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新】(1)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29ad293c1ec5da50e270a6.png)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C2.B3.D4.B5.C6.C7.C8.A9.B 10.C 11.A三、多选题1.ABCD(题目中的“五个”应去掉)2.ABE3.BDE4.BE5.AC6.AC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2. ×3. ×4. ×5. √6.×7. ×8. ×9. ×10. √ 11. ×12. × 13. ×14. √ 15.√二、单选题1.B2.C3.C4.C5.C6.D7.D8.C9.D 10.D 11.D 12.C 13.A 14.C15.A 16.B 17.A 18.B 19.A 20.D三、多选题1.ABCDE2.ABE3.BDE4.ABCD5.ABCDE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2.×3.×4. √5.√6.√7.×8.×9.×10.× 11.√12.√二、单选题1.B2.B3.B4.A5.A6.C7.D8.C9.B 10.C 11.D 12.B 13.B三、多选题1.ADE2.CDE3.ABCD4.CD5.ACD6.ABCD7.CDE8.BC9.BCE四、计算题1.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频数分配表考试成绩学生人数(人)频率( %)60 分以下(不及格)37.5060— 70(及格)615.0070— 80(中)1537.5080— 90(良)1230.0090— 100(优)410.00合计40100.002.某生产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频数分配表零件数(件)工人人数(人)频率(%)组距组中值25—30717.50527.530—35615.00532.535—401127.50537.540—45717.50542.545—50922.50547.5合计40100.00——第 4 章综合指标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单选题1. B2. D3. C4. D5. C6. D7. C8. D9. B10. A11. D12. B1. ACE 5. BCD2. ABC6. ABD3.BD7. BCDE4. BCD8. ACE五、计算题1. ⑴企业2008 年2007 年实2008 年销售计划实际完成计划际销售额额为 2007 年销售额比重销售额比重( %)的百分比( %)( %)(%)甲120030122430.911021100111.27乙100025102625.91102.6900114丙180045171043.189********.27合计40001003960100993640108.79⑵ 略2.⑴ 计划完成程度26272728108 % =100100 %⑵ 设在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天X完成,则:23752791X100X9191X 45 . 5(天)即提前两个季度( 6 个月)又 45天半完成 5 年计划。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https://img.taocdn.com/s3/m/19e75bc289eb172ded63b7d6.png)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bb1da376baf1ffd4fadcf.png)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统计学原理》作业2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c1a8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0.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2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F2、F3、T4、T5、F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A5、B6、D7、D8、B9、D 10、A 11、D 12、A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ABC4、ADE5、ACE6、CDE四、填空题1、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2、各组总量、总体总量、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4、水平法5、时期指标、总体标志总量五、简答题1、P1222、P1223、P1244、P1315、P153六、计算题1、解:人口性比例(以女性人口为100):1982年为106.191990年为106.27表中第2、5栏为结构相对指标,第3、6栏为强度相对指标。
第7栏为动态相对指标,人口性比例为比例相对指标。
2、解:统计学考试成绩组中值人数比重%60分以下 55 4 4/4060—70分 65 6 6/4070--80分75 12 12/4080—90分 85 15 15/4090—100分 95 3 3/40合计 40 100(2)该班学生统计的平均成绩=55*10%+65*15%+75*30%+85*37.5+95*7.5%=76.75(分)3、解:(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M/∑M/X=198+315+220/198/90%+315/105%+220/110%=733/220+300+200=101.81%(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98*15+315*10+220*8/198+315+220=2970+3150+1760/733=10.75(元/件)4、解: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5%*200+105%*1000+115%*800/200+1000+800 =190+1050+920/2000=108%5、解:(1)1993年单位成本计划值=800*(1-8%)=736(元)1993年单位成本实际值=800*(1-6%)=752(元)(2)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752/736*100%=102%(3)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2个百分点(4)199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114%/108%=106%6、解:甲市场平均价格=∑M/∑M/x=5.5/1.2/1.2+2.8/1.4+1.5/1.5=1.34(元)乙市场平均价格=∑XF/∑F=1.1*2+1.4*1+1.5*1/4=1.3(元)甲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3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f2eb3921b4daa58da0114ad3.png)
(一) 单选题1. 偏态系数的变动范围为( )。
(A) [0,1] (B) [-1,1] (C) [-3,3] (D) [-2,2]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C 学生答案:C 得分:4.02. 某厂生产的产品的使用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检验这批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否有显著提高,假设( )。
(A) (B)(C) (D)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4.03. β=3时,次数分布曲线为( )曲线。
(A)正态(B) 尖顶(C) 平顶(D) 均匀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4.04.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
(A )(B )(C )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C 学生答案:C 得分:4.05. 总体方差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是( )。
(A) 检验(B) 检验(C)检验(D) 检验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4.06. 一般而言,在保证相同可靠性的条件下,抽取的样本容量 ( )。
(A)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一样(B) 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多(C) 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少(D) 不好确定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C得分:0.07. 数据1,2,2,3,4,5,6,6,8中,众数是( )。
(A) 2 (B) 6 (C) 2和6(D)没有众数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8. 某生产班组每人的日生产量如表,则该班组工人平均日生产量( )。
(A) 15 (B) 16 (C) 17 (D) 16.5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4.09.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
(A) 小概率原理(B) 反证法原理(C) 归纳法原理(D) 演绎原理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10.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
(A) 0 (B) 0.5 (C) 1 (D) 100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4.0(二) 多选题1.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的因素( )。
统计学原理★(20春)第2学期形考作业2答卷
![统计学原理★(20春)第2学期形考作业2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7e4de5fa852458fb760b5648.png)
C.几何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5 分)
6.下列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有( )。
A.某林区的木材储存量调查
B.炮弹射程的测量
C.某市市民的家系调查
D.初三二班学生的身高
答案:ABC
7.相对指标的特殊性表现为( )。
A.总体的同质性
9.下列关于样本回归直线性质,正确的是( )。
A.残差的平均值是零
B.残差的平均值是一
C.残差与x不相关
D.残差与x相关
答案:AC
10.统计指数,按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组指数
答案:ABD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若|ti|>tα/2(n-k-1),则拒绝原假设,认为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答案:正确
12.在方差未知情况下,正态总体的小样本平均数服从自由度 n-1为的t分布。所以可用t分布理论来检验方差未知的正态总体小样本平均数离差的显著性。
答案:正确
13.分层抽样总的抽样误差取决于各类型组内的抽样误差,而各类型组内的抽样误差又取决于各类型组内的方差和抽样的数目。
答案:正确
14.新的统计报表制度要围绕市场经济运行,采集与市场机制有关的统计信息,促进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
答案:正确
15.假设检验通过样本估计值和给定的置信度来确定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答案:错误
