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斯_米勒_文学终结论_的本义考辨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世纪以来,虽然有《白银谷》《沧浪之水》《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花腔》等一批很好的作品,但令人悲观又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的辉煌时代就这样终结了。
当文学被无数次地宣告死亡之后,2003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新作《论文学》中,对文学的命运作了如下表达:“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
”在我看来,把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文学的衰落,归结于市场和利益的驱动是不准确的。
这一说法的肤浅就在于,市场可能改变作家的创作动机,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作家也是靠稿酬生存的,鲁迅的收支账目大多来自稿酬。
这些靠稿酬生活的作家没有因市场的存在而失去他们大师的魅力。
鲁迅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他对现代小说形式把握的能力,不仅仅来自他娴熟的现代小说艺术技巧,更来自于他的文化信念和坚守的人格。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小说中表达出他的悲悯和无奈。
他是在市场化的时代用一种非市场的力量获得尊重和信任的。
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不间断的政治批判运动和不间断的检讨过程中,独立的精神空间几近全部陷落。
当政治挤压被置换为经济困窘之后,检讨也置换为世俗感慨。
因此,作家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长篇小说没有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初步格局的形成和传媒多样化的发展,也终结了长篇小说在文化市场一枝独秀的“霸权”历史。
虽然我们可以批判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电子传媒是虚拟的“电子幻觉世界”,但在亚文化群那里,电子幻觉世界提供的自我满足和幻觉实现,是传统的平面传媒难以抗衡的。
它在通过“开放、平等、自由、匿名”的写作空间创作的同时,也在无意中结束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
如上所述,新世纪不是没有了文学经典,而是关心“文学经典”的人群已经分流于影视、读图、DVD、卡拉OK、美容院、健身房甚至是星巴克、超市或者远足、听音乐。
希利斯_米勒文学解构的_异质性_维度
2010年第6期总第124期外语研究Fo reig n L anguag es Research2010, 6Serial 124希利斯 米勒文学解构的异质性!维度*秦∀旭(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希利斯 米勒的文学解构始终关注具体的文学文本阅读和阐释方法,在对德里达的延异!观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异质性假说!。
本文考察异质性!在米勒的修辞阅读、小说重复、小说叙事以及文学述行等理论中的关键性论述,试图说明:米勒解构式的文本阅读旨在揭示并释放文学作品中的异质性,从而达到体现文本发生的无源性、动摇文本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揭示文本阐释的无限性的目的。
关键词:希利斯 米勒;解构批评;异质性;修辞;重复;叙事;述行性中图分类号:I0 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7242(2010)06 0093 04∀∀1.引言20世纪多元话语中的解构思潮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再到解构主义的过程。
在欧洲大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被引入美国学界并迅速获得普及的过程中,解构的哲学思辨与文学批评的联盟始终是这一流变的核心和焦点。
总的来说,德里达的#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一文促成了美国文学解构主义兴起的外部动力,它回应了美国思想界对欧洲权威、对自我身份的焦虑;美国本土的新批评文论,特别是新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关于是历史还是文学!的争论构成了美国文学解构批评的内在动因。
作为解构主义在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的成功应用,耶鲁学派!代表人物J.希利斯 米勒(J.Hillis M iller,1928 )始终将异质性!(heterogeneit y)视为文学解构批评的基本假设,其解构式的文本阅读旨在揭示并释放文学作品中的异质性,可以说异质性是贯穿米勒修辞阅读理论、小说重复理论、小说叙事理论以及文学述行理论的一个关键性的理论支点。
2.异质性!在现代思想中的三个来源异质性!在现代思想中有三个来源。
论希利斯·米勒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
AbstractThe speech act theory put forward by the British linguistic philosopher J. L. Austin in 1950s was introduced into literature study by Richard Ohmann and Stanley Fish and further developed by Paul de Man and Jacque Derrida. Thus the literary speech act theory was formed. Hillis Miller is not the first one to apply it to study literature, but he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 by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y based on his own understanding.Standing from the tradition, Miller tried to explain the literary speech act from a fresh angle. At the beginning he got back to Austin’s illustration and crux, faced the plight directly and put forward that language itself was simultaneously constative and performative, that fictional language is also