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全册教案(现行)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全册教案(现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备课教案◇语◇文高二(下)高中语文第四册目录第一单元(第2页)1.药……………………………………………鲁迅 2.项链…………………………………………莫泊桑 3.*陈奂生上城…………………………………高晓生 4.*守财奴……………………………………巴尔扎克第二单元(第13页)5.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7.*失街亭……………………………………罗贯中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的魅力第三单元(第25页)9.雷雨(节选)……………………………曹禺10.茶馆(节选)…………………………老舍11.*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12.*三块钱国币……………………………丁西林现当代戏剧鉴赏第四单元(第35页)13.窦娥冤…………………………………关汉卿14.长亭送别………………………………王实甫15.*闺塾……………………………………汤显祖16.*哀江南…………………………………孔尚任古代戏曲鉴赏综合性学习演剧与编剧第五单元(第44页)17.陈情表…………………………………李密18.*祭十二郎文……………………………韩愈19.*愚溪诗序………………………………柳宗元20.赤壁赋…………………………………苏轼第六单元(第58页)21.逍遥游(节选)……………………《庄子》22.滕王阁序………………………………王勃23.*柳毅传(节选)……………………李朝威24.*促织…………………………………蒲松龄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作点辩证分析辩论第二单元札记随笔演讲第三单元小小说第四单元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附录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单元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1.药鲁迅教学重点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教案 人教版

一、药【教学目的】1.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1.《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

可先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中的有关内容,并介绍鲁迅写这篇小说时的思想状况,使学生懂得当时鲁迅是一位在黑暗中探索的战士,虽然还未找到济世的良方,但正视社会种种弊端,始终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在学生了解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可从标题《药》入手,展开情节,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又由浅入深地认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3.讲读课文,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上,进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但不要脱离鲁迅当时思想和写作的意图,而对“药”的含义随意加以引伸发挥。

4.选择描写人物的典型句段,让学生朗读、思考,并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人物的不同类型及不同的描写方法。

5.小说共四节,第一、三节是重点;第二节主要起过渡作用,可从简从略:第四节主要抓气氛渲染,不必过分用力。

【教学课时】3-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社会背景和《药》的含义。

2.注音释词。

3.明暗两条线的构成。

【教学过程】一、预习指导。

1.读课文前,结合“预习提示”的内容,教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夕)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夕)。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

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

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辛亥革命爆发,曾使鲁迅振奋,烈士的鲜血激起了他的强烈义愤。

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阶级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学习路上,作者为你加油!【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掌控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品味词的意境,掌控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进程当中。

第一课时教学导入: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乐趣的。

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

她就是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

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

大家在下面查阅了很多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

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发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应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设计三篇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设计三篇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设计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教案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

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

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问:由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

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

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

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精选5篇)今天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特定的概念或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篇1第一单元《窦娥冤》一、生字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

罪愆(qiān):罪过。

错勘(kān):判断。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

偃,仰面倒下。

瀽(jiǎn)半碗:泼,倒。

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指炎热。

湛(zhàn)湛青天:清明。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亢旱:大旱。

亢,极。

二、词语辨析1.怨气?冤气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

不同的是,“怨气”指怨恨之气,“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1、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为《窦娥冤》。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作品与主角《窦娥冤》——窦娥《西厢记》——崔莺莺、红娘《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3、文学典故①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

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A4打印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 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1日。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学案 人教课标版26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学案 人教课标版26

文本白发的期盼(节选)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亲情越来越淡薄,但白发的期盼却越来越强烈。

【作者简介】温秋阳,年生,哈尔滨人。

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

年至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

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

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

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年生。

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

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

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录制奖、金奖。

【背景探寻】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

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

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忙之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就是《白发的期盼》的创作动机。

《白发的期盼》是作者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最初始、最真切的感受,是作者在“大剂量”的采访后有感而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故都的秋》和《囚绿记》。

具体内容包括:1.《故都的秋》:品味故都的秋色,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章节内容:第13节,描绘故都的秋色;第46节,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眷恋。

