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合集下载

历史作文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历史作文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历史作文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扮演着中国历史进程中重要的角色。

从晚清时期开始,到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转变,从封闭保守到开放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逐渐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探讨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的封闭与保守晚清时期,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压迫。

在这个时期,外交政策主要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为主要目标,更多地采取封闭和保守的策略。

由于内忧外患的影响,清政府对外交政策的制定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

然而,这种封闭保守的外交政策并未为中国带来真正的安全和独立。

在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下,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国土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同时,晚清时期的外交政策也没有为中国争取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友好关系,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十分脆弱。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后的追求平等与独立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初步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转变,国内出现了积极倡导平等和独立的声音。

中国追求平等和独立成为了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

中国通过参与国际会议、外交辞令的有力抗议以及与外国签订平等条约等方式,谋求改变不平等条约体系,争取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这一阶段的外交政策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获得,如中国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签约国之一,成功恢复了对青岛的主权。

但在整体上来说,由于国内的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中国的外交成果十分有限。

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地位仍然较低,被列强进一步蚕食。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与积极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际社会的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大力支持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冲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倡议和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等。

这一阶段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清末民初外交机构的演变_析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

清末民初外交机构的演变_析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

清末民初外交机构的演变———析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曹倩琴(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景德镇333000)摘 要: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始于晚清,完成于民初,外交机构也历经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

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在外交机构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封建统治大框架内进行的外交机构变革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直至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建立共和制,在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对外交机构进行彻底改造,最终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清末民初; 外交机构; 近代化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1)02-0097-03 1861年,清政府设立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中国旧有的封建外交制度(朝贡制)逐步瓦解,中国外交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

作为国家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外交机构,其变化是与整个国家政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以中国封建君主政体为前提的外交机构近代化道路必然充满矛盾和对抗,直至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

一、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清末外交机构转变清朝早期,中国建立起东亚朝贡体系的外交体制,朝贡国包括朝鲜、安南和琉球、暹罗、缅甸、南掌、廓尔喀、浩罕、坎巨。

鸦片战争前,西洋(荷兰)、吕宋(西班牙)、澳门夷(葡萄牙)也属于朝贡国系列中的国家,“每次使者,皆卑身屈己,侪于藩臣贡使之列,行三跪九叩之礼”①。

但在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很快便退出了朝贡国之列。

甚至在19世纪上半叶,这种朝贡体系内的朝贡国行为还有加强的趋势。

19世纪上半期西方殖民主义的势力已经从东亚大陆的边缘逐渐接近了核心,东亚朝贡体系范围包括的各国受到西方殖民势力的严重威胁。

朝贡体系内的各国加强朝贡行为,更多的是寻求宗主国清王朝的保护,使其免受西方国家的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朝贡体制并未彻底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我国近代外交发展历程感悟

我国近代外交发展历程感悟

我国近代外交发展历程感悟我国近代外交发展历程感悟自清朝崩溃以来,我国的外交发展历程一直是令人振奋的。

从蒋介石把外交游说起说,中国又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时代,使其外交能力得以发挥,最终使我国外交声誉得到了献出,取得了诸多荣耀。

从蒋介石时代开始,中国積極参与国际联系,不断地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谊往来。

在此期间,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并参与各国的军事和政治国际行动,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发展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积极开展“两极政策”,密切联系东西方国家,大大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前景。

此外,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政府还大力推进了“上海会谈”,建立了“三联盟”,实现了“双边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幅度,使中国与世界关系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领导人在本世纪初进行了四次“远征”,大大提高了世界对中国新的政策和发展成果的关注,使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对外交往。

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外交在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发展中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减少贸易壁垒,再度推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善,中国的强大影响力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的国际参与也得到了广泛肯定。

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展过程,令世界为之振奋。

今天,中国的外交在以友好对待他国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拓宽领域,深入世界,现在,中国作为世界国家,已经取得了发达国家的地位。

