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音系学】1. 举例说明 应怎样归纳音位
1. 举例说明应怎样归纳音位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
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
在弄清这些关系后,就可以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音位归纳:1、对立原则: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例如英语存在"[__in]"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b]、[t]、[d]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 (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b]、[t]、[d]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
汉语普通话的[p][p'][t][t'][k][k']等同理也有对立关系。
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替换测试时,若干音素的互相替换应该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位置上进行,例如在汉语普通话[__i]环境下,[t]、[n]和[l]互相替换是成立的,因为它们都处于同一层次的声母位置上。
而虽然有[ai]和[li]两个形式,但是[a]和[i]不处于同一层次上,[a]处于韵腹位置,[i]处于声母位置,因此,我们不能认为[a]和[i]有替换关系。
2、互补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例如汉语普通话[P][a][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出现[P]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的情况也是如此。
通论语音 六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不同 音素,这些音素就是该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的类别 bao(包) ban(搬) ba(八) yan(烟) bang(帮) bai(掰) wa(挖) yuan(冤)
[a]
应该归为不同的音位,由此得到普通话的22个辅音音位
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常见变体
大多数辅音音位与圆唇元音拼合时,产生唇化的音 位变体,如:[thu]突—[thi]梯
舌尖中音[t] [th] [n] [l]和齐齿呼拼合时,产生腭 化的音位变体,如:[ti]低—[tai]呆
/n/有四个音位变体,圆唇元音前的唇化变体,非 圆唇元音前的变体,齐齿呼、撮口呼韵母前的腭化 变体,作韵尾时持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音的唯闭 音变体,如:[nu]-[,能否归为一个音位, 应从整个音位系统的格局考虑
系统性原则
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 齐,简明经济
当归为一套或两套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 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时,应考虑语音的系统性
辅 音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qx
-
+
-
+
gkh
+
互补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而又 呈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
形成互补关系的各音素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不同 读音的各音素分别成为该音位的变体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足条件
音感差异原则
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应该是近似的, 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 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分布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m- 与 -ng 存在互补关系,但音感差异大,不能 归为一个音位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这可真的超级重要呢!
咱先说原则哈。
好比搭积木,得有个规则吧,不能乱来呀!比如说对立原则,就像红和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一样,[p]和[b]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呀!怎么理解呢?你想想,“怕”和“爸”,差别多大呀,一读就听出来啦!再就是互补原则,就好像拼图的不同部分,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呢。
比如说“啊”这个音,在不同的环境里发音会有些不同,但我们还是能明白它就是“啊”呀!还有一个是相似原则,哎呀,这就好比一群长得有点儿像的朋友,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有一些相似之处呢。
比如说“思”和“诗”,它们在发音上是不是有些相似呀!
再来讲讲方法。
这就像找宝藏一样,得有方法才能找到呀!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哇塞,这就像是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样呢。
比如比较不同单词里的某个音,看它们的差别和特点。
还可以进行替换试验,就好比换不同的零件试试效果。
举个例子,把“猫”字里的“ao”换成“ei”,那就完全不是原来的意思啦,对吧!
