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热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热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A . 单液淬火 B. 双液淬火 C. 分级淬火 D. 等温淬火

4、下列牌号中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是()

A、45

B、T8

C、Q235

D、9SiCr

5、奥氏体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6、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1线是()。

A、共析线

B、共晶线

C、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D、缓慢冷却时

7、在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将()作为控制零件性能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

A)退火B)回火C) 正火D)淬火

8、钢的淬透性由()决定。

A . 淬火冷却速度 B.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C. 工件的形状 D. 工件的尺寸

9、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A . Ac3以上30~50 ℃ B. Ac1以上30~50 ℃ C. Accm以上30~50℃ D. Ac3以上50~80 ℃

10、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A . Ac3以上30~50 ℃ B. Ac1以上30~50 ℃ C. Accm以上30~50℃ D. Ac3以上50~80 ℃

11、钢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

A . 马氏体 B. 珠光体 C. 索氏体 D. 托氏体

12、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的()。

A . 细 B. 粗 C. 相等 D. 几乎一样

2、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13、属于淬火缺陷的是()。

A . 偏析 B. 气泡 C. 白点 D. 硬度不足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HV表示材料的布氏硬度。()

2、去应力退火组织无变化。()

3、Q235属于碳素结构钢。 ( )

4、钢件淬火后发现裂纹,如裂纹两侧有氧化脱碳现象,则淬火前裂纹就已存在。

()

5、碳素钢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塑性、韧性将升高。()

6、硬度愈低,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愈好。()

7、高速钢由于具有极高的硬度而可以进行高速切削。()

8、由于铸铁含碳量比钢高,所以硬度都比钢高。()

9、表面热处理都是通过改变钢材表面的化学成分而改变表面性能的。()

10、低碳钢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

火。()

四、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

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排列一下硬度大小。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1.金属组织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Fe3c 含碳0.8%) 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金属热处理试题答案

1/工件淬火时常出现的缺陷有表面缺陷、性能缺陷、组织缺陷、形状缺陷。 2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除或改善钢在铸造、轧制、锻造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还有为了消除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3正火的目的和退火基本相同,但正火后得到细片状珠光体组织,对低碳钢来说讲,正火组织易进行机械加工;能降低工件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正火还可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渗碳体网。 4淬火的目的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成马氏体,然后和不同回火温度相配合,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5 热应力是由于工件加热或冷却时,各部温度不同,使之热胀冷缩不同而产生的应力叫热应力。 减少变形与防止开裂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靠正确的选材、合理的结构设计、冷热加工工艺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的热处理制度来保证。 1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何种组织?排列一下硬度大小:答:(1)水冷:淬火 M(2)油冷:淬火 M+T (3)炉冷:退火 P+F(4)空冷:正火 S+F 硬度(1)>(2)>(4)>(3) 2.两个碳质量分数为 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C和900°C,保温相同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渗碳体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答:(1)900°C(2)900°C(3)900°C (4)780°C(5)780°C,综上所述此温度淬火后得到的均匀细小的M+颗粒状Cm+AR 的混合组织,使钢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 3.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绪论 引入: 材料金属材料 机械行业本课程得重要性 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得基本知识(晶格结构及变性) 金属得性能(力学及工艺性能) 金属学基础知识(铁碳相图、组织) 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学习方法:三个主线 重要概念 ①掌握 基本理论 ②成分 组织性能用途热处理 ③理论联系实际 引入:内部结构决定金属性能 内部结构? 第一章:金属得结构与结晶 §1-1金属得晶体结构 ★学习目得:了解金属得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得基本概念:晶面、晶向、晶体、晶格、单晶

体、晶体,金属晶格得三种常见类型. ★难点:金属得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得影响.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得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内得原子之所以在空间就是规则排列,主要就是由于各原子之间得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得结晶。) 规则几何形状 性能特点: 熔点一定 各向异性 2、非晶体:非晶体得原子则就是无规则、无次序得堆积在一起得(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二、金属晶格得类型 1、晶格与晶胞 晶格:把点阵中得结点假象用一序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构成晶格得最基本单元 2、晶面与晶向 晶面:点阵中得结点所构成得平面。 晶向:点阵中得结点所组成得直线 由于晶体中原子排列得规律性,可以用晶胞来描述其排列特征。(阵点(结点):把原子(离子或分子)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得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点阵:阵点(或结点)在空间得排列方式称

