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原理与平面构成
平面的构成以及基本形状的产生

面的构成方式
1、几何形的面:将 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寻找一些 自然界的物体,如:动物 、人、植物等形体,以剪 影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大 胆地屏弃了形象的刻画, 用高度概括简化的手法, 表达了形象的特征,使人 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3、人造形的面:将人们创 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 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复杂 的形象变得黑白分明、整 齐统一,节省了观者无目 的性的视觉移动,达到了 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迅速 传达给观者的效果。
面的性格
• 正圆形面: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 • 扁圆形面:圆满并富于变化,于整齐中体现自由。 • 方形面:具有严谨规范感,易于呆板。 • 角形面:具有刺激感、鲜明、醒目。 • 自由形面:可以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可以产
生典雅、柔软和更具人情味,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 个性,其多变性也可表现一种散漫、无序、复杂的情感 内涵。
4、偶然形的面: 用自由喷洒 、点滴、火烧等方法来制 作一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偶然形的面 充满自然的魅力,具有浪 漫、抒情、丰富、强烈、 奔放的特性。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练习
基本型的创造
•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 形成的
• 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 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 体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 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 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 格。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线的性格
直线:平静、力量、具有男性的情感特征 • 水平线:平稳、快速、静寂 • 垂直线:下落、上升、端庄、肃穆 • 折线:动荡、焦躁不安 • 斜线:飞跃、下滑 • 粗线:强劲、笨拙、迟钝、有力 • 细线:秀气、敏锐、柔弱、锐利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精品ppt
2
三、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 如何创造形象; • 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 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法则,构成所需要的图形。
在经过一定量的学习和练习后,扩大和丰富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再过 渡到平面设计(应用设计)的新阶段,这就是平面构成的作用和实质。
四、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技法:
精品ppt
30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 成的几何性质的面。
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 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 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 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 的感觉。
精品ppt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洒 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精品ppt
33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 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
⑴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 成为“图”;
⑵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 们认为是“图”;
31
⑶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 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 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 感觉。
精品ppt
32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 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 的视觉效果。
精品ppt
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平面构成是指视觉要素在平面上的组织方式,包括形状、线条、色彩和纹理等,是视觉传达中的重要因素。
在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运用可以使服装更富有层次感、空间感和动感,使服装呈现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效果。
首先,在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通过形状的运用来展现服装的整体感和轮廓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来塑造出不同的服装形态。
例如,使用圆形或柔和的曲线形状可以强调服装的柔美和婉约感,而使用方形或棱角分明的形状可以强调服装的力量感和结构感。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改变形状的大小、比例和布局等方式来创造出不同的平面效果,达到突出重点或平衡整体的目的。
其次,在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增强服装的动感和流畅感。
线条的类型和形态可以使服装看起来更加有动态效果。
例如,使用弯曲的曲线线条可以使服装呈现出柔美的流线型,增加服装的优雅和轻盈感;而使用锐利的直线线条可以使服装呈现出干练和简约的气质,凸显服装的力量感和活力。
线条的布局和方向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线条形成平衡和对比,使服装形成更有趣和富有张力的观感。
此外,在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服装的情感和个性。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在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冷暖搭配和色彩层次的组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例如,冷色调可以使服装看起来更加静谧和冷静,适合表达一种内敛和神秘的氛围;而暖色调可以使服装更加温暖和活泼,适合表达一种开朗和自由的感觉。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来调整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达到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最后,在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通过纹理的运用来增加服装的质感和趣味。
纹理可以通过织物的材质、质地或者印花的图案来表达。
