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夸大其词 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用和效果等 (6)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混淆是非 (7)先期与后期——不分先来后到 在事物、现象产生、发展的时间,命题者有时将先 期表述为后期,有时把后期表述为前期,有时把 “前期或后期”表述为“前期和后期”。 (8)答非所问 选项的内容非题干要求的范围
2、审读选项 圈定文段
仔细阅读选项 再次阅读原文 弄清涉及区域 准确圈定信息
3、找准原句 提取信息 查找选项对应语句 筛选相关有效信息 标明题号及选项号
4、比较异同 辨析是非
比较信息、细找差异 分析判断、选出答案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五、社科文阅读错项
错位。
6、混淆因果
或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 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并强加 因果关系,或将有因果关系 的两个事物的因果关系颠倒, 因说成果,果说成因。特别 需要注意因果连词
7、指代不明(四,3,C)
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 “那些”、“这个”、 “哪个”、“其”、“即”等词。 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 代内容。
----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 借事抒情/叙事抒情 3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 6、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3、必要、充分条件表述不 当。注意“只要…就”(表充 分条件)、“只有…才”(表 必要条件)等词。(2,C)
4、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张”的观点态 度说成是“李”的观点态度, 或将“李”的观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说成是 “张”的观点态度,东拉西扯, 混乱不清。
5、偷换概念(四,1、A)
将原文中阐释的某一概念 换成另一概念,原文说的是 甲事物怎么样,而选项说成 是乙事物怎么样,义理混淆 不清。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
社科文阅读
一、概念和特点
社科类文章,一般包括哲学、 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 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民俗 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 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 哲理性议论散文也可归入此类。
二、明确一个观念
社科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 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 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 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 文能力的。
白梅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 ②以 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 高洁守志。 ③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也可以以静写动, 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 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遥看瀑布挂前川”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1 表达方式 艺 术 手 法
2 表现手法
3 修辞方法 4 结构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记叙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描写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议论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设置常见方法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 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 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 出错误的判断。
阅读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 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 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 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
2、曲解原意(1,B) 指对词句的理解与有效信息句意 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 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挂”字化动为静
虚实结合
•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 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 《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托物言志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 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 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 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 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 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三、具备两种心态
一、要高度专注。 二、要仔细。
四、社科文阅读 四步走
1、速读明旨 标画关键
逐句快速阅读 理清文章脉络 标画关键词句
1、中心句、要点句、过渡句 2、名词术语(文章的核心概念) 3、限制性词语(程度、范围、时间等副词,因果、 递进等连词) 4、有指代意义的词 5、否定词,语气词
描写方法:
• 白描 细节描写 衬托 对比 渲染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色彩的渲染,视听 结合 • 高低远近、俯仰、移步换景 点面结合 • 正面侧面结合 • 诗中有画 (特例)
衬托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 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 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 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 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 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 悲伤的心情。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其 (1)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等修 他 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
成事实。 (2)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 “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 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3)或然说成必然(变相对为绝对) 注意:“可能”、“一些”、“肯定”、“一定” 、“也许”、大概、绝大多数、差不多等。 (4)前后语序的变换,语意也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