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制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30%的苦参粉末,10~20%的五倍子粉末,10~30%的水杨酸,30~50%的硼酸,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其制备方法。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原料安全、生态、水霉病防治效果良好,对水霉病治愈率90%以上,对鳃霉的治愈率60%以上,在较少的用料种类和较低的用料量下,取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是一种目前为止防治水霉病的组合物,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泼洒的成本约为0.3~0.4元/hm2,浸浴约0.5元/m3水体,成本比美婷要低,与孔雀石绿基本相当,可以为生产所接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0~30%的苦参粉末,10~20%的五倍子粉末,10~30%的水杨酸,30~50%的硼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25%的苦参粉末,15%的五倍子粉末,20%的水杨酸,40%的硼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苦参粉末的大小为50~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倍子粉末的大小为50~100目。

5.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苦参和五倍子进行粉碎,过50~100目筛备用,然后按比例将苦参粉末、五倍子粉末、水杨酸以及硼酸混合均匀即可,其中水杨酸和硼酸达到工业级要求即可。

技术说明书

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动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水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水霉病的防治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最棘手的一个难题,养殖动物患了真菌性疾病很难治愈。以往较为有效的防治药物为孔雀石绿,但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禁用孔雀石绿,导致水霉病的有效防治药物长期处于空白,从而使得在养殖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孔雀石绿的屡禁不止也给水产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属真菌性鱼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在早春和晚冬,水温15~20℃时发病最严重。据统计,在118种生物源性疾病中,真菌性疾病占4.24%,其中主要是水霉病。据报道青鱼、草鱼、鲢、鳙、花鲈、红点鲑、鲤、大银鱼、斑点叉尾鮰、大鲵、黄鳝、暗纹东方鲀、月鳢、鲑、黑鱼、中华绒螯蟹、中华鳖、牛蛙等大部分水产养殖动物都有可能发生水霉病。

水霉病主要症状是:病变部位长着大量白色的棉絮状菌丝,鱼体由于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甚至会瘦弱而死。由于霉菌侵入机体,产生大量蛋白酶,病变部位在酶的作用下,分解鱼体组织中的蛋白,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因此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最终死亡。感染水霉菌的卵,内菌丝侵入卵膜,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因此常被称为“卵丝病”。而被寄生的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球状,故又称为“太阳籽”。

该病的病原主要是水霉(Saprolegnia spp.),它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水霉菌以孢子的形

式繁殖,在菌丝的末端形成孢子囊,释放产生具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体中自由游动,传播速度迅速。在环境条件不良的情况下,能产生厚垣孢子,大大提高其生存能力。水霉菌分布于全世界,是淡水水域中常见的种类,国内外都很普遍。早在1894年一些水生真菌就已被公布,例如,Leraonniere aquatica。1942年Ingodian开始对真菌(被称为Ingodian真菌)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并在同年公布了16个种类。此后,Ingodian真菌得到重视,至1997年累积记录达到约300种。目前,水生动物水霉菌指的是卵菌纲水霉目水霉科(Saprolegniaceae)的一些种类,主要包括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丝囊菌属(Aphanomyces)等。但它们的种类不是很详细,主要由于真菌的分类鉴定比较难。

水霉菌是腐生性的,极易感染。在换水或搬运时造成鱼体体表受伤,局部皮肤坏死。活细胞因能分泌一种抗霉性的物质,一般不会感染水霉。

水霉病是淡水鱼类的常见病,以往的防治药物主要为孔雀石绿,但自禁用孔雀石绿以来,目前尚未找到既安全又理想的替代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水霉病的治疗处于摸索与探索阶段,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类:

1、抗生素

廖永岩等2001年研究了制霉菌素,达克宁,里劳素等抗真菌药一对远海梭子蟹离体卵孵化及幼体培育的影响。袁万安等2004年研究了抗真菌药物对鱼类鳃霉病的防治效果。用三种抗真菌药物霉病力克、酮康唑、硫酸铜对患有鳃霉病的鲤鱼进行浸泡治疗,每天早晚各一次,浸泡一周。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观察霉菌孢子在鱼体上皮细胞(FEC)粘附情况,用电泳法分析霉菌孢子内的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用霉病力克处理组的效果最好,试验表明霉病力克具有抗鳃霉菌和抑制鳃霉菌孢子粘附的双重作用。

但是此类药物很多是人药或者畜禽用药,使用量大,成本高,残留量高,对环境有破坏作用,增加了养殖风险。

2、氧化剂、防腐剂

特种水产动物饲养中使用福尔马林治疗水霉病,但安全有效的药量难于掌握,容易产生药

害。目前尚未找到既安全又理想的替代药物进行治疗。张繁荣1999年以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溶液为试剂,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洗频率,防治大银鱼卵水霉病试验,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溶液对水霉发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加强,但不能彻底根除水霉。结果表明,浓度为15.0mg/L的高锰酸钾和浓度为200.0mg/L的福尔马林溶液对水霉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对其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高鹏等2007年分别使用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苯扎溴铵、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等6种水产常用消毒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进行了体外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醛在浓度18.8mg/L以上时对水霉游动孢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在24mg/L浸泡2h以上时开始对水霉菌丝有杀灭效果。其它5种消毒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安全浓度。张家松等2006年在发病鱼的池塘,用4%二硫氰基甲烷以每立方米养殖水体0.3~0.4mL,全池均匀泼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粘性鱼卵在池塘孵化时,用4%二硫氰基甲烷溶液以每立方米水体0.15~0.2mL的剂量浸洗消毒10~15min,连用2d,可减少水霉感染。Marking等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500~1000ppm浸浴1h可治疗水霉病。Rogers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1:4000(250ppm)浸浴1h或1:600、1:480(1600~2 000ppm)浸浴15min可治疗鲶鱼鱼卵的水霉病。Piper等用与Rogers同样的方法治疗鲑鳟鱼鱼卵的水霉病。但是这些方法不但杀灭不彻底,在浓度过低或者水体COD较高的情况下,易出现反复。

上海水产大学杨先乐教授开发的复方立达霉粉(美婷),其主要成分的组成是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食品防腐剂和用于日用化妆品的防霉、防腐剂的生化黄腐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对人类是安全的。经试验它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副面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可促进有益菌群和水体中的藻类、浮游生物的生长。在使用成本方面,防治鱼类的水霉病,泼洒的成本约为0.4~0.47元/hm2,浸浴约0.7元/m3水体,与孔雀石绿基本相当,基本可以为生产所接受。目前,“美婷”制剂已获得国家四类新兽药证书,并由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销售。但随着2008年以来的生产性扩大试验,生产实际中反应已经出现耐药性。

3、重金属药物

刘杏忠等1998年研究了几种重金属离子(Hg2+,cd2+,Cu2+,Ni2+,Zn2+,Pb2+)对一些水霉生长和繁殖的毒性。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对水霉的产孢比对水霉本身的生长毒性

大,Hg2+和Cd2+对水霉的生长毒性最大,Ni2+和Cu2+次之,Zn2+和Ph2+最小,而对水霉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