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第二章统计2.3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第二章统计2.3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描述:例题: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B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统计 2.3 变量的相关性一、学习任务1. 能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 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了解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问题的思想方法,会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不要求记忆系数公式).二、知识清单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 线性相关三、知识讲解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相关关系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像正方形的边长 和面积 的关系 .另一类是变量间确实存在关系,但又不具备函数关系所要求的确定性,它们的关系是带有随机性的.例如,人的身高不能确定体重,但一般说来“身高者,体也重”.我们说身高与体重这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异同点相同点:是两者均是指两个变量的关系;不同点: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②函数关系式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其也可能是伴随关系.a S 给出下列关系: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③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______.解:②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①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是具有相关性,因而是相关关系.③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具有相关关系.下图中的两个变量是相关关系的是( )描述:3.线性相关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回归分析.将样本中的个数据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就得到了散点图.如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中的点散步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由小变大,我们将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如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中的点散步的位置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是,另一个变量的值由大变小,我们将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方程“最贴近”已知的数据点的直线方程称之为回归直线方程,简称回归方程,方程为,叫做回归系数.刻画了实际观察值与回归直线上相应点纵坐标之间的偏离程度,个离差构成的总离差越小越好,总离差通常是用离差的平方和来表示,即作为总离差,并使之达到最小.回归直线就是所有直线中取最小的那一条.由于平方又叫二乘方,所以这种使“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解:D①属于函数关系,因为每个 值对应一个 值,这是确定性的关系;②中散点图中各点分布的区域大致为从左下角到右上角,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是具有相关关系;③中散点图分布的区域大致在一条曲线附近,对于每个 ,其对应的 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这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④ 中各点的分布比较均匀,但对于每个 , 的分布没有规律,因此不属于相关关系.x y x y x y n (,)x i y i i =12⋯n =a +bx y ^b −y i y ^i y i n Q =(−a −b ∑i =1ny i x i )2Q(),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u i v i i =12⋯10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统计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①被抽取样本的总体个数较少;②从总体中逐个地抽取;③不放回抽取;④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也都相等(即等可能性)。

从而保证了抽样方法的公平性。

3.两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①抽签法(抓阄法);②随机数法4.随机数法步骤:①编号;②随机确定开始数字;③从选定的数开始读数;④根据号码得到样本。

5.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6分层抽样: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7.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1.两种估计方式:①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②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2.分析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①作图②画表格3.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频率组距,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1【=⨯=频率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组距】。

4.茎叶图:当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

它不但可以保留原始数据,而且能够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给数据的记录和表示都带来了方便。

