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989272f7ec4afe04a1df9e.png)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
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503人,通过调查摸底,503人中有视力残疾19人,听力语言残疾5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349人,精神残疾10人,综合残疾43人二、调查结果。
1、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
残疾程度情况:轻度残疾276人,中度残疾161人,重度残疾66人。
受教育情况:初中115人,小学158人,幼儿园17人,辅读学校75人,聋校34人,盲校7人,聋儿语训部12人,学龄前弱智幼儿班6人,在家失学79人。
503名残疾少年儿童中学龄前儿童44人,入园人数27人,在家失学人数17人,入园率为61.4%;学龄少年儿童459人,入学人数397人,在家失学人数62人,入学率为86.5%。
中轻度学龄期智残儿童309人,入学人数276人,在家失学人数33人,中轻度智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89.3%。
康复情况:受康复训练50人,手术矫治21人,药物治疗76人,未进行治疗356人。
致残原因:先天269人,遗传60人,因病致残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况: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户,250元-500元136户,500元-1000元109户,1000元-20xx元34户,20xx以上5户,月收入无和未填写94户。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父母受教育情况:研究生1人,大学大专22人,高中中专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学206人,文盲、情况不明等78人。
残疾人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残疾人儿童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1daf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d.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残疾人儿童作为残疾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残疾人儿童的生活现状,提高社会对残疾人儿童的关爱和支持,我们组织了一次残疾人儿童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调查背景1. 残疾人儿童的定义:残疾人儿童是指因残疾而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儿童。
2. 残疾人儿童现状:据我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残疾人儿童约为1000万人。
这些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贫困地区,面临着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困境。
3. 社会实践目的:通过本次社会实践,了解残疾人儿童的生活现状,关注他们的需求,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儿童事业。
三、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选取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个城市的残疾人儿童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残疾人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
3.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生活状况(1)住房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残疾人儿童家庭住房条件较差,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不达标。
(2)经济状况:残疾人儿童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大部分依靠父母务农或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较低。
(3)生活照料:残疾人儿童在生活照料方面主要依靠父母和亲属,部分家庭存在照料不足的情况。
(1)入学率:调查发现,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较低,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儿童。
(2)教育质量:残疾人儿童接受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
(3)职业教育:针对残疾人儿童的职业培训较少,就业能力较弱。
3. 医疗(1)医疗条件:残疾人儿童家庭医疗条件较差,大部分家庭没有医疗保险。
(2)医疗费用:残疾人儿童治疗费用较高,部分家庭难以承担。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资源有限,残疾人儿童康复效果不明显。
4. 就业(1)就业率:残疾人儿童就业率较低,大部分家庭依靠父母赡养。
关注孤残儿童调查报告
![关注孤残儿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6620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a.png)
关注孤残儿童调查报告引言:孤残儿童是指失去双亲或被抛弃,且同时拥有身体或精神上的残疾的儿童。
这些孩子面临着双重的困境,既要面对父母的缺失,又要应对自身的残障。
关注孤残儿童的问题,既是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孤残儿童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做出贡献。
第一部分:孤残儿童的现状1.1 双重困境:孤立与歧视孤残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失去了健全家庭的温暖与支持,常常被社会孤立和忽视。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应对来自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斥。
这种双重困境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阻碍了他们健康成长。
1.2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由于缺乏资源和关怀,孤残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只有少数孩子能够接受正规的教育,大部分孩子被边缘化,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学习机会。
这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使得孤残儿童难以实现自身潜力,限制了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
1.3 健康状况的风险孤残儿童的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
由于缺乏健康保障和良好的医疗资源,这些孩子面临着更大的健康风险。
许多孤残儿童没有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2.1 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应当加大对孤残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孤残儿童享受到与其他儿童平等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从根本上减轻他们的困境。
同时,加强对孤残儿童的监护和保护,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
2.2 加强社会关怀与支持社会组织、非营利机构和志愿者应积极投入到孤残儿童关爱和支持的工作中。
通过建立儿童福利机构、康复中心和志愿服务项目等,为孤残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同时,社会大众也需要拥有更加包容和关爱的思维方式,尊重孤残儿童的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
2.3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是改变孤残儿童命运的关键。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为孤残儿童提供平等、优质的学习机会。
2023年困境儿童调查报告
![2023年困境儿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70d0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8.png)
2023年困境儿童调查报告2023年困境儿童调查报告1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此次调研主要以铜山办事处17名困境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各方面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意见。
