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原理总结

合集下载

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一、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1.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 要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6课)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含义(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7-10课)★联系观(7课)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A、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B、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1. 辩证唯物论的概念咱们先聊聊辩证唯物论。

你知道吗,这个名字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不怕慢,就怕站”,咱们得承认,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辩证唯物论主张,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思想什么的都是物质的产物。

说白了,吃饭睡觉才能做梦,这道理谁都懂。

比如,你饿了,脑子里想着美食,那是因为你的肚子在抗议啊!所以,辩证唯物论提醒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观察周围的变化,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

1.1 辩证法的作用再说说辩证法,它是辩证唯物论的一个重要工具。

辩证法强调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像一对老夫妇,虽然吵吵闹闹,但正是这点小摩擦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中,不同的观点、利益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一种辩证关系。

咱们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就能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就像打麻将,有时候一张牌看似废牌,但如果你运用得当,反而能让你逆风翻盘。

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所在。

1.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说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咱们常常会想:脑袋里那些想法和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两者就像是鱼和水,密不可分。

我们的思想受制于现实,但同时又能反过来影响现实。

比如说,成功的人总是充满自信,那种积极的心态往往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影响。

可见,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2. 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接下来,咱们来聊聊唯物辩证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别急着慌,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矛盾点是什么。

这就像修车,得先找到毛病,才能对症下药。

你可能会发现,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表面,而是潜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唯物辩证法鼓励我们深挖细究,抓住关键,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2.1 处理人际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唯物辩证法也能派上用场。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总是喜欢和你对着干的人?别着急,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可能是他自身有一些压力,或者对你有些误解。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一、唯物论:咱们得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你知道吗,咱们这唯物论啊,说白了就是得从实际出发,别整天瞎琢磨那些不着边际的事儿。

就像你种花,得先看看土壤、气候、阳光这些条件咋样,不能光想着种啥就能长啥。

你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这才叫唯物。

咱们做人也是一样,得认清自己的实力,别整天做白日梦。

你得看看自己手上有啥资源,能干啥事儿,然后再去努力。

别老想着一步登天,那是不现实的。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得有耐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辩证法:看待问题得全面,别一根筋再来说说这辩证法吧。

咱们看问题啊,得全面,得辩证。

别老是盯着一个方面不放,那样容易钻牛角尖。

你得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像咱们看一幅画,得站远点儿看,才能看出整体的美。

比如说吧,你遇到了挫折,别光想着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你得想想这事儿给你带来了啥好处。

也许它让你学会了坚持,也许它让你更加珍惜成功的滋味。

所以嘛,看待问题得全面,别一根筋。

三、认识论:实践出真知,别光说不练认识论啊,就是咱们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觉得吧,实践出真知,别光说不练。

你得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世界。

就像你学做菜一样,光看书本上的菜谱是不行的,你得亲自动手去做。

做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火候掌握不好、调料放多了等等。

但是只要你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你就会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做菜的技巧。

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啊!四、唯物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别忘了初心最后来说说这唯物史观吧。

我觉得啊,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咱们得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选择。

别老是觉得自己能改变历史进程啥的,那是不切实际的。

咱们得记住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啥。

就像咱们国家一样,它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所以咱们得努力工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这个初心和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啊,这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啊都是咱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

一、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辩证唯物论主张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形式。

它认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其他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形式。

辩证唯物论还强调了世界的辩证性和运动性,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物质的内在矛盾和斗争。

辩证唯物论还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和“实践第一”的原则,强调社会实践对于认识发展的决定作用,也强调了思维对实践的反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基础。

它来源于古代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认识和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辩证发展观、矛盾法则、转化法则和否定之否定法则。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不断发展,并最终实现更高的形态。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强调了事物的联系和互动,辩证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的哲学学科。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认识论还讨论了关于真理、错误、观念、概念等问题,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反映,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形式。

认识论也涉及到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四、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

它强调历史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形成的,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经济的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转变和演进是由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斗争的结果。

唯物史观对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解释,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历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和意识观共6个)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使用范围〗:××(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如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国家做出----。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如疫情得到了控制,积极好转---。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使用范围〗: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如兴修水利、人工降雨。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2+2)【五星考点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之间关系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其核心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方面的知识。

一、唯物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则之一,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人的意识、思维、感情等都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论反对唯心主义,强调物质客观性和决定论。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唯物论的基本方法之一,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万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统一是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法要求我们从矛盾中去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矛盾、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人类认识和认识活动的一门科学。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反对唯心主义、主观主义的认识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论三段论。

四、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决定的。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是经济利益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任何社会现象的发生、演变、消亡都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认识世界、探讨人类的根本问题的哲学思想,它形成了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对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界中,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代表的两种基本哲学观念决定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活动和资料享受都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而唯心主义的则认为意识是主要存在的,物质只是一种对意识的表现。

与这种哲学观念相对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社会实践及其产物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强调解放人的生产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然界,进而推进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高中政治丨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

高中政治丨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

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联系,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联系的有条件性:事物的联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并不是任何若干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它是有条件的,且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一、唯物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核心思想是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方法论,它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法分为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斗争三个方面。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的统一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反对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层面,感性认识是直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维加工和综合、概括感性认识。

主观能动性是认识的重要特点。

四、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强调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决定因素。

以上是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的汇编,简要介绍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这些思想和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和认识过程的规律,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五、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推动的。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和社会制度的转变。

六、基本矛盾和矛盾的斗争:辩证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中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矛盾:阶级矛盾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

