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的流程
养细胞的流程
养细胞的流程
养细胞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细胞培养基的制备:准备适当的培养基,选择适合细胞种类的培养基,并添加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等成分。
2. 细胞的分离与传代:将原始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培养至细胞达到适当的密度后,使用消化酶将细胞从培养皿中分离。
分离得到的细胞可以继续传代至其他培养皿中。
3. 细胞的培养: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接种在预处理好的培养器皿中(如培养瓶、培养皿、多孔板等),放入恒温培养箱或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细胞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O2
浓度、培养基的换液等。
4. 细胞的观察与检测:定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形态的变化等;可以通过染色技术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如细胞增殖率、存活率等;还可以使用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测定仪等设备对细胞进行定量检测。
5. 细胞的处理与维护:根据需要,可以对细胞进行维护,如更换培养基、添加营养物质等;还需要注意细菌、真菌等污染的防控措施,如在培养环境中使用无菌操作技术、添加抗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培养条件和特殊要求,因此在养细胞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
此外,养细胞的流程也会受到实验目的的影响,如进行
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药物筛选等不同目的的实验会有相应的操作步骤和培养条件。
细胞培养的实验步骤
细胞培养的实验步骤细胞培养的实验步骤如下:1、细胞复苏:细胞培养条件2、复苏流程:(1)确认水浴锅的水清洁可用,方可提前打开37度预热。
(2)确认好复苏细胞的液氮罐中具体位置,并做好复苏登记。
(3)提前做好复苏准备,预热培养基。
(4)悬浮和贴壁细胞复苏参数:(5)将细胞快速放入37度水浴锅中迅速溶解,1.8ml时间大概1分30秒,1ml大概1min左右,需计时,其间不要老是拿起来观察,需要快速复溶,避免细胞受到损伤。
(6)贴壁细胞需离心,1000rpm,5min。
悬浮细胞直接加入预热的培养基中然后放入培养箱中(7)贴壁细胞离心后去除上清,用预热的培养基重悬细胞后加入T25方瓶,蕞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8)取小样计数观察,细胞活力在70%以上算正常。
低于70%活力可能细胞状态不太好,需要培养和恢复。
3、细胞传代培养1.悬浮细胞传代流程:(1)先将装有细胞的摇瓶从培养箱拿出,用酒精喷洒瓶身后将摇瓶拿进超净台。
(2)打开摇瓶瓶盖,用200ul移液器取100~200ul细胞放入1.5mlEP管中,瓶盖过火,拧紧,将培养瓶放回摇床。
(3)将200ul细胞混匀,取10ul细胞加入10ul台盼蓝,显微镜下计数。
根据细胞数决定下游实验。
(4)细胞需计数两次求平均值。
(5)悬浮细胞生长参数(6)根据不同细胞的生长曲线在合适的时间和密度给细胞接种传代。
以sf9细胞为例:细胞接种密度0.4x10^6个/ml,24h密度1x10^6个/ml,48h密度2.4x10^6个/ml,72h密度6x10^6个/ml,此时需要传代细胞。
要求留样100ml0.4x10^6个/ml具体操作如下:计算:需要母细胞体积=100*0.4/6=6.6ml需要培养基体积=100-6.6=93.4ml将上面体积的细胞和培养基加入摇瓶中,放回27度培养箱培养即可2.贴壁细胞传代流程:(1)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和密度,80%汇合率以上需要传代。
(2)T25方瓶中加入0.5ml~1ml0.25%胰酶溶液(需37度预热),使瓶底细胞都浸入溶液中。
简述细胞培养一般步骤
简述细胞培养一般步骤
细胞培养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细胞培养所需的器材、设备、培养基等。
2. 细胞筛选:选择适合培养的细胞类型,如哺乳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
3. 细胞预处理:对细胞进行清洗、消毒、pH 值调整等预处理,使细胞处于适宜培养的状态。
4. 细胞接种:将预处理后的细胞导入培养皿或培养基中,并轻轻振动培养皿,使细胞均匀分布。
5. 维持细胞生长:通过控制温度、光照、营养供应等因素,维持培养环境的稳定性,促进细胞生长。
6. 培养和观察: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维持合适的培养条件,等待细胞生长和分裂。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增殖、分化等特性,可以确定细胞培养的效果。
7. 分离和纯化:通过离心、过滤等操作,将培养细胞分离出来,进行进一步处理和纯化,以便用于实验或生产。
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整,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细胞。
细胞培养基本步骤
细胞培养基本步骤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涉及到多个步骤。
以下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1. 准备细胞培养环境: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因此需要准备无菌操作台、培养箱、显微镜、细胞计数器等设备,确保培养环境符合要求。
2. 细胞复苏:从液氮或-80℃冰箱中取出冻存的细胞,快速转移到37℃水浴中解冻。
然后将细胞移至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培养基,轻轻摇动培养瓶,使细胞均匀分布。
3. 细胞传代:当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以进行传代。
将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吸出,加入适量胰蛋白酶,轻轻摇动培养瓶,使胰蛋白酶与细胞接触。
等待几分钟,待细胞变圆并从瓶底脱落,将胰蛋白酶吸出。
然后加入新配置的培养基,用吸管吹打细胞团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最后将细胞悬液移至新的培养瓶中,放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4. 细胞冻存:当需要进行长期保存时,可以将细胞冻存。
将细胞从培养箱中取出,离心收集,用适量细胞冻存液重悬细胞。
然后将细胞悬液分装到冻存管中,放入-8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