哎呀呀,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原则和方法,我们说话得多混乱呀!归纳音位就像是给语言搭起一个稳稳的架子,让我们能清晰地表达和理解呀!所以说呀,一定要重视起来哦!这就是我对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的看法啦,大家觉得呢!。
第3章 语音和音系 第4节 音位与音系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一)什么是音位 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2.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总是属于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
(二)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1. 对立原则 ➢ 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互相替换 后会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 ➢ 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表示方式为 “:”。如: 八——扒, /p/ : /p´/ 马——那, /m/ : /n/
[p] [t] [x] [f] [m] [a] [y][ ][g]
舌面音[ ][ ] 塞音[ ][ ]
擦音[ ][ ]
舌根音[ ][ ]
浊音[ ] [ ][ ] 鼻音[ ][ ]
关于音位变体的注意点:
1. 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个音位中的任何一个音素都
是变体。变体并不是相对有一个正体而言的。音位是一个类,变体是
这个类下的成员。
判断:
下列几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种语言中的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与 “互补”两种重要 的关系 B.判断音位条件变体的重要依据是互补和语音相似 C.一般来说一个音位是一类音素的概括
D.几个音位,如果相互处于互补关系中,可以选择最常用 的一个做为代表来指称这几个音位。
2. 各个变体中往往要选一个来代表这个音位,所选者往往是最常见,受 邻近的音影响最小的那个变体。
3. 音位分析对拼音文字的创制有密切关系。用为数较少的字母能有效地 拼写语言中全部的音。
4. 音位是特定系统的成员,不但要看它是什么,还要看它不是什么。如 汉语的/p/音位,旁边有/p’/,前者不能送气,但不妨可以是浊音。 因此不同语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质是不相同的。
现代汉语 上第七节 (音位 )
(4)/e/——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5)/i/——音位变体仅有[i] [ɪ] [j】
(6)/ u /——主要音位变体有[u] [ʊ] [w] [ʋ]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元音音位(10个)
(7)/y/——主要音位变体有[y] [ʮ]
(8)/ ɿ /——音位变体只有[ɿ]
(9)/ʅ/——音位变体只有 [ ʅ ] (10)/ər/——主要音位变体有两个[ər] [ɐr ]
高前元音[e]的影响,发音部位前移。如“给、剋kēi、黑”的实
际音值
(5)鼻音[n]除了圆唇音外,还有两个音位变体。
(6)鼻音[ŋ] 有两个音位变体。一个是韵尾[- ŋ],一个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ŋ-]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的声调音位(4个)
普通话的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的调位:/55/、/35/、/214/、/51/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普通话辅音音位(22个)
(1)不送气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音节中时,由于读音弱,受前、
后元音的影响,有时变成相应浊辅音
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
音位变体
2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音位
2
(2)大部分的辅音音位(出f外)与后面的圆唇元音相拼时都双
唇拢圆,产生各种圆唇音的音位变体。
都[tu] 努[nu] 苏 [su] 取 [tɕʰy]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1
(2)互补分布
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不出
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分布状况互相补充
互补分布是指甲在这个环境中永不出现,乙却可以出现,两者不发生冲突 /a/的4个音位变体就是处于互补分布
什么是音位_分析音位的方法
什么是⾳位_分析⾳位的⽅法 ⾳位是指⼀个语⾔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的语⾳单位,也就是按语⾳的辨义作⽤归纳出来的⾳类,那么你对⾳位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位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什么是⾳位 ⼀个语⾔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的语⾳单位,也就是按语⾳的辨义作⽤归纳出来的⾳类,是从语⾔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单位。
⾳位(Phoneme)是语⾔中能表⽰语义的单位。
根据国际语⾳学协会的定义,⾳位是“某个语⾔⾥不加分别的⼀族相关的声⾳”。
它是具体语⾔或⽅⾔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的语⾳单位。
近年来出版的北京⼤学叶蜚声、徐通锵著的《语⾔学纲要》则指出“⾳位是具体语⾔中有区别词的语⾳形式作⽤的最⼩语⾳单位”。
分析⾳位的 分析⾳位的⽅法是先挑选出适当的词(或语素),连续替换这个词的读⾳中的某⼀个⾳,看是否能形成别的词的读⾳。
如果能够形成,说明这些彼此替换的⾳有区别词的语⾳形式的作⽤,它们是对⽴的,可以给它们⽴⾳位。
⽐⽅我们选出汉语的“标”[piau],如分别⽤[p‘] [t] [t’]替换[p],就得出[p‘iau] (飘)、[tiau](刁)、[t’iau](挑)……这种替换说明“标、飘、刁、挑”等词的语⾳形式依靠[p] [p‘] [t] [t‘]来区别,我们应该给这四个⾳素⽴四个⾳位,写成/p/ /p‘/ /t/ /t’/。
不同语⾔中⾳位不同,如在汉语中,不同声调代表不同的意义,是⼀种⾳位,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只表⽰感情,同⼀个词以不同声调发出意义相同,所以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不是⾳位。
同样重⾳在英语中是⾳位,在汉语和法语中则不是。
不送⽓的清辅⾳和对应的浊辅⾳在法语中是不同的⾳位,在英语和汉语中则意义相同,因⽽不是⾳位。
[n]和[l]在汉语标准⾳中是不同的⾳位,在湖南⽅⾔中则相同。
“四”和“⼗”的发⾳在汉语标准⾳中是不同的⾳位,在东北⽅⾔中则相同,东北⼈是依靠不同的声调区分“四”和“⼗”,因此它们的发⾳在东北⽅⾔中不是⾳位。
《现代汉语》第1章语音第7节音位
第七节 音 位
第七节 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
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能够区别意义,是音素与音位的根本区别。 归纳音位的方法 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江苏镇江)和瓜州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在王安石从
