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自述
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
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1864年7月23日,李秀成兵败被俘。
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即《李秀成自述》。
不久,曾国藩命人将李秀成杀害。
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抄写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密不外露。
直到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
李秀成供词的真伪,曾国藩为何要删改供词,为何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史学界几乎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李秀成在天京(即现在的南京)沦陷后就义了。
就义以前,他曾在曾国藩的囚笼里被迫写下了一篇长达5万言的《亲供》,即后人称为《李秀成自述》。
对于这个《亲供》,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出于对李秀成的崇敬,或痛惜“自述”内容玷污了英雄的历史,于是就产生了“自述”系曾国藩伪造的说法。
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自述”确出于李秀成之手,曾国藩确实改过其中几处,如洪秀全之死及李秀成被擒等事;但“自述”并非曾国藩伪造,“自述”所记内容基本上是可靠的。
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曾国藩在杀害李秀成后,把他的自述很快删改刊刻,即世所传的“九如堂本”。
世传原稿存曾家,而曾国藩不肯交给清政府,曾的后人也不肯公开示人。
光绪末年,有一个署名扪虱谈虎客(真名为韩孔)的,根据曾国藩的刻本再加删改,交由日本广智书局刊入《近世中国秘史》中。
1931年,已故著名学者罗尔纲开始对《李秀成自述》作注,他当时能看到的就是《近世中国秘史》本。
面对谬妄丛生的《近世中国秘史》中对《李秀成自述》的记载和叙述,罗尔纲辛苦考证了几十年。
直到1944年暮春,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才在湘乡曾氏家里看到了秘藏多年的《李秀成自述原稿》。
吕先生用随身带去的北京大学影印的“九如堂”刻本,据以对勘,抄补了5600多字,并拍摄了15帧照片,带回广西。
评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
评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
陶剑平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0(000)001
【摘要】十多年前,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简称《评李秀成》),把李秀
成一棍子打成叛徒。
对于这样的评价,人们是有不同看法的。
但在当时情况下,学术界焉有置喙余地,只能作金人之缄口。
今天,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给李秀成以应有的评价。
一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实事求是。
李秀成(时任副掌率后军主将)在声讨叛降胜保的部将李昭寿的檄文《谕李昭寿》中说:“本主将自与尔共事以来,觉尔大有作为,将才不俗,故惜尔如珍宝,视尔如手足……竟不意尔乃反骨之人,早知其如此,悔已迟矣。
诚本主将目不识人……今已降妖,是人人得而诛之矣。
本主将之前情尔既不念,而我与国诛妖之大义岂忘心乎?……本主将誓必兴师问罪。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陶剑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4
【相关文献】
1.戚本禹评李秀成引发的政治风云 [J], 张聿温
2.戚本禹评李秀成引发的政治风云 [J], 张聿温;
3.评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 [J], 陶剑平
4.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J], 吴善中
5.关于李秀成及其自述——和戚本禹先生商榷 [J], 曹光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秀成自述原文及译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及译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部分如下:
“为今虑者,洋鬼定变动之,为中堂恩厚,我亦陈之。
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及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地土,其愿助之。
鬼云:尔天王兵而虽众,不及洋兵万人。
有我洋兵三二万众,又有火舟,一手而平。
今其未动,老中堂早定计去广东先行密中多买其大炮回,先有其炮,其药其码子全贮多多,防在要隘。
炮位要大,要买其洋鬼炮架,有其炮,无其炮架不能。
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
大西炮架,我在太仓抢得炮样,业经制与其一样无差,今南京城内尚有此样。
又要买其三四百斤之大铜炮廿余条,亦是有旱路用之炮架,选集我灵变通明用炮之人,在阔地方密中教练,仍用炮子对一面高山,平处立起把子,教练炮手,练久而成百发百中之好手,出重工食,给与其资。
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
”
至于译文部分暂无。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译文,建议查阅李秀成自述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李秀成自述》是记载太平天国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 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称荣千岁。
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艰难。
1849年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
天京变乱后,为了挽救天平天国危急形势,李秀成和石达开被洪秀全封为“万古忠义”的忠王,在太平天国后期衰弱的形势下,在军事上连连获胜,中兴了太平天国,李秀成也成为天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
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于1864年8月7日遇害。
1. 人物简介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称荣千岁。