performative. In his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he proposed a Miller-characterized literary speech act theory by transforming Derrida’s Theory of Différance and de Man’s Theory of Rhetoric carefully. In his theory, Miller re-specified the rules of literary speech act , which assu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worked community and “feasibility ” of inappropriate speech acts. Thus the viewpoint that performativ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literature was proposed at last.Miller’s literary speech act theory mainly aims at giving a new definition to elements in literature acts. According to Miller, writ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writer can condcut his performative right, control the text and guide the reader. As to the text, a virtual reality, it is able to get rid of the writer’s control and is able to self -empowered. The readers are the last part where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can be realized and responsible for reading ethic as well.On the basis of literary speech act theory, Miller made a series of adjustment to his critical theories of later years. Firstly, he facilitated the ethical turn of his literary criticism, and secondly he combined literary studies with cultural studies which provided a fresh theoretical angle to study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assure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constructions. Finally he modified his claim of Finality of literature and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would never be terminated by new technology and can exist continuously as long as literarity is found.Key Words: Hillis Miller; literary speech act theory; literary performative ;ethical tur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米勒对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新阐释 (6)1.1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突破 (7)1.1.1直面奥斯汀的理论困境 (7)1.1.2突破文学言语行为理论传统 (9)1.2文学言语行为的新规则 (11)1.2.1文学中无形共同体的有效性 (11)1.2.2文学中不恰切言语行为的有效性 (14)1.3述行性作为文学核心品质 (15)1.3.1文学用修辞表现述行 (16)1.3.2文学述行生产意义 (17)第2章基于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要素新定位 (19)2.1行使述行权的作者 (19)2.1.1唤醒“幽灵”的皮革马利翁 (19)2.1.2诱使读者信任的“骗子” (21)2.2自我赋权的文本 (23)2.2.1文学作为虚拟现实 (24)2.2.2文本的自我证明 (25)2.3担当阅读伦理的读者 (27)2.3.1天真式阅读与去神秘式阅读 (28)2.3.2读者再次唤醒“幽灵” (29)第3章基于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批评新转向 (32)3.1促成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 (32)3.1.1为解构主义辩护到批评的伦理转向 (32)3.1.2悖论结构与批评伦理的契合 (34)3.2联接文学与文化研究 (36)3.2.1文学话语再次参与社会建构 (36)3.2.2文化阐释成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39)3.3修正文学终结论 (40)3.3.1新技术没有终结文学 (41)3.3.2基于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未来 (43)结语 (45)注释 (47)参考文献 (53)致谢 (56)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8)绪论J.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1928—)[1],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美国意识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转向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新媒介下的文学处境——米勒“文学终结论”再探
个 新 概 念 , 而 这 个 概 念 其 实 具 有 很 大 的 “ 象 然 想
《 全 球 化 对 文 学 研 究 的 影 响 》的 演 讲 中 , 勒 把 以 论 米
上 “ 信 时 代 ”的 三 个 后 果 说 成 是 “ 球 化 ” 三 个 结 电 全 的
性 ”, 立 在 这 样 一 个 想 象 主 体 下 所 提 出 的 “ 学 的 建 文 终 结 ”、 哲 学 的 终 结 ”、 精 神 分 析 的 终 结 ”、 情 书 的 “ “ “ 终 结 ”, 际都 是 站 不 住 脚 的 。 实 希 利 斯 ・ 勒 之 所 以 敢 于 这 样 大 胆 地 想 象 , 在 米 就 于 他 看 到 了新 的 电 信 时 代 这 样 一 个 特 点 , “ 的 电 即 新 信 时 代 的重 要 特 点 就 是 要 打 破 过 去 在 印 刷 文 化 时 代 占据 统 治 地 位 的 内 心 与 外 部 世 界 之 间 的 二 分 法 (n i—
