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三字经课程纲要 2
![三字经课程纲要 2](https://img.taocdn.com/s3/m/65bfad54312b3169a451a470.png)
书,是他的拿手好戏。关键是背什么?应该背一生可以受益的东西。现在
分
“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
析
3.儿童诵读经典有什么益处?
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优美人格;明显
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提升文化底蕴, 提高写作能力。
课
程
1、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价 (权重:)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评价方式一:过程性评价(满分 40 分)
活
过程性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与诵读的熟练程度两方
面的评价。评价主体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
动
部分。评价等级分:A,40 分;B,35 分;C,25 分三个级别。
等级描述:
1.能够有良好的课堂表现。(20 分)
标:流畅的诵读《三字经》之《养 4 不教,父之过》的后四 不教,父之过》的后四句。
句。
5
《三字经》之《玉不
通过朗读、解读、背诵。能流
畅的诵读《三字经》之《玉不琢,
琢,不成器》的后四句。 不成器》的后四句。
《三字经》之《香
通过朗读、解读、背诵。能正
6 九龄,能温席》的后四 确流利地诵读《三字经》之《香 九龄,能温席》的后四句。
分
学期结束时将举行汇报演出
评定等级:
A 能够在班级汇报演出中表现优秀。
B 诵读要声音洪亮、准确、熟练。
三、成绩评定
每学期一次对学生的态度、诵读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并评选优秀给
予彰扬。期末在学校进行展示。
成绩评定主要分为三个等级:优 良、及格。
《三字经》王就麟
考文献
备注
“快乐诵社团”课程纲要
三字经教学大纲
![三字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3bd21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9.png)
三字经教学大纲一、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著作被视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素材,而《三字经》无疑是其中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三字经》是一本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教材,它简洁明了、易于记忆,适合用于儿童的学习。
本大纲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三字经》教学方案,以帮助教师们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三字经》的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字经》的起源和背景,培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 能够熟练背诵《三字经》的全文,理解每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深意;3. 理解《三字经》中所涉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4. 能够将《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和格言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5. 通过学习《三字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三字经》的选文分析和背景知识讲解a. 介绍《三字经》的作者,了解其所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b. 分析《三字经》的整体结构和章节内容,解读每一节的主题和中心思想;c. 向学生讲解《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和格言,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2. 《三字经》的逐字逐句解读a. 对《三字经》的每一句进行注解解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每句话的意义;b. 设计有趣的互动活动,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重点句子;c.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思考,将《三字经》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 《三字经》故事演绎和角色扮演a.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字经》故事,进行小组演绎;b. 鼓励学生按照角色扮演经典人物,体验故事情节并感受其中的道德启示;c. 学生可以创新编写故事情节,展示对《三字经》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4. 《三字经》书法练习a. 学习书写《三字经》中的每一句话,培养学生的书法基础;b. 鼓励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美感,通过书法练习寓教于乐;c. 举办书法比赛,展示学生的书法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国学教案二:《三字经》诵读活动设计
![国学教案二:《三字经》诵读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4384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9.png)
尊的老师们,您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关于国学经典教案二:《三字经》诵读活动设计的文章。
《三字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重要的思想启蒙读物。
而在现代教育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三字经》的诵读活动,可以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感及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三字经》诵读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案吧!一、活动目标1.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尊重传统文化。
2.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感,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二、活动内容1.学生诵读《三字经》。
2.针对《三字经》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
3.学生们自由发挥,围绕《三字经》中的主要内容,自行编排表演。
三、活动流程1.导入(10分钟)展示一些与《三字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
2.活动正文(35分钟)(1)学生集中诵读《三字经》。
(2)老师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让学生自由发挥,从《三字经》中选取主要内容自行编排表演。
3.活动总结(5分钟)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三字经》的感悟。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能力、语文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五、活动准备1.使用播放器或电脑投影仪,播放与《三字经》相关的视频和音频。
2.准备一些与《三字经》相关的图片或小道具。
3.根据班级人数准备相应的活动手册和颁奖证书。
通过这份《三字经》诵读活动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并且在语文学习能力、爱国情怀、文化认同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希望这份方案能够对广大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8874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b.png)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fb9005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5.png)
东湾中心学校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必修课开设一学期总计18课时)第一课:《.三字经》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句子,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听《三字经》朗读录音二.诵读新句三.简单讲解句子四.诵读、总结。
第二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了解古时候孩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
3、背诵本课所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自由读。
三、大致了解句子意思四、拓展。
第三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2、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背诵本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诵读句子。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自由读。
4、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总结第四课《三字经》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内容。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展示。