2.《囚绿记》:通过对比手法,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章节内容:第13节,描述绿色的魅力;第46节,揭示人类对自然的束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感受故都的秋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重点:品味故都的秋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感受,引入课文学习。

2. 课文学习:(1)学习《故都的秋》: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关键语句,分析作者情感。

(2)学习《囚绿记》: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文学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家乡的四季之美。

5. 小组讨论:讨论故都的秋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故都的秋》故都秋色:清、静、悲、凉作者情感:眷恋、思念2. 《囚绿记》人与自然:束缚、渴望、矛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篇描绘家乡四季之美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秋天:金黄满地,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故都的秋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对比手法的运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秋天的文章和诗歌,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共3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共34页)

1.《窦娥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元杂剧的基本知识,掌握《窦娥冤》的剧情和主题,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窦娥的冤屈和反抗精神,树立反抗不公、追求正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窦娥冤》的剧情和主题,了解元杂剧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深入分析窦娥的性格特征,探究窦娥冤屈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窦娥冤》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2.背景介绍:介绍元杂剧的背景知识,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3.剧情梳理: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讲解等方式,梳理《窦娥冤》的剧情,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4.人物分析:深入分析窦娥的性格特征,探究窦娥冤屈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全面了解人物。

5.写作特点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窦娥冤》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窦娥冤》所体现的反抗不公、追求正义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讨论探究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安排学生课后阅读《窦娥冤》全剧,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窦娥冤》的剧情、人物关系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2.教学挂图:运用教学挂图展示《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苏武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苏武传
重点难点: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活动。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等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 究性。
课堂活动
朗读课文,感受苏武的爱国情怀。
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 语句和段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介绍《苏武传》的背景、人物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 情感体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四教案《苏武传》
汇报人:
目 录 CATALOG
01
单击此处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04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05
06
0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苏武传》中出现的重点 字词和句式
添加项标题
个人背景: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忠诚于汉朝,曾多次出使 匈奴。
添加项标题
作品背景:《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传记,主要记述了 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的事迹。
添加项标题
教学背景:通过对《苏武传》的学习,可以了解汉朝时期的历 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课文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方案,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

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

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

第一首写庾信。

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说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外有情。

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解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思念王昭君。

(怨恨)四.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1 窦娥冤一、教学目的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疏通一段文意,分析一段)重点段落【滚绣球】一段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窦娥被绑赴刑场,无情的事实轰垮了她的幻想,她从自己的奇冤大屈中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

她不甘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去,她要控诉这人间的不平,她要诅咒这封建统治的神圣支柱──天地神祗!在这支曲词中,窦娥断然否定了所谓掌握着人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

天地如果确实是公正的,为什么现实中总是那样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呢?天地不也是期侮善良者而庇护那些有权有势的坏人么?关汉卿在这里让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受害者通过窦娥的嘴巴把满腔怨恨火一般喷射出来。

激烈控诉那迫害她和千千万万善良人民的黑暗现实。

她对于天地神祗和命运的怀疑和否定,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否定。

【小结】以上这部分是写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表现了她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开始写窦娥在拥挤中走向法场时的情景。

当刽子手问她可有亲眷要见面时,窦娥的一段唱在结构上与刻划人物上有什么作用?①结构:照应楔子中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的事;伏下第四折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的身份为窦娥伸冤的事。

②刻划人物:更突出了窦娥的满腔愤怒和满心凄苦,一个遭受千古奇冤的青年女子,临死前竟然没有一个贴心的亲人来看望她一下。

窦娥估计婆婆今天可能要来看她,可又担心这种情景会把她气坏,因此想走后街刑场,避而不见婆婆的面。

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两首》。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与象征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探讨古诗词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诗歌背景介绍- 诗句解读与赏析- 艺术特色分析- 情感体验与主题思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风画面或播放古风音乐,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简要介绍《古诗两首》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信息,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诗歌学习教师领读《古诗两首》,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僻字词,确保学生对诗句的基本理解。

深入赏析分析诗中的重要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传达诗人的情感。

讨论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诗中,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主题探讨围绕诗歌的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思考诗歌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和情感与现代生活相联系。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仿写古诗词、绘制诗意画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课后作业:1. 背诵《古诗两首》。