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决定了社会历史的转变。

矛盾的斗争是指矛盾双方进行的斗争、对抗和统一的过程,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1.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312.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1-93.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10-124.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13-315.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13-186.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分析19-217.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分析22-288.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22-289.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原理分析29-3110. 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11. 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唯物辩证法12. 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2、3、4、513. 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614.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15.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联系+发展16.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17.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1018.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1-419.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5-1020. 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⑶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⑵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⑴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⑵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⑶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⑷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意: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是绝对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真理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4.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⑴联系具有普遍性;⑵联系具有客观性;⑶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⑷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⑸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⑹系统优化的方法;5.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⑵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⑶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⑷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6.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的观点主要包括⑴矛盾即对立统一特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法⑴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⑵矛盾的普遍性-法⑴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⑶矛盾的特殊性-法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⑷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法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⑸主次矛盾辩证关系-法⑷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⑹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法⑷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⑵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的特点;8.如何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⑴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⑵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⑷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9、认识论3、唯物辩证法19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4.人与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原理内容: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⑵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⑷从辩证法角度: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理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⑶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3+矛盾7+创新3共19条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1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4.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15.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原理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6.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实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17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⑴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⑵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7⑵.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①整体影响部分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部分影响整体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8.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19.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2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识别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1.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或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结果;方法论: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应原理22和2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原理2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应原理26和27;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对应原理25;2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矛盾的观点原理内容: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⑵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⑶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小贴士:答题时主要运用下列表述;三种情况:⑴矛盾即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⑶矛盾的观点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2⑵特殊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单独使用实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吃一堑,长一智;居安思危;2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6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26⑵.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实例:好钢用在刀刃上;牵牛要牵牛鼻子;“弹钢琴”的方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7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要全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27⑵.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实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防微杜渐;。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为目的的一种学说体系。

下面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基本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进行概要知识汇编。

1. 唯物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它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否定了唯心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物质的发展和变化,人的认识必须从物质出发,反映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它认为事物是矛盾统一的,包含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运动发展的规律。

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来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辩证法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内在矛盾的观点,强调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认识论: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类认识真理的规律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并且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指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认识的发展是连续的和渐进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发展。

4.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革命性和趋向性,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要知识汇编,它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个基本内容,揭示了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的矛盾统一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变革的动力。

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继续写相关内容1000字5. 唯物论的发展唯物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要点
唯物论:
两大原理及其方法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你也可把这两大原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具体化为四个原理,试一试!)
6个主要概念: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哲学基本问题
14个几个易错点:(自己先复习,然后作判断吧,对或错)
12、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的联系。
13、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14、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
1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16、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17、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就是既要看事物的优点,又要看事物的缺点。
19、亲自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20、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1、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22、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不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错误的认识。
23、社会实践就是指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24、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实践,尤其离不开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23、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24、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25、外因有时也会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
26、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7、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28、事物有了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29、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通过质变才能实现。
11、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12、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1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总结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总结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总结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术理论,它着重于探究客观事物的
发展规律,其最早的提出者是马克思,其方法则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
主义的辩证法”。

这门理论通过反复比较、发现对立面客观活动的联系,使社会的转变变
得可能,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实践是物质世界认识规律发展的基础,这就是所
谓“知识就是实践”的原理。

它认为人们只有在实际实践中,才能凭自己的经验和抽象思
维才能准确剖析世界的本质和现实的本质,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真理。

另外,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它不断发生转变,是一种
有规律、有过程、有质量变化的活动,这种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从而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此外,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认为,发展是否持久和有效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对立矛
盾的两个维度决定。

只有通过充分的认识事物的本性,同时将矛盾的两面情况引入观察中,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才能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其发展稳定,持续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辩证法原理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探究事物内部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的关系,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一些核心概念的解读:1.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

2.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我们需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3.发展: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表现为一系列的阶段和过程的集合。

在看待事物的发展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它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的总结: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通过实践接触事物、认识事物,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的发展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它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它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总结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总结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总结马基哲学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题时先答原理后答方法论并和题意联系起来。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4、发展的观点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是对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解释,强调认识论中物质
世界客观存在,认识论应从客观存在出发,像与认识论一样,认识论
也是从客观存在中有条不紊地提取、研究其内容和规律。

因此,辩证
唯物主义唯物论可以归结为:
一、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一个客观实际的事物,另一方面,它们同时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可替代性和复杂性。

二、认识论应从客观存在出发:认识论的本质是反映,试图探究客观
世界背后隐藏的规律。

因此,它应该以客观存在为指导,以认识事物
的实质为核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假设的理论。

三、认识论的研究以辩证法为方法:认识论的研究以发现事物的本质
和机理为目的,通常采用辩证法为方法。

辩证法要求不断探索事物之
间的关系和发展,把事物视作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矛盾的存在,以客观
地分析和辩证解决矛盾。

四、唯物认识论进行认识论研究: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物质客
观世界是认识世界的“基础”;物质与认识互相作用,形成认识的基本“视角”;应由物质来解释认识的内容与规律;采用辩证法研究物质内
容和规律;科学研究依靠创造的认识辩证法统一。

五、唯物辩证主义认识论要求必须解决实践问题:面对实际问题,不能把认识和实践一分为二,而是要求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检验,两者必须统一起来,将认识融入到实践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要求从实践问题角度出发,采取更加细化的研究,以实际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的深入分析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a、世界观的定义b、哲学的定义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a、一元论、二元论:(1)、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2)、二元论:特点、实质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社会的产物(二)意识的本质:a、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b、是人脑的机能c、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三)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四)意识的能动作用:a、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b、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与条件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有四个要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a、普遍联系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尚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1)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的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的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三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求真理的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优化的方法:
世界观: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基本特征
方法论: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3、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世界观: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上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世界观: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矛盾原理总结
1、矛盾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看问题。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的属性。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相互联结;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在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者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