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习惯养成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学一年级习惯养成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254258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5.png)
小学一年级习惯养成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小学一年级习惯养成教案导言: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律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提高听讲、注意力集中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3. 培养学生整理书包、保持卫生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友善待人的品质,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1. 讲解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2. 教师示范规范的行为,如按时到达教室、认真听讲、不打闹等;3. 学生小组讨论,列出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一起签订课堂纪律承诺书;4. 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活动二:提高学习效率1. 教师讲解如何高效地完成作业,如先按重要程度排序、利用碎片时间等;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高效学习方法,互相学习借鉴;3. 学生在计划表上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按时完成,并及时反馈结果;4. 定期组织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学习计划的调整和改进。
活动三:培养整理书包、卫生习惯1.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书包的正确方法,如分类放置书本和文具等;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书包,并互相检查;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清扫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保持教室整洁的过程中;4. 鼓励学生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活动四:培养团结互助、友善待人的品质1. 教师讲解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他人;2. 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加强团结互助的意识;4. 鼓励学生互相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三、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情况、课堂纪律等;2. 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习效率;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整理书包、保持卫生等习惯;4. 观察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aa50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a.png)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识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习惯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2. 习惯的重要性:影响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3. 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何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活动1. 讨论习惯的定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习惯的理解和例子。
2.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关于习惯的短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习惯的影响。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2.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良好习惯计划,并提交作业。
第二章:时间管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制定和遵守时间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制定时间表: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遵守时间表:如何坚持按照时间表行动,克服拖延症。
三、教学活动1. 时间管理重要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2. 制定时间表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3. 分享时间管理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遵守时间表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
2. 时间表执行评价:评价学生按照时间表行动的情况,以及拖延现象的改善。
第三章:学习习惯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对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2. 学习计划的制定: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 学习方法的掌握: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果。
三、教学活动1. 学习习惯重要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学习习惯的认识和体会。
2. 学习计划制定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教案: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教案: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7d4df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5.png)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教案: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3. 实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良好学习习惯带来的好处。
4. 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习惯,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监督执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第二课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生活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
3. 实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良好生活习惯带来的好处。
4. 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生活能力,如按时作息、讲究卫生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生活习惯,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监督执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cb78b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1.png)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习惯的认知和自我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习惯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2. 习惯的重要性:影响身心健康、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3. 习惯的分类:好习惯和坏习惯。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对习惯的理解和经历。
2. 案例分析: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习惯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习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章:培养学习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时间管理、注意力集中、学习方法等。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困惑。
2. 方法分享:教师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习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三章: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睡眠等。
2. 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困惑。
2. 健康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生活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健康生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四章:培养社交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社交习惯的影响因素:沟通技巧、礼貌、合作能力等。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社交习惯和困惑。
2.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社交技巧。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社交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交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社交中的表现。
第五章:培养自我管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08fc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c.png)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学习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4. 总结: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生活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4. 总结: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制定生活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二、教学内容1. 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 与人相处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练习。