16.某一等级的轮胎的平均寿命大于40000公里,对一个由20个轮胎组成的随机样本作了试验,测得平均值为41000公里,标准差为5000公里。已知轮胎寿命的公里数服从正态分布,经过计算,轮胎质量不符合标准。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7a411331d1f34693dbef3e4f.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都不对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10、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新】(1)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新】(1)](https://img.taocdn.com/s3/m/71ffa74ef90f76c661371ae2.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d83c75fbfc77da269b131.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B 5.C 6.D 7.B 8.B 9.D 10.C 11.D 12.D三、多项选择题1.BE 2.ADE 3.ABC 4.DE 5.ADE 6.ADE 7.ABCDE 8.BDE四、简答题1.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2.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3.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4.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5.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6.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六、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1、某公司2002、2002年的产量情况(单位:吨)计算各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及2002年计划完成相对数。
解:1、各产品产量动态相对数:甲产品动态相对指标:乙产品动态相对指标:丙产品动态相对指标:2、各产品2002甲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乙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丙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答1、各产品产量动态相对数分别是甲为2各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分别为118%、乙为113%、丙为96%2、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 取组中值)( 件)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3、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https://img.taocdn.com/s3/m/183c35c9011ca300a6c390aa.png)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历次成绩完成时间查看详情1.0.02015-01-09 11:16:122.0.02015-01-09 11:16:013.0.02015-01-09 11:15:514.0.02015-01-09 11:15:425.0.02015-01-09 11:15:356.0.02015-01-09 11:15:277.0.02015-01-09 11:15:208.0.02015-01-09 11:15:129.0.02015-01-09 11:15:0310.0.02015-01-09 11:14:55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最终成绩:仅显示答错的题一单选题1. 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年内出生人口年内迁出人口年末总人口全年离婚人数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年末总人口2. 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 )10868.110745.89056.7512895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10868.13.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二者均为离散变量二者均为连续变量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4. 次数分配数列是(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5.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确定调查单位确定调查时限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6.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必须是重叠的必须是间断的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必须取整数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必须是重叠的7. 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各组单位数总单位数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各组单位数8. 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抽样平均误差抽样误差系数概率度抽样极限误差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抽样极限误差9. 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是( )平均数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统计量参数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参数10.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11. 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每旬统计产品产量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12.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国内生产总值流通费用率人均利税额商店总数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商店总数13. 抽样误差是指(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14. 某地国内生产总值01年比96年增长%,00年比96年增长%,则01年比00年增长( )9.5%13.3%33.08%无法确定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9.5%15.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单项式分组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单项式分组二判断题1. 在分析平均指标变动时,若没有结构变动影响,则结构影响指数的值应为零()错对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2. 在编制数量指标数时,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数量指标()错对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3. 当全及总体单位数很大时,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相差无几()错对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4.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错对本题分值: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5.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价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862c3416fc700abb68fcf6.png)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统计学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解析简版
![统计学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解析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dc3a218e9951e79a892703.png)
第一章总论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A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三、多项选择题1.ACE 2.ABD 3.BE 4.CE5.BDE 6.ABC 7.ACE 8.ABCE9.BCE 四、判断题1.×2.×3.√4.√5.×6.×7.√8.×第二章统计设计一、填空题(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8)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BE 2.AD 3.ABCE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三、判断题1.√2.√3.×4.√5.√第三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4.核心、原始资料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7.一次性、全面8.全面、非全面9.原始、次级10.范围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13.明确调查目的14.调查单位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16.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B三、多项选择题1.ADE 2.ACDE 3.AE4.ACE 5.ABC 6.CD 7.ACD 8.ABC 9.ABCDE 10.DE 11.BCDE第四章统计整理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B 4.B 5.B 6.C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B三、多项选择题1.AC 2.CE 3.DE 4.BCDE 5.ACD 6.ABE7.ABE 8.CD E9.ACD 10.ACDE四、判断题1.×2.×3.×4.√5.×6.√7.√8.√9.×10.√六、计算题1.分组标志为学习成绩,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采用的是组距式分组。
统计学作业2答案
