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合集下载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围绕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概述。

在从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加强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有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共同点、认知、有效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中美文化差异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这些差异会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

跨文化交际需要双方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加强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2 中美文化差异概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沟通方式上,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价值观念方面,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更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礼仪习俗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中国人更注重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思维模式方面,美国人倾向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关键。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在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女角色的分工、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短期导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权力距离方面,西方文化通常倾向于较小的权力距离,比如欧美国家,而中国等东方文化则更倾向于较大的权力距离。

这意味着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平等和个人权利,而东方文化则更加尊重长幼有序和权威。

其次,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差异维度。

西方文化普遍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

相反,东方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合作和社区意识。

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体现出来。

比如,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空间,而东方人更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团体的稳定。

男女角色的分工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西方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很普遍,男女在就业、家庭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享有相对的平等。

而在东方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分工往往更加传统和明确,男性主导社会和家庭的决策,女性则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子女的责任。

不确定性规避是另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差异。

西方文化通常更加接受不确定性,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风险。

相比之下,东方文化更加注重稳定和安全,并倾向于避免不确定和风险。

最后,长期短期导向是文化差异的另一个维度。

长期导向的文化更加注重未来、节制和远见,而短期导向的文化则更注重当下和即时满足。

中国文化倾向于长期导向,注重家族和社会的延续;而西方文化通常倾向于短期导向,追求即时的成功和满足。

这些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提到的差异只是一部分,且并不是所有文化都与这些差异完全吻合,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跨文化的定义: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际。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比较1、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

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

以“爱”为社会核心。

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

2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西方世界相信人本位,人是受尊敬的名词。

一个人攻击另一个人,不管是辱骂殴打或是诬陷暗算,即使受攻击的一方再无能再愚蠢再有错误,也都为舆论所不容,为法律所追究,哪怕你有钱有权势。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地理空间的距离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和传播,但客观上也为中西方文化独立发展提 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便产生了文化差异。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孔、孟等古代哲学家的 思想精华及伦理道德观念,而西方人则将黑格 尔、康德等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这种 传统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中西方人民的世 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 团团圆圆
聚会
❖ 热热闹闹
在餐厅
❖ 西方:看
旅游
中国:纪录
排队
❖ “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时也折射出资源的丰裕状况。
人际关系
❖ “多个朋友多条路”,也反映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否。
时间观念
❖ 西方:时间观念强
中国:相对较弱
意见
❖ 多思、慎言、慎行。Fra bibliotek末的街景❖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与否。
❖ “父母官”
领导
❖ 西方:个性张扬
自我
中国:谦虚、含蓄
❖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层次不同。
处理问题
❖ “不撞南墙不回头” , “不可直中取,只可曲中 求”。
❖ 西方:率直
对待愤怒
中国:隐忍
生活方式
❖ 很早实现工业化,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人格独立。 ❖ 农业大国,群居意识强,注重集体力量。
对待孩子
❖ 于丹说“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 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保有。”
想象中的对方
❖ 清朝的装束,喝的是茶水,吃的是大米饭; ❖ “卓别林”,吃的是火腿,喝的是啤酒。
❖ 边际效用递减。
时尚
三餐
❖ 西方:喜欢吃冷餐
中国:喜欢吃热餐
胃疼时的饮品
❖ 西方:可乐
中国:热茶水
❖ 西方:白天

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 在中西文化中“以一贯之”
中华文化: “天人合一”
建立在群体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天人合一” 强调
– 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
“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和谐
– 与人的和谐: 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安分守己、谦虚谨慎
– 与自然的和谐:建筑追求人与自然浑然无痕的境界与意趣
• 风水学、园林艺术
– 服饰、饮食、建筑、戏曲等
中层文化:社会关系/制度
– 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
深层文化:精神/观念文化
–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
2、如何理解跨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 正式的、直接的
• 国际交流、商贸谈判、社会交往
– 非正式的、间接的
• 阅读外国小说、欣赏他国艺术、观看外国电影、 电视节目、国外观光等
– 在积淀中形成,发展变化缓慢、文化内核不 变
继承性
– 在社会发展中发展,源远流长
文化的分类
从文化对语言 运用的影响看
交际文化
蕴含在语言系统中 反映一个民族的价 值观念、社会习俗 、心理状态、思维 方式等的文化因素
知识文化
不直接影响准确传 递信息的文化背景 知识,如政治、历 史、伦理、宗教等 方面的文化因素
– 穿小鞋、对台戏、狗皮膏药等 – A lucky dog , to be top dog
字义上 (两语言:重合、空缺、半空缺、冲突词汇)
– 中文
• 一音多义字多,容易宽泛、笼统,易造成表义模 糊现象
– 英语
• 表义准确度高
7、 交际风格差异
中国人
– 重礼仪、言语含蓄委 婉,方式谦虚和蔼, 常用谦词 (e.g.,开场白)
从文化自身看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