1、一起诵读前八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第五课《三字经》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85ad3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8.png)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经典诵读是一门校本课程,旨在让三到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中国传统经典,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
这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同时,经典诵读也能够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诗经、论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和千字文。
教学实施措施包括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周三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诵读内容的指导研究,以吟诵、表演、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指导学生研究,设立“经典诵读之星”等。
同时,课程实施原则是模糊性原则,即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原则:在诵读经典过程中,遵循差异性原则,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营造鼓励性氛围。
循序渐进原则也很重要,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
这样的坡度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研究方式方法: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同时,用经典范本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在欣赏朗读经历中,学生可以掌握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悟阅读研究的方法。
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升阅读感悟。
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课程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教师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准备,有督促学生自主研究的措施,效果好。
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
《三字经》教学大纲
![《三字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fa9048aeaad1f346933fd5.png)
《三字经》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
《三字经》共188句,1128字。
从“学习的重要性”到礼仪教育“、常识教育,三大主题以及为实现这三大主题而制定的读书计划,然后举例说明勤学立志是一个人乃至后代带来的影响。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力求将《三字经》中的基本思想与当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针对学生的心理,科学的制定教学方法,使其积极主动的培养自己的行为规范。
3、理论与实践结合,启发其主动地按照规范做好每日的事情。
4、教法上采取耳濡目染的方法,教学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
三、课程的内容及重点一、绪论教学重点1 了解《三字经》的历史文化内涵。
2. 使学生明白环境及启蒙教育对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重点字词及翻译。
教学要求明白环境及启蒙教育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养不教——千而万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2使学生明确长幼有序、孝敬父母美德。
教学难点:字词翻译理解能力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体会人受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三、三才者——人所饲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常识。
2三才”“三光”“三纲”的理解3导学生了解“五行”“五常”的由来。
4解“五谷”“六畜教学难点了解日常生活常识及伦理关系翻译“本”“数”“五行”教学要求了解日常生活常识及伦理关系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四、曰喜怒——人所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七情,九族的真正内涵让学生了解十义的教学难点:翻译关键字字词的理解教学要求:了解人的的基本感情。
五、凡训蒙——当讲求教学重点:1 了解古代儿童入学后应当学习的教材和内容。
2字词的理解如“训蒙”“训诂”3使学生了解经典书籍“四书”“五经”教学难点: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教学要求:了解古代儿童入学程序及儒家的经典。
小学三字经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三字经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56c0675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8.png)
小学校本课程教科书经典诵读1 五子者有荀扬[原文]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ɡ wãn zhōnɡ zǐ五子①者,有荀扬。
文中子,jí lǎo zhuānɡ jīnɡ zǐ tōnɡ dú zhū shǐ及老庄。
经②子③通,读诸史④。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ɡ shǐ zì xī nïnɡ考⑤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⑥,zhì huánɡ dì hào sān huánɡ jū shànɡ shì至黄帝。
号三皇⑦,居上世⑧。
[注释][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书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汉字天地]\\“老”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人,手里拄着拐杖。
它本来的意思是老人,即年岁大的人,引申为老练、陈旧、死亡、时间久等意思。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相关链接]司马迁写《史记》汉代司马迁曾任亲近皇帝的侍从之职,后来继承父亲的官职做了记载历史的太史令。
有一年,李陵统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戎马之地,抗击匈奴数万之众,杀敌累累,但是最终寡不敌众,加之没有后援,在这种情况下,只得投降匈奴。
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
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认为他平素为人孝顺正直,投降匈奴可能是权宜之计,结果,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命令把司马迁判为死罪。
汉武帝时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钱五十万减死,或以宫刑免死。
但家境清贫的司马迁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赎罪,因此只得接受“宫刑”来选择“偷生”这条路。
司马迁所受的宫刑是一种割掉男性生殖器,仅次于死刑的最重的肉刑。
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文王被囚演《周易》,孔子困厄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作《国语》、孙子被削掉膝盖骨而修《兵法》等古圣先贤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例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埋头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三字经经典诵读方案
![三字经经典诵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289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7.png)
三字经经典诵读方案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语言是教育的桥梁。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一本被誉为经典的读物——《三字经》。
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铿锵有力的词句,成为了数百年来中国孩子们的启蒙读物。
为了更好地推广《三字经》的阅读和传承,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经典诵读方案。
一、背景介绍《三字经》是北宋末年的教育家王守仁所撰写的一本启蒙读物。
它以三字一句,共一百一十八节,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诵读计划1.周一至周三:每天安排诵读五节《三字经》,根据诵读进度,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2.周四:安排诵读复习和阅读理解。
将之前诵读过的节选,提取出若干关键词语,让学生进行默写,并进行相关的阅读理解题,以测试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3.周五:进行小组朗诵比赛。