5.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7.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平均数:如果有n 个数12,,,n x x x ,那么12,,,nx x x x n=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统计2.1.1简单随机抽样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 2.3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 2.3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会画散点图.2.根据散点图,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3.了解线性回归思想,会求回归直线的方程.知识点一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定义变量间确实存在关系,但又不具备函数关系所要求的确定性,它们的关系是带有随机性的,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知识点二 散点图及正、负相关的概念思考 粮食产量与施肥量间(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关关系有什么特点? 答案 在施肥不过量的情况下,施肥越多,粮食产量越高. 梳理 (1)散点图将样本中n 个数据点(x i ,y i )(i =1,2,…,n )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点(x ,y )叫样本点中心. (2)正相关与负相关①正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 ②负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知识点三 回归直线 回归直线的方程(1)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回归直线过样本点中心. (2)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直线对应的方程叫做回归直线的方程,简称回归方程. (3)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时,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b ^=∑i =1n(x i-x )(y i-y )∑i =1n(x i-x )2=∑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 2,a ^=y -b ^x ,其中,b ^是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a ^是线性回归方程在y 轴上的截距.1.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 × )2.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 √ )3.回归直线过样本点中心(x ,y ).( √ )类型一 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判断例1下列两个变量之间是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B.球的体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C.角度与它的正弦值之间的关系D.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考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题点相关关系的判断答案 D解析由题意知A表示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S=πr2,B表示球的体积与半径之间的,C表示角度与它的正弦值之间的关系y=sin α,都是确定的函数关系,只有关系V=4πr33D是相关关系,故选D.反思与感悟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函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跟踪训练1下列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A.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B.角的度数与它的正切值C.单产为常数时,土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D.日照时间与水稻的单位产量考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题点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辨析答案 D解析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都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两种关系是不同的,函数关系是指当自变量一定时,函数值是确定的,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因为A项V=a3,B项y=tan α,C项y=ax(a>0,且a为常数),所以这三项均是函数关系.D项是相关关系.类型二散点图的应用例25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单位:分)如下:学生A B C D E成绩数学成绩8075706560物理成绩7066686462判断它们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考点散点图题点利用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解以x轴表示数学成绩,y轴表示物理成绩,得相应的散点图如图所示.由散点图可知,各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故两者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反思与感悟(1)判断两个变量x和y间具有哪种相关关系,最简便的方法是绘制散点图.变量之间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如二次函数),还可能不相关.(2)画散点图时应注意合理选择单位长度,避免图形偏大或偏小,或者是点的坐标在坐标系中画不准,使图形失真,导致得出错误结论.跟踪训练2下列图形中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是()考点 散点图题点 利用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 答案 C解析 A 是一种函数关系;B 也是一种函数关系;C 中从散点图中可看出所有点看上去都在某条直线附近波动,具有相关关系,而且是一种线性相关;D 中所有的点在散点图中没有显示任何关系,因此变量间是不相关的. 类型三 回归直线的求解与应用例3 一台机器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的结果:转速x (转/秒) 1614128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数y (件)11985(1)画出散点图;(2)如果y 对x 有线性相关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3)在实际生产中,若它们的近似方程为y =5170x -67,允许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件,那么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2)近似直线如图所示:(3)由y ≤10得5170x -67≤10,解得x ≤14.9,所以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14转/秒内.引申探究1.本例中近似方程不变,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转速,生产有缺点的零件数近似增加多少? 解 因为y =5170x -67,所以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大约增加5170.2.本例中近似方程不变,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件数是7,估计机器的转速. 解 因为y =5170x -67,所以当y =7时,7=5170x -67,解得x ≈11.反思与感悟 求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步骤(1)收集样本数据,设为(x i ,y i )(i =1,2,…,n )(数据一般由题目给出). (2)作出散点图,确定x ,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3)把数据制成表格x i ,y i ,x 2i ,x i y i . (4)计算x ,y ,∑i =1nx 2i ,∑i =1nx i y i .(5)代入公式计算b ^,a ^,公式为⎩⎪⎨⎪⎧b ^=∑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2,a ^=y -b ^x .(6)写出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跟踪训练3 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 (单位:百万元)与销售额y (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x 2 4 5 68 y3040605070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求回归直线方程 (1)画出散点图; (2)求回归方程.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2)列出下表,并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i 1 2 3 4 5 x i 2 4 5 6 8 y i 30 40 60 50 70 x i y i 60 160 300 300 560 x 2i416253664x =5,y =50,∑i =15x 2i =145,∑i =15x i y i =1 380于是可得,b ^=∑i =15x i y i -5x y∑i =15x 2i -5x2=1 380-5×5×50145-5×52=6.5,a ^=y -b ^x =50-6.5×5=17.5.于是所求的回归方程是y ^=6.5x +17.5.1.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3,…,10),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3,…,10),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断定( )A.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B.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C.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D.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 考点 散点图题点 利用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 答案 C解析 由图1可知,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各点整体呈递减趋势,故x 与y 负相关;由图2可知,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各点整体呈递增趋势,故u 与v 正相关. 2.工人工资y (元)与劳动生产率x (千元)的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 ^=50+80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劳动生产率为1 000元时,工人工资为130元B.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80元C.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130元D.当月工资为25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 000元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B解析 因为回归直线的斜率为80,所以x 每增加1,y 平均增加80,即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提高80元.3.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y (单位:kg)与身高x (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i ,y i )(i =1,2,…,n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 ^=0.85x -85.7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B.回归直线过样本点中心(x ,y )C.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1 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 kgD.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 cm ,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8.79 kg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D解析 当x =170时,y ^=0.85×170-85.71=58.79,体重的估计值为58.79 kg.4.某地区近10年居民的年收入x 与年支出y 之间的关系大致符合y ^=0.8x +0.1(单位:亿元),预计今年该地区居民收入为15亿元,则今年支出估计是________亿元.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12.1解析 将x =15代入y ^=0.8x +0.1,得y ^=12.1.5.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1.23,且过定点(4,5),则线性回归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y ^=1.23x +0.08解析 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为1.23,即b ^=1.23, 又回归直线过定点(4,5),∴a ^=5-1.23×4=0.08, ∴y ^=1.23x +0.08.1.判断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就是绘制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可以很容易看出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是不是线性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2.求线性回归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1)知道x 与y 成线性相关关系,无需进行相关性检验,否则应首先进行相关性检验,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本身不具有相关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用其估计和预测的量也是不可信的. (2)用公式计算a ^,b ^的值时,要先计算b ^,然后才能算出a ^.3.利用回归方程,我们可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若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在x =x 0处的估计值为y^0=b^x0+a^.一、选择题1.判断下图中的两个变量,具有较强相关关系的是()考点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的应用 题点 相关性强弱的判断 答案 B解析 A ,C 是函数关系,D 中的点的分布毫无规则,横轴、纵轴表示的两个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强.2.某商品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负相关,则其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y ^=-10x +200 B.y ^=10x +200 C.y ^=-10x -200 D.y ^=10x -200考点 正相关、负相关题点 利用数据或方程判断两个变量的正负相关 答案 A解析 x 的系数为负数,表示负相关,排除B ,D ,由实际意义可知x >0,y >0,C 中,散点图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 3.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x 0 1 2 3 ym35.57已求得关于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2.2x +0.7,则m 的值为( ) A.1 B.0.85 C.0.7 D.0.5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样本点中心的性质答案 D解析 x =0+1+2+34=1.5,y =m +3+5.5+74,将其代入y ^=2.2x +0.7,可得m =0.5,故选D.4.设有一条回归直线的方程为y ^=2-1.5x ,则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 ) A.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C解析 ∵回归方程为y ^1=2-1.5x , ① ∴y ^2=2-1.5(x +1),②∴②-①得y ^2-y ^1=-1.5,即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故选C. 5.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 )x 3 4 5 6 7 8 y4.02.5-0.50.5-2.0-3.0A.a ^>0,b ^>0 B.a ^>0,b ^<0 C.a ^<0,b ^>0 D.a ^<0,b ^<0考点 散点图 题点 散点图的应用 答案 B解析 画出散点图,知a ^>0,b ^<0.6.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x 0 1 2 3 y1357若y 与x 线性相关,则y 与x 的回归直线y ^=b ^x +a ^必过( ) A.点(2,2) B.点(1.5,0) C.点(1,2) D.点(1.5,4)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样本点中心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x =0+1+2+34=1.5,y =1+3+5+74=4, ∴回归直线必过点(1.5,4).故选D. 7.已知x ,y 的取值如表所示:x 2 3 4 y645如果y 与x 线性相关,且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132,则b ^等于( )A.-12B.12C.-110D.110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求回归直线方程答案 A解析 ∵x =2+3+43=3,y =6+4+53=5,∴回归直线过点(3,5), ∴5=3b ^+132,∴b ^=-12,故选A.8.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单位:万元)与销售额y (单位:万元)的统计数据如下表:广告费用x 4 2 3 5 销售额y49263954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y ^=b ^x +a ^中的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 A.63.6万元 B.65.5万元 C.67.7万元D.72.0万元考点 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应用 题点 利用线性回归预报变量的值 答案 B解析 x =4+2+3+54=3.5,y =49+26+39+544=42.因为回归直线过点(x ,y ),所以42=9.4×3.5+a ^.解得a ^=9.1.故回归方程为y ^=9.4x +9.1. 所以当x =6时,y ^=6×9.4+9.1=65.5.9.某公司过去五个月的广告费支出x (单元:万元)与销售额y (单位:万元)之间有下列对应数据:x 2 4 5 6 8 y▲40605070工作人员不慎将表格中y 的第一个数据丢失.已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且回归方程为y ^=6.5x +17.5,有下列说法:①销售额y 与广告费支出x 正相关;②丢失的数据(表中▲处)为30;③该公司广告费支出每增加1万元,销售额一定增加6.5万元;④若该公司下月广告费支出为8万元,则销售额约为75万元.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回归直线方程为y ^=6.5x +17.5,可知b ^=6.5,则销售额y 与广告费支出x 正相关,所以①正确;设丢失的数据为m ,由表中的数据可得x =5,y =220+m 5,把点⎝⎛⎭⎫5,220+m 5代入回归方程,可得220+m5=6.5×5+17.5,解得m =30,所以②正确;该公司广告费支出每增加1万元,销售额不一定增加6.5万元,所以③不正确;若该公司下月广告费支出为8万元,则销售额约为y =6.5×8+17.5=69.5(万元),所以④不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10.在一次试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据如下:x 16 17 18 19 y50344131根据上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5x +a ^,据此模型预报当x =20时,y 的值为________. 考点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的应用 题点 利用线性回归预报变量的值 答案 26.5 解析x =16+17+18+194=17.5,y =50+34+41+314=39,∴回归直线过点(17.5,39), ∴39=-5×17.5+a ^, ∴a ^=126.5,∴当x =20时,y =-5×20+126.5=26.5.11.某工厂对某产品的产量与成本的资料分析后有如下数据:产量x (千件) 2 3 5 6 成本y (万元)78912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b ^=1.1,预测当产量为9千件时,成本约为________万元.考点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的应用 题点 利用线性回归预报变量的值答案 14.5解析 由表中数据得x =4,y =9,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a ^=4.6,∴当x =9时,y ^=1.1×9+4.6=14.5.12.期中考试后,某校高三(9)班对全班6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到数学成绩y 对总成绩x 的回归方程为y ^=6+0.4x .由此可以估计:若两个同学的总成绩相差50分,则他们的数学成绩大约相差____________分. 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回归直线的应用 答案 20解析 令两人的总成绩分别为x 1,x 2. 则对应的数学成绩估计为 y ^1=6+0.4x 1,y ^2=6+0.4x 2,所以|y ^1-y ^2|=|0.4(x 1-x 2)|=0.4×50=20.13.为了解篮球爱好者小李的投篮命中率与打篮球时间之间的关系,下表记录了小李某月1号到5号每天打篮球时间x (单位:h)与当天投篮命中率y 之间的关系:时间x 1 2 3 4 5 命中率y0.40.50.60.60.4小李这5天的平均投篮命中率为________;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小李该月6号打6 h 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为________. 考点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的应用 题点 利用线性回归预报变量的值 答案 0.5 0.53解析 y =0.4+0.5+0.6+0.6+0.45=2.55=0.5,x =1+2+3+4+55=3.由公式,得b ^=0.01,从而a ^=y -b ^x =0.5-0.01×3=0.47. 所以回归方程为y ^=0.47+0.01x .所以当x =6时,y ^=0.47+0.01×6=0.53. 三、解答题14.2018年元旦前夕,某市统计局统计了该市2017年10户家庭的年收入和年饮食支出的统计资料如下表:年收入x (万元) 2 4 4 6 6 年饮食支出y (万元) 0.9 1.4 1.6 2.0 2.1 年收入x (万元) 6 7 7 8 10 年饮食支出y (万元)1.91.82.12.22.3(1)如果已知y 与x 是线性相关的,求线性回归方程; (2)若某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预测其年饮食支出. (参考数据:∑i =110x i y i =117.7,∑i =110x 2i =406)考点 回归直线 题点 求回归直线方程解 依题意可计算得,x =6,y =1.83,x 2=36, x y =10.98,又∵∑i =110x i y i =117.7,∑i =110x 2i =406,∴b ^=∑i =110x i y i -10x y∑i =110x 2i -10x2≈0.17,a ^=y -b x =0.81,∴y ^=0.17x +0.81.∴所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17x +0.81. (2)当x =9时,y ^=0.17×9+0.81=2.34(万元)可估计大多数年收入9万元的家庭每年饮食支出约为2.34万元. 四、探究与拓展15.有时候,一些东西吃起来口味越好,对我们的身体越有害.下表给出了不同类型的某种食品的数据.第一列表示此种食品所含热量的百分比,第二列数据表示由一些美食家以百分制给出的对此种食品口味的评价.品牌 所含热量的百分比口味记录 A 25 89 B3489C 2080D 1978E 2675F 2071G 1965H 2462I 1960J 1352(1)根据上表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食品所含热量的百分比与食品口味之间的近似关系吗?(2)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解(1)画出散点图.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食品所含热量的百分比与口味值之间总体趋势近似地成一条直线,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线性相关的.(2)如图,我们用一条直线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相关关系.16.某数学老师身高176 cm,他爷爷、父亲和儿子的身高分别是173 cm、170 cm和182 cm.因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有关,试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他孙子的身高.解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父亲与儿子的对应数据可列表如下:父亲的身高(x)173170176儿子的身高(y)170176182x=173,y=176,∴b=∑i=13(x i-x)(y i-y)∑i=13(x i-x)2=3×6(-3)2+32=1,a=y-b x=176-173=3,∴线性回归方程为y=x+3,从而可预测他孙子的身高为182+3=185(cm).。

高二数学3-2知识点

高二数学3-2知识点

高二数学3-2知识点高二数学3-2知识点主要包括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特殊数列和递推关系、数列的性质与运算等内容。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提供一些例题进行实际应用。

一、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可以根据数列的位置n,直接计算出数列的第n项的公式。

