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有资产监管难点及其出路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国有资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制定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处置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2、加强国有资产的清查和登记全面、准确地清查和登记国有资产是摸清家底、掌握资产状况的关键。
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工作,对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价值、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核实和登记,建立完整的资产台账,为资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强化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算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算是保证资产价值真实、准确的重要环节。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要加强资产的核算工作,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4、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是提高资产效益的核心。
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结合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需求,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对于闲置、低效的国有资产,要及时进行整合、调剂和处置,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
5、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考核评价体系,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激励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改革的影响,部分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措施滞后、监管资金不足、监管难度加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监管措施滞后:由于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行业种类繁多,监管机构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
这导致监管措施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监管效果欠佳。
2. 监管资金不足:国资国企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监管资金有限。
这使得监管机构难以开展全面有效的监管工作,导致监管层面不够深入,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3. 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有资产注入民营企业以及涉及到海外资产的监管难度日益增大。
这就需要监管机构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监管技巧,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各种涉外问题。
二、对策思考1.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与时俱进的监管制度建设,及时跟进国有资本运作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监管措施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同时,建立健全追责机制,对于监管不力的责任人进行问责,以提升监管效果。
2. 加大监管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的支持力度,增加专项监管资金的投入,确保监管机构有足够的经费和资源开展监管工作。
此外,鼓励国有企业自行配备专职或兼职监管人员,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3. 引进监管技术手段:积极引进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国有资产运营情况,发现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对海外资产的实时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4. 加强国际合作:国有资产的监管往往涉及跨境合作和国际规则的适应。
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监管挑战。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有效防范国有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风险。
5. 建立长效机制:监管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分析国有资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面临着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1、资产清查与评估资产清查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清查,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数量、分布、价值等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定期进行资产评估,能够及时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
包括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管理流程和审批权限,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3、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国有资产应充分发挥其效用,避免闲置浪费。
通过合理配置资产,优化资源结构,推动资产在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共享共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5、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国有资产交易、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监管,防止低价转让、暗箱操作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1、产权界定不清晰部分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复杂,存在产权归属不明、交叉重叠等问题。
这给资产的管理、使用和处置带来了困难,容易引发产权纠纷,影响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运营。
2、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资产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价值认定和交易价格。
然而,由于资产的多样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等因素,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往往难以保证,容易出现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的情况。
3、管理体制不顺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存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协调不畅等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1、资产清查与评估资产清查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清查,能够准确掌握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分布和使用状况。
同时,对清查出来的资产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价值,为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供依据。
2、产权管理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转让等环节的管理,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产权清晰、合法、有效。
3、预算管理将国有资产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的配置与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
通过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国有资产的购置、处置和使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4、资产运营与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加强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的监管,防范投资风险。
5、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1、体制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不清、权力交叉。
同时,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
2、资产流失风险较大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违规操作、利益输送、资产评估不准确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也存在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的情况。
3、绩效考核难度大国有资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难以准确衡量国有资产的运营效果和保值增值情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最大化社会效益。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如资产流失、运营效率低下、缺乏市场化机制等。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
加强制度监督与考核
企业应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搭建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平台应具备资产采购、入库、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功能,同时具备查询、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
完善平台功能模块
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因安全问题影响资产管理效果。
信息化手段落后
部分国有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缺乏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信息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系统被攻击等,给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引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解决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难点的路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方案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资产管理的难点,如资产流失、闲置资产、低效资产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范围不够广泛,未能涵盖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和所有地区的具体情况,这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国家管理的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国有资源和国有自然资源等。
