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学习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荷马史诗:
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用古希腊的爱奥尼亚方言写成,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时形成,有小亚细亚的盲诗人荷马记载编纂而成。《伊利亚特》: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最后51天的故事,主角为英勇善战的的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奥德赛》:讲述战后希腊主将奥德修斯历尽艰辛返回故里的故事。
荷马史诗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写作,节奏感强烈,适于吟诵歌唱,由民间的游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吟唱。荷马也许正是一位游吟诗人——当时的职业乐师,他将民间关于特洛伊战争传说的零篇散章收集起来,编纂成这两部历史上最古老的伟大文学巨著。
格列高利圣咏:
它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圣咏,是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俗称格列高利圣咏,因为表情肃穆,风格朴素,又称为格列高利素歌。相传格列高利一世对格列高利圣咏的形成与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得名。它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
形成与产生:
1、不能完全归功于格列高利一世。
2、公元754年丕平引进纯正的罗马教仪。
3、查理大帝致力于取缔地方圣咏,强行推广罗马文化礼拜仪式,并邀请英国著名学者阿尔昆记录,增补并完成罗马圣咏的歌谱,促使罗马圣咏与高卢地方礼仪音乐的融合,形成了新的圣咏--格列高丽圣咏
格列高利圣咏的基本特点:
1、格列高利圣咏的演唱具有教会时代的典型特色。
2、肃穆、节制,最大地排除了世俗的感性欲念。
3、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4、拉丁文为歌词。
5、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建立在自然音阶的基础上。6.唱诗班演唱圣咏的方式:有独唱、齐唱、交替对唱,应答轮唱三种。独唱咏唱后,唱诗班重复,特点:一领众和7.格列高丽圣咏的三种风格: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8.记谱采用纽姆符号记谱。
名字解释:克劳苏拉:
原意为“句子”“段落”,在风格和写作上属于迪斯康特样式,各声部被纳入节奏模式,只采用素歌的一个片段作固定调,上方写作没有歌词,有较清楚地节拍节奏特征,克劳苏拉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你替换礼拜仪式中的其它段落,因此常被单独创制,这些原本独立的音乐片段,慢慢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成为13世纪经文歌的前身。
名词解释:法国游吟诗人:
游吟诗人:12世纪法国出现的世俗音乐家,中世纪方言歌曲更重要成就体现于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游吟诗人的构成:包括宫廷贵族、骑士阶层,还有下层有才华的诗人音乐家。游吟诗人的歌曲题材:以爱情题材为主“宫廷之恋”的题材非常流行。
特点:特罗巴杜尔反映出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影响,大多是单声的,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地弹唱。历史上第一个特罗巴杜尔,是阿坤廷公爵纪尧姆九世。他是作诗和唱歌的能手。
简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1)两种常规:蒙特威尔第在他1605年的第五卷《牧歌集》的前言中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
○1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以叫做“第一常规”(和声是歌词的主人)
○2他本人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称为“第二常规”(歌词是和声的主人)
○3在音乐创作中两种常规应该并用,采用前者时,应主要关注对位;采用后者时,对歌词的有效表现使一些偏离对位法则的做法称为合理的。
(2)通奏低音:首先,在旋律加上伴奏的主调和声织体中,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在整个作品中,因此称为通奏低音。其次,是一个位于通奏低音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而这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上,靠演奏者即兴演奏。
为提醒演奏者,在低音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指示将要演奏的和弦,因此通奏低音也称为数字低音。
(3)调性与和声对位:大小调的调性和声体系终于在巴洛克时期趋于成熟。
(4)节奏与记谱:节奏:非常规整与非常自由的节奏并存。记谱:开始用总谱的形式印刷乐谱,且小节线开始使用。
名词解释:威尼斯乐派
16世纪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威尼斯乐派的音乐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合唱风格。
创始人:维拉尔特。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乐师,他的器乐作品富于鲜明的色彩变化,因而被称为“配器法之父”。维拉尔特不仅为威尼斯乐派独特音乐奠定基础,而且由于他对欧洲音乐发展的敏锐认识是威尼斯成为新兴意大利牧歌的发展中心。
名词解释:勃艮第乐派。
15世纪开文化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
勃艮第乐派的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尚松:是14世纪~16世纪以法国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勃艮第时期的尚松是以清新优雅为特点。
名词解释:蒙特威尔第(1567—1643)
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可以被看做是从文艺复兴通往巴洛克的重要桥梁。
○1他发展了“卡默拉塔”作曲家的的表现体式,创作了更富于戏剧表现力的宣叙调,与初具规模的咏叹调相结合,吧17世纪的歌剧推向高峰。
○2蒙特威尔第首创激情风格的音乐,他在《吵架与恋爱牧歌》的序言中指出,音乐应该有激动、柔顺和克制三类。
○3他首创震音和拨弦音等奏法,还广泛使用不协和与不预备的七和弦。
名词解释:亚历山大.斯卡拉蒂(1660—1725)
那不勒斯乐派著名的作曲家,19岁创作第一步歌剧《无辜的过错》。做成功的作品有《万应解毒药》1703年年起任圣玛丽娅大教堂的代理合唱指挥。
斯卡拉蒂的创作:
○1斯卡拉蒂作有歌剧115部,现存50余部,绝大部分是正歌剧。
○2题材是:情节严肃的历史题材、虚构人物,通常是大团圆的结局。
○3他的歌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一些优美生动的咏叹调,而合唱和重唱则用得很少。
○4他确立了aba形式的始返咏叹调,用乐队伴奏,并加“过门”后期最成熟的歌剧咏叹调已不受aba形式的约束。
○5还发展了快速节奏的“清宣叙调”和用弦乐器或整个乐队伴奏的戏剧性宣叙调。
○6还在后期作品中创出“快—慢—快”的形式的交响曲,成为意大利序曲。其中的主题都很短小,近似舞曲,音乐结构整齐匀称。这种意大利序曲后来发展成为古典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