1.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

例题1:求等差数列{2, 5, 8, 11, ...}的第10项。

解:首项a₁=2,公差d=5-2=3。

代入通项公式an = a₁ + (n-1)d,可得第10项为a₁₀ = 2 + (10-1)×3 = 2 + 27 = 29。

1.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a₁×q^(n-1)。

例题2:求等比数列{2, 4, 8, 16, ...}的第8项。

解:首项a₁=2,公比q=4/2=2。

代入通项公式an = a₁×q^(n-1),可得第8项为a₈ = 2×2^(8-1) = 2×2^7 = 2×128 = 256。

二、特殊数列和递推关系特殊数列是指具有特定规律的数列,而递推关系则是利用前一项或多项来推导出后一项的关系。

掌握这些特殊数列和递推关系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2.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通常将首项定义为1,第二项也定义为1。

即数列{1, 1, 2, 3, 5, 8, 13, ...}。

2.2 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对于等差数列{a₁, a₂, a₃, ...},其递推关系可以通过前一项得出后一项的值。

设数列的公差为d,则递推关系为:aₙ₊₁ = aₙ + d。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配套课件:2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配套课件:2章末归纳总结

(3)循环结构:在算法中,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
复执行步骤的结构为循环结构. 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控制着循环的开始和结束的 变量称为循环变量,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的判断条件称为 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必修3
描述出来.设计算法时要注意:(1)应当先建立过程模型,也就
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把它细化为一个连续的步骤,从而 设计出算法; (2) 算法的顺序性和普遍性,步骤的顺序不能颠
倒,设计出的算法需具有解决一类问题的功能.
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必修3
循环结构常常用在一些有规律的科学计算中,如:累加求
和,累乘求积,多次输入等.
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必修3
4.基本算法语句
基本算法语句包括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 语句和循环语句. (1)赋值语句:在算法中用来赋给某一变量值的语句叫作赋 值语句,其一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
复合件2 Else 语句3 End If End If
第二章 章末归纳总结
Then
Then
语句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必修3
(3)循环语句:在算法中用来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叫作循环 语句,其一般格式有两种,For 语句和 Do Loop 语句: For 语句: For循环变量=初始值To终值 循环体 Next Do Loop 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While条件为真

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导语】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高考数学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以下是《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相切(内切和外切)、相交、内含。

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一、设两个圆的半径为R和r,圆心距为d。

1、d>R+r两圆外离;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大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2、d=R+r两圆外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3、d=R-r两圆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差。

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用有无公共点来判断:1、无公共点,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

2、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

3、有两个公共点的叫相交。

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2.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

即。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高三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第一章:三角函数。

考试必考题。

诱导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一些性质只要记住会画图就行,难度在于三角函数形函数的振幅、频率、周期、相位、初相,及根据最值计算A、B的值和周期,及恒等变化时图像及性质的变化,这一知识点内容较多,需要多花时间,首先要记忆,其次要多做题强化练习,只要能踏踏实实去做,也不难掌握,毕竟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高三数学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解析

高三数学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解析

高三数学必修三其次单元的学问点解析在学习上我们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洁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建好错题档案,做好查漏补缺。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必修三其次单元的学问点解析,期望大家能够宠爱!高三数学必修三其次单元的学问点解析11.进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状况,不要遗忘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展求解.2.在应用条件时,易A无视是空集的状况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4.简洁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分?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推断充分与必要条件?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认形式”的区分.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无视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7.推断函数奇偶性时,易无视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无视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那么确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愿定单调10.你娴熟地把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需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根本应用你把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留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商量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把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无视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无视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留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

