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1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经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再脱氨基,放出的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
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股将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2.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与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应。
3.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 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4.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侧链基团在另一酶的催化下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共价结合或解离,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调节酶的活性的方式成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5.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6.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克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T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克分子数7.脂肪酸的β-氧化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
8.暗反应暗反应是激发分子的热力学的缓和过程,是电荷的分离、电子的传递、磷酸化或短命的中间体形成等多种基本过程。
9.光反应光反应又称为光系统电子传递反应(photosythenic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在反应过程中,来自于太阳的光能使绿色生物的叶绿素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10.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56255(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本意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私学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办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扩大了受教育范围。
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 稷下学宫所谓“稷下”乃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
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应此得名。
稷下学宫约与公元前370—前360年间创立,齐国亡而稷下学宫终。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
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3. 《学记》《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它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学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4. 求其放心本意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在此表达了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体现了“人性本善”,是民本思想的基础。
5. 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制度确立的标志,此后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废除,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6. “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六学”隶属于国子监。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7. 师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师说》于贞观十八年(802年)写成并公开发表,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精神现象学名词解释(一)
精神现象学名词解释(一)精神现象学名词解释1. 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是研究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表现的学科,也被称为心理现象学或心灵现象学。
2. 意识•意识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主观体验,是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主观感受。
3. 知觉•知觉是通过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加工和组织,从而产生对物体、事件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4. 注意力•注意力是个体对某一刺激或任务的选择性集中和维持,以及对其他刺激的过滤和抑制。
5.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历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回忆的能力,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情绪是对某种刺激或事件产生的主观体验,涉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7. 意义•意义是个体对事物或经历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个体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8.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人类在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异。