受 众 从 被 动 的 桎 梏 中 解 放 了 出来 , 学 的 自由本 性 在 文
的论 断 。 发 表 于 《 学 评 论 》 0 1年 第 1期 上 的那 篇 文 20 《 球 化 时 代 文 学 研 究 还 会 继 续 存 在 吗 ? 在 国 内 引 全 》
发 了 一 场 关 于 “ 学 终 结 ”( 叫 “ 勒 预 言 ” 文 也 米 )的 大
助 理 。 研 究 方 向 : 克 思 主义 文 艺学 与 西 方美 学。 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口 国 新 介 的 学 境 —米 文 终 论” 探 丁 旗 媒 下 文 处 — 勒“ 学 结 再
HU NDR C ED S H0OL N AR S SI T
重估“文学生死问题”——以米勒、金惠敏和童庆炳的相关讨论为例
勒, 在 中国 发 表 终结 论 时 已年 迈 古 稀 ( 这是 苏 格
拉 底 和孔 子 离 世 的 年 龄 ) , 他对 “ 文 学 生 死 问题 ”
终 结 。” 作 者首 先 引用 了雅 克 ・ 德 里达 《 明信 片》 一 书 中的一 句话 , 尽 管 这句 话是 德里 达 书 中一 位 主
固然 有 多 重 不 同含 义 , 但 在 大 多数 情 况 下 , 这 句 话 只 不过 是某 种 愤青 式 的激 烈情 感 的宣泄 , 但 密
切关注“ 文 学 生死 问题 ” 和“ 文学 权 威 问题 ” 的米
化 时代 文学研 究还 会继续 存在 吗?》 , 作者 开篇就
以小 标题 的 形 式亮 出 了这 样 一 个 观 点 : “ 新 电信
思考 。 由此 不 难看 出 , 米 勒 的 这一 篇 文 章具 有 多 维度 的学术 阐释空 间和多 层 面的理 论延 展性 。
米 勒 对 德 里达 之论 断 的 心 态是 相 当复 杂 的 ,
一
方 面 他 表达 了或许 只是 作 为 修辞 策 略 的“ 强 烈
震惊” : “ 德 里 达在 《 明信 片 》 中写 的这 段话 在 大 部
好 者们 心 中都 会有 这 样 或那 样 的焦 虑 、疑惑 、 担 心、 甚至愤慨 , 有 些 人 心 中或许 还 隐 隐地 藏 着 这 样 一种渴望 , “ 想 看 一 看 生 活 在 没 有 了文 学 、 情
不能幸 免 。” 简而 言之 , 米勒从 德里 达《 明信 片》 中 挖 掘 出 了这 样 一 条 似 曾相 识 的信 息— — 人 类 也 已进 入 一个 全新 的电 信时 代 , 这 个 时代 的 文学 命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
理 论主 页 ◆
批判“ 米勒预 l的批判 士, Ir ●, : ● ■ Z ● ■ _ : l
近年 来有关“ 学终结论 ” 文 争议 的述评
● 李 夫 生
行全面整合后 ,将略显零散 的一些 思想重新梳理而成
的 。米勒在他这篇篇幅短小 , 对文艺理论界却不啻是一
大体说来 , 正如邢建 昌、 秦志敏在《 文艺}}05 5 理性一些 。她以 “  ̄ 20 年 细读 ”Coe ai ) ( l d g为基本行一番爬梳 , 以求将 问 析“ 边沿化 ” 不等于“ 文学终结 ”从而实际上给出了另一 , 个文学( 研究 ) 存在的理由。⑤
题的讨论引入更深的思考层面 。 一
如果说 童先生的论说倾注了作者对文学的无限 热
爱 的感性 因素 , 那么 , 金惠敏对 “ 米勒预言 ” 的看 法似 乎
从德里达 的名作《 明信片》 开始提 我们这里所 说的“ 米勒预言 ” 特指美 国当代著名的 个重磅炸弹的文章 中, 依次论述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影 、 电视 、 电话和 国际互 解构主 义文艺理论家 希利斯 ・ 米勒(. l lr 98 ) 问 , 1 iMi , 2- His l 1 e
理论 界引起热烈讨论的一 个敏感话题。
(ef mav i c ) p r r t e fc y 。米勒承认 , o ie a 德里达《 明信片》 中的
在他心中引起的极 大震撼与共鸣 。 他想要了解 , 19 年 第 4 的《 97 期 文学评论 》 发表了米勒 的《 全球 这段话 , 在一个没有了文学 、 、 情书 哲学 、 精神分析这些 最主要的 化对文学研 究的影响》 一文。其后 , 文艺报 》 国外 在《 和《 将会是什么样子? !在此基础上 , 米 理论动 态》 等报刊上 , 又分别译载 了米勒的一些 观点大 人文学科的世界里 , “ 而我相信它是对 致相同的文章。 这些文章还只是米勒思考“ 全球化 ” 对文 勒提 出其结论 :如果德里达 是对的 ( ,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 学所造成影响的一 个大纲性文献 , 只初步提出了他有 的 ) 还 cno ins 而把它引向终结 。” a ) ② 关“ 文学终结论” 的一些主张 。这时候 , 米勒在中国文艺 和共生因素(o c m t t , 理论 界的影响尚未形成大气候 , 同时他提 出的命题 固然
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
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一、从文学“终结论” 谈起近年来,一些西方文论家频繁来到中国访问和讲学,并在中国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把一些本来纯属西方语境的文论话题引入中国,激起中国同行的讨论和争鸣,从而使当今中国文论真正国际化和全球化。
其中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先生曾多次来到中国,在他的一系列学术报告及其所发表的论文中,最为人所关注并引起争鸣的,是他所阐发的文学“终结论”的理论命题。
早在1997年,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一文发表于《文学评论》第4期,该文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今已经由书籍时代转到了电子时代,新的技术正创造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由此必然会对文学和文学研究发生影响,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看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等,很少关注书本的文学作品。
因此他认为,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也许由于当时中国文论界关注的热点不在于此,因此对米勒提出的问题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时隔三年之后,在2000年北京举行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米勒再次就此命题作了发言,并在《文学评论》发表长篇论文《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详细阐述了“文学终结论”的观点。
从该文所述可知,这一论断其实来自解构主义理论大师、也是米勒的精神宗师雅克·德里达。
米勒在论文开篇,即引述了德里达《明信片》中那段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情书也不能幸免……”。