而在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体现。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我们来看中西方在人际交往上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人们注重“面子”和社会关系,更加看重群体,通常会遵循社会层级和尊重长辈。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倾向于平等和直接地表达意见。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可能更加注重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西方人则可能更加注重双方的个人独立和自由。

在沟通方式上的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在中国,人际交际更加注重隐晦和委婉,言辞中可能会使用更多的委婉措辞和间接表达。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注重开放和坦诚的沟通。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需要双方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倾听。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文化差异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现。

在中国,人们重视传统和家庭价值观念,注重忠孝和孝顺。

而在西方社会,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更加受到重视,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价值观念上产生误解和冲突,需要双方进行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在饮食习俗、礼仪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会得到体现,例如在用餐礼仪上的差异,宗教信仰上的差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需要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习惯和信仰,以求双方之间更好地融合和交流。

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而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交际中,双方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进而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友谊。

【文章长度2000字】。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

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在很多方面都十分明显,包括礼仪、价值观念、沟通方式等。

本文将就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展开讨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最显著的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之一就是礼仪。

在中国,人们注重传统的尊重长辈的礼仪。

在与长辈交流时要谦恭有礼,行为要恭敬端庄,不能太过放肆。

而在西方社会,尊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被视为礼仪的一部分。

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于拘谨和保守,要展现自己独立的个性。

这种对待长辈和他人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中西方社会对待权威和尊重的不同观念。

中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念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集体的利益和和谐,强调孝道、忠诚、谦虚等价值观念。

而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被视为一种价值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受到重视。

西方社会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成就,强调个人享乐和个人权利。

这种对于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看法,造成了中西方社会在观念上的分歧,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障碍。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人喜欢使用暗示性语言,而西方社会更倾向于直言不讳。

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一种诚实的表现。

而在中国,暗示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更受欢迎,人们更注重言外之意和情绪的表达。

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导致误解和不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差异既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源,又受到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在面对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需要我们学会适应和融合。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可以尝试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尊重其礼仪和价值观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交际及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及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及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们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交际。

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则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特点及意义开始,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应对。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特点及意义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的过程,可以是跨国、跨地域、跨民族、跨语言等交际形式。

跨文化交际具有以下特点:1.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2.交际双方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

3.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可能存在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在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跨国合作,提高商务人士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化进程等等。

因此,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个人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1.习惯和礼仪中西方人的行为习惯和礼仪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西方国家,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是比较普遍的,而在中国人之间,通常称呼对方的称谓。

此外,西方人在交流时比较直接,表达清晰而坦率,而中国人往往会使用含蓄的语言和姿态,以示敬意。

2.观念和价值观中西方人的观念和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西方国家,人们往往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而在中国,家庭和集体的价值观比较重要。

此外,西方文化强调自由与平等,而中国文化则强调和谐和尊重。

3.信仰和宗教中西方在信仰和宗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多数信奉基督教,而中国则是佛教和道教为主流宗教。

此外,在世俗化的西方社会,人们的宗教信仰并不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而在中国,信仰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念。

三、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方法1.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观念。

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言语,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的困扰。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

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际 的 有效 性 , 好 的 进 行 跨 文 化 交 际 。 更
关键词 : 跨文化交际 ; 中西方 : 文化差异
中图 分 类 号 : 2 G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84(0 1 0 0 6 O 17 5 8 2 1 )4— 19一 3
21 00年 3月间 , 白岩松 在耶鲁 大学题 为《 的故 事 以 我
吗? 恐怕也是 国外 友人 到 中国后 最先 学到 的一 句话 。在 ” 英语 国家 中 , 常会 直呼 别人 的名字 , 常 不但 年龄 相近 的人 如此 , 龄悬 殊的人也 同样 以名 字互相称 呼 。但是如 果是 年 发生在 中国, 呼长辈 或 老师 的名 字 , 被认 为很 没 有礼 直 会
回答 T a kyu 而 中 国人 则 会 很 谦 虚 的说 “ 里 哪 里 ” hn o , 哪 。中 西 方 语 言 交 际 的 差 异 不 但 是 说 话 方 式 的 不 同 , 语 用 含 义 在
语 言 是 文 化 的载 体 , 是 文 化 的 写 照 。语 言 有 着 丰 富 又
的文化 内涵 , 言表达 和交 流上 的 差异 , 导致 跨文 化 交 语 是 际 障碍 的重 要 因素。我们 学 习英语 中常遇 到 的 中国式英
貌 。 英 文 中的 Bohr Ss r 中文 中却 没 有 一 个 确 切 的 r e 和 ie 在 t t
展, 跨文化交际 的障碍 也 显现 出来 , 在很 大程 度 上影 响 并 了跨文化交 际 的有效 性。 因此 , 比 中西方 在 语言 交 际 、 对
非 语 言 交 际 、 值 观 差 异 、 维 方 式 及 生 活 习 惯 差 异 等 方 价 思 面 的差 异 , 析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8 分 O后 价 值 观 的 异 同 , 可

