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024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2024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三、教学准备:1. 教材:2024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2. 多媒体设备;3. 课件和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约10分钟)1.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Step 2 探究(约15分钟)1. 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陈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鼓励学生互动讨论,了解各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 教师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阐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Step 3 学习(约25分钟)1. 教师布置任务,供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
2.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同时边读边思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有哪些?3. 学生互相讨论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梳理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
Step 4 总结(约15分钟)1. 学生分享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对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书法、国画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践动手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展览、诗歌朗诵或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文,可以自由发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和展望。
小学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花荣木茂学科:传统文化班级:四年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借助不同的阅读方式,正确朗读、记忆课文内容。
2.通过使用工具书或其他研究方式,理解句子的含义。
3.指导学生以古人的方式定义和区分植物。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述哪些植物拥有“华”“荣”等特点。
5.在熟练成诵的基础上,通过“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含义。
6.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人对大自然的感情。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及通过多样的研究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1.通过出示图片,引入新课《花荣木茂》。
2.借助拼音,让学生自己朗读名言,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名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诵读成果,教师做相应点拨。
5.通过“诗文今译”等方法,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文意思。
6.观看视频,使用名言。
7.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8.全班朗读诗句,总结全文内容。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样的研究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正确朗读、记忆课文《鸟飞鱼跃》,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同时,通过多样的研究活动,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生物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记忆课文,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感受自然界中生物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任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出示相关图片。
2.学生自读、默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正确朗读、记忆课文内容。
3.通过多样的研究活动,指导学生以古人的方式定义和区分不同的动物,感受它们的神韵魅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论生活中哪些动物常常被用来比喻人或事。
5.在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诗文点评”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整理好
四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整理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文化现象,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2. 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4.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5.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3. 教学场所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3. 讲解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4. 讲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5.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古籍书社版)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古籍书社版)教案概述这份教案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全册的传统文化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 掌握几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
-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 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 分享并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 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与节日相关的艺术品。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音乐- 听取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了解其特点和美妙之处。
- 研究一首中国传统民歌或乐曲,进行简单的演唱或演奏。
- 了解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方法。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绘画- 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 进行简单的国画实践活动,研究基本的绘画技巧。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建筑-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意义。
- 制作简单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型。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示范- 小组合作研究- 观察与讨论- 实践与创作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 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绘画和建筑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 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参考资料- 《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材》(古籍书社版)- 网络资源- 教师自备材料以上是《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一、唐诗1、南园十三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5、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3.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传统节日》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
清明节: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端午节: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中秋节: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传统节日。
2. 第二课:《传统美食》饺子:春节的传统食物,寓意团圆和幸福。
年糕:春节期间食用的传统食品,寓意年年高升。
粽子: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用竹叶包裹糯米和红枣等材料。
月饼:中秋节的特色食品,象征团圆和幸福。
3. 第三课:《传统艺术》书法: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用毛笔和墨水书写文字。
剪纸:用剪刀剪出各种图案和形状的艺术形式。
京剧:中国的国粹,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的综合性艺术。
中国画:以墨和水为主要材料,用毛笔作画的艺术形式。
4. 第四课:《传统礼仪》尊老爱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尊重老人和关爱孩子。
礼貌用语:使用礼貌的语言和态度,如“您好”、“谢谢”、“对不起”。
访友礼仪:拜访朋友时的礼仪规范,如敲门、问候、送礼物等。
餐桌礼仪:用餐时的礼仪规范,如使用筷子、不浪费食物等。
5. 第五课:《传统故事》《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为了救人类而奔月的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的骨灰而哭倒长城的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争故事。
《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分离的故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2. 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 第8课奋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教案第8课奋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应该了解奋斗的重要性,并能够引用相关成语和故事来表达这一观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奋斗的动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奋斗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相关成语和故事。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奋斗的内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PPT、成语卡片、故事文本。
2. 学具准备:学生练册、笔、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通过投影仪展示奋斗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新课讲解(15分钟)- 通过教学PPT讲解奋斗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与奋斗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卧薪尝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3. 拓展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或故事进行加工表演。