晶体。) 晶胞晶面晶向 3、金属晶格得类型就是指金属中原子排列得规律。 7个晶系 14种类型 最常见: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得晶胞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并且在立方体得体中心还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铬Cr、钒V、钨W、钼Mo、及α—铁α-Fe 所含原子数 1/8×8+1=2(个) (2)、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得晶胞也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但在立方体得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所含原子数1/8×8+6×1/2=4(个) (3)、密排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得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铍(Be)、Mg、Zn、镉(Cd)等。 所含原子数 1/6×6×2+1/2×2+3=6(个) 三、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就是由很多大小、外形与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得小晶体组成得,

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2020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篇1一、单选题 1、某导游员普通话说的好,游客便认为其其他技能也好。这属于社会知觉误区中的( D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期望效应 D、晕轮效应 2、人们一般认为美国人喜新奇、重实利、随便自由。这属于社会知觉误区中的( B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期望效应 D、晕轮效应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导游员与游客的接触应是“平起平坐”的。 B、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度也取决于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 C、在景物较单调的`场合,导游语言应简洁明快。 D、在游客观赏情绪高涨的场合,导游语言应婉转丰富。 4、游客对客房服务有极高的要求,客房给人的印象首先应该是( D )

A、舒适 B、宁静 C、豪华 D、整洁 5、旅游者购物动机中比较典型的是( D ) A、新奇动机 B、馈赠动机 C、求实动机 D、纪念性动机 6、商品形象的美观程度与( B ),在购物环境中最直接影响着游客是否购买该商品。 A、包装质量 B、商品质量 C、商场布置 D、服务员服饰 7、以下属于东北游客个性特征的是( A ) A、外向、豪气 B、文化素养较高 C、恋家情结深 D、时间观念强 8、当游客遇累、热、饿时,会拒绝游览要求返回,导游员正确做法是( D )

A、予以拒绝 B、告知后果自负 C、予以同意 D、报告地接社同意后返回 9、以下属于德国游客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 B ) A、浪漫 B、踏实 C、无拘无束 D、豪爽大方 10、旅游服务人员与游客交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 A ) A、短暂性 B、长期性 C、平等性 D、群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修内司官窑在工艺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ACD)。 A薄胎厚釉 B玛瑙入釉 C紫口铁足 D釉面开片 E芝麻支钉 2以下属于釉下彩的瓷器有(AB)。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2017年导游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三

[真题] 2017年导游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三 单选题(以下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最佳选项) 第1题: 中国历史上最早带有“官”字款的官家窑器为________。 A.汝瓷 B.钧瓷 C.定瓷 D.耀瓷 参考答案:D 第2题: 磁窑是极富创造力的窑群,在“金代”发明了“________”,这是中国陶瓷装饰技术的一大里程碑。 A.古彩 B.硬彩 C.软彩 D.红绿彩 参考答案:D 第3题: 流行于宋代朝野的________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 A.绘画 B.品酒 C.酿酒 D.斗茶 参考答案:D 第4题: 器物质地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光亮,脂玉感强,俗称“猪油白”和“葱根白”的瓷器产品出自明末清初的________。 A.南北官窑 B.钧窑

C.定窑 D.德化窑 参考答案:D 第5题: 清末陶塑艺人相继涌现,其中艺术风格严谨细腻的________对石湾窑近代风格的影响最为深远。 A.何朝宗 B.潘玉书 C.颜化彩 D.黄炳 参考答案:B 第6题: 诗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形容的是________之美。 A.钧瓷 B.汝瓷 C.定瓷 D.建瓷 参考答案:A 第7题: 紫砂陶呈现“梨皮状”的砂质粒子外观,主要是由于紫砂中的“砂”。这里的“砂”系指________。 A.石英 B.云母 C.长石 D.绿柱石 参考答案:A 第8题:

被誉为“人造宝石”的瓷器是________。 A.景德镇颜色釉瓷 B.景德镇粉彩瓷 C.景德镇青花玲珑瓷 D.景德镇薄胎瓷 参考答案:A 第9题: 紫砂陶的烧制年代,始于________中期,盛于________,被称为“红色瓷器”。 A.唐代、明清 B.北宋、明清 C.北宋、元代 D.唐宋、元代 参考答案:D 第10题: 被誉为“瓷国明珠”和“青瓷之花”的是________。 A.越窑青瓷 B.龙泉“哥窑”青瓷 C.龙泉“弟窑”青瓷 D.瓯窑青瓷 参考答案:C 第11题: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描述的瓷器产于_______。 A.汝窑 B.钧窑 C.哥窑 D.建窑 参考答案:A