在天京事变后,李秀成与陈玉成逐渐成为太平军的主要统帅,李秀成曾主持第二次击破清军设立在天京附近的江南大营。
天京被清军攻陷后,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失散后被清军捕获,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李秀成自述》。
1864年初湘军完全包围天京并于7月19日破城,李秀成带领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
李秀成于危急时将座骑骏马让给洪天贵福,自己改乘劣马而被追上逮捕。
失散后走到一座山上,因财物露白而被人发现,最后被人捉送至曾国荃的清军营。
曾国荃动用割其臂股肉的残酷刑罚。
李秀成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全书无结尾。
自述原稿卷末第74页以后的内容部份被撕去,有传言谓他在被囚期间曾经游说曾国藩反清自立但未遂。
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下令于南京江宁处刑,终年42岁。
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十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
李鸿章在写信予曾国藩,表示在阅览完《李秀成自述》后,也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2. 生平经历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
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写的长篇供状,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太平天国文献。
罗尔纲先生一直怀着满腔热忱和浓厚兴趣研究并笺注《李秀成自述》,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公认的学术成果。
他曾无限感慨地说:“回首初作注时,已四十九年。
古人说白首穷经,我注《李秀成自述》,也从青春注到白首了。
”罗先生研究和笺注《李秀成自述》,首先是确定自述的真伪问题。
经过锲而不舍的探索,罗先生认定《李秀成自述》是忠王亲笔。
本文对此试作评述。
1864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城破,李秀成突围被俘,后应曾国藩的要求写下供词。
供词经过曾国藩的删节和篡改,一方面,“分作八、九人缮写,共写130叶,每叶216字,装成一本,点句画段,并用红纸签分段落,封送军机处备查”口’;另一方面,曾国藩又赶紧将供词在安庆刊刻。
曾刻本《李秀成自述》就这样面世了。
面世后的《李秀成自述》,立即成为世人议论的话题。
由于是删改本,加上曾国藩及其幕僚赵烈文在不同场合下所讲《李秀成自述》的字数不一样,坊问为了牟利又将曾国藩刻本改头换面翻刻等原因,使得不少人怀疑曾国藩所抛出的《李秀成自述》的真实性。
那么。
罗尔纲先生又是如何鉴定《李自成自述》真伪的呢?从笔迹方面鉴定。
《李秀成自述》是真是伪,要害在于确定《李秀成自述》是不是李秀成亲笔所书?罗尔纲先生研究和笔注《李秀成自述》早就抓着了这个要害。
罗尔纲先生最初对笔迹鉴定用的是吕集义在曾国藩家乡拍摄的《李秀成自述》的原稿照片。
罗尔纲先生曾说过,曾国藩删改本《李秀成自述》出笼后,“从来就传说忠王原稿还存在曾家,而曾家却不曾公开给人看,这件事,几十年来成为一件历史之迷。
”到1944年,原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为表彰历史上的广西乡贤,广罗太平天国史料,得知《李秀成自述》原稿可能存于湖南湘乡的曾家“富厚堂”。
恰巧那时候曾国藩的一个曾孙曾昭桦(字酌霞),曾在广西做过南宁海关帮办,利用这层关系,黄旭初想派人去曾家取得《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第一篇:李秀成自述《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
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
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一)矛盾的历史现象历史的现象是多么矛盾。
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
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混合在一起了,多么不调和,多么不一致!怎样对待这件事,怎样理解这件事?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英勇的忠王怎么会写出丧失革命气节的自述!?一定是曾国藩的伪造。
”有人曾经简单地否定自述的真实性,来为李秀成辩护。
但是,经过历史学界一番争鸣之后,这种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
又有人说:忠王在自述里确实写了一些污辱自己、奉承敌人的话,甚至表示要向敌人投降,虽然这些话对李秀成的英雄事迹来说是个污点,但是那都是假的。
忠王的目的在于利用“伪降”来争取敌人的宽大,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满汉统治者,并且争取曾国藩调转枪口去对付外国侵略者。
主张这种说法最力的是罗尔纲先生。
罗尔纲先生在《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以下简称《笺证》)“三版自序”里说:“必须先对忠王的委曲的隐秘的心事有所了解,然后才不致入了那些诬罔先烈的皮毛之见。
”(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三版,第6页。
)他在该书三版的考证里指出:“在忠王自己打算,如果经过伪降,得到释放,借招降为名,先保存革命的实力,然后等待曾国藩与满清皇朝之间的矛盾的爆发,或满清皇朝、汉族官僚地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的爆发,他就企图利用这一情势的发展,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推翻反动统治,以达到恢复太平天国的目的。
古人关于跨越的例子
古人关于跨越的例子杨秀清,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对杨秀清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
”杨秀清在中国历史上,19世纪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段相当特殊的事件,史上独一,表现在诸多方面。
而其真正的首脑,东王杨秀清,更是特殊事件中的特殊人物。
他在世的时候,太平天国取得了一系列奇迹般的胜利,他被难之后,一切终于难以挽回。
这使人们在钦佩他才干的同时,也对他深切同情,为他惋惜。
这种双重情感,人们似乎还没有赋予给历史上其他的军事统帅。
更奇怪的是,他不识文字。
这方面只有成吉思汗能够跟他比一比。
1821年,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省紫荆山区一个贫苦的山民家庭,5岁丧母,9岁丧父,零丁孤苦,困厄难堪。
他成为烧炭工,每天进入深山取柴烧火,然后背炭出山贩卖。
孤陋寡闻,最多只是看过一些表现古代将帅征战的乡村戏剧,这应该算作他惟一受过的军事教育了。
他性格机警,在山民中颇有人缘和威望。