我深信,随着中国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外交将展现出更加宏伟的风貌。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事务 , 不再负责对俄交涉 , 其在清政府机构 中的地位也 的设立又有重要意义。首先 , 总理衙 门的设立 , 标志着
随之 下 降 。 总理衙 门设 立前 , 清 朝主 要 的外 交 事务 由礼 清王 朝 的对外 态度 发生 了重大 变化 ; 其次 , 总 理衙 门的 部负 责 , 包 括 东渐 而来 的西 方殖 民国家 事务 , 以及从 东 设立 , 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 的局面 , 使中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 ,西方 国家驻华使节普遍表示 时予 以册 封 , “ 藩 属 国” 则 定期 派员 朝见 中 国皇帝 , 奉 表 欢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国各种侵略势力 的逐 称臣, 进贡方物。 这种传统的宗藩外交体制最大的特点 渐深人 , 他们对总理衙门越来越不满意。2 0 世纪初 , 清 是在对外关系中首要维护天朝体制,其次是要坚持以
局; 最后 , 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 自己 外邦各族只有 自视为藩邦属 国才有资格同中国交往 。 的国情 , 确定了中国的国旗 、 国歌 , 使 中国不再 以王朝 中国作为上国, 有责任保证“ 藩属国” 的安全和稳定 , 但
而是 以 国家 的面 目出现 在 国际舞 台 。 对“ 藩 属 国” 的 内部 事 务一 般不 干 预 , 只是 在 新 君 即位
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 ,一直以天朝上 国自 腐 败无 能 ,经济 上 财政拮 据 ,军备 废 弛 的律看 作藩 属 国 , 缺乏 平等 露 。 在西 方殖 民势力 的强 攻之 下 , 清 朝统 治者不 得不 派
的外交 、 通商关系。新航路开辟以后 , 西方 国家曾多次 遣钦差大臣与之议和 , 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 来到中国, 想与中国建立对等 的外交关系 , 但这种情况 制被打破。资本主义 国家对清政府 由地方官员办理对 交往 , 而 没有 中央 级 的外交 机构 的状 况极 为不 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清代 以前的中国 外交 涉 、

中国近代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中国近代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中国近代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它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著名。

然而,在近代中国还是受到列强的压迫和欺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逐步改变外交政策,以保卫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其对中国自身和世界的影响。

一、不太成功的闭门主义清朝末期,中国历经了战乱和内部分裂,国家处于一个相对较为虚弱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般被归为“闭门主义”,即与外界断绝经济、政治、文化交往。

这种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逐渐落后于外面的当代世界。

中国控制着大量资源,但由于与世界的隔绝,无法与外界交换知识和技术,一直停滞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上,使中国逐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创造性,这是闭门主义的致命弱点。

二、光绪变法后的开放政策随着清政府在光绪年间推出了“变法”和“开发勘界”政策,在中国社会中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思想。

这些新思想不仅在中国本土引起了变化,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

光绪变法后,中国逐步放弃了闭门主义,开始走向更加开放的政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必须首先改变对外开放的态度。

19世纪末,西方列强通过强制瓜分中国,并迫使中国开放国门,使中国深受其害。

这种被动的开放,使得中国在技术和文化上逐渐落后。

因此,中国在开放中要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发扬与含蓄。

提交了一个改进自身的方式,改变被动开放的前途,避免走向新的危险境地。

三、辛亥革命后的外交政策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闭门主义时期宣告结束。

自那时起,中国开始寻求与更宽广的世界建立新的联系,尝试被西方经济强国吸收的方法。

辛亥革命后,士大夫的江湖思想渐渐被逐出,替换为民主化和现代化思想的风范。

新思想的涌现和力量的凝聚在底层社会,开始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现行体制。

这个时期,中国首次采用了“开放外交”政策,试图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通商关系。

1912年,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外交部,作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窗口。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1.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开端
19世纪后期,中国面临国内外各种挑战,如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贸易剥削等。

这时,清朝政府开始重视外交,并派遣大量使节出使各外国。

2. 新文化运动与外交革新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外交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也都高度重视对外交往,尤其是在对日本的反侵略斗争中。

3. 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与外交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在反美援台的斗争中,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反美斗争,以及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4. 中美关系和改革开放
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逐步恢复。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开
展经济外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5. 新时代下中国外交发展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外交也会逐步发展壮大。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外国列强的侵略,并且出现了对外关系的混乱和外交制度的破产。