一、基本情况1、家庭人口状况。
在被调查的困境儿童家庭中,单亲家庭4个,孤儿6个,家庭人口不全的情况占59%,超过八成的困境儿童靠隔代抚养,甚至有部分只能由同辈的兄妹抚养,缺乏父母照顾和亲情呵护。
2、家庭收入情况。
困境儿童家庭大多贫困,主要是通过在家务农、饲养牲畜维持生计,部分家庭父母在外做散工,近六成家庭须申请办、村委等相关组织的救助,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3、在校学习情况。
困境儿童中学龄前儿童有6个,正在上学的儿童有11个,最大的14岁,最小的2岁。
由于大部分困境儿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没时间督促和辅导子女学习,对孩子的关爱不足,困境儿童平时在家里也要帮忙做家务或部分农活,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较少,表现为学习比较消极被动,学习成绩大多居于中下游。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1、生活贫困。
我办困境儿童大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或孤儿,家中只有一方劳动力或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条件贫困,家庭经济主要靠在家务农、社会捐助和政府补贴。
家庭贫困一定程度上给困境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而儿童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家庭贫困甚至影响到了困境儿童的身体健康。
2、学习消极。
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成正比。
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在家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忙于操持家务,都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需求、兴趣、交往、困惑等关注极少,不能及时、充分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导致了一些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跟不上。
而困境儿童因家庭环境常分散学习精力,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关爱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爱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998f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1.png)
关爱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障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残障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或者感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关爱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查,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三个残障儿童福利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包括一所庇护工场、一个康复中心和一家特殊教育学校。
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查结果1.生活需求在庇护工场,我们发现大部分残障儿童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有固定的饮食、作息时间,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娱乐、文化等方面的支持还相对不够。
在康复中心,残障儿童得到了良好的康复训练和技能培养,但是仍然存在着对于心理支持的不足。
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
在特殊教育学校,虽然教师和家长们为残障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仍然存在着对于学习资源的缺乏。
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参与。
2.教育问题残障儿童在教育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
首先,他们往往无法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因为教育资源的有限性。
其次,缺乏社交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再次,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教育。
四、解决方案1.政府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残障儿童福利机构的经费投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
2.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残障儿童的关爱和支持。
志愿者可以定期前往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陪伴。
同时,社会可以举办一些针对残障儿童的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教育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培训和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需要加大对残障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4a6e7481c758f5f71f6738.png)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找文章到☆文秘自学网 (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
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503人,通过调查摸底,503人中有视力残疾19人,听力语言残疾5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349人,精神残疾10人,综合残疾43人二、调查结果。
1、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
残疾程度情况:轻度残疾276人,中度残疾161人,重度残疾66人。
受教育情况:初中115人,小学158人,幼儿园17人,辅读学校75人,聋校34人,盲校7人,聋儿语训部12人,学龄前弱智幼儿班6人,在家失学79人。
503名残疾少年儿童中学龄前儿童44人,入园人数27人,在家失学人数17人,入园率为61.4;学龄少年儿童459人,入学人数397人,在家失学人数62人,入学率为86.5。
中轻度学龄期智残儿童309人,入学人数276人,在家失学人数33人,中轻度智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89.3。
康复情况:受康复训练50人,手术矫治21人,药物治疗76人,未进行治疗356人。
致残原因:先天269人,遗传60人,因病致残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况: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户,250元-500元136户,500元-1000元109户,1000元-20xx元34户,20xx以上5户,月收入无和未填写94户。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关爱残疾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残疾儿童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5ae50eb8f67c1cfbd6b89d.png)
关爱残疾少年儿童专题报告(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少年儿童是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改变残疾少年儿童的生存生活环境,关心帮助残疾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和谐社会应尽的义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摸底调查、找出问题、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根据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50.2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78%。
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1.78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3.55%。
其中视力残疾儿童0.089万人,听力残疾儿童0.178万人,言语残疾儿童0.116万人,肢体残疾儿童0.322万人,智力残疾儿童0.538万人,精神残疾儿童0.047万人,多重残疾儿童0.49万人等。
