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思考
探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建设
![探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24fabcebb4cf7ec4afed082.png)
探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建设李敏黎能进z(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此做了分析,进而对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先进代表。
是共产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也引起更多的党建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必须了解当前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胚.对症下药方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认为当前学生党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主观原因。
是一个人人党的精神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入党动机是不相同的。
当前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信仰型,这是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主流。
他们对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将入党作为自己的崇高政治信仰和毕生追求的目标。
二是功利型。
这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个人自我设计的重要一步.认为人了党有利于在毕业时找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比如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
三是荣誉型.这部分党员把人党当成一种荣誉,认为入党是对自身努力的承认.与评上三好学生一样作为跟同学交流时炫耀的资本。
四是从众型,有的大学生是看见别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者加入了党组织才跟着向党组织靠拢的。
2.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主动.理论水平不高工作中发现,部分党员在学习深度上,对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学习.停留在记住理论知识的表面,缺少深刻的思考与理解;在学习态度上,大学生党员显得较为被动.很少自觉主动学习;在理论运用上,不能做到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难于用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人云亦云。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2d04dc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5.png)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脚步,加强和改进,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服务。
本文将就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员基础建设。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政治引领。
要确保党的思想路线在高校学生党员中的贯彻落实,必须严格把关党员的基础建设。
在加强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党员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取向,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学生素质 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负责人,要注重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干部、社团骨干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师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提升和文明校园建设。
三、加强思想教育,促进互联网思想风清气正。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重要的网上生活和学习平台。
正因如此,互联网思想风清气正,至关重要。
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学生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时刻关注和把握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变化,采取新型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校园文艺、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的认同和理解。
四、加强服务管理,推进校园文化。
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0a497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a.png)
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摘要】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具有特殊身份和使命。
要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组织观念和党性修养,加强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发展机制。
进一步完善培养教育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贡献。
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将影响党风政风,需要持续关注和引导。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重要性、特殊身份、使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观念、党性修养、实践锻炼、能力培养、长效机制、完善体系、素质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贡献。
1. 引言1.1 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希望。
大学生党员是优秀分子的集中体现,他们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学术和专业能力,更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政治素质。
培养好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障。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一支生力军,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他们秉承着党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精神,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不断为群众树立榜样,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年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可以有效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1.2 大学生党员的特殊身份和使命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和重要生力军,具有着特殊的身份和使命。
作为大学生党员,他们是党的培养对象和接班人,承担着传承和发展党的事业的责任。
他们代表着青年一代的力量,应该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459fc307375a417866f8f89.png)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提出: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需要。
1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排头兵。
经济的全球化,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全球交互性,以及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一些社会问题,使得各种文化相互交汇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冲击。
2016年中共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和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在此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新形势下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真正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夯实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可以大大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2现阶段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2.1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管理模式。
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疏管理的问题。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3e057d431126edb6e1a10cb.png)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思考与建议《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党的基本知识等,党员也有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的义务。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如何长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其感召力和战斗力,加强和创新理论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提高认识、完善体制、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加强考核和强化队伍等方面整体推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认识1.加强理论教育是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大学生数量迅速扩大。
但同时,发展党员的质量有所下降,不少新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尤其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针和政策不够了解,更谈不上深层次地理解和认同,直接导致入党思想、行动落后的现象。
坚持党员发展标准,首先必须坚持理论学习标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
2.加强理论教育是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
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理论的先进性上。
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高校学生党员,是不可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不认真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高校学生党员就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能深刻理解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行动上必然产生偏差。
坚持理论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