假设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留意到:“一正;二定;三等”.19.确定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20.解分式不等式应留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留意事项是什么?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根底,分类商量是关键”,留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确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需留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留意“同号可倒”即ab0,a0.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留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状况进展商量了吗?25.在“,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留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 2.2.2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 2.2.2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学习目标 1.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知识点一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思考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量与样本的每一个数据有关,它有何缺点?答案 平均数与样本的每一个数据有关,它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总体的信息,但是平均数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较大.梳理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定义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如果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1n (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知识点二 方差、标准差 标准差、方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s =1n[(x 1-x )2+(x 2-x )2+…+(x n -x )2]. (2)标准差的平方s 2叫做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3)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在平均数附近.s =0时,每一组样本数据均为x . 知识拓展:平均数、方差公式的推广(1)若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mx 1+a ,mx 2+a ,mx 3+a ,…,mx n +a 的平均数是m x +a . (2)设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s 2=1n[(x 21+x 22+…+x 2n )-n x 2]; b .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也为s 2; c .数据ax 1,ax 2,…,ax n 的方差为a 2s 2.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数.( × )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3.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小,数据越稳定,且稳定在平均数附近.(√)类型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应用命题角度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例1某公司的各层人员及工资数构成如下:人员:经理1人,周工资22 000元;高层管理人员6人,周工资均为1 800元;高级技工5人,周工资均为1 500元;工人10人,周工资均为1 000元;学徒1人,周工资为500元.(1)计算该公司员工周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这个问题中,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吗?考点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题点具体数据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解(1)众数为1 000,中位数为1 500,平均数为22 000×1+1 800×6+1 500×5+1 000×10+500×1≈2 209.1+6+5+10+1(2)虽然平均数为2 209,但由给出的数据可见,只有经理的周工资在平均数以上,其余的都在平均数以下,故用平均数不能客观地反映该公司的工资水平.反思与感悟(1)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2)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部分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的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4)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5)因为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数、中位数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全体样本数据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的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跟踪训练1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所示:成绩(单位:m)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23234111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考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 题点 具体数据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解 在17个数据中,1.7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5.上面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中第9个数据1.70是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x =117(1.50×2+1.60×3+…+1.90×1)=28.7517≈1.69(m).答 17名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依次为1.75 m ,1.70 m,1.69 m. 命题角度2 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例2 已知一组数据:125 121 123 125 127 129 125 128 130 129 126 124 125 127 126 122 124 125 126 128 (1)填写下面的频率分布表:分组 频数 频率 [121,123) [123,125) [125,127) [127,129) [129,131] 合计(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或频率分布表求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考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题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解 (1)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 频数 频率 [121,123) 2 0.10 [123,125) 3 0.15 [125,127) 8 0.40 [127,129)40.20[129,131] 3 0.15 合计201.00(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3)在[125,127)中的数据最多,取这个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众数的近似值,得众数126,事实上,众数的精确值为125.图中虚线对应的数据是125+2×58=126.25,事实上中位数为125.5.使用“组中值”求平均数:x =122×0.1+124×0.15+126×0.4+128×0.2+130×0.15=126.3, 平均数的精确值为x =125.75.反思与感悟 (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数字特征 ①众数是最高的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②中位数左右两侧直方图的面积相等;③平均数等于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2)利用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均为估计值,与实际数据可能不一致.跟踪训练2 一批乒乓球,随机抽取100个进行检查,球的直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试估计这个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考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题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解 众数=39.99+40.012=40;中位数为39.99+0.225=39.998;四个矩形的面积分别是0.02×5=0.1, 0.02×10=0.2, 0.02×25=0.5, 0.02×10=0.2. 平均数为39.96×0.1+39.98×0.2+40×0.5+40.02×0.2=39.996.类型二 标准差、方差的应用例3 计算数据89,93,88,91,94,90,88,87的方差和标准差(标准差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方差与标准差 题点 求方差与标准差解 ①x =90+18[(-1)+3+(-2)+1+4+0+(-2)+(-3)]=90+18×0=90;②计算x i -x (i =1,2,…,8),得各数据为-1,3,-2,1,4,0,-2,-3; ③计算(x i -x )2(i =1,2,…,8),得各数据为1,9,4,1,16,0,4,9; ④计算方差:s 2=18(1+9+4+1+16+0+4+9)=448=5.5;⑤计算标准差:s = 5.5≈2.3.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5.5,标准差约为2.3.反思与感悟 (1)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2)样本标准差反映了各样本数据围绕样本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越小,表明各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周围越集中;反之,标准差越大,表明各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的两边越分散. (3)若样本数据都相等,则s =0.(4)当样本的平均数相等或相差无几时,就要用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是由标准差来衡量的.跟踪训练3 某化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取一包产品,称其质量,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单位:kg): 甲:102 101 99 98 103 98 99 乙:110 115 90 85 75 115 110试计算甲、乙两个车间产品质量的平均数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产品比较稳定. 考点 方差与标准差 题点 求方差与标准差 解 x 甲=17(102+101+99+98+103+98+99)=100; x乙=17(110+115+90+85+75+115+110)=100; s 2甲=17[[(102-100)2+(101-100)2+(99-100)2+(98-100)2+(103-100)2+(98-100)2+(99-100)2] =17(4+1+1+4+9+4+1)≈3.43; s 2乙=17[(110-100)2+(115-100)2+(90-100)2+(85-100)2+(75-100)2+(115-100)2+(110-100)2] =17(100+225+100+225+625+225+100)≈228.57.所以s2甲<s2乙,故甲车间产品较稳定.1.某市2017年各月的平均气温(℃)数据的茎叶图如图: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19B.20C.21.5D.23考点中位数题点求茎叶图中的中位数答案 B解析由茎叶图知,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有5个月,在20℃以上的也有5个月,恰好是20℃的有2个月,由中位数的定义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0.故选B.2.设样本数据x1,x2,…,x10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和4,若y i=x i+a(a为非零常数,i=1,2,…,10),则y1,y2,…,y10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1+a,4B.1+a,4+aC.1,4D.1,4+a考点平均数题点由两组数的关系求平均数和方差答案 A解析∵x1,x2,…,x10的平均数x=1,方差s21=4,且y i=x i+a(i=1,2,…,10),∴y1,y2,…,y10的平均数y=110·(y1+y2+…+y10)=110·(x1+x2+…+x10+10a)=110·(x1+x2+…+x10)+a=x+a=1+a,其方差s22=110·[(y1-y)2+(y2-y)2+…+(y10-y)2]=110[(x1-1)2+(x2-1)2+…+(x10-1)2]=s21=4.故选A.3.某校从高一年级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其成绩(均为整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此估计此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A.73.3,75B.73.3,80C.70,70D.70,75考点 中位数题点 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中位数 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小于70的有24人,大于80的有18人,则在[70,80)之间的有18人,所以中位数落在[70,80)这组内,且为70+103≈73.3;众数就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的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70+802=75.4.若样本数据x 1,x 2,…,x 10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2x 1-1,2x 2-1,…,2x 10-1的标准差为________. 考点 方差与标准差 题点 求标准差 答案 16解析 设样本数据x 1,x 2,…,x 10的标准差为s ,则s =8, 可知数据2x 1-1,2x 2-1,…,2x 10-1的标准差为2s =16. 5.某校医务室抽查了高一10位同学的体重(单位:kg)如下: 74,71,72,68,76,73,67,70,65,74.(1)求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 (2)估计高一所有学生体重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 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利用定义求平均数与方差解 (1)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的平均数为x =110×(74+71+72+68+76+73+67+70+65+74)=71. 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从小到大依次为65,67,68,70,71,72,73,74,74,76,位于中间的两个数是71,72, ∴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的中位数为71+722=71.5.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的方差为 s 2=110×[(74-71)2+(71-71)2+(72-71)2+(68-71)2+(76-71)2+(73-71)2+(67-71)2+(70-71)2+(65-71)2+(74-71)2]=11,这10个学生体重数据的标准差为s =s 2=11.(2)由样本估计总体得高一所有学生体重数据的平均数为71,中位数为71.5,方差为11,标准差为11.1.标准差的平方s 2称为方差,有时用方差代替标准差测量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与标准差的测量效果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2.现实中的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往往很多,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是未知的,我们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但要求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3.在抽样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是具有随机性的,因此样本的数字特征也有随机性,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是一种统计思想,没有唯一答案.一、选择题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得95分的有1人,得90分的有2人,得85分的有4人,得80分和75分的各1人,则该小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A.85分,85分,85分 B.87分,85分,86分 C.87分,85分,85分D.87分,85分,90分考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 题点 具体数据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答案 C解析 平均数为100+95+90×2+85×4+80+7510=87,众数为85,中位数为85,故选C.2.某台机床加工的五批同数量的产品中次品数的频率分布如表:次品数0123 4频率0.50.20.050.20.05则次品数的平均数为()A.1.1B.3C.1.5D.2考点平均数题点由表或图估计平均数答案 A解析设数据x i出现的频率为p i(i=1,2,…,n),则x1,x2,…,x n的平均数为x1p1+x2p2+…+x n p n=0×0.5+1×0.2+2×0.05+3×0.2+4×0.05=1.1,故选A.3.样本中共有5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的标准差为()A.65 B.65C.2D. 2 考点方差与标准差题点求方差与标准差答案 D解析∵样本a,0,1,2,3的平均数为1,∴a+65=1,解得a=-1.则样本的方差s2=15×[(-1-1)2+(0-1)2+(1-1)2+(2-1)2+(3-1)2]=2,故标准差为 2.故选D.4.某省农科所经过5年对甲、乙两棉种的实验研究,将连续5年棉花产量(千克/亩)的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则平均产量较高与产量较稳定的分别是()A.甲棉种;甲棉种B.乙棉种;甲棉种C.甲棉种;乙棉种D.乙棉种;乙棉种考点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题点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答案 C解析根据茎叶图的数据知,甲棉种产量为68,69,70,71,72;乙棉种产量为68,68,69,69,71.∴甲棉种的平均值x 甲=15×(68+69+70+71+72)=70; 乙棉种的平均值x乙=15×(68+68+69+69+71)=69. 甲的方差s 2甲=15×[(68-70)2+(69-70)2+(70-70)2+(71-70)2+(72-70)2]=2, 乙的方差s 2乙=15×[(68-69)2+(68-69)2+(69-69)2+(69-69)2+(71-69)2]=1.2. ∴甲棉种平均产量较高,乙棉种产量较稳定.故选C.5.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的众数、中位数的估计值为( )A.62,62.5B.65,62C.65,62.5D.62.5,62.5考点 众数、中位数的综合应用 题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众数、中位数 答案 C解析 ∵最高的矩形为第三个矩形, ∴时速的众数的估计值为65.前两个矩形的面积为(0.01+0.03)×10=0.4. ∵0.5-0.4=0.1,0.10.4×10=2.5,∴中位数的估计值为60+2.5=62.5.故选C.6.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a >b >c B.b >c >a C.c >a >bD.c >b >a 考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 题点 具体数据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答案 D解析 由已知得a =110×(15+17+14+10+15+17+17+16+14+12)=14.7,b =12×(15+15)=15,c =17,∴c >b >a .故选D. 7.高三学生李丽在一年的五次数学模拟考试中的成绩(单位:分)为:x ,y,105,109,110.已知该同学五次数学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为108,方差为35.2,则|x -y |的值为( ) A.15 B.16 C.17 D.18 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平均数与方差中的方程问题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x +y +105+109+1105=108,① (x -108)2+(y -108)2+9+1+45=35.2,②由①②解得⎩⎪⎨⎪⎧ x =99,y =117,或⎩⎪⎨⎪⎧x =117,y =99,所以|x -y |=18.故选D.8.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57.2,3.6 B.57.2,56.4 C.62.8,63.6D.62.8,3.6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平均数与方差中的方程问题 答案 D解析 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增加60,而方差保持不变.9.甲、乙两名同学在5次体育测试中的成绩统计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x 甲,x 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甲<x 乙;乙比甲成绩稳定B.x 甲>x 乙;甲比乙成绩稳定C.x 甲>x 乙;乙比甲成绩稳定D.x 甲<x 乙;甲比乙成绩稳定 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题点 平均数和方差在决策中的意义 答案 A解析 甲同学的成绩为78,77,72,86,92,乙同学的成绩为78,82,88,91,95, 所以x 甲=15×(78+77+72+86+92)=81, x乙=15×(78+82+88+91+95)=86.8. 所以x 甲<x 乙,从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来看,乙同学的成绩更集中于平均值附近,这说明乙比甲成绩稳定.二、填空题10.一组数据2,x,4,6,10的平均数是5,则此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__. 