4. 总结: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与人相处的实例分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了解营养均衡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饮食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营养均衡的知识。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9368a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5.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样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办公室教学目标:做到进出学校办公室懂礼貌、讲礼仪。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进办公室前应喊“报告”,如果门关着,要轻轻敲门,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 进办公室时应先向老师问好,再走到要找的老师跟前讲话。
与老师说话时先叫“老师”再说事情。
3 离开办公室时,应向老师道声“再见”或“谢谢”然后离去,并随手关门。
4 办公室内如暂时没有人,应立即退出,不能随便乱动老师的东西。
二、练一练:分组联系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三、评一评:第二课互相帮助教学目标: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当看到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了困难时,应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
2 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
二、说一说:1 你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时,有什么感受?2 当你得知自己的同桌不舒服应该怎么做呢?3 你帮助同学做过那些事?心情如何?三、读一读:生活集体里,大家在一起。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谢谢同学们!”“不谢,别客气。
”你我同进步,友情记心里。
四、写一写:把你帮助同学和同学帮助你的事记在日记本上。
五、评一评:你能做到什么?在选中的格中画“√”第三课红领巾胸前飘教学目标:少先队员要知道爱护红领巾,庄重场合佩戴红领巾,在适当的场合敬队礼。
教学过程:一、记一记:1 参加学校集会和各种少先队活动时要佩戴红领巾。
2 在升降国旗、班队花、献花、扫墓时要敬队礼。
3 知道队礼的意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学会敬标准的队礼。
4 要经常清洗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
5 不随意将红领巾移为它用,定期更换红领巾。
二、练一练:你敬的队礼规范吗?自己练一练。
三、想一想: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镜头一:体育课后,小明满头大汗,拿出红领巾擦汗。
镜头二:下课后一些同学在玩捉迷藏,有一位同学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
镜头三:上学时,有的队员没把红领巾戴在胸前,而把红领巾放在兜里。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66691e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0.png)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则。
第三周: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第五周:培养学生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增强体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学校规则和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确知道该怎么做。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良好行为,引导学生模仿。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制定规则。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遵守规则的情况。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学习态度。
3. 作品展示评价:让学生提交相关作品,评价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2. 教学视频:收集相关教学视频,用于情境教学。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红花、奖杯等,用于激励学生。
4. 学生作品展示: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增强体质。
活动一:学习体育规则1. 教师讲解体育活动的基本规则,如排队、不推不挤、遵守游戏规则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体育规则。
活动二:实践体育规则1.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如排队、不推不挤等。
3. 学生相互监督,确保大家都遵守规则。
活动三:总结与奖励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体育规则的重要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七周: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一:学习交通规则1. 教师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b0a78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9.png)
4.家长协助孩子,用手机或相机记录孩子在家实践良好习惯的过程,如整理房间、按时起床、礼貌待人等,将视频或照片分享至班级群,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思考并列举出自己在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三个良好习惯,以及希望改进的一个坏习惯。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些习惯,并说明良好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以及坏习惯需要改进的原因。
2.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庭好习惯养成计划”,选取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个人物品”等,并约定一个实践周期,共同监督执行。完成后,家长需在计划表上签字确认。
-难点解析: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正面激励和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同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是情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难点解析:情感态度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真实的体验,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良好习惯带来的正面影响。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良好习惯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愿意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5.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短文《我心中的良好习惯》,要求语言通顺、结构清晰,表达出自己对良好习惯的认识和感悟。文章字数不限,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981b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9.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作息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的良好习惯。
1.2 教学内容:讲解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的习惯。
分享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监督自己按时起床、按时就寝。
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习惯。
介绍营养均衡的概念,分享如何做到饮食多样化。
2.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饮食计划,监督自己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内容:讲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的习惯。
分享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监督自己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礼仪习惯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守时守信、注意个人形象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提高社交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礼仪习惯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养成礼貌待人、守时守信、注意个人形象的习惯。
介绍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分享如何做到得体大方。
4.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礼仪计划,监督自己在不同场合遵守礼仪要求。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习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讲解环保习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fe466aa26925c52cc5bf5c.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教育教学设计(18课时)(2013-11-28 12:46:21)转载▼分类:习惯养成第一课我是小学生了一、教育与训练目标1、知道自己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初步学会向老师和同学讲讲自己想当怎样的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育与训练点1、我是什么学校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爱好。