3.加强理论教育是各级党组织的基本职责之一。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二、完善体制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理论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其工作效果如何有赖于高校党委对整个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视,有赖于高校良好的学生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4ce62f1910ef12d2af9e759.png)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 本文首先从当前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发展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
然后,提出了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从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党员自身觉悟以及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生活转型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当前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积极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对改善党的队伍结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必要,而且对培养一大批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1.当代大学生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年龄,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然而,当面对一些社会现实的具体问题时,思想容易产生偏差,认识容易出现分歧,不能正确分辨各种错误思想,甚至会削弱党性的觉悟和修养,从而失去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
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党员,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真谛并把它自觉运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党史教育,让广大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国家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提出新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经济意识和经济理念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标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成为当代人做事的必然选择,甚至不少人“唯利是图”,无论做什么都要把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度和阵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度和阵地建设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5c27ad980eb6294dd886cdf.png)
学 习 活 动 ,除 了坚 持 传 统 的 座 淡讨 论 活 动 之 外 ,还 坚 持 开 展 教 师 党 员 与 学 生 党 员 结 对 子 、社 会 实 践 、名 师 讲 坛 、对 外 交 流 、外 出参 观 等 活 动 ,使 学 生 党 员 在 思 想 境 界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自主 学 习 能力 等 方 面有 所 提 高。
组织。
集 中 学 习 、当场 讨 论 、会 后 总结 ,营 造 良好 的理 论 学 习氛 同 ,养 成 关 心 党政 时 事 的好 习惯 ,使 每 一 位 学 生
党 员 的思 想 紧跟 时 代 脉 搏 。其 次 ,定 期 进 行 党 史 回顾
达 到 良好 的 实 际 效 果 。
【 关键 词】大学 生 党 员 教 育管理 长 效机 制 制度 建 设 阵地 建设
所 谓 党 员教 育 管 理 的长 效 机制 ,就 是 指 通 过制 度 、 机制 使党 员 教育 日常 化 、制 度 化 、机制 化 的一 种 载体 ,
并 具 有 一 定 的 稳 定 性 、长 期 性 和 实 效 性 。 建 立 党 员 教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人 手 :首 l ,各 基 层 学 生 党 组 织 要 及 时 尢 , 组 织 党 员 学 习 党 的 最 新 指 示 与理 论 成 果 , 要 专 人 组 织 、
中级 党 校 培 训 由各 院 系党 委 或 党 总 支 负 责 ,院 系
分 党 校 应 每 年 定 期 举 办 1 2次 入 党 积 极 分 子 培 训 班 , —
制 度 是 机 制 的 主要 表 现形 式 。 建 立 党 员 教 育 管 理 长效 机制 ,一 定 要 坚持 一 手 抓 制 度 的建 立 ,一 手 抓 制 度 的 执行 。 目前 高 校 学 生 党 建 工 作 的基 本 规 章 制 度包 括 :理 论 学 习 制 度 、党 校 培 训 制 度 、团组 织 “ 优 ” 推 制度 、党 员 发展 公 示制 度 、入 党 和转 正 答 辩 制 度 、党 员 定 期 考 评 制度 、 民 主评 议 制 度 、党 员 责 任 制 度 等 。 高 校 党 组 织 要 根 据 党 的章 程 ,结 合 本 校 的 实 际情 况 ,
创新和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路径探索
![创新和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9f01c0127d3240c8447efef.png)
关键词 大学生党 员 全过程 多维度 复合 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43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 embers
party members ofcollege students,this paper proposes to do a goodjob in the part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rough t he orga nization
construction,t he im age construction an d the strengthening ofthe socialist core v ̄ues education.It insists on constructi ng a cor n- pound education an d training system by the”whole process education”.”multi—dimension education”a n d ”linking t heory wit h practice”.It advises to carry out the theme education activities,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 da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novating the social practice,making full use ofthe network media a n d other forms ofinnovation work carrier. Keywords CPC Party members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whole process;multi-dimension;composite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0a104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5.png)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工作重心之一,既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需要,也是推进全民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对新时代发展的凸显: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国家重点的工程之一。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作为年轻的学生代表,肩负着学校、家庭、社会赋予的重大责任,更是中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更能够为全国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性:在新时代下,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同的文化和人类价值观的冲突使得我们国家所面临的情况前所未有。
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必须具备成为基层干部或是国家领导人才资格的基本素养和品质。
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定下了坚实基础。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践行的过程,而通过系统全面的规划和有组织的行动是可以长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的。
首先,学生党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包括学校师生、社会各界和政府等方面的合作和参与。
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增加政策的投入和大力推广。
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可以使得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并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加入学生党员队伍中。
最后,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党员优势,在实践中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并且注重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多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尊重传统文化,遵循文化的规范行为准则。
总结: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和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在加强建设的基础上,党员们必须始终时刻以自身为例,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技能,努力为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77ef67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3.png)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深入推进党建工作。
创新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深入推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学校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二、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创新高校要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员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党员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党员,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深化学生党建实践活动。
创新高校要深化学生党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实践为核心,以学习为主线,以服务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把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学生党建实践活动的社会宣传教育作用。
四、强化学生党建管理。
创新高校要强化学生党建管理,建立健全学生党建管理制度,把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党建管理纳入学校培养规划,把学生党建管理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加强学生党建管理,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效能。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72b931710661ed9ad51f322.png)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作为存在于学生中的组织团体,其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何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发展,实现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问题途径创新一、目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因其自身的特殊环境而使其在建设、管理等一系列阶段中都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问题。