考点 方差与标准差 题点 求方差与标准差 答案 2 2解析 ∵一组数据2,x,4,6,10的平均数是5, ∴2+x +4+6+10=5×5,解得x =3,∴此组数据的方差s 2=15×[(2-5)2+(3-5)2+(4-5)2+(6-5)2+(10-5)2]=8,∴此组数据的标准差s =2 2.11.如图所示的茎叶图是甲、乙两组各5名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70分~99分),若甲、乙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一样,则a =________;甲、乙两组学生的成绩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_.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平均数和方差在决策中的意义 答案 5 甲组解析 由题意可知75+88+89+98+90+a5=76+85+89+98+975=89,解得a =5.因为s 2甲=15×[(-14)2+(-1)2+0+92+62]=3145,s 2乙=15×[(-13)2+(-4)2+0+92+82]=3305, 所以s 2甲<s 2乙,故成绩相对整齐的是甲组.12.已知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1,0,4,x,7,14,中位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求平均数与方差 答案 5743解析 ∵-1,0,4,x,7,14的中位数为5, ∴4+x 2=5,∴x =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4+6+7+146=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6×(36+25+1+1+4+81)=743.三、解答题13.现有某城市100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以[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直方图中x 的值;(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3)在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户居民,则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内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 考点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综合应用 题点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综合应用解 (1)由(0.002+0.009 5+0.011+0.012 5+x +0.005+0.002 5)×20=1得x =0.007 5, 故直方图中x 的值是0.007 5.(2)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为220+2402=230.∵(0.002+0.009 5+0.011)×20=0.45<0.5,∴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在[220,240)内,设中位数为a ,由(0.002+0.009 5+0.011)×20+0.012 5×(a -220)=0.5,得a =224, 即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为224.(3)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内的有0.012 5×20×100=25(户),月平均用电量在[240,260)内的有0.007 5×20×100=15(户),月平均用电量在[260,280)内的有0.005×20×100=10(户),月平均用电量在[280,300]内的有0.002 5×20×100=5(户),抽取比例为1125+15+10+5=15,∴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内的用户中应抽取25×15=5(户).四、探究与拓展14.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 和x 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 和s B ,则( )A.x A >x B ,s A >s BB.x A <x B ,s A >s BC.x A >x B ,s A <s BD.x A <x B ,s A <s B考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题点 平均数与方差的综合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题图知,A 组的6个数分别为2.5,10,5,7.5,2.5,10;B 组的6个数分别为15,10,12.5,10,12.5,10, 所以x A =2.5+10+5+7.5+2.5+106=254,x B =15+10+12.5+10+12.5+106=353.显然x A <x B .又由图形可知,B 组数据的分布比A 组的均匀,变化幅度不大,故B 组数据比较稳定,方差较小,从而标准差较小,所以s A >s B .15.某企业三个分厂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三个分厂的产量分布如图所示.现在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三个分厂生产的产品中共抽取100件进行使用寿命的测试,则第一分厂应抽取的件数为________;测试结果为第一、二、三分厂取出的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 020小时,980小时,1 030小时,估计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________小时.考点平均数题点由表或图估计平均数答案50 1 015解析由分层抽样可知,第一分厂应抽取100×50%=50(件).由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可知这批电子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 020×50%+980×20%+1 030×30%=1 015(小时).。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_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_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共面直线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4.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5.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b5E2RGbCAP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6.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7.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8.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9.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10.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2019-2020学年数学高中人教A版必修3学案:第二章本章小结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数学高中人教A版必修3学案:第二章本章小结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统计本章小结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法的一般步骤;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2.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4.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抽样.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悟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归纳概括能力.5.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作出对总体的估计.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实际生活需要数学,认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6.了解回归方程的建立步骤以及作用.合作学习一、典型题归纳(一)判断抽样方法及其过程【例1】某政府机关在编人员共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20人,普通工作人员70人,上级部门为了了解该机关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20人进行调查,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A.系统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随机数法【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总体的个体数不多时宜用简单随机抽样法②在总体均分后的每一部分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③百货商场的抓奖活动是抽签法④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率相等(有剔除时例外)A.1B.2C.3D.4(二)频率分布直方图【例3】某中学高一女生共有450人,为了了解高一女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部分高一女生测量身高,所得数据(单位:cm)整理后列出频率分布表如下:165.5~169.5 m n合计M N(1)求出表中字母m,n,M,N所对应的数值;(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估计该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cm范围内有多少人?【例4】(1)列出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h以上的概率.(三)回归方程【例5】下面变量间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出租车费与行驶的里程B.房屋面积与房屋价格C.身高与体重D.铁的大小与质量【例6】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吨标准煤)(1)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回归方程;(3)已知该厂技改前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为90吨标准煤.试根据(2)求出的回归方程,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多少吨标准煤?二、章末巩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①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学生情况,从每班抽2人进行座谈;②一次数学竞赛中,某班有10人成绩在110分以上,40人成绩在90~100分,12人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12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服务人员为参加400m决赛的6名同学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数据4,6,6,7,9,4的众数是4和6;②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③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④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③④3.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是()4.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5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A.80B.40C.60D.205.甲、乙两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去年的国际联赛中,甲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3.2,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3;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1.8,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甲队的技术比乙队好;②乙队发挥比甲队稳定;③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④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A.1B.2C.3D.46.已知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时速在[60,70)内的汽车辆数大约是()A.8B.80C.65D.707.设有两组数据x1,x2,…,x n与y1,y2,…,y n,它们的平均数分别是和,则新的一组数据2x1-3y1+1,2x2-3y2+1,…,2x n-3y n+1的平均数是()A.2-3B.2-3+1C.4-9D.4-9+18.某校高一、高二年级各有7个班参加歌咏比赛,他们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对这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高一的中位数大,高二的平均数大B.高一的平均数大,高二的中位数大C.高一的平均数、中位数都大D.高二的平均数、中位数都大9.:则y 对x 的回归方程为( )A. ^=x-1B. ^=x+1C. ^=88+xD. ^=17610.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g)数据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 g 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 g 并且小于104 g 的产品个数是( )A.90B.75C.60D.4511.为了了解某校高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在该校学生中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已知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800名、600名、500名,若从高三学生中共抽取25名,则从高一学生中抽取的人数是( )A.30B.40C.60D.7512.某校开展“爱我中华,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 给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分,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 )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 应该是( )A.4B.3C.2D.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之间有如下一组数据:则回归方程为 .14.甲、乙两种冬小麦试验品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其中产量比较稳定的小麦品种是.15.某校从参加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中抽出80名学生,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估计这次测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16.从某校1000名高一学生中抽取10人参加一项主题为“学雷锋,树新风”的志愿者活动.在使用的系统抽样案例中按以下规定取得样本编号:如果在起始组中随机抽取的号码为L(编号从0开始),那么第K组(组号K从0开始,K=0,1,2,…,9)抽取的号码的百位数为组号,后两位数为L+31K的后两位数.若L=18,则K=8时所抽取的样本编号为.(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7.某制造商为运动会生产一批直径为40mm的乒乓球,现随机抽样检查20个,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保留两位小数)如下:40.0240.0039.9840.0039.9940.0039.9840.0139.9839.9940.0039.9939.9540.0140.0239.9840.0039.9940.0039.96(1)(2)假定乒乓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2mm为合格品,若这批乒乓球的总数为10000,试根据抽样检查结果估计这批产品的合格数.18.某班甲、乙两学生的高考备考成绩(单位:分)如下:甲:512554528549536556534541522538乙:515558521543532559536548527531(1)用茎叶图表示两学生的成绩;(2)分别求两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19.农科院的专家为了了解新培育的甲、乙两种麦苗的长势情况,从甲、乙两种麦苗的试验田中各抽取6株麦苗测量麦苗的株高(单位:cm),数据如下:甲:9,10,11,12,10,20乙:8,14,13,10,12,21(1)画出所抽取的甲、乙两种麦苗株高的茎叶图;(2)分别计算所抽取的甲、乙两种麦苗株高的平均数与方差,并由此判断甲、乙两种麦苗的长势情况.20.一台机器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零(1)画出散点图;(2)如果y对x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回归方程;(3)若实际生产中,允许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个,那么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参考答案一、典型题归纳(一)判断抽样方法及其过程【例1】C【例2】C(二)频率分布直方图【例3】解:(1)由题意得M==50,落在区间165.5~169.5内数据频数m=50-(8+6+14+10+8)=4,频率为n=0.08,N=1.00.(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3)该校高一女生身高在149.5~165.5cm之间的比例为0.12+0.28+0.20+0.16=0.76,则该校高一女生在此范围内的人数为450×0.76=342.【例4】解:(1)(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由频率分布表可知,寿命在400h以上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为0.20+0.15=0.35,故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h以上的概率为0.35.(三)回归方程【例5】C【例6】解:(1)散点图如图:(2)=4.5,=3.5,^----=0.7,^=3.5-0.7×4.5=0.35,∴回归方程为 ^=0.7x+0.35.(3)90-(0.7×100+0.35)=19.65(t), ∴降低了19.65吨标准煤. 二、章末巩固 (一)选择题1.D2.A3.B4.B5.D6.B7.B8.A9.C 10.A 11.B 12.D (二)填空题13. ^=6.5x+17.5 14.甲 15.72 16.866 (三)解答题 17.解:(1)(2)∵抽样的20个产品中在[39.98,40.02]范围内的有18个, ∴合格率为×100%=90%,∴10 000×90%=9 000(个).即根据抽样检查结果可以估计这批产品的合格数为9 000.18.解:(1)两学生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2)将甲、乙两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甲:512 522 528 534 536 538 541 549 554 556 乙:515 521 527 531 532 536 543 548 558 559从以上排列可知甲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537(分),乙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534(分).甲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 500+=537(分),乙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 500+=537(分).19.解:(1)茎叶图如图所示:(2) 甲=12(cm),乙=13(cm),甲 ≈13.67, 乙 ≈16.67.因为 甲 乙,所以乙种麦苗平均株高较高,又因为 甲 乙 ,所以甲种麦苗长得较为整齐. 20.解:(1)散点图如下:(2)由散点图可知,设所求回归方程为 ^^x+ ^,则由上表可得^- -,^=8.25-×12.5=-.所以回归方程为 ^x-.(3)由y ≤10,得x-≤10,解得x ≤14.9,所以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14.9转/秒内.。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二章统计2.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二章统计2.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⑤确定样本:从总体中找出与号签上的号码对应的个体,组成样本.
随机数表法是随机数表由数字 0 ,1 ,2,3,⋯,9 这 10 个数字组成,并且每个数字在表中 各个位置上出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通过随机数表,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使用的原则,将几个数
组成一组,然后通过随机数表抽取样本.随机数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它很好的解决了当总体中
样.因为 50 名官兵是从中挑出来的,是最优秀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同,不符合简单 随机抽样中“等可能抽样”的要求.(3)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并且
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是不放回、等可能的抽取.
2013年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俄罗斯举行,为了支持这次运动会,某大学从报名的 20 名大 三学生中选取 6 人组成志愿小组,请用抽签法设计抽样方案. 解:(1)将 20 名志愿者编号,编号为 1,2,3,4,⋯,20; (2)将 20 个号码分别写在 20 张形状相同的卡片上,制成号签; (3)将 20 张卡片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拌均匀; (4)从盒子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6 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号码;
A.2
B.3
C.6
D.7
解:C
间隔相等,所以 126 − 8 × 15 = 6.
4.分层抽样
描述: 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 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当总体由明显差 别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样本更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采用分层抽样.
③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
④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等可能的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均为
n N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第二章:数学函数1.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 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组成。

