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提供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的完整知识点。
以下内容仅为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第一章:经济建设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
2. 特点: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1. 内涵: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根据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
2. 发展历程:1978年以来,经过多次深化和调整,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主要内容: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科技改革、教育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第二章:文化建设一、爱国主义精神1. 内涵:指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
2. 重要性: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3. 表现形式: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科学精神1. 内涵:指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创新实践的精神状态。
2. 重要性:科学精神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动力,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方法: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科学技术知识,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环境保护1. 定义:指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 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3. 主要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二、绿色发展理念1. 内涵: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目标: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3. 具体做法: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
八年级下册期末政治复习资料

1.宪法是根本的活动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法则。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宪法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4.如何行使权力?维护权利的方式?
公民使用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律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
料
第一单元:我与国家
基本概念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有人口、有固定领土、有政权的独立主权的社会集团。
- 国家的特征:国土、人民、政权、主权。
国家的组成
- 国土:国家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空。
- 人民:国家的核心和基础。
- 政权:国家权力的组织与实施的机构。
- 主权: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的权利。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 具体权利:、自由、平等权利等。
- 具体义务:遵守法律、守护家庭等。
第二单元:守护家园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要求。
- 生态文明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方式与措施
-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进行资源再利用。
-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电、水、燃气等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第三单元: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
- 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无毒、无害、合理。
-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 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等。
食品安全的实践
- 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多样化饮食。
- 识别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产地。
- 勤洗手、煮熟食物等个人卫生惯。
(这里只是一个简要的复习资料,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拓展。
)。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一、政治理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判断和主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战略和发展道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任务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3.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发展•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和主要任务•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施路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实施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业现代化的方针和基本任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工作总体要求3. 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定义和意义•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和主要特点•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性和对策•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三、建设美丽中国1.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的主要内容•中国绿色发展的主要措施和路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2. 中国特色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定义和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路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和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四、中国特色外交1. 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推动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参与全球治理的外交政策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重要性•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路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特点和实施要求•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上是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doc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国家性质: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与公民的区别: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公民是,是指具有某国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公民权利的含义: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及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保障。
5、权利保障体制:以为核心、以和为主要内容。
6、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等各个领域,涵盖 ________ 、、等诸多方面。
7、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①公民在行使时要;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利益;③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方式行使权利8、公民的义务分为和两大类。
9、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等。
10、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
类似、、等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
11、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①是公民首要的的人身权利。
②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
12、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和义务。
13、人格尊严权:我们每个人都享有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与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为、隐私权、、。
14、隐私:不愿、侵扰的个人秘密;与、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具体包括:私人信息,, 。
15、如何尊重他人隐私权:要树立意识;强化意识。
16、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已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获得独立生活的,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 第一单元:全球化与中国
- 全球化的概念
- 全球化的特点
-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原因和贡献
- 第二单元:与时代同行-网络与我
- 网络的概念和特点
- 网络的利与弊
-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
- 网络对年轻人的影响
- 第三单元:政治与法律
- 政治的概念和作用
- 法律的概念和特点
- 国家对法律的作用和维护
- 个人对法律的遵守和维护
- 第四单元:民主与法治
- 民主的概念和特点
- 中国的民主制度
- 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 法治对社会的影响和保障
- 第五单元:自信、自强的心理- 自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 自强的含义和实践
- 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
- 培养自信和自强的途径
- 第六单元:文化自信与多元融合- 文化自信的概念和意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多元融合的内涵和重要性
- 文化自信与多元融合的关系
- 第七单元: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
- 国家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 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和方法
- 个人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 个人安全的保护和责任
- 第八单元:和平与发展
- 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
- 发展的概念和目标
-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促进
- 个人应承担的和平与发展的责任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P4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地位的表现) :(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P5: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判断中国公民的标准:(p6)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6.人民与公民的区别:P6①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②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7.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P6-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八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

八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
6.人权的主体和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人权的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立法机关: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2)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政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初二年下册政治复习资料

初二年下册政治复习资料初二年下册政治复习资料政治是一门涉及国家政权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初二年下册政治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政治知识。
一、国家政权组织国家政权组织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在初二年级的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国家政权组织的基本内容。
首先,国家政权组织的核心是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这些机关分别负责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和检察工作。
同时,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了国家政权的有机整体。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
