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黄土高原的知识点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储备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区。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质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特征、生物区系、水土保持等方面论述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横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7%。
二、地质特征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黄土地貌,由于位于中国板块东段断裂、隆升和沉积活动的边缘,受三大山系和黄土高原内部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黄土丘陵、盆地和高原。
三、气候特征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旱少雪,春、秋季温差大。
气候特征影响了该地区植被分布、土壤结构等。
四、土壤特征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由黄色的淤泥状黄壤和灰色的粉状灰壤组成,土壤质地松散,易被风蚀、水蚀。
该地区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分含量不足,土地肥力差。
五、植被特征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分布多样,由林、草、灌丛、荒漠等不同类型组成。
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荒漠化和沙化现象。
黄土高原的植被结构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六、生物区系黄土高原的生物区系种类较多,有大量的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是该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七、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保持已成为该地区的头等大事。
原本缺水缺土的黄土高原如今,被称为全国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之一。
水土保持突出问题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城市化的统筹协调。
以上就是关于黄土高原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黄土高原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保护好黄土高原,减缓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重要的贡献。
《黄土高原地区》PPT

黄土梁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 貌类型。
黄土林
黄 土 柱
陡坡毁 林开垦
人类
活动 修路
影响
采矿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想一想
黄土剖面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该休息一下了,可是我们应该去哪里呢?
窑洞特点: 冬暖夏凉
当地的老乡很热情,顺便打听一下 我们可以参观游览的景点吧^-^
宝 塔 山
兵 马 俑
中华民族古 代文明的
发祥地之一
黄 帝 陵
黄土高原的地貌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区
观察
疯神捏就的土地
你能够看出这反映的是哪里的自然景观吗?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你知道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在哪些省区?
“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 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 粗暴的指痕……”
--摘自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 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 黄土厚度在100米~200 米之间,最厚在兰州, 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 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 界之冠。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黄土高原

水文特征
陕西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主 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及窟野河等。河水 主要来源于降水,降水分布的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谷地少。 因此,径流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减少,山区大于原区谷地。陕西黄土高原 位于大陆腹地,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源短缺。由于季风气 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因此,地表径流的年际变化大, 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以上,甚至集中于几 场大暴雨中,形成丰水年雨涝洪灾,少水年干旱缺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大。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水旱灾害频繁。陕西黄土 高原地表水的天然水质是良好的,大部分地区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低,适 宜于工农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唯在定边西北部、芦河及大理河上游、洛河 上游等地有小范围的氯化物水及硫酸盐水,矿化度大,不宜于灌溉饮用。陕 西黄土高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 但在广大的黄土区及丘陵山区地下水非常贫乏。城市工业排放大量的污水、 废水,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地表水源及地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延河及渭河 某些河段的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坏,生物绝迹,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 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人文风俗
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激 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陕北民歌她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 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渲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 站在重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 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 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陕北,是民歌的世界, 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 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 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 情节,还有细节描写。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 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 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 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 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 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 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 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黄土高原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是世 界上黄土分布 最广、最厚, 黄土地形类型 最多、规模最 宏大的地区。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塬:地表平坦,塬面周边有沟谷蚕食,被流水强 烈侵蚀后成为平梁。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梁:呈长条状高地, 被平行沟谷分割,可延绵几千 米。梁边常发生崩塌、滑坡等 地质灾害。
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丰富
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 其中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 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 “乌金高原”。
主要煤炭基地
晋北、晋中、晋东、晋西、 神府、准格尔
乌金三角——晋陕蒙接壤地区 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 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 “乌金三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采空区塌陷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复垦
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 害发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
综合治理的方法
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种草、 种树,建设水土保 持防护林体系;退 耕还林、还草,改 善生态环境和农业 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修建水 库、灌溉渠等水利 工程;坡耕地修梯 田、沟壑区打坝淤 地。
农业措施:改变牲 畜放养方式;改变 耕作方式。
沟坡披绿装
坡地变梯田
放养变圈养
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黄土峁:被沟谷分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顶部浑圆,斜坡处较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之黄土高原

Ⅱ后果:
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14
Ⅲ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压缩农业用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 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9
三大地理单元农业比较
10
(4)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11
(5)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问题
(1)位置和范围 秦岭和长城之间,乌鞘岭和太行山脉之间
过渡地带特征: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15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 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是黄土高原泥沙产生 和输水输沙的源头。
16
黄
土
黄土塬
塬 边
缘
打 坝 建 库
陡
坡
缓
坡 田 梯
17
再见
18
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
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
4
2、气候特征气候:Fra bibliotek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 内部差异: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湿润、半湿润)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资源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点。
一、形成原因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剥蚀作用和风化作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使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9°,东经103°~114°之间。
2. 土地类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黄土构成,分为林黄土、耕地黄土、草地黄土和沙化黄土等几种类型。
3. 地势起伏:黄土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可达3400米。
三、土地利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比较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等。
1. 农业:黄土高原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2. 林业:在部分较为湿润的区域,适宜发展林业,主要种植柏树、杉树等。
3. 牧业: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适宜养殖牛、羊等牲畜。
4. 旅游业:黄土高原的奇特地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发展起了旅游业。
四、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和环境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1. 水源短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源短缺问题。
2. 土地退化:长期的过度人类开发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严重,包括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
3.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4. 灾害频发: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形陡峭,地质条件脆弱,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总结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地貌,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各 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 现为地址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 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而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 牧,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 发生地频度增大。
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 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 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 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小测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西至_____,南连_____, 北抵_____。 2.黄土高原经过以下哪些省区?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湖北、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青海省、四川省 3.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哪些?
