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浆感官品评评分表及规则

合集下载

止咳枇杷糖浆质量标准

止咳枇杷糖浆质量标准

[代号] C7[品名]止咳枇杷糖浆[拼音] Zhike Pipa Tangjiang[规格及包装]1×100ml×100瓶,玻璃瓶装。

[处方]枇杷叶 391g 白前 125g 桑白皮 234g桔梗 78g 百部94g 薄荷油 3ml [制法]以上六味,除薄荷油外,枇杷叶、桔梗、百部、桑白皮粉碎成粗粉。

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 O),用50~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1:1的稠膏;白前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1:2的稠膏,放置12小时,滤过,加水适量稀释后,加庶糖900g、苯甲酸3.75g,煮沸使溶解,趁热滤过,加入上述醇浸膏,搅匀,加入薄荷油及香精4.05ml(溶于适量乙醇),加水至1500ml,搅匀,灌装,即得。

[处方依据] WS-B-1702-943[法定标准及标准依据]【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沾稠液体;气香,味甜。

【鉴别】(1)取本品1ml,加水10ml,强力振摇,有持久性泡沫生成。

(2)取本品10ml,加氢氧化钠试液使成碱性,用氯仿10ml提取,分取氯仿层,用1%硫酸液提取,酸液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棕色沉淀。

【检查】1、相对密度应为1.20~1.24(《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附录VII A)。

2、装量差异取供试品3瓶,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倾入预经标化的干燥量筒(量入型)中,黏稠液体倾出后,将容器倒置15分钟,尽量倾净。

读出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取三位有效数字),并求出其平均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的95%,每个容器的装量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3%,如有一个不符合规定,则另取3个复试,应全部符合规定。

(《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附录XII C)。

3、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附录I H)。

【生物限度检查】按二OOO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杂菌总数:≤100个/ml霉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螨. 不得检出(《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附录XII C)。

饮料感官评价表

饮料感官评价表
饮料感官评价表
甜 度 (20 分)
甜度适中 (16-20) 稍偏甜
(13-16)
较甜 (9-12)
过甜 (5-8)
极甜 (1-4)
酸度(20 分) 酸度适
中 稍偏酸
较酸
过酸
极酸
评分
香味(20 分) 口感(20 分) 色泽(20 分)
(A/B) 总分 100

香味浓郁,协 调
酸甜可口,无 苦涩味
色,无
异味
苦涩味
色泽均匀
A: B:
香味淡,带少 许杂味
口感一般,带 有苦涩味
色泽均匀,局 部带有少许杂

A: B:
无香味,带少 许刺激性气

口感差,苦涩 味重
色泽局部不均 匀,杂色明显
A: B:
无香味,气味 刺鼻
苦涩感极度 明显,难以下

色泽极不均 匀,杂色很深
A: B:
A: B:
香味稍淡,无 口感较好,无
异味
苦涩味
色泽均匀
A: B:
香味淡,带少 许杂味
口感一般,带 有苦涩味
色泽均匀,局 部带有少许杂

A: B:
无香味,带少 许刺激性气

口感差,苦涩 味重
色泽局部不均 匀,杂色明显
A: B:
无香味,气味 刺鼻
苦涩感极度 明显,难以下

色泽极不均 匀,杂色很深
A: B:
饮料感官评价表
甜 度 (20 分)
甜度适中 (16-20) 稍偏甜
(13-16)
较甜 (9-12)
过甜 (5-8)
极甜 (1-4)
酸度(20 分) 酸度适
中 稍偏酸

调酒技能津贴实操考核标准评分表

调酒技能津贴实操考核标准评分表

调酒标准评分表姓名日期考核地点
考核人日期得分
我们努力是想变的更有实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努力是想自身得到更高的提升从而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努力是希望家人家庭因为自己而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我们努力是希望职业发展可以更好更远...我想告诉大家,古往今来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达成自己的愿望,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这条路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懈怠。

2021年我们收获了很多,但2022年我们能做的更多,看看我们周围,因为能力被提升职位,因为尽责提高待遇的人大有人在,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那么今年,就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无论岗位有多平凡,无论做的事务有多渺小,都要往前去迈一小步。

进无止境,我相信,只要大家在努力的道路上脚步不停,你,就一定有实现目标的希望。

麦芽糖浆检验标准

麦芽糖浆检验标准
项目
要求
方法
缺失
MAJ
MIN
外包装
牢固、洁净、容器外须注有产品名称、制造厂名、厂址、净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规格及等级等
目测
外包装严重不洁、外漏,没有标签。