[1] 米勒本人显然是认同和支持这一论断的,并按照他的理解对这一命题作了充分的阐述。
这一次也许是语境不同了,米勒阐发的文学“终结论”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关注并引发了讨论,一些学者着文与米勒商榷,对这一预言表示质疑和难予苟同,认为这是一种“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未免过于极端和武断;文学和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在于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以及对文学美的追求,而不在于媒体的变化。
文学何去何从——读《文学死了吗》
文学何去何从——读《文学死了吗》作者:宁珊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6期[摘要]文学是长久以来人类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J·希利斯·米勒对于何为文学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J·希利斯·米勒分析了现代大学的图书馆以及教师的作用,针对传统的文学在接受新兴挑战的时候是否已经死去,文学的变化又将引领文化走向何方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文学新媒体时代阅读文学作者简介:宁珊(1987-),女,山东省东营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汉语言文学。
J·希利斯·米勒(J.Hills Miller),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欧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的杰出学者、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
米勒在他的《文学死了吗》(《On Literature》)一书中围绕“文学死了吗”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阐述了一系列关于文学的见解。
这些问题一度喧嚣尘上,引起了学术界、社会大众的争论。
米勒在书的开篇就大肆呼喊道:“文学就要终结了。
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
是时候了。
”文学的地位瞬时被告知正在被颠覆,甚至是要灭亡。
米勒的“文学终结论”中的“文学”不是指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是指一种产生在特定的时代、具有特定的含义的文化建构物,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话语。
究竟文学为何物,文学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又是什么导致了文学这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洗涤心灵的良好药剂要走向末日?雅克·德里达在《死亡:虚构与见证》(Demeure:Fiction and testimony)中指出,“文学”一词源于拉丁词根。
它不能脱离它的罗马基督教欧洲根源。
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则是在西欧出现的,最早始于17世纪末。
自撒谬尔·约翰孙的词典面世后,它被界定为回忆、历史、书信集、学术论文,以及诗歌、剧本、小说。
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仅指诗歌、剧本和小说,并且米勒认为没有广泛的识字率,就没有文学。
解构主义在美国_评J_希利斯_米勒的_线条意象_
理论研究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 米勒的 线条意象申 丹内容提要 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表,J.希利斯 米勒以 线条意象 为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是对欧洲解构主义批评的发展和补充。
本文系统评介了米勒颇具新意和启迪价值的 线条意象 。
就叙事线条的开头和结尾而言,本文认为米勒的解构主义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超出文本疆界的宏观观察角度,而结构主义的观点则是以文本疆界为基础的微观观察角度。
这两种角度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就叙事线条的中部而言,本文认为米勒形象化的解构主义理论也仅仅构成一种特定的视角,与其它视角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无法取代。
关键词 解构主义(美国) J.希利斯 米勒 线条意象 互补性与传统、保守的英国形成对照,建国仅两百多年的美国一向以学术上的求新、求异著称。
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动荡不安的文化大环境更是为解构主义的落户提供了理想的土壤。
解构主义的创始人法国哲学家雅克 德里达1966年访问美国,在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发表了轰动性的演讲。
他那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思想体系,对美国知识界形成了具有震撼力的冲击。
此后,在美国知识界逐渐形成了一场解构主义运动,涉及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法律理论、建筑设计、宗教研究。
政治理论等等。
当然,最为突出的还是以保罗 德曼为首,以耶鲁学派为核心的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J 希利斯 米勒为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美国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在比利时出生和受教育的德曼相比,米勒更具有美国特点。
在从事解构主义之前,米勒为新批评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尤其受肯尼斯 伯克和威廉 燕卜荪的5影响甚深。
在从事解构主义之后,他依然以伯克为参照,来阅读德里达和德曼的论著。
尽管在基本立场上相对立,新批评对文本的细读与德里达对文本修辞复杂性的细研之间具有方法上的相似。
由于新批评曾在美国盛行,不少美国学者以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构性修辞分析见长,米勒尤其突出。
诚然,欧洲的现象学对米勒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浅谈“文学终结论”
浅谈“文学终结论”作者:牛维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6期摘要: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中提出“文学终结”的观点,他认为在铺天盖地的电子媒介浪潮席卷下,文学的末日即将降临。
