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象教学设计.docx
古诗意象初中题目教案

古诗意象初中题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登高》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登高》中的意象,领会诗意,体会古诗意象的韵味。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登高》的意象分析。
2. 古诗意象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古诗意象的内涵和外延。
2. 如何在古诗词鉴赏中把握意象。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登高》的译文、注释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用书:《杜甫诗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古诗词朗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
2. 提问:什么是意象?在古诗词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逐句解析《登高》,解释关键词和意象。
3. 分析《登高》中的意象,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和长江,引导学生领会意象的韵味。
三、意象分析(15分钟)1. 讨论:什么是古诗意象?它有哪些特点?2. 分析《登高》中的意象,探讨意象的内涵和外延。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登高》中的意象,分析其表现手法和寓意。
四、鉴赏能力提升(15分钟)1. 讲解如何在古诗词鉴赏中把握意象。
2. 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意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译写《登高》。
2. 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登高》这首诗,使学生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了古诗意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意象的韵味,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堂讨论和练习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古诗意象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古诗词学习奠定了基础。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鉴赏》教材第四章“意象的艺术”,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概念与分类、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常见意象的解析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其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2. 学会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提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
重点:意象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诗文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诗词意境画,引发学生对古诗文意象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a. 讲解意象的概念与分类。
b. 分析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功能与作用。
c. 举例解析常见意象。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文鉴赏》之意象2. 内容:a. 意象概念b. 意象分类c. 意象功能与作用d. 常见意象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并阐述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a. 示例:《静夜思》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作用: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 示例:《望庐山瀑布》与《登鹳雀楼》意象运用:《望庐山瀑布》以瀑布为意象,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登鹳雀楼》以鹳雀楼为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与志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深入分析其中的意象,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利用《古诗四首》中的意象进行教学。
这种思考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在教学目标上,可以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多媒体展示、语言模拟等。
二、教学素材素材是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素材上,应该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内涵性的诗句,对于诗中的词语、形象要加以注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制订一些任务,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质问,让学生在任务中不断加深对于意象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模拟人物的想法、情感,进而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学会用意象进行写作的方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制订相应的教学反馈措施,让学生在教育中有更多的收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或者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实现教育的升华。
五、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的动力。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例如侧重讲解、借助场景描述、引导学生模拟等,以更加深入的体验意象并加深对于意象的理解程度。
《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对于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遵循科学、理性的科研思路,并且有计划、有序地探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凭借这些特质进行更好地创作,从而使学生在教育中取得有效的提升。
古诗意象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2)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3)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意象的感知和鉴赏能力;(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2. 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3. 古诗《某诗》意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古诗意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古诗意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古诗中会有意象?(二)新课讲授1. 古诗意象的概念及分类:(1)定义:古诗意象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
(2)分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人生意象。
2. 常见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1)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等;(2)社会意象:如官职、战争、节日等;(3)人生意象:如爱情、友情、亲情、生死等。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首古诗《某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挖掘古诗意象的内涵。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古诗意象的分析;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诗,尝试分析其中的意象;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意象,用古诗意象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体验生活。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以“意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古诗意象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古诗意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以下是整理的《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教学设计1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一、考点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精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方意义、隐含意义、示意意义;还包括精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制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方、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一节诗歌的形象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化领悟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初中古诗意象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古诗意象教学》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古诗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体会诗人情感。