3、讲讲自己想当怎样一个小学的愿望。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1、选择几位胆子大、口齿清楚的学生按教学要点先作准备。
2、用小黑板先写好课题、校名、班级并上拼音。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1、谈话揭题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
(揭示课题)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
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很光荣的。
2、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当开学的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红花戴在你们胸前,这说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
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1)出示带有注音的小黑板。
(2)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
请学生跟老师念。
请个别学生念。
(3)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什么路上?我们学校周围有什么商店、机关、公园?教师正确地介绍学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称、学校周围的环境。
(4)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请每个学生自己讲讲:我是一几班的小学生。
(5)巩固校名、年级、班级。
出示: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指名讲、同桌讲、开火车讲。
3、自我介绍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
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认识一下。
(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2)同桌互相介绍。
(3)介绍爱好。
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
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计划教案
![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c5a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d.png)
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哪些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爱护书籍等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确各项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实践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这些学习习惯,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2)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纠正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示范法: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展示正确的学习习惯。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心得。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实践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红。
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就先玩,作业总是拖到很晚才写,而且写得很潦草。
小红呢,一回家就先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
结果,考试的时候,小红考了高分,小明却考得很差。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15 分钟)(1)按时完成作业向学生强调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这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表现。
告诉学生每天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
(2)认真听讲讲解认真听讲的方法,如眼睛看着老师、耳朵认真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
告诉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能学到知识。
(3)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先自己思考,不要马上问别人。
(4)爱护书籍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不随意撕毁、乱画。
让他们知道书籍是知识的源泉,要好好珍惜。
好习惯养成教案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养成教案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365ed0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6.png)
好习惯养成教案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良
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
1.了解什么是好习惯,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
2.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养成整洁卫生、遵守纪律、积极向上等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班级文明卫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讨论班级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原因,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和指导。
【练习】
1.生活习惯之整洁卫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逛学校,了解校内哪些地方需要保持清洁卫生。
学生亲身参与,根据教师的引导在指定地点进行清洁活动,并总结了清洁活动的重要性。
2.生活习惯之遵守纪律
通过讲故事、观看小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为学生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互相监督,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生活习惯之积极向上
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价值。
以儿童文学为主题,让学生创作、朗读、分享自己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并告诉他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巩固】
通过制定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计划,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会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计划进行引导和指导,并同时深入教授学生制订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活动记录本,以及对学生在整个课程中表现的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同时,该教案的贯彻落实也会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教育目的。
一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
![一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d14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b.png)
一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做好预习和复习等。
3、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并愿意主动去养成。
(2)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何进行有效的纠正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所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讲述一个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成绩逐渐下降,而另一个资质一般但学习习惯良好的孩子,成绩却越来越好的故事。
2、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10 分钟)(1)按时完成作业向学生强调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告诉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抄袭、不拖拉。
(2)认真听讲讲解认真听讲的方法,如眼睛看着老师、耳朵仔细听、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
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讲是获取知识的关键。
(3)做好预习和复习告诉学生预习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新知识,复习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给他们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如预习时阅读教材、标记不懂的问题,复习时总结知识点、做练习题等。
(4)爱护书本和学习用具教育学生要珍惜书本和学习用具,不乱涂乱画、不随意损坏。
保持书本的整洁,正确使用学习用具,养成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3、示范良好学习习惯(5 分钟)教师亲自示范认真听讲、整理书包、书写工整等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b483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4.png)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良好习惯的含义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讲解良好习惯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良好习惯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良好习惯带来的成果。
1.3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学生对习惯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新课导入:讲解良好习惯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分析良好习惯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成功案例,相互交流良好习惯的养成经验。