- 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入值的集合,值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

- 函数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如函数表达式、函数图像等。

2.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

- 函数的值域是定义域的子集。

- 水平线检验法可以判断函数图像是否为函数。

- 函数的奇偶性可以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内的区间上的函数值的奇偶性来判断。

3.函数的分类- 常函数:函数的输出值恒为一个常数。

- 一次函数:函数的表达式为y = kx + b,其中k为常量,b为常数。

- 二次函数:函数的表达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为0。

- 反比例函数:函数的表达式为y = k/x,其中k为常数,且k不为0。

- 幂函数:函数的表达式为y = x^a,其中a为常数。

4.函数的性态-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内递增或递减。

- 函数的最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增减区间及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 函数的对称性:函数在坐标系上的对称特点。

5.函数的运算- 函数的和、差、积、商和复合等运算。

- 线性函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反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6.函数的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确定两个点或一个点和斜率来确定。

-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可以通过顶点和轴对称性来确定。

-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曲线,可以通过确定一个特殊点和变化趋势来确定。

- 幂函数的图像形状与指数a的正负和大小有关。

以上是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任何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主要讲解了函数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对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附上一些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是具有唯一性的。

函数通常用f(x)或y来表示,其中x称为自变量,表示函数的输入值,y称为因变量,表示函数的输出值。

2.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对应关系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自变量取值的集合,对应的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取值集合。

对于给定的自变量,函数能够唯一地确定一个因变量,这种关系称为对应关系。

3. 函数的表示函数可以通过函数图象、解析式、列表和数列等方式来表示。

4. 函数的性质函数可以分为奇函数和偶函数。

奇函数满足f(-x)=-f(x),而偶函数满足f(-x)=f(x)。

奇偶函数在函数图象上有对称特点。

5. 反函数若函数f(x)的定义域D和值域R满足:对于f(x1)=y1,必存在唯一的x2使得f(x2)=y2,则函数f(x)存在反函数g(x),满足g(y1)=x1,g(y2)=x2。

反函数的图象是原函数的图象关于y=x 的对称。

6. 复合函数给定两个函数f(x)和g(x),则两个函数可以进行复合运算。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为g(x)的定义域,值域为f(x)的值域。

7. 隐函数隐函数是由x和y之间的关系方程所确定的函数。

对于隐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和解方程等方式来求解。

8.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一个固定底数为底的幂函数,可表示为y=a^x,其中a是底数,x是指数,a>0且a≠1。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可表示为y=loga(x),其中a>0且a≠1。

