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与数轴
第一章 有理数 考点3 数轴(解析版)
第一章有理数(解析板)3、数轴知识点梳理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1小题)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①b<0<a;②|b|<|a|;③ab>0;④a﹣b>a+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数轴.【分析】数轴可知b<0<a,|b|>|a|,求出ab<0,a﹣b>0,a+b<0,根据以上结论判断即可.【解答】解:∵从数轴可知:b<0<a,|b|>|a|,∴①正确;②错误,∵a>0,b<0,∴ab<0,∴③错误;∵b<0<a,|b|>|a|,∴a﹣b>0,a+b<0,∴a﹣b>a+b,∴④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乘法、加法、减法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数轴得出b<0<a,|b|>|a|.2.数轴上A、B、C三点所代表的数分别是a、1、c,且|c﹣1|﹣|a﹣1|=|a﹣c|.若下列选项中,有一个表示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则此选项为何?()A.B.C.D.【考点】数轴;绝对值.【分析】从选项数轴上找出a、B、c的关系,代入|c﹣1|﹣|a﹣1|=|a﹣c|.看是否成立.【解答】解:∵数轴上A、B、C三点所代表的数分别是a、1、c,设B表示的数为b,∴b=1,∵|c﹣1|﹣|a﹣1|=|a﹣c|.∴|c﹣b|﹣|a﹣b|=|a﹣c|.A、b<a<c,则有|c﹣b|﹣|a﹣b|=c﹣b﹣a+b=c﹣a=|a﹣c|.正确,B、c<b<a则有|c﹣b|﹣|a﹣b|=b﹣c﹣a+b=2b﹣c﹣a≠|a﹣c|.故错误,C、a<c<b,则有|c﹣b|﹣|a﹣b|=b﹣c﹣b+a=a﹣c≠|a﹣c|.故错误.D、b<c<a,则有|c﹣b|﹣|a﹣b|=c﹣b﹣a+b=c﹣a≠|a﹣c|.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从数轴上找出a、B、c的关系,代入|c﹣1|﹣|a﹣1|=|a﹣c|是否成立.3.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是()A.5B.﹣5C.1D.﹣1【考点】数轴.【分析】根据正负数的运算方法,用3减去﹣2,求出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即可.【解答】解:3﹣(﹣2)=2+3=5.所以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为5.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运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列出式子.4.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点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A.﹣4B.﹣2C.2D.4【考点】数轴.【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1﹣3|=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主要利用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需熟记.5.在数轴上,与表示数﹣5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A.﹣3B.﹣7C.±3D.﹣3或﹣7【考点】数轴.【分析】符合条件的点有两个,一个在﹣5点的左边,一个在﹣5点的右边,且都到﹣5点的距离都等于2,得出算式﹣5﹣2和﹣5+2,求出即可.【解答】解:数轴上距离表示﹣5的点有2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5﹣2=﹣7或﹣5+2=﹣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当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时,用减法;当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右侧时,用加法.6.已知三个数a+b+c=0,则这三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不可能是()A.B.C.D.【考点】数轴.【分析】根据a+b+c=0可判断三个数中一定有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讨论:若第三个数为负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到两负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正数到原点的距离;若第三个数为正数,则两正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负数到原点的距离,然后利用此特征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已知a+b+c=0,A.由数轴可知,a>0>b>c,当|a|=|b|+|c|时,满足条件.B.由数轴可知,a>b>0>c,当|c|=|a|+|b|时,满足条件.C.由数轴可知,a>c>0>b,当|b|=|a|+|c|时,满足条件.D.由数轴可知,a>0>b>c,且|a|<|b|+|c|时,所以不可能满足条件.故选:D.【点评】考查了数轴.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7.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数轴.【分析】根据数轴的概念判断所给出的四个数轴哪个正确.【解答】解:A没有原点,故此选项错误;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此选项错误;C、没有正方向,故此选项错误;D、符合数轴的概念,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特别注意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8.如图,半径为1的圆从表示3的点开始沿着数轴向左滚动一周,圆上的点A与表示3的点重合,滚动一周后到达点B,点B表示的数是()A.﹣2πB.3﹣2πC.﹣3﹣2πD.﹣3+2π【考点】数轴.【分析】线段AB=2πr=2π,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2π﹣3,点B在原点的左侧,因此点B所表示的数为﹣(2π﹣3)=3﹣2π,于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AB=2πr=2π,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2π﹣3,∵点B在原点的左侧,∴点B所表示的数为﹣(2π﹣3)=3﹣2π,故选:B.【点评】考查实数的意义,数轴等知识,理解符号和绝对值是确定一个数在数轴上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9.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BC=3CD.若A,D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和6,则线段BD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A.6B.5C.3D.2【考点】数轴.【分析】首先设出BC,根据2AB=BC=3CD表示出AB、CD,求出线段AD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BC=6x,∵2AB=BC=3CD,∴AB=3x,CD=2x,∴AD=AB+BC+CD=11x,∵A,D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和6,∴11x=11,解得:x=1,∴AB=3,CD=2,∴B,D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6,∴线段BD的中点表示的数是2.故选:D.【点评】题目考查了数轴的有关概念,利用数轴上的点、线段相关性质,考察学生对数轴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课后训练.10.如图数轴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若|a﹣b|=3,|b﹣c|=5,且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在A的左边B.介于A、B之间C.介于B、C之间D.在C的右边【考点】数轴;绝对值.【分析】由A、B、C三点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结合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即可得出b=a+3,c=b+5,再根据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4、1,即可得出a=±4、b=±1,结合a、b、c间的关系即可求出a、b、c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3,|b﹣c|=5,∴b=a+3,c=b+5,∵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4、1,∴a=±4,b=±1,∵b=a+3,∴a=﹣4,b=﹣1,∵c=b+5,∴c=4.∴点O介于B、C点之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值以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b、c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分别找出各点代表的数是关键.11.如图,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表示的数为()A.﹣6B.6C.0D.无法确定【考点】数轴;相反数.【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利用相反数定义确定出B表示的数即可.【解答】解:∵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以及相反数,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7小题)1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4,C是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则点C表示的数为﹣6.【考点】数轴.【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确定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点B、点C关于点A对称,设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列出方程即可解决.【解答】解: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4,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是点C,∴AB=4﹣(﹣1),AC=﹣1﹣x,根据题意AB=AC,∴4﹣(﹣1)=﹣1﹣x,解得x=﹣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和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对称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3.如果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为﹣1,那么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4或2.【考点】数轴.【分析】考虑在A点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形解答问题.【解答】解:在A点左边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4;在A点右边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2.故答案为﹣4或2.【点评】此题考查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注意分类讨论.14.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4和2,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1.【考点】数轴.【分析】根据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和2,利用中点公式求出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即可.【解答】解:∵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4和2,∴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4+2)=﹣1.即点C所表示的数是﹣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已知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b+c|+|c﹣a|=2b+2c﹣2a.【考点】数轴;绝对值.【分析】去绝对值符号的关键是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数的符号,根据题意确定了符号,容易去绝对值符号.【解答】解:根据图形,a﹣b<0,b+c>0,c﹣a>0,所以|a﹣b|+|b+c|+|c﹣a|=b﹣a+b+c+c ﹣a=2b+2c﹣2a.故答案是:2b+2c﹣2a.【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16.电影《哈利•波特》中,小哈利波特穿越墙进入“站台”的镜头(如示意图的Q站台),构思奇妙,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若A、B站台分别位于﹣,处,AP=2PB,则P站台用类似电影的方法可称为“1或6站台”.【考点】数轴.【分析】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AB的长度,再根据AP=2PB求得AP的长度,再用﹣加上该长度即为所求.【解答】解:AB=﹣(﹣)=,AP=×=,P:﹣+==1;或AP=×2=,P:﹣+=6.故P站台用类似电影的方法可称为“1或6站台”.故答案为:1或6.【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关键是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17.