![统计学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587d1aa00b52acfc7ca55.png)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2选择题1.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B )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D.另立一组2.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D)。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C )A.260 B 215 C 230 D 1854.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D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5.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B)A.应选择奇数B.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应选择偶数D.可取4或126.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A.总是大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总是小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总是等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7.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C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8.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BA.乡村较大B.城市较大C.城市和乡村一样D.不能比较9.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BA.被调查的单位总数相当多B.存在少数举足轻重的单位C.调查结果能够用于推算总体数据D.被调查的现象总量在各总体单位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均匀10.抽样平均误差与极限误差间的关系是(A)A.抽样平均误差大于极限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极限误差C.抽样平均误差小于极限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极限误差11.进行单侧检验时,利用P值进行判断,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A)A.P值<α B P值>α C P值<α/2 D P值>2α12.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D)A.H为真时拒绝0H的概率B.H为真时接受0H的概率C.H不真时拒绝0H的概率D.H不真时接受0H的概率13.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称为AA.趋势B.季节性C.周期性D.随机性14.根据各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季节指数,各季节指数的平均数应等于AA.100%B.400%C.25%D.01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ace91ba0d4a7302763abe.png)
一、判断题、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设某地区有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全部工业产品、某市工业企业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年月日,则调查期限为()。
、一日、一个月、一年、一年零一个月、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男性是品质标志、人的年龄是变量、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二者均为离散变量、二者均为连续变量、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企业设备调查、人口普查、农村耕地调查、工业企业现状调查、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作用不同、组织方式不同、灵活程度不同、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每旬统计产品产量、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完全来划分的、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划分的、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人口按年龄分组三、多项选择题、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册参考答案(二)(重新订正)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册参考答案(二)(重新订正)](https://img.taocdn.com/s3/m/687bd0b9d15abe23492f4d59.png)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b5E2RGbCAP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e056dd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b.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3第五章——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能组成一个样本。
(X)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X)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概率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V)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X)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X)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X)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V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X)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V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A)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4、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C)A、1。
B、0oC、0.5oD、-lo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质占的比重是(C)A、等于78%。
B、大于84%。
C、在76%—84%之间。
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的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工厂工人总数比乙工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B)A、甲厂比乙厂大。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74fd04693daef5ef73d35.png)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A、75% B、40%
C、13% D、17%
11、某地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
A、比较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
12、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的108.8%,此指标为(D)。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
13、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E)。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统计学原理★(20秋)形考作业2
![统计学原理★(20秋)形考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f6dbe10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d.png)
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并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
•••25分主要用于检验样本统计值是否出现了增长方向的变动的是()。
•••35分随着被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进行登记,这属于()。
•••45分小样本情况下,方差未知时,按()理论推断。
•••55分报表单位都要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和期限填写统计报表,从而保证报表资料的()。
•••组距变量数列按照各组数据是否相等,分为()。
••27分参数估计的常用标准有()。
•37分研究时间序列的主要作用有()。
47分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
57分按照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可以分为()。
•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前提是组内各变量值在本组内均匀分布,或者在组中值两侧呈现对称分布。
•24分平均等级是依据等级资料计算的反映总体一般质量水平的综合指标。
•34分将某一变量按其取值的大小排列,然后再将与其相关的另一变量的对应值平行排列,便得到简单的相关表。
•44分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54分备择假设和原假设是对立的。
•64分全距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过于显着,不符合稳健性和耐抗性的要求。
•74分若|t|<="" td=""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当对象分布未知时,坚持随机抽样,就可以使样本统计量服从正态分布。