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 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 集中在________月份,而且多 ______雨
不同类型的 地貌显示出 了侵蚀的不 同程度。
人们利用黄土高原复杂的地貌种植了许多 农作物,如小麦、谷子、糜子、油料作物、 棉花、烟叶和甜菜播种面积最大,是黄土 高原主要作物。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 夏秋季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总 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北部为 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 湿润区。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总结。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 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 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 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 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 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 土 地 貌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 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 的耕作区。
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峁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 戈壁吹来的。 • 黄土高原形成示意图
功能 蓄水保土,发展 多种经营
储水拦沙,改善生 产条件,合理利用 水土
打坝建库 平整土地 工程措施 修建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农业技术 选育良种 措施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蓄水保土,提高 肥力,充分利用 光热
生 物 措 施 与 工 程 措 施 结 合 合 理 安 排 生 产 活 动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危害平原,不仅危害干旱地区 而且危害多雨地区,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危害其他生产 活动。
(1)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引发泥石流 (5)影响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第八章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我们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涝 灾 害 发 生 的 频 率 。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地理区域,位于华北与西北的交界处。
它是中国最大的黄土丘陵地带,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地貌丰富多样,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
1.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地势起伏较大,呈阶梯状分布。
地表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形成了丘陵和沟壑密布的地貌。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生长条件艰苦。
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黄土地貌。
2.黄土的形成原因黄土主要是由黄色的风成粘土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它是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水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黄土的形成需要沉积物的堆积和各种地质力量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虽然黄土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大量的降雨和风力容易造成土壤的腐蚀和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污染、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此外,黄土高原还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4.黄土高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与重建,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其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护岸、梯田、防风林等,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它的地貌、形成原因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的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 程措施。如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
拦蓄泥水
减少流量 减缓流速
减少水 土流失
增加土壤含水量
增加植被覆盖率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保塬,护坡,固沟 •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
梯田;鱼鳞坑
•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封山育林
• 农业技术措施: 调整农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 土地复垦 伐育结合
面朝
黄土
背朝 天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地表千沟万壑 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几百万年来守卫着黄土高原的这些大山,参与并见证着黄土高原的孕育与诞生。 因青藏高原隆起而得到增强的冬季风,从西北内陆地区搬运来大量沙尘,被截留 后逐渐堆积形成了深厚的黄土集中分布区。在黄土高原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气候 的干冷时以黄土堆积为主,气候湿热时黄土遭受侵蚀增强。
2)分析窑洞消失的原因,并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这一传统文化加以保护
原因: 地坑院窑洞内采光条件较差,光 线阴暗; 生活排水不便; 黄土湿陷性特点,导致窑洞坚固 性较差,降低了安全性。
建议: 对窑洞进行加固和修缮; 发展特色旅游,增加地坑院住户收入; 设立专项保护基金。
1)结合陕北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指 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而且冬 夏温差大,住在窑洞里则“冬暖夏 凉”; 地质比较稳定,少火山地震; 黄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黄土 直立性好);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平 地少;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 筑材料少)。
5、黄土高原的建筑
—黄土高原 5、黄土高原的建筑
5、黄土高原的建筑
黄土高原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mm)
3.2
-0.1 6.9
5.2
2.9 9.6
13.4
8.1 28.6
19.9
14.7 43
33.3
19.8 60.2
55.9
24.8 54.4
月份
太 原 气温(℃) 降水量(mm)
黄土高原广大群众称赞淤地坝“打坝如修仓,拦泥如