5. 细胞观察: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密度等指标,判断细胞的生长状态和是否发生异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6. 细胞计数和活力检测:采用细胞计数器或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同时检测细胞的活力。
一般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或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测。
7. 细胞换液和传代:根据需要,定期更换新鲜的培养基,以保证细胞的营养需求。
同时,在传代过程中要注意细胞的消化程度和生长情况,避免过度生长或未充分消化导致细胞状态不佳。
总之,细胞培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细致的观察。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可以提高细胞培养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培养和繁殖细胞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下面是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包括细胞的收获、传代和检测。
1.材料准备:- 细胞培养基:选择适合细胞类型和培养要求的培养基,常用的包括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和RPMI(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等。
-细胞:选择合适的细胞系,如人类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EL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等。
-细胞培养器具:包括培养皿、细胞培养瓶、细胞离心管等。
2.细胞收获:-细胞培养器具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将培养器具进行消毒。
-细胞培养基预热:将所需的培养基预先加热至37摄氏度。
-细胞培养皿涂覆:将培养皿或瓶子内壁涂覆一层细胞黏附物,如明胶或聚-卵氨酸等,以增加细胞附着。
3.细胞传代:-培养基预热:将所需的培养基预先加热至37摄氏度。
-细胞收获:将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倒掉,用生理盐水等缓冲液洗涤细胞。
- 细胞分离:使用胰酶(Trypsin)或胰蛋白酶(Trypsin-EDTA)将细胞从细胞培养瓶上析离下来。
-细胞计数:使用显微镜和细胞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以确定细胞的密度。
-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新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预热培养基。
4.细胞检测:-细胞形态观察:使用倒置显微镜或显微摄像系统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增殖情况。
- 细胞活力检测: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如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或CCK-8(Cell Counting Kit-8)等,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和代谢活力。
- 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凋亡检测试剂盒,如Annexin V-FITC和PI (Propidium Iodide)等,评估细胞凋亡的程度。
细胞培养工作流程
细胞培养工作流程细胞培养是一种将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的技术。
它是许多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等领域。
细胞培养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细胞株的建立:细胞株是一组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细胞,通常可以通过原代培养、扩增和传代等方法建立。
原代细胞通常来自新鲜组织,将其接种在含有合适培养基和营养物的培养皿中,细胞在适宜条件下会开始生长和分裂形成细胞株。
3.细胞培养基的选择:细胞培养基是提供细胞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和生长因子的培养介质。
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常见的成分包括无菌水、氨基酸、糖类、脂质、无菌血清、维生素等。
4.细胞的传代:细胞在培养皿中进行繁殖和分裂,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细胞进行传代以保持细胞的健康和增殖能力。
传代的目的是将细胞分离并分散在新的培养皿中,以便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和繁殖。
5.细胞的准备和植入: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将所需的细胞接种在含有合适培养基和营养物的培养皿中。
细胞培养条件通常包括适宜温度(通常为37摄氏度)、无菌条件、恒定的pH值、适宜的气氛(如5%CO2),以及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和生长因子。
6.细胞的观察和维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其生长状态和形态特征。
可以使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判断细胞的健康和增殖情况。
细胞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补充营养物和生长因子,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7.细胞的实验应用:培养的细胞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验研究和应用,包括细胞分离、细胞特征分析、药物筛选、基因表达研究等。
在实验中,细胞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特殊处理,如细胞冻存、细胞分离、染色等。
细胞培养操作流程
细胞培养操作流程细胞培养是一种人工环境中扩增和维持活细胞的技术。
它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和治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细胞培养操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和试剂: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器具和所需试剂,包括培养皿、离心管、培养基、培养液、胶原蛋白贴士等。