2. 运用意象创作古诗词。
教学准备:1. 古诗词文本《XXX》。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其原因。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古诗词中的意象重要吗?为什么?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古诗意象的概念:意象是指古诗词中诗人用来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具体事物或形象。
2. 讲解古诗意象的作用:意象是古诗词艺术表现的基础,能够使诗词具有形象美、含蓄美和深度美。
3. 讲解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方法:a. 找出诗词中的意象。
b. 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c. 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以古诗词《XXX》为例,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
2. 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 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诗中的意象。
2. 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意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 拓展学习:邀请古诗词爱好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古诗意象的运用和鉴赏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意象的概念、作用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意象的知识。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古诗意象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掌握常见的古诗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通过分析古诗意象,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古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学生三、教学内容以《春晓》为例,分析古诗中的意象。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挂图:春晓画面2. 磁带:古诗《春晓》朗诵录音3.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意象分析结果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晓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2. 提问: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吗?(二)初步感知1. 教师朗诵古诗《春晓》,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2. 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听到了哪些事物?(三)意象分析1. 春晓:分析“春晓”这个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
2. 鸟儿:分析“鸟儿”这个意象,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欢快的叫声。
3. 花香:分析“花香”这个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花香带来的愉悦心情。
4. 阳光:分析“阳光”这个意象,引导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和希望。
5. 微雨:分析“微雨”这个意象,引导学生理解雨后的清新和生机。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古诗《春晓》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古诗中的意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3. 拓展: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古诗意象的理解,如绘画、写作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春晓》中的意象。
2.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3. 学生能够欣赏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古人的情感表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意象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中的意象鉴赏教案

古诗中的意象鉴赏教案古诗中的意象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意象的内涵。
2.学会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并运用___和想象体会诗歌意象的内涵。
3.根据意象体会诗歌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以___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诗中描写了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色,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的夕阳下的孤独和愁苦。
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被称赞为“秋思之祖”。
二、意象的概念意象,就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无论是春花秋月、___还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各种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人的情愫、理念、遭际、感慨,诗歌才会形成情景交融,“意”“象”合一的艺术图景。
三、重点鉴赏“月”的意象。
1、你能回忆起有关“月”的诗句吗?分别有怎样的含义呢?(讨论)2、月的象征含义1.象征团圆。
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2.象征思念。
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
3.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
4.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
___的《玉阶怨》中写道:“___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这里的月亮作为意象,是因为它具有圆形、明亮、透明等特点,且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故事,如嫦娥奔月等,这些特定的含义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团圆、思乡、相思等。
此外,诗人选择的意象必然与他的内心情感有关联。
在运用意象的过程中,需要捕捉意象并把握其特点,联系背景并发挥想象,同时体会情感和意境。
例如,___的《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的意象包括明月、松、清泉和石头,想象出在松林中,明月静静地照耀着,山泉清冽,在石头上流淌,反射着月光。
这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美的情感。
另一个例子是___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___风残月。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教案引言: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一、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中意象的敏感性;2. 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3. 培养学生对古诗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本2. 古诗十九首的选集3. 纸和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古诗十九首的选集,并让学生自由阅读其中的一首诗。
2. 讨论意象(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古诗中的意象记录下来,并分组分享。
鼓励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意象,并给予肯定和提供反馈。
3. 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首古诗,如《登鹳雀楼》,对其中的意象进行详细分析。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古诗中的意象,如描绘自然景观、描写人物形象等。
4. 创作实践(20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选取其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意象的理解。
5. 展示与分享(1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意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日所学,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拓展活动:1. 设计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意象的理解;2. 分组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学生通过朗诵表演展示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五、作业: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写一篇短文,阐述其中的意象和自己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中的意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例如通过音乐、影视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并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2.帮助学生区分“物象”和“意象”。
3.重点教授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4.解决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情感的教学难点。
一、课前活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再次接受美的洗礼。
