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三年级5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三年级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三年级1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运用对称、平移、旋转规律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联系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小小设计师谈话:同学们,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一组精美的图案)这些图片好看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案?学生自由回答。
2、激趣引入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图案,你们说,这样的图案设计起来容易吗?不过,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改变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以多媒体的形式动态展现,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美的产生,引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从图案到图形,认识图形的变换1、从给定的图案中找到基本图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插图)这个图案,可以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每个部分的图形形状一样吗?师:这4个部分的形状一样吗?(形状一样,方向不一样)指其中一个问:它叫什么图形?(基本图形)在你们的桌子上还有其他三个图形,你们能不能也像这个图型一样,找出它的基本图形?(课件出示72页四幅插图)师:找到了吗?哪个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指一指,圈一圈2、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运动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基本图形,还知道了这些图形都发生了运动。
这些基本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请两个同学一组探讨一下,这些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师贴出四幅基本图形)师:研究清楚了吗?谁愿意上来说说发生了怎样的运动,才变成了这些图形。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的过程,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制定职业目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出示算式:2 × 3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1.学生画教师巡视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花坛图片: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1.黄花比蓝花多4朵2.蓝花比黄花少4朵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4.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有8朵6.黄花是蓝花的3倍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年级数学的设计教案模板5篇
三年级数学的设计教案模板5篇三年级数学的设计教案模板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数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图;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教师每题读一遍,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6×4 9×3 5×3 9×7 7×38×5 7×5 4×8 6×8 2×92.指名回答问题。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2个十是多少?(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3.先读数,再回答问题。
(1)4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十?(2)8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3)12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二新课1.教学例1。
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捆(每捆10根),摆3堆。
在学生摆的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摆出来。
然后提问:“每堆有多少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和乘法)“用加法怎样计算?”(20+20+20=60)“用乘法怎样计算?”(20×3)“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个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每捆是10根,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是60,所以20×3=60。
教师可以结合叙述,在算式下面对照写出想的过程,如:接着请两个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然后教学乘法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告诉学生乘法的读法除了已经学过的一种外,还有一种,即20×3还可以读作“3乘20”。
齐读两遍。
2.做第1页“做一做”中的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3.问题解决:利用交互式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让学生发现、圈出、说出、画图、拼写、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4.情感态度:通过情境图、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四合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四边形。
教学难点:四合院的分类,了解不同四合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1、师:播放学校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地方?在学校平面图中你能找出几种平面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圈画一边汇报。
)2、师: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图形,可见平面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种图形──四边形。
(板书课题:四边形)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老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点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请学生上台展示。
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教师板书。
老师:请完整地说出四边形的特征,并和全班一起朗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知。
师: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老师:从信封里拿出一个图形(露出一角),猜是不是四边形。
(两个特例)为什么是四边形?为什么不呢?你能把它变成四边形吗?(学生报告)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
(学生汇报)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年级数学教案10篇范文
三年级数学教案10篇范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1) 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 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 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 师:为什么对折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
(不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一说。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通用20篇)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通用20篇)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和课时备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热身小游戏。
二、复习旧知: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5+34=48+29=。
230+540=360+240=。
三、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
(出示湿地图片)。
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
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四、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用竖式计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算式:271+31=。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指名学生展示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说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并说一说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不知道怎么办了?想: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上进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千位上进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篇一《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练习一的第3-7题。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能力目标: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3、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难点: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
单位不相邻的两个数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填空1米=()分米=( )厘米1分米=()厘米1厘米=( )毫米你们是怎么想的?二、导学阶段: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
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
这张纸条长多少?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先讨论,再各抒己见。
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算比较简便。
应该这样想: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2、量一量课桌高度。
提问: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
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3、4 题。
(1)第3题(2)第4题重点观察第1小题:1米-2分米=( )分米师:长度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1米变换成10分米再计算。
2、小测试:5分米=( )厘米43毫米+17毫米=( )毫米4分米=()厘米=( )毫米60米=( )厘米22分米+8分米=()分米=( )米30厘米=( )毫米90毫米=( )厘米45分米-36分米=()分米=( )厘米86厘米-46厘米=()厘米=( )分米3、第5-7题练习。
四、小结。
