tc2 表面的温度;(标注1为重力方 向在上的灯;2为1底下的。
温升曲线图
温升数据表
六. 剖面温度分布
固体剖面温度云图
流体剖面温度云图
七 . 流体运动示意
自然对流流动图
八.根据散热设计,做几个方案变化,选择一个性价比合适的热设计方案
1 无任何改动 定义条件:
2 加大散热面 积:
3 改变材质:
4 改变结构: 其它
5
求解目标温度 Ts:℃ Tc:℃ Td:℃ 散热成本变化:RMB
八.结论与数据真实性 1.整体散热结构热阻为:℃/w 2.误差为+/-5 ℃.
表格说明: 1.整体复合定义为将多种材料的零件定义为单一材料特性,对整体散热或温度几乎不影响,达 到简化模型的目的。 2.最高使用温度对金属材料无影响,数据只表面现有最高测得导热系数时候的温度;对非金属 材料则定义为可靠温度上限。 3.辐射定义为做表面处理,且对散热有贡献的表面。其余 1.36*2 1200x1200x1200(H) 35 干燥空气 标准大气压:101325 自然对流加辐射散热 9.81
四.零组件材质列表(1-1)
零件名称 材料 导热系数:W/(m*K) 比热容:J/(kg*K) 密度:kg/m3 最高使用温度:℃ 热源:w 辐射系数 数量
玻璃盖 玻璃 1.75 840 2300 600 2
流热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流热仿真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小组成员:流热仿真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空气绕流机翼空气动力学分析第一步建立模型1、导入坐标文件在File中打开Import Geometry,在子菜单中打开Formatted Point date,然后打开vertices.txt。
5不要勾选import surface,然后点击Apply8,最终生成的翼型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1坐标文件图1-2机翼模型2、建立流场框架创建点a(1,10,0)、b(-9,0,0)、c(1,-10,0)、d(21,-10,0)、e(21,10,0),创建圆弧abc,连接直线cd、de、ea。
图1-3创建点图1-4创建流畅框架流热仿真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图1-5流场框架模型第二步网格划分对机翼模型进行初始化快,分割块,删除块,关联块顶点到几何点以及网格尺寸的设置得到如下网格模型图2-1分割快图2-2关联线图2-3节点数图2-4网格模型第三步进行Fluent求解计算设置1、启动Fluent-2ddp选择2ddp求解器,点击Run按钮。
2、读入网格文件点击File→Read→Mesh...,选择airfoil.mesh文件,点击OK按钮。
窗口显示信息如图3-1所示。
流热仿真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图3-1窗口信息3、网格信息点击Mesh→Info→Size...,打开Fluent窗口显示网格信息,如图所示。
共有27905个网格节点,27600个网络单元。
图3-2网格信息4、显示网格点击Display→Mesh,在弹出对话框内,保留所有默认设置,点击Display,得到网格图,如图3-3所示。
图3-3流体区域网格图5、确定絮流模型点击Define→Models→Viscous...,打开絮流模型设置对话框,选择理想流体无黏模型(Inviscid),点击OK按钮。
6、不选能量方程点击Define→Models→Energy..,确认不选用能量方程。
7、确定流体的物理属性点击Define→Materials...。
热力学模拟公司实训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力学模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热力学模拟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热力学模拟人才,我国某知名热力学模拟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活动。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实训,现将实训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热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2. 掌握热力学模拟软件的使用技巧;3. 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热力学基础知识培训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热力学系统分析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了解了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稳态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模拟软件培训实训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常用的热力学模拟软件,如ANSYS、COMSOL等。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建模方法和后处理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热力学模拟和分析。
3.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实训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多个实际工程案例,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运用热力学模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案例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对热力学模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实训过程中,我们分为多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际工程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为项目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热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热力学模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热力学模拟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热力学模拟和分析任务。
同时,我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提高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为项目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热流体仿真训练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时间: 2018.9.3-2018.9.7
2018年 9月 8日
STAR-CCM+简介
STAR-CCM+(Computational Continuum Mechanics)是CD-adapco 集团推出的新一代CFD软件。
采用最先进的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技术(computational continuum mechanics algorithms),并和卓越的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拥有出色的性能和高可靠性,是热流体分析工程师强有力的工具。