让我们用诗句来形容一下那一时刻的心情,幻灯(考试、作业、批评、下课铃)。
二、新课1.首先,让我们看看幻灯片上的图片,比如圆月图片。
大家能联想到那首古诗吗?例如《静夜思》等。
2.___曾勾起许多古代诗人的创作情思,写下许多名篇佳作。
同学们还能联想到那些与月相关的诗句吗?比如男女生比赛和幻灯探月究情。
3.诗人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我们可以以___的《静夜思》和___的《水调歌头》为例,使用电子白板来展示两种月、两种情:月圆(团圆思念亲人)和月缺(残缺人缺分离凄凉孤单寂寞)。
我们可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借助于像月一样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中,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板书)。
赏析诗歌的第一步,就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把握诗歌的情感。
4.明月在古代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其象征意义还有很多。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古诗中的意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牢记。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意象也是诗歌考查的热点。
以下是几道考题:1.___的《登飞来峰》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困难、挫折、障碍等)2.晃冲之的《春日》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在三、四句中,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溪阴阴、细雨翻萍、鹅鸭戏水是表现什么情景?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作者流露出了___(或惜春)之情。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中意象的定义和分类。
2. 古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意义。
3. 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意象,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2. 难点:深入理解古诗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中意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意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古诗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古诗词中意象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意象:详细讲解古诗词中意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意象,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意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古诗词中意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欣赏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古诗词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意象的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七、教学活动1. 组织一次古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体会古诗词中的意象。
2. 开展一次古诗词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词中的意象。
八、教学资源1. 精选古诗词教材,包括古代诗词选集、古诗词鉴赏书籍等。
2.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古诗词及其解析,作为教学参考。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古诗词意象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2.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意象》教学案设计

古典诗词鉴赏之意象教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意象内涵,了解一些常见意象所传承的丰富情感。
2.指导学生自觉地从分析意象入手去解读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自觉地从分析意象入手去解读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印发相关的部分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自行疏通诗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感悟意象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联想其他一些有关“枫”的诗词名句:①②③总结意象:二.以象悟意:分析意象,解读诗人情感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的《咏柳》诗,以。
(2006山东潍坊质检)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问题: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答:总结答题步骤: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是:①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②概括形象特点。
③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是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宋词,从意象解读诗人的感情商山早行晚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少年游·早行宋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
《古诗词三首》意象解读教案

《古诗词三首》意象解读教案一、引言1.1 诗词文化背景1.1.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1.2 了解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1.1.3 通过对古诗词背景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1.2 诗词意象解读的意义1.2.1 意象是古诗词的核心元素,通过解读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1.2.2 意象解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1.2.3 通过意象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1.3 教学方法1.3.1 采用讲解、讨论和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3.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1.3.3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诗词意象的基本概念2.1.1 意象是指诗人在诗词中运用的具体形象,具有象征意义。
2.1.2 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人文意象等不同类型。
2.1.3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2 意象的解读方法2.2.1 通过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2.2 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深入解读意象的内涵。
2.2.3 通过比较不同诗人的意象运用,发现他们的特点和风格。
2.3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2.3.1 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月亮等。
2.3.2 社会意象:如官场、战争、爱情等。
2.3.3 人文意象:如道德、哲理、人生等。
三、教学内容3.1 《登鹳雀楼》3.1.1 分析诗中的自然意象,如“鹳雀楼”、“黄河”、“白云”等。
3.1.2 解读意象的象征意义,如“鹳雀楼”代表高处远望,“黄河”代表壮丽景色。
3.1.3 探讨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如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2 《静夜思》3.2.1 分析诗中的自然意象,如“床前明月光”、“地上霜”等。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

《古诗文鉴赏》中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古诗文鉴赏》教材第三单元“意象的运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技巧;意象在古诗文鉴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经典古诗文案例,分析意象的内涵和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功能。
2. 学会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技巧,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运用技巧及艺术效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意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意象。
2. 讲解:详细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及功能,结合古诗词案例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详细讲解其中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象,进行课堂实践。
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鉴赏——意象的运用2. 内容:意象定义意象分类意象功能意象运用技巧意象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静夜思》《登鹳雀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古诗文鉴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意象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运用技巧及艺术效果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4. 作业设计: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并说明其艺术效果。