9. 意识流•意识流是一种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概念,指个体思维和意识中自由流动、不受限制的状态。
10. 潜意识•潜意识是个体意识的下层,包含个体没有直接意识到的思想、情感、欲望和冲动。
11. 意象•意象是个体在感知、想象和记忆中所产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形象,具有具象、生动和情感性的特点。
•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将外部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模式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
13. 反思•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的过程,促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14. 共情•共情是指个体能够感同身受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来与他人建立连接。
15. 自我•自我是个体对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认同,包括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评价和表达。
以上是一些精神现象学中常用的名词,对这些名词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社会学》名词解释(1)
是融洽,还是对立)、利益关系(是平等,还是不平等;权力分配的格局如何)、地位关系(是一致,还
是冲突,以及冲突的程度如何)等。
13. 频度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它会影响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
14. 合作 :是指社会互动中, 人与人、 群体与群体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
3. 先赋角色 :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4. 自致角色 :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主要指通过个人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5. 自觉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周围的人
均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周围的观
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
律。
3.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
H・海曼在 1942 提出。“参照群体”是指个
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通常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
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4. 拟剧论 :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 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2. 初始社会化 :发生于幼年和童年时期,是文化学习的集中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了语言和基本的
行为模式,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化机构是家庭。
3. 预期社会化 :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要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
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会化是按照社会的规范标准来培养社会成员的重要手段。
近代史: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
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资政新篇: 是1859年洪仁玕颁布的社会改革方案,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上:依法治国;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外交:独立自主。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是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没有提到人民关心的土地的问题,而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不可能实现这个方案。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思想解放运动。
始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但是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全盘否定或肯定中方、西方文化。
名词解释(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的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贸易自由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它是各国通过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等途径,根据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大量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最惠国待遇原则:MFN,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电子商务: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出口导向;是扶植和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跨国公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传统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验战略目标的公司。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协议。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国家制定的海关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及免税商品进行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1.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三驾马车”对90年代文学的贡献:对浓郁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的敏锐捕捉与成功表现。