小居住的南京城外。这首诗的第三句原来是“春风又到江
南岸”。写完以后,他觉得这个“到”字不好,改成了
“过”。可是,还是不满意,又改成“入”,以后又改成
“满”。一连改了十多次,最后才改成“绿”字。看起来
只改动了个字,可是使这首诗生色不少。春风本来是看不
见、摸不着的,一个“绿”字,使我们眼前出现了春风吹
拂、草木发芽、大地一片新绿、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是说,几种不同的读音如果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彼此 自由替换而不改变意思,这几种读音就是同一音位的几个 “自由变体”。
例如,在北京话里“挖、窝、歪、微、文、翁”开头的音 都有两种念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念作半元音 [w];另一种是上齿轻轻地接触下唇,略有摩擦,念作唇 齿半元音[ʋ]。这两种念法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 改变意思,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这两个自由 变体又跟[u]构成条件变体,同属元音音位/u/。
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 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但是,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 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 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
现代汉语 语音 第七节
音位的归纳方法: 音位的归纳方法: 通常将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 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 简称“调位”。如下: 简称“调位” 如下:
八 沙 班 搭 书 板 他 奢 办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如果撇开汉字,光从语音来看,第一列,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 它们的元音和声调都相同,意思不同是由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于辅音不同造成的。可见 p t t’]在普通话 在普通话 里有区别意义, 里有区别意义,因此将它们分别归纳为三 个辅音音位。下同。 个辅音音位。下同。
湘方言中 和 替换不影响辨义。 湘方言中n和l 替换不影响辨义。 粤方言中 和 粤方言中in和ing ;z c s和zh ch sh替换 和 替换 不影响辨义。 也 不影响辨义。 北京话中“ 北京话中“挖 窝 歪 微 文 翁”开头的音都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双唇拢圆,略有摩擦, 读作半元音[w]; 读作半元音 ;另一种是上齿轻轻接触下 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v].这两种读法 唇,略有摩擦,读作唇齿音 这两种读法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不改变意思, 在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改变意思,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两个自由变体。 所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举例说明音位的归纳方法
举例说明音位的归纳方法
音位的归纳方法是学习汉语语音学中重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归纳可以大致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明确音位声母,填表法。
即根据汉语语音规律,列出音节及其声母部分表,并且把它们对应起来,如“阿、哎、嚓、茨……”,这些读音中的声母部分都有一定的特征,那么可以把它们总结归类,如:“阿、啊、锕、嗄”这四个声母都属于平发的音,把它们归为平发音的声母。
第二步,根据声母特征归类,寻渣节脱音。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各种声母的特征,如清辅音、浊辅音、擦音和鼻音等,便可以将它们分为六类,即清辅音(b,p,m,f,d,t,n,l,g,k,h);浊辅音(z,c,s,j,q,x);擦音(zh,ch,sh,r);鼻音(an,en,in,on,un,ang,eng,ing,ong,uang);鼻音复合声母(bian,cuan,suan,nian)和半清半浊声母(zhu,chu,shu)。
由此可见,音位的归纳方法无非就是通过总结、分类各种声母特征,把音位分成清辅音、浊辅音、擦音、鼻音、鼻音复合声母和半清半浊声母几大类,从而进行有理有节地分类和记忆,便可以获得各组音节的清晰准确的记忆效果。
归纳音位的标准
归纳音位的标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音位的分类。
根据语音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将音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由声门打开,气流从口腔中自由流出的音,而辅音则是在发音时,口腔中的气流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双唇、齿、舌等部位的接触。
在归纳音位的标准中,我们需要根据这两大类音位的特点,将它们进一步进行分类和归纳。
其次,对于元音音位的归纳,我们可以根据元音的舌位、唇位和开合度等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舌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根据唇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根据开合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元音分为开元音和合元音。
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语言中元音音位的特点和规律。
再次,对于辅音音位的归纳,我们可以根据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清浊音等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唇音、齿音、舌音等不同类别;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塞音、擦音、鼻音等不同类别;根据清浊音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
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语言中辅音音位的特点和规律。
最后,归纳音位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
在一个语言中,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变体。
而语音规律则是指这些变体所遵循的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在归纳音位的标准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描述一个语言的音系结构。
综上所述,归纳音位的标准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一个语言的音系结构和语音特点。