一、意象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应用意象是诗人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主观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诗的意象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理解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诗的意象的创作方法与技巧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思考其中意象的运用提问:什么是意象?为什么意象在诗歌中重要?1.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分析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举例说明诗的意象的创作方法与技巧1.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歌,运用意象的手法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1.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意象的运用第二章:诗的意象的类型与特点2.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意象的运用方法与技巧2.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不同类型意象的运用方法与技巧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创作的自然景物诗歌,讨论其中使用的意象类型2.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不同类型意象的运用方法与技巧2.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人物为题材的诗歌,运用不同类型的意象2.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不同类型意象的运用方法与技巧第三章:诗的意象的创造与表达3.1 学习目标掌握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学会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3.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3.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分析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3.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抽象概念为题材的诗歌,运用意象的创造与表达3.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的创造与表达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第四章:诗的意象的欣赏与解读4.1 学习目标学会欣赏与解读诗歌中的意象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与深层含义4.2 教学内容如何欣赏与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与深层含义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的欣赏与解读4.3.2 讲解讲解如何欣赏与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与深层含义4.3.3 练习让学生尝试解读一首含有意象的诗歌,理解其象征意义与深层含义4.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在诗歌欣赏与解读中的重要性第五章:诗的意象的创作实践5.1 学习目标掌握诗的意象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学会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5.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5.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分析如何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5.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意象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5.3.4第六章:诗的意象与修辞手法6.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相互关系掌握运用意象时常见的修辞手法学会在诗歌创作中巧妙地运用意象与修辞手法6.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相互关系运用意象时常见的修辞手法如何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意象与修辞手法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与修辞手法的运用6.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与修辞手法的相互关系分析运用意象时常见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如何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意象与修辞手法6.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意象与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6.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与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第七章:诗的意象与诗歌形式7.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与诗歌形式的相互关系掌握不同诗歌形式中的意象运用学会在诗歌创作中根据形式选择合适的意象7.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与诗歌形式的相互关系不同诗歌形式中的意象运用如何根据诗歌形式选择合适的意象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与诗歌形式的运用7.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与诗歌形式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诗歌形式中的意象运用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诗歌形式选择合适的意象7.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根据诗歌形式选择合适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7.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与诗歌形式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第八章:诗的意象与诗歌主题8.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与诗歌主题的相互关系掌握运用意象表达诗歌主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在诗歌创作中如何通过意象展现诗歌主题8.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与诗歌主题的相互关系运用意象表达诗歌主题的方法与技巧如何通过意象展现诗歌主题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与诗歌主题的运用8.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与诗歌主题的相互关系分析运用意象表达诗歌主题的方法与技巧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意象展现诗歌主题8.3.3 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意象表达自己的诗歌主题8.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与诗歌主题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第九章:诗的意象的审美鉴赏9.1 学习目标学会从审美角度欣赏诗的意象掌握欣赏诗的意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9.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审美特点欣赏诗的意象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提高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讨论其中意象的审美鉴赏9.3.2 讲解讲解诗的意象的审美特点分析欣赏诗的意象的方法与技巧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9.3.3 练习让学生尝试欣赏一首含有意象的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审美鉴赏9.3.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从审美角度欣赏诗的意象的重要性第十章:诗的意象的教学设计实践10.1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诗的意象进行教学设计掌握运用意象进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能力10.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运用意象进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能力10.3 教学过程10.3.1 导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的意象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学生需要掌握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其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性。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组合教学设计》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组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中意象组合的方式和作用。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组合,体会其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意象组合的方式和作用。