轻微不洁、破损

外观
呈粘稠状液体,无色或微黄色,清亮透明
目测
色泽异常

香气、滋味
无异味,甜味温和
嗅、品尝
异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铅(以Pb计),mg/kg
≤0.5
1次/年
官方机构
铜,mg/kg
≤5.0
1次/年
官方机构
3.相关标准
GB/T20883-2007麦芽糖浆、GB/T15203淀粉糖卫生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相关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W-QC-IQC-022
版号
A1
文件名称:麦芽糖浆检验标准
页次
1/1
生效日1.1感官检验:以桶为判别单位,采用MIL-STD-105E LEVEL 2抽样
1.2理化及卫生检验:以每一生产期为一个检验批。采样数量:≦50桶抽样量为2桶,50-100桶抽样量为4桶,>100桶抽样量为6桶。采样总数须大于250克。
1.3采样方法:使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不锈钢勺做取样器,将其插入包装容器内距糖液液面以下10cm处抽取样品。
2、检验项目:
2.1材质证明:
每批产品必须提供检验报告(工厂内部或官方部门出具)。如无,则整批拒收,来料的名称、型号规格与采购单不相符的,整批产品退回。
2.2外包装及感官检验:(AQL值:主要MAJ:1.0轻微MIN:2.5)

麦芽糖浆验收标准

麦芽糖浆验收标准

麦芽糖浆验收标准一、感官指标1.基本要求:成粘稠状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杂质,具有麦芽糖浆的正常香气。

麦芽糖含量(以干物质计)不低于75%,pH值在4.0-6.0之间。

麦芽糖浆内包装符合食品直接接触面卫生标准。

2.感观要求:麦芽糖浆包装洁净、无杂质、无破损,密封良好。

所购麦芽糖浆标签清晰整洁。

麦芽糖浆甜味温和、纯正、无异味,无色或微黄色或棕黄色粘稠状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3.不合格限度:查看供方检验报告,检验麦芽糖含量(以干物质计)、感官指标、杂质。

全部数据达到指标,即判定为合格。

二、安全指标1.卫生要求:应符合GB15203的规定。

2.理化指标:麦芽糖含量(以干物质计)(%)≥75%。

pH值4.0-6.0。

三、检测规则及方法1.检验规则:抽样:对于桶装包装抽取数量为:<50 抽 2;50-100 抽 4;<100抽 6;槽车装产品每车必检。

桶装和槽车装产品须从液面10cm以下抽取产品,取样器应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每份取样量应不少于1kg。

2.检验方法:1)感官检查:取样品置于明亮处,观察其色泽、透明度、有无肉眼可见的杂质等,并做好记录。

用煮沸的蒸馏水配置4%的麦芽糖溶液,立即嗅其气味,并记录麦芽糖特有香味。

清水漱口后品尝以上4%的麦芽糖溶液样品,并记录其滋味特性。

2)理化检查:麦芽糖含量(以干物质计)用糖度计测定。

pH值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

四、运输和贮存:1.运输工具清洁、无异味,运输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防御防晒。

2.运输过程中避免和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质及其污染物质混方、混运。

3.产品应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库房中,库内温度<25℃。

4.装卸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严禁摔、砸、磕、碰。

5.存放时离地离墙10~20厘米,麦芽糖贮存过程中要注意防虫,防潮,防止交叉污染。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QBS 0001 S-2014 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浓糖浆

QBS 0001 S-2014 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浓糖浆

QBS 0001 S-2014 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浓糖浆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S 0001S-2014代替Q/BS 0001S-2013浓糖浆2014-3-7公布2014-3-31实施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公布前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是对Q/BS 0001-2013的修订,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有部分改变,内容如下:——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修改,即美年达橙味糖浆新增品种,新品种比原先增加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和六偏磷酸钠,山梨酸钾替换苯甲酸钠。

——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部分修改本标准代替Q/BS 0001S-2013《浓糖浆》。

本标准由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3年,到期复审。

浓糖浆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浓糖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果葡糖浆、白砂糖为要紧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磷酸、柠檬酸、咖啡因、焦糖色、苯甲酸钠、柠檬酸钠、安赛蜜、三氯蔗糖、六偏磷酸钠、山梨酸钾、维生素C、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食用香精等,供配制各种口味碳酸饮料(汽水)现调饮料机专用的浓糖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890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GB 1902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4481.1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48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227.1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7655.1 食品添加剂亮蓝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8817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T 10792 碳酸饮料(汽水)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8 食品添加剂咖啡因GB 18454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 19741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T 20882 果葡糖浆GB/T 20885 葡萄糖浆GB 25540 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6687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QB/T 1505 食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感官评定表格

