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17课《致橡树》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橡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情感基调。

2.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对诗歌情感的领悟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2.感悟诗人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我们看到了坚贞执着的爱情,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致橡树》则是一位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三、朦胧诗派

朦胧诗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四、诗歌朗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注意重音,停顿)

1.让一至两名学生示范朗读;(总结其朗读的优缺点)

2.播放视频朗读,学生跟读,进一步把握诗歌情感;

3.学生齐读诗歌,再次感受诗歌优美的词句与独特的意境。

五、赏读、研习诗歌

1.根据诗歌的形式和结构,给诗歌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13行),第二部分(14-36行)。

2.第一部分中诗人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意象,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明确:凌霄花——攀附、炫耀

鸟儿———痴情、单调歌曲唱

3.这组意象,表现了与橡树怎样的关系?作者是否认同?

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不平等的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对旧观念、旧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批判。

4.第二部分诗人用了哪两个意象来表现其爱情观的?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木棉和橡树。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阳刚、坚韧)

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阴柔、坚强) 橡树,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

5.诗人借助橡树、木棉这两种意象要表达什么样的爱情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近旁”表现恋人关系;“树”、“站”二字,表达在爱情中男女精神独立、人格平等。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强调爱的双方应相亲相爱、心心相印。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表达相爱的男女应各有特点、相互尊重。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同甘共苦、相知相依。

师小结:

诗人先破后立,批判依附式的爱情观,提倡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这就是伟大的爱情,是诗人向往和憧憬的爱情。

诗人之所以否定和批判前三种爱情,是因为爱情的双方缺少最基本的前提:平等的地位和独立的人格!而诗人理想的爱情就是建立在平等、独立基础上的相知、相恋、相依、相解。

五、本课小结

爱情很美,但是在美丽的季节里做错误的事,再美的东西也会变的不美。从心理学上来说,高中生对恋爱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了解不深,所以很多同学就想去尝试一下,这样的尝试是要付出代价的,希望你们能克制心中的欲望,让恋爱的苗子长大之后再去尝试吧。

六、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依附 痴迷 奉献(破)

独立平等 相知相依(立) 否定和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