通过对元音和辅音音位的分类和归纳,以及对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律的考虑,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一个语言的音系特点,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希望本文对归纳音位的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C.音感差异原则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 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 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例如: 普通话里m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nɡ 只能出现在音 节的末尾,从整个鼻音系统上看,m和nɡ 存在着互补关系 但是,m和nɡ的音感差异太大,来源也不同,没有人认为 它们是一个音,当然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A][i][o][u]四个音素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区不同 的词,因此它们普通话中也可以归纳为四个独立的音位。
B.互补原则 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又呈 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互补关系 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用一个音位符号标写,各音素 的不同读音由不同的语音环境决定。 例如: 普通话的[a]只出现在[i]和[n]之前,[ɑ]只出现在[ŋ] 和[u]之前,[A]出现在没有韵尾的场合,[ε]出现在 [ i ][y]和[ n ]之间,[a][ɑ][A][ε]四个音素是互补的, 可以归入同一个低元音音位/ a /。
6./u/主要音位变体有[u]、[ ]、[w]、[υ]。 [u] ——出现在u韵母非零声母音节中。 [ ] ——出现在ao、iao、ou、iou四个韵母中做韵尾, 还出现在ong韵母中做主要元音。 [w] ——出现在合口呼韵母的零声母音节ua、uo、 uai 、ue i、uan、uen 、 u a n ɡ中作 韵 头。 [υ] ——出现在辅音声母f-的后面。
2.自由变体——不受语音环境制约,不同的变体可以 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 汉语有些方言 [n] [l]可以任意变读,没有辨义功能,如 四川话,“男”、“兰”同音,可以读[nan],也可以读 [lan]。 “泥”、“梨”也同音,可以读[ni],也可以读[li],不受 条件限制。
语 音6(音位)
(二)互补原则
(三)近似原则
(四)系统原则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普 通 话 音位 系 统是 通 过 《 汉语拼音方 案》的学习实践来考虑的,它大致表示出了 普通话语音音位和它们的音位变体。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前面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同一个音,如果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 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用一个典型的符号“/ /”(双斜线) 来 表示,音位变体用国际音标符号“[ ]”(方括 号)来表示。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一)什么是音位
理解音位的定义,也就能懂得归纳音位的 方法,根据音位定义的三个条件来理解: 首先,音位能够区别意义。 不同的音有无区别意义的作用,要看它们在 同一语言环境中是否有辨义功能,辨义功能是 归纳音位最重要的标准。
会有它们的音位变体,书写时元音音素体现
得充分,辅音音素容易被忽视。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三、普通话音位系统
10个是元音音位,(见P54-55)
22个是辅音音位,(见P53-54)
4 个是声调调位。(见P55-56)
条件变体(客观) 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主观)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一、音位和音位变体 (二)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就是客观上形成互补关系的一些 音,某一音位的几个变体都有它一定的条 件,并确定了它出现的位置,如“在”、 “ 暂 ” 出现在/a/音位的[a]位置,即韵尾[-i]、 [-n] 的前面,它就不可能再出现在 /a/ 音 位[A]、[ɑ]或者[e]的位置;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七、八、九节
[ɑ] 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熬[ɑu]
昂[ɑŋ]
[ɛ]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 烟[iɛn]
2./o/
主要音位变体有[o]、[oc]。
3./ə/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4./e/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5./i/ 主要音位变体有[i]、[I]、[j]。
6./u/ 主要音位变体有[u]、[ω]、[w]、[v]。
(2)区别于音素 区别—— 音素是从音质(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语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属性上划分出 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 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划分出的语音单 位。
联系—— 一个音位常常包含几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 音素,音位正是由这些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 归纳出来的。(注意:①由音素归纳出来≠由音 素构成;②音位不一定都是由音素归纳出来的, 还可以由一组不区别意义的声调或其他语音成分 归纳出来)
2.句调 (1)含义: 句调是语调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整句话的音 高升降的格式,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2)句调≠声调(字调) 句调与声调都是音高变化形成的格式,但句 调是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形式,而声调只指一个 音节(字)的音高格式,所以又叫“字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语音的规范化,主要是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 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这里,主要包含了两方面 的内容:第一,确立正音标准;第二,推广标准 音。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 是北京方言的一些口语土音是不能进入普通话 的。 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另一方面的任 务,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2.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与音位的种类 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 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 区别意义,凡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 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 其中由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 位”,由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 位”,由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 位”,简称“调位”。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你说这音位啊,就像是音乐里的音符,一个个组合起来才有了美妙的乐章。