从文化维度视角解读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从文化维度视角解读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3、宗教信仰
3、宗教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注重修身养性、崇尚自然。而西方文化则受基 督教影响较大,强调信仰和救赎。宗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4、社会习俗
4、社会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庆、婚丧嫁娶等习俗富含仪式感,体现了对传统和祖先 的敬仰。而西方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娱乐性。这种差异在跨文 化交流中可能导致对对方文化的误解和排斥。
内容摘要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也至关重要。人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 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内容摘要
总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 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才能避免误解和冲突,促进 和谐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 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内容摘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 处理文化差异。通过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更好 地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建立更为紧密的。也需要承认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避免将一种文化维度视为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标准。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 的障碍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维度背后的含义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 适应全球化的环境,促进更为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变得尤 为重要。本次演示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 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和融合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和融合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和融合摘要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

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如何从礼仪出发,创建和谐社会,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本文主要谈论生活中常见的语言、餐饮、服饰等方面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中西礼仪文化融合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中西;礼仪;差异;融合目录序言 (1)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1)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2)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2)四、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 (2)结束语 (3)致谢 (4)序言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导致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

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方式、人际沟通方式、人际合作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从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的角度,对比中西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表现。

一、人际交往方式在中西方人际交往方式方面,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谦逊、和谐、圆融的交往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礼仪、尊重、礼貌,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绪,讲究面子与尊严,注重个人关系,是比较典型的中国人际交往方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性与个性的表达,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负面情绪也可以直接表达,注重人际关系中的平等与自我表达。

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中国和西方的人际交往方式差异,往往会导致中西方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应和冲突。

在工作中,中国员工可能因为西方领导直接表达意见、批评自己的工作而感到不适应,而西方员工可能因为中国同事在工作中过分注重面子与尊严而感到不适应。

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人际交往方式,做到互相包容。

在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中,人际沟通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西方文化在人际沟通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含蓄、暗示、含蓄的沟通方式。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隐晦的语言、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更看重沟通中的隐晦的意义。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直接、明确、直率的沟通方式。

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会注意语言的隐晦和含蓄。

在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中,人际合作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合群家,注重团队的合作和团队的荣誉。

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注重团队的合作,而不太注重自我表现。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提倡个人的自由、独立与创造。

西方人在合作中更注重个人的贡献和成就。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人际关系认知差异往往会给中西方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和挑战。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构成沟通的主要障碍,对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历史、地理、宗教、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体现在语言使用、非语言交流、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多个层面。

例如,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西方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和谐和相互依赖。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冲突甚至对立。

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以及寻找有效的沟通策略,是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

通过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实用的策略来破除这些障碍,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1. 简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

跨文化交际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还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在商业领域,跨文化交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拓展业务范围。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全球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跨文化交际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让人们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深入研究和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文化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其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和理解,以及提出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有效沟通的策略。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引发的误解和冲突。

随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的本质和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价值观与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两国之间的价值观与观念差异尤为显著。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美国社会中,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被视为重要价值,人们鼓励追求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群体利益的制约,个人的成就往往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连。

时间观念:美国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人们重视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美国,守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准则,而迟到则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对时间的看法更加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境因素。

在中国,迟到有时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社交行为,而过分强调时间效率可能会被视为不近人情。

竞争与合作:美国文化鼓励竞争,认为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竞争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跨文化交际是指在跨越国界、地域、民族以及语言的前提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中西方社会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差异不仅在语言和礼仪方面表现出来,更涉及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多个层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言语交流中西方社会在言语交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句式成分、表达方式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中文中,我们通常不会用“你怎么不……”的质问句来表达询问,而是采用“为什么不……”的陈述句。

在西方社会中,大多数人在交流中更加直接,而中国人在言语交流中则更多地使用委婉的说法或者间接表达方式,这不仅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不同,也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畅通。