在数轴上与﹣2所对应的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或﹣6.【考点】数轴.【分析】由于题目没有说明该点的具体位置,故要分情况讨论.【解答】解:当该点在﹣2的右边时,由题意可知:该点所表示的数为2,当该点在﹣2的左边时,由题意可知:该点所表示的数为﹣6,故答案为:2或﹣6【点评】本题考查数轴,涉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分类讨论的思想.18.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现点A做如下移动:第1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按照这种移动方式进行下去,点A2019表示的数是﹣3029.【考点】数轴.【分析】奇数次移动是左移,偶数次移动是右移,第n次移动3n个单位.每左移右移各一次后,点A右移3个单位,故第2018次右移后,点A向右移动3×(2018÷2)个单位,第2019次左移2019×3个单位,故点A2019表示的数是3×(2018÷2)﹣2019×3+1.【解答】解:第n次移动3n个单位,第2019次左移2019×3个单位,每左移右移各一次后,点A右移3个单位,所以A2019表示的数是3×(2018÷2)﹣2019×3+1=﹣3029.故答案为:﹣3029.【点评】本题考查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确定每次移动方向和距离的规律,以及相邻两次移动的后的实际距离和方向是解答次题的关键.19.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x,点B表示的数是2﹣x,且A,B两点的距离为8,则x= 3.5或﹣4.5.【考点】数轴.【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点A在点B左侧时,②当点A在点B右侧时,分别根据距离为8,列方程求解.【解答】解:①当点A在点B左侧时,2﹣x﹣(3+x)=8,解得:x=﹣4.5;②当点A在点B右侧时,3+x﹣(2﹣x)=8,解得:x=3.5.故答案为:3.5或﹣4.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注意分情况列方程求解.20.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若点A表示数2,则B点表示的数为﹣1或5.【考点】数轴.【分析】分点B在点A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解答】解:当点B在点A的左边的时候,点B表示的数为2﹣3=﹣1;当点B在点A的右边的时候,点B表示的数为2+3=5;所以点B表示的数为﹣1或5,故答案为:﹣1或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及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21.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7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考点】数轴.【分析】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两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解答】解: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7的点之间的距离是7﹣(﹣3)=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22.一条数轴上有点A、B、C,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6、9,现以点C为折点,将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对应的点A′落在点B的右边,并且A′B=3,则C点表示的数是﹣2.【考点】数轴.【分析】设出点C所表示的数,根据点A、B所表示的数,可以表示出AC的距离,在根据A′B=3,表示出A′C,由折叠得,AC=A′C,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AC=x+16,BC=9﹣x,∵A′B=3,B点表示的数为9,∴点A′表示的数为9+3=12,根据折叠得,AC=A′C∴x+16=12﹣x,解得,x=﹣2,故答案为:﹣2.【点评】考查数轴表示数的意义,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a﹣b|.23.如图,数轴上,点A的初始位置表示的数为1,现点A做如下移动:第1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按照这种移动方式进行下去,点A4表示的数,是7,如果点A 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13.【考点】数轴.【分析】序号为奇数的点在点A的左边,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减少3,序号为偶数的点在点A的右侧,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增加3,于是可得到A13表示的数为﹣17﹣3=﹣20,A12表示的数为16+3=19,则可判断点A 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时,n的最小值是13.【解答】解: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则A1表示的数,1﹣3=﹣2;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则A2表示的数为﹣2+6=4;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则A3表示的数为4﹣9=﹣5;第4次从点A3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A4,则A4表示的数为﹣5+12=7;第5次从点A4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度至点A5,则A5表示的数为7﹣15=﹣8;…则A7表示的数为﹣8﹣3=﹣11,A9表示的数为﹣11﹣3=﹣14,A11表示的数为﹣14﹣3=﹣17,A13表示的数为﹣17﹣3=﹣20,A6表示的数为7+3=10,A8表示的数为10+3=13,A10表示的数为13+3=16,A12表示的数为16+3=19,所以点A 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13.故答案为7,13.【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问题,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找出点表示的数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或2.【考点】数轴.【分析】此题可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由于点与﹣1的距离为3,那么应有两个点,记为A1,A2,分别位于﹣1两侧,且到﹣1的距离为3,这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3和﹣1+3,在数轴上画出A1,A2点如图所示.【解答】解:因为点与﹣1的距离为3,所以这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3和﹣1+3,即为﹣4或2.故答案为﹣4或2.【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25.已知在数轴上,位于原点左边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那么点A所表示的数是﹣5.【考点】数轴.【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点A表示的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点表示的数为﹣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解题是注意: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等于5个单位的数有5与﹣5,题中点A位于原点左边这个条件.26.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①a+b>0;②a+b>a+c;③bc >ac;④ab>ac.其中正确的有(填上序号)①②③④【考点】数轴.【分析】先确定a,b,c的关系,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定大小.【解答】解:由数轴上数的位置可得c<0<b<a,①a+b>0;正确,②a+b>a+c;正确,③bc>ac,正确,④ab>ac正确,所以4个式子都正确,故选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不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定大小.27.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中,表示整数的点共有7个.【考点】有理数;数轴.【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数轴观察即可得出正确结果.【解答】解:画出数轴,如下图从数轴上可以看到,若|a|<3.5,则﹣3.5<a<3.5,表示整数点可以有:﹣3,﹣2,﹣1,0,1,2,3共七个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概念,结合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更为简单.28.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2或﹣4.【考点】数轴.【分析】此类题注意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可以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解答】解:若点在﹣1的左面,则点为﹣4;若点在﹣1的右面,则点为2.故答案为:2或﹣4.【点评】注意: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时,用减法;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右侧时,用加法.三.解答题(共9小题)29.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求当t为何值时,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考点】数轴.【分析】(1)根据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可得答案;(2)根据相遇时P,Q的时间相等,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3)根据PO与BQ的时间相等,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1)点P运动至点C时,所需时间t=10÷2+10÷1+8÷2=19(秒),(2)由题可知,P、Q两点相遇在线段OB上于M处,设OM=x.则10÷2+x÷1=8÷1+(10﹣x)÷2,解得x=.故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3)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有4种可能:①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AO上,则:8﹣t=10﹣2t,解得:t=2.②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OB上,则:8﹣t=(t﹣5)×1,解得:t=6.5.③动点Q在BO上,动点P在OB上,则:2(t﹣8)=(t﹣5)×1,解得:t=11.④动点Q在OA上,动点P在BC上,则:10+2(t﹣15)=t﹣13+10,解得:t=17.综上所述:t的值为2、6.5、11或17.【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PO与BQ的时间相等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30.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4.2,,﹣2,+7,,并用“<”号连接.【考点】数轴.【分析】先分别把各数化简为0,﹣4.2,,﹣2,7,,再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点,注意在数轴上标数时要用原数,最后比较大小的结果也要用化简的原数.【解答】解:这些数分别为0,﹣4.2,,﹣2,7,,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根据这些点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分别用“<”连接为:﹣4.2<﹣2<0<<+7.【点评】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1.如图,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点A在原点O的左边,表示的数为﹣10,点B在原点的右边,且BO=3AO.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N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右运动(点M,点N同时出发).(1)数轴上点B对应的数是30,点B到点A的距离是40;(2)经过几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3)经过几秒,点M,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考点】数轴.【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为﹣10,OB=3OA,可得点B对应的数,点B对应的数减去点A对应的数就是点B到点A的距离;(2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分M,N在B点同侧异侧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10,OB=3OA,所以OB=3OA=30,30﹣(﹣10)=40.故B对应的数是30,点B到点A的距离是40,故答案为:30,40;(2)设经过y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根据题意得﹣10+3y+2y=0,解得y=2.答:经过2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3)设经过x秒,点M、点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得3x﹣40=30﹣2x或﹣10+3x=2x,解得x=14或x=10.答:经过14秒或10秒,点M、点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2.