1847年前后,洪秀全、冯云山来到紫荆山区发展“拜上帝教”,人数不少,杨秀清也加入其中了,作为一个很普通的成员。
在“拜上帝教”中,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
不久又去往别处,留下冯云山主持这边的事务。
因为一次泄密事件,冯云山被抓,会众们立刻陷入群龙无首之中,甚至各层干部也难以服众,情况十分紧急。
这时身为普通一员的杨秀清开始了他大胆的表演,突然伪装上帝降临己身,发布圣旨,稳住了人心。
冯云山回来之后,便承认了杨秀清的降神之能,两人开始共同管理事务。
从此杨秀清的才干开始发挥,筹备行政组织,颁布行政法度,组建严格的军队,创造军事规章,整然有序。
直到太平天国后期,军政人士们还在慨叹不识文字的杨秀清何以能治国建军,席卷天下,称之为不解之谜。
于是用天降英才来解释。
1851年太平天国建国,太平军出师反清,略经早期弱小时的困难周旋之后,1853年便波及了武汉、南京以南的半个中国,同年西征、北伐,同年北伐军逼近北京、天津,1855年西征军全面胜利,1856年9月2日杨秀清在内讧中遇难。
评李秀成自述
评李秀成自述
1我是李秀成
李秀成,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男孩,我就从这里开始展示我的自述。
我于2000年出生于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我成长的这段时光。
我从小就对学习很感兴趣,每次我读书的时候都会期待着能收获很多的新知识,而且我的学术成绩也一直很优秀,受到了老师们的钦佩。
在我十六岁的那年,我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比较好成为了学校技术部门中的主要负责人,我使用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帮助推动了本校各科技术项目的开发、实施和升级,从而受到了认可。
此外,我还非常喜欢唱歌,去年,我参加了高中歌唱比赛,饶有兴致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兴趣融为一体,得到了不错的表现,获得了一等奖。
2我憧憬远大前程
从现在开始,我未来学习和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精神文化。
未来,我还将坚持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同时,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也将不断追求自我的成长,以此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我憧憬一个远大的未来,并会努力奋斗,把握机遇,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
努力征服自己的贡献,不断改善自身,为将来的成功蓄势待发,成为更完美的自我。
《李秀成供》原稿释疑
《李秀成供》原稿释疑作者:陈旭麓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583 更新时间:2007年11月07日李秀成生前及其死后一百年间,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英雄形象,即使对他的供词不无微词,也没有动摇过这个形象。
一九六三年戚本禹抛出《评李秀成自述》一文,为影射史学开路,李秀成顿时成为众口一词的叛徒,他生前的一切也都成了罪证。
李秀成到底是洪秀全封的“万古忠义”,还是戚本禹之流指摘的一世奸恶?至今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关键在于他的亲笔供词以及怎样看待这个供词。
一九五一年,罗尔纲同志根据拍摄的供词部分原稿,作过仔细研究,写出《忠王李秀成自传考证》,认定确是忠王亲笔,为使李秀成的“忠王”形象不受玷污,他把供词中向曾国藩表示的乞降意愿竭力解释为“伪降”。
之后。
年子敏同志写了《关于〈忠王自传原稿〉真伪问题商榷》(《华东师大学报》,一九五六年第4期。
)(以下简称《商榷》),进而否定李秀成有任何乞降情事,干脆说全供“是曾国藩所伪造”。
最近荣孟源同志发表的《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中华文史论丛》,一九七九年第1期。
)(以下简称《考略》),倒不否认李秀成的乞降活动,却从中找出许多疑窦,反复推论,断定《原稿》不是李秀成的手迹,而是曾国藩派书手模仿李秀成笔迹的誊抄本。
话虽如此,但仍然要落到乞降的问题上来,一九七九年一月五日《文汇报》推荐《考略》后,举出读者的议论为证,说“既然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删改后的冒牌货,又怎能以此伪造材料来判断李秀成是叛徒呢?”《原稿》对李秀成的评价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如此重要,是真迹还是伪造或誊抄本?不可不辩。
李秀成写供经过李秀成所写亲供《原稿》是真是伪,尽管争议不休,但他在囚笼中写了长长的供词,从来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太平天国被俘将领中,留下了供词的不止是李秀成,早期已有洪大全,后期还有石达开、洪仁□、幼天王、赖文光等人,其中有录供,有笔供,但惟有李秀成的供词不仅叙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而且涉及到太平天国的全部历史,是一部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回忆录。
李秀成 手机互动百科
李秀成手机互动百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广西省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周围是一片高山峻岭。
在十九世纪,附近住的都是贫苦农民。
他们大都靠着雇工、种田、烧炭来维持生活。
这儿,就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家乡。
李秀成生于清道光三年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
他们给别人垦山种植,“寻食度日”生活贫苦。
李秀成的舅父是村塾教师,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到了十岁,家里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读下去了,把他叫了回来帮助父母干活养家。
后来在舅父的帮助下。
李秀成获得了在村塾帮工的机会,在这里一边帮工、一边自学。
在李秀成一生里面,有一个突出的性格,人们称他为“外柔内刚”,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
“外柔”是外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内刚”才是本质,既是百炼钢那般刚强,又是绕指柔似的韧性。
而正式这段“帮工各塾”的经历,磨练出了李秀成“外柔内刚”的性格。
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对家庭的帮助有限,不久李秀成就又回到家中,春天来了,就上荒山去种兰,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树、烧炭。
他“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受尽了“孤寒无食”的折磨。