板书设计: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7厘米=(70)毫米80厘米=(8)分米1米-2分米=10分米-2分米=8分米教学后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第1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在回忆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纯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灵敏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浸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浸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兴趣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适宜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案7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案7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并不太难,所以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记忆,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在理解中生活和学习。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理解平均数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案篇2《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P62例1、例2三维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从远古时代开始,生活在地球的人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小组二:12x4x6=288小组三:12x3x8=288小组四:12x20+12x4=288小组五:用竖式计算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7、研究笔算方法8、巩固法则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78-40= 46-20= 86-30= 78-40=38-2= 26-5= 56-4= 86-34=(1)、先口算(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38-2= 33-1=2、例1:口算86-34=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86-30=5656-4=3、试一试8600-3400=想:869个百-349个百= 个百=4、小结三、课堂练习1、49-20-7= 76-50-3= 68-40-5=49-27= 76-53= 68-45=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2、速算73-61= 86-54= 67-25= 76-23=95-42= 38-21= 89-74= 78-42=3、计算4、找朋友5、综合练习四、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3设计说明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学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
(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
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分组讨论: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的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学生:4倍,有4个2只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习:1、图片展示:教师: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摆教师: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习本上印。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评移,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平移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位置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移后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谁来说说怎样判断物体或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板题:图形的平移二出示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方法,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二、出示学习指导三、1、认真看书例3,弄清题意后,思考怎样移,注意顺序,重点看黄色字体。
2、认真看例4,思考:这四个图形能一次移到图(2)吗?应该怎样移,有几种移法?四、先学师:看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开始看书自学。
(四)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师:看完的请举手,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出示检测题2名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完成(五)做一做练习六第3题要求:要看清题中黄色字体的要求1、指名板演2、生独立完成五、后教(一)更正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和你的答案不一样的请举手。
(指名上台用红笔纠错)(二)讨论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师:谁能说说怎样画平移图形?师强调:(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平移前,先要确定图形中某一点的位置,画新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长度与原图形每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2评正确率、板书3、师:对照黑板上的答案,批改自己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画评移图形的方法……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好。
六、当堂训练练习六第4题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优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篇一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物体的重量。
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一、铺垫孕伏: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v=sh)2.复习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问:怎样计算环形面积?你能举例和同学们说一说吗?小组交流。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
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套管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3。
出示例3,读题。
提问:这道题求什么要求钢管的质量先要求什么?怎样求钢管的体积?小组讨论。
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怎样计算套管体积?如果知道套管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几套管的长,怎样求套管的体积?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第7、8题及数训。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篇二“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种解题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假设举例列表等方法,寻找解决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盐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知1、游戏激趣: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
谁想来做?背的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感受讲给我们吗?2、实践体验:课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位两个人互相掂一掂,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3、导入新知:通过刚才的"背一背"游戏和掂一掂活动,同学们都感受到物品有轻有重,那么象一个苹果、一杯水、老师的体重等,你们想不想知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多重。
(板书:有多重)二、探究新知1、认识秤在我们购物的时候,常发现有的物品有包装,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的标识。
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有多重呢?对,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准确重量,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秤,请看(实物出示体重秤、天平、台秤)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你们想看一看吗?(大屏幕出示各种秤)2、认识天平我们了解很多种秤,其实,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常用到天平。
(介绍天平)天平两端有两个托盘,一般情况下是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
当红色的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天平两端的物品是一样重的。
那么,法码显示有多重,左边的物品就有多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课件出示)图形变换真奇妙,简简单单换新貌。
学习数学练本领,美化生活乐淘淘。
师:只要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创造出生活中更美丽的图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师谈话导入:今天,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欢迎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们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老师倒听过这么一句话:读书的女孩最美,读书的男孩最帅,读书的小孩子最可爱。
你们喜欢读书吗?那好,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逛书城,愿意吗?2、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做对我出的题目才可以去,现在我们一看都有哪些题(多媒体出示口算)(1)20×3040×5070×20__×20(2)12×4013×7060×5080×403、师:同学们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吧!4、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进入书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红买故事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
一共要付多少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提出问题。
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列式:24×12)(2)提问:谁能帮小红算出应付的钱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展示做题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做出。
5、并揭示知识课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础练习基本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246÷3246÷248÷448÷62、笔算:792÷6844÷4984÷3895÷5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84÷2=320÷8=680÷20=60÷6=4000÷2=70×8=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本练习课堂作业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
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练习十八84÷2=42320÷8=40680÷20=34060÷6=104000÷2=202370×8=560八、课后小结: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_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
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
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
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例1)
(1)提问:
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
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1 2 2
()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
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3 1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 7 1
+ 9 0 3
()7 4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
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下面同桌说
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271+122 = 393 271+31= 302 271+903=1174
271 271 271
+ 122 + 31 + 903
393 302 1174
课后反思: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