【阅读理解】点A、B、C为数轴上三点,如果点C在A、B之间且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奇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1)数3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奇点;数﹣1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考点】数轴.【分析】(1)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M,N}中,前面的点M是到后面的数N 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N,M}中,前面的点N是到后面的数M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2)点A到点B的距离为80,由奇点的定义可知:分4种情况列式:①PB=3P A;②P A =3PB;③AB=3P A;④P A=3AB;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1)5﹣(﹣3)=8,8÷(3+1)=2,5﹣2=3;﹣3+2=﹣1.故数3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奇点;数﹣1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2)30﹣(﹣50)=80,80÷(3+1)=20,30﹣20=10,﹣50+20=﹣30,﹣50﹣80÷3=﹣76(舍去),﹣50﹣80×3=﹣290(舍去).故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30或10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故答案为:3;﹣1.【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动点问题,认真理解新定义:奇点表示的数是与前面的点A的距离是到后面的数B的距离的3倍,列式可得结果.33.【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1)若AC=3,则AB=3π+3;(2)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则AC=BD;(填“=”或“≠”)【解决问题】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3)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考点】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即可;(2)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即可;(3)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设M点离O点近,且OM=x,根据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得x,进一步得到线段MN的长度;(4)根据圆周率伴侣线段的定义可求D点所表示的数.【解答】解:(1)∵AC=3,BC=πAC,∴BC=3π,∴AB=AC+BC=3π+3.故答案为:3π+3;(2)∵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BC=πAC,AD=πBD,∴设AC=x,BD=y,则BC=πx,AD=πy,∵AB=AC+BC=AD+BD,∴x+πx=y+πy,∴x=y∴AC=BD故答案为:=.(3)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不妨设M点离O点近,且OM=x,x+πx=π+1,解得x=1,∴MN=π+1﹣1﹣1=π﹣1;(4)设点D表示的数为x,如图1,若CD=πOD,则π+1﹣x=πx,解得x=1;如图2,若OD=πCD,则x=π(π+1﹣x),解得x=π;如图3,若OC=πCD,则π+1=π(x﹣π﹣1),解得x=π++2;如图4,若CD=πOC,则x﹣(π+1)=π(π+1),解得x=π2+2π+1;综上,D点所表示的数是1、π、π++2、π2+2π+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4.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结果保留π)(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无理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2π;(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4π或﹣4π;(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考点】正数和负数;数轴.【分析】(1)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2)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3)①利用滚动的方向以及滚动的周数即可得出A点移动距离变化;②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A表示的数即可.【解答】解:(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无理数,这个数是﹣2π;故答案为:无理,﹣2π;(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4π或﹣4π;故答案为:4π或﹣4π;(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第4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3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应用,利用数轴得出对应数是解题关键.35.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示数b,C点表示数c,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数学自学指南 有理数的认识和数轴
自学资料一、正数、负数【知识探索】1.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说明】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错题精练】例1.若收入100元记为+100元,则﹣500元表示.例2.某超市出售的三种品牌的大米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50±0.2)kg、(50±0.3)kg、(50±0.25)kg的字样,从超市中任意拿出两袋大米,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4kgB. 0.5kgC. 0.55kgD. 0.6kg第1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日计划护体神功:每日计划安排好,自学规划效率高非学科培训例3.某项科学研究需要以3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并记研究那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那天9:30记为﹣1,10:30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那天上午7:30应记为()A. ﹣3B. ﹣5C. ﹣2.30D. ﹣2.5例4.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中(用A﹣C表示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C 的高度),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B的高度是()A﹣C C﹣D E﹣D F﹣E G﹣F B﹣G100米80米﹣60米50米﹣70米20米A. ﹣240米B. 240米C. 390米D. 210米例5.2016年9月2日早上8点,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大房身机场举行,某特技飞行队做特技表演时,其中一架飞机起飞0.5千米后的高度变化如表:(1)完成上表;(2)飞机完成上述四个表演动作后,飞机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千米?(3)如果飞机平均上升1千米需消耗5升燃油,平均下降1千米需消耗3升燃油,那么这架飞机在这4个动作表演过程中,一共消耗了多少升燃油?【举一反三】1.规定零上为正,若北京市12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5℃,则可记作℃.2.一袋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一袋面粉质量中,合格的是()A. 25.30千克;B. 24.70千克;C. 25.51千克;D. 24.80千克.3.为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向的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10,+15,-4,+3,-12,-13,+13,-15.(1)当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离出车地点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0.4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第2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第3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错题本锁骨术:巧用智能错题本,错题定期反复练非学科培训第4页 共12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例5. 在中,负分数的个数有__________ 个【举一反三】1.−15的倒数是( ) A. 15; B. −15; C. ﹣5;D.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大于一切非负数B. 数轴上上离原点越远,表示的数越大C. 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D. 有理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零这五类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数都是有理数 B. ﹣a 是负数C. 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4.有理数1.7,﹣17,0,﹣5,﹣0.001,,2003和﹣1中,其中负有理数有__________ 个,分数有__________ 个.5.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①10,②-0.0082,③−3012,④3.14,⑤-2,⑥π,⑦0,⑧-98,⑨−218,⑩1 整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6.一个纸环链如图所示,纸环按红黄绿蓝紫的顺序重复排列,截去其中的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被截去部分纸环的个数可能是()A.B.C.D.三、数轴【知识探索】1.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2.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错题精练】例1.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2,则点A所对应的数为()A. +2B. ﹣2C. +2或﹣2D. +1或﹣1例2.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A向左移4个单位长度到B,点B表示的数是()A. 2B. ﹣6C. 2或﹣6D. 以上都不对例3.一个数a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A,当点A在数轴上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后到点B,点A与点B表示的数恰好互为相反数,则数a是()A. ﹣3B. ﹣1.5C. 1.5D. 3例4.四位同学画数轴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 D.第5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错题本锁骨术:巧用智能错题本,错题定期反复练非学科培训例5.等边△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C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1;则翻转2015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是()A. 2014B. 2015C. 2016D. 2017例6.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40,50.现有一动点P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B运动,另一动点Q以3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A运动.当AQ=3PQ时,运动的时间为()A. 15秒B. 20秒C. 15秒或25秒D. 15秒或20秒例7.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和0.25,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A. ﹣0.55B. 0.55C. ﹣1.05D. 1.05例8.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动点P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大于0)秒.(1)点C表示的数是;(2)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点P到达点A处?(3)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字母t的式子表示);(4)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例9.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80.