2.细胞的分离和收获:将待培养的组织或细胞样品取出,用适当的方法将细胞分离开来。
可以使用酶消化、机械切割或筛选等方法。
分离好的细胞通过离心将细胞沉淀,将上清液吸掉,得到细胞沉淀。
3.细胞计数和浓度调整:使用细胞计数仪或血球计数室等工具,将细胞计数。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浓度调整,使其适合在培养器具中的扩增。
4.细胞的接种和培养:将得到的细胞沉淀重新悬浮于培养基中,并将其放置于培养皿中。
确定适宜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
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更换培养基,以维持细胞的健康生长。
5.细胞的传代:当细胞在培养皿中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要进行传代,以防止细胞群体过于致密导致细胞生长受限。
传代前需先将细胞沉淀,并用如十倍的细胞培养基将其重新悬浮。
将悬浮的细胞分装至新的培养皿中,培养基的更换和细胞的观察也是相同的。
6.试验处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细胞进行各种试验处理,如药物处理、感染等。
根据需要,将试验处理物加入培养基中,确保细胞接触到试剂,并保持正常生长。
7.细胞固定和染色:进行一些试验或者观察时,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可以帮助观察或者分析细胞的形态、细胞器分布等。
选择适合的固定和染色方法,将细胞固定在培养皿中,并使用染色剂染色。
8.细胞的收集和保存:在实验完毕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培养皿中的细胞收集起来。
例如,轻轻洗涤细胞,然后加入适当的缓冲液,用吸管吸出,或者使用离心机离心沉淀。
收集好的细胞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实验,或者进行冷冻保存。
9.培养器具的清洁和消毒:一旦细胞收集完毕,需要对使用过的培养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真菌、病毒等的传播。
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3 6 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细胞的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分割培养物进行再培养而将细;一、原代培养;(一)过程;原代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培养材料的制备、接种;1、组织块培养法;(1)基本操作过程;1)、用培养液湿润所取组织材料,并用锋利的眼科剪;2)、用湿润的吸管吸取切碎的组织块,清清吹到培养;3)、将培养瓶翻转,使瓶底朝上,在种植了组织块一;4)、将种植了组织块细胞的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分割培养物进行再培养而将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一、原代培养(一)过程原代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培养材料的制备、接种及培养等步骤。
原代培养的方法很多,基本和最常用的是组织块培养法和分离细胞法。
1、组织块培养法(1)基本操作过程1)、用培养液湿润所取组织材料,并用锋利的眼科剪将附在其上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去除干净。
再用平衡液(PBS)或Hanks 液漂洗;用锋利的眼科弯剪将组织块剪成小块;再用PBS或Hanks 液漂洗多次,直至液体不浑浊、无油滴、清亮为止。
2)、用湿润的吸管吸取切碎的组织块,清清吹到培养瓶皿中,并将其按一定间距均匀放在培养瓶底壁上,量不要过多,要将组织块切面贴在培养瓶底壁上;3)、将培养瓶翻转,使瓶底朝上,在种植了组织块一侧的对侧面加足培养液,勿使组织块与培养液接触,塞紧瓶塞;4)、将种植了组织块的一侧朝上,静置于37℃培养箱中;待组织块贴壁1h到3h 后翻瓶,使贴壁的组织块浸没与培养液中,静置;5)、每隔2到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或者根据培养瓶种颜色的变化确定换液时间。
2、注意事项1)、组织块接种后的前3 天,从组织块向外迁徙的细胞数很少,组织块的黏附不牢固,在观察和移动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引起液体的振荡。
要避免经常翻动和振动,否则组织块不易附着于瓶壁上或附着后也会脱落飘起。
2)、加入的培养液不宜过多,避免浸泡的组织块受轻微的波动而脱落下来。
3)、用组织块培养时,要及时观察,当细胞向外迁徙出来后要注意记录并去除漂浮的组织块和残留的细胞,因为已漂浮的组织块和那些细胞碎片已经死亡,它们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影响原代细胞的生长,要及时清除。
细胞培养流程
细胞培养流程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特性。
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细胞培养流程,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 材料准备。
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培养基、培养皿、细胞传代液、无菌吸管、移液器、离心管等。
这些材料需要提前消毒和准备,以确保实验过程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2. 细胞解冻。
如果是从冻存状态的细胞开始培养,首先需要将细胞解冻。
解冻的过程需要在无菌工作台内进行,使用预先加热的培养基缓慢将细胞解冻,然后将细胞悬于完整培养基中。
3. 细胞传代。
一旦细胞达到一定的密度,就需要进行传代。
传代是指将已培养的细胞分离并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皿中,以保持细胞的活力和增殖。
在传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胞的数量和培养基的配比,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
4. 观察细胞生长。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活性,及时发现并处理细胞的异常情况,如细胞凋亡、感染等。
5. 细胞收获。
当细胞达到所需的数量和状态时,就需要进行细胞的收获。
收获细胞时,需要使用适当的酶溶解细胞,并进行离心等操作,最终获得细胞沉淀物。
6. 细胞冻存。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细胞,就需要进行细胞的冻存。
在冻存前,需要将细胞悬于含有冻存剂的培养基中,然后将细胞缓慢冷冻至液氮温度,以确保细胞的冻存质量。
