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
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五篇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篇1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
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
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
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
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篇2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备课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备课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
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

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一些实践建议: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例如“物联网+水下机器人助力河长制”。
这个主题可以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2. 分解任务:将主题分解为多个小任务,每个任务都涵盖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上述主题中,可以分解为搭建小型物联网系统、处理和管理物联网数据、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水资源勘测等任务。
3. 制定计划:根据任务分解,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每个任务都需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和教学资源,以确保学生能够完成。
4. 实施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5.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价、口头报告等。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6. 总结与反思: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在实施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任务分解要合理:任务分解要与主题密切相关,涵盖的知识和技能要全面。
同时,任务难度要适中,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2. 教学资源要充足: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3. 学生差异要考虑:学生的背景和能力水平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4.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要平衡: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5. 评价和反馈要及时: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和建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总之,信息技术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中段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段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呢?这要先提及“单元主题活动”这种课程类型的提出者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提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内容的教材观以及适应国情、实际和儿童需要的系统化的课程编制思想。
他的“整个教学法”提倡选取适应儿童发展需要的材料和内容,整合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如果说“单元主题活动”这一课程类型是选择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将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种教育按照单元形式编排,达成教育目标。
那么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就是对以单元为单位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进行整体把握和结构化处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能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聚焦一篇课文引导学生达成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目标,那么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一节不错的课。
但是语文课堂不应局限于一节4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如果把时间改成一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把一篇课文改为围绕统一主题、联结了多篇文本的一个阅读单元呢?我们该怎么去设计、组织教学,怎么在连续的教学时间里循序渐进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便是我实践单元主题教学案例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打破了逐篇讲读课文的语文教学形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语文课程的建设应……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大多数的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分单元、按顺序组织教学,通过逐篇讲读课文方式组织阅读教学,一课一教、一课一得。
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是对以单元为单位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进行整体把握和结构化处理。
自2016年,部编版语文教材逐步推广至全国统一使用以来,“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材的结构也要求教师们在使用教材时,需多加注意各文本、各版块、各学段的彼此融合。
2.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有利于循序渐进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聚焦单元教学 道法

聚焦单元教学道法
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它以一个单元作为基本单位,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教学。
在道法(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要聚焦单元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确定单元主题:首先,选择一个与道法课程内容相关的单元主题,例如“公民道德”、“法治观念”等。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单元主题,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 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可以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也可以按照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组织。
4. 设计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同时,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实施教学:在实施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
6. 评价与反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例如测试、口头反馈、作品评价等。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7. 反思与改进: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分析教学效果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总之,聚焦单元教学有助于提高道法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作者:王勇徐萍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年第05期“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从一课、一单元或一册教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提炼单元主题,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力争让知识系统化、整体化。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新时代由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奠基础。
一、关注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大单元”主题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新课程实施后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依据。
道德与法治学科坚持促进终身学习,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崔允漷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设计要从原来只关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转变为关注设计一个或多个知识网,构建教学“大单元”。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课标、学情等,超越常规课和小单元设计教学,不仅有教学“点”的设计,还有教学“面”的设计,更有贯穿学期、年级或学段的立体式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化,思维深度化,真正实现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整合“运用你的经验”,回归“大单元”主题教学初心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體现回归生活的理念,抓住课程教学的实质。
例如,在《坚持宪法至上》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材中有些“运用你的经验”内容,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很好的生活经验。
如可以将教材第11页“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如何保障并管理各项事务,让社会生活秩序井然有序?人民又是如何参与的?”这样,既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内驱力。
主题单元教学概念界定

主题单元教学概念界定
主题单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或话题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在该主题或话题下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主题单元教学强调跨学科整合,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题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通过教师的设计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题单元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 1 -。
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的优势及设计策略