(1)现有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2)若当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时,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的D点相遇,你知道D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时,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40单位时,你知道此时乙电子蚂蚁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是(直接写出答案).第6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举一反三】1.如图,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A. -0.8B. -1.2C. -2.2D. -2.82.在数轴上有一个点A在点﹣2.5的左边3个单位处,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A. ﹣0.5B. ﹣5.5C. 0.5D. 5.53.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13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A. 2011或2012B. 2012或2013C. 2013或2014D. 2014或20154.已知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1,若AC=1,则BC=()A. 3或4;B. 1或4;C. 2或3;D. 2或4.5.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0cm”和“3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和0,那么刻度尺上“5.4cm”对应数轴上的数为()A. 5.4;B. -2.4;C. -2.6;D. -1.6.6.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点A、D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2014次后,数轴上数2014所对应的点是.第7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错题本锁骨术:巧用智能错题本,错题定期反复练非学科培训第8页 共12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四、相反数【知识探索】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 ), 【说明】(1)和互为相反数,即是的相反数,也可以说是的相反数.这里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0的相反数是0.(3)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注意】不一定是负数.【错题精练】例1.3的相反数是( ) A. -3;B. 3;C. 13;D. −13.例2.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各对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a 和﹣2bB. a+1和b+1C. a+1和b ﹣1D. 2a 和2b例3.如果2x +3与5互为相反数,那么x 等于( ) A. ﹣4; B. ﹣1; C. 1;D. 4.例4.下列说法:①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0;②若a +b =0,则a 、b 互为相反数;③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 =−1;④若ab =−1,则a 、b 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举一反三】1.23的相反数是( ) A. 32; B. −32; C. −23;D. 23.2.−212和它的相反数之间的整数有 个.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2和12;B. -0.5和12;C. -3和13D. 1和2.24.如果5x+3与﹣2x+9是互为相反数,则x﹣2的值是5.下列每题的各对数中,哪些是相等的,哪些互为相反数?(1)+(﹣4)与﹣(+4);(2)﹣(﹣4)与﹣4;(3)+(+4)与﹣(﹣4);(4)﹣(+4)与﹣(﹣4).6.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1cm”和“9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和x,那么x的值为__________ .1.若规定盈利为“+”,亏损为那么“-50”元表示()A. 收入50元;B. 支出50元;C. 盈利50元;D. 亏损50元.2.2014的相反数是();A. 2014;B. −12014; D. -2014.C. 12014第9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错题本锁骨术:巧用智能错题本,错题定期反复练非学科培训第10页 共12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3.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向西走2米与向南走3米; B. 胜2局与负3局;C. 气温升高3℃与气温为﹣3℃;D. 盈利3万元与支出3万元.4.《九章算术》中有注:“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如果气温升高30C 时气温变化记作+30C ,那么气温下降30C 时气温变化记作( ) A. −60C B. −30C C. 00C D. +30C5.如图,数轴上两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 表示的数为( )A. −6;B. 6;C. 0;D. 无法确定.6.已知下列各数:−3.14,24,+17,−712,516,−0.01,0,其中整数有________个,负分数有________个, 非负数有________个.7.四位同学画数轴如下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8.数轴上的一个点在点﹣1.5的右边,相距3个单位长度,则这个点所表示的数是()A. 1.5和4.5 B. 1.5 C. 1.5和﹣4.5 D. ﹣4.59.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倒数,则关于原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在点A的左侧;B. 一定与线段AB的中点重合;C. 可能在点B的右侧;D. 一定与点A或点B重合.10.(3÷x)的倒数与(2x-9)÷3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是()A. 1.5B. -1.5C. 3D. -311.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点A沿数轴向右滚动(无滑动)一周到达点B,若点A对应的数是﹣1,则点B对应的数是.1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4,0.62,,18,0,﹣8.91,+100正数:{…}负数:{…}整数:{…}分数:{…}.13.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点A、点B的距离相等,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大于0)秒.(1)点C表示的数是;(2)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点P到达点A处?(3)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字母t的式子表示);(4)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第11页共12页自学七招之错题本锁骨术:巧用智能错题本,错题定期反复练非学科培训14.某灯具厂计划一天生产300盏景观灯,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景观灯数与计划每天生产景观灯数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增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求该厂本周实际生产景观灯的盏数;(2)求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景观灯的盏数.15.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80.(1)现有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2)若当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时,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的D点相遇,你知道D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甲电子蚂蚁从B点出发时,以7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乙电子蚂蚁恰好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40单位时,你知道此时乙电子蚂蚁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是(直接写出答案).● 引导学生构建只是脑图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实数包括正实数、零、负实数也有无数个。
数轴与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数轴与有理数的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4. 能够在数轴上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内容:1. 数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4. 数轴上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数轴的概念1.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涉及到的轴,如尺子、铅笔等;2. 提问:你们在数学学习中还遇到过哪些涉及轴的概念?3.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轴在数学中的作用,并逐步引出数轴的概念;4. 教师给出数轴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并画出一个简单的数轴作为示例。
步骤二:引入有理数的概念1. 提问:你们学过哪些数?这些数可以怎么表示?2.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数不能用分数或小数表示;3. 教师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结合示例进行说明。
步骤三:有理数的加法运算1. 提问:你们会如何计算两个正整数的和?两个负整数的和?2.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和;3. 示范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它们组合的加法运算,并总结得出规律。
步骤四:有理数的减法运算1. 引导学生回顾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2. 教师给出正整数、负整数以及它们组合的减法运算的示例,并引导学生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
步骤五:数轴上的有理数加减运算1. 提醒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时的规定:向右表示正数,向左表示负数;2. 学生根据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加减运算,并在数轴上表示出结果。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2. 教学难点:数轴上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评估;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准确率评估;3. 学生在数轴上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准确性评估。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2. 给学生布置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练习,加深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有理数和数轴