例如,使用粗糙的质地织物可以增加服装的自然感和粗犷感;而使用光滑的质地织物可以增加服装的奢华感和典雅感。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印花图案来丰富服装的设计,如花卉、动物、几何图案等,使服装更加生动有趣。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平面构成是指由各种图形、线条和色彩等元素在平面上有机组合而成的形态结构。
在视觉设计、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中,平面构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感,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和理念。
在平面构成中,有一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基本形式进行介绍。
1.点点是最简单的几何元素,可以被看作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
在平面构成中,点经常被用作构成其他形式的基础。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整个平面结构的组成和分布。
2.线线是由点在平面上的移动轨迹组成的。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
线具有方向性和长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点或形成一定的线条组合,从而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3.形状形状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形状有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形状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在平面构成中,形状的大小、位置和组合方式对整体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形状可以用来划分空间、表达意象或进行装饰。
4.空间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可以创造出立体的空间感。
空间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布局和组合,使人们产生一种深度和远近的错觉。
通过空间的处理,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5.色彩色彩在平面构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增加图像的丰富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情绪和意义,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色彩也可以用来创造对比和层次,从而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
6.质感质感是指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使平面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质感可以是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粗糙的等等。
通过质感的表现,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加真实和具体。
这些基本的形式和元素可以在平面构成中灵活地进行组合和运用,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表现。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创造和表达的基础,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形式的运用,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平面作品。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

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构成的含义平⾯构成是视觉元素在⼆次元的平⾯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学的原理,进⾏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构成主要是运⽤点、线、⾯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具有多⽅⾯的实⽤特点和创造⼒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较,它更具有⼴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的视觉的艺术语⾔,进⾏视觉⽅⾯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创作活动和造型能⼒,活跃构思。
第⼀章平⾯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对折的⽅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
左右、上下或倾斜⼀定的⾓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就称为中⼼对称。
(3)旋转对称:⼀个图形按照⼀定的相同的⾓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定的距离或按某种⼀定的规则乾地平⾏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对称:图形按⼀定的⽐例放⼤,称为扩⼤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种等量和不等形的⼒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的美感。
⼆、对⽐、调和1.对⽐:对⽐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起的时候所产⽣的现象,使它们各⾃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矮、强、弱放在⼀起的形成对经。
⼤⼩关系放在起时⽐它们单独地放置时,⼤的显得更⼤,⼩的显得更⼩。
强弱关系放在⼀起时,也会产⽣同样的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这种对⽐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效果。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形状
大小
色彩
肌理
2、研究对象
——是指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 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 图形。
3、内容
——造型要素、美学原理、构成形式
三、平面构成的分类及核心
1、分类
平面 构成 目的 构成 纯粹 构成 以美术设计为主 以结构设计为主 使用抽象或具象形象进行造型
作业名称: 作者姓名: 班 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作业:
1、什么是构成?什么是平面构成? 2、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谈谈平面构成的分类及核心是什么?
美学原则 构成原则 2、核心 造型要素 构成形式 概念的元素 视觉的元素 关系的元素 实用的元素
概念的元素 ——也叫基本要素,这是指在我们创造 形象之前出现于头脑中的形象。
点 线
面
体
关系的元素——方向、位置、空间、重心、骨格
位 置 方 向
空 间
重 心
四、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1、通过对平面构成作品的欣赏,提高对平面构成 学习的认识。 2、通过对平面构成广泛应用的认识,了解学习的 作用和意义。 3、通过对平面构成形式美原理及表现形式的了解 ,正确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技能。 4、通过命题作业的练习,有利于思考力和创造力 的发展。 5、学习中要注意个性的发挥。
五、平面构成的材料及用具
1、材料及用具
墨汁、白卡纸、大小毛笔、水粉笔、三角尺、钉子尺、黑 色中性笔或钢笔、自动铅笔、圆规 纸材——白卡纸 数量——制作1幅作品,裱在一张8开的白卡纸上 ② 大小——10*10cm幅面 纸材——白卡纸 数量——制作4幅作品,裱在一张8开的白卡纸上
三、我国传统图案中的构成成分