2.难点:分析意象组合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一首具有典型意象组合的古典诗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组合带来的独特意境。
2.意象组合方式介绍
(1)并列式:讲解并列组合意象的特点和效果。
(2)递进式:分析递进组合意象的层次和情感深化。
(3)对比式:介绍对比组合意象的反差和主题凸显。
3.实例分析
选取不同类型意象组合的诗词进行分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等,让学生体会意象组合的妙处。
4.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诗词讨论其中的意象组合方式和表达的情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5.总结归纳
总结意象组合的方式和作用,强调在诗词鉴赏中要关注意象组合的特点。
6.拓展练习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词分析其意象组合,并写一篇赏析短文。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诗的意象》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诗的意象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理解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与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诗歌开场,引发学生对诗的意象的兴趣与思考1.4.2 讲解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4.3 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4.4 总结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诗的意象的构成要素2.1 学习目标掌握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理解各个构成要素在意象创造中的作用与意义2.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事物、情感、思想各个构成要素在意象创造中的作用与意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各个构成要素在具体诗歌作品中的作用与意义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学习主题2.4.2 讲解诗的意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2.4.3 分组讨论各个构成要素在具体诗歌作品中的作用与意义2.4.4 总结各个构成要素在意象创造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三章:诗的意象的创造与表达3.1 学习目标学习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掌握诗的意象的表达方式与方法3.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想象、联想、象征等诗的意象的表达方式与方法:描绘、抒情、议论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创作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意象创造与表达的实践,提高创作能力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学习主题3.4.2 讲解诗的意象的创造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3.4.3 讲解诗的意象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3.4.4 进行意象创造与表达的实践,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创作第四章:诗的意象的应用与鉴赏4.1 学习目标学习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鉴赏方法提高对诗歌作品中的意象的理解与欣赏能力4.2 教学内容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鉴赏方法提高对诗歌作品中的意象的理解与欣赏能力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作品鉴赏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提高对意象的理解与欣赏能力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前三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学习主题4.4.2 讲解诗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4.4.3 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提高对意象的理解与欣赏能力4.4.4 总结诗的意象的理解与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六章:寓言诗中的意象6.1 学习目标了解寓言诗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寓言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6.2 教学内容寓言诗的特点与意义寓言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寓言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寓言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寓言诗开场,引发学生对寓言诗中意象的兴趣与思考6.4.2 讲解寓言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6.4.3 分析具体寓言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6.4.4 总结寓言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第七章:抒情诗中的意象7.1 学习目标了解抒情诗的特点与意义掌握抒情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7.2 教学内容抒情诗的特点与意义抒情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抒情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抒情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抒情诗开场,引发学生对抒情诗中意象的兴趣与思考7.4.2 讲解抒情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7.4.3 分析具体抒情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7.4.4 总结抒情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第八章:叙事诗中的意象8.1 学习目标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叙事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8.2 教学内容叙事诗的特点与意义叙事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叙事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叙事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叙事诗开场,引发学生对叙事诗中意象的兴趣与思考8.4.2 讲解叙事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8.4.3 分析具体叙事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8.4.4 总结叙事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第九章:现代诗中的意象9.1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与意义掌握现代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9.2 教学内容现代诗的特点与意义现代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现代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现代诗开场,引发学生对现代诗中意象的兴趣与思考9.4.2 讲解现代诗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9.4.3 分析具体现代诗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9.4.4 总结现代诗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第十章:诗歌创作实践与评价10.1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10.2 教学内容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学生诗歌创作实践诗歌作品的评价与反馈10.3 教学方法创作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提高创作能力作品评价法:评价学生的诗歌作品,给予反馈与建议10.4 教学步骤10.4.1 导入:回顾前面章节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10.4.2 讲解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10.4.3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分享作品并进行互评10.4.4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总结课程收获第十一章:古典诗歌中的意象11.1 学习目标了解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意义掌握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11.2 教学内容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意义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典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1.4 教学步骤11.4.