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新方法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1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 矿物种类识别:准确识别矿物的种类是鉴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以及硬度比重等物理 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等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矿物种类。对于难以识别的矿物可以借助X射线衍射分 析(XRD)、红外光谱(IR)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中药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药效学鉴定法
通过观察中药对生物体的 药理效应来判断其真伪和 优劣。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 药进行基因水平上的鉴定 和研究。
2024/1/27
11
2024/1/27
03
常见中药的鉴定
12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根或根茎的形状、大小、粗 细等特征。
中的稳定性。
24
鉴定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01
02
03
仪器校准
定期对鉴定所使用的仪器 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024/1/27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鉴定操作规程,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数据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鉴 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减小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的影响。
25
观察断面颜色、质地、纹理等。
2024/1/27
14
皮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皮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表面特征
注意颜色、皱纹、皮孔等。 2024/1/27
内表面特征
观察颜色、纹理等。
质地
检查质地坚韧或松软,纤维性或 粉性等。
15
叶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表面特征
质地
气味
观察叶的形状、大小、 长宽比等。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ppt课件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ppt课件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逆汤滴丸
滴丸+水
酸化 沉淀 碱化、酸化
滤过
精制析出
含甘草酸沉淀
80%乙醇 供试液
溶解
含生物碱的滴丸
滴丸+水 酸化
滤过 低温
萃取液 挥干
滤液 碱化
乙醚、氯仿
酸水
残渣
定容
供试液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
7.软胶囊处理方法

软件囊
剪开
倾出内容物
用甲醇、乙醇提取,取醇液蒸干
⑸线性关系考察:首先确定样品浓度与定量信息是否呈 线性关系;其次是确定线性范围,即适当的样品量的 确定;再就是看直线是否通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 还是两点法去测定并计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一般 应在0。999以上,薄层扫描的r值应在0。995以上。
第三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⑹ 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目的是选定最佳的 测定时间,
4. 处方中的炮制品写法
(1)处方中药材不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净药材(干品);
(2)某些剧毒药材生用时,冠以“生”字,以引起重视;
(3)处方中药材属炮制品的,一般用括号注明,与药典方法不 同的,应另加注明。
5. 处方量 处方中各药材的量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以“g” 为单位,容量以“ml”为单位,全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 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合适溶剂
定容。
软胶囊 分
加水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成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 性状
制剂的性状指成品的颜色、形态、形状、气味 等。 外用药及剧毒药不描述味。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药委会
仓库
采购
药品遴选
•审核目录 •确认供货商
查缺制单 制计划
验收记录
货到验收
报计划
科长 初审
是否 否 通知退货
合格

入库贮存
验收记录保存超效期一 年,不少于二年
领导 复审
6
中药的验收
• 验收的目的:确保所采购的中药数量准确 ,质量合格(包括品种、规格、饮片加工 炮制、批号、生产日期、储存期限、生产 单位、注册商标),防止假劣中药饮片进 入医疗机构。
26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要点
• 处方书写规范
• 辨证用药
• 中药饮片处方名称
• 剂量、疗程
• 用药禁忌
• 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中药饮片临床质量管理
1
背景与机遇
《健康中国》: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白皮书:推进中医药 现代化!
2
现状与危机
现状
危机
中医 亡于 中 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 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 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 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 医。 !
26
27
28
29
17
30
31
浸泡时间不少于 30分钟
每剂药煎煮2次
煎药要点
煎煮时间视功效 特殊煎煮执行到
主治而定

18
煎药人员资质要求
• 煎药室负责人
– 中药师以上职称
• 煎药人员
– 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资格 人员
19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ppt课件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ppt课件
“数字可视化中药”技术(中药计算机三维重建与显示 技术)(中药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
组织连续切片图形 量化 得到深度信息 (将物体不同切片上的二维图像按照切片的空间位置关
系依次叠加排列而组成物体的三维数据;再利用计算 机图像处理技术、图形生成理论及视觉心理学原理, 在二维平面上形成直观地显示出具有生动性和立体感 的三维图像。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数字可视化中药”技术应用
全方位刻画中药材形态结构、甄别道地与非道地药材等 提供三维立体动态的鉴定技术和图像资料;
形象生动地再现中药和植物的外观和微观的立体结构; 形象生动地再现中药和植物的外观和微观的立体结构以
个别指标性成分进行定性或/和定量分析来实现质量控制和评 价。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 中药质控现状
中药与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根本区别: 化学药品:分子结构清楚,构效关系明确,鉴别、检查、含
本章主要内容提纲
1 中药质控现状 2 中药质控方向 3 中药质控模式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 中药质控现状
中药质量控制根本目标: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而中药质控的现行目标:保证中药材或制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目前中药内在质量控制模式基本上是“惟成分论”,即通过对
形性检测法+化学检测法 质控策Fra bibliotek探索:多元化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