以上就是一般的细胞培养流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调整。
希望初学者能够通过这些基本步骤,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为日后的实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胞培养流程
细胞培养流程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也可以用来生产生物制品。
正确的细胞培养流程对于细胞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细胞培养流程。
1. 准备培养基和培养器具。
首先,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培养器具。
培养基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混合物,而培养器具包括细胞培养皿、离心管、移液器等。
在使用前,需要将培养器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确保无菌状态。
2. 细胞解冻或传代。
如果是从冷冻状态中解冻细胞,首先需要将冻存管放入37°C 的水浴中迅速解冻,然后将细胞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如果是传代细胞,需要将旧的培养基和细胞废液倒掉,然后用新的培养基将细胞洗涤干净。
3. 细胞接种。
将细胞均匀地分散在培养皿中,并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
培养箱中的环境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 细胞观察和处理。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以及培养基的颜色和透明度。
一旦发现细胞出现异常现象,如污染、凋亡等,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5. 细胞收获。
当细胞达到所需的数量和状态时,可以进行细胞的收获。
首先将培养基倒掉,然后用含有胰酶或无酶的PBS溶液洗涤细胞,最后用离心机将细胞沉淀下来。
6. 细胞冻存。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细胞,可以将细胞进行冻存。
首先将细胞悬浮在含有10% DMSO的冻存液中,然后将冻存管放入-80°C或液氮罐中保存。
以上就是一般的细胞培养流程,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保证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以下是细胞培养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步骤:
1. 细胞的收集:从组织样本中得到细胞,比如从动物、植物或
人类的器官中取得。
2. 细胞的处理:将细胞进行脱离、切割、分离等处理,从而得
到单个的细胞。
3. 细胞的培养基准备:选择适合细胞类型的培养基,加入营养
物质和生长因子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细胞的接种:将处理好的单个细胞加入到培养基中,并放置
于培养箱中,控制其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
5. 细胞的观察和维护: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速度、分裂情况等,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健康状态。
注意事项:
1. 保持无菌环境: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培养
基和细胞被细菌、真菌等污染。
2. 确保细胞的纯度:细胞培养需要保证细胞的纯度,避免异质
性细胞或细胞株的混淆。
3. 控制培养环境:细胞培养需要控制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4. 定期更换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5. 避免过度培养:过度培养会影响细胞的健康和生长速度,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培养,或将细胞进行冻存以备后续使用。
细胞培养流程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材料准备:1. 设备:细胞培养箱、培养瓶、冰箱、高压灭菌炉、恒温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液氮罐、冻存管、离心管、吸管等2、试剂:0.25%胰酶、培养基(DMEM)、胎牛血清(CBS)、二甲基亚砜(DMSO)、双抗(青霉素及链霉素溶液)、PBS缓冲液等3、操作台:放入酒精灯、试管架、镊子、废液缸、离心管、吸管等,并按需要放入培养基、胰酶等试剂,紫外照射30min以上。
(条件允许时实验室紫外照射30min以上)二、复苏细胞复苏时速度要快,使之迅速通过细胞最易受损的-5~0℃,细胞仍能生长,活力受损不大。
1、准备一个茶缸或水浴盘,内盛37℃的温水。
2、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迅速置于温水中并不断搅动。
尽量使其在1--2分钟之内融化。
3、打开冻存管,将细胞悬液吸到离心管中。
(必要时可加入少许培养液)4、1000rpm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5、加适当培养基后将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37℃培养。
6、记录复苏日期,第二天观察生长情况。
三、观察和换液1、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液颜色变化、细胞是否贴壁、密集度如何等)。
2、换液:依据细胞生长快慢,培养液消耗情况(由红到黄),1—3天一换。
操作较简单四、传代(分装)1、取出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当细胞长到很密集时需要分装培养(即传代),或只需维持培养时要稀释。
2、将培养液吸出,加入2--3ml胰酶,放入培养箱3-5分钟取出观察确认细胞被完全消化后,加入2-3ml培养液冲洗底壁。
3、将细胞悬液移至离心管,1000rpm离心3--5分钟,弃去上清液。
4、加适当培养液后冲匀细胞,分装到2—3个培养瓶中,每个只需1--2滴细胞悬液即可。
5、培养瓶中加入适当培养基后,做好标记放入培养箱。
五、冻存原理:在不加任何条件下直接冻存细胞时,细胞内和外环境中的水都会形成冰晶,能导致细胞内发生机械损伤、电解质升高、渗透压改变、脱水、PH改变、蛋白变性等,能引起细胞死亡。
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一般步骤