1.党员发展准入条件过低,导致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党员均由最初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训考察等程序发展而来,他们看似经受住了一系列考验,然而其过程还是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从入党积极分子推荐来看,由于这一阶段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进行,且由辅导员向院系推荐,此时大多仅仅凭借学期学习成绩以及结合班委任职情况作出判断,对于不少同学的思想政治素质了解不甚全面,这样做的后果是直接导致新发展党员综合素质不高。
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党员素质较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偏低,对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政治敏锐性不强;二是自身思想境界有待大幅度提升,具体表现为缺乏服务意识,在争取各项荣誉时表现积极,而在责任承担方面却不能挺身而出甚至刻意逃避,这显然与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光辉形象背道而弛。
2.学生党支部组织制度不健全,导致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各高校高年级班级院系或班级大多虽已成立党支部,但其基本制度还很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
很多学生党支部并没有正式成文的组织生活制度,致使组织生活缺乏规律性,有的支部间隔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展一次,有的支部将组织生活内容集中在较短的一段时间一次性进行,而有的则纯粹只是为了应付院系及学校的检查而做做表面功夫,通过编造会议记录来敷衍了事。
另外,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未能良好地开展的原因主要是支部成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认为参加组织生活纯粹属于浪费时间,会占用自己过多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f2fec5e77232f60ddcca150.png)
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有效开展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党员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是新形势下党的各级组织的重要职责。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面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多数党员入党后能够尽快地树立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
表现出政治上相对成熟,关心国家大事,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想活跃,求知欲、进取心强,品学兼优,有较强的工作活动能力等特点。
但是也有个别党员入党后党性观念不强,平时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做出与党员身份极不相称或有悖于党纪、校纪的事情。
虽然仅是个别表现,但其影响很值得注意。
应该看到,高校学生党员是整个党员队伍中具有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文化和年龄上的优势决定他们要在党的事业中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担当重任的国家栋梁。
二、强化党员意识教育是加强教育管理的关键为什么一些党员在非常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尽管没有组织监督,仍然保持着党员的本色?为什么有的党员在党组织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干了一些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情?究其原因,前者,时刻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后者,则是党员的意识淡薄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因此,要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就必须强化党员的意识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党员都要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作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应感到光荣,应最有觉悟,应时刻想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重大。
其次,要让学生党员都要牢记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它的建设需要许多代人的艰苦奋斗,共产主义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它需要努力、吃苦、创造,而且是在斗争进程中实现起来的。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5a49fbdfd0a79563c1e7268.png)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维护高校发展稳定大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服务等是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益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实践;探索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及社会服务的重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搞好这一组织的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在高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生人数和大学生党员人数大幅增加,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搞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党务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维护高校发展稳定大局以及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湖北经济学院法学系不断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发扬创新精神,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湖北经济学院法学系学生党支部始终围绕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提高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信仰为宗旨开展教育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党支部突出3个重点:在学习对象上,学生干部和新发展党员是重点;在学习内容上,时事和理论热点问题是重点;在学习方法上,集中交流(采用组织生活会的形式)是重点。
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突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
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开展“议时政、树责任”为主题的学习“两会”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再如,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经媒体报道后,支部安排大家认真收看央视《对话》节目的专题报道,组织学生开展“人链”精神的讨论,每位党员自觉写下了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交给支部,作为自己的一份特殊思想汇报;经常结合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如支部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开展了特色党日活动,包括学习观看辛亥革命纪录片、辛亥革命知识竞答、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武昌首义“红楼”等),确保了学生党员受教育,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创新实践
![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创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228dfcf2cc58bd63186bd49.png)
浅谈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的现状,通过详细介绍该院学生党建组织建设机制创新情况,探索新时期更有效率、更科学的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创新一、引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国际贸易分院党总支牢牢锁定以“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不断激发党员争创激情的同时,进一步转变学生党建工作思路,通过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突破口,以党员服务超市这一培养运行机制为平台,增强和提高了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城市学院国际贸易分院党总支现有教工党员19人,学生党员135人,其中正式党员90人,下设六个党支部,教工党员人数占教工数的65.52%,学生党员人数占学生数的10.93%。
近几年以来,分院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在新形势下,受各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及发展方面存在较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问题,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国际贸易分院党总支从2009年9月开始酝酿成立党员服务超市,经过两个月的摸索和实践,于2009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拟定了这一新型的党员培养服务模式。
二、主要做法与经过在工作中,分院党总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努力探索一条融合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党员服务人民为一体的新途径,实施“三定六岗”制度,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服务群众新平台,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选拔机制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和创新活动载体的建设。
(一)培养平台的创新——成立党员服务超市为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党员志愿者服务资源,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党员服务活动的开展,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新机制,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国际贸易分院成立党员服务超市。
其宗旨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bbecd39804d2b160b4ec0f8.png)
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近年来,随着新生党员人数的逐年增加,做好新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成了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再加上新生党员在入党动机、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等多方面较为薄弱,做好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新生党员自身的成长,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强化党员群体模范带头作用来说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加强党支部建设、丰富党员教育形式、特色活动开展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教育抓好大学生党建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工作。
