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荔城中学高淼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结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组。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是以山岳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

按照“标准”的要求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板块构造学说、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山地的形成》这一节内容看似比较少,课标要求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根据往年的考试内容来看,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求还是比较细的。

对于“板块构造学说”课文中只是简要的介绍了板块运动的形式,但是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板块构造的要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及褶皱山脉的分布以及与板块之间的关系。

褶皱的内容也包括较多,首先是褶曲中的背斜、向斜的区分以及背斜向斜在生活中的使用,与生活的关系等。

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安排,本节内容使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板块构造学说以及褶皱山为主,第二课时主要以断块山和火山为主。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

情意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板块构造的学说的原理,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及褶皱山脉分布规律。

2、理解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结合实例,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其形态特征,能够在图上判断出背斜和向斜,并能理解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山地的形成教案

山地的形成教案

山地的形成教案导语:山地是地球地表的地理特征之一,它们以陡峭的山脉和峰峦起伏的地形而闻名。

山地的形成过程涉及多种地质和地形因素,了解山地的形成机制对于地理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山地的形成过程和相关地质因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山地的起源和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山地的形成过程;3. 了解山地的类型和分布。

教学内容:一、山地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A. 引入山地的定义和特征山地是指地球表面上相对较高的地形地貌,通常包括陡峭的山脉、高原、台地和山谷等地形特征。

B. 山地的特征1. 高度:山地通常比周围的平坦地区高出很多,高度可达数千米。

2. 陡峭:山地的山脉和山峰通常非常陡峭,坡度大。

3. 多样的地貌:山地包括多种地形特征,如山谷、高原和峡谷等。

二、山地的形成过程(30分钟)A. 断层活动1. 引入断层活动的概念:断层是指地壳中岩石断裂的带状结构,其活动导致地质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2. 介绍断层活动对山地形成的作用:当地壳中断层活动强烈时,岩石被挤压、折叠和隆起,从而形成山地。

B. 构造抬升1. 解释构造抬升的概念:构造抬升是指地壳中岩石板块上升的过程,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和隆起引起的。

2. 介绍构造抬升对山地形成的重要性:当地壳中的岩石板块被抬升时,地表会随之上升,形成山地。

C. 侵蚀和风化1. 简要介绍侵蚀和风化的概念:侵蚀是指水、风或冰等自然力量对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移动,而风化是指岩石和土壤在气候和环境作用下的破坏和改变。

2. 说明侵蚀和风化对山地形成的影响:侵蚀和风化会逐渐削弱山地的地形特征,形成山谷、峡谷和河流等地貌。

三、山地的类型和分布(20分钟)A. 山脉1. 定义和特征:山脉是指一系列相互连接并在地表上形成连续山脉的集合体,山脉通常由岩石构成。

2. 示例: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B. 高原和台地1. 定义和特征:高原是指相对平坦且比周围地区高出的地形地貌,台地是指相对较大的高原,通常由平坦的岩石构成。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采纳的教材为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改变的内外力因素”。

“山地的形成”一节是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知识的详细应用。

《山地的形成》整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是完成“褶皱山”部分的教学,要求同学掌控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在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方面。

二、同学学习状况分析高一的同学在中学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也初步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

三、教学设计思想1、培育同学的地理素养2、探究性学习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案例迁移,引导同学掌控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褶皱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育同学读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2、通过分析褶皱山的形成缘由,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立场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爱好,从而培育科学的学习立场。

五、教学重难点褶皱山的形成以及基本形态的判定;“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及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图片展示雄伟险峻、清幽秀美的不同的山地景观,问这些山脉形成的缘由是否相同,是否有相同的地质地貌?〔2〕图片展示和谐号穿越山谷,问在不同的褶皱构造下如何选址开挖隧道?〔这两个问题先设疑,不回答,引发同学思索〕【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山地是陆地的骨架。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与进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喜马拉雅山就是褶皱山,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什么是褶皱山。