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视其为“粮囤子”和 “钱袋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居住在宁夏同心县惠安新村的老马,是从黄土高原北 部的西海固一个山村搬过来的。老马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听听老马自己的介绍: “过去老家严重缺水,从距离80多里的县城拉一方水回 去需要100多元,而现在村子里接上了自来水。” “以前在山区,家里几十亩地,也不够一家人的口粮。 而现在村里的地都修了水渠,到了浇水的时候就可以及时 灌溉。如今的三五亩地就顶那几十亩地。” “家家盖起了牛棚、羊圈。一年就能收入一万多。” “家家建沼气,做饭不用柴火。”
7
23.4 102.1
8
21.9 107
9
16.5 51.6
10
10.1 25.6
11
2.5 10.7
12
-3.7 3.2
西 安
气温(℃)
降水量(mm)
26.6
98.6
25.3
70.8
19.9
91.6
13.9
59.9
6.9
23.9
1.3
5.8
(1)对照 地图上的高度 表,说一说, 黄土高原的海 拔高度有何特 征? (2)对照 地形图上的颜 色差异和河流 流向,描述黄 土高原的大致 地势特征。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

黄土高原(中国地形区)—搜狗百科展开全文●山地区黄土高原西部涅水与黄河谷地之间的拉脊山、马衔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山地。
黄土高原中部的六盘山、白于山、唠山、子午岭、黄龙山、关中盆地北侧的北山等主要为石质或土石中山。
六盘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东西两侧地貌差异较大,是黄土高原中西部之间-条重要的地形界线。
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无定河、清涧河等的发源地,山体黄土厚度50-70米,岭脊起伏和缓,山坡流水侵蚀、重力侵蚀活跃,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
子午岭、黄龙山,岭脊和缓,受人为采伐、开垦,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蚀,重力侵蚀严重。
关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娄敬山、宝鉴山、碑子山、尧山等构成,海拔900-1200米,山势疏缓低矮,南陡北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
黄土高原东部山地主要有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以石质中山为主。
吕梁山北起管浑山,南到龙门山,山体宽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北高南低,山顶起伏和缓,局部保留有宽展平坦的古夷平面。
中条山位于晋豫之间,走向北东东,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势西高东低。
●丘陵区丘陵区是黄土高原面积最为辽阔的地貌区,占黄土高原面积的56.79%。
由于丘陵区面积广大,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甘肃临夏、和政、渭源等地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对高差150-250米,坡面沟谷侵蚀强烈。
甘肃定西、渭源、通渭、会宁等地分布着面积广大的黄土梁状丘陵。
陕西白于山、子午岭、唠山的外围地区,以及富县、宜君-带丘陵多呈纵长的梁状,梁面坡度和缓、梁坡陡峭、坡面沟谷侵蚀活跃。
分布于山西河曲、保德、兴县、临县等黄河沿岸,以及陕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神木、府谷等地的饰状丘陵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区,饰顶海拔1200-1400米,呈错落的馒头状,赤坡多凸形坡,地面异常破碎,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
黄土高原在哪个省

黄土高原在哪个省
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宽敞地区,位于中国其次级阶梯之上。
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宽敞地区,位于中国其次级阶梯之上。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以下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答案:CD。
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北部的一片地区,因其黄色的土壤而得名。
在八年级地理学中,黄土高原是一个必须掌握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地理学中最重要的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一、位置与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
它的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山西等省份。
二、地形特点黄土高原是一个高原平原交错的地区。
它的整体地形为高原大致上呈东北-西南向倾斜。
该地区的最高点在青海省,海拔高度约5800米,最低点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部,海拔高度大约为300米。
三、气候特点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通常比较炎热潮湿,冬季则比较干燥寒冷。
同时,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相较其他地区较少,大多分布在年初和年末。
四、土地资源黄土高原的土地资源丰富,其中主要的是黄土。
黄土的黏性和透水性都十分强,使得该地区的土壤肥沃。
因此,该地区很早就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区,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为主。
五、环境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人口增加,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
如过度采伐,生态失衡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令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状况受到了威胁。
学生们应该了解并关注这一问题,并为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尽一份力量。
六、人文地理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方面也很值得关注。
该地区的古代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以及黄土地貌造就的人文景观等十分有趣。
这里的人文地理也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
结束语通过了解以上的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对黄土高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让其继续保持独特的魅力。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
以下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1. 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势较为平缓,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在800至1,600米之间。
地表主要由黄土覆盖,土质疏松、粘性强,容易被水侵蚀,形成了众多的沟壑、丘陵和小山脉。
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内陆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旱。
2. 植被: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草原和灌丛。
由于降水量少,土地贫瘠,植被生长相对较差。
大部分地区植被以短命草本植物为主,常见的植物有白刺、蒿类、藜科等。
近年来,人工林的建设导致部分地区植被得到改善。
3. 土地利用:由于土壤贫瘠,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畜牧业和旱地农业。
畜牧业方面,主要饲养牛、羊等,以及特色品种如羊肉和羊绒的生产。
旱地农业主要种植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4. 自然资源: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富含铀等稀有金属矿产。
5. 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受到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困扰。