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和冯云山从广东花县进入广西宣传、组织拜上帝会,以桂平县的紫荆山为根据地,并向四周发展。
广西的桂平、贵县、武宣、平南、象州、藤县、陆川、博白以至广东的信宜这几个州县的贫困农民都信从了,每村每处都知道有“洪先生”。
李秀成全家也都加入了拜上帝会。
从圣兵到忠王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
这年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这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李秀成的家乡,沿途召集拜上帝会人马,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
太平天国二年五月,太平军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国癸开三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称为天京。
那时候李秀成已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是评价李秀成功过之关键,众所周知,弄虚作假, 冒功请赏,此乃清朝官吏的惯例。
故 1864 年《李秀成自述》曾国藩刻本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真实性 提出种种怀疑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1852 年,在太平军占 领雨京以前,满清官方即已捏造了一篇他们名为《天德供状》的文件,伪 托是叛军领袖的供状,谎称他们俘获了这个领袖。
《忠王自述》很可能也是同样靠不住的。
这篇文件或为某个着名的俘虏所伪造他可能因此而得赦免,或为两江 总督曾国藩的狡猾幕僚所伪造。
"此后,随着《李秀成自述》各种不同版本的出现,人们围绕其真伪 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1944 年, 罗尔纲根据广西通志馆从湖南湘乡曾国藩后人家中抄录来的 《李秀成自述》 原稿的抄本及拍摄来的 《李秀成自述》 原稿的一部分照片, 从笔迹、语汇、用词、语气、内容等方面作出鉴定,认定"曾国藩后人家 藏的《李秀成自述》确是李秀成亲笔"1956 年,有同志以司法部法医研究 所研究笔迹的专家审定为依据,提出曾氏后人所存的《李秀成自述》乃" 曾国藩所伪造"正当讨论深入之时, 曾氏后人在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出版 《李秀成自述》原稿了。
不久,戚本禹的奇文《评李秀成自述》,《怎样对待李秀成的投降变 节行为》出笼了。
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又降临,学术界笼罩了"万马齐暗"的黑云。
但它终究不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学术界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围绕着《李秀成自述》的真伪问题,又展开了一场更为热烈的争鸣。
1979 和 1984 年荣孟源两次撰文断定"《李秀成自述》不是李秀成的真 迹,而是曾国藩修改后重抄的冒牌货。
"其理由如下 一、李秀成写了 9 天,每天之间应有间隔,全文应有 8 个间隔。
李秀成自述原文翻译
李秀成自述原文翻译
李秀成,毕业于深圳大学跨文化传播专业,英语八级,是一名优秀的跨文化交
际人才。
他热爱生活,性格坚韧而乐观,乐于冒险和挑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李秀成擅长应用英语进行多方面的沟通;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巧,能够就行业话题进行有效语言交流,并且可以翻译中英文文本。
此外,李秀成还具有编辑、记录、建模等文档处理技能,可以在技术方面完成工作。
他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也是一项伟大的挑战,能够让自己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得到丰富的成就感。
李秀成是一位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他拥有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编辑、记录、建模等文档处理技能,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他认为,从事跨文化交际从认知上会带来极大的提升,能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自我,获得更多成就感。
李秀成将是一位出色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发挥出他在这一领域的极大潜能。
这就是李秀成被捕叛变后写下的:《李秀成自述》(全文)
这就是李秀成被捕叛变后写下的:《李秀成自述》(全文)《李秀成自述》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拏,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
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
自我主应立开基之情节,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
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
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
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後母所生。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
长、次兄往家种田。
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
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
自还魂之後,俱讲天话,凡问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
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後,俱不敢拜别神。
为世民者,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浔州、桂平、武宣、象州、藤县、陆川、博白,俱星罗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
是以一人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
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三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纲六人深知。
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道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後分别再清。