投影:〔本节课纲要〕【新课教授】一、褶皱的形成1、褶皱:老师活动:引导同学观测岩层,说明岩层是岩石圈中的岩石呈现的层状分布。

山地的形成 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地理教案(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  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地理教案(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地理教案课题山地的形成授课者时间2014年11月25日第8节地点高一(2)班教室教学目标1.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以山地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喜马拉雅山、华山、富士山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三种成因类型的山地1、褶皱与褶皱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褶皱山相关内容,结合图4.9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褶皱?褶曲基本形态有哪些?(2)判断褶曲基本形态的依据有哪些?(3)褶曲的基本形态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种地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何种地形?为什么?(学生集体回答,检测看书效果)实验:两手拿课本或练习本,用力向中间挤压,观察课本或练习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讲解: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工作者,到野外还是“以貌取人”,你可能会犯大错误。

播放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引导学生对图中背斜、向斜处的岩层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总结: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成谷地;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纠正:有些学生会认为,向斜处的物质是由于背斜处被侵蚀后的物质在此处沉积而成的。

活动探究:教材74页活动题。

(学生分成4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总结)投影表格:“背斜和向斜的比较”过渡: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褶皱山是其中的一种,另一种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是断块山。

2、断层构造和断块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褶皱山相关内容,结合图4.12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断层?断层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播放动画:让学生清楚什么是断层。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山地的形成(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山地的形成(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PPT课件,附教学设计)

3、那什么才是我们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真正依据?
4、背斜为什么中心老、两翼新,向斜为什么中心新、 两翼老?

安徽桐城余双红 老
一、褶皱山:
1、褶皱的形成:
安徽桐城余双红
背斜山
向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
小结:背斜与向斜
褶曲 名称
背 斜 向 斜
岩层 形态
向上 拱起
判断依据
向下 弯曲
有利于储 存地下水
褶皱山
常见形态: 代表: 连绵的山体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安第斯山
思考:
1、全球可分为几大板块?分别为哪些板块? 2、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时会怎么样?
3、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会怎么样?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水平位移
地 貌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 地,如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垂直位移: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 高地,如华山、泰山和庐山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安徽桐城余双红
华山
汾河谷地
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 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
长白山天池
思考:
火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 给人类带来了好处,那火山有什么好处呢?
带来了丰富的地热、温泉、肥沃的土壤 安徽桐城余双红
带来了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胜地
本课教学设计: 链接: /s/1hqnBLuW 密码: 904l

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 于施工。

4.1常见的地貌类型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1常见的地貌类型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通过案例学习,总结地貌形成与演变的过程,掌握地理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增强对地貌资源的保护意识,认识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地貌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想三: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与表达
(1)分组合作完成地貌类型识别、地貌特征总结等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开展小组汇报,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4.设想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讲解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地貌资源保护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地貌类型的识别与特征理解
学生在学习地貌类型时,对于各种地貌的识别和特征理解是本章节的重点。特别是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常见地貌类型的区分,以及它们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表现,需要学生深入掌握。
2.重难点二:地貌形成原因及其内外力作用
地貌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学生对这些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是难点,尤其是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河流侵蚀等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4.1常见的地貌类型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地貌的定义,理解地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并了解其特征和分布。
3.学会使用地理图表、遥感影像等资料,识别和分析不同地貌类型,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能力。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模块1章节:选自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三框题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标准解读:本节主要讲述了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学习时要掌握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二、教材分析:承上启下,地位重要:本节课节选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也是整本书的最后一节。

对于本章来说,它是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

对于整个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而言,它是对必修1前面知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个提升和整合,它又为后面学习必修二和必修三农业地域类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荒漠化的防治、区域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内容做了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陆地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对于自然知识已经有了总体掌握。

2.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但由于这部分内容综合性、空间性强,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对于地理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不强,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3.心理特征:高一学生探究欲旺盛,对自然地理景观非常感兴趣。

