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摘要:防治白叶枯病,应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喷药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水稻百叶枯病综合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于1884年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已遍及世界各主要产稻区。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水稻受害后,叶片枯萎,严重妨碍光合作用,致使不实粒增加,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50%。
1 症状
根据各地发生情况,常见的为叶缘型和急性型,在田间基本见不到凋萎型(枯心型)。
(1)叶缘型。叶缘型是最常见的典型病斑。病菌自叶片的叶尖和叶缘侵入后,出现针头大小的黄绿色水渍状条纹斑点,随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叶片中脉继续发展成为波纹状的黄色、黄绿色或灰绿色病斑,最后变为枯白色,病部及健部界线分明。
(2)急性型。急性型也是常见的症状。病叶先产生暗绿色病斑•,随后迅速扩展使叶片变灰绿色,并向内侧卷曲,失水青枯。多见于上部叶片,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在空气湿度大或雨后傍晚和清晨露点大时,常从新病斑表面吐出混浊状的水珠或黄色胶珠状的细菌脓,干涸后硬结成粒,容易脱落。
2 病原病原细菌为Xanthomonas oryzae
(1)形态与生理性状。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园,近乎卵形,具1根极生鞭毛,不形成芽孢,无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物。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蜜黄色或淡黄色,圆形,边缘整齐,质地均匀,表面隆起,光滑发亮广无萤光,有粘性。革兰氏染色阴性。不液化或轻度液化明胶;能使石蕊牛乳变红,但不凝固;不还原硝酸盐;产生氨和硫化氢,不产生吲哚;能利用蔗糖、葡萄糖、木糖、果糖和水解乳糖,使发酵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不能利用其他糖类。在含3%葡萄糖或20P8/2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好气性。生长温度范围为
5—40℃,最适温度为26~30℃。致死媪度在无胶质保护下为53℃,、10分钟,在有胶质保护或干燥时为5代、10分钟。
(2)白叶枯菌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放线菌和一些真菌上的病毒。用电镜观察,其外形大都呈蝌蚪状,头部略呈多角形,尾部杆状。一个细菌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的外壁后,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以核酸进入细菌体内并进行增殖,产生新的一代噬菌体。此时细菌的细胞壁破裂,放出噬菌体,细菌体消解。这种现象可在细菌培养中观察到,即在细菌培养液中,可使混浊的细菌悬浮液变为澄清液,而在细菌平板培养基上出现许多透明的无菌斑点,称溶菌斑。
从白叶枯病株的组织、谷粒、病区灌溉水或田水以及病田土中都可分离出白叶枯病菌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和稳定性。根据其形态、物理特性、血清学特性和寄主范围的差异,可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在白叶枯菌的研究中,噬菌体己开始应用于区分白叶枯病菌的菌系、病菌的侵染来源和预测病害的发生趋势。
(3)白叶枯菌的菌系。白叶枯菌存在不同的菌系,其致病力和对不同类型噬菌体的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过根据致病力或对噬菌体敏感性的差异区分菌系时,所得结果又往往看不出彼此间的相关性。因此,在鉴定品种资源抗性和选育抗病品种的工作中,目前仍以致病力作为区分菌系的主要依据。
(4)寄主范围。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和李氏禾在自然条件下可发病,但不是普遍现象。日本报道茭白和李氏禾属的鞘糠萆(Leersia oryzoides var. japonica)及秕壳草(L.sayanuka)均可发病。国外热带稻区发现千金子(Leptochoa chinensis )及虮子草(L.panicca)和李氏禾等经人工接种可发病。
3 鉴别诊断
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常易与其他在叶片上发生的生理性叶枯相混淆,如需进一步确诊,可用保湿法加以区别。
剪取带有健部的病叶长约7厘米,以一端插入盛有高2厘米左右清水(或清洁湿沙)的器皿内,一端露出水面(或湿沙)1-2小时后检查,如为白叶枯病,可见上端切口处排出黄色珠状菌脓。
4 侵染循环
水稻白叶枯病新病区以病种子为主,老病区以病种子和病稻草为初次侵染源。’由于寒地稻作区春季气温低,苗期虽可侵染,但不表现症状。一般在7月中旬始发病,至8月上、中旬,水稻齐穗后可达盛期。病菌从叶缘的水孑L侵
入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侵入维管束,多数引起叶缘型症状;如温、湿度很适宜,多肥而又高感品种,则可引起急性型症状。病害的再侵染,可通过叶片上的菌脓借风、雨;露水的冲洗流人稻田水中进行传播、蔓延。
5 发病因素
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与菌源、气候、肥水管理、品种等都有密切关系。
(1)菌源。白叶枯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是病种子和病稻草。在老病区多数是病稻草处理不善,新病区则是由于引种、调种而传人。
(2)气候。高温、高湿、多雨、强风、寡日照是诱发该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一般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85%1:22:,多雨、寡照、风大有利于发生流行。高温、高湿是病菌发育的必要条件,在气温尚未达到足以满足本病的发生前,温度是限制因素。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发展越快。但天气干燥,湿度低于90%时,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多雨高湿时,即使温度偏低(22℃左右),病害发生仍会较重。因此,在适温情况下,雨量与湿度是左右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3)品种。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很大的差异,但目前栽培的品种中多为无免疫品种。一般窄叶挺直的品种比较抗病,叶片水孔少的品种比水孔多的品种抗病,耐肥品种比不耐肥品种抗病。
(4)栽培。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其抗病也有不同。一般分蘖期以前比较抗病,在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最易感病。此时过多施用氮a巴,不仅稻株徒长贪青,株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稻体内蛋白质氮化物大量降解,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水是传播蔓延白叶枯病的主要媒介。淹水、串灌、漫灌是造成白叶枯病传染和扩散的主要原因。
6 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严格实行检疫制度,防止病害传人无病区。在疫区应建立无病留种田,以控制病情的发展。(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当地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经济、省工、有效的主要措施。(3)严格处理病稻草。重病田的稻草和打场的残渣瘪谷,必须经高温堆肥后发酵应用,避免直接还田。(4)狠抓秧田的防病。在秧田带病的秧苗移栽后会成为本田的初次侵染源。因此,要做好秧田的防病工作。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远离房屋和晒场的无病田;最好采用旱育苗。在秧田3叶期和移栽前各喷1次25%敌枯双1000倍液。积极进行防治。
(5)加强肥水管理;要采用因土配方施肥,氮肥切忌多施、晚施。水的管理要浅水勤灌。严禁深灌、串灌、大水漫灌,以增强稻体内的抗病力。(6)及时喷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