练习题:1. 判断下列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a) f(x) = x^2 + 2x + 1b) g(x) = sin(x)c) h(x) = |x|d) k(x) = x^3 - x2.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a) f(x) = 2x + 1b) g(x) = 3x^23. 求下列复合函数:a) f(x) = 2x + 1,g(x) = x^2b) f(x) = sin(x),g(x) = x^24. 求解下列隐函数:a) x + y = 5b) x^2 + y^2 = 95. 求下列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值:a) y = 2^3b) y = log2(8)以上是关于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教材习题点拨 新人教B版必修3-新人教B版高中必修3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教材习题点拨 新人教B版必修3-新人教B版高中必修3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教材习题点拨新人教B版必修3练习A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解:一般地,从元素个数为N的总体中不放回地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2.在一般“调查”时,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解:做一般“调查”最好是对每一个个体逐一进行“调查”,但这样做有时费时、费力,有时根本无法实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的前提下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抽样调查.3.如果想了解你所在班上同学喜欢听数学课的比例,计划抽取8名同学做调查.请你用抽签法抽取一个样本.解:(1)将班内60名同学的学号1,2,…,60分别写在相同的60X纸片上.(2)将60X纸片放在一个容器里均匀搅拌之后,就可以抽样.(3)抽出一X纸片,记下上面的,然后均匀搅拌,继续抽取第2X纸片,记下这个,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取得8个时终止.(4)于是,和这8个对应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练习B1.某居民区有730户居民,居委会计划从中抽取25户调查其家庭收入状况,你能帮助居委会抽出一个简单随机样本吗?解:随机数表法:(用教材第87页的随机数表)(1)将730户居民编号为001,002, (730)(2)给出的随机数表是5个数一组,使用各个5位数组的后3位,从各个数组中任选一个后3位小于或等于730的数作为起始,如从第2行的第6组开始,取出572作为25户中的第1个代号;(3)继续向右读,每组后3位符合要求的数取出,前面已经取出的跳过,到行末转下一行从左向右继续读,得数据:572,483,459,073,242,372,048,088,600,636,171,247,303,422,421,183,546,385,120,042 ,320,500,219,225,059.编号为以上所选的25个的居户被选中.2.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制作一X1 000个一位数的随机数表,并检查0~9这10个数在表中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同?解:相同.练习A1.什么是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有什么优点?解: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的优点:它很好地解决了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较大时,用简单随机抽样不方便的问题.2.从编号为1~900的总体中用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样本.解:按编号顺序分成9组,每组100个号,先在第一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出k(1≤k≤100)号,其余的k+100n(n=1,2,…,8)也被抽到,即可得所需样本.练习B1.某批产品共有1 563件,产品按出厂顺序编号,为从1~1 563.检测员要从中抽取15件产品作检测,请你给出一个系统抽样方案.解:S1 将产品的调整为0001,0002,0003, (1563)S2 从总体中剔除3件产品(剔除方法可用随机数表法),将剩下的1 560件产品重新编号(分别为0001,0002,…,1560),并分成15段;S3 在第一段0001,0002,...,0104,这104个编号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出一个(如0003)作为起始,则各段对应编号分别为0003,0107,0211, (1459)S4 将编号为0003,0107,0211,…,1459的个体抽出,即得到一个容量为15的样本.2.要考察某商场2003年的日销售额,从一年时间中抽取52天的销售额作为样本,请给出你的系统抽样方案.并说说你的抽样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解:S1 用随机数表法从365天中随机剔除1天;S2 将其余的364天编号,为001,002,003,…,364,并将依次分为52段;S3 在第一段001,002,…,007这7个中用抽签法选取一个,如002;S4 将为002,009,016,…,359的日期找出,组成样本.该抽样方案的优点是: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缺点是:所抽取的日期与日常用的日期相比规律性差,不便于该方案的操作.练习A1.某校高一学生共500名,经调查,喜欢数学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30%,不喜欢数学的人数占40%,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占30%.为了考查学生的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如何用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解:由题意知喜欢数学的学生有150人,不喜欢数学的有200人,介于两者之间的有150人.三个层次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4∶3.所以应抽喜欢数学的学生15人,不喜欢数学的学生20人,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15人.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分别从对应的部分抽取相应的人数即可.2.某公司有员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调查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中抽取100名员工,用分层抽样应当怎样抽取?解:S1 确定抽样比100500=15,所以不到35岁的应抽取125÷5=25(人),35~49岁的应抽取280÷5=56(人),50岁以上的应抽取95÷5=19(人);S2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分别抽取不到35岁的25人,35~49岁的56人;50岁以上的19人.这些人便组成了我们要抽取的样本.3.某大学就餐中心为了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以分层抽样的方式从1 500名新生中抽取200名进行调查,新生中的南方学生有500名,北方学生有800名,西部地区的学生有200名,应如何抽取?解:由题意知南方学生有500名,北方学生有800名,西部地区的学生有200名.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的比为200∶1 500=2∶15.所以应抽取南方学生约67名,北方学生约106名,西部地区的学生约27名.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对应的部分抽取相应的人数即可.练习B某市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征集电视节目的现场参与观众,报名的共有12 000人,分别来自4个城区,其中东城区2 400人,西城区4 605人,南城区3 795人,北城区1 20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中抽取60人参加现场节目,应当如何抽取?解:从12 000人中抽取60人,抽取比例为12 000∶60=200∶1,所以应在东城区抽取 2 400÷200=12(人),在西城区抽取 4 605÷200≈23(人),在南城区抽取 3 795÷200≈19(人),在北城区抽取1 200÷200=6(人).用系统抽样法分别从对应的部分抽取相应的数即可.练习A1.想一想怎样可以得到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解:设计调查问卷请每位同学填写自己的身高,然后汇总即可.2.你还能想到哪些可以得到数据资料的途径?解:如:教材或教材提供的数据;课堂数据(它们是在教室中收集的,主要与班上的学生有关,而不问结论是否对于更大的群体也成立).练习B为了了解中学生如何度过课余时间,请你设计一份关于中学生课余活动的调查问卷,实际调查后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解:提示: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设计的题目意思要明确,覆盖面要广,不要有答题倾向即可.习题2-1A1.为了考察某地10 000名高一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出了200名学生做调查.这里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一般要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来研究总体?解:统计的总体是指该地10 000名高一学生的体重;个体是指这10 000名学生中每一名学生的体重;样本是指这10 000名学生中抽出的200名学生的体重;样本容量为200.若对每一个个体逐一进行“调查”,有时费时、费力,有时根本无法实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个体被抽取机会均等的前提下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抽样调查.2.要从编号为1~100的100道选择题中随机抽取20道题组成一份考卷,请你用抽签法给出考题的编号.解:(1)编号1~100;(2)制作大小相同的号签,并写上;(3)放入一个大容器,均匀搅拌;(4)依次抽取20个签(注意每次都要均匀搅拌),具有这20个编号的题组成一份考卷.3.某商店有590件货物,要从中选出50件货物做质量检查,请你用随机数表法给出一个抽样方案.解:(1)将590件货物编号为001,002, (590)(2)给出的随机数表是5个数一组,使用各个5位数组的中间3位,从各个数组中任选中间3位小于或等于590的数作为起始,如从第3行的第4列数037开始,取出037作为590件货物中的第1个代号;(3)继续向右读,将每组中间3位符合要求的数取出,已取出重复的跳过,到行末转下一行从左向右继续读,得数据:037,104,460,463,317,290,030,042,142,237,318,154,038,212,404,132,…,编号为以上所选的50个的货物被选中,即得到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4.故宫博物院某天接待游客10 000人(假设把他们编号为0~9 999),如果要从这些游客中随机选出10名幸运游客,请你用系统抽样的方式给出幸运游客的编号.解:按编号顺序分成10组,每组1 000个号,先在第1组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取出k(0≤k≤999)号,其余的k+1 000n(n=1,2,…,9)也被抽到,即可得到所需样本.5.一支田径队中有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全队中抽取28名运动员.解:从男运动员中抽16人,女运动员中抽12人.6.某市有21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20家,中型商店有40家,小型商店有150家.为了了解商店的销售情况,要从中抽取21家商店进行调查,请你用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抽取.解:大型商店、中型商店、小型商店分别抽取2家、4家、15家.习题2-1B1.某公园为了考察每天游览的人数,从一年中要抽取30天进行统计,请你分别用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给出样本,并根据样本比较这3种抽样方式.解:方法1:随机数表法S1 将一年的365天编号为001,002, (365)S2 在教材第一节提供的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作为开始,任选一方向作为读数方向,比如,选第1行第6个数“5”,向右读;S3 从数“5”开始,向右读,每次读取3位,凡不在001~365中的数跳过去不读,前面已经读过的也跳过去不读,依次可得到30个符合要求的;S4 以上对应的日期就是抽取的对象.方法2:系统抽样法S1 将365天用随机方式编号;S2 从总体中剔除5天(剔除方法可用随机数表法),将剩下的360天重新编号(分别为001,…,360),并分成30段;S3 在第一段001,…,012这12个编号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出一个(如003)作为起始;S4 将编号为003,015,027,…,351的日期抽出,组成样本.方法3:分层抽样法S1 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层次;S2 在每个层次中用随机数表法抽取8天;S3 4×8=32,再用抽签法剔除2天,剩下的30天组成样本.点拨:3种抽样方法的共同点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均相等.2.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调查方式的使用越来越多.你能比较一下传统的调查方式与网络调查方式的优劣吗?解:网络调查省时、省力,但有时也不具备代表性.如调查农业方面的问题,应该调查农民,但农民上网的人数很少;传统调查方式虽费时、费力,但针对性强.。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练习(P57)1、.之间有误差. 如抽取的部分个体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那么我们分析出的结果就会有偏差.2、(1)抽签法: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450人进行编号,将学生的名字和对应的编号分别写在卡片上,并把450张卡片放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不放回地从中抽取一张卡片,连续抽取50次,就得到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的编号.(2)随机数表法:第一步,先将450名学生编号,可以编为000,001, (449)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 例如选出第7行第5列的数1(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摘取了附表的第6~10行).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第三步,从选定的数1开始向右读,得到一个三位数175,由于175<450,说明号码175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331,由于331<450,说明号码331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572,由于572>450,将它去掉. 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向右读,依次下去,直到样本的50个号码全部取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3、用抽签法抽取样本的例子:为检查某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可用抽签法取出容量为5的样本. 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例子:部分学生的心理调查等.抽签法能够保证总体中任何个体都以相同的机会被选到样本之中,因此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4、与抽签法相比,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主要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缺点是所产生的样本不是真正的简单样本.练习(P59)1、系统抽样的优点是:(1)简便易行;(2)当对总体结构有一定了解时,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中的个体进行排队后再抽样,可提高抽样调查;(3)当总体中的个体存在一种自然编号(如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控制)时,便于施行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的缺点是:在不了解样本总体的情况下,所抽出的样本可能有一定的偏差.2、(1)对这118名教师进行编号;(2)计算间隔1187.37516k==,由于k不是一个整数,我们从总体中随机剔除6个样本,再来进行系统抽样. 例如我们随机剔除了3,46,59,57,112,93这6名教师,然后再对剩余的112位教师进行编号,计算间隔7k=;(3)在1~7之间随机选取一个数字,例如选5,将5加上间隔7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12,再加7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19,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3、由于身份证(18位)的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后三位是632的观众全部都是男性,所以这样获得的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女性观众的意见,因此缺乏代表性. 练习(P62) 1、略2、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一个好的抽样方法应该能够保证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抽样调查结果会接近于普查的结果. 因此只要根据误差的要求取相应容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3、可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将麦田按照气候、土质、田间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层,然后按照各层麦田的面积比例及样本容量确定各层抽取的面积,再在各层中抽取个体(这里的个体是单位面积的一块地). 