因此,需要搜集与生活相关联的景观图片和地图,以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同化与整合。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与技能:①能够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因素。

②能够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③说出雪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探究、图片展示,材料分析,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因素和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4.1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4.1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根据地图、遥感影像,识别并描述常见地貌类型。
2.分析给定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GIS技术,设计一个地貌调查项目,包括调查目的、方法、步骤等。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将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他们掌握地貌类型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运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我国著名地貌景观的图片,如黄土高原、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同时,播放相关地貌景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地貌的壮丽与多样性。
然后学生思考地貌形成的原因。接着,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掌握常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貌问题。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平原:讲解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如河流冲积、冰川作用等。以我国华北平原为例,分析平原地貌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山地:介绍山地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侵蚀作用等。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例,探讨山地地貌对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地貌现象。
4.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探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貌的改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创设实践活动,如户外考察、模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地貌的形成过程,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4.1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4.2山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4.2山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7、设计理念
(一)教学突出直观性。通过图片的展示,将抽象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完成学案的知识梳理。通过研究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展示图片】地球岩石圈的板块示意。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成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过渡】书页的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了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而形成断层。
【图片展示】背斜的储油构造,向斜的储水构造。
3、【提问】在什么地方打井开采石油?
【讲解】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而水的密度大,由高出向地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背斜岩层储油好,天然石油跑不了;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从受力来看,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其顶部不易下塌,且能保证正常施工安全,背斜处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便于施工,所以隧道应选在乙地—背斜处。这就是我们研究褶皱地质构造意义。
观察、思考并填写学案板块构造部分内容
思考
图片直观性强,学生容易理解。
弯曲岩层与原始岩层对比,引出褶皱这一概念
通过亲手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褶皱的形成
设置小组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通过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出研究褶皱地质构造意义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的高中地理教案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的高中地理教案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山顶比周围地区高出300米以上的自然地形。

山地是地球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高度和地形的特殊性质而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即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来探究山地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山地的形成原因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山地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地球的表面,有7个大陆板块以及14个海洋板块。

这些板块不停地运动着,当两个板块碰撞或者一个板块被挤压成另一个板块时,山脉就会形成。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碰撞到南亚板块形成的。

2.地壳抬升地壳抬升主要是指内部地壳的花岗岩和埋藏的地质层在长时间的侵蚀和运动后被推向地表,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活跃的板块边缘或者花岗岩等岩石从地幔深处升起的地区。

3.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山地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风、水、冰的侵蚀和物质的剥蚀可以改变地面形态,从而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山地的侵蚀过程通常会形成如谷地、悬谷、铁线楼梯等景观。

二、山地的地理意义1.气候影响山地能够影响气候是因为山体高耸入云,会产生对风向的阻挡作用,天气形成的气流会被推升到较高的高度,使溢出的气流下降形成降雨,使山地拥有了不同程度的降水。

此外,山地地形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降雨等方面。

2.水资源山地是水资源重要的产生地和天然水库。

由于大气层中水汽会被高处的山体和云层阻挡,在山地上水汽变成水滴,从而降下来。

山地也是一些重要的供水地或水源地,如世界闻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就是欧洲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3.资源分配与利用山地地形的特殊性会使得山地对于农牧业、矿产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地理意义。

在农牧业方面,山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到作物品种和生长周期,对于人们实现定居和生产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矿产资源方面,山区经常是重要的金属矿物和宝石矿产资源集聚地,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蕴含着丰富的矿藏。

在旅游业方面,山地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峰峦起伏的山脉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使得人们可以在其中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教案评选-山岳的形成

教案评选-山岳的形成

第二节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名称: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展示维苏威火山:/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 E%AC%CB%D5%CD%FE%BB%F0%C9%BD&in=2501&cl=2&lm=-1&st=-1&pn=10&rn=1&di=1318 60681575&ln=1939&fr=&fm=result&fmq=1331865984137_R&ic=0&s=0&se=1&sme=0&t 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131860681575&objURLhttp、褶皱的形成。