总结: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学习习惯的养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的含义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讲解学习习惯的含义和分类。
分析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
介绍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讲解学习习惯的含义和分类。
案例分析:分析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
方法介绍:介绍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相互交流改进意见。
第三章:生活习惯的养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习惯的含义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讲解生活习惯的含义和分类。
分析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介绍实用的生活习惯养成方法和建议。
3.3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讲解生活习惯的含义和分类。
案例分析:分析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方法介绍:介绍实用的生活习惯养成方法和建议。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相互交流改进意见。
第四章:人际交往习惯的养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习惯的含义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讲解人际交往习惯的含义和分类。
分析良好人际交往习惯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介绍实用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建议。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26b153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1.png)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敢于提问、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 专心听讲的方法与技巧3. 认真完成作业的注意事项4. 主动预习复习的方法5. 课堂讨论的技巧6. 敢于提问的勇气与方法7. 乐于助人的品质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各种习惯的具体方法。
3. 练习法: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2.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3. 学生自评、互评,了解彼此的学习习惯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活动2. 示范专心听讲的方法,让学生练习并分享体会。
3. 讲解认真完成作业的注意事项,学生课后实践并反馈。
4.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复习,学生课后实践并展示。
5. 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按时作息、保持卫生、合理饮食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锻炼身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的重要性2. 按时作息的方法与技巧3. 保持卫生的注意事项4. 合理饮食的注意事项5. 节约资源的方法6. 爱护环境的意识7. 锻炼身体的习惯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各种习惯的具体方法。
3. 练习法: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4. 观察法: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估其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2. 检查学生作息时间,评估其按时作息的习惯。
3. 学生自评、互评,了解彼此的饮食习惯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活动2. 示范按时作息的方法,让学生练习并分享体会。
3. 讲解保持卫生的注意事项,学生实践并反馈。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5ed3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a.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一、课程背景二、教学目标4.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学习习惯的培养第1课:认真听讲第2课:积极思考第3课:主动提问第二单元:生活习惯的培养第4课:按时作息第5课:讲究卫生第6课:合理饮食第三单元:人际交往习惯的培养第7课:尊重他人第8课:礼貌待人第9课:合作分享第四单元: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第10课:自觉遵守规则第11课:自我监督第12课:自我激励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 榜样示范法:通过讲述榜样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从而培养良好习惯。
4. 激励评价法: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提高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其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
2. 终结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故事书、图片、视频、游戏道具等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奖励道具等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2课时,每周1课时,共计12周。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学习习惯的培养(2课时)第二单元:生活习惯的培养(3课时)第三单元:人际交往习惯的培养(3课时)第四单元: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4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
4. 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课后作业与拓展活动1. 课后作业: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edef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e.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至第五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1.2 教学内容: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与学习相关的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教师讲解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互相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检查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作业的情况。
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实例、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明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良好生活习惯的指导:介绍一些基本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保持卫生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与生活习惯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习惯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经验。
教师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制定个人生活习惯计划,并互相分享。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习惯表现。
检查学生制定的生活习惯计划和执行情况。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交习惯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社交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实例、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明白社交习惯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社交习惯的指导:介绍一些基本的良好社交习惯,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合作共享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与社交习惯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交习惯的重视。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社交习惯和经验。
教师讲解良好社交习惯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制定个人社交习惯计划,并互相分享。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社交习惯表现。
检查学生制定的社交习惯计划和执行情况。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通过实例、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dce1a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0.png)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2 教学内容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1.3 教学活动练习: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2.2 教学内容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自我管理2.3 教学活动练习: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坚持执行。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交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3.2 教学内容社交习惯的重要性与人相处的技巧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练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健康饮食。