二、身体语言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图。

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们更重视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方式。

西方人可能会频繁地使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交流,而中国人则更注重身体的位置、眼神交流、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性的交流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就需要对不同文化的身体语言有所了解。

三、社会礼仪中西方社会在社会礼仪方面也存在着不同。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个人空间的尊重,对陌生人或者上司常常采取握手、拥抱等行为来表示尊重和亲切。

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们更注重身份的尊重、尊卑的礼节,对于长辈或者上层领导,通常会采取鞠躬、轻声、小动作等行为来表示尊重。

四、思维方式中西方社会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直观、逻辑和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们更重视隐喻、象征和群体主义的思维方式。

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导致理解的障碍,因为对方可能会基于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观点和看待问题,而导致对方难以理解。

五、价值观念中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团队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化差异及融合解析——以中西婚礼服饰为例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化差异及融合解析——以中西婚礼服饰为例

中外互鉴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化差异及融合解析——以中西婚礼服饰为例□阮曦/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对外交流与沟通显得尤其重要[1]。

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婚礼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内涵。

而婚礼文化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婚礼服饰。

中西婚礼服饰有很大的差异,以新娘的服装为例,西方的婚礼服装与宗教联系紧密,以白色为主色调,象征圣洁。

而中国的婚礼服饰则以红色为主,有“凤冠霞帔”之称。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趋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婚礼服饰上也表现出互相借鉴、融合的特点。

如今,中国传统的婚礼服饰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和喜爱。

传统的西方婚礼服饰,也成为许多国人婚礼的选择。

这说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中西婚俗文化的相互借鉴是普遍存在的,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有其必然性[2]。

该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婚礼服饰的差异与融合,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1 相关文献研究“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著作《沉默的语言》一书中。

正如爱德华·霍尔所说,“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明显不同文化观念和表现体系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交际,它对交际活动的形式、渠道内容和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古老现象,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项重要技能。

它也是推动各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因素之一。

[3]”自古以来,跨文化交际一直存在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都彰显了中国人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精神。

长期以来,婚礼被视为见证情侣之间爱情的一种方式。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深入,双方的婚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融合。

一方面,西方婚俗文化对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元素也逐渐被运用到西方的婚俗文化中。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言语交流到人际关系,再到价值观念和时间观念的不同,种种差异都为跨文化交际带来挑战。

中西方在礼貌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也截然不同。

而在价值观和信念方面的分歧更是根深蒂固。

时间观念和态度上的差异也让跨文化交际更加复杂,身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不同更是增加了沟通的难度。

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差异至关重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解决文化冲突的关键,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文化障碍,实现更好的交流和合作。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表达方式、人际关系、沟通方式、价值观、信念、时间观念、态度、身体语言、非语言交流、尊重、理解、合作、能力。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球交流与融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沟通行为,更是一种促进理解、增进友谊、推动合作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才能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交流、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从言语交流中的礼貌与表达方式,到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的不同,再到价值观和信念、时间观念和态度、身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差异,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机遇。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共赢的世界。

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2. 正文2.1 言语交流中的礼貌与表达方式差异言语交流中的礼貌与表达方式差异是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中的重要一环。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些观点
中外——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
班级:11级英语教育03班
姓名:王婷婷
学号:12950112811
摘要:
什么是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所有一切都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会有差异,怎么去理解这些差异,并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便成为了一个值得去深入探讨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总是与一个国家,民族优久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多方面的思维差异及翻译上的不同之处。

1、个性化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

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

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

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

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

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

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

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

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影响深远。

2、人际交往方式差异。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中国人热情好客,对于朋友没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

而在西方国家特别重视隐私权。

他们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隐私和私生活,也不愿被人干涉。

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

在中国人的眼里,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物品的价值,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如果询问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状况,也是属于隐私,这种行为是不行的。

3、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

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

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

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4、教育文化差异。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西方各国都将教育看作振国兴邦的重要因素,着力发展现代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

教育的改革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创新。

其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十分关键。

首先,就世界各国的教育模式来看,考试是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手段,但就具体而言,又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即是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体现。

中国受几千年来科举制度的影响,尤其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亦取得辉煌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受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国的现代教育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比如,美国的基础教育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差距甚远,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沦为为“应试”而教的催化剂,对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生自身学习、实践的兴趣甚为漠视,为“应试”而学的现象占据上风。

华裔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的经验,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非同寻常的见解——
朱棣文教授说:“中国学校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杨先生还通过他所指导的一些中国研究生了解到中国学生的某种共性: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在实验室里手足无措。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

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本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

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
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