在初二年级的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权,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三、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初二年级的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政治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政治文化包括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等方面。
国家意识是指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公民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国家公民的认同和责任感,法治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这些意识和观念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
四、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初二年级的政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政治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等方面。
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是指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是指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指政治经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初二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的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主体: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9.列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有哪些?发展义务教育;为困难地区困难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精准扶贫。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单元一:人权与法治1. 人权的概念及分类•人权的含义和特点•人权的分类和内容•中国的人权保障2. 法治的基本概念•法治的含义和特点•法治与人权的关系•法治的要求与发展单元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全球化的概念与特征•全球化的含义和发展背景•全球化的特征和影响•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2. 大国关系与地区合作•大国间的竞争与合作•地区合作组织的作用与影响•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与政治的方针和策略单元三:生产与管理1. 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定义和种类•生产关系的含义和作用•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单元四:生产要素的有偿使用与分配1. 地租的性质与形成•地租的含义和特点•地租的形成机制•地租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变化2. 利润的产生与分配•利润的概念和特点•利润的来源和产生方式•利润的分配和调节单元五:人口与发展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的影响和趋势•人口问题的定义和分类•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2. 城乡差距与城市化•城乡差距的原因和表现•城市化的意义和阶段•中国城市化的挑战和发展道路以上为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总计1200字。
通过对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快速回顾重点知识点,便于查找和整理。
同时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便于文档的编辑和分享。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点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一)我们维护正义1、什么是正义: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2、正义的意义: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3、正义的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4、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②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5、正义制度的作用: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
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制度的正义,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让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7、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8、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思想品德科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1我们都是公民(课本P5-7)1、什么是公民?2、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作为公民,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5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哪些内容?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课本P14-15)1、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2、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哪几类?3、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哪几类?4、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5、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权利,履行义务?6、如何理解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7、怎样维护权利?8、怎样自觉履行义务?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课本P21-23)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我国建立的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5、宪法对公共权力是怎样严格规范和限制的?6、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7、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8、青少年应怎样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6.1维护人身权利(课本P30-31)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3、法律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哪些规定?4、什么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5、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6、我国法律如何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7、怎样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8、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办?6.2维护人格尊严(P37-39)1.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它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3、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4、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5、我们应该怎样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6.3保护个人隐私(P44-45)1、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2、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权?3、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权?4、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己的隐私权?5、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1维护受教育权(P51-52)1、什么是受教育权利?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3、什么是义务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什么?4、如何理解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5、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是什么?6、我们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7、我们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8、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行为?7.2维护财产权(P60-61)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2、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个人品德1.什么是良好的个人品德?2.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3.介绍一下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活动内容。
二、公民道德1.什么是公民道德?2.作为公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要求?3.如何培养和践行公民道德?三、政治道德1.什么是政治道德?2.政治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3.政治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法律基本知识1.什么是法律?2.法律的特点有哪些?3.举例说明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3.法律能否替代道德?为什么?六、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1.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学校中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
3.学校应该建立哪些制度来保证依法治校?七、网络法律与网络道德1.什么是网络法律?2.在网络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在网络上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八、消费者权益保护1.什么是消费者权益?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主要措施。
3.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九、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什么是环境保护?2.如何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什么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3.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以上是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的知识点,你可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并举例说明,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记住要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祝你复习顺利!。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要用、、和等方式进行。
第四课公民义务6.公民的根本义务有哪些?〔1〕遵守宪法法律〔2〕〔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劳动的义务〔6〕〔7〕夫妻双方实行方案生育的义务〔8〕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7.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1〕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8.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
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
9.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根本制度第一框根本经济制度1.〔1〕坚持、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局部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知识点整理一、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是中国的执政党,担负着领导中国的重任。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3. 中国的组织结构:党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等。
4. 中国国家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属于全国人民。
二、国家与政府1. 国家的概念和特点: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统一的政治组织。
2.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政府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
3. 中国的国家机构: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
三、三权分立与制衡1. 三权分立的概念: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政权的权力被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个独立的分支,相互制约和监督。