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大厂》(谈歌)、《大雪无乡》(关仁山)、《信访办主任》(何申)。
2.反思文学:1979年的《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
以这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在此后的几年间,形成一股以小说创作为主的“反思文学”思潮。
“反思文学”的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
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5.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
“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
名词解释(1)
离心生长: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类型之一。
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
即根具向地性,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地上芽按背地性发枝,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
这种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
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
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主导因子:是指生物体赖以生存的诸种生态因子中一二个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关键性作用的因子。
植物生态型分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生物生态型。
生态因子分类: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生物因子。
植物抗性:抗旱性、抗涝性、抗冷性、抗热性、抗盐性、抗冻性、抗污染性、抗病性植物根系分布特点:果树实生根系在土壤中分为2~3层,上层根群角(主根与侧根的夹角)较大,分枝性强,易受地表环境条件和肥水等的影响;下层根群角较小,分枝性弱,受地表环境和肥水条件的影响较小。
依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生长方式,可分为水平根和垂直根。
与地面近于平行生长的根系称为水平根,与地面近于垂直生长的根系为垂直根。
名词解释 (1)
8、电视动画片:这类片子往往以一个或一组为线索,编排一套风格统一,故事名异的系列片,也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分成数集摄制的连续剧。
9、影院片:是动画片中备受瞩目的形式。影院的那个画片往往以巨资的投入,上乘的艺术质量和富有冲击力的影院效应,给人们带来不亚于故事大片的艺术享受,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其称为“动画大片”
10、动画短片:动画短片一般是指40分众一下的动画作品,以10~20分种居多,段的甚至有几分钟,甚至一分钟左右。这些短片不盈利为目的而以追求某种艺术境界或表现艺术技巧为宗旨;在我国则更加重视这类影片的艺术性中所弄包含的教育意义货到的感情价值
19、停格拍摄:作者画一幅画就用摄相机拍摄下来,最后拍摄的影片剪接在一起,一格就是画面。
20、水墨画:运用墨和水分渲染,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对象的美术片种。他的这种特色,线平涂:有明确的边缘线中间能平涂颜色。
22、个性动画片:一般是指这样的影片,它与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的影院片和系列片相对独立、篇幅较短、不强调故事结构完整;从编剧和导演到制作往往是由个人包揽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在动画技巧上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在动画语言上鲜明的个性;主题、内涵追求某种买人寻味的文化思考。
15、TV动画:在电视上进行连续播放的动画作品、即“TV版”。由于日本的TV动画多为一边创作一边播映,因此大部分作品平均以一周一话、每周30分钟的方式定时播映。
16、剧场动画:在影院公映的动画作品,即“剧场版”,在我国又被称为“电影版”。通常片长为90分钟。制作成本一般高于OVA及TV动画。不论在人物动作的流畅墙,还是使用的分色数,甚至每秒的帧数上,都比前两者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画面精度是三者中最高的。一般TV动画大受欢迎后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会在情节和角色上做一定的改动。也有一部分剧场版,只是将W版的情节经过重新简介,串联起来形成一部新作品。此外,原创的独立剧场动画作品在剧场动画中叶又很大比重。1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设施园艺:设施园艺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育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保护设施与配套设备,人为地创造适于作物生育的环境空间,有计划地进行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安全、优质、稳产、高产生产的一种综合农业技术体系。
2、园艺设施学:进行设施园艺生产的各种设施设备的总称。
3、风障:冬、春季节在隔一定距离的蔬菜等栽培畦的北侧竖立起可挡风的屏障称为风障。
带有风障的栽培畦。
(篱笆、披风、土背)——阻挡季候风,提高栽培畦的温度。
性能:防风、增温、减少冻土深度4、阳畦:又叫冷床,它是一种以太阳辐射作为热源的建议保护设施,系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由于比风障畦增加了床框和保温覆盖物,故保温能力显著优于风障畦。
(由风障、畦框、覆盖物组成)三种类型:抢阳畦、槽子畦和改良阳畦。
普通阳畦:畦框、风障、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物;改良阳畦:土墙、棚架、土屋顶、玻璃窗或塑料薄膜棚面、保温覆盖物5、穴盘育苗:将种子直接播入装有营养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在穴盘内培养成半成品苗或成龄苗。
6、芽苗菜: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均可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
7、保温比:日光温室内的贮热面积与放热面积的比例。
8、高跨比:日光温室的高度与跨度的比例。
9、前后坡比:前坡和后坡垂直投影宽度的比例。
10、五度:角度、高度、跨度、长度、厚度四比:前后坡比、高跨比、保温比、遮阳比三材:建筑材料、透光材料、保温材料解答题1、电热温床的使用1)电热器材与功率密度、总功率及电热线条数的选择:电热系统由电热线、温度控制仪(控温仪)和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组成。