1有理数知识点归纳1.正数和负数的意义(1)正数:像6,3.7,23,10%,…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①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的前面加“+”号,如6,3.7,23,10%可以写成+6,+3.7,+23,+10%.②正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如+7可以省略“+”号写成7.(2)负数:像-3,-5.6,-50,-12,-15%,…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辨误区 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①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②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如-5,-(+7)等都是负数,负数中的“-”号不能省略,如-5省略“-”号就是5,变成正数了.(3)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如温度计上的0 ℃,也是一个特定的温度,0 ℃以下为负数,0 ℃以上为正数.【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12,0.15,-52,-2.05,0,-7,3.142.有理数(1)定义: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判断方法:①正整数、0、负整数都是有理数.②正分数和负分数都是有理数.(3)拓展发散: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也由自然数范围扩大到有理数范围.偶数不仅有正偶数和0,还有负偶数;奇数也包括正奇数和负奇数.【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5是有理数 ②73是有理数 ③0.3不是有理数 ④-2是偶数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1)按定义分(两分):(2)按性质分(三分):“不重复”的意思是说,每一个数只能属于其中的一类,不能出现某一个数属于多类的情况.如,将有理数分为非负数、非正数两类就是错误的.因为0这个数被重复分类了,把0既分在了非负数中,又分在了非正数中.“不遗漏”的意思是说,分类时,不能遗漏某些数.如,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两类,显然遗漏了0.【例3】 把下面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2,-3,+1,13,-1.5,0,0.2,314,-435.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 分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应用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①向东向西、买进卖出、零上零下、收入和支出、运进和运出……,都具有相反的意义.如“向东5米”和“向西3米”就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特征:a .意义相反;b .成对出现.(2)表示方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当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时,那么另一个就用负数表示.0是正负数的界限,是表示“基准”的数.【例4-1】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找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它们.非洲“撒哈拉”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昼夜温差非常大,一个科学考察队测得某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零上53 ℃,下午2时的气温是零上58 ℃,晚上10时的气温是零下34 ℃.【例4-2】 一种零件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1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多少毫米?加工时,符合要求的零件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毫米?最小不能少于多少毫米?2数轴1.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如图.①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②原点的选定,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通常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2)数轴的画法画一条数轴的步骤可概括为:一画、二定、三选、四标. ①画直线:就是先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②定原点:通常原点选在你所画直线居中的位置,若问题中负数的个数较多时,原点选得靠右些;正数的个数较多时,原点选得靠左些.③选正方向:通常取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并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将表示刻度的点用短竖线表示.④标数:在数轴上依次标出1,2,3,4,0,-1,-2,-3,-4等各点,相应的数0,±1,±2,…写在数轴的下方;将需要在数轴上表示出的数或字母写在数轴的上方,相应的点表示为实心小圆点.要是在数轴上用到30,那得标多少单位啊! 适当的长度有两层含义:①可取实际1 cm 作为一个单位长度,也可以取2 cm 或其他实际数据作为一个单位长度;②一个单位长度可表示1,也可表示10或更多!如图所示就能做到啦!【例1】 下列图形表示的数轴正确的是( ).2.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即每个有理数都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1)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侧;(2)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侧;(3)表示0的点就是原点.【例2】 (1)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2,0,1,-0.5,-32,212.(2)指出如图所示的A ,B ,C ,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点技巧 “数形结合”思想(1)根据已知数在数轴上标出对应点,分三步:①画数轴;②确定点,并用实心小圆点描出;③标数,即在实心小圆点的上方标出所表示的数.(2)根据数轴上的点读数,原点表示0,原点向右为正数,原点向左为负数.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3)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①把各个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②根据各数在数轴上的顺序,用“<”或“>”连接.析规律 两个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情况比较:①若两数同号(都为正数或都为负数),数轴上左边的数<右边的数; ②若两数异号,则正数>0>负数.【例3-1】 比较下列这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412,12,1,-2,3,0,-0.5.【例3-2】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用“=”“>”或“<”填空:a __________0,b __________0,a __________b .4.数轴上点的移动(1)相对于原点的移动:从原点向右a(a>0)个单位长度,则表示的数是a;从原点向左a(a>0)个单位长度,则表示的数是-a.(2)两个相对点的移动:点A相对于点B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一定的距离,最后表示的数要看点A移动结束时对应点距离原点的距离和位置.【例4】一探险队要沿着一东西走向的河流进行考察,第一天沿河岸向上游走了5 km,第二天又向上游走了4.3 km,第三天开始计划有变,向下游走了4.8 km,第四天又向下游走了3 km,你知道第四天之后,该探险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吗?距离出发点多远?5.利用数轴求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在数学里,数与形是密切联系的,数轴的引进使有理数与直线上的点联系了起来,利用数轴可以比较容易地写出数轴上某区域中的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等.如,写出大于-5而小于3的所有整数.可以先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与3这两个点,再在这两个点之间找出满足题意的整数-4,-3,-2,-1,0,1,2即可.【例5】小红做题时,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了数轴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值,写出墨迹盖住的所有整数.巩固练习一、耐心填一填,1、若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11034米,则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记作______。
数学中的数轴与有理数
数学中的数轴与有理数数轴是数学中用来表示实数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是一条直线,将整个数集划分为正数、负数和零三个部分。
而有理数则是数轴上的一类特殊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本文将探讨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以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1. 数轴简介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无限延伸。
在数轴上,我们使用一个点作为零点,通常将其标记为0。
然后,在零点的左侧和右侧,以相等的间隔标记其他点,这些点表示整数。
数轴上的正方向为向右,负方向为向左。
2.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两种形式。
在数轴上,整数位于点的位置上,而分数则位于整数之间的位置上。
3.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在数轴上,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有理数的大小和位置。
以1/2为例,我们可以将数轴平均地分成两半,1/2的位置正好在中间。
同样地,我们可以以1/3为单位将数轴分成三段,1/2的位置在1和2之间的1/3处。
4. 正数与负数在数轴上,零点左侧的点表示负数,右侧的点表示正数。
例如,-1表示在零点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1表示在零点右侧的第一个整数点。
5. 有理数的相对关系数轴上的点表示了有理数的相对关系。
一个点的位置越接近零点,则对应的有理数越小;反之,离零点越远,则对应的有理数越大。
例如,-3位于-2和-4之间,因此比-2大但比-4小。
6. 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在数轴上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通过向右移动和向左移动来表示。
例如,对于-2+3,我们从-2开始,向右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1。
同样地,对于-2-3,我们从-2开始,向左移动3个单位,最终到达-5。
7. 有理数的应用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温度可以使用有理数来表示,负数表示低温,正数表示高温;金融领域中的借贷利率也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
总结:数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有理数的相对关系和运算规律。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理数,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有理数与数轴
)
样的数叫做负分数„„于是就有了有理数这个概念。
学而思培优
谌威老师
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那有一个疑问:小数算不算有理数呢? 以前学奥数的时候学过,小数可分为 3 类:有限小数,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前 两类都可以化成分数,所以把它们看做分数,比如 0.796 是正分数, 9.85 是负分数;而无 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当然更不是整数,所以不是有理数,而是以后会学习的无理数 (目前学过的无理数只有一个: π ) 。 其实有理数与无理数更本质的区别是能不能表示成分数形式, 能够表示成分数形式的就是有 理数(很显然整数和分数都能表示成分数) ,不能表示成分数形式的就是无理数。 有理数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为了认识的更清晰一些,我们可以对有理数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有理数按照定义,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按照符号,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 0.所以我们可 以根据这两种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如下分类:
3 7 1 如 5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7 3 5
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负倒数,有两种方法,可以先求它的相反数,再求相反数的倒数;也可 以先求倒数, 再求倒数的相反数, 如求 是可以的。
11 11 5 11 5 5 11 的负倒数, 与 都 5 5 11 5 11 11 5
学而思培优
谌威老师
例如 3 与 3 互为相反数,而 3 与 2 虽然符号不同,但它们不是相反数;而 2.5 与 2 则互为相反数。 ⑵几何意义: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应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这一点可以用来在数轴上标示用字母表示的某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理解数轴上的对称性,尤其是关于原点的对称。
-掌握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理解数轴上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
-解决与数轴相关的复杂问题。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轴上对称性的概念,如-3和3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同时,解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如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5,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此外,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值表示的几何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有理数,它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数轴来表示,零上温度在原点右侧,零下温度在原点左侧,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的升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在教室内创建一个数轴,并标出不同的有理数位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各种有趣的见解。但我也意识到,我需要更好地引导他们,将讨论聚焦于数轴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上,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有理数-数轴的概念以及习题大全