2. 三权分立的作用和意义:三权分立保障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3. 三权制衡的机制:三权制衡通过相互制约和监督来平衡各个权力的行使,避免滥用权力。
四、法律与法治1. 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规范性文件。
2. 法治的概念和要求:法治是指以法律为核心,依法治国,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3.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五、中国的宪法制度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最高法律。
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包括国家组织原则、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3. 宪法的修改和权威: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拥有最高的权威性。
六、中国的参政议政制度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立法权。
2.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组织原则和领导方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1. 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人教版《品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品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一、复纲要- 第一单元:法治与生活- 第二单元:国家政权与社会管理- 第三单元:民主政治与公民权利- 第四单元:法律与秩序- 第五单元: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 第六单元:全球化与中国- 第七单元:法律与生活- 第八单元:我与社会- 第九单元:英雄与二、复重点1. 了解法治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理解国家政权的构成和运行方式,认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3. 理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方式,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特点,认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5. 认识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研究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6. 了解全球化现象,认识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7. 理解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正确对待法律。
8. 研究如何与社会相互作用,了解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力。
9. 了解英雄及其相关故事,认识的重要性。
三、复方法1. 阅读课本,重点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
2. 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和关键概念整理出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3. 多做题,回顾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4. 与同学讨论,互相研究、交流,帮助理解和记忆。
5.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案例和资料,拓宽知识面。
6. 制定复计划,按照时间表进行有序的复。
7. 考试前进行模拟测试,检验自己的复效果。
四、复建议1. 每天都坚持复,保持连续性和积累性。
2. 注意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理解关键概念。
3. 多进行思考,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4. 善于总结,整理出复重点和难点。
5.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6. 学会归纳和概括,将知识点整合成自己的语言。
7. 积极利用课外时间,扩展知识面。
> 注意:本文档仅为复习资料,具体内容请结合教材进行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了解)4.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重点)(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掌握)6.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7.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体现:(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国的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1. 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掌握)(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12.如何正确行使国家权力?(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重点)(1)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八年级下期末点对点复习 第一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在我国,全体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判断2、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A 人民B 公民 C领导干部 D 国家公务员3、在我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是()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B 18岁以上的公民C在中国境内从事某项工作的人D全体人民●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农民阶级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 工农联盟B 农民C 知识分子D 公民6、我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A.农民、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C.工人阶级、社会主义D.工农联盟、资本主义●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7、下列属于现阶段人民范畴的有()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上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我们必须与其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8、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上不在有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公民: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1)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2)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P4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地位的表现) :(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P5: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判断中国公民的标准:(p6)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6.人民与公民的区别:P6①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②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③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7.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P6-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8.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什么? ---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P7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力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见书P9(注: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利(5)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9)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10-11(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4.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公民的义务1.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4-15(1)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保守国家秘密;(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依法纳税;等等。
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是我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3.法定义务的含义:P14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4.道德义务的含义:P17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5.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密切联系。
诸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
二者也有区别。
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6.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P17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1.如何忠实履行义务?P18-20(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怎样?P19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2.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生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4.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2)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3)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4)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5.法律为什么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6.法律为什么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7.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
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8.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1)我国法律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2)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3)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9.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p27)《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等。
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1.公民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p28)(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2)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2.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30-31(1)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2)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伤害事件发生;(3)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3.如何评价轻生行为?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因为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人格尊严权含义:P35是指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P35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3.名誉的含义:对特定的人的品德、才干、信誉方面的客观评价。
良好的名誉取决于个人表现。
4.良好名誉的作用: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5.侵犯名誉行为的危害性: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6.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利益)和名誉维护权(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遭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7.侵犯名誉权行为表现及后果:P38-39 表现:公然辱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后果: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1.肖像的表现方式:(p40)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表现方式有: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肖像的地位:(p40)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肖像权的含义及内容:P41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3.侵害肖像权行为:(p41.d2)(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