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专题13—三个特殊温度:沸点、熔点、凝固点
专题13
—三个特殊温度:沸点、熔点、凝固点
专题概述
目前学习完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四种物态变 化,接触了3个特殊温度,本专题将这3个特殊温 度集中突破,有助于同学们辨别,并能利用它们 的不同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概述
知识点1: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如右图所示,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
感谢聆听
的熔点为-182.5 ℃,沸点为-161.5 ℃.在运输液化
天然气过程中,其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B )
A.-190 ℃
B.-163 ℃
C.-159 ℃
D.0 ℃
专题概述
9.一个杯子中装有特殊金属制成的勺子,把热水瓶 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 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 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
35
(我国各个地区中最低温度为-53.2 ℃,最高温度
为50 ℃)
A.煤油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专题概述
11.下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若按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C )
物质 水银 镁
铜
铝
铁
钨
熔点/℃ -39 649 1 083 660 1 525 3 410
是( A )
A.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 D.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
专题概述
10.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能测出我国各
个地区气温的温度计是( C )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检测5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例题与习题【例1】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 A.负摄氏3度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D.零下3摄氏度【分析】摄氏温度的单位“C”,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
【解答】D【例2】某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 A.37℃和39℃ B.38℃和39℃C.37℃和38℃ D.37℃和37℃【分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而当水银变冷收缩,却不会通过缩口退回玻璃泡,水银柱仍保持原来高度,即示数不变.所以,这只体温计能正确测出39℃的体温,而测低于原来38℃的体温时却仍然是38℃。
【解答】 B【例3】甲、乙两位同学各倒质量和温度相同的一杯热水,甲同学用嘴吹水、乙同学用两只杯子来回倒水,过一会热水就不烫嘴了。
他俩的做法使水凉得快的是 [ ]A.用嘴吹 B.两杯水来回倒 C.一样快 D.不能确定【分析】本题由例3转化为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去思维。
甲同学用嘴吹水,依据的物理知识是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热水蒸发;乙同学用两只杯子来回倒水,依据的物理知识是既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同时又增加表面积,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迅速带走。
因此,他俩的做法使水凉得快的是乙同学。
【例4】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1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填上升、不变、下降),但需要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分析】沸腾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那一段表明温度不变,沸腾过程,相对应的温度即为沸点.【解答】BC,不变,吸,99℃图1 图2【例5】烧杯和试管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杯中水沸腾,如图2所示,若不断加热,试管中水能否沸腾?【分析】沸腾有两个条件:①使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②液体能不断吸热.烧杯内水沸腾时保持100℃,试管内水到达100℃后就无法再从杯中水得到热.【解答】试管中水能达到100℃,但不能沸腾.【说明】若试管中装有酒精,由于酒精沸点是78℃,所以酒精到达沸点并能继续吸热,就会沸腾.【例6】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原因是 [ ]A.冰棒熔化产生的小水滴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析】“白气”不是水蒸气,更不是空气液化而成.因为空气要液化,温度要低到零下一百多度.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冰棒这样的低温物体,冰棒周围的空气的水蒸气会放热液化成小水珠.【解答】 B【例7】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 [ ]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分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0℃,还要继续吸收热量。
《升华和凝华》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优秀课件
16.(科学思维素养)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 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形成的合理解释是_____干__冰__升华 _吸__收__大__量__的__热__,__使__得__周__围__环__境__温__度__降__低__,__空__气__中__的__水__蒸__气__遇__冷__凝__华__形___ _成__霜__附__着__在__铝__罐__外__侧__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会__放__热__(填“会吸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
8.露珠的形成属于___液__化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凝__华___(以上两 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的______(内填“内” 或“外”)侧,此过程会________(填放“吸出收”或“放出”)热量.
9.如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易错提示:“雾”是水蒸气遇冷降温较少时液化形成的,属于液态; “雾凇”是水蒸气遇强冷降温较多时凝华形成的,属于固态.灯丝变细、 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再凝华;刚开灯时温度升高灯丝烧断(没变细变黑)是 熔化现象.
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
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对其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并且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出现白霜.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冰的熔点是0 ℃
B.水凝固成冰时要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的热
C.易拉罐里的冰变成了白霜
D.易拉罐周围水蒸气遇强冷凝华形成白霜
第4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简单复习
云 雨 雾 露 冰雹 雪 霜
汽化 液化 熔化 凝固 升华
凝华
知识点回顾: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240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 220
体,是熔化过程 ________过程(填熔化 过程或凝固过程)该晶体的熔点 200 是 210℃,熔化时间是 3 分钟.