2. 写一篇关于《古诗两首》的感悟短文,可以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也可以是对诗歌意义的思考。

3. 搜集与《古诗两首》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或历史资料,准备下一次的课堂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拿来主义教学目的: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3.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程重点难点:1.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2.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作品及作品风格简介: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2.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关于爱的分类、作用、发展和本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和写作关于爱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中深刻思想的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良好的家庭伦理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分类、作用和发展过程,深入探讨爱的本质。

2.教学难点: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分析、评价和写作爱的相关文章。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观看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爱是具体的、细微的、无私的。

2.背景介绍: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角度,简要介绍爱的分类、作用、发展和本质。

3.课文讲解: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爱的阶段和表现形式,以及爱的缺失和过剩所带来的影响。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分享爱的故事,探讨爱的本质和发展。

5.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传统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和写作练习等。

2.现代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

3.技术手段:PPT演示、互动平台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练习设计:要求学生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一些与爱相关的课堂练习,如爱的分类、爱的名言等。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文章,要求真实感人,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3.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等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标准包括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和情感态度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语文》必修四教材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2.教辅: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等。

3.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平台等。

七、结论本次教学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深入探讨爱的分类、作用、发展和本质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到爱是一种无私、细微的情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鉴赏了解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技能目标:通过鉴赏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热爱,并由此激起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如何理解王熙凤的言外之意,如何理解写贾宝玉的两首词。

教学方法:朗读法、整体会意读书法、发现式阅读训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大约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有一部巨著横空出世,尽管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价钱昂贵,仍掀起了抢购狂潮。

这就是旷世奇作《红楼梦》。

有人说:“开卷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平时,我们总是隔着大观院高高的围墙,倾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倾听着她们的哭泣呜咽。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玉,走进大观院,去一睹庐山真面目。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掌握这样一些内容(出示教学目标见上)三、课文鉴赏:(一)整体会意阅读课文。

提问:你觉得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你是从什么内容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请结合前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分析思考。

(学生自读,做好圈点勾划,然后自由讨论)要求学生用:“我认为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因为从什么内容中,可看出什么。

”的句式来回答。

(二)亮点探究:刚才,大家的回答有可取之处,但不够全面细致。

现在,我们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一一作一详细而全面的鉴赏。

(1)、鉴赏王熙凤的性格思考:1、王熙凤的出场有怎样的特点?从林黛玉的纳罕中可看出什么来?2、从王熙凤的肖像中,你能看到什么?3、贾母怎样戏谑王熙凤的?说明什么?4、王熙凤对林黛玉说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5、王熙凤为林黛玉流了眼泪,该如何看待?讨论明确:1、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见其放诞无礼,地位特殊。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预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内环境、适应与学校迥异的纪律制度。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抱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3.吟诵留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育同学阅读背诵古诗文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抱负在诗中的表达。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结合解释了解屈原,由同学答复,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2.关于楚辞三、结合背景学问释题“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1.司马迁:患病忧患的意思。

“离〞通“罹〞,患病;“骚〞,忧愁。

“离骚〞即患病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班固亦同)2.王逸: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

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月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

(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

(钱钟书)四、诵读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2.同学朗读,要求:把握诗的节奏:离骚原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

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体会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学问点梳理:(多媒体呈现,同学借助课下解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1.重点词语2.通假字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古今异义的词6.句式7.难句翻译六、阅读理解1.争辩: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优秀7篇)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优秀7篇)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优秀7篇)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

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

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

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窦娥冤【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

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

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

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二、研读课文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分析第一层:齐读第一层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

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

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

是不容侵犯的。

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滚绣球]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

分析第二层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

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

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

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

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分析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

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

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

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那质问语气强烈;第二句《古》本为哀告祈求,而《元》本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

比较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补充材料】“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

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

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少反抗精神。

十大古典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君美《连闺记》、康海《中山狼》、吴炳《绿牡丹》、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十大古典悲剧: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玉《精忠谱》、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关汉卿2、雷雨·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词语补释:*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

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P92注①*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

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

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

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

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