国有资产的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监管不到位。
由于国有资产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监管工作存在漏洞和盲区,导致一些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同时,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不善、腐败问题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困难。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产配置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同时,国有资产流动性差,无法灵活配置,限制了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再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管理体制滞后。
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缺乏市场化、法制化的管理机制,难以发挥国有资产的优势和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首先,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国有资产流动和使用的监督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其次,应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再次,应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法制化,建立现代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总的来说,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有力的对策,加强监管、优化配置、改革体制,就能够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国有资产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国有资产管理能够不断完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社会,国有资产资源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通过国家控制的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国有自然资源等。
而国有资产资源管理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负债表不清晰、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对解决国有资产资源管理问题有所帮助。
1. 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资产的资源配置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由于部门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往往存在着偏向性和不公平的现象。
另由于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行为受到部门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对策: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行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
2. 资产负债表不清晰国有资产的负债表往往不够清晰,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财务不透明的问题。
这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困难,也给外部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带来了风险。
对策: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负债表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核查和审计工作,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内部和外部监督。
3.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流失的原因包括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失职等。
对策: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和追责,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
总结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负债表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和追责,这些都是解决国有资产资源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理的资本,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2.1 资产流失由于一些管理不善、监管不力以及利益输送等原因,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将国有资产转移至个人或其他非国有单位,严重损害了国家财富的利益。
2.2 资产低效利用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较低,无法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方面,企业可能存在僵化的机制和管理体制,导致资产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存在管理层监督不力、内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资产的利用效率低下。
2.3 资产腐败问题由于一些管理人员存在腐败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这些人员可能通过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取非法私利,严重损害了国家财富的利益。
2.4 资产监管不力部分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力,导致资产丧失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体制不完善或者监管职责不明确,国有资产容易受到侵权和滥用。
三、整改措施3.1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和授权范围,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
同时,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追责,形成有效的监管震慑力。
3.2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透明度。
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多层级的管理组织,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3.3 推进国有资产市场化改革将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活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
3.4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能够有效监管和管理国有资产。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近年来,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有资产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国企更是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国资国企监管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到位、腐败问题、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国资国企监管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在国资国企监管中,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监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职责不清、监管协调不力等。
首先,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监管行为分散、互相推诿责任。
其次,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够密切,导致监管协调上存在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完善监管体系,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边界,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二、腐败问题严重腐败问题是国资国企监管中的一大难题。
一些国企管理层利用职权便利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国有资产利益。
腐败不仅导致企业效益下降,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国家财富。
为打击和预防腐败,首先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加强国有资产流程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监督力度。
此外,培养和选拔廉洁高效的国企管理人员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效益不高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一直备受瞩目。
一方面,一些国企经营效益不佳,长期亏损甚至倒闭,浪费了大量的国有资产。
另一方面,一些国企过于依赖国家支持,以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主要盈利来源,缺乏竞争力。
为提高企业效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加大对国企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强化国企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能力。
其次,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推动国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和监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效益。
四、员工素质和激励机制需要改进国企员工的素质和激励机制也是国资国企监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建议精选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建议精选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的资本和财产,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高效地管理国有资产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监管机构多而分散,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导致监管职能不明确、重叠和互相推诿,容易产生监管缺位和监管漏洞,为国有资产管理埋下隐患。
2. 审计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制度存在缺陷,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核实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然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审计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对资产增值、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审计不够重视,导致国有资产的价值难以全面评估。
3. 政府干预过多:国有资产管理中政府过多介入,往往会使决策过程缓慢,决策结果不够科学和市场化。
政府在管理国有资产时往往注重政治目标而忽视经济效益,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下滑和资产价值的浪费。