感官评定表格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甜度进行评分
(注:甜度满分为10分,甜度越大得分越高,其中所给标样R 甜度为5分)
2、酸度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酸度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3、苦度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苦味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样品编号 925 782 675 R 甜度 8 6 4 5 样品编号 172 942 438 R 酸度 6 8 4 5 样品编号 925 782 675 R 苦度 6 8 9 5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粘稠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5、后味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后味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6、气味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气味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样品编号 531 261 806 R 黏度 7 3 4 5 样品编号 291 573 651 R 黏度 8 7 6 5 气味 3 7 8 5 样品编号
531
261
806
R
7、鲜橙味
请品尝下列5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气味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8、喜好度排序
请品尝下列5个样品,根据您的喜好对其进行排序
3>1>4>2>R
9、颜色
请品尝下列4个样品并参照所给标样的气味进行评分,评分方式同上
样品编号
1
2
3
4
颜色
3
4
5
6 气味
3
4
5
6
样品编号
1
2
3
4。

川贝枇杷糖浆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川贝枇杷糖浆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依据:《川贝枇杷糖浆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考察。

内容:
1川贝母流浸膏
1.1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澄清液体。

2桔梗枇杷叶清膏
2.1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

2.2 检查
相对密度:应为1.05~1.10 (60℃±5℃热测定,用比重计)。

3配制液
3.1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凉。

3.2检查
相对密度:应为1.14~1.20。

3.3 含量测定:每1ml含薄荷脑(C10H20O)应不得少于0.22mg。

4分装
4.1装量:平均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100ml),且每瓶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
98%(98ml)。

4.2渗漏检查:不出现渗漏现象。

4.3封口质量:封口严密。

5包装:贴签端正(允许偏差≤2㎜)装量准确;每件数量应为:100毫升×80瓶;
封口严密、牢固;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印字清晰,内外一致;打包端正
(打包带上下偏差不得过1㎝),松紧适度。

不同奶茶感官评定表

不同奶茶感官评定表

不同奶茶感官评定表(原创版)目录1.奶茶的感官评定表概述2.奶茶的感官评定标准3.奶茶的感官评定方法4.奶茶的感官评定意义正文奶茶,作为现代年轻人喜爱的饮品,口感、香气、外观等方面都备受关注。

为了对奶茶进行全面的评估,感官评定表应运而生。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奶茶的感官评定表,以及评定标准、方法和意义。

一、奶茶的感官评定表概述奶茶感官评定表是一种针对奶茶的评估工具,通过对奶茶的色泽、香气、口感、外观等方面的评价,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评定表通常包括评分项目、评分标准和评分说明等内容,以确保评定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奶茶的感官评定标准在奶茶感官评定表中,各项评定标准如下:1.色泽:评定奶茶的色泽是否诱人,是否符合产品特点;2.香气:评定奶茶的香气是否浓郁,是否有独特的风味;3.口感:评定奶茶的口感是否醇厚,甜度、酸度是否适中;4.外观:评定奶茶的外观是否美观,是否有吸引力。

三、奶茶的感官评定方法评定奶茶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色泽评定:观察奶茶的颜色,评估其是否鲜艳、诱人;2.香气评定:闻取奶茶的香气,评估其是否浓郁、独特;3.口感评定:品尝奶茶,评估其口感、甜度、酸度等;4.外观评定:观察奶茶的形状、容器等,评估其外观美感。

四、奶茶的感官评定意义奶茶感官评定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消费者提供参考:通过感官评定表,消费者可以了解奶茶的各项指标,有助于选择心仪的产品;2.促进行业竞争:感官评定表可以帮助奶茶品牌了解自身优缺点,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竞争力;3.提升品牌形象:优质的奶茶产品可以借助感官评定表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总之,奶茶感官评定表对于消费者、奶茶品牌以及整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全脂加糖炼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

有关“全脂加糖炼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

有关“全脂加糖炼乳”感官质量评鉴细则1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以牛乳为原料,添加白砂糖制成的全脂加糖炼乳的感官质量评鉴。

2样品的制备2.1仪器250ml烧杯一只、500ml烧杯一只、玻璃棒一根、天平一台、温度计一支、200ml量筒一只、开罐器一只、恒温箱一台。

2.2备样2.2.1取完整的定量包装样品经37℃保温10d,以备检验组织状态、色泽等感官指标。

2.2.2将保温后的样品开盖,并使盖与液面保持100°左右的倾角,待10min后,检验脂肪上浮、粘盖等感官指标。

2.2.3取50g样品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70℃的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以备检验滋味、气味和钙盐沉淀等感官指标。