金属材料热处理考试试题答案

金属材料热处理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 1. 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主要源于提高其综合机械性能,符合材料在设计和制备过程中所遵 循的“成分-组织-性能”的原则。 2. 加工硬化是指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 象。加工硬化(冷变形)是热处理不能强化的金属材料的主要强化方法。 3. 钢铁材料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借以改变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热处理原理及热处理工艺两大方面。 4. 淬火保温时间主要根据钢的成分特点、加热介质和零件尺寸来确定。碳量越高,含合金元 素越多,导热性越差,则保温时间就越长,零件尺寸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5. 通常的淬火方法包括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6. 目的:淬火钢件经回火可以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从而使 钢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得到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7. 低温回火的目的是降低应力和脆性,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 磨性。 8、热处理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计10分) 1、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的过程称为( B )。 A:变质处理 B:石墨化 C:球化处理 2、灰铸铁中,碳以( A )形式存在。 A:片状石墨 B:球状石墨 C:渗碳体 3、铝属于( A )金属材料。 A:轻金属 B:重金属材料 C:软金属 4、黄铜是指( A )为主的合金。 A:铜和锌 B:铜和镍 C:铜和锡 5、正火与退火相比,正火后的组织硬度、强度较退火( A ) A:高 B:低 C:相同 6、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A ) A:调质处理 B:变质处理 C:热处理 7、一般来说,铁碳合金中的含碳量越高,则硬度( A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8、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的速度提高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9、晶体具有( B )性能。 A:各向同性 B:各向异性 10、完全退火应该把亚共析钢加热到完全( A )组织。 A:奥氏体组织 B:珠光体组织 C:铁素体组织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华北地区 第一节北京市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 A”,错误的标注“ B”) 1.在地理上,北京与天津相 邻,并与天津一起被山西省环绕。 2.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0.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人口当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 场,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均在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其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5.北京远古的历史可追溯到50 多万年前的“蓝谋人”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北京有着( )余年的建城史。 A.6000 B.5000 C.4000 D.3000 2.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 A.大亚湾 B.浅水湾 C.北京弯 D.北京岙 3.“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段话是在描绘我国的哪座城市?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4.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 A.蓟 B.燕京 C.幽州 D.大都 5.北京有国家级高速公路( A. 12 B. 10 C,8 D. 6 6.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的地方

性民俗,最具特色的是( )、胡同和市肆庙会。 A.弄堂 B.四合院 C ?徽派建筑D.干栏式建筑 7.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门头沟区清水河畔的 A.东胡林人 B.门头沟人C契丹人D.清水畔人 8.北京的快板书由( )演变而成。 A.相声 B.数来宝 C.绕口令 D.京剧 9.北京是“博物馆之都” ,注册博物馆多达151 座,( )为世界最大博物馆。 A.故宫博物 B.中国军事博物馆 C.中国革命博物馆 D.国家博物馆 10.北京是世界第( )大“美食之城” ,居内地之首。 A.八 B. C. D.五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北京市有水库85 座,其中大型水库有( )和海子水库。 A .清水潭水库 B.密云水库C.十三陵水库D.官厅水库 E.怀柔水库 2.北京的评剧,习称( )。 A.京剧 B.蹦蹦戏 C.落子戏 D.北京梆子 E.京韵大鼓 3.有北京琴书,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 以( )等乐器伴奏。 A.三弦 B.四胡 C.扬琴 D.大鼓E笙4.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已有200 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四 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 )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会,衍变成为京剧: A .河北梆子 B.昆曲C.汉剧D.弋阳E乱弹 5.下列选项中,土生土长的北京籍作家有( )。 A.老舍 B.贾平凹 C.刘绍棠 D.汪曾祺 E.王朔

热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热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一.热处理基本原理 1.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钢和铁常通称为铁碳合金,其基体金属是铁,合金中除铁而外的其他组元如碳等,通称为合金元素。 我们通常在实际使用中只分析铁碳二元合金系,合金系中基本相有铁素体(F、α)、滲碳体(Fe C)、奥氏体(γ)三种。 3