咱先说说这原则吧。
那可得像挑苹果一样仔细呢!要具有区别性,这就好比不同的苹果有不同的颜色、形状,能让咱一眼就区分开。
如果音位没有区别性,那岂不是乱套啦,就像所有苹果都长得一模一样,那多无趣呀!还要有系统性,不能东一个西一个没个规律,得像排兵布阵一样整齐有序。
再说这方法,就像做菜的步骤一样重要。
咱得仔细观察语音的实际情况,不能瞎猜呀。
听听人们说话时是怎么发音的,这就好比大厨要先看看食材的样子、摸摸它的质地。
然后呢,对比不同的音,看看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就像对比不同的菜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你想想,要是不按照这些原则和方法来归纳音位,那不就像闭着眼睛做菜,能好吃吗?那肯定不行呀!咱得把音位整得明明白白的,这样语言才能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比如说,汉语里的“b”和“p”,它们就是不同的音位呀,因为它们能区分不同的字,像“八”和“趴”。
要是没有这两个不同的音位,那这两个字不就分不清啦?这多荒唐呀!归纳音位还得考虑到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就像不同地方的菜有不同的特色,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位系统,但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音位。
而且呀,归纳音位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再认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准确理解和表达语言呢!就像盖房子,基础没打好,房子能牢固吗?总之呢,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语言这座神秘大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奥秘。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呀?你说要是不重视这些,那语言不就乱了套啦?那可不行呀,咱可得把这事儿整明白了,让语言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你觉得呢?。
音位归纳原则
音位归纳原则
音位归纳原则是一种语言学原则,用于归纳和总结某一语言中的音位(音素)系统。
根据这一原则,语音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某一特定语言中出现的不同音素及其分布规律,将它们归纳为几个音位。
音位归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词或音节中的音素差异,确定哪些音素在该语言中属于不同的音位。
例如,如果两个音素在词中的出现能够改变词义,那么可以认为它们是不同的音位。
2. 分布法:通过观察某一音素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和环境,确定其音位属性。
例如,某一音素只出现在词首或词尾,那么可以认为它是该语言的一个音位。
3. 最小对立法:通过寻找最小的对立对来确定音位。
如果两个音素在某一音位的不同位置能够改变词义,那么可以将它们认定为该音位的不同变体。
4. 相互依赖法:通过观察某一音位与其他音位的关系,确定它们是否属于同一音位。
如果两个音位在一些词中相互替代,那么可以认为它们属于同一音位。
通过使用音位归纳原则,语音学家可以对某一语言的音素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加深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这一原则在不同语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音位音位归纳法
第七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唐健雄
本章提要
音素和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普通话音位系统
音素和音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 单位。音色不同应属于不同的音素。 辅音音色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有关; 元音的音色与舌位的高低前后、唇的圆 展有关。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词 或语素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和音位有联系也有区别。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音位系统指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所有 辅音音位、元音音位、所有音位变体及 其出现条件以及音位的组合规律。。 普通话音位系统包括:辅音音位、元音 音位和声调音位。
音素和音位
分析的角度不同。 一个音位可以包含若干个因素。 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音素,看发音 动作就可以判断。 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一个音位,光看发 音动作不行,还要看是否有辨义功能和 其他条件。
音位变体
同一音位里不同的音素叫这个音位的音 位变体。 音位是从音位变体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 单位和类别。 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对立。] 和趴[p̒A],英 语的park 和 spoon。 互补。音素出现的环境呈互补分布,可以归为 同一个音位。如:[a][A][æ][ɑ]。有的虽然是互 补分布,但不能归为同一个音位,还有别的条 件,如m n ng。 语音相似。同一个音位的变体必须语音在听感 上近似,否则不能归为同一音位。
/a/及其变体
[a] ai uai an uan, [A] a ia ua, -i 、-n前 零韵尾
语音
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辨义功能,即几个音素在相同语音环境里是否具有辨义功能,有辨义功能的就是不同的音位。如,[p]和[ph]在[-an55]环境中,会有“班”和“潘”两个不同的意思。二是互补分布,即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否能够同现,从不同现的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如,普通话里的[i]、[ɿ]、[ʅ]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从不在相同语音环境里出现,就可以归为一个音位。三是语音相似,就是即使两个音素存在互补关系,但如果在音感上差别太大,也不能归为一个音位。如普通话[m]、[ŋ]两个音素存在互补关系,但因为听感上差别太大,不能归为一个音位,必须分为两个音位。
五 说明/a/、/e/、/u/的主要变体以及它们出现的条件。
[a] 出现在韵尾-i、-n前 ɑn、ɑi、uɑn、uɑi
/a/------ [A] 没有韵尾时 ɑ、iɑ、uɑ
[æ] 出现在i、ü和n之间 iɑn、üɑn
[ɑ] 出现在韵尾-u、-ng前 ɑo、iɑo、ɑng、iɑng、uɑng
二、为什么说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七、零声母是不是一个辅音音位?