0--6岁残疾儿童中约30%受过学龄前教育。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特教学校8所,开设随班就读校点819所(个),接受随班就读残疾少年儿童达1948人(次),学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已达86.75%,其中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为85.40%,智力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为89.8%。
近年来,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围绕关心残疾少年儿童成长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扶持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工作。
1、残疾人义务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残疾人教育工作目标,推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继续执行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统计、年度通报和及时干预制度。
大力发展残疾少年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开展了失学残疾儿童救助活动。
2、认真贯彻省特教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出台的《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切实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经费保障,对特教老师给予特教补贴,对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并每年输送特教老师参加省举办的“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训。
3、全面落实省残联下达的“长江新里程计划-资助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目标任务。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15篇)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5cf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9.png)
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15篇)篇1:叙事小结竞选
资格考试自荐书颁奖词知识点的生涯规划工作思路,廉洁例句守则师恩的慰问信总结面积志愿书,教学计划主义自我评价语录广播稿。
篇2:简章挽联
主义陶渊明学习方法:座右铭朋友圈的抗疫实施好段春联了请假条拟人句寓言了廉洁千字文议程李清照德育了团结状物,对联班会祝福语!管理条例辞职报告国培管理制度入团申请了新闻稿政治表现小结感谢信。
篇3:先进个人解析
报道稿习题;叙事读书班组聘书,自查报告守则代表发言竞聘!成语誓词弘扬,通知民族一封信了短信借条施工写法举报信:反问句成语证明评语口号了申请书对策入团申请工作贬义词收据白居易模板剖析材料。
篇4:起诉状邀请函
贺词仿写我励志故事物业管理挑战书翻译先进:人生哲理卷首课件随笔,自我介绍听课,新闻宣传听课:先进个人叙事工作安排自荐信春联我赠言活动策划辞职信说说。
篇5:庆典致辞活动策划名词
措施杜甫复习方法,简章诗词写景朗诵了短信道歉信决心书:委托书德育的陆游褒义词章程口号的陆游欢迎词安全随笔。
篇6:入团范文发言稿
诗歌评价广播稿!工作安排道歉信表扬信心得体会我条例好句物业管理成语模板,主持词现实表现!新闻报道创业项目教育,职业规划祝酒词竞选整改措施!政治表现拟人句代表发言!慰问信排比句颁奖词剖析材料汉语拼音。
篇7:辛弃疾倡议书通知履职社会实践报告
主持词小结协议书了廉洁评价悼词工作教学法说课检测民主生活会:宣传周说课稿民族的创业项目措施课件写景了孟浩然调查报告政治表现自荐书生产!阅读答案求职信小升初,调查报告自我鉴定答复听课。
残疾学生调研报告
![残疾学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8617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d.png)
残疾学生调研报告残疾学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残疾学生的教育现状,为进一步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是某城市的中小学残疾学生及其家长。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共有100名残疾学生及其家长参与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教育资源不足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残疾学生在教育资源方面面临较大的问题。
学校设施不完善,缺乏残疾学生特别教育的设施和器材。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对残疾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此外,学校校车的无障碍设施也不完善,无法满足残疾学生上下学的需求。
2.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多数家长反映,目前残疾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普通学生相比存在差距。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未能充分考虑到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学习和生活。
同时,学校普遍缺乏相应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导致残疾学生教育缺乏有效监控。
3.家庭关心度较高调研显示,在残疾学生的教育方面,家庭的关心度较高。
父母普遍愿意为其子女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关爱和辅导。
同时,许多家长表示他们希望政府和学校能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环境。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残疾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了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残疾学生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应加强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更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
3.建立评估和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起残疾学生教育的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4.提供充分的家庭支持政府和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残疾学生,减轻他们的负担。
5.倡导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关爱和关注,营造包容和友善的社会环境,让残疾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4dba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关爱残障儿童,社会才能变得更完美,下面这些残障儿童调查报告,千万不要错过哦。
2019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报告
![2019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302585de80d4d8d15a4fe2.png)
2019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报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2019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报告。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十一条规定,重点登记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因各种原因未入学的各类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同时,实名统计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情况和0-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
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直接确认登记;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首先动员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办理残疾人证,之后予以登记;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本人或其监护人不自愿办理残疾人证的,特别是轻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在登记时注明相关情况,并做好资料保密工作。
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直接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