有理数-数轴的概念以及习题大全【有理数】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数轴是()A.一条直线B.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C.有长度单位的直线D.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下面表示数轴的图中,画得正确的是()A.B.C.D.下列给出的四条数轴,错误的是()A.(1)(2)B.(2)(3)(4)C.(1)(2)(3)D.(1)(2)(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B.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C.0大于一切非负数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A.0个B.1个C.2个D.3个年如果点A、B、C、D所对应的数为a、b、c、d,则a、b、c、d的大小关系为()A.a<c<d<bB.b<d<a<cC.b<d<c<aD.d<b<c<a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轴上表示-5的点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B.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C.有理数0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原点D.表示百万分之一的点在数轴上不存在数轴具有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
在数轴上,表示-5的数在原点的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是+2,点B对应的数是+5则A、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则与此位置相对应的数是。
大于-4.5且小于1 .25的整数有。
有理数-数轴的概念以及习题大全
【有理数】➢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1.数轴是()A.一条直线B.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C.有长度单位的直线 D.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2.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3.下面表示数轴的图中,画得正确的是()A. B.C. D.4.下列给出的四条数轴,错误的是()A. (1)(2)B. (2)(3)(4)C. (1)(2)(3)D. (1)(2)(3)(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B. 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 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C.0大于一切非负数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7. 在数轴上表示1206.35 ,,,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年 8. 如果点A 、B 、C 、D 所对应的数为a 、b 、c 、d ,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为( )A.a <c <d <bB.b <d <a <cC.b <d <c <aD.d <b <c <a9.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数轴上表示-5的点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B.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C. 有理数0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原点D. 表示百万分之一的点在数轴上不存在10. 数轴具有的三个要素是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
11.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 的数总比 的数大。
12. 在数轴上,表示-5的数在原点的 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13. 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 侧,距原点 个单位;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 个单位;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2.2 数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 数轴【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及三要素;2.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并会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点梳理】要点一、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要点诠释:(1)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2)长度单位与单位长度是不同的,单位长度是根据需要选取的代表“1”的线段,而长度单位是为度量线段的长度而制定的单位.有km、m、dm、cm等.(3)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灵活选定,但一经选定就不能改动.2. 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其他数,比如 .要点诠释:(1)一般地,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反过来也对,即正数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典型例题】类型一、数轴的概念【例题】1.如图所示是几位同学所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A.(1)(2)(3) B.(2)(3)(4) C.只有(2) D.(1)(2)(3)(4)【答案】C【解析】对数轴的三要素掌握不清.(1)中忽略了单位长度,相邻两整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3)中负有理数的标记有错误;(4)图中漏画了表示方向的箭头.【总结升华】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B.数轴上的两个不同的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有的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与它对应的唯一点2.如图,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则有( ).(A)a>0>b (B)a>b>0 (C)a<0<b (D)a<b<03.从原点开始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后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 ). A.3 B.4 C.2 D.-24.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条数轴上任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5.北京、纽约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小时)可在数轴上表示如图若将两地国际标准时间的差简称为时差,则()A.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B.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C.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D.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4小时二、填空题1.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点B对应的数是.2. 若a为有理数,在-a与a之间(不含-a与a)有21个整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3.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顶点A,B在数轴上,CD=6,点A对应的数为-1,则点B所对应的数为.4.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小于3.5的整数点的个数为m , 距离原点等于3.5的点的个数为n , 则3____m n -=.三、解答题1.小敏的家、学校、邮局、图书馆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依次记为A 、B 、C 、D ,学校位于小敏家西150米,邮局位于小敏家东100米,图书馆位于小敏家西400米.(1)用数轴表示A 、B 、C 、D 的位置(建议以小敏家为原点).(2)一天小敏从家里先去邮局寄信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往图书馆方向走了约8分钟.试问这时小敏约在什么位置?距图书馆和学校各约多少米?【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A 、B 、C 都错误,因为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只有一个表示它的点.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一个点对应一个有理数.2.【答案】C3.【答案】C4.【答案】C【解析】若线段AB 的端点与整数重合,则线段AB 盖住2005个整点;若线段AB 的端点不与整点重合,则线段AB 盖住2004个整点.可以先从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如AB =2为基础进行分析,找规律.所以答案:C5.【答案】B【解析】本题以“北京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为材料,编拟了一道与数轴有关的实际问题.从选项上分析可得:两个城市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时差.所以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2小时.因此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2,±4【解析】解:∵点A 和原点O 的距离为3,∴点A 对应的数是±3.当点A 对应的数是+3时,则点B 对应的数是1+3=4或3﹣1=2;当点A 对应的数是﹣3时,则点B 对应的数是﹣3+1=﹣2或﹣3﹣1=﹣4.2. 【答案】1011-1110a a <≤≤<-或3. 【答案】5【解析】CD =AB =6,即A 、B 两点间距离是6,故点B 对应的数为5.4. 【答案】1【解析】由题意可知:7,2m n ==,所以27321m n -=-⨯=三、解答题1. 【解析】(1)如图所示(2)小敏从邮局出发,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往图书馆方向走了约8分钟,其路程为50×8=400(米),由上图知,此时小敏位于家西300米处,所以小敏在学校与图书馆之间,且距图书馆100米,距学校150米.。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那点事儿哈。
你想啊,这有理数就像一群小精灵,在数学的世界里蹦跶。
而数轴呢,就像是它们的游乐场。
每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自己的专属位置,可有意思啦!
就说那些正数吧,它们在数轴上趾高气扬地站在右边,好像在说:“看我多厉害!”负数呢,就垂头丧气地缩在左边,感觉有点小可怜呢。
但不管正数还是负数,它们都是数轴这个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呀。
我记得有一次,我就像个探险家似的在数轴上探索。
看到一个有理数,我就琢磨着它在数轴上的位置,感觉自己就像是个侦探在破案呢!有时候找对了,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嘿嘿,我可真厉害!”要是找错了,就拍拍脑袋,“哎呀,我咋这么笨呢!”
还有啊,数轴上的点就像一个个小据点,有理数们在里面安营扎寨。
它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的离得近,有的离得远。
有时候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相遇了,就好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那场面可热闹了。
总之呢,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关系那是相当紧密,谁也离不开谁。
它们一起在数学的海洋里玩耍,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哎呀,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故事说不完呢。
就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下次再看到数轴,我肯定还会想起这些有趣的事儿,想起这些小精灵们在上面欢快跳跃的样子。
哈哈,这就是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魅力呀!。
第一讲 有理数的概念和数轴
(3)一个跳蚤在一条直线上,从O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 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2015次落下时,则落点处离O点的距 离为__________.(用单位表示).
练习3-1.(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到点A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B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有个.