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而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就是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展示:褶曲的两种形态:/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 F%F2%D0%B1&in=25622&cl=2&lm=-1&st=-1&pn=4&rn=1&di=21704382030&ln=1950&fr、褶曲的两种基本的形态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展示视频:“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分析,理解成因/programs/view/5RWbmAK5Afc/思考: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反而会变为山岭呢?背斜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槽部受到的是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了山岭。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教学设计
e.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感兴趣的地形话题,拓宽知识视野。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地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理解地形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a.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各类地形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形概念。
b.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地形识别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形识别能力。
c.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对气候、水文、生物、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6.地理科普文章阅读:推荐一篇关于世界地形的科普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业布置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通过学习世界地形的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魅力,培养全球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系统地介绍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

地理①必修《山地的形成》教案课题名称:山地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掌握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山地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山地的形成过程。

2.山地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山地的形成原因,如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

2.帮助学生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地图、图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山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发学生对山地的形成的兴趣和思考。

1.教师通过PPT给学生讲解山地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

2.通过地图,解释山地的分布规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Step 3: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山地进行研究。

2.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山地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Step 4:概念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山地的形成原因,包括火山活动、构造活动、侵蚀作用等。

2.教师总结山地的特征,如高耸陡峭、重力作用、坡度陡峭等。

Step 5:拓展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标出该地图上山地的分布情况。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将山地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Step 6:课堂分享(10分钟)学生将他们的拓展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Step 7:板书总结(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

教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一座山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山地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进行山地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火山活动、构造活动等过程,观察山地的形成。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

“山地的形成”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的地 理视 角 。
教学活动中的图片 、文字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 现 ,既直观又便捷 ,而且能形象的把各类山地的形成过 程通过动画展示出来 ,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 ,使用制
作学具这一既传统又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做 中学 ,
在做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 。
2 .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能结合学生
课 堂小 结 ( )。 略
“ 教学设计一”的突 出特点 : 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本节课
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 、 地理意识 、地理情感等的综合 。本教学没计在地理情感 方面 ,通过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获得地理探究的成就
感 ,体验 到地 理学 习与 生活关 系密 切 ,培养 了关注 生活
( 上接 第6 页 ) 1
成过程具有探究性 ,原因分析充满悬念 ,地理综合性和
原理性 强 ,且与学 生生活 与生产 实践联系 紧密 。 3 教师 必 须结 合 教材 内容 及视 频 实际 情 况 ,有 目 .
截图 、剪辑加工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 简单把从网络上下载来的视频 素材在课堂上全部进行 播放 ,而是应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采取分段播放、暂 停、 定格等方式。 5 .正确把握好影视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 使用的时 间,无论是一节课还是一次,播放时间都不宜过长 ; 整个 视频内容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在家里观看。
黧豳 震
≮ 22 0 年第1期 l 1 8
的构造 。
高地 中理
以 富士 山 导入 , 多媒 体展 示 “ 山形 成 的 视 频 ” 进 而明确火山l 火 第三站 :长白山 “ 年 积 雪 万 年 松 , 直 上人 间 第 一 峰 ” 。 让 学 生 扮 演 导 游 来 千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

X X X X市第X X届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优质课(教学设计)课题:山地的形成课型:新课讲课人:余双红时间:2010年12月08日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桐城市第五中学余双红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知道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2.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特征;3.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示意图中判读背斜与向斜;4.知道断层的概念,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5. 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6.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规模和影响。

二、教材分析“山地的形成”一节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由于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

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

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

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

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

"火山"部分内容组织。

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

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

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理。

3. 能够区分并识别不同地貌类型的实例。

4. 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主要塞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理。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思考,区分不同地貌类型,并理解其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貌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室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用于学生实地观察。