裸露的黄土地表容易被风蚀和水蚀,形成沙尘暴,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查询相关文献。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初中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范围为北纬32°-40°,东经105°-115°之间。
黄土高原的面积约为61.6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特征:黄土高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地势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
整个地区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状,西北部海拔较高,东南部海拔较低。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多样,主要有黄土丘陵、黄土台地、黄土沟壑、峡谷和河流等地貌型态。
黄土丘陵地带沟壑纵横,丘陵连绵起伏,具有较强的侵蚀和崩塌现象。
黄土台地地带地势平坦,较少有陡峭的地貌。
整个地区的地貌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的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
3.气候特征: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对该地区的土壤形成和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水系特征:黄土高原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大部分河流属于干流和支流发育不全,河流水量较少,河道悬淤比较严重。
黄河是黄土高原最重要的河流,它经过该地区并向东流入黄海。
此外,还有诸如鄱阳湖、洪泽湖等湖泊。
5.土壤特征: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是黄土,具有较高的肥力和保肥性。
黄土的颜色呈现出红黄色或浅紫色,质地紧实,排水性差。
由于气候原因,黄土高原的土壤受到了较大的侵蚀和崩塌,形成了丰富的沟壑和土壤流失现象。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棉花等作物。
另外,该地区还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水利设施建设取得进展
黄土高原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 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03
居民生活水平及变化
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
收入水平
黄土高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逐年 提高,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 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 。
消费结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 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食品支出比 重逐渐下降,教育、医疗、交通 通信等支出比重上升。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教育服务
黄土高原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 校数量、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都有显 著提高,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依 然存在。
生态环境保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黄土高原地区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产业发 展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黄土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新 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 源、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等措施,促进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融合。
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占比较大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工业发展不足
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产值占比较低。
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

文化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对黄土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民间艺术、传 统手工艺等。
文化旅游开发
利用黄土高原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掘黄土高原文化的现 代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北方地区-黄土高原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 • 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 • 黄土高原的旅游资源 •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跨山西、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03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福祉提升。
PART 06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生态保护与修复
植被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提 高土壤保持能力。
水土保持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田、拦沙坝等,减少水土流失,保 护土地资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民俗风情
民居特色
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多采用窑洞 形式,利用黄土的厚实与垂直 性,创造出独特的居住空间。
节庆活动
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 黄土高原上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 ,如社火、舞龙、舞狮等。
饮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地区
1.陕西地区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
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新高。
材料二:
(1) 根据图三,这种住宅叫______,它是______地形
区特有的景观,反映了这里气候______的特点。
导致该地区出现这种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需要注意的
环境问题是______。
(2)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延安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
件。
(3) 从重庆乘火车走最短路线到延安旅游,依次经过
的铁路干线是(铁路没有名称的写出起止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窑洞 黄土高原 干燥(干旱,降水少) 黄土的直立性 水土流失(各1分)
(2)①游览价值高(1分) 延安是革命圣地,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 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好(2分) 既有革命旧址、安塞腰鼓人文景观,又有壶口瀑布、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2分)(至少列举两个)
②交通便利(1分) 铁路(1分) 国道(1分) 航空港(1分)
(3)襄渝线 安康——西安 西安——延安 (各1分)(顺序1分)
图一 图二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