每个小组挑选出最具激情和表达力的学生,进行朗诵,根据朗诵的情感表达和准确性进行评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诵读方法1.声音语调:学生在诵读《三字经》时,应注意语调、语速和音量的控制,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明确的语音,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2.情感表达:学生在阅读《三字经》时,应注重情感表达,通过适当的声调和语气,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深意。
3.诵读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词句,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诵读技巧,如借重手势、表情和语调来突出重点,提高诵读的效果。
四、效果评估1.诵读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读音准确性、语调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待改进等等级。
2.理解巩固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以及对关键词语的默写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三字经》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听课评估:邀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和校领导进行听课评估,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以提升诵读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效果反馈与调整1.根据诵读成绩评定和理解巩固测试结果,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反馈和辅导,督促其改进。
2.在每周五的小组朗诵比赛中,将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鼓励优秀的学生,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字经》校本课程
![《三字经》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ff276b3169a4517723a3e5.png)
《三字经》校本课程《三字经》既有道德典范人物榜样的力量,又能吸取许多人文历史知识精华,体会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又感受到时代精神。
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清洁社会人心、熏陶学生品质的作用。
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懂得做人的道理,强化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启蒙读物。
它用一千多字涵盖了自然界、社会及中国古代人文与历史的基本知识,通过“读千年美文”,引导学生“做少年君子”,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精神。
它又是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适应低年级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宽了教学面,生动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
因此,开设了《三字经》课程,就是意在发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民族道德意识。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国学、用国学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我将《三字经》作为本年级校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经典文化熏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孩子从小与经典为伍,与圣贤对话,启智求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纲要的设计思路《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概述《三字经》课程设置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课外阅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第三部分为实施建议,叙述了《三字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说明,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其中第三部分是核心,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体现的是学生在《三字经》诵读活动中,确定内容,明确方法,了解评价方式。
《经典诵读——三字经》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三字经》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26ed0064431b90d6c85c789.png)
《三字经》
备注
无
3、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普及国学知识,建立教育模式,探索育人新径,
学情分析:
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眼里视作掌上明珠,一方面个性特征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兄弟姐妹立身处事方式、方法和风格的相互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随意性。加之,他们又生逢异域文化大举进入、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信息相互碰撞,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着他们,使得他们往往真伪难辨,视觉纷乱,难以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思潮纷杂的时代,能够统一我们的思想的只有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明的同时,通过国学教育,叩访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三字经》中“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等警世名言在今天应该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把国学中这些永远都不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学生,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
2.增加民族文化素养。
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4.校正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
5.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过程与方法: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国学教育”培训。聘请专家讲座,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每学期安排16节国学课,每周利用周四下午校本课程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和学习,形成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加强课题建设,并持续开展教学研究。
资源分析:
我们小学每天所进行的教育中都包含国学教育的成分。那么,我们加强国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字经经典诵读方案
![三字经经典诵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55ada84254b35eefd3423.png)
扬传统文化做谦谦美少年----五年级《三字经》诵读计划一、指导思想: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丰厚的积淀。
用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和谐校园”。
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高尚的情操,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和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做到知行统一,自觉践行。
二、活动主题:扬传统文化做谦谦美少年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013年9月启动至2014年元月五、活动内容及过程1、《三字经》诵读及解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有无穷的宝藏。
《三字经》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一本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
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因此,诵读《三字经》等中华经典,确实是教育学生从善恭谦,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最佳方法。
让学生真正能够弘扬优秀的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经典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的书香校园文化环境。
(一)组织宣传阶段1、2013年9月向全体同学宣传诵读学习《三字经》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的意义。
2、要求每班设立2名“领读员”专职负责组织本班的诵读活动。
(二)具体活动安排1、各班诵读时间安排在每天的早读课15分钟和每天课前预备铃时间,以诵1读《三字经》为主。
每天在家要诵读20分钟至40分钟。
诵读时间和内容要有计划安排。
并在2014年元月之前将《三字经》全部通读完成。
2、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黑板报的文化阵地作用,开辟《三字经》诵读专栏,即拿出黑板的一小部分每天定期抄写更换《三字经》内容。