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
自拜上帝之後,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Comment on Luo Ergang's Appraisal on the Genuineness of Li Xiucheng's Autobiography 作者: 吴善中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出版物刊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92-9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太平天国;罗尔纲;《李秀成自述》;《谕李昭寿书》;真伪
摘要: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
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秀成自述1864年7月23日,天京陷落,李秀成护幼主突围出走时被俘。
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
在其后的9天中,李秀成于狱中写出了5万余字的“供状”,即《李秀成自述》。
文中叙述了天平天国起义始末,总结出“天朝十误”和“防鬼反为先”的经验教训。
同时由于他对曾国藩抱有幻想,还提出所谓“招降十要”,为后人所讥评。
8月7日,他写完供词,即在南京被杀害,年仅41岁。
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另做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命其刊刻成书,即世间所传“九如堂本”,共两万七千余字。
清廷见到《李秀成自述》后,知是删节本,即谕曾国藩将原本详细抄录呈上。
曾接谕旨后,命人把李秀成自述的最后部分“招降十要”和“天朝十误”以及“防鬼反为先”即首先要反对洋人侵略中华等内容补抄寄送清廷。
至今,这一份《补抄李秀成亲供》材料,仍保留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而曾国藩改毁后的李秀成手迹则一直收藏在曾氏后人的手中,密不外露。
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在台湾世界书局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题为《李秀成亲供手迹》,内容较刻本多9千多字,计74页,三万三千三百余字,全书没有结尾,到74页后阙如。
著名的已故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前后经历近50年时间,皓首穷经,对《李秀成自述》作了全面的考释、译注。
他指出:曾国藩主要在4个地方盗改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即第一是洪秀全死因一事。
李秀成手迹记载:天王斯时已病甚重,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4月21日亡。
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曾国藩为了报功,于清同治3年(1864年)6月22日上奏清廷时却说,洪秀全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到7月初7日,杀了李秀成后,他上奏清廷又捏造宫婢黄氏说洪秀全“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
并把《李秀成自述》中这样一段话改为:“因九帅之兵,处处地道近城,天王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以5月27日服毒而亡。
”第二件是李秀成被俘一事。
李秀成当时只身一人逃难到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他随身带有许多珍珠宝物,结果被砍柴的村民认出,因村民之间分配珠宝发生争执,李秀成掩藏不住,被两个奸民捉获,解送清营。
但曾国藩在原稿上,用朱笔把“是以被两个奸民”七字勾去,“获拿”两字倒调,改为“遂被曾帅官兵拿获”。
到抄送清廷及付印时,又改为“遂被曾帅追兵拿获”。
第三是李秀成保卫幼天王从缺口冲出天京的时间问题。
李秀成的原话是:是日将夜,寻思无计……不得已,初更之后,舍死领头冲锋,由九帅放倒城墙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
而曾国藩用墨笔把“初”字改为“四”字,把“初更”改为“四更”。
初更是傍晚19时至20时之间,天刚黑,就被太平军冲出,曾氏兄弟是要受处分的,而改到四更(第二天一时)就减轻了主要带兵大员的责任。
第四是删改天朝十误第十误。
《李秀成自述》原作:十、误立政无章。
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曾国藩第一次看《李秀成自述》时,曾用朱笔圈去。
到后来清廷命他详细抄录补送时,他便把这一条改为:十、误不应专保天京,扯动各处兵马。
这样一改,不但掩盖了曾国藩久攻天京不下的无能,而且把李鸿章攻陷江苏和左宗棠攻陷浙江,都由于太平军把江、浙的军队调回保卫天京而轻轻抹刹了,同时,把功劳都揽在自己和曾国荃身上。
两相对照,曾国藩删改李秀成自述原稿的目的自是昭然若揭。
那曾国藩为什么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呢?答案更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李秀成深知曾国藩与清廷之间的矛盾,而劝其在手握重兵之时取而代之。
这在曾国藩后人所讲述的曾家口碑中表述的一清二楚,即“李秀成劝文正公(曾国藩)当皇帝,文正公不敢”。
由此联系到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及其心腹幕僚们为什么不肯把李秀成献俘进京,不候圣旨即在南京杀害,均有杀人灭口,以防李秀成说出种种不利于曾氏兄弟的话语。
《李秀成自述》一金田起义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
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
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
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
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
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
]长、次兄在家种田。
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
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
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
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
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
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罗数千里。