例2.有理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的值( )
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 D.大于
(2)有理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面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A.2个 B.3个 C.4个 D. 5个
练习2-1.在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且点A在点B的左边,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练习2-2.数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
例3.(1)数轴上一对应的数是3的点A,沿着数轴某一方向移动了5个单位,则此时点A所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
(2)一个小虫在数轴上先向右爬2个单位,再向左爬6个单位,所在位置正好距离数轴原点2个单位,则小虫 的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是( )
A.4030 B.-4030 C.0 D.2015
(2)若 ,则 这六个字母中, 与 为相反数的一定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练习4-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B.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C. 的相反数是负数 D.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异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1_有理数的分类及数轴(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1 有理数的分类及数轴知识点一有理数分类有理数(概念理解)按照整数和分数的分类【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按正数、负数、和零的关系分类有理数分类注意事项:1.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不是有理数,比如:圆周率。
2.无限循环的小数是有理数,比如:0.6666666…3.如200%,6/3能约分成整数的数不能算做分数知识点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重点)画数轴步骤:画直线-取原点-规定正方向-单位长度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 ✓实心点表示包括本数,空心点表示不包括本数。
考查题型考查题型一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典例1.如果向东走2m 记为2m +,则向西走3m 可记为( )A .3m +B .2m +C .3m -D .2m -【答案】C【解析】详解:若向东走2m 记作+2m ,则向西走3m 记作-3m ,故选:C .变式1-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A .增加14%B .增加6%C .减少6%D .减少26%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所以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减少6%.故选C .变式1-2四个足球与足球规定质量偏差如下:﹣3,+5,+10,﹣20(超过为正,不足为负).质量相对最合规定的是( )A .+10B .﹣20C .﹣3D .+5【答案】C【分析】质量偏差越少越好,最符合规定的是﹣3.【详解】最符合规定的是﹣3.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负数的意义.变式1-3.花店、书店、学校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花店位于书店西边100米处,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2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3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 )A .在书店B .在花店C .在学校D .不在上述地方 【答案】C【分析】由题意知,可看作书店为原点,花店位于书店西边100米处,即-100米,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即+50米,解答出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2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30米,即向东走了50米,而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故此时小明的位置在学校.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类比点的坐标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正负坐标的理解.考查题型二有理数的分类典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括号里.﹣12,+5,﹣6.3,0,﹣1213,245,6.9,﹣7,210,0.031,﹣43,﹣10%正数集合:{…}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负分数集合:{…}.【解析】正数集合:{+5,245,6.9,210,0.031 …};整数集合:{+5,0,﹣7,210,﹣43 …};非负数集合:{+5,0,245,6.9,210,0.031 …};负分数集合:{﹣12,﹣6.3,﹣1213,﹣10% …}.【答案】故答案为{+5,245,6.9,210,0.031…};{+5,0,﹣7,210,﹣43…};{+5,0,245,6.9,210,0.031 …};{﹣12,﹣6.3,﹣1213,﹣10%…}.变式2-1.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的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的分数组成分数集合,请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2.5,3.14,-2,+72,-0.6,0.618,0,-0.101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分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答案】3.14,+72,0.618;-2.5,-2,-0.6,-0.101,-2.5,3.14,-0.6,0.618,-0.101,3.14,+72,0.618,0.【详解】正数集合:{3.14,+72,0.618,…};负数集合:{-2.5,-2,-0.6,-0.101,…};分数集合:{-2.5,3.14,-0.6,0.618,-0.101,…};非负数集合:{3.14,+72,0.618,0,…}.变式2-2.(1)如图,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请你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2016,﹣15%,﹣0.618,712,﹣9,﹣23,0,3.14,﹣72(2)上图中,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3)列式并计算:在(1)的数据中,求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和.【答案】(1)见解析;(2)负分数集合;(3)1944【详解】解:(1)根据题意如图:(2)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负分数集合;-,(3)最大数是2016,最小数是72+-=.∴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和2016(72)1944考查题型三数轴的三要素及画法典例3.下列数轴画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没有单位长度,故错误;B、没有正方向,故错误;C、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都符合数轴的条件,故正确;D、数轴的左边单位长度的表示有错误.故选C.变式3-1.下列图中数轴画法不正确...的有().(1)(2)(3)(4)(5)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详解】解:(1)没有正方向,数轴画法不正确;(2)单位不统一,数轴画法不正确;(3)缺少单位长度,数轴画法不正确;(4)单位不统一,数轴画法不正确;(5)符合数轴的定义,数轴画法正确.故选:C.变式3-2.下列各图表示数轴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各图表示数轴正确的是:.故选C.考查题型四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典例4.(2020·德州市期末)如图,在数轴上,小手遮挡住的点表示的数可能是()A.﹣1.5 B.﹣2.5 C.﹣0.5 D.0.5【答案】C【详解】解:由数轴可知小手遮挡住的点在-1和0之间,而选项中的数只有-0.5在-1和0之间,所以小手遮挡住的点表示的数可能是-0.5.故选C.变式4-1.如图,数轴上蝴蝶所在点表示的数可能为()A.3B.2C.1D.-1【答案】D【详解】解:数轴上蝴蝶所在点表示的数可能为-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是负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是正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变式4-2.如图,25的倒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位于下列两个点之间( )A.点E和点F B.点F和点G C.点F和点G D.点G和点H 【答案】D【解析】详解:25的倒数是52,∴52在G和H之间,故选D.变式4-3.若|a|=﹣a,则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A.原点左侧B.原点或原点左侧C.原点右侧D.原点或原点右侧【答案】B【详解】∵|a|=-a,∴a一定是非正数,∴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原点或原点左侧.故选B.考查题型五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大小典例5.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0<﹣b B.0<﹣a<﹣b C.﹣b<0<﹣a D.0<﹣b<﹣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数轴得出a<0<b,求出﹣a>﹣b,﹣b<0,﹣a>0,即可得出答案.∵从数轴可知:a<0<b,∴﹣a>﹣b,﹣b<0,﹣a>0,∴﹣b<0<﹣a,变式5-1.,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大小顺序是( )A.B.C.D.【答案】D【分析】从数轴上a b的位置得出b<0<a,|b|>|a|,推出-a<0,-a>b,-b>0,-b>a,根据以上结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从数轴上可以看出b<0<a,|b|>|a |,∴-a<0,-a>b,-b>0,-b>a,即b<-a<a<-b,故选D.变式5-2.(2017·厦门市期中)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2 B.a<﹣3 C.a>﹣b D.a<﹣b【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如图所示:﹣3<a<﹣2,故此选项错误;B.如图所示:﹣3<a<﹣2,故此选项错误;C.如图所示:1<b<2,则﹣2<﹣b<﹣1,又﹣3<a<﹣2,故a<﹣b,故此选项错误;D.由选项C可得,此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5-3.有理数m,n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m<-1B.n>3C.m<-n D.m>-n【答案】D【详解】由数轴可得,-1<m<0<2<n<3,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m>-n,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考查题型六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典例6.如图1,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在该圆的4等分点处分别标上字母m、n、p、q,如图2,先让圆周上表示m的点与数轴原点重合,再将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在该圆上,则数轴上表示-2019的点与圆周上重合的点对应的字母是()A.m B.n C.p D.q【答案】B【详解】由于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所以只需先求出此圆在数轴上环绕的距离,再用这个距离除以4,如果余数分别是0,-1,-2,-3,则分别与圆周上表示字母为m ,q ,p ,n 的点重合.2019÷4=504...3,故-2016与n 点重合. 故选B.变式6-1.在数轴上,把表示﹣4的点移动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为( )A .﹣2B .﹣6C .﹣3 或﹣5D .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把表示﹣4的点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或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可分别得到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详解】把表示﹣4的点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为-5,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为-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右边的点表示的数要小.也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变式6-2.如图,半径为1的圆从表示1的点开始沿着数轴向左滚动一周,圆上的点A 与表示1的点重合,滚动一周后到达点B ,点B 表示的数是( )A .﹣2πB .1﹣2πC .﹣πD .1﹣π【答案】B 【详解】解:∵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左滚动一周,∴AB 之间的距离为圆的周长=2π,A 点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的左边.∴A 点对应的数是1﹣2π.故选B .变式6-3.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a+1|表示为( )A .A 、B 两点间的距离B .A 、C 两点间的距离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D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1(1)a a +=--,所以1a +表示A 点与C 点之间的距离,故选B。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总结归纳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总结归纳