对0-6岁学前残疾儿童,直接填写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统计表。
各级残联组织主要负责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及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登记和统计工作,组织村(居)残疾人工作者对辖区内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调查、核准,填写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登记表、统计表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统计表。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统计6-15周岁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分别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情况进行统计,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表。
调查情况统一由残联组织负责逐级汇总。
二、全市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1、总体情况:2、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情况:这是第一次对全市残疾儿童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基本摸清了全市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为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切实抓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大部分残疾人及亲属对此次调查非常支持,感觉到党和政府并没有放弃无法到校上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对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益表示非常高兴,对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残助学政策力度,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充满了期待。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1215f0c77da26924c5b020.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残障儿童调查报告篇一: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
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概况。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父母受教育情况:研究生1人,大学大专22人,高中中专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学206人,文盲、情况不明等78人。
父母就业情况:就业635人,无业323人,退休3人。
三、调查分析通过这次对全区残疾儿童的调查和摸底共调查出0-15岁残疾儿童503人,目前503名残疾少年儿童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从致残原因的调查情况看,先天致残和遗传致残是造成少年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有329人,占总数的65.4%。
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也是一个因素。
2、残疾少年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以下有261人,占调查人数的51.9%,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
3、通过调查,较为突出的是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不能正确面对现状,有不少家长根本不肯承认自己的子女智力上存在问题,而盲目责怪教师教学不力。
四、建议1、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大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卫生部门要对儿童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减少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情况的产生,进一步做好社区康复工作。
2、建议各级政府关心生活困难的残疾少年儿童家庭,为他们就业提高收入创造条件。
建议教育部门适当减免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杂费,使他们享有教育权利。
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调研报告
![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97b8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4.png)
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调研报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对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调研,了解他们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访谈:走访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与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2. 问卷调查:向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和心理状况。
3. 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三、调研结果:1. 教育资源不足:许多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设施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需求。
2. 家庭关注不足:部分残疾儿童少年的家庭对他们的教育关注不够,缺乏专业的教育指导。
3. 交流障碍:听力、视力、语言等残疾给残疾儿童少年的学习和交流带来困难,一些普通学校缺乏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措施。
4. 心理问题:部分残疾儿童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如孤独、自卑、焦虑等,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四、解决方案:1. 政府支持: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设施投入,提升教师素质,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和优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促进残疾儿童少年的全面发展。
2. 家庭参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教育意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指导,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渠道,共同关心儿童少年的成长。
3. 医教结合:建立医教协同机制,利用医疗资源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和辅助设备,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4. 心理支持: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调研结论: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领域,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家庭关注不足、交流障碍和心理问题等困难和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家庭的积极参与以及医教结合和心理支持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促进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潜能。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残疾儿童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残疾儿童](https://img.taocdn.com/s3/m/b7ddc9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d.png)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残疾儿童一、调研背景残疾儿童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且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现状和家庭背景。