平面构成ai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ai知识点总结一、平面构成AI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AI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平面构成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过程。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实现图像识别、处理和图像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平面构成AI主要包括图像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它是一种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3. 平面构成AI的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功能,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识别、分析和理解,从而实现对图像的自动处理和应用。
4. 平面构成AI在实际应用中广泛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对于改善人类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面构成AI的基本原理1. 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是平面构成AI的第一步,它通过摄像头、扫描仪等设备将现实世界中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
2.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边缘检测等处理,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3.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图像中抽取出能够代表目标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纹理等信息,为后续的分类、识别做准备。
4. 目标分类与识别:目标分类与识别是平面构成AI最核心的环节,它通过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出图像中的目标和内容。
5. 目标分割与测量:目标分割与测量是指将识别出的目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并对其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后续的应用做准备。
三、平面构成AI的关键技术1. 图像采集技术:图像采集技术是平面构成AI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光学成像、数字信号处理、图像传感器等技术,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平面构成AI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图像的去噪、增强、滤波、边缘检测等技术,为后续的分析和识别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
3. 特征提取技术:特征提取技术是平面构成AI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包括颜色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等技术,对于挖掘图像中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平面设计的构成形式

一、版面构成的原则
• 版面构成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编排,它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版面构成要遵循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 面构成的最终目标。 • 2. 艺术性 主要体现在文字、图形、色彩等点、线、面的组 合与排列构成,构成一般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 视觉效果。
1. 点、线、面的构成
• 点线面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内容,从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的 角度来把握和调整画面空间,实际上是把具象造型化为具有点 线面关系的抽象造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形式处理的主 动性。
• • •
(1)、点的构成 (2)、线的构成 (3)、面的构成
2. 黑、白、灰的空间构成
• 画面中黑、白、灰的灵活运用所形成的不同色调效果,有助于 强化主题概念,同时,对于加强画面的层次结构及视觉韵味也 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视觉中心与视觉流程(重点)
• 在画面对角线交点偏上的部份,往往是视觉瞩目率最高的区域, 画面的这个中心区域称之为视觉中心点。设计者为了引导难者 的视线熟悉地穿过各种设计元素,使观者的眼睛从一个元素顺 利地转移到下一个元素,画面上通常要有一个清楚的着眼点和 一个清晰的视觉流程,难过观看方向的持续性、重复性及仔细 权衡过了的大小对比,视线就会被一个元素引导至另一个元素。
二、格式塔的应用规则
在平面设计中,根据格式 塔原理,图形的运用规则可 分为重复、连续、接近和终 止等。
• 1. 重复 把众多的、形同的图按一定的规则进行重复排列,可 以将特点近似的各部份联系起来,并形成有意味的节奏。 • 2. 连续 通常是指一条线、一条边,或是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 形式的方向性的连贯。 • 3. 接近 两上或两个以上的视觉元素靠得越近,就越有可能被 当作一个组或一个门类,是最为简单的达到视觉统一的方法。
平面构成的概念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设计基础课程。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发展平面构成的发展必须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讲起。
1919年在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将魏玛手工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创办了一所设计学府——包豪斯。
图三为1910年德国魏玛。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的,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
它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以直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的摹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化,以反映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第二,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
第四节平面构成的分类根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
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抽象形态。
因此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两大类。
自然形态的构成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态为基础的构成。
这种构成形式保持了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
抽象形态的构成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
其构成方法是以集合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一节点点的概念点只表示位置,不具有大小,及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现实中的点是各式各样的,有圆点·椭圆点·方点·三角点·锯齿点·梯形点等.点是最简单的构成单位它不仅指明位置,而且使人能感觉到在其内部具有膨胀和扩散的潜能,并作用在周围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视觉符号)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构成实践心得体会