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的优势及设计策略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不同内容相互联系
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主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
主动性。
下面将从优势和设计策略两个方面来谈论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
一、优势:
1. 整体性强: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注重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构
建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可以将一些零散的语文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有针对性:主题单元教学法以主题为线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选取
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通过对主题内容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提高
对主题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主题单元教学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让学
生参与到主题的研究和讨论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主题单元教学法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培
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设计策略包括确定主题、提出探究问题、安排学
习任务、梳理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总结和评价学习成果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主题
单元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主题教学

我校在设计单元主题教学时,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与我校实际情况,注意遵循各以下几项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以前的教学,各学科相对独立,每一学科都有其系统性。单元主题教学要把这些相对独立的科 目整合在一起,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单元内容,而构成这个内容之间的"序"也应该有其系统性。 在确定单元主题的"序"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各年级纵向之间的联系,还应考虑到横向各学 科之间的联系,即要求纵横的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单元主题而展开。 从单元主题内容的纵向考虑,每年级的单元主题不仅要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要按照认知规律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于是我们根据《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 中"生活适应"部分,把各年级段的要求细化重新组合,再汇总�1�7�1�7�1�7一至九年级的单元主题"序", 使各年级训练的内容虽有联系,但具体要求各不相同。然后编写了以生活板块内容为主线的中度弱 智单元主题教材(《生活》、《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这套教材的构建是建立在奥苏伯尔 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例:《纲要》中"家庭生活"中对"家 人"的要求,低年级是"认识一家人的称呼和名字"、"知道家庭人数"、"尊敬长辈,听从教导, 对家人有礼貌";中年级是"知道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了解家人的职业和工作单位"、"爱护 兄弟姐妹,懂谦让"等等。重新组合后在单元主题中的反映是:一年级上"我爱我的家"(认识爸 爸妈妈,了解一家有三人口);一年级下"尊敬长辈"(认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年级上"居 室"(认识家庭环境);三年级下"我和我家"(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收拾碗筷);四年级上 "我的一家"(知道自己与家人的关系称呼);五年级有"和睦的一家"。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内 容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一内容,但在具体内容上是由浅入深不断扩展的,又 是循序渐进的,体现了单元主题内容上的系统性原则。 从单元主题的横向考虑,各学科既要围绕主题,但又不能脱离本学科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例如: 体育课练习"沿直线跑",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衣服",以及以前学过的 "辨别男女",教师在 游戏中设计了到商店选衣服,通过"练习沿直线跑",每个学生跑到"商店",然后在"男装部" 或"女装部"挑选出适合自己穿的"衣服",再跑回家。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既练习了跑的技能,复 习了汉字,又巩固了生活课中学习的"上衣、裤子(长、短裤)、男、女"等生�1�7由比利时儿童教育家德可乐利最早提出并实施的。所谓"单元"是指成为一个 组织体系的教学计划,包括目标、活动、取材,而至实践,巩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而且可以应用 于生活中,无论知识和技巧都结合在一起,加强科目的连贯性和学习意义。"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美国教育家克里斯汀·英格兰就主张在智力落后儿童特殊班级教学中使 用单元教学。为此,她还专门设计了五个单元:健康、工具学科的使用知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 社区生活、闲暇时间的使用。我国的香港、台湾以及其他省市的弱智学校也进行了这种单元教学。 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生活能力,使其走向自主。 大陆自开展弱智教育以来,一直沿袭普教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的教材也是普校的教材,只是 在教学要求上降低要求,在进度上放宽教学时间,目的是通过教学能帮助那些轻度弱智儿童在学习 上跟上同年龄的其他儿童。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一些劳动等技能的课程,以提高这些学生的生活能 力。以后虽然有了全国统编的弱智教材,但随着轻度学生的随班就读,辅读学校招生的对象越来越 多的是中重度弱智、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由于在生理心理上的严重缺陷,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很大, 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相当困难,老师也大多显得无能为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的学 习。教学对象的变化对教材、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它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在这种 形势下,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重点放到了教材、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单元主题教学即是在这 种情况下产生的,它是指在一个阶段内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各个学科都围绕这个中心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教学组织�1�7�1�7式。
识字单元主题