图1.铁碳相图 根据Fe-Fe3C相图,我们把钢分三类: 亚共析钢(含碳量<0.77%C) 共析钢(0.77%C) 过共析钢(0.77~2.11%C) 铁碳合金的组织与它的含碳量关系极大,所以它的性能也随含碳量的多少而变。合金的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滲碳体构成的机械混合物,随合金含碳量增加,合金中的滲碳体量愈来愈多,滲碳体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 2.奥氏体 铁-滲碳体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热处理的基础。例如,钢加热到A1温度以上时,将发生组织转变,形成奥氏体,而随后进行冷却时,会因冷却速度值不同而获得稳定组织、不稳定组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所谓亚稳定组织。这就说明,经过加热和冷却这样的处理之后,可使钢材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奥氏体的形成当把钢加热到Ac1温度时,组织中的珠光体即开始转变为奥氏体,一般将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分为生核、长大、剩余滲碳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四个阶段。 2.1奥氏体形核,奥氏体的晶核通常优先地产生于珠光体中铁素 体与渗碳体的相界面上。 因为在相界面上空位密度较高,原子排列较不规整,容易获得形成奥氏体所需要的能量和浓度的条件。 2.2奥氏体长大奥氏体晶核形成后,一面与渗碳体相接,另一面与铁素体相接。在靠近铁素体处的碳含量较低,因此在奥氏体中出现了碳浓度梯度,引起了碳在奥氏体中不断地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随着碳扩散的影响,奥氏体与铁素体接触处的碳浓度增高,而使奥氏体与渗碳体接触处碳浓度降低,因此失去平衡。为了恢复平衡,渗碳体势必不断地溶解,又有碳原子溶入奥氏体,使其含碳量升高而恢复到奥氏体碳的最大溶解量,与此同时发生奥氏体的碳原子又向铁素体扩散,促使这部分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并使其自身的碳含量又下降,回复到奥氏体碳的最低溶解量。这样碳浓度再一次失去平衡和恢复平衡这种反复循环过程,就使奥氏体一方

金属学与热处理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遵 守 考 试 纪 律 注 意 行 为 规 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2/2013 学年秋季学期 金属学及热处理A 试题卷(A )参考答案 考试形式(开、闭卷): 闭卷 答题时间: 120 (分钟) 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 80 %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40分) 1. 固溶体:一种或多种溶质原子溶入主组元(溶剂组元)的晶格中且仍保持溶剂组元晶格类型的一类固态物质。 2. 晶胞:晶格最小的空间单位。一般为晶格中对称性最高、体积最小的某种平行六面体。 3. 结构起伏:熔体中原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导致的原子团分布不均匀现象。 4. 枝晶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凝固时,枝晶干中心部位与枝晶间的溶质浓度明显不同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5. 珠光体: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 6. 滑移:晶体相邻部分在切应力作用下沿一定晶体学平面和方向的相对移动。是金属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 7.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工业上将通过细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强度。 8. 回复: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之前所发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9. 惯析面:固态相变时新相往往沿母相的一定晶面优先形成,该晶面被称为惯析面。 10. 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并停留一段时间,使组织转变完成,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 11. 时效强化:合金元素经固溶处理后,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随后的室温放置或低温加热保温时,第二相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引起强度,硬度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显著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时效强化。 12. 离异共晶:有共晶反应的合金中,如果成分离共晶点较远,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共晶相数量很少,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初晶长大,另外一个相单独分布于晶界处,使得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13. 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F中析出的渗碳体叫三次渗碳体 14. 超塑性: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低的流变抗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 15. 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硬层(马氏体层)深度。它是衡量各个不同钢种接受淬火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6. 中温回火:回火温度范围为350-500摄氏度,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17. 刚度:机械零件或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18. 调质: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 19. 软位向:滑移时临界分切应力中取向因子取极大值对应的屈服强度最低叫软位向。 20. 下贝氏体: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至230℃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是由含碳过饱和的片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沉淀的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要紧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差不多要求: (1)了解金属学的差不多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内容 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史

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教学要求: 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1—1 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1-2金属的工艺性能 一、铸造性能 二、锻造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概念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2—2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阻碍 *四、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2—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建议: 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差不多原理。

辽宁省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1]