实验室细胞培养的一般步骤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医药产业中。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般的细胞培养步骤,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第一步:制备培养基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制备适合细胞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包括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等,可以为细胞提供足够的养分和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制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培养基。
第二步:分离细胞在细胞培养之前,需要将细胞从组织、器官或已有培养物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酶消化、机械剪切或离心等方法来分离细胞。
分离后,细胞可以在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
第三步:细胞接种将分离出的细胞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接种密度要适当,不宜过稀或过密。
同时,需要将培养基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通常使用CO2培养箱来提供适宜的气体环境。
第四步:细胞培养经过接种后,细胞开始在培养基中生长和分裂。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细胞的温度、湿度和pH值,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此外,定期更换新鲜的培养基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
第五步:细胞检测和观察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细胞进行检测和观察。
包括细胞数量的计数、形态的观察和生长曲线的绘制等。
通过这些检测和观察,可以了解细胞的健康状态、增殖速率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第六步:细胞应用或冻存根据研究或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将细胞用于进一步的实验、传代培养或冻存保存。
冻存细胞需要使用适当的冻存液,将细胞缓慢冷冻并存放在液氮罐中,以便长期保存。
细胞培养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遵循操作规范。
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和高质量的细胞培养。
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好地开展细胞培养工作。
细胞培养工作流程
细胞培养工作流程细胞培养指的是将体外细胞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提供养分、温度、湿度和气氛等条件,使细胞能够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它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细胞培养的基本工作流程:1.选择细胞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细胞系进行培养。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动物细胞系(如人类细胞系、小鼠细胞系)和植物细胞系(如拟南芥细胞系、水稻细胞系)等。
2.培养皿处理:将培养皿(常用的有细胞培养板、细胞培养瓶等)进行反应器瓶内蒸气温度消毒,消毒完后平行设置以备用。
3.准备培养基:根据细胞系的要求,配制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可以分为基本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两种。
基本培养基是常规使用的培养基,包含至少4个组分:基础培养液(如DMEM、RPMI1640等)、热灭菌的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溶液和培养液调节剂。
特殊培养基则根据细胞系的需要,添加特定的因子和配方,以满足特殊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要求。
4. 细胞接种:将细胞接入培养皿中。
首先需要将细胞接种得到的细胞进行计数,根据细胞密度和细胞系特性合理的安排接种密度。
常规的细胞接种密度为1×10^5 到5×10^5个细胞/ml。
然后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皿中。
5.培养条件控制: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常见的条件有:温度通常为37℃,CO2浓度通常为5%,相对湿度约95%。
这样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气氛和湿度,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和繁殖。
6.细胞观察和维护:每天对细胞进行观察、记录和维护。
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情况和污染情况等。
细胞一般分为贴壁生长和悬浮生长两种,贴壁细胞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悬浮细胞则需要掌握细胞的密度从而进行传代。
7.细胞传代:当细胞密度到达一定程度(通常为80-90%)时,需要进行细胞传代,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传代的方法包括机械切割、酶解等。
细胞传代的时机和方法由细胞的适应性和特性决定。
8.细胞冻存:为了保证细胞库的保存和维持,需要进行细胞的冻存。
细胞培养流程
细胞培养流程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细胞培养可以使细胞在体外环境中持续生长和繁殖。
细胞培养流程包括细胞的分离、传代、培养和检测等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从组织或细胞悬液中分离出需要的细胞种群。
常用的方法包括机械分离、酶消化和细胞筛选等。
在进行细胞分离时,需要注意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活力。
2. 细胞传代。
细胞传代是指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皿中移植到另一个培养皿中,以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在进行细胞传代时,需要注意细胞的密度和培养基的配比,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3.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指将分离和传代后的细胞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对细胞的生长和表型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合理选择。