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声母,我们习惯上称为零声母。
零声母不是一个辅音音位,首先,零声母的意思是没有声母,它只是为称说一类没有辅音声母开头的音节而设的。其次,所谓的零声母其实是不存在的,它不具备一个音位所必须具备的任何特征。零声母不算是一个音位,也不能是辅音音位。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提纲-一章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自用)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提纲-一章六节(自用)第一章语音第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1.音位P31定义:指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分析前提条件:(1)须在一个具体音系之中进行。
(因不同音系有不同的语音结构和音节结构的特点。
)(2)音位分析的单位必须落实到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音位必须在一个具体的音系中考察不同的音素间有无区别意义的功能,凡是不能作为最小对立体的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位。
归纳某一音系里的全部音位,实际上就是全面寻找最小对立体的过程。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同一音位的不同音位变体(不同音素)通常使用国际音标加方括号[]来表示,而音位则用双斜线//来表示。
(注:以下涉及国际音标的内容均力求采用书籍原文中式样,如有讹误,请多指正。
)一、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1.归纳音位的目的: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为一套数目有限的音位系统。
P312.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比较与替换。
看不同的音之间有无区别意义的功能,以确定最小对立体。
P313.音位划分基本原则P31(1)对立原则P31同语音环境,两音素互换后产生意义差别,则两音素对立。
对立音素必定属于两不同音位。
例:普通话中l[l]与n[n]。
(具体详见P31)(2)互补原则P31-32一具体音系中,各不相同几音素如不形成对立关系,彼此呈互补分布状态,这几音素即成互补关系,当归纳为同一音位。
P31·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中的不同音素。
可分“条件变体”与“自由变体”两类。
·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
属同一音位的各不同音素只出现于各自不同的条件与语言环境中,彼此形成互补关系的,称之为“条件变体”。
例:普通话中[a]、[A]、[ɑ]。
(详见P31)·自由变体:不同音素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可无条件自由变读。
如不同音素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自由出现,不受语音条件的限制,也不构成互补关系,且变读不产生意义区别,就属于同一音位中的自由变体。
音位归纳的原则
音位归纳的原则
音位归纳法是一种以音字或声音词汇为基础,将文字按声特征(声母、韵母、声调等)进行分类的语言学方法。
它是一种从表面到内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记忆中文的拼音以及学习新词汇。
二、拼音归类
在音位归纳法中,每个声母都被归类到底声族中,例如声母b和p都归类为平舌音族,声母m和n都归类为齿龈音族,声母f和v都归类为粗齿音族。
此外,声母z、c、s和z、c、s、r也是一样的,都归类为同一个音族。
三、拼音归类的好处
在音位归纳法中,将拼音归类有着许多好处,例如:
1.帮助学生们更加容易地记忆拼音。
2.位归类能够加深学生对拼音发音特点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准确地掌握发音。
3.学生要拼写一个新字的时候,音位归类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的确定该字的发音。
四、音位归纳法的应用
音位归纳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拼音整理,也可以用于汉字学习。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音位归纳法,将汉字按照其发音进行归类,进而加深对汉字发音特点的掌握。
此外,汉字也可以按照形近、意近等原则归类,以方便学习者快速记忆其意义,加深对汉字笔画结构的理解。
五、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位归纳法是一种从表面到内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字发音特点及汉字笔画结构的理解,也可以惠及拼写单词、记忆新词汇。
因此,音位归纳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策略,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种语言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