4.2 教学内容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健康饮食4.3 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改善。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5.2 教学内容自我管理习惯的重要性自我管理技巧5.3 教学活动练习: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计划,并坚持执行。
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保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
6.2 教学内容环保习惯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行动6.3 教学活动实践: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7.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7.2 教学内容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7.3 教学活动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分享喜欢的书籍或写读后感。
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8.2 教学内容锻炼习惯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8.3 教学活动实践:学生参与校园或社区的锻炼活动,如跑步、游泳等。
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习惯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9.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习惯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9.3 教学活动练习:学生制定一个时间管理计划,并坚持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习惯养成样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办公室教学目标:做到进出学校办公室懂礼貌、讲礼仪。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进办公室前应喊“报告”,如果门关着,要轻轻敲门,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 进办公室时应先向老师问好,再走到要找的老师跟前讲话。
与老师说话时先叫“老师”再说事情。
3 离开办公室时,应向老师道声“再见”或“谢谢”然后离去,并随手关门。
4 办公室内如暂时没有人,应立即退出,不能随便乱动老师的东西。
二、练一练:分组联系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三、评一评:自己做的如何?在相应的格内画“√”。
第二课互相帮助教学目标: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当看到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了困难时,应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
2 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
二、说一说:1 你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时,有什么感受?2 当你得知自己的同桌不舒服应该怎么做呢?3 你帮助同学做过那些事?心情如何?三、读一读:生活集体里,大家在一起。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谢谢同学们!”“不谢,别客气。
”你我同进步,友情记心里。
四、写一写:把你帮助同学和同学帮助你的事记在日记本上。
五、评一评:你能做到什么?在选中的格中画“√”第三课红领巾胸前飘教学目标:少先队员要知道爱护红领巾,庄重场合佩戴红领巾,在适当的场合敬队礼。
教学过程:一、记一记:1 参加学校集会和各种少先队活动时要佩戴红领巾。
2 在升降国旗、班队花、献花、扫墓时要敬队礼。
3 知道队礼的意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学会敬标准的队礼。
4 要经常清洗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
5 不随意将红领巾移为它用,定期更换红领巾。
二、练一练:你敬的队礼规范吗?自己练一练。
三、想一想: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镜头一:体育课后,小明满头大汗,拿出红领巾擦汗。
镜头二:下课后一些同学在玩捉迷藏,有一位同学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
镜头三:上学时,有的队员没把红领巾戴在胸前,而把红领巾放在兜里。
镜头四:有的同学的红领巾已经破成一条一条的了还不更换。
这样的事你做过吗?如果做了,你打算怎么办?四、评一评:班里哪些队员的红领巾最整洁?哪些队员的红领巾系得最漂亮?哪些队员的队礼敬得最规范?第四课爱护学校公物教学目标:小学生要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不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搬动桌椅时动作要轻。
2 不经过老师允许,不能在黑板上乱写、乱画,不乱动教具。
3 爱护墙壁、墙报,不乱涂乱抹。
二、读一读:博爱童谣学习生活设施全,桌椅教具日日伴。
服务大家公共物,文明使用倍爱护。
三、评一评:1 在相应的格内画“√”2 小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出示插图)第五课文明上厕所教学目标:爱护厕所内的设施,知道上厕所也要讲文明。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进出厕所时,要用手轻轻推门,避免与人相撞。
2 用手轻轻开、关水龙头,大小便后及时冲刷便池。
不在墙上乱写乱画。
3 在厕所内不打闹、不捉迷藏。
4 在公共厕所内要文明礼让,守秩序。
二、说一说:按上面要求做,有什么好处?三、做一做:为学校厕所做一张告示牌,如爱护公物、请别踢我......四、评一评:在选定格内画“√”第六课小伙伴到我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家里招待小伙伴。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有小伙伴到你家来玩儿,你会招待他吗?二:明确做法1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小伙伴。
2 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3 与小伙伴一起学习或游戏。
4 小伙伴告别时要送到门口互道“再见”,并欢迎下次再来。
三、记一记:不要过分炫耀小伙伴没有的物品,也不要小气舍不得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四、演一演:模仿小伙伴到你家做客,学着招待小伙伴,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和动作。
五、读一读:博爱童谣今天同学到我家,热情友好招待他。
一起游戏一起玩,团结友爱人人夸。
六、评一评:你是否能热情主动地招待小伙伴?给相应的小旗涂上红色。
做得好做得一般还需努力第七课餐桌上讲礼貌教学目标: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教学过程:一看图评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1)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让长辈先吃。
(3)抢菜、乱翻菜。
(4)面向餐桌打喷嚏。
(5)当众惹人倒胃口。
(6)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三、读一读:博爱童谣小弟弟,别淘气,餐桌上,讲礼仪。
饭菜帮助摆放好,吃饭要等人到齐。
吃菜不能胡乱翻,别朝桌面打喷嚏。
小弟弟,笑嘻嘻,餐桌礼仪我牢记。
四、评一评:第八课学会认错教学目标:知道做错事后道歉的礼仪,知错就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做错事,如果不小心做了错事,怎么办呢?二、读一读:老舍认错著名作家老舍上小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有一年三月,又到放风筝的好季节,老师让大家以《诚实的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当堂交卷。
老舍很快就写完了,他的同桌却一个字也写不出。
同桌悄悄地请老舌帮他写一篇,然后一起去放风筝。
第二天,老师表扬同桌的作文进步很大,还把同桌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老师不仅鼓励大家写好作文,还鼓励大家做一个诚实的受人欢迎的好孩子。
听到这儿,老舍不禁低下了头。
下课了,老舍想到不该欺骗老师,便红着脸向老师说明了情况。
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摸着老舍的头说:“有错就改也是好孩子。
”正确的做法:1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弥补,用实际行动取得别人的谅解。
2 要真诚地道歉,面对面说:“××对不起,我错了。
”用真诚取得别人的原谅。
3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别人不知道,应即使向老师或家长诚实汇报。
4 要敢于承认错误、说实话,不把错误推给他人,知错就改。
三、议一议:认错有什么好处,不认错有什么坏处?四、评一评:在相应的格中画“√”第九课长辈为先我为后教学目标:懂得在家、在外面把方便让给长辈,从小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孔融让梨古代东汉时候,有个孩子叫孔融。
他有七个兄弟,他排第六。
在他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拿梨给他们兄弟吃时,孔融总是拿最小的。
有一次,爸爸见孔融又拿了只最小的梨,就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说:“哥哥大,我小,当然各个应该吃大的,我该吃小的了。
”爸爸妈妈表扬他懂事、有礼貌,常把他懂礼貌的事讲给人家听,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交流: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二、明确做法1 在家、出门在外,要把方便让给长辈。
2 吃东西时先请长辈吃,然后自己再吃。
3 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
三、想一想:如果你是他(她),你会这样做?1 吃晚饭时,小军见到菜上齐了,不等父母坐好,自己就先吃了起来。
2 家里来了客人,明明拿了一个小一点的桔子给客人,自己却拿了一个大的。
3 今天班里有许多老师来听课。
下课了,亮亮就第一个开门冲出教室去玩。
四、议一议:在家、出门在外,为什么要长辈优先呢?五、评一评:给相应的星星涂上红色第十课称呼长辈有讲究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正确的称呼。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同学们除了要接触家里人外,还要接触亲戚、朋友、邻居、陌生人(服务员、售货员等)。
用正确的称呼,可以使自己不失礼,给人留下好印象。
二、学习称呼;(一)家人的称呼:爸爸的父亲称爷爷(祖父),爸爸的母亲称奶奶(祖母),妈妈的父亲称姥爷(外公),妈妈的母亲称姥姥(外婆)。
爸爸的兄弟称叔伯,爸爸的姐妹称姑姑,妈妈的兄弟称舅舅,妈妈的姐妹称姨妈。
此外还有许多对家人的称呼,你还知道哪些?(二)邻居、父母朋友及其年龄相仿的称叔叔、阿姨。
三、想一想:你应该这样说?然后动笔填一填。
1 妈妈让你买份报纸,到了报亭,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
2 到了爸爸单位,见到爸爸的同事,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
3 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议一议:他们做得对不对?1 小明来到冷饮店,一进门便喊:“喂!买盒冰淇淋。
”2 小红见到对面走来的邻居,低头装做没看见。
3 有的同学见到不教自己的老师,毫不理睬。
五、评一评:给相应的小星星涂上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