•104分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4dd007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2.png)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第一篇: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题目1 连续型数据的分组()(单选)选择一项:a.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b.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c.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题目2 统计学是()选择一项: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题目3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题目4平均指数法是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是()选择一项:a.综合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题目5 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6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7 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8 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b.商品销售的品种规格的变动c.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向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e.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题目9 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请判断正误()(单选)选择一项:a.对b.错题目10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 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平稳趋势d.发展趋势不明显题目11 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选择一项: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题目12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题目13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发展水平d.增长量题目14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选择一项:a.对比基期的不同b.对象范围的大小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题目15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不变b.增加1倍c.增加2倍d.减少1倍题目16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水平b.增长量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题目17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题目18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选择一项: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19200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86‰是()(多选)选择一项: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20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选择一项: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题目2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计算,在实际运用时()(单选)选择一项:a.采用样本资料b.多采用非全面资料c.采用全面资料d.多采用全面资料题目22假定一个总体由5 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总体的方差是()(单选)选择一项:a.8b.7.5c.9.7d.10.4题目23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 题目2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不同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作用有别b.计算公式的依据不同c.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不同d.说明同质总体的变异程度有差异e.受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不同题目25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题目26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27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题目28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系数c.全距d.平均差e.标准差题目29在进行统计分组时,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正比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c.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反比d.组数越少,组距越大题目30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b.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指标名称d.计量单位e.计算公式题目3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个体指数b.平均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题目32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职工按工龄分组b.职工按职别分组c.职工按民族分组d.职工按性别分组题目33各组的组中值代表组数据值的()(单选)选择一项:a.平均水平b.最高水平c.最低水平d.随机水平题目34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35一项实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单选)选择一项:a.事件b.简单事件c.样本空间d.基本事件题目36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37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性别b.年龄c.职业d.月收入e.职称题目38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选择一项:a.120%b.1200%c.100%d.1000%题目39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题目40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第二篇:统计学原理问卷调查作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编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只作为学术性课题时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公开个人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A、75%B、40%C、13%D、17%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该指标为(C)。
A、比较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此指标为(D)。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D)。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三、多项选择题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数计数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A、可以连续计数B、与时期长短无关C、只能间断计数D、可以直接相加E、与时期长短有关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4、位置平均数是指(DE)。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6、中位数是(ADE)。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E)。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简答题:1、什么是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于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等,如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构成、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密度等。
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轻重工业比例。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倍。
2、什么是平均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题要点: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1、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2、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请写出标准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答题要点: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标准差系数:xV σσ=4、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题要点:(1)简单算术平均数: (适用于未分组资料) 计算公式:nxx ∑=(2)加权算术平均数: 适用于分组资料。
计算公式:f xf x ∑∑=或ffx x ∑∑= (3)加权调和平均数: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主要是权数为特定形式(m=xf)的加权调和平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仍然依据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计算。
五、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 1、某公司2002、2002年的产量情况(单位:吨)计算各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及2002年计划完成相对数。
解:甲产品的动态相对数:%1.1213507042480= 乙产品的动态相对数:%3.1271554019775= 丙产品的动态相对数:%6.10774488016=2002年计划完成相对数:%6.11361850702718350175003600080161977542480==++++2、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按加工零件数分组 人数 比重% 25-30 7 30-35 8 20 35-40 9 40-45 10 25 45-50 6 15 合计 40 100)/(5.37401500人件===∑∑fxf x3、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363.0455.0352.025元平均销售价格=⨯+⨯+⨯=⋅=∑∑ffx x4、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平均劳动生产率)/(25.6840027300人件===∑∑f xf x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7.281002870123139181245313539251815==+++⨯+⨯+⨯+⨯=∑∑fxf x =乙()127.910083312==-∑∑ffx x =乙σ 267.0366.9==x V σ=甲 32.07.28127.9==x V σ=乙甲组更有代表性。
乙甲∴<V V4、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为什么 解: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 (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