7.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区别: 测量范围不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精 确 度 不 同:体温计能精确到0.1℃; (即 分度值) 实验室温度计只能精确到1℃; 结 构 不 同:体温计有一个“缩口”,从“缩口” 升上去的水银当温度降低时不易退回到玻璃泡中; 使用 方法 不同:体温计测定温度后可以脱离被测物 体进行读数,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水银甩回去。
3.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1)从定义判断(看有没有熔点) (2)从图像判断 晶体和非晶体 熔化 凝固 曲线
温度/°C (固液共存) D 熔点 A 固态 B C
晶体
凝固过程 凝固点 液态 固态 时间
温度/°C
非晶体
熔化过程 凝固过程
时间
云中小水珠 液化而成。 或者 云中小冰晶 熔化成雨
180
温 度 ℃
甲
D B C
乙
时间/分
A 1
2
3 4
5
6
7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2.下列图象可能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D
48 A B C
温度 /℃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2.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3.摄氏温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这种分度方法还可扩展到100℃以上和0℃以下,4.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它以-273℃(精确值为-273.15℃)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交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T=273+t二温度计的使用1.实验室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温度计前:①观察它的量程。
如果估计被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快速准确读出所测温度。
2)正确使用温度计侧液体温度的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侧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侧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体温计的正确用法:(1)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2)体温计的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略有弯曲的细管,测体温时,水银能通过细管升到直管中,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中的水银退不回来,从弯曲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42℃二、温度计的使用(4)体温计在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将直管中的水银甩到玻璃泡内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汽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教学要求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解读:关于“区别三种物态”,要和求能列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属于“理解”层次;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层次。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读: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这是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
关于“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
该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意识,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该标准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解读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工作原理不作考试要求。
关于“会测量温度”,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解读关于“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标准》强调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还要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首先学生应该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并能尝试用其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能力。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解读:.关于“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
《升华和凝华》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1.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属于 __升__华__,玻璃外壳发黑属于__凝__华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堂练习
2、下列对美景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 )
A.初春,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树上挂着洁白的雾凇 D.隆冬,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热水(热水温度高,干冰升华更快;热水蒸发快, 液面附近水蒸气较多)
一、升华
生活中还有那些升华现象?
低于0℃环境中
冻干技术
樟脑球变小至消失结冰的衣服变干 (水Fra bibliotek先凝固再升华)
二、凝华
深秋、寒冬,北方常见的凝华现象(水蒸气 → 冰)
霜
窗户内侧出现冰花
雾凇
二、凝华
冰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冰 箱冷冻室的上部,往往也会出 现厚厚的一层冰霜,你能解释 这种现象吗?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4 升华和凝华
-.
新课引入
现象:将碘固体放入热水中,固体消失,出现紫色碘蒸气; 再将碘蒸气放入冷水中,气体消失,出现碘固体。
分析:要说明碘不是先液化再汽化,你还需要知道什么? 碘是晶体,熔点(凝固点)为113℃。
结论: • 加热碘固体(低于熔点),碘固体吸热,直接变成碘蒸气; • 冷却碘蒸气,碘蒸气放热,直接变成碘固体。
新课引入
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熔化
汽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液化
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新课引入
升华,_吸__热
固态
熔化,_吸__热 凝固,_放__热
液态
汽化,_吸__热 液化,_放__热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复习课件 (沪粤版)
汽 化 方 异 式 同 点
温度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任何温度下进行 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
在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剧烈的汽化现象
时间
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知识点回顾:
1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 和 压缩体积 。 液化过程需要吸热;
4、体温计测得某人体温是37.8℃,如不经用力甩,仅用酒精 消毒后,再给正常人和39℃高烧病人测体温,则两次示数分别 是:( D ) A.39℃ 37℃ B.37.8℃ 37.8℃ C.39℃ 37.8℃ D.37.8℃ 39℃
知识点回顾: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
晶体的熔化
非晶体的熔化
晶体的凝固
非晶体的凝固
知识点回顾:
温度
D
20.认识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
A
B
C
时间
AB段表示物体是 纯固 态的,此过程在 吸 热,温度 不断上升
;
BC段表示是此时 固液共存 ,此过程物体 吸 热,但温度 不变 ; CD段表示物体是 纯液 态的,此过程在 吸 热,温度 不断上升 。
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 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 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 ( A )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基本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区别。
2.掌握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现象。
3.学会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物质的基本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及区别。
2.结合实验现象,讲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3.分析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理解吸热和放热的概念。
4.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兴趣,以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讨论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关注和爱护环境。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满冰块的透明容器,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是什么状态的物质?当冰融化成水时,它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冰融化的过程,并引导他们思考物质形态变化的原因。接下来,我会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夏天吃冰淇淋时的感受,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认识到物质形态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需要放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吸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2.如图,将一个金属盖开口向上,放在表面平整的泡沫塑料块上,金属盖与泡沫塑料之间放少许水,再向金属盖内注入深约2毫米的少量乙醚,并用扇子对着乙醚扇,结果发现金属盖下的水会变成冰。