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意象的古典诗歌开场,引发学生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兴趣与思考11.4.2 讲解古典诗歌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1.4.3 分析具体古典诗歌作品中的意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1.4.4 总结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创造与表达方法第十二章: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12.1 学习目标理解诗歌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掌握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技巧12.2 教学内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技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2.4 教学步骤12.4.1 导入:以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开场,引发学生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关系的兴趣与思考12.4.2 讲解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2.4.3 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2.4.4 总结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技巧第十三章:诗歌中的意象与哲理表达13.1 学习目标理解诗歌中意象与哲理的关系掌握通过意象表达哲理的技巧13.2 教学内容诗歌中意象与哲理的关系通过意象表达哲理的技巧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意象与哲理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哲理表达,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3.4 教学步骤13.4.1 导入:以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歌开场,引发学生对诗歌中意象与哲理关系的兴趣与思考13.4.2 讲解意象与哲理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3.4.3 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哲理表达,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3.4.4 总结通过意象表达哲理的技巧第十四章:诗歌中的意象与形式美14.1 学习目标理解诗歌中意象与形式美的关系掌握通过意象创造形式美的技巧14.2 教学内容诗歌中意象与形式美的关系通过意象创造形式美的技巧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意象与形式美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形式美,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4.4 教学步骤14.4.1 导入:以一首形式美的诗歌开场,引发学生对诗歌中意象与形式美关系的兴趣与思考14.4.2 讲解意象与形式美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4.4.3 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与形式美,让学生直观感受与理解14.4.4 总结通过意象创造形式美的技巧第十五章:诗歌教学的评价与反思15.1 学习目标理解诗歌教学的评价标准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15.2 教学内容诗歌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教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实践反思法: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改进15.4 教学步骤15.4.1 导入:讨论诗歌教学的评价标准,引发学生对教学评价与反思的兴趣与思考15.4.2 讲解诗歌教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15.4.3 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改进15.4.4 总结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方法与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诗的意象的教学设计,包括诗的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构成要素、创造与表达方法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与鉴赏等方面。
古诗意象教学设计.docx

《抓住古诗意象,品味诗人感情》教学设计设计人:韩守满上课时间: 2011.4.8学习目标:1.熟记并准确默写课文。
2.学会抓住意象品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2002 年全国高考卷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
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普遍较低。
从此,我们的诗歌教学就特别注意的“意象”理解。
我们在古诗鉴赏的备考复习中,也必须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并借此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检查。
“折柳”一词我们初中也已经学过了,是在谁的哪首诗中?(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请你背一背前 4 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请说说“折柳”的寓意。
(此指吹奏哀怨的杨柳曲子,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老师解说:这里写看不到家乡常见的春色,表明生存环境极苦。
但思乡之情不改战士的报国之志,这开头的环境描写恰好反衬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
)“折柳”原来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表示这种意思的诗还有: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板书:柳——离情依依)二、回顾。
我们最早接触到“意象”概念的课文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我们也就先通过《乡愁》进一步明确“意象”的含义。
请第一学习小组为我们展示。
(①背诵《乡愁》②说出 4 个意象③说说自己对“意象”理解)老师补充: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来抒情的“景物”就是“象”,景物中渗透的情感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诗人的高明往往就在于意象的创造,因而读者的聪明也就是对意象的领悟。
(板书:物象←→感情)意象可以是个象,也可以是群象。
比如,《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构成了“群象”,可以整体理解为“思念亲人”之意,衬托着后文“思念祖国”之情,抒情自然,主题深刻。
《古诗中的意象》教学设计

在经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学习后,知道意象分析可以从典型象征义入手,再通过《天净沙.秋思》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意象的另一种分析方法——寻找修饰语。
(四)意象分析方法小结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分析意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了解意象被赋予的典型象征义。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提到“鸿雁”,我们想到羁旅思乡,因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提到“寒梅”,我们想到坚韧淡泊,因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古人而言,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意象,那么何为意象?意象即为蕴含情感之物。刚刚我们提到的“鸿雁”“寒梅”就是意象。那如何通过意象来掌握诗歌情感呢?今天我们通过两首诗的学习来解决这个疑惑。
明月:有阴晴圆缺之变,因此常用来形容悲欢离合。明月升起,相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见它,千里可共,因此明月成为思乡的象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借用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情感总结
本诗写“杨花”且“落尽”是点出暮春时节,杨花漂泊不定,正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叫凄切动人,这样一个花落子规啼的暮春时节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后两句作者将明月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前途未卜的担忧。
《古诗中的意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意象理解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朗读的兴趣,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教会学生从意象的典型象征义和意象的修饰语来分析作者情感。
《古诗词三首》意象赏析教案

《古诗词三首》意象赏析教案一、引言1.1 介绍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1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1.2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1.1.3 学习古诗词意象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1 引入三首古诗词作品,简要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2.1.1 第一首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创作背景: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
2.1.2 第二首诗:《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创作背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黄河的壮丽景色。
2.1.3 第三首诗:《江南春》作者:杜牧创作背景:诗人在江南地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1 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对三首古诗词的意象进行赏析。
3.1.1 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如月光、思乡之情等。
3.1.2 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如黄河、高楼等。