3、语文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开展多样的阅读形式,如:吟诵、歌舞、演讲、故事会,让学生乐于参与。
4、举办有关于《三字经》的背诵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校本课程三字经实施纲要【范本模板】
![校本课程三字经实施纲要【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200c3ff5f0e7cd1842536fc.png)
校本课程《三字经》实施纲要
龙湖镇王许小学
一、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
三、研读内容
《三字经》的诵读及其时代背景
四、实施原则和方法
1、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纳入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晨读、午读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2)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不少于20分钟。
(3)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进行“亲子经典诵读”活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规范教案和自评
![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规范教案和自评](https://img.taocdn.com/s3/m/a36de45a02020740be1e9bae.png)
18 《三字经》(节选,第一课时)18 《三字经》(节选)课后自评《三字经》 (节选)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该单元共安排了《古诗四首》、《三字经》(节选)、《寓言二则》、《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4篇文章。
包括了古诗、古文、古代白话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使小学生更多地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三字经》(节选)第一课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而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
为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行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本课的亮点有三个。
首先是夯实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借助书上注释和书后生字表自己学习,课上又一次次的与生字见面,能很快的记忆生字。
其次是重视朗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带着学生走进语文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
在学习中,我们反复朗读,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最后是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c2b6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a.png)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帮助学生诵读并理解《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带领学生诵读《三字经》,纠正读音,读出节奏。
(2)讲解《三字经》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到生活中。
2、难点(1)理解一些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2)让学生将《三字经》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三字经》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故事法:讲述与《三字经》相关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的道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如书法、国画、京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从而引出《三字经》。
2、介绍《三字经》(1)简单介绍《三字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历史地位。
(2)讲解《三字经》的特点,如三字一句、押韵顺口、内容丰富等。
3、诵读《三字经》(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分组朗读、个人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4、理解文意(1)逐句讲解《三字经》的内容,解释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中,“初”指刚出生,“性”指本性。
(2)结合故事和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比如,讲解“香九龄,能温席”时,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5、讨论与分享(1)组织学生讨论《三字经》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三字经》中的道理。
6、背诵与巩固(1)引导学生尝试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范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65262676eeaeaad0f3308b.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范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三字经》教案范本一教学设计: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 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 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 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 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4. 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 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 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d48b0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a.png)
《国学典型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普通项目课程名称:国学典型诵读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主讲教师:各年级班主任教学材料:典型《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学时间:每七天一学时,每学期16学时。
授课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具体方案一、课程目的(一)总体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足运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激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发明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探索出传承典型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办法,能在一定范畴内得到推广。
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具体目的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窗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窗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典型诵读资料,培养阅读、体现、作文能力。
3、教师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办法:1、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唱弟子规歌,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弟子规》的规定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观赏朗诵经历中掌握学习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办法。
4、掌握对的的读书办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典型、分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诵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典型诵读“的氛围,增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情感与价值观:1、主动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爱好教学”、“特色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学习;感悟到读书的乐趣。
3、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典型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字经》教学导案
![《三字经》教学导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17c954431b90d6c85c7f5.png)