在平面构成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对平面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平面构成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视觉元素在平面上的组合与搭配的艺术。
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学习了以下基本原理:1. 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平面构成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使视觉元素更加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调和,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
2. 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平面构成中的动态美感。
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可以使视觉元素产生韵律感,增强视觉冲击力。
3.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平面构成中的协调性原则。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美。
4. 重复与秩序:重复与秩序是平面构成中的统一性原则。
通过重复相同的视觉元素,可以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统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空间与层次:空间与层次是平面构成中的深度感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视觉元素的空间位置,可以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产生深度效果。
二、平面构成实践中的体会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创意思维的培养:平面构成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进行设计。
通过不断尝试、调整,我发现创意思维在平面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平面构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美术、设计、心理学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拓宽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4. 持续学习与进步:平面构成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念、技巧层出不穷。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识到持续学习与进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平面构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在艺术教育领域,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的重要课程。
三大构成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原理,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从而提升其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从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三大构成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艺术元素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各种造型技巧,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大构成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搭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大构成实践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二、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元素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创意设计。
2. 色彩构成: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属性,并能运用色彩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
3. 立体构成:主要包括物体的造型、结构、空间等。
学生需要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立体作品的创作。
三、三大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2. 分组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创作水平。
3. 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提供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大构成学习心得篇一: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
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
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
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
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
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美术学专业课程简介

美术学专业课程简介【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美学《美学》是美术学专业重要的理论课程之一。
该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美是什么、美学是什么、美的起源、美的类型、美的模式等艺术美学规律,增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美术设计创作的创造力。
为进一步开展艺术实践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图学《构图学》是本科院校美术专业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
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一、欣赏中、外优秀作品构图;二、解构中、外优秀作品构图再重构;三、创作性构图。
通过对大师构图的分析和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学会按照自己的意图组合成一个具体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考虑空间、比例、造型手段和视觉因素。
透视学本课程是我系重要的美术专业基础技法理论课程之一。
透视学是从造型艺术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如何在平面上把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型的原理和法则的学科。
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学习本门课程,能够为学生后续课程如:工业产品、环境艺术设计透视效果图以及绘画基础造型训练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解剖学本课程是我院重要的美术专业基础技法理论课程之一。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等的一门科学。