用手把金属盖往上提起来,泡沫塑料块不掉下来。
下面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扇子对着乙醚扇,加快了乙醚的蒸发速度B.此实验说明了蒸发具有致冷作用C.乙醚可能是一种沸点比较低的液体D.实验中涉及的两种物态变化都是吸热过程3.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其中正确的是()A.床头台灯的高度约为30dmB.淋浴时热水的温度约为80℃C.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为50m/sD.教室讲台前黑板的面积约为4.5 m24.根据下表中所列的物质的熔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液态钢的凝固点为1300℃D.在-256℃的氢是液态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视线,是车外空气液化形成的B.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提高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凝固C.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成液态的D.用久了的灯管两端变黑,是汽化造成的6.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 C D7.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为北京冬奥营造完美雪道。
如图,造雪机将压缩空气与5℃以下的冷水混合后喷出,水雾在空气中凝结成雪花,“人造雪”具有更耐高温的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人造雪”形成时需要放热C.“人造雪”的熔点低于自然雪D.造雪时空气温度须高于5℃8.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A.湖水结冰B.叶尖上形成露珠C.冰雪消融D.草叶上形成白霜9.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A.10℃B.20℃C.28℃D.40℃10.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根据你的观察,冰棒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白气”的形成是现象,产生的“白气”最后(后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到空气中看不见了。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好呀,今天咱们聊聊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真的是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咱们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
水,这个小家伙可神奇了,平常它是液体,倒在杯子里晃一晃,像是在跟你打招呼。
可是,要是把它放进冰箱里,几小时后就变成了冰块,哎呀,瞬间就成了固体,真是太神奇了!这就叫做物质的状态变化,乍一看好像是魔法,其实背后有一套科学原理在支撑。
说到状态变化,咱们得聊聊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形状固定,摸起来有分量,真是让人心安。
液体嘛,就像咱们的水,随便倒一倒,它的形状就跟着容器变。
至于气体,嘿,那可就自由得多了,随风飘荡,感觉它们根本不在乎形状,真是潇洒自如。
想象一下,如果咱们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慢慢融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哎呀,这整个过程就像是它在跳舞,真的让人忍不住想给它鼓掌。
再说说这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真的是有趣极了。
比如说,水的沸腾,当水被加热到一百度时,它就开始冒泡,变成水蒸气,整个人都仿佛被这热气给包围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置身于蒸汽浴室,真想大喊“爽啊!”水蒸气一旦冷却下来,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像小珠子一样,轻轻地落在窗户上,真是让人觉得世界美好无比。
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能说明这些变化。
想想咱们吃的冰淇淋吧,夏天一口下去,哇,太美味了。
可是,要是不小心放在阳光下,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液体,满手都是,真是心痛。
但这也教会我们珍惜眼前的快乐,别等到美好消失才想起来。
物质变化就像生活,时刻在变,有些瞬间你得好好把握。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化学变化,跟物质的形态变化不同,它更复杂。
有些反应发生后,东西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比如铁生锈,那可是让人心痛的事情,刚买的铁制品,转眼间就被腐蚀,哎呀,真是个大损失。
还有面粉变成面包,那可是个美味的变化,谁不爱香喷喷的面包呢?这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有时候你得经历一些变化,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
第24讲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沪粤版)
第24讲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总结课程要求本章重难点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本章重点:温度概念的建立、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
本章难点:作“温度—时间”图像。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知识点01 温度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2.使用方法:(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即学即练1】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计内有一处细管,温度计没有细管B.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o C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答案】B【解析】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一处细弯管,叫缩口,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
所以使用前要用力甩动几下,使管内的汞回到35o C以下,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温度计没有细弯管,在温度升高时测温物质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在温度降低时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读数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使用前不用甩,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02 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知识解析】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霜:夜间气温降到零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叶上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就是霜
有效、合理 利用水资源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提高水的使用效率、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 汽染和过量使用,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二节
吸热
汽
汽化
化
和相
液反
化
液化 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
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放热及应用
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 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四节
吸热
升华
升
华相
和反
凝
华
凝华
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举例
冰冻的衣服变干 樟脑球变小
干冰未熔化却变少了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举例
雪的形成 玻璃上的冰花
雾凇
水 循 环 与 水 资 源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五节
自然界中 的水循环
云:蒸发到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成的水小滴或小冰晶形成云
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三节
熔 化 和 凝 固
吸热 熔化
相 反
凝固
放热
晶体件 熔化吸热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6)
名师导学
举一反三
1.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
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 使其变为
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C
A. 汽化
B. 凝固
C. 熔化
D. 液化
名师导学
2. 如图4-3-1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 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 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__先__凝_固__后__熔__化___的物态变化.