《三字经》教案————————————————————————————————作者:————————————————————————————————日期:五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学计划陶真慧一、指导思想国学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以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古典之美来陶冶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五年级下册国学以传统幼学教材《三字经》为教学内容。
《三字经》全文1128字,它言简意赅,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讲述历史,介绍知识,鼓励学习,它采用三言韵语,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通俗易懂,有“袖里通鉴纲目”之称。
三、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基本的人文常识、历史知识、人物典范。
2.通过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教学重点《三字经》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蕴,反复诵读,了解文史常识,学习人物典范,并在生活学习中以古代典范人物为榜样指导自己的行动。
五、具体措施认真备课上课,在思想上重视国学课程,不占用国学课教学时间,不应付,不走过场,把国学教学落到实处。
在读原文的基础上,引入历史故事,联系当今社会生活。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校本课程上成一门学生喜欢上、积极学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
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
对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中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
六、课时安排1、人之初——名俱杨1课时2、养不教——习礼仪1课时3、香九龄——千而万1课时4、三才者——应乎中1课时5、曰水火——七情具1课时6、匏土革——人所同1课时7、凡训蒙——当讲求1课时8、自羲农——迁夏社1课时9、汤伐夏——七雄出1课时10、赢秦氏——与高齐1课时11、迨至隋——宋犹存1课时12、至元兴——若亲目1课时13、口而诵——宜早思1课时14、若梁灏——勉而致1课时15、犬守夜——宜勉力1课时2014-9-1五年级上册国学《三字经》教学总结陶真慧一、总体情况按学校规定,校本课程——“国学诵读”在五年级开设《三字经》。
《三字经》诵读计划
![《三字经》诵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d6e5d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8.png)
《三字经》诵读计划《三字经》诵读计划诵读数目:《三字经》背诵时间:早7:30——7:55展示时间:周一至周五课间操之前具体要求:1、每天背诵一行,一周五行2、展示内容为开头到前一周的任务3、赵佳薇负责组织集体背诵附:各周任务第1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
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2周: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3周: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第4周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第5周: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第7周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第8周: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第9周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麻,五服终。
第10周: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湾中心学校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必修课开设一学期总计18课时)第一课:《.三字经》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句子,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听《三字经》朗读录音二.诵读新句三.简单讲解句子四.诵读、总结。
第二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了解古时候孩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
3、背诵本课所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自由读。
三、大致了解句子意思四、拓展。
第三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2、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背诵本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诵读句子。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自由读。
4、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总结第四课《三字经》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内容。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展示。
1、一起诵读前八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第五课《三字经》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准备: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三、理解句子。
四、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五、总结。
第六课:《三字经》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树。
古六艺,禁不具。
唯书学,人共尊。
既识字,讲说文。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诵读新句三、理解句子四、展示1、一起诵读前十二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或家里人。
五、总结第7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源。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第8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凡训蒙,许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日常生活中的训诂,知道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9课《三字经》教学内容: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説仁义。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与别人相处的礼仪,懂得为人要讲道德,仁义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0课《三字经》教学内容:作中庸,乃孔伋。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怎样做人。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1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四书熟,孝经通。
如六经,始可读。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读书要学会选择,要读好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2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向优秀的人学习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3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免。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刻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4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5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了解历史知识,读历史书能通古知今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6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后汉三,国志四。
兼正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读书要学会思考,做到三到,懂得研究学问要专一,学习要有计划。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7课《三字经》教学内容: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知道读书要学会思考,会学习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
第18课《三字经》教学内容:莹八岁,能咏诗;糜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能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意思。
3、要向莹,糜学习。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猜想意思。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5、背诵课文,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