最新最新 中药的质量标准 课件

最新最新 中药的质量标准 课件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22021/5/ 122021/5/122021/5/125/12/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2021/5/122021/5/122021/5/ 1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22021/5/122021/5/ 125/12/ 2021
质量标准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等特征。 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研究对象: 中药材及其饮片 中成药
一、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标准 2-1
1、名称 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
2、来源 包括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 和产地加工,矿物药包括矿物的类、族、矿石名、主要成 分及加工。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21.5.1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1.5.12*May 1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5/1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1.5.12
3、性状 指完整干燥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 地、断面及气味等。突出主要特征,文字简炼,术语规范, 描述确切。
4.鉴别 方法专属、灵敏。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等。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5.检查 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 盐、农药残留量、有关毒性成分等。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熟悉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中药质量标准概述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第八章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八章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2、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生产中不同时间生产出的各个批次的产品的质量控制内容 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3、流通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从药品生产出到患者手里的流通过程中,在不同的销售地 点及不同的药品检验单位等环节,质量控制内容均要有良 好的重复性。
第二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2、稳定性试验 在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证明中试样品稳定的基础上,继
续对3批中试样品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进行考核。考核期 限根据药品的剂型不同有所不同。一般不超过24个月。 3、新药稳定期的确定
申报生产时,根据稳定性考察的试验结果,暂定有效期, 待标准转正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三、常用方法
2、对照的等量性(取样量、植被相等条件) 供试品与阳性对照应为量化对照,同样,样品供试品
阴性对照品也应为量化对照。
(四)重复性原则
在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时,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影响, 方可保证在各个环节中其质量控制内容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1、研究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仪器上均能重复得出试验项 目;或不同的人也能得出同样的试验结果。
5、要从药品的生理效用和临床应用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合 理的规定。
二、质量标准内容
1、名称、汉语拼音 2、处方 1) 各组分标准应符合法定标准,无法定标准的组分要制 定标准;
2)保密处方应向有关部门申报,但处方组分应列入附件; 3)处方中药味排列应按照“君、臣、佐、使”顺序;非处 方药应按照药物作用主次排列;
2)辅料、剂型、总量 3)关键技术、半成品标准 4)粉末规定:用“粗粉”、“中粉”、“细粉”、“极细粉”表 示;
5)起草说明:对制法项的解释、阐述提出条件的根据和 对比数据的理由。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的,描述时往往以后者为主, 如棕红色,以红色为主。色泽描述应避免用各地理解不同的 术语,如青黄色、土黄色、肉黄色、咖啡色等。

外用药及剧毒药不描述味道。
(五)鉴别 鉴别项主要包括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编写顺序为:显
微鉴别、一般理化鉴别、色谱鉴别等。
1.显微鉴别 应突出描述易察见的特征,正文写“取本品,置显微镜 下观察”,其后描述处方药材的鉴别特征,所描述的每味 药材鉴别特征都用句号隔开,但不需注明是什么药材的特
3.处方中药味的基源均应符合各药材质量标准的规定。药味
的排列次序应根据中医理论,按“君、臣、佐、使”顺序排 列,书写从左到右,然后从上到下。
4.处方中药材不注明炮制规格的,均指净药材(干品);处
方中药材属炮制品的,一般用括号注明,与药典方法不同的, 还应另加说明;某些剧毒药材生用时,冠以“生”字,以引 起重视。 5.处方中各药味的量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以“g”为单
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制剂均应制定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的特性: 药品质量标准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本 身还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进展性三大特 性。只有国家药品标准才最具权威性。
第二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类
药品质量标准是由许多项目的质量要求、质量指标及其分 析方法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根据使用和生产的广泛性及成熟 度,药品质量标准可分为:
4.制法中药材的粉末用“粗粉”、“中粉”、“细粉”、
“极细粉”等表示,不列筛号。
5.一般一个品名收载一个剂型的制法,但蜜丸可并列收载水
蜜丸、小蜜丸与大蜜丸;制备蜜丸的炼蜜量要考虑各地气候、
习惯等不同,应规定一个幅度,但此幅度不应过大,以免影 响用药剂量。 6.单味制剂如取原料直接打粉或直接投料,按常规方法制作, 无需经过各种处理的,可不列制法,如珍珠粉胶囊。