电热线分土壤加温线(地热线)和空气加温线,二者最好不要混用;控温仪采用农用控温仪2)布线方法:布线的行数最好为偶数3)控温仪及交流接触器与点热线的配套使用布线注意事项:1)不能接长或截断使用,不能生拉硬拽2)避免串联3)检查是否漏电4)避免电热加温线外露、交叉或打结2、地膜覆盖的优缺点:优点:①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②减少劳动力成本③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④提高土壤肥力⑤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缺点:1)污染环境2)使作物早衰,作物生长到中、后期产量突然下降原因:脱肥,土壤污染,空气污染解决办法:选用质量好的地膜;采用高垄栽培;施足基肥,增施优质有机肥;采用滴灌;提高栽培技术。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
也称作”。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
(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
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
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级:由一列喷嘴与同它相配合的动叶栅构成的基本作功单元。
它是与蒸汽进行能量转换的基本单元。
2、级的平均反动度:Ωm =△h b/△h t*反动度就指平均反动度。
(△h b-动叶汽道内膨胀时所降落的理想焓降;△h t*-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3、凝汽器冷却倍率:m=D W/D C称为凝汽器冷却倍率,它表示凝结一公斤蒸汽所需要的冷却水量(D W-凝汽器的冷却水量;D C-凝汽器的排汽量)4、叶片动频率:动叶片高速旋转时的自振频率称为动频率。
评价叶片振动的安全性,以其动频率为基准。
f d=f j2+Bn2,f d,f j-同一叶片相同振型的固有动频率和经温度修正后的静频率;n,B-动叶片的工作转速和动频系数。
5、频率分散度:在汽轮机同一级中所测得叶片(叶片组)的最大静频率差与其平均值之比。
△f s=[2(f max-f min)/ (f max+f min)]*100%。
6、柔性轴:一阶临界转速低于汽轮机工作转速的轴。
7、刚性轴:一阶临界转速高于汽轮机工作转速的轴。
8、节流调节:由一只或几只同时启闭的调节阀来控制进汽量的配汽方式。
9、喷嘴调节;由几只依次启闭的调节阀来控制进汽量的配汽方式。
10、速度变化率:零负荷和额定负荷对应的转速之差与额定转速的比值,称为速度变化率δ=[(n max-n min)/n0]*100%11、迟缓率:ε=[△n/n0]*100%(△n-同一负荷下最大转速变动值,n0-额定转速)综合:1、1、简要描述级的能量转换过程。
掌握典型级的最佳速比;影响级的轮周效率的主要因素;重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作用;弗留格尔公式;喷嘴调节式汽轮机各级压比、焓降的变化规律。
1)级的能量转换过程:先将蒸汽的热能在其喷嘴叶栅中转换为蒸汽所具有的动能,然后再将蒸汽的动能在动叶栅中转换为轴所出的机械功。
2)最佳速度比是指轮周效率ηu最高时,所对应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
纯冲动级的最佳速比(X1)OP=1/2COSα1;反动级的最佳速比(X1)OP=COSα1;冲动级的最佳速比(X1)OP≈COSα1/[2(1—Ωm)]3)影响级的轮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速度系数φ、ψ以及余速损失系数ζc2,其中ζc2的影响最大,其大小取决于动叶出口绝对速度ηu=(△h t*-△h nζ-△h bζ-△h c2)/E0=1-ζn-ζb-ζc2(1-u1) ,ζn、ζb、ζc2----喷嘴能量损失系数、动叶能量损失系数、余速能量损失系数,当达到最佳速比时,ηu为最高。
管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1)
管理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2、效率:所谓效率指用最少的资源来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即“正确地做事”。
3、效果:是指决定适当目标的能力,即“做正确的事”。
4、技术技能:是指能够运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5、人际技能:是指与其他人能够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
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能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并能够在他领导的小组中建立起合作的能力。
6、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概念性技能主要表现为创新与变革能力、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
7、X理论:核心观点是认为人是“经济人”,对人的管理是用强制和惩罚的方法。
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8、Y理论:核心观点是认识“自我实现人”。
主要论点:(1)人愿意为工作、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
(2)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
(3)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4)人是愿意负责的,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任。
9、超Y理论:1970年,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提出。
该理论认为X理论和Y理论反映的是人性的两种极端情况,不能说Y理论一定优于X理论。
不同的人需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需求。
核心观点是人是“复杂人”。
基本观点:(1)人们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求加入组织的。
这种愿望和要求可分为不同类型。
有的人愿意在正规化的、有严格规章制度中的组织工作,但不愿意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
而有的人却愿意有更多的自治权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
发育期末名词解释最新版 (1)
发育期末重点一.名词解释Chp11.身体图式、躯体蓝图(body plan):包括胚轴形成,体节形成、胚芽和器官原基形成等事件。
2.图式形成(pattern formation):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
3.嵌合型发育(mosai c developmeng):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嵌合型发育”。