它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解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美术概论《美术概论》是美术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理论课之一。
该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与美术专业的学术理论表达能力。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2.抽象形态的构成
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为点、线、面等构成元 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几何形态为基 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四、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1、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2、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
从设计的角度看,点不具有形就无法做视觉上的展现, 因而具有大小、面积和形态的要素;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 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 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 通过比较来显示。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面的错觉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黑的小。
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正方形,它们的长、 宽感觉不一样,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感觉稍高些, 而垂直组成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面的错觉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 下面小;亮的大黑的小。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构成基础知识
建筑概论
形态构成
前言:
构成:
所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是一种创造形态的 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和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 象排列的方法。
其含义就是按照视觉效果,力学或心理学,物理学原 理,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 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
构成知识: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概论
设计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知识点梳理

设计基础(一)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 2、线 3、面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变异构成形式5、对比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7、分割构成形式 8、图与底构成形式 9、反常态构成形式10、空间构成形式一、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和审美原理的学科。
它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运动、光、比例等因素的变化和心理规律,极力伸张视觉语言的要素,提高视觉形象的表现力,为人类创造美好的视觉环境服务。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形态要素分为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它似乎存在,但实际并不存在,我们认为它只存在于意念之中。
•现实形态,针对概念形态而言,即能看到或能触到的那种实际感觉到的形。
现实形分为具体形和抽象形,具体形又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抽象形包括冷抽象(几何学形)和热抽象(非几何学形)。
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强性、明晰、单纯、顽固、直接等,具有男性性格粗直线:强力、钝敏、粗笨细直线:神经质、锐敏、尖锐锯状直线:不安定、焦虑曲线分为几何曲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比较明确,易于理解,高贵。
自由曲线比较复杂,富于变化。
面的构成:•面的形象无限丰富,概括起来有直线形、曲线形、偶然形。
•直线形又包含几何直线形和自由直线形。
•曲线形又包含几何曲线形和自由曲线形。
三、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极为丰富,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有自然形态,又有人为形态,对形态的空间、速度、质感等特征的分析,是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前提。
形态与心理:《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形态与传达:形态与空间:形态与运动:形态与光:形态与变形:形态与质感:四、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原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五、平面构成的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密集、分割、图与底、反常态等构成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的缘起
• 古希腊“宇宙四元轮”
点在版面中的常见分布形式
点在版面中的常见分布形式
点在设计中的作用
线
• 线的定义
– 几何学中: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有长度和位 置,没有宽度和厚度 – 平面构成中:线是宽度和长度相差很大的形体, 既有长度,也有宽度和位置
线
• 线的形状及性格
线
• 线的形状及性格
– 空间的视觉流动线即“视觉流程”,容易忽略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闭合律 Law of Closure
– 知觉有完成不完善图形, 填 补缺口的倾向 – 把局部形象当作一个整体 的形象来感知 – 在设计时,“闭合”指不 展现设计的全貌,而只给 关键的局部,让人们通过 完形去延伸和理解整体, 如“一叶知秋”
闭合律的应用
闭合律的应用
• 黛安芬百年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系列 [广告正文] 100年来,女人,是黛安芬的唯一兴趣。
视知觉原理
• 格式塔”心理学
– 格式塔(Gestalt)一词来自德语, 英文是(configuration)原意是 “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 来的整体”,该词有两个含义
• 事物具有的特定的形状 • 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
– 中文一般将格式塔翻译为完形,将格 式塔心理学称为完形心理学
点
• 点的性格
– – – – – 圆点:饱满、充实 方点:坚实、规整、稳定 水滴形:下落、重量、方向 多边形:尖锐、紧张、闪动 不规则:自由、随意
点
• 点的线化和面化
– 点的连续产生线的感觉 – 点的集合产生面的感觉 – 点的大小产生深浅感觉
点
• 点的错觉
点的位置
• 点的感觉是相对的,不同的聚散排列和组 合,会带个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 点既可以形成画面中心,又可以与其他形 态组合,起着平衡画面,填补空间、点缀 和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 • 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点在版面中的分 布,还要考虑位置,不同位置直接影响版 式效果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近律 Law of Proximity