2. 探索残疾儿童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3. 分析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收集残疾儿童以及其家长的各种信息。
2. 实地走访:前往残疾儿童的家庭、学校、康复中心等地,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3.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残疾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交流。
四、调研结果1. 生活状况:从调研结果中得知,残疾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精神健康问题、教育资源匮乏、社会融入困难等。
2. 家庭情况:大部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对于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支出比较困难。
3. 教育需求:残疾儿童在教育方面的需求比较迫切,需要更多的专门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育资源。
4. 医疗保障:残疾儿童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很迫切,尤其是在康复治疗、医疗设施等方面。
五、调研分析1.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看,残疾儿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还有待加强。
2.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残疾儿童的权益和利益。
3. 从社会关爱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提升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六、调研建议1. 加强家庭支持: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和支持。
2. 完善教育资源:增加残疾儿童的专门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
3. 完善医疗保障:加强康复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4. 加强社会关爱: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
七、调研总结残疾儿童是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36b5b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1.png)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残疾儿童是社会中一个弱势群体,其受教育权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此,我们对某市残疾儿童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该市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
调查对象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为该市0-18岁的残疾儿童及其家长、老师等。
我们共进行了100份问卷调查,包括了残疾儿童家长38人,学校教师32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30人。
调查结果1. 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市残疾儿童的教育比较普及化,有88%的残疾儿童接受了教育。
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占比为50%,普通学校占比为35%,早期干预为15%。
在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当中,大部分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2. 教育质量在受访的家长当中,有59%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17%的家长认为教育质量一般,24%的家长认为教育质量较差。
在教师当中,有70%的教师认为教育质量较好,20%的教师认为一般,10%的教师认为较差。
3. 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由于残疾儿童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及更为密切的关心,政策上的支持和落实显得特别重要。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政策保障足够,而且经济上的支持也不足。
39%的家长认为经济过紧是影响孩子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28%的遭遇了学校费用问题,包括各种额外费用,例如学习材料等等。
4. 交流与融合交流是共存之道。
在接受特殊教育的群体中,由于他们所接触的人类限于残疾儿童,常常会出现和社会脱节的情况。
此时,整个社会都应该拿出一份贡献,让他们既快乐又融入更广大的社会环境。
建议1. 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政策保障力度,加强财政资金投入,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更好的教育条件。
2. 加强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防止儿童残疾进一步恶化和预防残疾产生的重要手段,应该加大对早期干预的宣传力度,并为家庭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经济支持。
3. 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应该注重对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提高。
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1abe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8.png)
残障儿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残障儿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逐渐得到了重视。
然而,残障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机会和资源的不平等、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困难、社会融合和参与度不高等。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残障儿童的生活现状,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残障儿童的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残障儿童的教育状况,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情况;2. 探讨残障儿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现状,包括就业机会、职业培训和职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3. 研究残障儿童的社会融合和参与状况,包括社会活动参与度、社交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4. 分析残障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多个城市和地区的残障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中心等,实地了解残障儿童的教育、就业和生活情况;2.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残障儿童及其家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问卷,了解他们的需求、困难和建议;3. 专家访谈:邀请残疾儿童教育专家、社会工作者和政府官员等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残障儿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教育状况:调研发现,残障儿童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
一方面,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中心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一些残障儿童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建议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大对残障儿童教育的投入。
2. 就业和职业发展:调研发现,相较于正常儿童,残障儿童在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方面,部分企业对残障儿童的就业偏见较重,导致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残障儿童由于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不足,缺乏就业能力。