4. 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失:国有资产管理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来实现,然而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难真正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约束机制也不够健全,对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浪费资源的行为没有有效的处罚措施。
改进对策及建议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 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整合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力,提高监管效能,减少监管层级,避免监管冲突和监管缺位的问题。
2. 完善审计制度和流程:国有资产审计应从财务审计扩展到绩效审计和风险审计,全面评估国有资产的价值、增值潜力和风险情况。
同时,加强对审计结果的监督和落实,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和解决。
3. 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市场化程度: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应更多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减少对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干预。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和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国有资产的规模庞大,涉及众多领域,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成本高。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国有资产的情况不够透明,导致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建议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统一平台和数据共享,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权责不清、监督不力的问题。
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经营性质,产权归属等多种原因,导致权责分散、责任不明确。
管理部门在监督中缺乏力度,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议加强权责划分和责任追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利益冲突和腐败问题。
国有资产的流转和处置中,一些利益相关方可能出现权力寻租、猫腻交易等问题,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建议建立严格的利益冲突防控机制,加强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反腐败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第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人才短缺和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知识。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不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高。
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对市场化改革的不适应和抵触情绪。
国有资产管理既要保护国家利益,又要推动市场化改革,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既得利益的保护和心理障碍,难以顺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
然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改进。
本文就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问题一:管理不规范。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不规范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资产被挪用、流失,甚至被非法占有。
建议一: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强资产流转和使用的管控。
加强资产监管,实行资产清查和调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问题二:私利侵占。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因个人私利而侵占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建议二:加强监督管理。
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惩罚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
问题三:缺乏有效利用。
一些国有资产被闲置或低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建议三:加强资产运营。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有资产的运营,建立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体系,促进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改进。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资产运营,是保障国有资
产安全的关键。
只有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国家的财富和人民的利益。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实施改革和转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机制的滞后、资产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持、资产维保成本高昂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然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个解决路径。
1、优化资产管理机制想要有效地管理资产,必须要制定科学、规范、完备的资产管理手册及制度,包括资产管理流程、责任人员分工、资产核算规定等。
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诸如资产审批、采购、收储、折旧、更新等各方面必须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畅运行。
2、规范资产管理流程流程规范化是规避管理漏洞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管控的前提条件。
要规范各项资产管理流程,我们可以从完善宏观、细化流程、强化管控等方面入手,包括制订一套权责分明、精益求精的流程标准,推广使用电子流程管理工具等。
3、优化信息化支持系统当前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是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因此,要优化信息化支持系统,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加完备和精细的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资产管理软件、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VR/AR(虚拟/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手段来提升安全、效率和可靠性。
4、降低资产维护成本维护成本高昂一直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大头,在这个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降低资产维护要求、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效率、推行互联网+维保,让维保更加科技化、智能化,优化维保操作过程,提高维护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综上,已经形成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难点不容忽视。
要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需要优化资产管理机制、规范资产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支持系统,同时,合理降低资产维护成本,全面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效率低:传统的管理模式重层级管理,不利于快速反应;流程复杂,容易出现管理漏洞;没有完善的跟踪监控机制。
2、数据信息不全:缺乏精准的资产数据,导致管理缺乏依据,影响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3、安全性差: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的管理,导致部分资产遭受侵害,安全性不高。
4、成本高昂: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运营成本高。
建议:
1、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将数据信息化,实现信息精准、及时的收集、分析、处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2、建立安全机制: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实行闭环管理,从安全技术、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保障资产安全。
3、提高管理能力:应建立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管理能力的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4、优化成本结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资产流失: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力以及腐败行为等原因,国有资产可能会被侵占、挪用或流失。
2. 因资产流转不畅导致效益下降:国有资产在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政策限制、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不佳。
3. 内部管理不规范:由于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内部治理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可能存在着权力寻租、腐败等问题。
针对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资产流转过程的监督和审计。
2. 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减少对政府支持的依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强化内部治理: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机制,增加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专业化管理团队的介入,加强内部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4. 推进国有资本的多元化运营:使国有资本能够更好地参与市
场竞争,提高其投资回报率,减少对财政的依赖。
5. 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国有企业中的腐败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总之,解决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化改革、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监管等多种手段,推动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营。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战略资源。
然而,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流动性,也制约了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于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过于庞杂,监管职责不明确。