辽宁省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 1. 一条通向海上小岛的海滩路,被称之为天桥,这就是哪座城市的着名景观?锦州的笔架山 2. 中国古代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是位于哪个地方的寺庙?它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建的? 锦州义县的奉国寺,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建于辽代开泰九年(1020年)。3. 中国最北部的石窟建筑群是位于什么地方的景观? 锦州义县的万佛堂 4. 东北有三宝,其中人参有“百草之王”之称,辽宁省有“人参之乡”美称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本溪市桓仁县 5. 在辽宁东部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柞树,他们是一种蚕茧的主要食物,这种蚕茧是什么?它吐出来的蚕丝是我省哪个城市重要工业的原材料? 柞蚕,是丹东市丝绸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6. 有一种工艺品的原材料来自于地下,最初出现在新乐遗址中,它是我省哪个地方出产的一种原材料? 煤精,主要出产于抚顺。 7. 我省出产一种着名的特产,用它雕刻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石质佛像(位于哪个城市),这种特产是什么?主要产于什么地方? 岫岩玉,主要产于鞍山市的岫岩县。最大的玉石佛像就位于鞍山的玉佛苑。 8. 辽宁旅游的十大美食有哪些? 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扒锅肘子、珊瑚海虎翅、南瓜鱼翅、宫廷八珍、太河双鲜、群龙祝鹤、帅府双螺、双颜双味虾 9. 辽宁的十大风味食品? 沈阳马家烧麦、锦州小菜、牛庄崔春清馅饼、烤全羊、手把肉与全羊汤、鲜虾萝卜丝饼、驴肉荞麦冠顶饺、三色珍珠圆、滋补鱼头、榴莲酥 10. 辽宁十大旅游纪念品“精品”是什么? 大连贝壳雕刻系列、大连玻璃水晶制品系列、辽西古生物化石系列纪念品系列、沈阳天明羽毛画系列、抚顺煤精雕刻系列、阜新玛瑙宝石雕刻系列、本溪辽砚系列、辽宁风光纪念币系列、鞍山岫岩玉雕系列、大连女骑警纪念品 11. 辽宁有几个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请说出来他们的名称(五个就可以),分别是哪个城市举办的,大致的节庆时间? 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9月)、沈阳冰雪旅游节(12-2月)、沈阳清文化旅游节(9月)、大连的国际服装节(9月)、大连赏槐会(5月)、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4月)、抚顺满族旅游节(9月)、本溪枫叶节(9月)、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9月)、营口望儿山母亲节(5月)、铁岭民间艺术节(9月)、盘锦红海滩观赏会(9月) 12. “宁锦大捷”发生的时间,双方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意义是什么?1626年——1627,明朝袁崇焕,后金(努尔哈赤——此战后死去)、皇太极;明朝与后金开展以来的首次胜利(与萨尔浒大战正好相反)。 13. 努尔哈赤对后金的重要贡献是什么?皇太极对清朝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金属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金属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概述 1.1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2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3申报条件(初级和高级技师从略)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 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 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 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

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4年以上。 1.4.0基础知识 1.4.1基础理论知识 (1)识图知识。 (2)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3)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4)热传递基础知识。 1.4.2金属热处理工基础知识 (1)常用热处理设备知识(用途及基本结构)。 (2)金属的一般热处理工艺、表面改性热处理工艺。 (3)典型零件(主轴、齿轮等)的热处理工艺。 (4)热处理工艺管理知识。

2008年金属热处理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2)

复习思考题一 1.从热力学出发,合金相可能存在哪几种状态?举例说明。 答: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隔离体系中,过程自发的方向为自由能降低的方向。可以判断,体系处于自由能最低的状态为稳定状态。照此规律,合金相可以分下述三种状态: 1)稳定相:在体系中处于自由能最低的相。例如,在室温存在的铁素体,在910~1394℃存在的奥氏体等; 2)亚稳相:在体系中处于自由能较低且与最低自由能位的相由能垒相分隔的相。如在室温存在的渗碳体,马氏体等;3)不稳定相:在体系中处于自由能较低且与稳定相和亚稳相之间无能垒相分隔的相。如过冷奥氏体等。 2.综述奥氏体的主要性能。(200字以内) 答:奥氏体是碳溶于r-Fe中的间隙固溶体,碳的溶入,使点阵发生畸变,从而点阵常数增大;虽然,大多合金元素为置换型的,但由于二者的原子半径不等,从而亦引起点阵畸变,上述因素均使奥氏体得到强化。 在钢的各种组织中,A的比容最小,而线膨胀系数最大,且为顺磁性,根据这些性能不仅可以定量分析奥氏体量,测定相对开始点,而且可以用来控制热处理变形及制作功能元器件。 A的导热系数较小,仅比渗碳体大,为避免工件的变形,故不宜采用过大的加热速度。 由于奥氏体塑性好,σS较低,易于塑性变形,故工件的塑性变形常常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中进行。 3.画出Fe-Fe3C亚稳平衡图,说明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机理。 答: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是在固态下实现的相变,它属于形核长大型,是受扩散控制的。 1)奥氏体的形核 (1)形核的成分、结构条件