STAR-CCM+界面非常友好,对表面准备,如包面(surface wrapper)、表面重构(surface re-mesh)及体网格生成(多面体-polyhedral、四面体-tetrahedral、六面体核心网格-trim)等功能进行了拓展;且在并行计算(HPC)上取得巨大改进,不仅求解器可以并行计算,对前后处理也能通过并行来实现,大大提供了分析效率。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分析结果(如矢量、标量和结果统计图表等),同时实现了工程问题后处理数据方面的高度实用性、流体分析的高性能化、分析对象的复杂化、用户水平范围的扩大化。
由于采用了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技术,STAR-CCM+不仅可进行流体分析,还可进行结构等其它物理场的分析。
目前STAR-CCM+正在应用于多达2亿网格的超大型计算问题上,如方程式赛车外流场空气动力分析等项目。
STAR-CCM+着眼于未来20年内工程领域的挑战。
STAR-CCM+的显著特点:
一.友好的用户界面
1. 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
2.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的保存、恢复;快速的、按需进行的数据读取;二进制,操作平台的无依
赖性;并行计算的无依赖性;3.用户子程序,Java语言描述,用户自定义边界条件、源项和后处理函数;4.运行环境;5.丰富的图片系统;6.文档,在线帮助系统:浏览与查找功能;F1热键:上下文相关信息
二.几何的自动和手动修复功能
1. 对输入的几何进行自动或者手动的修复,基于点、线、面的修补功能,强大且灵活
2.便捷的选择工具和显示工具
三、包面功能(wrapper)
1.表面处理常常是CFD应用中的一个障碍,对一个复杂形体的表面处理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往往表面处理的过程需要数周甚至几个月时间,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干涉过程。
2.包面的目的:针对一个复杂的形体,在给出任意CAD格式的文件后,不需任何人工干涉,自动形成可生成体网格的完全封闭的、无任何泄漏的面。
四、STAR-CCM+多面体网格(polyhedral)
STAR-CCM+ “蜂窝猜想”的数学问题一直到1999年6月才得到完全证明:六边形拓补网格可以利用最少的周长划分相同面积。
四面体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自动划分方式。
每个四面体有四个相邻单元,对于单元中心的数值是采用线性的近似。
但是,当相邻节点的空间位置接近于一个平面时,垂直于这个面的梯度就难以计算准确;当一个单元的面位于边界上时,它的相邻三个单元计算可能出现计算不准,在计算区域的边和角的位置,四面体的问题更突出。
多面体网格克服了传统网格的缺点:
1. 有更多的相邻单元,梯度的计算和当地的流动状况预测更准确。
2. 多面体对几何的变形没有四面体敏感。
智能的网格工具使得单元可以自动融合、分裂,或者增加新的点、线、面。
3. 对于回流的流动,例如顶盖驱动的空穴流,多面体的计算精度甚至超出Hexa网格。
STAR-CCM+可以接受目前流行网格生成软件的网格(Hexa、Tetra等),也可以解算多面体网格(Poly)。
多面体网格和相同数量的四面体网格(Tetra)相比,不但计算结果更精确,而且解算速度快3~5倍。
STAR-CCM+具有功能强大的网格生成器,可自动划分多面体网格、四面体网格、Trimmed网格。
五、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
1.STAR-CCM+ 使用client-server 架构,仿真文件在server上创建并求解,在client上操作工作界面 2.基于C++的服务器,基于Java 的小型化客户端。
3. STAR-CCM+能实现10亿左右网格的大规模并行计算。
除了在解算器方面,在前后处理方面也实现了多CPU并行能力
4.易用性。
用户只需在界面上指定机器名和CPU数,就可以全面实现并行处理。
软件操作
1.安装好软件之后,点击图标打开软件,左键打开“文件”,点
击“新建”,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确定”,等待软件反应。
2.点击“几何”节点,右键单击“3D-CAD模型”,左键点击“新
建”,等待软件反应。
3.右键单击“YZ”节点,然后左键单击“创建草图”,点击可
显示网格并摆正网格,再点击可设置网格尺寸,点击窗口下方“确定”。
4.根据题目要求,开始绘制草图,在左边编辑栏下,可以设置半
径,根据学号,大圆半径30mm,进行拉伸。
5.旋转3D-CAD 视图1 场景内的模型,单击(查看草图平面
法向)。
6.在Vis 工具栏内,单击(使场景透明)。
7.在创建草图实体框中,单击(创建圆),小圆半径7.5mm,草
图绘制完毕,可进行拉伸,大圆拉伸60mm,小圆拉伸32mm。
拉伸成功再“创建圆角”,圆角半径1mm,将两个圆柱“合并”。
8.右键单击大圆重命名“in”,小圆“out”,以指定出入口,关闭
3D-CAD,并保存。
9.右键单击3D-CAD节点,点击“新建几何零部件”,在弹出窗
口中接受默认设置。
10.要定义计算域,应将气旋隔膜几何零部件分配给区域。
11.右键单击几何> 零部件> 流体节点,并选择将零部件分配
至区域。
12.在将零部件分配至区域对话框中,选择:
a. 为每个零部件创建一个区域
b. 为每个零部件表面创建边界
单击应用,然后单击关闭。
13.利用定义入口、出口和主流体体积的边界创建新区域。
14.检查并确保正确定义了区域和边界;
15.创建几何场景。
16.展开区域> 流体> 边界节点,并选择每个边界节点,以确
保正确指定这些节点
17.创建物理连续体,选择物理连续体-物理1 节点,右键单击模
型,选择以下模型
关闭窗口后,保存模拟。
18.在区域节点中,编辑边界节点,设置以下属性
19.右键单击几何> 操作节点,然后选择新建> 网格> 自动网
格,选择如下。
20.在自动网格-默认控制-基础尺寸中,根据模型设置尺寸,使网
格尽量均匀。
21.单击(生成体网格)。
22.生成体网格后,输出窗口中显示消息体网格生成流程完成。
同时报告网格单元、面和节点的数量。
创建网格场景,体网格如下图
23.创建标量场景,在场景-标量场景1-显示器中,标量1-轮廓样
式-平滑融合,零部件-平面截面,标量场设置如下
最后在轮廓1-零部件中选择对象,关闭后保存。
24.点击求解工具栏按钮,运行模拟。
模拟成功后,保存模拟。
25.点击 报告-新报告-压降/质量流量(1/2),点击 求解 工具栏,擦除并重新运行。
在右下角窗口中可查看相应报告结果,根据结果可求解相应物理量。
实训体会
经过五天的学习和模拟训练,我接触到了热流体仿真软件,对其
也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进行基本而简单的仿真操作,然而五天太短,刚接触这款热流体仿真软件,是不能够熟练掌握应用的,这款软件将伴随我今后的学习。
本次学习也涉及到了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等专业基础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训练过程中没能够熟练的应用和领悟,是不应该的,实践出真知,知识必须不断地复习,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对于电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也必须要能够掌握的,如今不同的专业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计算机已经成为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解相关操作能极大地促进学习,比如对软件的安装就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
另外,在软件的操作和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操作复杂的步骤,需要特别的注意,有些步骤不能按部就搬,要进行触类旁通,操作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款软件将会不断应用到。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五天的时间里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今后我一定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