(与邻近细胞无关系,如海鞘)4.调整型发育(regulativev development):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如鱼类,两栖类)5.诱导(induction):一类组织与另一类组织的相互作用。
6.成形素、形态发生决定子(morphogen):是一类可以通过自身浓度决定细胞命运的,具有扩散性的生物化学分子。
7.组织者(organizer):胚孔背唇,据调控和组织产生一个完整胚胎的特殊能力。
Chp21.细胞定型、细胞指定、发育定型(commitment):细胞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会发生隐藏、性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或“指定”。
2.细胞特化图(specification map):特化的状态3.自主特化(autanamous specification)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4.有条件特化(conditional specification):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他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5.合胞体特化(syncytial specification):在合胞体胚层生成细胞膜分离细胞核之前,由母体细胞质相互作用所决定,即细胞的命运在形成细胞之前就已被指定了。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从商品界中自发地分化出来的,并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所谓衡量商品的价值,就是评价商品包含多少社会劳动;所谓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把社会承认的劳动量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这种间接交换被称为商品流通。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时,这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当货币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特定条件下的价值转移工具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系统的货币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之后形成的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平行本位金银这两种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
其特点是,国家对两种货币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生金银的比价自由确定金币银币的比价。
双本位金币与银币同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熔化及输出入,但二者的交换比率由国家规定的一种货币制度。
简金银这两种货币按一定的法定比价流通。
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良币:实际价值高于名目价值,实际价值较高。
劣币:实际价值低于名目价值,实际价值较低。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定义: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即比率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制度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5×6=30)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
2、岩石干容重:是指岩石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小时后,使岩石孔隙中的液体全部被蒸发,试件中仅有固体和气体的状态下,其单位体积的重量。
3、岩石饱和容重:是指岩石通过48h 浸水方法或抽真空法,使岩石试件中的孔隙都被水充填时单位体积的重量。
4、岩石的孔隙率n :是指岩石孔隙的体积(V v )与岩石总体积(V )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其公式为:5、岩石的空隙比(e ):岩石孔隙的体积(Vv )与岩石固体体积(Vc )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其公式为:6、岩石的天然含水率: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质量w m 与岩石的烘干质量dr m 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即:7、岩石吸水率:是指岩石在常温常压下吸入水的质量0dr m m -与其在105℃~110℃温度下 烘干24小时后质量dr m 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即: 式中,m 0为烘干岩样浸水48小时后的总质量。
8、饱水率:是指岩石在强制状态(高压或真空、煮沸)下,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小时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即: 式中,sa w 为岩石的饱和吸水率;sa m 为真空饱和或煮沸后试件的质量(kg );dr m 为岩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小时的质量(kg )。
9、软化系数c η:是指岩样饱水状态的抗压强度cw σkPa 与自然风干状态抗压强度c σkPa 的比值,用小数表示,即: 10、岩石的抗冻系数f c :是指岩样在±25℃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升温、融解,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冻融前的抗压强度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即:式中:c σ为岩样冻融前的抗压强度kPa ;cf σ为岩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kPa 。
11、多轴强度:是指其它轴向力固定,只改变一轴向力至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应力。
名词解释(一)
植物学名词解释(一)绪论1.繁殖:繁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 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 以延续种族, 这种生物孽生后代的现象叫做繁殖。
(繁殖方式有三类: 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但是, 也有人把营养繁殖和无性生殖广义地称为无性生殖, 因此, 认为繁殖只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2.颈卵器植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 产生颈卵器的植物, 例如苔藓、蕨类及绝大部分裸子植物。