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国资委、财政部、审计部门等,这导致了监管职责不明确,效率较低。
由于监管机构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监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监管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普遍存在。
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在国有资产流动性方面,当前的监管机制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间的资产置换、资产出售等交易中,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权益损害的情况。
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决策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企业滥投资、盲目扩张的问题。
为此,建议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流动性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经营决策监督,并加强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管,确保交易公平、透明。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着腐败问题。
由于国有资产的规模庞大和管理权力分散,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高管滥用职权,从中渔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有资产拍卖、出售等交易环节,也存在贪污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的监督和约束,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行追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着问题,包括监管体制不合理、监管制度不完善和腐败问题。
为了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我们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完善国有资产流动性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监督;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的监督和约束,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
只有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促进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战略性、支柱性和基础性作用。
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利用,还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资金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腐败现象的存在,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保值增值。
资金流失的现象不仅面临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国家的有限资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进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约束力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资产处置不规范和权益保护不完善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处置是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或干部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导致资产处置不规范,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在一些涉及海外投资或境外资产的项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投资合作经验和法律保障,国有资产的权益保护面临一定的风险。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资产处置过程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境外投资项目的法律保护。
第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干部滥用职权、套取国有资产利益等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力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能力和透明度。
第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职工利益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产权变动和员工福利保障等问题,容易引发职工的不稳定和不满情绪。
这不仅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的职工转岗安置和福利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受到合理保护。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概述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和经济基础。
而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当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监督力度不足,存在监管盲区,导致一些国有资产流失、挪用、浪费等问题。
2. 盲目授权:一些国有企业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令国有资产管理面临一定风险。
3. 缺乏市场化运作: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仍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一些国有资产长期处于“僵尸”状态,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4. 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5. 惩罚措施不力:目前国有资产违规行为的惩处不力,一些企业主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和制约。
二、解决建议为了解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1.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动、配置和使用的监督,增强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属和管理权限,规范国有资产的流转和运作。
3. 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鼓励市场竞争,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4.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违规行为奖惩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个人观点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和经济基础,因此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施策加以解决。
我认为政府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应当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使用价值。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难点与突破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难点与突破论文报告:难点与突破——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完善,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重点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突破方案。
结合5个实例对改革方案进行论证。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难点1. 部门之间任务分工不明确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涉及到的部门众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部门之间任务分工不明确,管理混乱,存在着资产错失、盲目扩张等问题,无法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
2. 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牵涉到管理水平、决策效果和资产的稳定增值。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需要加强培训、重视专业人才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效能。
3. 国有资产监管缺位过去国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随着国有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的采购、转让等操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监管缺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4. 国有资产经营权人和产权人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经营权人和产权人之间权益倾斜的问题,即经营权人往往在利用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其自身增长,而忽略了产权人的价值增值。
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两方利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
5. 国有资产流失、灰色流失漏洞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灰色流失的情况,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还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机制,减少流失和灰色流失,是一项历久未解决的难题。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方案1. 优化管理架构,重点强化绩效考核为避免部门之间任务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四大资管公司”)的作用,将资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运作平台,同时,要加强四大资管公司的绩效考核,激励其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国有资产监管难点及其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大量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地方国有资产,如何通过有序管理使其逐步得到盘活,取得保值增值效果,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此,探讨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成为了当前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的首要任务。
一、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无效或低效的根本原因
所有权人缺位是国有资产运营低效的根本原因,为此,2003年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国资委或国资局,并明确由国资委或国资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人代表。