习题2.1 A 组(P63)1、产生随机样本的困难:(1)很难确定总体中所有个体的数目,例如调查对象是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2)成本高,要产生真正的简单随机样本,需要利用类似于抽签法中的抽签试验来产生非负整值随机数.(3)耗时多,产生非负整数值随机数和从总体中挑选出随机数所对的个体都需要时间. 2、调查的总体是所有可能看电视的人群.学生A 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数是:上网而且登录某网址的人群,那些不能上网的人群,或者不登录某网址的人群就被排除在外了. 因此A 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差.学生B 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群是小区内的居民,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B 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差.学生C 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群是那些有电话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C 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所以,这三种调查方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收视率. 3、(1)因为各个年级学习任务和学生年龄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各年级学生对学生活动的看法,所以按年级分层进行抽样调查,可以得到更有代表性的样本. (2)在抽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敏感性问题:有些学生担心提出意见对自己不利;又如不响应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不能发表意见;等等.(3)前面列举的两个问题都可能导致样本的统计推断结果的误差.(4)为解决敏感性问题,可以采用阅读与思考栏目“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中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为解决不响应问题,可以事先向全体学生宣传调查的意义,并安排专人负责发放和催收调查问卷,最大程度地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将每一天看作一个个体,则总体由365天组成. 假设要抽取50个样本,将一年中的各天按先后次序编号为0~364天用简单随机抽样设计方案:制作365个号签,依次标上0~364. 将号签放到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从容器中任意不放回取出50个号签. 以签上的号码所对应的那些天构成样本,检测样本中所有个体的空气质量.用系统抽样设计抽样方案: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365天中随机抽出15天,再把剩下的350天重新按先后次序编号为0~349. 制作7个分别标有0~7的号签,放在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从容器中任意取出一个号签,设取出的号签的编号为a ,则编号为7(050)a k k +≤<所对应的那些天构成样本,检测样本中所有个体的空气质量.显然,系统抽样方案抽出的样本中个体在一年中排列的次序更规律,因此更好实施,更受方案的实施者欢迎.5、田径队运动员的总人数是564298+=(人),要得到28人的样本,占总体的比例为27.于是,应该在男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56167⨯=(人),在女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81612-=(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6、以10为分段间隔,首先在1~10的编号中,随机地选取一个编号,如6,那么这个获奖者奖品的编号是:6,16,26,36,46.7、说明:可以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设计方案. 习题2.1 B 组(P64)1、说明:可以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设计方案,调查问卷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组成. 例如:(1)你最喜欢哪一门课程? (2)你每月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 (3)你最喜欢看《新闻联播》吗? (4)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 (5)你每天晚上几点睡觉?要根据统计的结果和具体的情况解释结论,主要从引起结论的可能原因及结论本身含义来解释. 2、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练习(P71)1、说明:由于样本的极差为364.41362.51 1.90-=,取组距为0.19,将样本分为10组. 可以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观图和频率折线图.2、说明:此题目属于应用题,没有标准的答案.3、茎叶图为:由该图可以看出30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个数稳定在120件左右. 练习(P74)这里应该采用平均数来表示每一个国家项目的平均金额,因为它能反应所有项目的信息. 但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2000万元的影响,所以大多数项目投资金额都和平均数相差比较大. 练习(P79)1、甲乙两种水稻6年平均产量的平均数都是900,但甲的标准差约等于23.8,乙的标准差约等于41.6,所以甲的产量比较稳定.2、(1)平均重量496.86x ≈,标准差 6.55s ≈.(2)重量位于(,)x s x s -+之间有14袋白糖,所占的百分比约为66.67%.3、(1)略. (2)平均分19.25x ≈,中位数为15.2,标准差12.50s ≈.这些数据表明这些国家男性患该病的平均死亡率约为19.25,有一半国家的死亡率不超过15.2,15.2x >说明存在大的异常数据,值得关注. 这些异常数据使标准差增大. 习题2.2 A 组(P81) 1、(1)茎叶图为:较短,所以在这批棉花中混进了一些次品.3、说明:应该查阅一下这所大学的其他招生信息,例如平均数信息、最低录取分数线信息等. 尽管该校友的分数位于中位数之下,而中位数本身并不能提供更多录取分数分布的信息. 在已知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判断;在已知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很多,则说明最低录取分数线较低,可以推荐该校友报考这所大学,否则还要获取其他的信息(如标准差的信息)来做出判断.4、说明:(1)对,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 (2)对,从标准差的角度考虑;(3)对,从标准差的角度考虑; (4)对,从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角度考虑; 5、(1)不能. 因为平均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太多,说明高收入的职工只占极少数. 现在已知知道至少有一个人的收入为50100x =万元,那么其他员工的收入之和为4913.55010075ii x==⨯-=∑(万元)每人平均只有1.53. 如果再有几个收入特别高者,那么初进公司的员工的收入将会很低. (2)不能,要看中位数是多少. (3)能,可以确定有75%的员工工资在1万元以上,其中25%的员工工资在3万元以上. (4)收入的中位数大约是2万. 因为有年收入100万这个极端值的影响,使得年平均收入比中位数高许多.6、甲机床的平均数=1.5x 甲,标准差=1.2845s 甲;乙机床的平均数 1.2z y =,标准差0.8718z s =. 比较发现乙机床的平均数小而且标准差也比较小,说明乙机床生产出的次品比甲机床少,而且更为稳定,所以乙机床的性能较好.7、(1)总体平均数为199.75,总体标准差为95.26.(2)可以使用抓阄法进行抽样. 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结果和抽取到的样本有关. (3) (4)略习题2.2 B 组(P82)1、(1)由于测试1T 的标准差小,所以测试1T 结果更稳定,所以该测试做得更好一些. (2)由于2T 测出的值偏高,有利于增强队员的信心,所以应该选择测试2T . A B C D E F GH I J 1(20)2T -÷ 0.00 1.50 2.00 -1.00 -1.50 -2.00 2.50 2.000.50-0.502(35)3T -÷ -1.331.331.33-2-2.33 -1.331.67-1.67 -1.33 -1.67G E .2、说明:此题需要在本节开始的时候就布置,先让学生分头收集数据,汇总所收集的数据才能完成题目.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练习(P85)1、从已经掌握的知识来看,吸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但除了吸烟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随机因素影响身体健康,人体健康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找到长寿的吸烟者,也更容易发现由于吸烟而引发的患病者,所以吸烟不一定引起健康问题. 但吸烟引起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大,因此“健康问题不一定是由吸烟引起的,所以可以吸烟”的说法是不对的.2、从现在我们掌握的知识来看,没有发现根据说明“天鹅能够带来孩子”,完全可能存在既能吸引天鹅和又使婴儿出生率高的第3个因素(例如独特的环境因素),即天鹅与婴儿出生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天鹅能够带来孩子”的结论不可靠.而要证实此结论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试验来进行. 相同的环境下将居民随机地分为两组,一组居民和天鹅一起生活(比如家中都饲养天鹅),而另一组居民的附近不让天鹅活动,对比两组居民的出生率是否相同. 练习(P92)1、当0x =时,$147.767y =,这个值与实际卖出的热饮杯数150不符,原因是: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截距和斜率都是通过样本估计的,存在随机误差,这种误差可以导致预测结果的偏差;即使截距和斜率的估计没有误差,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对应于x ,预报值$y 能够等于实际值y . 事实上:y bx a e =++. (这里e 是随机变量,是引起预报值$y 与真实值y 之间的误差的原因之一,其大小取决于e 的方差.)2、数据的散点图为:从这个散点图中可以看出,鸟的种类数与海拔高度应该为正相关(事实上相关系数为0.793).(1)散点图如下:但是从散点图的分布特点来看,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强.习题2.3 A 组(P94)1、教师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又如,“水涨船高”“登高望远”等.2、(3)基本成正相关关系,即食品所含热量越高,口味越好.(4)因为当回归直线上方的食品与下方的食品所含热量相同时,其口味更好.3、(1)散点图如下:(2)回归方程为:$0.66954.933y x=+.(3)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所花费的时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4、(1)散点图为:(2)回归直线如下图所示:(2)回归方程为:$0.546876.425y x =+.(3)由回归方程知,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工资收入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即工资收入水平越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 习题2.3 B 组(P95) 1、(1)散点图如下:(2)回归方程为:$1.44715.843y x =-.(3)如果这座城市居民的年收入达到40亿元,估计这种商品的销售额为$42.037y ≈(万元). 2、说明:本题是一个讨论题,按照教科书中的方法逐步展开即可.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100)1、A .2、(1)该组的数据个数,该组的频数除以全体数据总数; (2)nmN. 3、(1)这个结果只能说明A 城市中光顾这家服务连锁店的人比其他人较少倾向于选择咖啡色,因为光顾连锁店的人使一种方便样本,不能代表A 城市其他人群的想法.(2)这两种调查的差异是由样本的代表性所引起的. 因为A 城市的调查结果来自于该市光顾这家服装连锁店的人群,这个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全国民众的观点.4、说明:这是一个敏感性问题,可以模仿阅读与思考栏目“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来设计提问方法.5、表略. 可以估计出句子中所含单词的分布,以及与该分布有关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等.6、(1)可以用样本标准差来度量每一组成员的相似性,样本标准差越小,相似程度越高. (2)A 组的样本标准差为 3.730A S ≈,B 组的样本标准差为11.789B S ≈. 由于专业裁判给分更符合专业规则,相似程度应该高,因此A 组更像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7、(1)中位数为182.5,平均数为217.1875.(2)这两种数字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430比其他的数据大得多,应该查找430是否由某种错误而产生的. 如果这个大数据的采集正确,用平均数更合适,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如果这个大数据的采集不正确,用中位数更合适,因为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稳定性好.8、(1)略. (2)系数0.42是回归直线的斜率,意味着:对于农村考生,每年的入学率平均增长0.42%. (3)城市的大学入学率年增长最快. 说明:(4)可以模仿(1)(2)(3)的方法分析数据.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101)1、频率分布如下表:从表中看出当把 指标定为17.46千元时,月65%的推销员 经过努力才能完成销售指标.2、(1)数据的散点图如下:(2)用y 表示身高,x 表示年龄,则数据的回归方程为$ 6.31771.984y x =+. (3)在该例中,斜率6.317表示孩子在一年中增加的高度.(4)每年身高的增长数略. 3~16岁的身高年均增长约为6.323 cm. (5)斜率与每年平均增长的身高之间之间近似相等.分组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2.34,13.62] 2 0.04 0.04 (13.62,14.9] 4 0.08 0.12 (14.9,16.18] 3 0.06 0.18 (16.18,17.46] 8 0.16 0.34 (17.46,18.74] 13 0.26 0.6 (18.74,20.02] 11 0.22 0.82 (20.02,21.3]3 0.06 0.88 (21.3,22.58]3 0.06 0.94 (22.58,23.86]1 0.02 0.96 (23.86,25.14]20.0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

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
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

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

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
精品文档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

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

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
精品文档
.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本均值:n
x x x x n +++=Λ21 2、.样本标准差:n
x x x x x x s s n 2
22212)()()(-++-+-==Λ 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

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的分布、
均值和标准差,而只是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

4.(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 ,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 倍
(3)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3,3(s x s x +-的应用;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概念:(1)回归直线方程(2)回归系数 2.最小二乘法
3.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
的数量关系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即自变量x )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即
因变量Y )进行估计,即可得到个体Y 值的容许区间。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 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 的范围来实现统计控
制的目标。

如已经得到了空气中NO 2的浓度和汽车流量间的回归方程,即可
通过控制汽车流量来控制空气中NO 2的浓度。

4.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1)做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
(2)回归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点图;
(3)回归直线不要外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