现代阅读方式和视觉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将文学传统的范围扩大时,却消解了其文学性。
米勒的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论。
在此,笔者将就米勒的观点展开分析,探讨文学在当下的处境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学;终结;希利斯·米勒作者简介:牛维佳,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6-0-01米勒对当今文化环境的认识是“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体的发展,正使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死亡[1]”。
他对当代流行文化持严厉批判的态度,提出阅读中出现的一种现象——“碎化”。
认为流行文化和电子阅读的泛滥导致了阅读方式的改变。
米勒的批判说到底是对以大众文化为典型的俗文化向雅文化渗透的排斥。
这一看法与法兰克福学也派有相似之处,该学派对大众的、商品性的视觉文化严厉抨击。
与西方普遍的“终结”思想不同,米勒的观点在中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文学理论界的一场激烈讨论。
赖大仁等接受这种观点,认为米勒看清了文学的发展方向,企图在全球化背景下把传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作比对,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关系。
但余虹将“终结”只看成一种“边缘化”的现象,童庆炳也相信文学不会终结,“由于电子图像时代的来临,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那种能够比较旧的写法被淘汰了,一种新的写法出现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2]”他认为不同的文学观念是批评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不能迷信美国的文化霸权。
既然有关“文学终结”的论争如此激烈,那么不论米勒最后是否肯定这一现象,关于“文学终结论”的研究总还是有意义的。
文学“终结”的首先是视觉媒体是造成的,这是最直观的原因;其次是大众的欣赏喜好影响了大众媒介;此外,文学权威性和文化权力是解释“文学终结论”的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从柏拉图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到康德对小说的严厉批判,都是对文学权威性的质疑与批判,文学作品很多时候是在以使读者愉悦的方式欺骗读者。
文学终结论
中国矿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文艺美学考试时间2013.1.5学生姓名单良学生学号ZS12090024所在院系文法学院任课教师王青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文学终结论的思考摘要:米勒在本世纪初提出了文学终结的话题,并在中国文学评论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米勒认为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在这样的危机中,文学要该何去何从。
本文着重分析中西方文学终结论命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学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米勒文学终结论边缘化失语化绪论2001年美国文论家希利斯•米勒在《文学评论》发表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这篇文章中,米勒发挥了德里达有关现代电信科技的论述,“尽管德里达对文学爱好有加,但是他的著作,像《丧钟》(Glas)和《明信片》,的确加速了文学的终结,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比如欧美国家过去200年或者250年的历史文化) 得知……事实上,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
”“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
这样,米勒从创作、阅读与研究全方位地宣布了文学活动的消亡。
[1]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中国学者的强烈反应,有支持,也有批判。
然而中西方学界对“终结”的含义理解又不尽相同:米勒、德里达等西方学者理解的终结是“完了、不存在”的意思,而中国学者如余虹、赖大仁、曹顺庆等先生所理解的是文学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和失语化。
西方“文学终结论”的讨论1、西方终结论的传统首先我们从西方来看,有关终结论的命题频频出现。
黑格尔最早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命题,宣布了艺术作为人类最高旨趣和绝对真理的崇高地位的终结。
他认为艺术从象征型到古典型再到浪漫型的进化宣告结束,艺术的历史消融于哲学的历史。
文学终结的论争与启示
文学终结的论争与启示文学终结的论争与启示约瑟夫·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192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195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哈佛、霍普金斯、耶鲁等校,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厄湾校区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20世纪60年代,希利斯·米勒在欧美批评界崭露头角;70年代,以“耶鲁学派”重要代表之一在北美批评界产生影响;80年代,以“解构批评”而著称,并活跃于欧美理论批评界。
希利斯·米勒还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被学界称为耶鲁学派代表人物、解构主义批评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希利斯·米勒发表了一系列探讨当下文学状况以及理论前景的文章,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在1995-20XX年10年间,米勒在中国期刊亮相的文章接近20篇。
另外,由申丹翻译的米勒《解读叙事》也于20XX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米勒在上述文章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电信时代文学的处境以及文学的权威性等,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看起来又相互矛盾,却真实反映了米勒的学术心迹。