3. 收集一些有关地貌形成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供学生课外阅读。

4. 安排一次野外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地貌图片,让学生识别这些地貌的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形成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地貌类型。

(二)讲授新课1. 地貌的形成原因: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风力、流水、冰川、岩浆等自然力量对地貌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

2. 介绍各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沙漠等,并诠释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黄山、长江三角洲、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地貌的形成和特点。

(三)教室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 提问与回答: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地貌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安置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生活中常见地貌的图片或视频,并在教室上分享,以增强学生对各种地貌的直观认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并描述各种常见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1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思考题:针对地貌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1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貌的定义,掌握地貌形成的基本原因,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并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分布。
3.学会使用地图、地形图等工具,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地貌类型的特点和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确保作业质量。
4.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能力。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地貌类型的空间概念,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地理教研室刘永梅
【教学背景】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山地的形成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有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欺负状况趋向于平缓。

在第一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其具体的表现仍感陌生,所以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用力,进而知道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 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具准备】
背斜向斜比较、断层等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先播放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泰山、华山、富士山、长白山天池等几幅图片,)
我们能观察到绵长的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也能感受到的雄壮的泰山,奇特的黄山,还能欣赏到美丽的富士山,这是他们的外在美,而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是他们内在的形成原因。

【板书】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介绍】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讲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从感官上感受一下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外部形态的不同,
褶皱山;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常见代表性名山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断块山:常见形态:独立的山体,有陡崖,常见代表性名山有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江西庐山
火山:常见形态:锥形、盾形,常见代表性名山有富士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承接]: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屏幕显示:1、褶皱山
讲解;先理解一下褶皱概念
[提问]仔细观察图,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岩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答:略
【显示】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讲解】褶皱最基本的单位是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
观看左图:提问:一般情况下,在地貌上,背斜、向斜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学生回答:背斜常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
观看右图:大家请看!背斜形成了什么地形?向斜形成了什么地形?
回答略
讲解:背斜由山岭变成了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

是什么特殊原因形成了这种地形倒置呢?
画图强调背斜顶部所受的张力,岩性比较疏松,向斜的轴部所受挤压力,岩性比较坚硬。

然后动态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

让学生归纳出过程。

【教师强调】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轴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

[显示大屏幕]从岩石的新老关系方面区分背向斜
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说明】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显示】同学们看学案,自己参考课本,把这部分内容归纳填写一遍,并掌握好。

1、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构造地貌常见地形
(未侵蚀地貌)
山岭谷地
倒置地形(侵蚀后地貌
类型与成因)
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
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
向斜轴部受到挤压,岩性坚
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图示
[跟踪练习]见《导学练》
【转折过渡】岩层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
[显示断层图]-----断裂-----错开
[显示]断层的概念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强调两个概念:褶皱和断层的区别
褶皱是地壳运动引起岩石的弯曲变形,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岩石的变位。

断裂和断层的区别(
发生断裂的岩石发生相对位移才叫断层。

[显示断层的基本形式和造成的地貌形态]
【教师点拨】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它在地貌上常表现为什么形态?
----------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它在地貌上常表现为什么形态?
--------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归纳总结】
2、断块山
[知识拓展]我们了解了褶皱和断层,他们在指导人们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显示]背斜、向斜图
------归纳出利用背斜构造找油,向斜构造找水
[显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图,
-----归纳出地下隧道选择在背斜构造
[显示]断层图
----归纳:修建水库等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一方面容易引起渗漏,另一方面易引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课堂小结]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2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是用的多媒体课件,由于对一些新技术应用还不够熟练,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找了几个年轻教师帮忙,课件制作还算顺利,但在上课时显得有点手忙脚乱。

再就是教学观念不舍得改,仍存在“喂”学生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问题是懒于动脑,光“看热闹”,不能及时有效地跟随老师的思路,导致学习过程也很吃力。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理念,更好的设计情境,设计问题,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最关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