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
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三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
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
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
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
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
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
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第一。
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
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
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
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
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
到处人人恭敬,是以数县之人,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
自教人拜上帝之时,数年未见动静。
自道光廿七、八年(1847-1848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
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
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
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
道光卅年(1850年)十月,金田、花洲、六<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
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是以拜上帝之人格而深信了。
起义之时,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内密藏,并无一人得悉。
那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具<俱>在金田。
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腾〈藤〉县相连。
起义之处,与我家两隔七八十里,[金田至大黎三百余里,花州〈洲〉山人(村)起义处所隔大黎我家中七八十里。
]具<俱>是山路难行。
此时我在家,知到〈道〉金田起义之信,有拜上帝人传到家中。
后未前去,仍言〈然〉在家。
所知未久,金田之东王发人马来花州〈洲〉,接天王到金田会集矣。
[此时上〈尚〉在家,入营之后,罗大纲谈可〈及〉底细,故而写入。
][e4]到金田,有大头杨〈羊〉(张钊外号)、大里<鲤>鱼(田芳外号)、罗大纲三人在大黄〈湟〉江口为贼,即入金田投军。
该大头杨〈羊〉到金田见拜上帝之人不甚强庄〈壮〉,非是立事之人,故未投也,后投清朝向提台(即向荣)。
至罗大纲与大头杨〈羊〉两不相和,后罗大纲投之。
天王到金田之后,移营上武宣东乡三里,招齐拜上帝之人,招齐武宣之人,又上象洲〈州〉招齐拜上帝人马,招齐仍返金田、新圩。
[自武宣移营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
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
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髻>顶之战,两家死人不少。
[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
]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
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
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自>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
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家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
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
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
十岁之上,具<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
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
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
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
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
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
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
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
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俱>要放火烧之。
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
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加>后又有追兵,而何不畏?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
后载〈赛〉中堂及乌、向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
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
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
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
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
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
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