3实验室要求感官评鉴实验室应设置于无气味、无噪音区域中。

为了防止评鉴前通过身体或视觉的接触,使评鉴员得到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影响他们感官反应和判断,评鉴员进入评鉴区时要避免经过准备区和办公区。

3.1评鉴区:评鉴区是感官评鉴实验室的核心部分,气温应控制在20℃—22℃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55%,通风情况良好,保持其中无气味、无噪音。

应避免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评鉴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评鉴区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品评室、讨论室和评鉴员休息室。

3.1.1品评室:品评室应与准备区相隔离,并保持清洁,采用中性或不会引起注意力转移的色彩,例如白色。

房间通风情况良好,安静。

根据品评室空间大小和评鉴人员数量分割成数个评鉴工作间,内设工作台和照明光源。

3.1.1.1评鉴工作间:每个评鉴工作间长和宽约1m。

评鉴工作间过小,评鉴员会感到“狭促”;但过分宽大会浪费空间。

为了防止评鉴员之间相互影响,评鉴工作间之间要用不透明的隔离物分隔开,隔离物的高度要高于评鉴工作台面1m以上,两侧延伸到距离台面边缘50cm上以。

评鉴工作间前面要设样品和评鉴工具传递窗口。

一般窗口宽为45cm、高40cm。

窗口下边应与评鉴工作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样品和评鉴工具滑进滑出。

调味糖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糖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糖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调味糖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果葡糖浆、水、麦芽糖浆、食用葡萄糖、葡萄糖浆、可可粉、白砂糖、食用盐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乳酸、蔗糖脂肪酸酯、黄原胶、山梨酸钾、食品用香精,经配料、混合搅拌、灭菌、灌装、冷却等工艺制成的调味糖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17白砂糖GB1886.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1886.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188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1886.17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T5461食用盐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078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GB/T12143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20706可可粉GB/T20880食用葡萄糖GB/T20882果葡糖浆GB/T20883麦芽糖GB/T20885葡萄糖浆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99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GB306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果葡糖浆:应符合GB/T20882、GB15203的规定。

青梅软糖感官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青梅软糖感官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R3= 0.12 0.10 0.32 0.26 0.20 0.04 0.12 0.26 0.28 0.30
A 色泽=[0.02 0.14 0.46 0.26 0.12] 对软糖的硬度的评价中,有 2 个人认为很差,14 个人认为较差,13 个人认为一般,16 个人认为较好, 5 人认为很好,可以得到
关键词:青梅;软糖;感官评定;模糊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TS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673-9078(2009)06-0665-04
Evaluating the Sensory Quality of Sour Plum Soft Sweets with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2.6 产品质量标准
加入葡萄糖后能够明显改变软糖的风味,使软糖的口
用评分法对不同的成品进行感官检验,感官评定 感更加细腻,增加糖的绵甜感,使得到的产品回味悠
个指标含义如表 2 所示总共有 50 个人参与感官评定, 长。通过加入木糖醇可以减少蔗糖的用量提高青梅软
666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试验方法
2.1 工艺流程
木糖醇、蔗糖、葡萄糖→溶解→加入由 K-卡拉胶、琼脂、 明胶溶解制成的凝胶→混合→加入青梅果酱、KCl 和柠檬酸→ 熬煮→冷却→浇注、凝结→成型→干燥→包装
2.2 功能性青梅软糖制作的操作要点 将复合凝胶剂、氯化钾加入适量的水溶解,浸泡
3~5 min,制成溶胶。蔗糖、葡萄糖、木糖醇与水加热 溶解,待糖液变得粘壁时加入适量青梅酱,搅拌使之 混合均匀。待青梅酱与糖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之前溶解 好的胶和柠檬酸,继续加热熬化,并且不断的搅拌,

豆浆感官评定表

豆浆感官评定表
具有豆浆固有香气,无任何其他气 味; 香气平淡,略有焦糊味或豆腥味; 有浓重的焦糊味,豆腥味或其它不 良气味;
入口细腻,无颗粒感,口感浓厚; 口感稀薄,有少许颗粒感; 无明显口感,且入口有颗粒感;
豆浆质地浓厚,有光泽; 质地较为浓厚,微有光泽; 质地稀薄,无光泽;
评价等 级
很好 一般 很差
很好 一般 很差
很好 一般 很差
很好 一般 很差 很好 一般 很差
指 色泽
豆浆感官评定表
(注:在相应的框里打“√”)
滋味
气味
口感
质感
标很一很很一很很一很很一很很一很
好般差好般差好般差好般差好般差
样 品
1 2 3 … n
豆浆感官评定统计表
样品
指标