由Fe—Fe3C 相图知,在A1温度 C% 0.0218 6.69 0.77 结构体心立方复杂斜方面心立方 可见,转变前的二相与转变产物不仅在成分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很大差异。所以,奥氏体的形核需同时满足成分、结构及能量上的要求。 (2)形核的自由能判据 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时,体系总的自由能变化为 其中为A与P的自由能差 为晶体缺陷处形核时引起的自由能降低 为弹性应变能 为产生新相后引入的界面能 由热力学知,在A 温度,=0,而、、均为正植,并1 且仅仅依靠缺陷以及能量起伏提供的能量,并不能使,所以相变必须在 一定的过热度下,使得,才能得。由此可见,相变必须在 高于A1的某一温度下才能发生,奥氏体才能开始形核。 (3)形核位置 鉴于相变对成分、结构以及能量的要求,奥氏体晶核将在F—Fe3C相界面上优先形成,这是由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的结构,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铁碳合金组织,金属材料的常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工程选用等。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的性能、了解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并能够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处理简单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力学性能测试和硬度性能测试的能力,具有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钢热处理知识,并应用钢热处理知识完成钢的热处理能力,具有鉴别金属材料与的能力,具有选择热处理方式的能力,具有选择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典型机械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提升、技能操作以及策略的制定与应用,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金属材料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初步鉴别能力,到掌握金属材料的本质和具备显微鉴别能力,再到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本标准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知识以图、表、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现。 (5)实施项目教学,项目制作课题的考评标准具体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机械加工类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是相符的,如:中高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教学课程中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各专业工艺学与生产实习课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钢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四号楷体,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 (3)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备的英语知识; (4)掌握金属材料的冷热加工、材料分析和检测以及金属材料普通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 (5)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的专门知识。 能力目标: (1)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2)具备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3)具备对金属材料进行合理冷热加工、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金属材料以及质量控制与实验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熟练进行相关零件的热处理 及表面处理操作的能力; (4)具备使用和保养热处理设备的能力; (5)初步具备热处理、表面处理类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的能力。 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2)文化素质: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4)业务素质: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常用金属材料》四部分。本课程重点是金属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部分的基础知识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难点是铁碳合金相图的识读与应用。

2019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提升试题2

2019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提升试题2 三、综合题 1、下列八句话原为中国历代王朝更替歌诀,现顺序已打乱。请在每句前的( )内加顺序号,使全文准确表述中国历史进程。 ( )宋辽金元明清休 ( )秦汉三国司马晋 ( )北朝元魏继齐周 ( )隋唐五代又十国 ( )唐尧虞舜夏商周 ( )群雄割据有十六 ( )南朝宋齐梁陈出 ( )春秋战国乱悠悠 答:8、3、6、7、1、4、5、2 2、完成下列风景名胜区综合景观表 旅游名山所在省区岩石类型景观特点 武夷山福建① ② ③ ④ 花岗岩有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清澈甘冽的温泉,并称“四绝” ⑤ ⑥ 流纹岩、凝灰岩灵峰、双鸾峰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貌,流泉、飞瀑、古洞也堪称一绝 桂林山水广西⑦ ⑧

答:①红色碎屑岩(或砂砾岩),②典型的丹霞地貌:亚热带植物荟萃 之地:保存有紫阳书院等古迹,③黄山,④安徽,⑤雁荡山,⑥浙江,⑦碳酸盐岩(或石灰岩) ③奇峰罗列,绿水萦纤,其“山、水、洞”人 称“三绝”。 3、请完成下面关于少数民族节日习俗的表格 节日名称主要过节民族列出两个主要节日活动 那达慕大会① ⑤ 芦笙节② ⑥ 火把节③ ⑦ 泼水节④ ⑧ 答:①蒙古族②苗族③彝族④傣族。 ⑤赛马、摔跤、射箭、马术、赛骆驼、歌舞表演。 ⑥跳芦笙舞、斗牛、赛马、文艺表演、对歌。 ⑦门前要竖火把、手执火把围绕住宅和田间*、燃篝火、唱歌跳舞, 以祝丰收,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打秋千。 ⑧到寺庙拜佛、互相祝愿、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唱歌跳舞。 4、请用直线把下列土特产、工艺品及中药材等与其产地连接起来 (1)鹿茸A、北京 (2)白药B、东北 (3)景泰蓝C、浙江昌化 (4)鸡血石D、云南 (5)端砚 E、山东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一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1.金属组织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Fe3c 含碳0.8%)

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