3.1.3 分析《江南春》中的意象,如江南水乡、春花等。
二、知识点讲解1.1 解释意象的概念和作用。
1.1.1 意象是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情感和意境的一种手法。
1.1.2 意象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1.3 意象赏析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2.1 讲解如何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2.1.1 通过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找出诗中的意象。
2.1.2 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2.1.3 结合诗句的语境,深入理解意象的作用和意义。
3.1 分析三首古诗词中的具体意象。
3.1.1 分析《静夜思》中的月光意象,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3.1.2 分析《登鹳雀楼》中的黄河意象,如何表达壮丽景色。
3.1.3 分析《江南春》中的春花意象,如何表达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内容1.1 学习《静夜思》的意象赏析。
1.1.1 分析月光意象,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1.1.2 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中的意象。
1.1.3 探讨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借古诗意象,鉴赏诗歌意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记并准确默写诗文。
2.学会抓住意象品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2、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教学难点
把握情感、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一、导入:2012 年全国高考卷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
的寓意及其作用。
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普遍较低。
从此,我
们的诗歌教学就特别注意的“意象”理解。
我们在古诗鉴赏的备考复习中,也必
须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并借此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检查。
“折柳”一词我们初中也已经学过了,是在谁的哪首诗中?(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请你背一背前 4 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请说说“折柳”的寓意。
(此指吹奏哀怨的杨柳曲子,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老师解说:这里写看不到家乡常见的春色,表明
生存环境极苦。
但思乡之情不改战士的报国之志,这开头的环境描写恰好反衬了戍
边将士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
)“折柳”原来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表示这种意思的
诗还有: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送元二
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板书:柳——离情依依)
二、回顾。
我们最早接触到“意象”概念的课文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我们也就先通过《乡愁》进一步明确“意象”的含义。
请第一学习小组为我们展示。
(①背诵《乡愁》②说出 4 个意象③说说自己对“意象”理解)
老师补充: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灌输,而是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来抒情的“景物”就是“象”,景物中渗透的情感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诗人的高明往往就在于意
象的创造,因而读者的聪明也就是对意象的领悟。
(板书:物象←→感情)
意象可以是个象,也可以是群象。
比如,《愁》中的“ 票”“船票”“
墓”构成了“群象”,可以整体理解“思念人”之意,托着后文“思念祖
国”之情,抒情自然,主深刻。
(板:个象←→群象)
三、常意象的剖析示范:
1.月——思人
在我国古代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来,古中的月亮是思
的代名。
第二学小我展示。
(①指名② 充③小咏一首望月——《十五夜望月》)
内容: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明月,低思故。
”写月光
洒向大地、普照离人,表了李白的思之情。
②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家。
” 句以委婉的疑点出了月之夜人普遍的人心,含蓄地表了人故朋友的深切思念。
③ 《水歌 ?明月几有》“但愿人久,千里共娟。
”表示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④王昌《出塞》“秦明月关,万里征人未” 人感防多事,表了人于
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
⑤杜牧《泊秦淮》“烟寒水月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朦的景色与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一,表了作者国家命运的关和⋯⋯(板:月——思人)
2.梅花——高人格
梅花在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漫的百花,倍受人的敬仰与。
第三学小我展示。
(①小朗毛和游的《卜算子 ?咏梅》②概括梅花的形象③老追:你能从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比出毛、的异同?)
内容:①借梅花来比在劣境下不屈的人物形象。
受摧残游的著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自己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的高尚情操。
②同:都借梅花来比人,都表了人物在劣境下不屈的高尚品。
异:毛表
的是极的、的、
民幸福的革命先,表的是消极的、悲的、关注个人命运的高志士。
因而毛的意
境更加高。
(板:梅花——高人格)
3.菊花——孤高人格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很有骨气,也一直受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请第四学习小组为我们展示。
(自由发言——自由补充)
预设内容:①晋代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
远离喧闹纷争的官场的恬淡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②老师追问:为什么陶渊明只“采菊”?——菊花能傲霜,有骨气,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板书:菊花——孤高人格)
老师总结与点拨:以上分析的都是个象,比较直观。
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群象理解的例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上阕整体理解为农村美景,下阕理解为有惊无险的惊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夏夜生活的喜爱。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前 3 句整体理解为环境悲凉,后 2 句理解为处境艰难,全诗表现了游子的辛酸。
群象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拆成个象分析,诗意将大为降低。
四、其他常见意象的简要探究。
预设内容:
1.鸿雁——思念亲人。
①范仲淹《鱼家傲 ?塞下秋来》“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板书:鸿雁——思念亲人)
2.杜鹃鸟(即子规)——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
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
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
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②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
东风唤不回”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的情思。
3.燕——给人希望。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 告诉人们: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
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4.酒——愁苦无助。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
杯消愁愁更愁” (板书:酒——愁苦无助)
5.丝麻——①谐音“思” ,表示相思,如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喻愁思之纷繁和难以排解,如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
6.梧桐——凄凉悲伤。
如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7.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
如:①元朝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唐朝李商隐《乐游原》“夕阳
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浮云:比喻困难、障碍、挫折,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芳草——①生机,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
色遥看近却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五、拓展练习。
举例分析《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可以抓个象分析,也可以用群象分析。
最好的理解是:①对康桥的赞美。
②对逝
去的美好生活的淡淡哀愁与思念。
③对未来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理解为“爱
情生活”也可以。
)
附板书设计:
抓意象品感情
物象←→感情个象←→群象柳——离情依依梅花——高洁人格月——思乡怀人菊花——孤高人格酒——愁苦无助鸿雁——思念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