中药质量标准 ppt课件

中药质量标准  ppt课件

项目
样品名称 放置日期
(实验日期) 结果
0月 ()
批号
3月 ()
6月 ()
生产日期
12 月 18 月 () ()
性状

别 检





卫 细菌
生 霉菌
学 致病菌
检 活螨 查
ppt课件
34
• 省级标准还需附该药材的第2、10、11项资料、标准复印 件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件(复印件)。
• 如在成药中进行含量测定的药味,应在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中收载对应的含量测定方法和含量限度。
• 如无前述各级标准的,应提供第2、4、5、6、10~13、15、 16、20项资料,随制剂同时申报。
ppt课件
内加制法。
⑤处方中药量一般固体制剂以1000片、袋计,液体制剂
按1000ml计。
ppt课件
17
(3)制法:按资料四的制备工艺进行简 要描述。
(4)性状:制剂的性状指成品的颜色、 形状、形态、气味等。片剂、丸剂如有包 衣的还应描述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及气 味,硬胶囊剂应写明除去胶囊后内容物的 性状。
ppt课件
21
③方法学考察: a、提取、纯化方法考察:
b、检测波长的选择: c、测定条件选定:应考察制剂、药材、阴性对 照的测定结果,药材和制剂所测成分的分离度要达 到药典的要求,阴性应无干扰。 d、标准品纯度考察:应进行进样量或点样量 10μg以上进行考察,其纯度达到98%以上,附纯度 考察图谱。 e、标准曲线制作:应考察线性关系、是否通过 原点、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等。 f、稳定性试验:一般考察36小时。
ppt课件
22
g、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样品,连续测定五