一、电信时代文学的处境作为一位从事文学研究及文学批评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批评家,米勒先生对文学的洞察与体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敏锐。
他发现电信时代的文学受到了严峻的峻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轻,成为文化百家衣上的一个小小的补丁。
”①越来越少的人真正花大量的时间阅读被称为经典作家的作品,像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等,至少在欧洲和美国是这个样子……越来越少的人受到文学阅读的决定性的影响。
收音机、电视、电影、流行音乐,还有现在的因特网,在塑造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ethos and values)以及用虚幻的世界填补人们的心灵和情感的空缺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些年来,正是这些虚拟的现实在诱导人们的情感、行为和价值判断方面发挥着最大的述行效能(perforlna—five efficacy),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世界。
文学的终结与永恒
名作欣赏 / 文苑经纬 >文学的终结与永恒⊙崔洪爱 [济南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022]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似乎节节败退,面临着“终结”的命运。
“文学死了吗”在文学领域被广泛讨论。
J·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一文中指出,传统的文学形式似乎面临死亡的局势,但真正的文学性是普遍的、永恒的。
在《文学死了吗》一书中,米勒说明了什么是文学、为什么阅读文学以及如何阅读文学等问题,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并没有终结,文学是永恒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文学 终结 永恒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发表了被称为“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了“艺术已经走向了终结”的著名论断,从此,对于艺术或者文学终结的论断层出不穷,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大讨论。
1972年雅克·德里达曾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说道:“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 将不复存在。
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a而同样作为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的希利斯·米勒在他的著作《文学死了吗》中也讨论着这个问题。
本文以米勒的书为基础,探究文学的永恒性。
一、文学面临的危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剧烈发展以及新媒体的迅速扩张,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革,而身处其中的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
“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到来了”b,文学面临着危机,这再次引发一批人的恐慌。
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列举了种种文学面临的危机。
首先是作为文学载体的印刷产品等行业受到剧烈冲击。
进入新的网络时代,电子产品冲击着纸质文学,印刷行业的业绩不断下滑,众多报纸杂志停刊。
仅2018年就有近三十家报纸杂志停刊,其中包括《北京晨报》等老牌的报刊。
网络时代除了使印刷业受到重创外,希利斯·米勒还指出,新媒体的产生还带动了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是被改编的影视作品不再是原来的文学,可以说它是一种再创造产生的新的艺术作品。
当代西方文论视域下文学与影视的比较
当代西方文论视域下文学与影视的比较孙志璞【摘要】本文在M·H艾布拉姆斯教授的文学批评四要素理论框架下对文学与影视进行了具有针对性地比较,说明文学在电子图像时代具有独立的品格,是影视所不能代替的,文学不会终结。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Professor M. H. Abrams ' s four elements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this article compares literature with film and television with purpose, and illustrates that literatu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electronic image times, which can not be replaced by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it will not be terminated.【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2页(P153-154)【关键词】西方文论;文学;影视【作者】孙志璞【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05;I005在2000年夏天北京召开的研讨会上,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发言,提出文学和文学研究已成为过去的命题,即提出文学终结论。
此后国内学者纷纷撰文,通过对文学与影视的比较对文学终结论表示赞同或反对。
要么认为电子图像时代图像狂欢,文字式微,文学受到影视的挤压,走向黄昏。
要么认为无论怎么变,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学不会因媒体的变化而消亡。
结论是,如果人类需要文学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文学和伴随它的文学批评就不会消亡。
我们觉得这样的结论缺乏说服力,关键是电子图像时代文学具有独立的品格,而要证明这一点,就得对文学与影视进行比较,而以往人们的比较太表面化,不够深入和系统,而且没有找到比较的对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