识字单元主题
识字单元主题通常是指教育课程中,特别是语文或中文课程里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汉字的特定内容模块。
这些单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被设计成不同的主题,以便学生可以在具体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例如,一个识字单元的主题可能是“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了与家庭、学校、购物、餐饮等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
在这样的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如“家”、“学校”、“书”、“笔”、“超市”、“饭”等常用字词。
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学生能够将新学的词汇和实际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另一个例子是“自然环境”,这个主题可能会包括“山”、“水”、“树”、“花”、“鸟”、“鱼”等与自然界相关的汉字。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不仅学习汉字,还能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设计良好的识字单元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来选择适当的主题,并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如朗读、写作、绘画和游戏,使识字学习变得生动和富有成效。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单元主题性学习,就是以章节或几个相近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使课程每一个小教学内容与与其他相沟通,同时也可以把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体的活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选择:每一节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的一起的,生活是学生的最好老师。
可以把学生引入大自然,引入社会。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领略他们能观察到的大自然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升华对自然的认识,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深厚感情。
比如在教学位置的同时引申学生对校园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孩子们通过听、看、问、讲、等多种形式去了解、发现、感受学校风光的美,然后把自己通过听、看、问等方式了解到的内容回到课堂来说给同学听听。
我在开展做家务活动中,让学生到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事,然后到课堂里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物体的图形时让学生们摸一摸,做一做相关的游戏。
通过这一系列的亲身体会、扮演,学生们就有了设身处地地去把握作品中的角色。
体会、扮演实际是一次再创造,学生在体会、扮演过程中必须实行角色的转换,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现其情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采用单元主题性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强化。
王主任提到,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
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
语用在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
老师应将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
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
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
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用相互融合的共生过程。
张彩虹老师所授《感受乡村生活》,能寻求《乡下人家》和《麦哨》的共同点,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老师善于把握学材,能有效将其整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完整版)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完整版)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整体为单位进行教学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元内容。
以下是实施大单元教学方法的一些步骤:1.确定单元主题:教师需要确定单元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设计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2.制定单元目标:教师需要制定单元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涵盖单元中的所有内容,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设计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元内容。
4.组织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所有内容都与单元主题相关,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5.评估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单元内容。
总之,大单元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个单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当代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当代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策略以及组织技能的一种方法。
它是教师信息输出为主的输出法,通过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术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有反复练习法、分析练习法、综合练习法等。
3.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利用一个有意义的、富有感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或其它知识。
4.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能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进行情感和思维的交流,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要启发学生敏捷的思考能力;要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讨论的结果要有肯定。
5.谈话法:是教师依据教材或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思维回答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
(2013,韦薇,学科教学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
鉴于此,英语语言研究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
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研究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研究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研究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what it means),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when to use it),以及如何用这个词(how touse the words--- 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研究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者。
教学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研究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研究、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
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单元主题”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进阶

“单元主题”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进阶作者:杨晓林来源:《江西教育C》2024年第04期摘要:“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立场”的教学。
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要求教师对单元主题与内容形成一个全面、辩证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实现从“零”到“整”的转型。
有效的“单元主题”教学,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进阶。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要统整教学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反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学习进阶“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立足于数学学科知识整体性、连续性、系统性,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参照,以“主题”为方向,以“单元”为载体、媒介的教学方式。
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少而精”的内容中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既可以立足于教材自然单元,又可以立足于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主题单元。
“单元主题”教学是对传统的散点化、碎片化、孤立化课时教学的超越。
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教师既要超越“形而上学”,又要超越“机械主义”,对单元整体进行全面、辩证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进阶。
一、统整教学目标,是学习“进阶”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原点,统整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单元主题”学习进阶的前提、条件和保障。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要统整教学目标,对教學目标进行系统化、层次化的处理。
具体而言,既要设定显性的知识、技能目标,又要渗透隐性的方法、思想目标;既要聚焦课时教学的细节设定具体的目标,又要渗透、融入整体的单元主题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大概念”,形成“专家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时,按照教材的既定教学序列应当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顺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特质。
从“单元主题”整合的视角出发,笔者将这一部分内容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结构”的阶段;二是“用结构”的阶段。
英语单元主题的定义