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UV、IR、FR、TLC、HPLC)
31
六、检查
有效性
纯度要求
均一性
安全性
制剂生产过程中易引入的杂质
32
七、浸出物测定
在确定无方法建立含量测定时,可暂定 浸出物测定作为质控项目,但必须具有 针对性和控制质量的意义。但含量测定 限度低于万分之一的,可增加一个浸出 物测定。 测试10个批次样品的20个数据为准。
27
例 杏仁止咳糖浆
ChP
【制法】以上六味,另取蔗糖244g加水加 热溶化,待冷,加入苯甲酸钠适量,依次加 入远志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 百部流浸膏、陈皮流浸膏、杏仁水,混匀, 加水至1000ml,加滑石粉适量,搅匀,静置 使沉淀,滤取上清液,灌装,即得。
28
例 安宫牛黄丸
ChP
【制法】以上十一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 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 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将牛黄、 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 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 蜜丸600丸,即得。
*是指样品中含有其它共存物质时,该方法
测定被测物质的能力。
*测定的信号属于被测物质所特有的,否则
就易受干扰。
39
2. 线性和范围
n≥6
标准曲线
最高浓度 = 10 × 最低浓度
2、6、8、10、12、16、20 mg/ml
西药
r ≥ 0.9999 0.999
TLCS r ≥ 0.999 0.995
40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1
第一节
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2
国家药品标准
具有法律效应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特征指纹图谱各色谱峰面积比值范围的确定 根据10个以上产地不同的合格样品(或同一
产地不同等级的样品)的分析结果,制定特征 色谱峰的峰面积比值范围。
7. 原料药与注射剂指纹图谱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为了确保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应根原 料药和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 性。可采用加入某种原料药的供试品或制备某一 原料药的阴性样品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 性。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材DNA指纹 图谱和研究中的中药基因组学指纹图谱、中 药蛋白组学指纹图谱。
(二)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 2.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中药基因组学图谱和中药蛋白组学指纹 图谱系指用中药制剂作用于某特定细胞或动 物后,引起的基因和蛋白的复杂的变化情况, 这两种指纹图谱可称为生物活性指纹图谱。
四、 研究实例
决明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1. 仪器条件 色谱柱: SunfireTM C18柱(4. 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 0. 8 mL/min,检测波长: 280 nm;柱温: 30℃。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1. 仪器条件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二.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二)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 1. 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2.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二)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 1)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定义
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系指采用 光谱、色谱和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以 表征中药化学成分的特征的指纹图谱。
(二)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中药特征指纹图谱 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一)用HPLC法建立特征指纹图谱的 方法学考察
1 样品处理方法考察 1)样品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纯化方法等 考察。应选择提取率高、操作简便的提取、 纯化方法。 2)考察10份以上同一批号的样品,要求10 份样品的指纹图谱完全一致,特征色谱峰面 的RSD%不得大于5%。
3 特征指纹图谱的精密度考察
将同一份样品,连续进样5次,所得特 征指纹图谱的各色谱峰的峰面积的 RSD% 不得大于 5%,各色谱峰的相对 保留时间应在平均保留时间± 1 min内。
5 特征指纹图谱的稳定性考察
取同一份样品,分别在0,1,2,4,8, 12,24,36,48小时测定,以特征指纹 图谱峰面积和相对保留间为指标,考察 样品的稳定性。
(三)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
•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经过适当的处 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 够标示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二.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一).中药指纹图谱按应用对象分类: 1. 中药材(原料药材)指纹图谱。 2. 中药原料药(包括饮片、配伍颗粒)指 纹图谱。 3. 中药制剂指纹图谱。
• 2. 无论是中药材,还是复方制剂,从现 代科学观点来看,均是复杂体系。
• 3. 对于复杂体系必须采用多种高新科技 来表征其不同的特性。
(二). 中药指纹图谱提出的背景
• 4. 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中列入了显微鉴 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等多种方 法,尚且不足。
• 5. 国际上目前较通用指纹图谱法。
8 确证特征色谱峰的化合物结构
采用色谱方法分离特征性成分,采用UV、 IR、NMR、MS等光谱、波谱方法鉴定化 合物的结构,提高指纹图谱的可信度。
9 对药材基源的要求 对于多来源的中药材品种,由于不同
品种的药材,其所含的成分和杂质有一定 的区别,在目前中药成分尚不十分明确的 状况下,建议中药注射剂所用的药材固定 一个品种,确保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安全 性。-------GAP
(一)用HPLC法建立特征指纹图谱的 方法学考察
2 特征指纹图谱确定 1)确定特征指纹图谱必须具有充分的代 表性和特异性,至少对10个产地以上不 同等级的样品进行分析,或对同一产地 不同规格的10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
(一)用HPLC法建立特征指纹图谱的 方法学考察
2 特征指纹图谱确定
2) 对10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从中归纳 出各批合格样品所共有的、峰面积相对稳定 的色谱峰作为指纹峰。所选取色谱峰的组合 必须具备特异性,对于原药材多来源的品种, 必须考察种间的特异性。
1. 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2)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制定技术
光谱最常用的是红外光谱( IR )。 色谱最常用的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 ( GC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和毛细管电泳 ( CE )。 其他方法包括波谱和联用技术。 中药化学指纹图谱首推色谱方法和联用技术。
3)几种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优缺点
TLC 法简便易行,但提供信息量有限, 很难反映几十种、上百种化学成分组成的 复杂体系。
GC 法适用于挥发性化学成分。
3)几种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优缺点
HPLC 适用于非挥发性成分,中药中大 部分化学成分均可用HPLC法得出良好的指 纹图谱。
CE 适用于大部分化学成分,特别是生 物大分子——肽和蛋白的分离,但其重现性 有待提高。
• 取决明子药材粉末(20目) 0. 5 g,精密 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甲醇 50 mL,称 重,回流处理 60 min,放冷,称重,用 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0. 45μm微 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几种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的优缺点
联用技术是最有效的建立指纹图谱的方法, 如GC/MS,HPLC/MS,HPLC/MS/MS等可大 量提供各种信息,符合解决中药复杂体系的要 求,但仪器价格昂贵。不易推广使用。
总之,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 是用HPLC方法。
(二)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分类 2. 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新方法 中药的指纹图谱控制技术
中药的指纹图谱控制技术
一、概述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及研究思路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中药特征指纹 图谱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四、应用示例
一、概述 (一). 问题
• 双黄连注射液事件
(二). 中药指纹图谱提出的背景
• 1. 中药材和中药复方制剂能发挥治疗效 果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