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外交制度,以应对外部压力和保护国家利益。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由皇帝和朝廷决定。

然而,由于内忧外患,清朝政府越来越无力应对外交问题,外交制度的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清朝政府开始尝试引进西方外交制度的元素,以和增强外交能力。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事务。

这一机构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起点。

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成立标志着清朝政府开始借鉴西方的外交制度,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外交机构,提高了外交的效率和专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外务部,标志着中国外交制度进一步加强。

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包括派遣外交使节、签订条约和处理国际纠纷等。

此后,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与西方的外交制度接轨,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然而,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影响,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

1898年,清政府实施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中国。

这一也涉及外交制度的,推翻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统治地位,设立了大清国务部和宪政制度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次最终以失败告终,外交制度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新生的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自己的外交制度,以应对新的国际环境。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这标志着中国建立了新一轮的外交制度,并且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和独立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中国还通过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家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等方式,保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在过去,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不过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开始转向。

在这个时期,中国签署了很多条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签署于1895年,结束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授予日本在中国的更大权力。

这个事件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外国强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债务并且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外国强国的控制。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试图采取一种叫做“门户开放”政策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关系。

但是,随着国家的腐败和对外侵略的加剧,尤其是二战期间,中国在外交上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试图打破西方霸权并推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大力支持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并支持亚非国家的解放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

这个事件导致了中国采取了更加独立和非对抗性的外交政策。

1978年,中国开展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候,中国试图更加积极地与世界互动。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加入了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特点。

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独立、开放、合作”的外交政策,对“南南合作”(亚非拉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主张。

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大成功,并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

总之,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从被天朝列强围困,到与苏联紧密结盟,再到推广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个演变反映了中国在自身和国家利益与全球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融合,我相信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变革和发展。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进行外交并忠于中国朝廷,到后来的逐渐主动寻求改变国际关系和政治场景的方式。

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国际环境背景、党国关系、经济前景等方面来探讨。

一、国际环境背景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在18世纪时开始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中心。

但是在19世纪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强制中国开放港口、放弃领土、签署不平等条约等,这使得中国国力逐渐下降,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此时,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正在崛起,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则继续扩张领土和经济利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个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

二、党国关系的转变清朝末期,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清政府腐败、经济萎缩、民不聊生,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形式。

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时候,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与外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外交政策也比较保守。

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的独立和权力。

因此,像孙中山这样的领袖,开始将外交推向了政治和军事的领域。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建立了中外洋务局,为了重新装备自己的军队,签订了国际合同,与俄国等大国进行了谈判。

这些动作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变革已经开始。

三、经济前景的转变时代在变,社会大众对经济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在积极寻求经济独立之时,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中心,而是只能依赖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

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采取自己的保护主义政策,虽然中国有实力也有资源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内部经济结构和国家意志制约了中华民国的贸易政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摘要: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清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朝贡国来对待,直到鸦片战争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

一、外交机构的演变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曾多次来到中国,想与中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清代以前的中国由于没有和外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求,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基本上由礼部负责。

2、清王朝雄踞满洲时,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来改为“理藩院”[1]。

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

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理藩院的部分外交职能并入总理衙门,理藩院只负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事务,不再负责对俄交涉,其在清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总理衙门设立前,清朝主要的外交事务由礼部负责,包括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

3、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与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与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与外交政策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外交政策也有所调整和变化。

这一演变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时期,即晚清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时期。

在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统治下,对外关系较为薄弱和封闭。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中国的对外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这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为核心,同时也在努力寻求与西方列强的平衡。

在这个时期,黄河以北的内地和东北地区相继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滑。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追求开放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尝试寻求国际支持并增强国家实力。

其中,甲午战争后的《辛丑条约》签订,可谓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强制开放政策,外交政策逐渐转向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主要是以援助和支持亲共的政权为主,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事务。

中苏两国的结盟和分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转向了一个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外交政策。

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旨在摆脱对外依赖的状态。

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以自我发展为核心,同时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强调了国家间平等和互利的原则,同时鼓励中国积极参与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