4. 细胞检测。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进行定期的检测,包括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分析、细胞纯度检测等。
通过对细胞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细胞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保持无菌操作,细胞培养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细胞受到外界污染。
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确保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定期更换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会随着时间逐渐耗尽,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
避免细胞过度传代,过度传代会导致细胞老化和突变,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总之,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实验技术,正确的细胞培养流程和操作规范对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细胞培养流程及注意事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细胞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细胞培养标准流程
细胞间基本规定每次操作结束后开启超净台紫外(30 min)和房间大紫外(30 min)。
显微镜开启使用后将光调暗,最后一个操作者将显微镜关闭。
超净台用完收拾干净,移液器、盒子等摆放整齐。
带走空盒子、细胞圆盘以及封口膜等任何因你而产生的垃圾.细胞培养盘至少需备注:所属者,细胞系名称细胞间冰箱内物品至少需备注:所属者,物品名称。
基培需写上开启时间。
细胞培养标准流程1、细胞换液、传代(以圆盘培养为例)Note:所有用于培养细胞的液体均需提取20-30分钟从冰箱取出恢复到室温或置于37℃的水浴箱内。
所有物品(包括双手)进入安全柜之前要酒精消毒。
步骤:1.观察: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密度以及是否染菌2。
弃旧:细胞生长融合达90%时,吸出培养基3.漂洗:PBS(2mL)漂洗1—2次4。
消化:加入1ml 0。
25%胰蛋白酶,轻轻晃动圆盘让所有细胞接触到胰酶,后吸去胰酶计时CO2 放置40s-1min,,轻轻拍打圆盘侧壁促使细胞脱壁。
5.终止:吸弃胰酶后加入2ml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6。
吹悬:轻轻吹打混匀,(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完全脱壁,呈卵圆形),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后按1:2 或1:3 比例传代接种于新培养皿.再加入10ml全培。
(大盘10ml全培,小盘6ml全培)(细胞生长快留30%,慢40%-50%;其余细胞可提取蛋白或RNA)7。
培养:每天或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直至细胞生长至融合时再次进行传代,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PS:六孔板一般加培养基2300μL/孔。
2、细胞转染TurboFect 转染试剂转染(用于质粒的转染,说明书附后)细胞接板24 h 后转染。
转染时细胞密度需达到70-90%。
以6 孔板为例,转染前细胞先换液,加4ml全培。
取1.5 ml 离心管,加入400 μL 无血清无双抗DMEM 培养液,加入质粒2 μg,混匀后静置5 min,再转染试剂4 μL,混匀(转染试剂是质粒的2倍),室温静置15-20 min。
细胞培养工艺操作
细胞培养工艺操作
细胞培养工艺操作是指在实验室中通过特定的操作步骤来培养和繁殖细胞。
以下是一般的细胞培养工艺操作流程:
1. 细胞培养容器消毒:将细胞培养器皿(如培养皿、培养瓶等)放入含有70%乙醇或其他适合的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
后用无菌工具或架起将其取出。
2. 细胞培养液的配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细胞培养液,加入所需的培养基、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等,按照指定比例和pH
值配制。
3. 细胞的接种:将已经培养好的细胞株加入到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可以通过喷枪、注射或倒入法等方式进行接种。
4. 培养器的维持:将培养器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光照和通气条件,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保持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5. 细胞的观察和检测: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形态和细胞密度,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且可以通过细胞计数、增殖实验和细胞活力检测等方法来评估细胞的状态。
6. 细胞的分离和传代:当细胞数量增多时,可以进行细胞的分离和传代,将细胞移至新的培养器中,保持细胞活性和细胞株的纯度。
7. 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品质:可以通过细胞鉴定方法,如PCR、免疫组化和染色体分析等来验证细胞的纯度和品质。
8. 储存和保存:将培养好的细胞冷冻保存或制备细胞冻存物,以备后续实验或重新培养使用。
以上是一般的细胞培养工艺操作流程,不同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可能会有所不同,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实验室安全规范。
培养细胞的流程
培养细胞的流程以培养细胞的流程为标题,我们将会介绍一种常用的细胞培养过程,该过程包括细胞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细胞的接种、培养条件的调节以及细胞的观察与收集等步骤。
一、细胞的准备在细胞培养开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细胞。
细胞可以来源于人体组织、动物器官、细菌、真菌等。
首先,需要从相应的来源中采集细胞样本,如血液、组织切片等。
然后,将样本进行处理,如细胞分离、细胞培养等,以获取纯净的细胞。