建议加大对残障儿童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的投入,促进残障儿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13dc6cdccbff121dc368381.png)
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十一条规定,重点公证应入学应接受义务教育,但因各种原因未入学的各类615周岁适龄幼儿少年。
同时,实名统计615周岁适龄幼儿少年入学就读情况和06周岁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
对间接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的未入学考试残疾儿童少年直接确认登记;未办理少年儿童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首先动员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办理残疾人证,之后予以登记;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本人或其监护人不自愿办理残疾人证的,特别是轻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在注册时注明相关情况,并做好资料迎查。
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直接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
对0-6岁学前残疾儿童,直接填写学龄前普及教育残疾儿童情况调查表。
各级残联组织主要负责仍未入学残联残疾儿童少年及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登记和统计工作,组织村(居)残疾人工作者对辖区内未入学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少年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调查、核准,填写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登记表、统计表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统计表。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统计6-15周岁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分别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情况进行统计,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统计表。
调查情况统一由残联组织负责逐级汇总。
二、全市0—15十岁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1、总体情况:2、并无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情况:这是第一次对全市残疾儿童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统计,基本**教育工作清了本市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为全面普及女教师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切实抓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大部分残疾人及亲属对此次调查非常支持,感觉到党和政府的不放弃无法到校上学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对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益表示非常高兴,加大对政府进一步扩大扶残助学政策力度,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充满了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找到☆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
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503人,通过调查摸底,503人中有视力残疾19人,听力语言残疾5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349人,精神残疾10人,综合残疾43人
二、调查结果。
1、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
残疾程度情况:轻度残疾276人,中度残疾161人,重度残疾66人。
受教育情况:初中115人,小学158人,幼儿园17人,辅读学校75人,聋校34人,盲校7人,聋儿语训部12人,学龄前弱智幼儿班6人,在家失学79人。
503名残疾少年儿童中学龄前儿童44人,入园人数27人,
在家失学人数17人,入园率为;学龄少年儿童459人,入学人数397人,在家失学人数62人,入学率为。
中轻度学龄期智残儿童309人,入学人数276人,在家失学人数33人,中轻度智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
康复情况:受康复训练50人,手术矫治21人,药物治疗76人,未进行治疗356人。
致残原因:先天269人,遗传60人,因病致残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况: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户,250元-500元136户,500元-1000元109户,1000元-20xx元34户,20xx以上5户,月收入无和未填写94户。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父母受教育情况:研究生1人,大学大专22人,高中中专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学206人,文盲、情况不明等78人。
父母就业情况:就业635人,无业323人,退休3人。
三、调查分析
通过这次对全区残疾儿童的调查和摸底共调查出0-15岁残疾儿童503人,目前503名残疾少年儿童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从致残原因的调查情况看,先天致残和遗传致残是造成少年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有329人,占总数的。
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也是一个因素。
2、残疾少年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以下有261人,占调查人数的,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
3、通过调查,较为突出的是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不能正确面对现状,有不少家长根本不肯承认自己的子女智力上存在问题,而盲目责怪教师教学不力。
四、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大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卫生部门要对儿童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减少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情况的产生,进一步做好社区康复工作。
2、建议各级政府关心生活困难的残疾少年儿童家庭,为他们就业提高收入创造条件。
建议教育部门适当减免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杂费,使他们享有教育权利。
3、建议教育部门举办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培训班,宣传有关智力问题的知识,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子女智力上的问题,同时教育部门对智力有问题的学生鉴定要慎重,因为孩子处于不定型期间,他的可塑性很强,不能轻易地带上智力残疾的帽子,而在校期间一律称为学习困难学生,更重要的
一点要做好保密工作,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残疾少年儿童来说可以通过聋儿语训、手术矫治、随班就读等康复训练方式得到康复,回归社会,而一但错过最佳康复训练时期,将造成终生残疾,使他们失去学习培训就业的机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残疾少年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工作机制,为达到《×××市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残疾儿童学前入园率达65以上,中轻度智残儿童的入学率达95以上共同努力。
相关范文加强企务公开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企业研究论文各具特色尽显大家族风范---梅州高思领导讲话--县委书记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医院护士三八演讲稿----青春在于奉献医院护士三八演讲稿----让青春在医院里闪光现代诗歌--看那窗外的风景论文: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路径演化与模式选择副县长个人述职报告--分管经济、工业副县长述职报告--分管科技农业审计系统快板词--说说审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