但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人代表,面临这样两大难题: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把非经营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划归国资委或国资局监管,由国资委或国资局行使所有者权利,但国资委或国资局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所有者责、权、利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国资委或国资局对这部分非经营国有资产监管,目前最多行使产权登记,至于为了有效配置而行使处置权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对于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按照《公司法》规定所有权人应具备的各项权利(力)、责任、义务,各级国资委或国资局其实也很难担当。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只管理160多家中央企业,所管经营资产也仅为部分非金融类经营资产;另外,国务院部委办局所辖约5000户企业、400多户金融类企业,及铁路、烟草、邮政三个行业国有资产等五类国有经营资产和大量行政事业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等均没有列为国务院国资委管辖范围。
但大部分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目前则把金融类经营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列为管辖范围。
因此,国务院国资委虽然对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有政策指导职能,但由于两者存在监管范围的不同,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时,自然就存在政策盲区的问题。
即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行使金融类经营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所有者代表时,缺乏全国性可操作的政策法规。
例如,广州市海珠区国资局通过清产核资,核实归其管辖名下的国有资产总额为52.98亿元,其中,173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9.62亿元,4家区属企业经营资产总额23.36亿元。
虽然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海珠区国资局可以对4家区属企业行使“管资产和管人、管事”职能,但显然不可能对171家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管资产和管人、管事”职能。
由此,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名义上为地方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实质上地方大量国有资产依然存在所有者缺位、监管低效或无效等问题。
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无效或低效主要表现
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监管国有资产虽然总量上不如国务院国资委,但监管范围广,既有经营类资产,又有非经营类资产,且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和闲置资产比较多,各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监督,造成资产管理缺位,资产隐性流失大。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被忽视
⒈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部分国有资产严重闲置。
虽然不少地方政府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划归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管理,但其往往把管理重点放在政府投入或管辖内的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上,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关注不够。
由此,地方国有行政事业资产成了满足单位需要的“死资产”,根本不考虑其真实价值如何,是否有必要进行评估,进行财务核算和保值增值,甚至对资产的完整性也没有作具体要求,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和浪费。
资料显示,广州市海珠区2005年12月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存量达22.31亿元之巨,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
额近30亿元,占区国有资产总量的55.91%。
目前,海珠区行政事业单位有闲置房屋建筑物3.66万平方米,账面价值3,025万元。
这些闲置资产有些是完全闲置,有些是无偿用做住宅、文化娱乐场所或商业用途,不仅起不到缓解部分部门办公用房紧张的作用,而且使海珠区有
限的资源白白浪费掉。
同时,由于一些单位办公用房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闲置房屋资产又未被利用,致使财政重复投入建设,更加大了资源的浪费。
有些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蜗居在区商业中心的旧房子里办公,不得不由财政拨款维修和租房办公;而各部门纷纷购置和计划自建
办公场所。
⒉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价值被低估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国有资产长期被无偿占有,不评估、不流动、不核算、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增值因素,账实早已不符。
这带来两大问题,一是每个单位都想有“自留地”,产权分散、流失和浪费严重,削弱了财政分配资金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及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的矛盾;二是各行政
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无偿占有国有资产及收益,无人向占有者追索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不
仅税费流失严重,还成为单位“小金库”的主要来源,私下交易使国有资产租赁收入流失严重。
收益分配中严重向个人倾斜,背离了国家政策中所强调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
⒊行政单位办公用房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造成使用面积悬殊。
例如,广州市海珠区行政单位用于办公的房屋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按编制人员4300人计算,人均面积70平方米,比国家规定的政府人均办公室面积最高标准还要高出几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用房和附属用房没有合理利用,资源没有共享。
同时,又有些单位业务用房狭小,未达到国家规定人均20平方米办公面积的水平,影响业务开展,因而要求建设和购买新的办公楼,加大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⒋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例如,广州市海珠区出租房屋建筑物18.3万平方米,帐面价值19,138万元,每年租金收入2 354万元,至今应收未收租金累计1484万元,应收未收率63%;同时,各单位自行出租物业,物业招租不公开、不规范,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合同租金高于市场水平;更有甚者,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所签出租物业合同条款不平等,承租者可以随时终止合同,不负任何经济责任,但一旦出租方提前终止合同,就要负一切经济损失。
(二)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⒈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和包袱十分沉重,已严重影响到企业资产的经营运作。
例如,广州市海珠区4家区属企业资产总额为23.36亿元,负债率为73.12%。
由于绝大部分银行借款已到期限,银行追讨欠款的官司不断发生,拖欠工程款被包工头起诉查封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到企
业资产的盘活经营,更不用说资产的保值、增值。
⒉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经营资产出资人职能没有彻底分开,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置不完善。
一些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对所监管企业只是业务指导,地方政府没有授权给国资委或国资局干部任命权,所以,大部分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没有实现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⒊资产(资本)经营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改制后企业存量资产并未真正盘活,一些债权
追收工作不够重视,责任不到人等。
⒋没有认真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监管制度未真正到位,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约束机制。
一些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考核企业指标不明确,奖惩制度不严明,有的虽然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但由于企业正在进行改制和原改制后的企业遗留问题太多,经营者精力主要放在企业改制工作和处理债权债务、拖欠工程款和银行借款、职工集资款、产权证、退休职工医保等问题,企业经营效益和资产增值保值责任难以真正落实。
三、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出路
如何改变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无效或低效状况?出路有以下几条:
⒈建立现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
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是地方政府的直属特设机构,代表地方政府依法履行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应充分授权其从事国有资产产权经营和资本运作,解决国有资产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同时明确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职能和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
⒉地方国有资产全部实行集中归口管理,既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矛盾,又为领导专心本职工作创造环境。
⒊加强对闲置资产、非经营资产转经营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一方面,对经营性资产实施集中管理,统一划归区国资局管理,签署委托授权书;另一方面,透过信息沟通,了解市场情况,通过公开招投标拍卖等方式,寻找合适对象,把闲置资产转让出售、出租或置换等,盘活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最大效能。
⒋建立统一合理调配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物业管理制度。
一方面,把多余配置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统一调配出来,统一划归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管理,统一用于出租经营;另一方面,加强办公用房管理,采取租赁形式,实行有偿使用,地方财政再根据国家规定的人均办公室面积安排单位租金经费,多占资源多付费,地方国资委或国资局将收回的资金以国有资产收益名义上缴财政,用于滚动建设,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需要。
⒌加强管理创新,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地方国有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退为进”,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清理债权债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全面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作者系广州市海珠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