英语单元主题的定义摘要:1.英语单元主题的定义概述2.英语单元主题的分类3.英语单元主题的实际应用4.英语单元主题的重要性正文:【英语单元主题的定义概述】英语单元主题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教学活动的课程设置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以主题为核心,将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技能融入其中,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单元主题的设定既可以是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类主题,也可以是与生活、社会、文化等紧密相关的实际主题。
【英语单元主题的分类】英语单元主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其中,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根据主题内容划分:如自然、社会、文化、生活等;2.根据主题难度划分:如初级、中级、高级等;3.根据主题功能划分:如读写、听力、口语、语法等。
【英语单元主题的实际应用】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灵活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教学。
例如,针对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主题,如自我介绍、家庭、朋友等;针对中级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社会文化主题,如节日、历史、地理等;针对高级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领域主题,如商务、科技、教育等。
【英语单元主题的重要性】英语单元主题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提高教学效果: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完整,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体系。
《单元主题是什么》学习笔记

单元主题是什么
1、单元主题是什么
单元,整体中自成段落、系统、自为一组的单位。
"单元”是指课程实施的单元,即以主题为中心,对相关教学内容实行整合,形成一组彼此关联的系列教学活动,通常需要若干课时完成。
这里所说的“单元”不完全等于学科教科书编写"单元”或"章节”,“主题”也不完全等于教科书上的单元或章节“标题”
从数学课程内容的视角来看,因为对整体大小设定的不同,也就有了单元大小不同的概念,所以单元也就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
2、单元主题的类型
(1)学科知识
( 3 )学科核心概念群
(4)实践活动性
3、为什么实行单元主题教学
基础教育改革新趋势
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从“知识授受”到“创新水平培养"
从"以水平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
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单-测试”到"综合评价"。
“单元主题教学法”七种课型解读

“单元主题教学法”七种基本课型解读1、“单元导读”课型:第1课时,从“单元导读”入手,提炼和初步感悟单元主题;确定阅读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精读一篇文章或浏览几篇文章。
重在总揽全局,明确方向,小试牛刀。
2、“以文带文”课型:4个课时,每课时可以“一篇精读带一篇略读”和”一篇精读带多篇略读”。
内容要优化整合,取舍要得当。
精读一般占3/4时量。
从精读中习得方法,在略读中迁移运用。
3、“以读带写”课型:4个课时,读一篇写一篇(片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4、“自主阅读”课型:2个课时,3/4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批注式阅读。
1/4的时间讨论交流。
重在不求知识同一,力求自主创新。
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作主”。
5、“基础训练”课型:1——2个课时。
用“内容前置,任务驱动,目标激励,过程跟踪”去落实“主体”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任务。
6、“背诵识字”课型。
7、“展示分享”课型(即主题诗会):最后1个课时,为学生提供积累展示的平台。
让孩子们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
如:五上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读”: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第一段是对单元主题的诠释)。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第二段是阅读重点和阅读方法的提示。
)根据“单元导读”,课本中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部分就是教学重点。
在突出重点的“闪光的句段”和“精妙的词语”上做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下面的这段文章集中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从不同的角度集中反映了父子间的深情。
这段话只占全文篇幅的七分之一。
但却是一段“闪光”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宝藏”,集中突出了本单元的主题。
在“闪光的语句”中“淘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单元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单元主题的意义
单元主题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活动的规范,它有利于形成和调节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学习内容协调一致、集中整合,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实现。
因此,单元主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单元主题可以调节教学的内容
单元主题是教学活动的准则,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都要以单元主题为指导,以便把握课程的主要思想,确保教学具有重点性、主题性和系统性。
2、单元主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单元主题可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已经接受过的知识来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活动,直接进行教学,减少学习的时间消耗,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单元主题的价值
1.单元主题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单元主题中包含的内容源于生活,有趣而又实用。
教师可以借助单元主题的魅力,吸引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思维的运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和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发掘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2.单元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单元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协作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来安排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