很好 色泽
一般
很差
很好 滋味
一般
很差
很好 气味
一般
很差
很好 口感
一般
很差
很好 质感
一般
很差
2
3
豆浆感官评定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色泽 滋味 气味 口感 质感
具有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淡黄色; 豆浆呈白色,感觉较清淡; 无豆浆固有色泽,呈灰暗或其他异 色;
具有豆浆固有滋味,香味浓郁,无 涩味; 具有豆浆固有滋味,香味较好,稍 有涩味; 无香味,涩味重;

调饮茶评分标准

调饮茶评分标准

调饮茶评分标准
一种调饮茶的感官审评标准:
将若干份标准物质分别加入80℃~100C的水冲泡,每一份标准物质对应一份水,制成若干份不同浓度的调饮茶基底,再按以下配方:调饮茶基底100ml~150ml、液态乳30ml~40ml、糖浆8g~10g及辅料适量,制成若干标准调饮茶。

测试每一份标准调饮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采集标准调饮茶的香味对应的标准物质的浓度数据,并根据香味的表现将标准物质的浓度范围分成三个区间,每一区间对应一香味品级。

上述前处理方法制成的调饮茶,调饮茶为待评调饮茶,待评调饮茶中含有主要呈香物质和/或主要呈味物质,测试待评调饮茶中主要呈香物质和/或主要呈味物质的浓度数据比照标准调饮茶的标准物质的区间,获得待评调饮茶中该呈香物质和/或主要呈味物质的初步品级,进行排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待评调饮茶中主要呈香物质和/或主要呈味物质的初步品级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对待评调饮茶进行评级,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的评价标准如下:
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的具体步骤为:
前段:待评调饮茶刚入口至往后2-3秒内,根据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的评价标准,对待评调饮茶的“优雅性"和“辨识度"进行评
分。

中段:感受时间段为待评调饮茶吞咽前2-3秒至待评调饮茶完全吞咽,根据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的评价标准,对待评调饮茶的“协调性"和“饱和度"进行评分。

后段:感受时间段饮品完全咽下至往后的10~16秒,根据三段六因子九分制诊断法的评价标准对待评调饮茶的“持久性"和“"苦涩度"进行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HF02—2017
品评日期:
糖浆感官品评评分表及规则
蒸后罐号/批次号:
品评人:
糖浆样品
评价项目
稀释糖液
原糖浆
稀释液
稀释酸化 液
扣分评价标准及说明
滋味
异味
/
/ 除了甜度有异味=2 分
硫臭(臭鸡蛋、下水道味等) 氨味,氨臭 咸菜味 油哈味 异戊酸(刺鼻臭) 丁酸 A 吲哚 泥巴味 其他污染臭(描述并打分)
外观得分=10-外观扣分
样品 综 合 评价
滋味得分=10-滋味扣分 气味得分=10-气味扣分
综合质量得分=外观得分*0.3+口味
得分*0.2+气味得分*0.5
9.0 分<优秀≤10 分 8.0 分<良好≤9.0 分 7.5<勉强接受≤8.0 分 不合格≤7.5 分
1
3分
2 分 注意:
2分 1分 2分 1分
⑴凡是原糖浆或稀释糖 液中任意一种有 B 类缺 陷,均按表中扣分。 ⑵稀释并酸化后的糖液 中,若品评到发酸味,
2 分 不算作异味;而原糖浆
1 分 和稀释液中有发酸味,
其他味(描述并打分)
2 分 则作为异味。

杂质
外观
色泽
不符合标准要求扣 9 分 不符合标准要求扣 9 分
5分 5分 5分 5分
注意: ⑴A 类缺陷中,原糖浆 和稀释糖液各占 2.5 分,二者总分为 5.0 分。
5 分 ⑵稀释糖液中有两种处
5 分 理糖液,任意一种含有
5分 5分 5分
A类缺陷时,或两种处 理 液都有 A 类缺陷时,均 扣 2.5 分。
发酵,发酸味,米酒味
3分
焦糊味 生面粉味,陈玉米粉味,麸皮味 煮玉米味 气味 缺 发面味,蒸馒头味 陷 水果味(乙醛/丁酸乙酯/异戊醛等) 烟味(愈创木酚) 纸板味 B 麦皮味,麦皮青气味(谷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