– 在时间上空间上紧密在一起的部分似乎是相属的,倾 向于被知觉知觉在一起
近律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连续律 Law of continuity
– 知觉有追随一个方向的倾向,以便把元素联接在一起, 使他们看起来是连续的,或者向着一个特定的方向。
三大构成
• 平面构成 The plane constitution
– 含义: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 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 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 图。 – 研究内容
• 形态:点、线、面 • 色彩:彩色、无彩( 黑白灰)
• 肌理:视觉、触觉
[广告标题] 人,是上帝造的,广告标题] 女人,永不嫌穿得 女人是撒旦造的……, 太少……。
[广告标题] 女人的阴谋藏在 黛安芬里……
格式塔原理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 正负形(图形与背景)
– 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是由原来的 图底关系转变而来.早在1915年 就以卢宾(Rnbin)的名字来命名, 所以又称为卢宾反转图形. – 注视杯子的时候,这就是图形,黑 色的部分就成了背景;反之亦然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相似律 Law of similality
– 人在感知事物时,往往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 结在一起
相似律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简律 Law of Pragnanz
– 从构图形象中排除不重要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 必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
简律的应用
视觉原理与平面构成
本章提要
• • • • 视知觉原理 视觉心理 视觉流程 平面构成--点线面
视知觉原理
• 视知觉原理
– 视觉:眼睛所看到的内容 – 知觉:对所看到内容的反应,由每个人生活经 验、教育背景、周围环境、文化环境等决定 – 视知觉:同一个视觉作品在每个人看来具有不 同的意义,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阅历和思考, 这种由心理投射所形成的意识就是视觉的心理 活动,称之为视知觉原理。
视觉流程
• 重心视觉流程
– 以强烈的形象或文字独据版面某个部位或完全充斥整 版。 – 在视觉流程上,首先是从版面重心开始,然后顺沿形 象的方向与力度的倾向来发展视线的进程。 – 向心、离心的视觉运动,也是重心视觉流程的表现。 重心的诱导流程使主题更为鲜明突出而强烈。
视觉流程
• 反复视觉流程
– 指相同或相似的视觉要 素作规律、秩序、节奏 的逐次运动。 – 不如单向、曲线和重心 流程运动强烈,但更富 于韵律和秩序美。
正负形的应用
视觉心理
• 视觉中心
– 画面中最受注目的地方
• 利用视觉移动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安排诱 导读者的视觉随着编排按照主次依次观看 下去。
视觉流程
• 一个成功的视觉流程设计,应能引导观者的视线按照设计 者的意图,以合理的顺序、快捷的途径、有效的感知方式, 去获取最佳信息。为此,它的设计原则应是: – 视觉流程的科学性,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 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 – 视觉元素的可视性
三大构成
• 色彩构成 The color constitution
– 含义:将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 思维定势、心理感受进行总结 – 研究内容 • 色相 • 明度 • 纯度
三大构成
• 立体构成 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es
– 含义: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 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 形态的心理规律。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 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 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 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 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 研究内容
视觉流程
• 导向视觉流程
– 通过诱导元素,主动引导读者 视线向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 主及次,把画面各构成要素依 序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 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 – 导线有虚有实,表现多样.如 文字导向、手势导向、形象导 向以及视线导向等。
视觉流程
• 散点视觉流程
– – – – 点是力的中心,具有张力作用 处于画面视觉中心的点,吸引力最强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最强 当画面中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对比强的点 吸引力更强
点
等大几点与底的黑白对比不一时, 对比强的点吸引力更强
当画面中几点大小不一时,大的点吸引力最强
点
• 点的形状
– 平面构成中,点的形状时多种多样的,分为规则(圆、 方、三角)和不规则(自由随意的点),任何小的形 态都可以构成点
• 各种视觉元素应是目力所极,要有一定强度的诉及力 • 各种信息的意义必须易于为人所理解,并具备相应的视觉环境 • 说明文字要注意其可读性,字体、字型、大小比例、横竖位置、 字距间都要认真推敲。
– 设计构成的策略性。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视觉传达 设计中的科学性、可视性、策略性应贯穿于视觉流程 的始终,形成不同特点的构成形式。
线
• 线的错觉
线的面化
• 线的面化
线的空间分割
线的空间力场
线的空间约束能力
线在设计中的作用
面
• 面的概念
– 点的放大、点的密集 – 线的重复,线的分割产生的各种比例空间 – 面有长度,阔度但无厚度,有位置及方向性
面
• 实面:实体的完全封闭有明确形状可视的面 • 虚面:
– – – – 点的平面集合 线的平面集合 点的平面围绕 线的平面围绕
点的位置
• 点居于页面中心时,空间的视觉对称且张力均等, 主题显得特别突出。
点的位置
• 点居于页面上部时,视线向上移动,页面中其他 内容有下沉感觉。
点的位置
• 点居于页面左侧位置时,视线会自然向左移动, 符合人们阅读习惯
点的位置
• 点居于页面右侧位置时,会打破视觉流程习惯, 视觉重心自然向右移动。
格式塔原理
• 格式塔理论认为,物体的属性(包括空间位置、形状、颜 色、运动等)时,大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野中的 物体并不是自然界中的原来面貌,而是人的大脑经过各种 线索的分析与整合后形成的主观形式。 •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是:形象感觉是大脑将视觉元素或视觉 形式组织成不同群落的结果
• 总结
– 人们总是先看到整体,然后再去关注局部; – 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不等于局部感受的加法; – 视觉系统总是在不断的试图在感官上将图形闭合;
视觉流程
• 最佳视域
视觉流程
• 线型视觉流程
– 直线视觉流程
• 竖向:视线上下流动, 感觉直观、坚定 • 横向:引导视线从左向右, 给人稳定、恬静感觉 • 斜向:比水平、垂直更 有视觉诉求力,以不稳定 状态引起注意
视觉流程
• 线型视觉流程
– 曲线视觉流程
• 各视觉要素随弧线、回旋线而运动 • 不如单向视觉流程直接简明,但更具韵味、节奏和曲线美。 曲线流程的形式微妙而复杂,可概括为弧线形“c”和回旋 形“s”。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四世纪):所有的物质都是由火、 空气、水、土四元素构成
• 中国易经八卦
– 万物由:地、山、水、风、雷、火、泽、天构成。“八 象备,万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