注意:就“熔化”这一概念而言,要把握住物体是从固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固态为初始状态,而液态则为末状态.
名师导学
例题精讲 【例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 湿衣服晾干 B. 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 C. 树叶上的露珠 D. 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
名师导学
解析 要分清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弄清物质的初始 状态和末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A选 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B选项是糖“溶 化”在水中;C选项中的露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只有D选 项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 答案 D
第四章 பைடு நூலகம்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名师导学
新知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例如冰化成水、
铁块熔化成铁水等都是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例如水结成冰、铁水 凝固成钢件等都是凝固,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凝固过程 要放出热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 是__________ ℃.
名师导学
解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2.5 min内,该物质 还没有开始凝固,仍然处于液态,因此在第2 min时该物 质还是液体. 在3~4.5 min内,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处 于凝固过程,此时温度(48 ℃)为该物质的凝固点. 由凝 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答案 (1)液 (2)晶体 (3)48
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
5、体温计测得某人体温是37.8℃,如不经用力甩,仅用酒精
消毒后,再给正常人和39℃高烧病人测体温,则两次示数分别
是:( D )
A.39℃ 37℃
B.37.8℃ 37.8℃
C.39℃ 37.8℃
D.37.8℃ 39℃
知识点回顾: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 10.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 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8、如图,试管内有某种液体,若对烧杯持续加热,发现试管液 体沸腾了,则试管内的液体可能是:酒__精__.
物质 沸点(℃)
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记住了什么?
9、如图,某合金的凝固图象中可看出:( C )
A.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00℃; B.BC段表示合金温度不变,并吸收热量; C.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50℃,凝固过程的时间是6min;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江西九江同文中学易恒梅2014.2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温度、温标及温度计、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前回顾:复习热身,将下面的空格填写完整
一、从全球变暖谈起——温度、温标及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最小分度值.
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质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5.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课中学习:
1.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
分析: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温度计上沾有20℃的酒精,酒精易蒸发,且蒸发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低于20℃;当酒精蒸发完之后,由于周围空气温度为20℃,与温度计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热传递,最后温度计的示数又回复房间内的室温.
简解:D.先下降后又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当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当两物体温度相同后,热传递停止.
2.“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一定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
分析: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看法.
第一,100℃不一定是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液体的沸点是会改变的,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第二,即使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水也不一定能沸腾.这是因为完成液体沸腾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有: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不能说,水到了100℃,就一定会沸腾.
简解:这种说法不正确,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不一定会沸腾起来.
点评: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继续吸热.
3.在如图4-1-1所示的装置中:
(1)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
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 _
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 _ 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___ 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 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是:__ .
分析: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人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看见的“白气”是悬在空中的小水珠.
当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环境时,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气态的水蒸气会变成液态的小水珠.
在液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过程,所以玻璃的温度将升高.
简解:(1)液化小水珠(2)水升高(3)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点评:气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环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能看见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分析:水的沸点随水的表面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高山上的气压比山下要低,所以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也有可能沸腾,A是正确的.
狗常把舌头伸出口,是借助唾液的蒸发吸热,散发身体的热量,B 是正确的.
汽化现象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樟脑丸原本是固态,越来越小后是变成了气态,发生的不是汽化现象而是发生了升华现象,C是错误的.
冰冻的湿衣服上的冰是固态,变干后是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D是正确的.
简解:C
点评:水的沸点随水的表面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有制冷作用.
5.小明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
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
准大气压强;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请写出
两种可行的办法:①;
②.
分析:液体沸腾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该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以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子减少热量损失,或提高水的初温都可以.
简解:98低(小)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等)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的特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课后反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酒精易蒸发,吸收身体的热量,(2) 通风处空气流速快,加快蒸发.
2.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
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4-1-3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汽化____ (液化/汽化)现象,并_吸收____ (吸收/放出)热量.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这是通过_热传递______(做功/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食物的内能. 3.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
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先液化,后汽化.4. 如图4-1-4,小红利用烧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了一个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_原理来工作的;使用中发现,微小的温度变化液柱升、降不明显.对此,
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办法.换成大一些的烧瓶(或换成更些的玻璃管).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 牙科医生使用口腔镜对病人检查前,常把镜子放在火上烤一会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口中B.防止水蒸气液化看不清口腔内的情况( B )
C.减轻对病人的凉刺激D.防止口水在其表面凝固
6.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7. 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到凉快,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C )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在人体表面吸热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20分,第9题18分,共38分)
8.【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4-1-5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
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
蒸发快慢可能还与物质种类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4-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温度和
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
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4-1-7a、b所示。
则图中 b 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 a 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左表所示:(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98____℃.(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不在标准大气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