在新形势下,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开展中,我们除了应该在拓展学生党建工作阵地,丰富学生党建工作形式,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和考核方面下工夫外,还务必要做好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根据查阅新生党员档案和与其约谈后的结果来看,新生党员通常在高中阶段都是学生中的典范。
虽然他们具有党员身份,但和在大学期间发展的学生党员相比,入党动机不明确、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性修养和党的理论知识掌握方面都相对薄弱。
甚至有部分新生党员入校后,因为环境的变化、思想的波动最终成为了影响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模范性的隐患。
所以做好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新生党员自身的成长,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强化党员群体模范带头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具体应该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强新生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形式,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堡垒。
对于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来说,重视和加强新生党员的支部建设工作是其重要保障。
同时,高校新生党员在进入大学之后和其他非党员学生一样面临着适应性问题。
在众多适应性问题中,新生党员与其他非党员学生不同地还面临着学生党员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党员的身份如何体现等问题。
如果党支部能及时组建将有利于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的思考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6f5fc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b.png)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的思考
魏哲峰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3(000)035
【摘要】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大幅增加,但党员教育工作呈现出纯理化教育倾向、形式化教育倾向,甚至无教育倾向等问题,培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进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
构建以岗位负责、联系群众、社会实践、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以项目化、品牌化、成果化、制度化为主要运作方式,以目标管理、过程监督、效果反馈、典型激励为保障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教育培养方式的有力补充。
【总页数】2页(P1-2)
【作者】魏哲峰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盐城 2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思考 [J], 赵鹏;
2.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全程纪实长效机制的思考r——基于安徽省41所高校的问卷调查 [J], 王晖
3.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平台的思考与实践 [J], 李庆
4.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多元化机制的思考与探讨 [J], 钟天送;卜海龙
5.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思考 [J], 赵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思考【摘要】学生党员作为高校中优秀的学生群体,如何充分发挥好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表率和模范作用,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中和学校的建设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目前,各高校都采取了若干的措施加强对高校党员队伍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党员队伍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党员队伍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先进性有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教育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探索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目前普遍存在着对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党员组织观念不强,纪律松懈,党员先进性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等等。
探索和创新对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起着重大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多的是给党员制定好方案,学生党员被动的接受任务。
党组织不仅要在发展党员、党内民主评议时,而且还应当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时,多听取学生党员意见。
高校应当形成学生党员权利的保障行使机制,真正把学生党员置于先进性建设的主体地位。
(二)忽略了党员发展之后的培养教育工作
高校里很多基层党组织在完成了党员的发展之后,忽略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未能利用好这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队伍,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入党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认真很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放松了对他们的后期培养和教育管理,将会不利于党员良好修养的形成及党员质量的后期保证。
(三)纯粹的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不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
在学生党员的教育中,过多的理论教育对于党员的成长是不利的,理论教育需要同实践教育相结合。
学生党员的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不只是单纯的开会学习。
不然会枯燥乏味,失去热情。
要能把在校园里接受的党的理论教育应用于实践当中,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意识体现在社会中,有效发挥年轻的学生党员的社会作用。
(四)大学生党员缺乏实践教育的有效性
有时候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缺少实践教育环节。
如果不深入到社会中,就会缺少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缺少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应当开展支部建设活动的创新性,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要积极锻炼社会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先进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设的意义
(一)通过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树立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党员教育也要充分体现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党组织开展教育的任务往往是对学生党员的加工塑造,忽视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
要确立其主体意识和地位,积极调动他们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党员权利。
(二)通过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达到同理论教育机制的有效结合
要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思想教育。
要努力创新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内容和方法,要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律意识。
要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有效机制,使学生党员自觉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在实践中发挥模范作用。
(三)通过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监督考核制度
要建立学生党员监督机制。
比如,可在学宿舍区党员寝室挂牌制度,让更多的同学能熟悉党员的生活,对他们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要规范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制。
比如,可以通过比学习、比党性、比奉献等进行专项的考核评价,对党员的工作生活中的优缺点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议。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一)建立学生党建实践机制,切实加强党员综合素质
教育党员要努力投身实践,通过党性锻炼和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要通过组织党员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使得学生
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暴露于行动中,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
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积极创新党员实践锻炼教育方法,深入社会联系实际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寻找新的活动载体、探索新的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以创新的党员实践活动方式,加强党员奉献意识。
要让党员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服务,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党员表率意识。
对于党员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在生活、学习、工作实践中发挥模范作用。
(三)建立学生党员实践教育考评机制,有效进行监督
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实践教育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监督。
一是要对学生党员参加实践教育活动量化,要在每学期开展一定量的党员活动,提升党员素质。
二是要对学生党员参加实践教育活动进行总结,不断完善。
三是要对学生党员参加实践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周围同学,能为他们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方守江,谢应喜. 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08(3).
[2]滕云,陆翠兰. 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2).
[3]岳增亮. 关于共产党员实践先进性的思考. 学习与研究,2005(7).
[4]李如林.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抉择.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