中国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对外关系再次经历了一次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化进程,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中国开始倡导互利共赢的理念,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也积极构建自己的区域外交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发展和互利合作的原则,旨在建立一个持久、健康和平衡的国际关系。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清朝晚期,外交事务由内阁处理,外务部起着辅助的角色。

清朝官方
对外外交通常采用礼仪之邦的方式,重视外廷之礼以维护国家尊严。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压力加剧,中国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政府成立了外务部,为外交事务负责。

外务部制度借鉴西方,设有大臣和几个司局,负责对外国进行交涉。

然而,由于清政府不力和内外交困的局面,外务部的实际作用有限。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外交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民国政府设
立了外交部,成为管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外交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近
代外交制度开始形成。

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外交事务的现代化,参与国际会
议和签订国际协定,与各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然而,20世纪前半叶对中国来说是战乱频繁的时期,外交制度也受
到了巨大冲击。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但未能获得正当的对待
和利益保障。

由于战争的破坏,外交部的组织和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冲击。

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制度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外交部的权力和地
位进一步增强,与国务院的关系更加紧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参与
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入,更加需要专业化和高效的外交体制。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历经了清末民初的探索、民国时期的形
成与发展、解放后的重建和开放的现代化。

外交制度的演进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相互影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提高,
外交制度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和创新。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清代外交机构可谓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枝,在清朝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外交机构,发挥着宣传外交和把握外交策略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清代外交的发展。

清朝以来,政府陆续发布的《外务使制令》和《大清敕书》,对于宣传外交和把握外交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两相官职被提出,其中一个是外务使,另一个是归属外地的见习官员,外务使和见习官员在各自政治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把外交内容更新到实际活动中去。

对外交部门来说,发展近代化可以说是清代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实行现代化的外交机构、现代化的外交手段以及全面发展国际间的友谊和交流,成为外交发展的重要内容,给清代外交带来了新的延伸,从而开展外交友谊和交流,使清朝的外交发展不断改善。

另外,清代外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机构,为外交工作提供新颖的角色。

比如户部、中央礼部、御史台等机构,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可以在有关事宜中发挥作用。

广播台、电台等部门也是清朝外交机构的组成部分,他们负责收发外交信息,并且为清朝外交工作提供服务。

在清代,外交交流和外交机构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今天的视野下,清代外交机构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中的发展先驱,为未来外交司法部门奠定了崭新的基础,可以说,清代外交机构初步开拓了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脚步,推动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发展。

清末民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影响

清末民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影响

清末民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影响清末民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意义重大,甚至关系到国家走向何方。

因此,清末民初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历史和国际局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清朝末年,国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贸易失利、军事失败等,国家面临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清朝政府意识到改革发展是必须进行的,而外交政策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清朝政府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是“勿谓言国,勿以强凌弱”。

这也即是说,清朝政府不主动与外国交涉,但同时也要保持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

这一方针主要体现在对外国势力的态度、对外贸易政策、对待民间外交等方面。

三、对待外国势力的态度和政策清朝政府对待外国势力的态度和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于西方列强的态度和对于日本的政策方面。

对西方列强,清朝政府一方面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主动与外国交涉;另一方面又采取了“假城”和“海军改革”来增强国家实力。

对于日本,清朝政府采用了“趋炎附势”和“借刀杀人”的政策,先后同日本建立了“驻日公使馆”,并在琉球战争和甲午战争期间借助日本,对抗外敌入侵。

四、对外贸易政策外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外交政策对外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清朝政府能够对外开发贸易也是在对外交涉中取得的一定成果。

不过,清朝政府的外贸政策基本上是保护性贸易政策,对从中国输出的商品加以限制和征收高昂的税收。

与此同时,清朝政府也承认了一些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外贸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五、对待民间外交的态度清朝政府在对待民间外交方面并不支持,因为这种特殊的外交活动容易引起国家间的误解和矛盾。