3.隐花植物:孢子植物如藻类、菌物、苔藓、蕨类等生活史中不开花、不结果, 称隐花植物。
4.自然分类法:按植物界自然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划分和排列各分类群的分类方法, 目的是形成自然分类系统。
5.双名法:细胞与组织1.细胞器:细胞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的稀薄区域。
3.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4.细胞质基质:在电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
5.纹孔:细胞壁上凹入腔室的地方,该处初生壁不被次生壁所覆盖。
6.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而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7.具缘纹孔:在松柏类次生木质部的管胞中, 由次生壁向细胞腔内隆起, 形成纹孔缘, 中央有一个小的开口, 这种形成纹孔缘的纹孔, 称为具缘纹孔。
8.糊粉层:禾谷类植物籽粒的糊粉粒, 集中于胚乳的最外一层或几层的细胞中, 称为糊粉层。
糊粉层的细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少含或不含淀粉。
9.初生细胞壁:细胞生长过程中或细胞停止生长前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
10.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的物质,为无色粘液状的,具有胶体结构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的物质,在生活细胞中提供生命过程的基础化合物;原生质体:指单个细胞中,除细胞壁以外所包含的各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2.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市公司在筹集资本是给予投资者对于公司利润、公司清理剩余资产享有优先分配权的股份。
3.LOF投资基金:是指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即开放式基金发行结束后,投资者既可以在场外市场的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又可以在交易所进行基金份额买卖,并通过份额转托管机制将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开放式基金,是开放式基金在交易方式上的创新。
4.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它是指基金资本总额及发行份数在未发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在发行期满后,基金就封闭起来,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因此也称为固定型投资基金。
5.对冲基金: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买空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
6.期权:是指证券投资者事先支付一定的费用取得一种可按既定价格买卖某种证券的权利。
7.可转换债券:又称转股证券、可兑换证券、可更换证券等,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类证券的证券,通常是指转换成普通股票。
8.认购权证:持有人有权按约定价格在特定期限内或到期日向发行人买入标的证券。
9.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集中的交易场所以公开竞价方式所进行的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
10.余额包销:是指证券承销机构必须先向社会代理发售证券,到发售期结束后,如有未售出的证券由承销商自行认购,并按约定时间向发行人支付全部证券款项的承销方式。
11.市盈率:又称本益比,是指股票我二级市场价格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12.代销:是指承销商只作为发行公司的证券销售代理人,按照规定的发行条件尽力推销证券,发行结束后未售出的证券退还给发行公司,承销商不承担发行风险。
13.溢价发行:股票以高于其票面金额的价格在发行市场上销售称为溢价发行。
14.竞价买卖:是指多个买主对多个卖主的交易方式。
15.累积投票制:是针对多数投票制的弊端,为保障多数小股东的利益采用的投票方法。
指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拥有与待选董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既可用所有的投票权集中投票选举一人,也可分散投票选举数人,按得票多少依次决定董事入选的表决权制度。
16.欧洲债券:是指某一国借款人在本国境外市场发行的,不以发行市场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外一种货币为面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简答题1.股票的特征:不可返还性、责任有限性、参与决策性、收益性、风险性、流通性、价格波动性、投机性2.股东拥有优先认购权,处理方式为:1.行使优先权,购买新股票。
2.转让优先认股权。
3.放弃这一权利,任其过期失效。
3.优先股与普通股之间的区别:优先股具有优先领取股息、优先分配剩余资产的权力。
而普通股又有优先股没有的股息随利润激增而增长,同时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新股优先认购权。
4.书面凭证称为债券的条件:(1)它们必须可以按照同一权益和同一票面记载事项,同时向众多的投资者发行(2)他们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并定期支付利息。
(3)在国家金融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他必须能够按照持券人的需要自由转让。
5.债券的基本特性:1.债券的有效性 2.债券的安全性 3.债券的流通性 4.债券的收益性6.债券与股票的比较:1.权力不同2.目的不同3.期限不同4.收益不同5.风险不同6.流通性不同7.发行单位不同7.债券的分类(按发行主体)1.政府债券2.金融债券3.公司债券4.国际债券(按利息的支付方式)1.零息债券2.付息债券3.息票累计债券(按债券形态分)1.实物债券2.凭证式债券3.记账式债券(按计息方式)1.单利债券2.复利债券3.累进利率债券(利率是否固定)1.固定利率债券2.浮动利率债券(按债券的信用形式分类)1.信用债券2.抵押债券3.担保债券(按是否记名分类)1.记名债券2.无记名债券3.交换债券8.封闭式投资基金与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区别:1.发行规模限制不同2.期限不同3.基金份额交易方式不同(4.基金份额的交易价格计算标准不同5.交易费用不同6.基金份额净资产值公布时间不同7.投资策略不同8.投资风险不同9.投资基金运作的监督管理:1.保持基金的独立性2.对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进行限制3.对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进行限制4.对投资基金的风险进行控制5.对利益冲突采取防范措施6.规范信息披露10.金融期货交易的特点:1.交易对象是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2.对冲交易多,实物交割少,具有明显的投机性3.采用有形市场形式,实行保证金交易和逐日盯市制度,交易安全可靠4.交易者众多,交易活跃,流动性好。
