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协同_理论综述与中国实践_李伟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协同:理论综述与中国实践

笪李伟杰1,宋

焱2

(1.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北京100029;2.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摘要]企业战略协同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竞争的核心理念。如何理性选择战略协同路径,合理把握战略协同节奏,全面防范战略协同风险,已成为关乎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协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企业战略协同实践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趋势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企业战略协同;企业集团;并购重组;战略联盟[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08-06

收稿日期:2013-04-19

网络出版网址:/kcms/detail/13.1356.F.20130807.1053.201308.8_01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3-8-710:53

作者简介:李伟杰(1980-),男,山东海阳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供职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主要研究领域:金融计量、宏观投资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支付清算体制;宋焱(1979-),女,江西宜春人,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主要研究领域:产融结合、并购重组、保险监管。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学界提出“企业战略协同”

(Strategic Synergy )概念,渐成为国内外企业竞争的核心理念。按照协同学原理①,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以及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之间,均存在“1+1>2”的协同效应,战略协同正是实现这一效应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观点,近几十年来,战略协同引发了企业竞争形态的深刻变革,从“非合作博弈”的对立式竞争转向“合作博弈”的协同式竞争。

如何理性选择战略协同路径,合理把握战略协同节奏,全面防范战略协同风险,成为关乎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问题。针对企业战略协同的理论界定、实现模式、影响因素、定量评估等领域,国内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本文在梳理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协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企业战略协同实践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趋势和影响因素。

二、相关研究综述

企业战略协同概念由H.Igor Ansoff (1965)提出,他认为企业战略由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竞争优势4类要素构成,协同效应是企业群的整体经营表现优于各独立组成部分的简单加总,基于对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企业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和规模效应。描述协同效应的变量包括:增加的销售收入、降低的运营成本、压缩的投资需求等。

(一)理论发展

基于Ansoff 的定义,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进一步阐释。从范围经济学角度,J.Pnazar 和R.Willing (1979)认为,企业不同业务领域的联合将产生协同效应,发掘未被充分利用的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联合后创造的效益高于局限于某一业务领域的收益。Hofer 和Schende (1985)认为,协同是各独立组成部分汇总后产生的“共同效应”

(Joint Effect )。Rosabeth Moss Kanter

(1983)认为,协同是多元化企业价值创造的唯一途径,企业内部各单元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是实现协同的必要条件,创造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相关性和整体性的企业氛围,并适时调整业务定位和组织架构将有助于增进协同。Michael E.Porter (1985)认为企业价值链是其历史沿革、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及经济利益的综合体现,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协同作用,各环节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收益。

Hiroyuki Itami (1987,1990)认为协同来自于企

业某一领域的隐形资产在内部其他领域同时点、无成本地运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效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协同理念对企业

的深层次影响开始显现,表现为企业管理模式变革和竞争形态转变,协同模式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类。内部协同通过组织协作和多元化经营,提高内部资源匹配效率,实现整体效应最大

2013年8月第35卷第8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

Aug.2013Vol.35No.8

DOI:10.13253/ki.ddjjgl.2013.08.002

化。外部协同通过并购扩张和战略联盟,提高企业资源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实现互惠共赢。顺应这一趋势,企业战略协同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对协同的实现模式、影响因素和定量评估等问题的研究。

从组织协作角度,Song etal(1993)分析高科技企业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阶段的内部协作,认为跨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够形成协同效应。Michael Harmer和Jame Champy(1997)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认为传统组织分工理论不适用后工业时代,实现企业内部组织协同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由职能型组织架构转变为过程型组织架构。Robert S.Kaplan(2006)分析企业组织协同认为,消除组织内部的战略执行障碍,能够产生跨部门的整体战略协同效应。

Marcus Alexander(2007)认为,业务单元协作体现为“母合优势”(Parenting Advantage)下的协同效应,成功实现协同的企业母公司具有独特的核心业务、价值理念和母合性。高晶(2008,2011)从系统耦合角度分析企业集团协同机制认为,企业集团战略协同包含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内部协同表现为增强子系统匹配性,以实现效应最优和整体柔性;外部协同表现为企业集团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与适应性,基于整体柔性的战略协同能够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从战略联盟角度,R.Culpan(1993)认为,战略协同可通过3种合作方式实现:先合作后竞争,合作与竞争并行、对内合作与对外竞争,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调整是合作的必要条件。Andrew Campbell和K.S.Luchs(1998)认为,协同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协作或外部联合,实现协同效应,表现为交叉销售、产品联接、资源与技术共享、以及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和整合效率提高,实现形式包括资源与技术共享、纵向一体化、谈判力量整合、共同业务拓展和战略同盟等。Michael M.Yoshino和U.Srinivasa Rangan(2007)认为,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影响因素包括议事规则、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和管理者角色。

从并购重组角度,J.Fred Weston(1990)分析企业并购的战略协同效应认为,并购战略能够带来效率改进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Mark L.Sirower (1997)提出,企业并购战略协同效应可通过并购决策公式计算,即“净现值=并购后业绩-并购溢价”,净现值为正,则存在协同效应。

从内部因素角度,G.Hamel和C.K.Prahalad (1995)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无法被对手效仿及替代的资源与技能,核心竞争力获得取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且整体协调的企业行为;获得支持内部共享的资源与技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者应该以此为主要战略目标,识别和培育对企业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与技能,并寻求途径在不同的终端产品上运用之。

从外部因素角度,Tan(2003,2005)分析不同威胁性环境下企业的战略适应性认为,企业战略与制度环境和超制度环境之间存在协同演进关系,不同类型(防守型、进攻型、反应型)企业战略的协同演进,取决于企业战略的长期导向、前瞻性和风险偏好。国内学者李灵(2003)认为,协同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整合企业资源、协调企业内部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而产生协同效应。陈光(2005)建立了协同管理的概念模型。陆园园、薛镭(2010)分析企业战略协同与外部环境的多重交叉作用,并验证了战略进攻性对环境作用的关系。

从风险因素角度,Teng(1999)进行案例分析认为,企业战略协同存在高失败率和不稳定性,原因在于战略目标不明确、合作方缺乏信任、缺乏可操作性、前期承诺无法履行、内部人员难以磨合、缺乏监控与评估。Khanna,Gulati和Nohria(2000)认为,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信息充分共享、联盟动态更新、执行长期战略、审慎选择合作关系等。Williamson (200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提出,降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Joel Bleeke和David Ernst(2003)对企业战略协同失败率的国别统计结果显示,各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失败率介于30%~50%之间,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

从动态协同角度,Linchtenstein和Mc Kelvey (2002)认为,企业战略协同演进可分发生在不同方向(水平、垂直)和不同层面(宏观、微观)。水平方向是指同级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垂直方向是指企业与更高层面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宏观层面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影响,微观层面是指企业内部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契约风险角度,郭焱等(2004)认为,企业可以运用博弈论原理评估战略合作者的真实能力,以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盼旭明(2006)认为,缺乏信任是企业战略协同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