二、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细胞培养的基础,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准备好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如无菌水、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三、细胞的接种在培养基中加入所需的细胞,并进行细胞接种。
接种时,需要注意细胞接种的密度,通常根据细胞的类型和培养的需求来确定适当的接种密度。
接种完成后,将培养皿放入细胞培养箱中,提供适当的培养条件。
四、培养条件的调节细胞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pH 值等。
一般情况下,细胞培养箱会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测和调节培养基的pH值和氧气浓度,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
五、细胞的观察与收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胞的染色和显微镜观察,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细胞的收集。
收集细胞时,需要注意细胞的纯度和活力,可以使用酶消化等方法,将细胞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可以成功地进行细胞的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然而,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也需要注意细胞的无菌性、培养条件的合理调节和细胞的观察与收集等方面,以确保培养的成功和可靠性。
细胞培养的步骤
细胞培养的步骤
1.提取细胞:从组织样本中提取细胞是第一步。
这通常涉及对组织样
本进行机械和/或化学消化,以分离细胞并减少细胞团块。
2.细胞计数:对提取的细胞进行计数。
这可以通过使用像细胞计数器
这样的工具,或通过使用显微镜和涂片来实现。
3.培养基的准备:准备和调配培养基,以支持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培
养基通常包含氨基酸、糖类、盐类、维生素和其他必要的营养物质。
4.培养皿的准备:选择正确的培养皿,如培养瓶、板、碟等。
这些容
器必须经过灭菌,以确保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生长。
5.细胞接种:将已计数的细胞放入已准备好的培养皿中。
细胞的密度
和细胞数量应根据您的实验需求而定,以确保细胞在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
6.细胞培养条件: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包括其形态、数量和细
胞状态。
确保充足的培养基,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好细胞。
7.细胞传代:细胞被传代时,将细胞从一个细胞培养皿中转移到另一
个细胞培养皿中。
传代可以用于扩大细胞数量或在不同实验中使用同一批
细胞。
8.细胞收获和分离:利用细胞收获试剂将细胞释放到培养基中。
成功
收获后,对细胞进行血清处理或其他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培养的流程,从购买试剂、分装,到无菌操作、实验、观察的过程?对于新手来说,细胞培养真是太难了,很多的细节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考虑到、预见到,因此请教细胞培养的高手就显得非常重要且可贵了。
细胞培养包括仪器的清洗、消毒灭菌,试剂的购买、配制、分装,细胞的分离,无菌操作,培养细胞的观察,实验的设计,及结果的分析等等。
但这每一个过程的含金量都很高,要求非常严格。
如果你正在培养细胞,或曾经培养过细胞,你一定有很多的经验值得大家分享,你一定有你自己的一套培养细胞的流程,从哪开始到哪结束你也一定有太多的想说。
因此,你不妨说说你的细胞培养流程,以便我们广大的细胞培养新借以一鉴。
于此,我先代表广大细胞培养新手谢谢各位园丁里的奉献者!有空整理一下再写写。
呵呵谢了先版主建议不错,我刚开始养细胞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解决困难耗费了大量地时间,可惜呀!养细胞是一项即有难度又很讲究技术的过程,作起来不易,要真正详细的写出来示人更难!书上的规范和标准很多,但作起来每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适宜就好。
我看还没有人跟帖,我就先说一点,从最初阶段开始:(自己的做法)(一)仪器的清洗总的分为两大类:可泡酸的和不可泡酸消毒的。
酸指消毒的清洁液(由浓硫酸、重铬酸钾和蒸馏水配置的次强酸液)可泡酸的主要是玻璃仪器培养细胞的板子,离心管等塑料器皿。
消毒过程:自来水冲洗3-5遍----→超声波清洗30′----→烘干----→濅入清洁液过夜(不少于6h)----→自来水冲洗15-20遍----→蒸馏水洗3-5遍,烘干备用。
不可泡酸的主要是胶塞和盖子,虑器等,先在清水中濅泡后冲洗烘干----→2%NaOH濅泡过夜,自来水冲洗,5%HCl濅泡三○min,流水冲洗----→蒸馏水漂洗----→烘干备用。
消毒好的器具一定找个干净的柜子保存,使用前高压消毒灭菌,我科室主要使用铝制饭盒分装器具,挺方便的,用前高压。
今天暂说一点,以后有机会再续,望给师弟妹们有所借鉴。
斑竹不厚道,现在知道为什么没有别的战士跟贴了么?我怎么也耗了几十分钟打的字,你就这样打击别人的信心,还有可能往后面延续么!再说,经验何止这些这点......您的帖子我看见了,您的抱怨我也接受!并且跟您补上一分!每个斑竹给分的标准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有自己的加分原则,大原则是不变的!比如:版内讨论得很多的东西,重复发帖一般不予以加分!您的这个帖子属于改范畴!感谢您对细胞版的支持!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pm我们!再次感谢!再多说点啊!呵呵接着说呀,很好,很有帮助,我是新手,要多向你学习顶一下。
我也说说我的一些体会吧。
1、首先说清洗:对于玻璃器皿(如移液管、盖玻片之类)可先用酸液浸泡24h以上,再用清水浸泡24h。
之后用清水将移液管冲洗10遍,除去残留酸液,再用双蒸水冲洗3-5遍,彻底洗净后放入不锈钢筒中,双层牛皮纸扎口,高压灭菌20min,烘干待用。
我们实验室的酸液一般是次强酸液(重铬酸钾120g 浓硫酸200 mL 蒸馏水1 000 mL)配液时要小心烫伤。
装培养基的瓶子则要在每次用完培养基以后就要立即洗净,临用时再次用清水冲洗3-5遍,再用双蒸水漂洗3次,洗净后瓶口盖上锡箔纸,外包双层牛皮纸扎口后高压灭菌20min,与其配套的瓶盖则洗净后另行包好同时灭菌、烘干。
培养基过滤器灭菌同瓶子,也要在用完后及时洗净、灭菌时保持密封。
Tip头就容易了,插到盒子里,双层牛皮纸包好后直接高压灭菌就好了。
2、再说说除菌:我说的除菌主要是指溶液的除菌。
如PBS、HEPES之类的一些缓冲剂和不含葡萄糖的盐溶液,可以配好以后直接高压灭菌。
而大部分的溶液由于成分限制必须过滤除菌。
我们实验室需要过滤除菌的溶液有:胶原酶、胰酶、各类血清、抗生素、G-418溶液、各类培养基、各类生长因子、丙酮酸钠、谷氨酰胺等.3、关于各类溶液的配制:我列出我们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方吧:1XPBS:氯化钠8克、氯化钾0.2克、磷酸二氢钠1.15克、磷酸氢二钾0.2克,加水至一升,调pH=7.4。