一方面,清朝政府鼓励民间外交活动,以吸引外国人了解和投资中国;另一方面,同样减轻这种活动带来的国家间矛盾和紧张。

六、对国际影响的评价清朝政府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和平发展和合作为宗旨,与外国的战争和矛盾比较少。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摘要:晚清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到转换为外务部的发展阶段。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外交机构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由分散不断集中统一,日益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趋同,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随着清政府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传统的外交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以1861年1月总理衙门的设立为起点,清政府在屈辱和无奈中终于缓缓地拉开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帷幕。

随着这一机构的演变、发展,中外交涉逐渐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吐故纳新的改革。

至此,清代外交机构已正式和国际惯例接轨。

外务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的、专业化的外交机构。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化的外交制度基本上确立了下来。

本文试图通过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这40年间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探讨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成立于1631年,其内部组织结构基本上沿袭明代,负责管理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管理范围很广。

理藩院成立于1638年,为清朝首创,主管清代时期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也办理与外国通商、外交事务。

但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理藩院也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只是其部分职责或兼职。

而且,长期以来清政府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期的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作为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之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晚清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列强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打开了大门,也迫使中国外交不能再沿着传统外交之路走下去,近代化是当时晚清外交的必然趋势。

李鸿章,作为晚清最具代表性的封建官僚,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在当时的中国外交界活跃了30余年,代表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其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近代化外交思想必然对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这里讨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晚清中国外交近代化的理解。

关键词:传统外交体制理想主义与现实差距李鸿章现实主义大变局中国外交近代化晚清国力衰弱晚清外交困境李鸿章的局限一、传统外交的穷途末路:晚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期,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体系已经随着列强实力的深入而名存实亡,摇摇欲坠。

中国传统外交一般只局限于与周边国家的高高在上的藩属外交,随着野心勃勃的列强的到来,晚清政府不得不与列强打交道。

然而在最开始,统治者依旧作着天朝上过的迷梦,守着中国的传统外交观念——中央帝国的天下观念。

中华帝国传统外交体系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

没有国家观念,也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其外交关系也必然含混不清。

[1]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从属于整个中国的天下观念的。

和平但却不平等,自足的但却封闭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在礼治、仁政的光环下实际上是将文化理想主义的普遍原则,用以代替政治现实主义的普遍原则,其长期后果是,由于现实的世事变迁,最终会导致现实原则的突出,理想主义的原则将因失去适用的环境而过时。

[2]就在这含混不清尚未开化的理想主义理念的指引下,不知不觉,所谓的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了俎上的肥肉,礼治仁政已被历史的车轮碾为尘土。

面对外部形势的巨大变迁,这种传统的天下观念,礼治仁政的治理原则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理念和体制显然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

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

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

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

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

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

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

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

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

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

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

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

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

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

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

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

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

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

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

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

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

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

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
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1877一1879年,陆续正式派出了驻伦教、华盛顿、东京、圣彼得堡等外国首都的公使,办理华侨等事务。

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二、民国初期的外交改革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于外交事务非常重视,并借鉴法国体制设立秘书处、外政司、商务司、庶政司、编译司等机构。

1912年陆徵祥为外交总长。

随即展开近代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制度改革。

陆徵祥按照西方国家外交机构模式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并据此制定了《外交部官制》,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以避免外交人员出现因未受过专门训练而素质低劣、不通近代外交知识、不懂外文、同时民族意识又极其淡漠的情形。

专门制订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把兼通一国以上外国语言规定为外交官录用的必要条件,从而进一步淘汰清末外交官中的传统型外行人员。

另外,他对优秀的外交人才大力栽培,破格提拔。

正是得益于陆徵祥的努力,民国初期的外交部很快就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得北京政府时期外交部人才鼎盛,外交官素质相对较高。

仅以外交总长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任职者业务水准较高,除陆徵祥外,像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等,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

三、对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中国近代早期外交体制是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

比如总理衙门体制不纯、职责不专、遇事拖延,存在着许多封建官场的陋习。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共和制度的建立,外交体制的演变又具有了新的历史意义。

在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通过对旧的外交机构进行改造,终于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一批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上了外交舞台,开始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在努力收回国权以及提升国家地位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优异的整体表现在当时国力虚弱、政治动荡的年代实属难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