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所谓单元教学,一般说来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那么,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是主题富于单元学习一个完整的儿童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技能;二是避免教学情境、内容、形式的频繁变换,节省教学组织时间;三是充分激发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动性。
单元主题教学的基本要求:1、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整体把握教材。
“单元主题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定能达到很好的尊重和展现。
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要做到:(1)要通盘规划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标准,要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2)按单元主题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确定分年级、分阶段、分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整合的切入口;(3)根据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教学,使“主题”各有特色;(4)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要从自身做起,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不能只沿用原有的一些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6)不能只满足于学科成绩,要乐于把学生引进现实生活的大舞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哪怕不能立竿见影显现所谓理想的分数。
单元教学切入点与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切入点与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切入点是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引入方式,它决定了学生对主题的第一印象和学习的方向。
单元教学主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思想,是教学的核心和主线。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单元教学切入点和主题的例子:
例1:
单元教学主题:环保意识
单元教学切入点: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出环保主题,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欲望。
例2:
单元教学主题:人口问题
单元教学切入点:引入一张世界人口地图,让学生发现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进而思考人口问题。
例3:
单元教学主题:科技发展
单元教学切入点: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回到过去,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同时思考未来科技的前景。
例4:
单元教学主题:文化交流
单元教学切入点:播放一段由不同国家的人用汉语唱的歌曲视频,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流。
例5:
单元教学主题:人类生存问题
单元教学切入点:观看一段记录世界各地极端气候、环境和贫困生存现状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人类如何生存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第《五组》主 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部分环节) 一、主题单元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单元主 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 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篇目及内容:本组选 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 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触摸春天》写盲童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热 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 盲女形象。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8
(3)分单元设计系列化的教学活动,达到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 自评与他评等能力; (4)研究单元主题教学中各种特性之间的 优化组合,如主题的独立性和教材的系统 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和知识的抽象性、 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之间 的合作性与学生的个体性等。 (5)注重知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从 在老师主导下学习过渡到在教师辅导、自 主状态下学习。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1
5、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自
主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本是学生发自内 心的客观需要。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只有营造浓 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 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进行自主学习。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 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 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 学困生,更应多一份关怀。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 空间。
21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四、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呈现方式,评估
方式。 五、单元主题目标达成综合水平测试题及 答案 (如:篇目及内容了解、单元积累及联系 生活的运用,年段及本单元目标知识点、 基本能力情况、对文本的感悟、比较、拓 展阅读、写作等) 六、单元主题教学资源包 ( 课件、拓展资料等)。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8
设计思路(例)
第一部分:整体感知,把握模块,学习主题。 (学导语,引疑激趣)——浏览并读正确本组四篇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置疑——提出课外搜集信息要求。 第二部分:部分体验、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根据课型 分两个环节推进) 第一环节:理解《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的课文内容 细读《触摸春天》思考,课文讨论3个问题,读句段,谈 体会——比较《触摸眼睛》《永生的眼睛》发现相同之处, 用方法,划句子,批注、讨论,搜名言。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5
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 的教育理念。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 式,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教 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要做到: (1)要通盘规划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 及评估标准,要特别重视学生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2)按单元主题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确定分年 级、分阶段、分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把握单元 整合的切入口; (3)根据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 教学,使“主题”各有特色;
教材感受,知识能力的起点和需求、要求。 二、主题单元教学整体目标解读 主题价值目标:知识、能力、体系等具体目标,具体在每 课中的分解,课时安排。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及教学设计 围绕专题,对每节课教与学的设计、板书、课件。 基本模块:单元导读、浏览每课、整体感知――精读感悟 每课重点实践练系―――回归整体、拓展比较、积累运用、 ――口语、习作,整理测试。