这里我认为PBS的pH是最重要的一环,不可大意。
HEPES溶液:8克氯化钠、0.3克氯化钾、0.135克磷酸氢二钠、1克葡萄糖、5克HEPES 加水900ml,调pH=7.4抗生素:我们主要用青霉素和链霉素,一般用1XPBS稀释至1X105单位,-20度储存,用时直接加入培养基,工作浓度一般为1X102单位。
G-418:1克包装的G-418瓶中加入10mlHEPES溶液彻底溶解,过滤除菌后分装于EP管,-20度保存。
谷氨酰胺:L-谷氨酰胺29.2克,加Hanks‘BBS1000ml溶解,配成200mmol/L过滤除菌,4度保存,工作浓度1~4mmol/L。
加有谷氨酰胺的培养液在4℃冰箱中储存2周以上时,应重新加入原来的谷氨酰胺。
1XEDTA-胰酶:0.25克胰酶加0.1克EDTA完全溶解于500ml 1XPBS中,过滤除菌后分装于50ml离心管中,一管4度备用,其他-20度保存。
我不太主张配成10X的母液,因为胰酶反复冻融后,效果会差很多。
(EDTA很难溶,必要时候可放置过夜)MTT:sigma公司出产,用1XPBS配成50mg/ml待用。
MTT毒性很大,配置时务必小心。
各类培养基:现在我们实验室都是买GIBICO的粉剂自己配制。
包装盒上会有配制方法,以及加碳酸氢钠的量。
按说明来就是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培养基前,最好先确保碳酸氢钠充分溶解,避免局部pH偏高或偏低。
再一个就是水的使用,一般配盐溶液,用三蒸水即可,而配制培养基务必用超纯水,并在使用前要高压灭菌。
今天太晚了,先说到这,明天继续4、关于培养基的选用:我养过的细胞株不多,权当抛砖引玉吧。
一般来说大部分细胞系我们都用高糖DMEM+10%FCS培养,我们实验室用该培养基的有:HepG-2、NIH-3T3、A549、Hela、C2C12、COS-7。
特殊的,如P19Cl6用α-MEM+10%FCS,SGC-7901用RPMI-1640+10%FCS,293细胞则用MEM+热灭活的马血清。
对于贴壁不是很紧的细胞,用45%DMEM+45%α-MEM+10%FCS有奇效~现附上前辈总结的帖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5、操作中的一些小细节: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以紫外灯照射30分钟灭菌,以70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数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
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 % ethanol 擦拭无菌操作抬面。
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5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
实验用品以70 % ethanol 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
实验操作应在抬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
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
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CO2 钢瓶之CO2 压力、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 小时/HEPA)、液氮罐中的液氮高度。
水槽可添加饱和硫酸铜溶液,并定期换水。
6、血清的相关问题:血清必须贮存于–20℃,若存放于4℃,不要超过一个月。
如果一次无法用完一瓶,可将40~45 ml 分装于无菌50 ml 离心管中,预留此膨胀体积之空间,以免容器冻裂。
一般厂商提供之血清为无菌,不需再无菌过滤。
若发现血清有许多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基内一起过滤,勿直接过滤血清。
瓶装(500ml) 血清一定要逐步解冻: 4℃冰箱溶解一天,至室温下全溶后再分装,在溶解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
勿直接由–20℃直接至37℃解冻,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结而发生沉淀。
热灭活是指56℃, 30 分钟加热已完全解冻之血清。
加热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
此热处理之目的是使血清中之补体成份去活化。
除非必须,一般不要作此热处理,因为会造成沉淀物之显著增多,且会影响血清之品质。
以我们实验室做的对照试验看,未灭活血清效果的确要好些。
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doc (36.5k)good, 很有帮助,谢谢7、贴壁细胞传代培养:一般步骤为:真空泵吸走培养基,1XPBS漂洗两次,加入1mlEDTA-Tripsin(100mm皿为例),37度放置数分钟,轻拍培养瓶使细胞自瓶壁脱落,加入适量血清,以吸管上下吸放数次以打散细胞团块,离心后加入新鲜培养基,按比例转移至新皿。
细胞的传代最重要的是胰酶处理时间,若胰酶处理太久,容易造成细胞贴壁不紧,显微镜下观察立体感不强,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细胞死亡。
我谈谈个人经验:HepG-2、A549、Hela、SGC-7901几种癌细胞处理时间可适当放长,一般处理5-6min,C2C12、COS-7、NIH-3T3比较容易脱落,2min足矣,P19Cl6和293细胞贴壁不紧,可在PBS漂洗后,直接换新鲜培养基打散。
8、细胞冻存及复苏:首先说冻存液配方,常用的配方一般是两种——90%FCS+10%DMSO或70%培养基+20%FCS+10%DMSO。
前一种较贵,而且后一种冻存效果也不错,因此本人一般选用第二种配方。
对于比较脆弱的细胞则选用前一种冻存液。
冻存步骤比较简单,前期处理同细胞传代,只是在离心后是直接吸取上清,用手拍打离心管底部,加入适量冻存液使细胞完全悬浮后分装于冻存管。
制后先将冻存管放入4℃冰箱,约40min。
接着置于-20℃冰箱,约60min。
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放置过夜。
最后置于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同时做好冻存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和冻存记录本上均要记录。
注意事项:1>使用DMSO前,不需要进行高压灭菌,它本身就有灭菌的作用。
高压灭菌反而会破坏它的分子结构,以至于降低冷冻保护效果。
2>冻存时要选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这样效果要好很多3>不宜将冻存细胞放置在0℃~-60℃这一温度范围内过久,低温损伤主要发生在这一温度区内,是“危险温区”。
4>注意定期检查液氮罐内液氮量,及时添加。
5>冻存液中的培养基要与培养时相同,避免细胞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死亡,在冻存管上也要标明培养基种类。
6>冻存液不要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