1.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两部分组成,其中分数是带有分母的整数。
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
2. 数轴的定义
数轴是以任意一点为起点,向着一侧逐步展开的一条直线。
数
轴上的点对应着不同的数值,这种方式称为数轴表示法。
3. 数轴表示有理数
3.1 正数的数轴表示
正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是,以0为起点往右走。
取一个单位
长度,这个长度代表1,依次往右展开。
正整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往
右走多少个单位长度。
3.2 负数的数轴表示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是,以0为起点往左走。
同样取一个单位长度,这个长度代表1,依次往左展开。
负整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往左走多少个单位长度。
3.3 分数的数轴表示
若一个分数是正数,那么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为从0出发,往正数方向的某个点,这个点的位置要满足,表示这个分数的分子往右走的距离恰好为表示分母的单位长度。
如果分数是负数,就从0往左走。
基于比例的思想,可以求出一个分数在数轴上的具体位置。
4. 总结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是以0为起点,右边表示正数,左边表示负数。
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比例求出分子需要往右走多少单位长度,在数轴上寻找具体的位置。
它非常直观地能够表示有理数的正负和大小关系,对于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数轴与有理数》知识要点
《数轴与有理数》知识要点1、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通过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建立数轴,从而使所有有理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它们的对应点,这样把有理数的一些问题直观形象化,达到快速、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有理数的分类,原点右侧的点表示有理数为正有理数,左侧的点表示的有理数为负有理数,通过数轴可直观反映出正、负有理数所在的范围。
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0大,所以正数通常表示为0>a ,类似的有负数表示为0<a非负数表示为0≥a ,非正数表示为0≤a 。
再如,一些特殊的有理数可由数轴直接观察到。
最小的正整数为1,最大的负整数为-1,没有最大或最小的有理数,最小的自然数为0等。
如:大于-3且小于2的整数有:-2、-1、0、1。
2、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引入数轴后,使抽象的数变成了具体的点,为我们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注:0的相反数为0),由此在数轴上可直接观察到-3的相反数为3;a 的相反数为a -,相反数为本身的数只有0。
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观察可知55=-,00=。
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为它的相反数。
总结得到:⎪⎩⎪⎨⎧-=a a a 0000 a a a = 可知: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0≥a 。
绝对值为本身的数为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从数轴上观察可知,绝对值为一个正数的有两个,如2=a ,则2±=a 。
注意:从数轴上正负两个方向考虑。
绝对值不小于5的整数有:-5、-4、-3、-2、-1、0、1、2、3、4、5; 距离-3两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1、-5。
b a =,有两种可能,即b a =或b a -=(即a 、b 互为相反数)。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由于数轴的某些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关系,即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与之相对应,而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大,因此,可以直观准确地比较数的大小,如20 、12-- 、3121--。
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分类与数轴
1、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的前面加“+”号,正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即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2、正数和负数的理解①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②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如-5,-(+7)等都是负数,负数中的“-”号不能省略,如-5省略“-”号就是5,变成正数了。
3、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应用(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①向东向西、买进卖出、零上零下、收入和支出、运进和运出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
如“向东5米”和“向西3米”就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特征:意义相反;成对出现。
(2)表示方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当规定其中一个量用正数表示时,那么另一个就用负数表示。
0是正负数的界限,是表示“基准”的数。
4、有理数的分类(可化为分数的数都是有理数)(1)按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注意:分类时不重复、不遗漏。
“不重复”:每一个数只能属于其中的一类,不能出现某一个数属于多类的情况。
“不遗漏”:分类时,不能遗漏某些数。
有理数的分类与数轴5、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如图:(1)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注意:原点的选定,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通常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2)数轴的画法:一画、二定、三选、四标。
①画直线:就是先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②定原点:通常原点选在你所画直线居中的位置,若问题中负数的个数较多时,原点选得靠右些;正数的个数较多时,原点选得靠左些;③选正方向:通常取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并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将表示刻度的点用短竖线表示.适当的长度有两层含义:①可取实际1cm作为一个单位长度,也可以取2cm或其他实际数据作为一个单位长度;②一个单位长度可表示1,也可表示10或更多。
第二讲—有理数与数轴
第二讲、有理数与数轴一、学法建议:1、初次接触数轴,自己一定要动手去画一画,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三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2、在做数轴上与某一点相距N 个单位的问题时自己要亲自动手画一画,而且要多思考是否需要分类讨论。
3、处理周期问题时,自己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4、比较大小时掌握特殊值法等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
二、应该掌握的知识点: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3、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BUT,数轴上的点不都代表有理数,如π。
4、数轴的作用:1):表示数:刻度在下,标数在上。
2):比较大小:另起一行,比较大小排序,保持数值原来形式不变。
3):计算:动点问题:左减右加。
4):相距问题:距离分左右,一定要讨论。
5、相反数&绝对值:6、折叠问题:中点公式:数轴上点A和点B所对应的数字分别为a、b,则AB的中点M所对应的数字m=.a+b27、数轴与方程思想:解决方法:结合数轴上各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用最小的数字表示其他数字。
(代数思想)8、周期问题:解决步骤:I、确定周期--找规律;II、确定总长--终点-起点;III、做除法找余数。
三、应掌握的题型:1、用数轴表示数、比较大小:在数轴上画出表示0,-|-4|,122,-3,-(−1)2013,-(−22)各数的点,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新排列。
考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和用数轴表示数字相结合综合考查。
分析:根据绝对值、乘方等相关概念对给出的数字进行化简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根据数轴上右侧的数大于左侧的数进行排序即可。
解答:-|-4|=-4,122=12×2=14,-(−1)2013=-(-1)=1,-(−22)=-(-2×2)=4将以上数字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下:根据在数轴上,数字从左至右依次变大排序:-|-4|<-3<0<122<-(−1)2013<-(−22)点评:正确化简以上各式是解题的关键,在数轴上表示各数时注意刻度在下,标数在上,以及数轴的完整性,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不能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与数轴练习 姓名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各数: -2, 3.14, 0 , -43, 2016.其中整数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关于0的说法: ① 0是自然数; ② 0是最小的整数; ③ 0大于一切负数; ④ 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四个数中, 最小的数是 ( )
A. 1
B. 21
C. -2
D. 0
4.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 )
A. 3
B. -3
C. 3或-3
D. 6
5.数轴上A 点表示有理数-3, B 点到A 点距离为5个单位,则B 点表示的有理数为 ( )
A. 2
B. -8
C. 2或-8
D. 5
二、填空题:
6.下列各数: 1, -7
3, 0,-20%, -9,其中非负整数有 , 负分数有 . 7.在-1与0之间存在有理数吗?,若存在,请你写出两个: .
8.数轴上,A 点表示有理数-1, B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9. 数轴上有两个点A 、B , A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2, 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3,
则B 点所对应的有理数是 .
10.数轴上,P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2, 将P 点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 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 此时 点P 表示的有理数是 .
11.在数轴上看, 在-2.2与3.3之间有 个整数, 分别是 .
12.一列数: 1, -3, 5, -7,···, 按此规律, 第15个数是 , 第100个数是 .
三、解答题:
13.给出下列有理数: -1, 3, -2.5, 2
1.请你画出数轴, 并在数轴上用A 、B 、C 、D 表示这些点, 然后用“<”号将它们连接起来.
14.一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从表示-2点出发, 向左运动3个单位到达A 处, 再向右运动6个单 位到达B 处.
(1) 画出数轴并标出A 、B 所表示的有理数;
(2) 这只电子蚂蚁共运动了多少个单位长?
15.王阿姨上周五买进某种股票100股, 每股25元, (周六周、日不交易).下表是本周股票的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1 +1.5 -1 -2 +1.5
(1) 周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2) 本周最高价每股多少元? 最低价每股多少元?
(3) 本周几获利最多, 最多获利多少?
16.数轴上, 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2, 点B 到原点的距离为4, 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请你画出数轴进行说明
17.(1)数轴上A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2, B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5,
则A 与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 个单位长;
(2)数轴上C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 D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2,
则A 与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 个单位长;
(3)数轴上M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2, MN =4个单位长,则N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请你动手在数轴上画一画,明白其中的道理.
18.如图, A 、B 、C 三点在数轴上, C 点在A 、B 之间, 且AC :BC =1: 3.
(1) C 点对应的有理数为 ;
(2) 甲、乙两只蚂蚁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2个单位/秒, 乙的
速度比甲快3个单位/秒, 求相遇点D 表示的有理数;
(3) 设M 为AB 的中点, P 为数轴上B 点右侧任意一动点, M 点表示的有理数为 ,
请你研究
PM PB PA 的值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