1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 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 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 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 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 教学方式。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 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 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 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 力和意识。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3
6、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还要妥善解决单元主
题的相对独立性和教材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单元 主题教学中主题与主题之间相对独立又相 互联系的问题,要思考它们的知识与能力 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有序、有层次地完成, 在知识、情感、能力上有效地保证单元主 题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知识能力目标的完 整性和系列性。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6
二.主题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课标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目标和本课文的特 点确定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 现并总结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方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读正确,读通顺每篇课文,有感情读好重点段落,把 握语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抄写,背通诵、积累课文,文中优美词语和精采句段。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感悟生命的真谛。激发学 生对生命的思考, 促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9
第二环节:理解《生命生命》《花的勇气》 的课文内容 细读《生命生命》先复习讨论前两课对人生、 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导入本课,用本课作者对生 命的感悟导入新课——说课文整体感知三个案例。 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思路。找自己感悟最深的事 例反复品读领悟藏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写体会。 《勇气》按提示,自读自悟。指导读出情感变 化。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使学生 与作者产生共鸣。运用前三课体会重点词句的方 法,反复品味感受赏作者用词句的精妙。
单元主体教4日星期一
18
语文综合性学习整体设计的一些思考
链接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9
《走进大自然》单元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案 例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0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提示
一、主题单元教材整体解读及学情分析 主题、篇目,主要内容,篇目之间整体联系。分析学生对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7
2、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遵循由主导到主学,
坚持自主发展原则。 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时,老师要正 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两者的 关系。教师要精心设计单元教学过程,课 型设计注重由老师主导到学生主学的过程 落实。因此老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不能仅是教学的主导者,还要想 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合作伙伴; (2)不能只是固有知识传授者,还要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0
4、精心设计单元活动主题,充分调动
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单元活动主题 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主线,单元活 动主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活 动的实际情况,达到掌握单元训练重 点的目的。在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 通读整个单元的内容,围绕单元,通 盘设计活动主题。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6
(4)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培养学生创造
性能力,要从自身做起,构建创新思维模 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 (5)不能只沿用原有的一些教学手段,要 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 体、互联网; (6)不能只满足于学科成绩,要乐于把学 生引进现实生活的大舞台,让学生把所学 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哪怕不 能立竿见影显现所谓理想的分数。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4
一是学科课程
二是综合课程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5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主要 内容包括整合教材内容、确 立学习主题、设置学习目标、 设计学习方式方法等。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16
分析资源
了解学生
组织实施
确立目标
整合内容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提炼主题
17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3
一是主题富于单元学习一个完整的儿童化、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 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技能; 二是避免教学情境、内容、形式的频繁变 换,节省教学组织时间; 三是充分激发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的主动性。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4
1、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整体把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4
单元教材模块结构
(整体)→(部分)(教材内容之间的 整体联系: 一、导语是“目”明确主题,提示学法, 课文是“纲”。 二、模块内部的整体联系,课型精读略读。 三、课内外整体联系,搜集资料。)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5
学情分析: 四年级: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27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系统原理告诉我们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 基本程序(整体——部分——整体) 注意三个原则: 1、每课主题教学——理解每课内容——综合比较 回归整体,探究价值,总结规律。 2、整体构思时:坚持立足主题,关注每课课型, 学法指导等方面联系。 3、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读正确全 文、)、品味重点词句,展开想像、联系生活实 际等实践活动感受“生命”的文化内涵。
握教材。 “单元主题教学” 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 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 运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 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 生自主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定能达到 很好的尊重和展现。
一、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 二、为什么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 三、单元主题教学有何优势 四、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五、单元主题教学的呈现 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七、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模版 八、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提示 九、单元主题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