11.金融期货的经济功能:套期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投机功能、套利功能12.金融期权与期货的区别:1.交易者的权利义务对称性不同2.履约保证不同3.盈亏特点不同4.交割时间不同5.现金流转不同13.影响确定发行价格的因素:1.经营业绩2.净资产3.发展潜力4.发行数量5.行业特点6.股市状态14.股票发行定价方式:协商定价、一般询价、累计投标询价、网上竞价15.债券公开发行方式:定向发行、承购包销发行、公开招标发行、直接发行16.证券信用评级的作用: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2.有利于证券发行者降低筹资成本3.也是证券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4.有助于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实施有效监管17.证券上市利弊有利开辟多种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知名度、规范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不利扭曲的证券市场行情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控制权分散会面临被收购的风险,也会影响决策效率、强制性的约束,信息更加透明也会提高公司的经营成本18.证券交易的特征:本身不持有证券,也不买卖证券、是证券买卖完全公开的市场、具有严格的组织性,有专门的立法和规章制度19.集合竞价时,成交价格确定的原则:1.可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格2.高于该价格的买入申报与低于该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价格3.与该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的价格20.监管体制模式:集中监管体质模式、自律监管体制模式、中间型监管体制模式、中国的监管体制21.宏观经济分析:GDP增长,经济周期和就业情况、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汇率水平、宏观经济政策22.22.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技术进步、产业政策、生活习惯的改变、相关行业变动因223.23.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的三项合理的市场假设: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价格沿趋势线移动;3历史会重演。
24.24.道氏理论:中期趋势不断地上升或下降,但其下降时的谷底却总是较上期的谷底为高,则意味着长期趋势上升。
中期趋势不断地上升或下降,但其上升时的波峰却总是较上期的波峰为低,则意味着长期趋势下降。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寻找长期趋势从上升转为下降或从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点。
25.25.K线理论:投资技巧:上影线很长表示弱线,卖盘很强,不宜买入;下影线很长表示强线,买盘较多,可以考虑买入。
26.26.移动平均线应用:买1.当移动平均线走势由下降逐渐转平或回升,股价从平均闲的下方向上升穿平均线时。
买2.股价连续上升后因获利回吐导致一时跌破平均线在短期内仍继续上升,而股价回跌幅度不大,并马上恢复再次向上穿平均线时。
买3.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后出现大涨小回的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线又再度上升,仍可视为买入信号。
买4.股价跌破平均线后,突破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属于超卖现象。
当股价向平均线方向回升时,是短线技术反弹的有利买进时机。
27.卖1.当平均线走势由上升逐渐走平转弯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方跌破平均线时,为重要的卖出信号。
卖2.股价随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即跌到平均线之下,而这时平均线仍继续向下,为卖出信号。
卖3.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以下,然后向上平均线弹升,但未升穿平均线即又告落回,为卖出信号。
卖4.股价升穿平均线后,在平均线上方急速上升,距离平均线越来越远,且上涨幅度相当可观,属于超买现象,随时会因获利回吐产生卖压,为卖出信号。
时,为买入信号。
28.27.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应用法则:1,当DIF线向上突破MACD平滑线,即为涨势确认之点,也就是买入信号;反之,当DIF向下跌破MACD 平滑线,即为跌势确认之点,也就是卖出信号。
2一般而言,在持续地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越来越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负差离值的绝对值也越来越大。
所以,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正或负差离值的绝对值将会缩小。
3分析MACD柱状线,由红变绿(正变负),买出信号;由绿变红,,买入信号。
当直线棒由大开始变小,即为卖出信号,当直线棒由最小(负数的最大),开始变大,即为买进信号。
因此我们可以依据直线棒研判短期的反转点。
4,0轴以下为空头行情,0轴以上为多头行情。
29.28.相对强弱指数应用法则:(1)强弱指数的值在0与100之间。
RSI取值超过50,表明市场进入强势;RSI低于50,表明市场低于弱势;RSI高于80,表明市场超买严重;RSI低于20,表明市场超卖严重。
(2)交叉信号:短期的RSI在20以下的水平,由下往上交叉长期的RSI时,为买进信号。
短期的RSI在80以上的水平,由上往下交叉长期的RSI时,为卖出信号。
(3)盘整时,RSI一底比一底高,多头势强,后市可能续涨应买进;反之,是卖出信号。
股价尚在盘整阶段,而RSI已整理完成,股价将随之突破。
5。
RSI在40--60之间的交叉信号尽量不用,骗钱的可能性较大。
30.(4)背驰信号:从RSI与股价的背离方面判断行情:1.RSI处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这叫顶背离信号。
股价这一涨是最后的衰竭动作,这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
2.RSI在低位形成两个依次上升的谷底,而股价好在下跌,这为底背离信号,股价是最后一跌或者说是接近最后一跌,是可以开始建仓信号。
在RSI出现“顶背驰”和“底背驰”时,虽然RSI可小于80或者大于20,也因该视为重要的卖出或者买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