- 学生展示成果,其他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4. 小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强调奋斗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奋斗,不达目的地不止步。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册上与奋斗相关的练。
2. 思考并写下对奋斗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研究和生活中的奋斗目标。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性。
拓展活动中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和故事,并能够进行创意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4. 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5.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传统节日、习俗、艺术形式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传承方式。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实践活动,如书法、绘画等。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第三课时: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4. 第四课时: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5. 第五课时: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作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 视频资料:寻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传统艺术表演、历史纪录片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5. 实践活动材料:如书法用品、绘画材料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节日、习俗、艺术形式等。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节日、民俗、传统艺术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采访、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传统节日1. 课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2. 知识点:节日的来历、习俗、食物、活动等第二单元:民间艺术1. 课文:《剪纸》、《泥塑》、《京剧》2. 知识点:民间艺术的定义、分类、特点、代表作品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课文内容。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 比较法: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相似和差异,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阶段测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测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结合课文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测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相关课文。
2. 辅助材料:相关节日的图片、视频、剪纸、泥塑等实物或模型。
3. 网络资源:关于传统文化的网站、博客、论坛等。
4. 参考书籍:关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第二单元:民间艺术(2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播放节日歌曲或展示节日图片,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四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 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一、教学目标:1.了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二、重点难点:明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韩信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品德高尚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小明成绩优秀却瞧不起别人,班干部竞选落选了,他很苦恼。
2.说一说,小明落选的原因是什么?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赢得同学们的信任?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对人真诚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范读课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赵奢不畏强权。
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知道怎样注重修养自己大度的品性。
四年级(齐鲁书社版)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齐鲁书社版)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成语、典故、名言、古诗词等。
3. 传统艺术:书法、国画、剪纸、京剧、民间故事等。
4. 传统习俗:拜年、祭祖、赏花灯、包粽子、做月饼等。
5. 传统美德:孝道、礼仪、诚信、友善、勤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阐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习俗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课时20分钟2. 教学进度:每周一课时,共15课时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讲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有趣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四年级传统文化 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2019.91、学便是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艮及其《乐学歌》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晓事明理。
读读《杏坛乐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广闻博识、余力学文。
学生谈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私塾,说一下你有没有在雪中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时候。
五、学以致用。
交流:你是怎样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的?2、读书之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翁森及其《四时读书乐·秋》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晓事明理。
读读《颜回乐学》,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广闻博识、余力学文。
学生谈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二十四节气。
画一画《四时读书乐·冬》中的场景吧。
五、学以致用。
交流:你喜欢在哪个季节读书?为什么?3、处贫乐学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颜回及《论语·述而》跟《论语·雍也》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片段。
教学重难点: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晓事明理。
读读《范仲淹处贫乐学》,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广闻博识、余力学文。
学生谈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粥的由来及功效、礼俗等。
说一说读书的好处有哪些?五、学以致用。
查阅怀素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吧。
4、好之乐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程颢及《论语·雍也》跟《春日偶成》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片段。
教学重难点:怎样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晓事明理。
读读《吟风弄月》,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小学四年级中华卓越传统文化教案小学四年级山东友谊出版社
小学四年级中华卓越传统文化教案小学四年级山东友谊出版社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的学生了解和研究中华卓越传统文化,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案内容1. 第一课:中国的四大发明第一课:中国的四大发明- 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 教学活动:介绍四大发明的背景和重要性,展示相关实物,并进行互动讨论。
-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认识四大发明,并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
2. 第二课:中国传统节日第二课:中国传统节日- 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 教学活动:介绍各个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相关的传统俗,展示节日食物和民俗活动,并进行互动体验。
-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认识主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并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3. 第三课:中国传统艺术第三课:中国传统艺术- 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中国画、剪纸等)。
- 教学活动:介绍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起源和发展历史,展示相关艺术品,并进行互动演示。
-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了解其独特魅力。
4. 第四课:中国的传统建筑第四课:中国的传统建筑- 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如故宫、长城等)。
- 教学活动:介绍各种传统建筑的特点、历史和文化意义,展示相关图片和模型,并进行互动讨论。
- 研究成果:学生能够认识主要的中国传统建筑,并理解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生动有趣。
- 注重互动,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研究积极性。
-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如品尝传统节日食物、亲手制作手工艺品等。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小短文,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四年级(齐鲁书社版)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齐鲁书社版)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传统节日1. 春节2. 清明节3. 端午节4. 中秋节第二单元:传统习俗1. 拜年2. 贴春联3. 吃年夜饭4. 扫尘第三单元:传统艺术1. 剪纸2. 年画3. 陶艺4. 京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4. 采用调查法,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兴趣和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传统文化》(齐鲁书社版)2. 辅助材料:相关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3. 实物材料:剪纸、年画、陶艺等传统艺术材料4. 网络资源:相关传统文化的网站、论坛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2. 第二单元:传统习俗(2课时)3. 第三单元:传统艺术(2课时)4. 实践环节:调查身边的传统文化(1课时)5. 总结与评价(1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三篇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李白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课文】古人宴集为欢,喝酒,喝的是美酒;赏景,赏的是美景;他们也咏而歌,吟咏诗文,唱唱歌(可不像我们一路上唱的是什么《一只小雨伞》,没诗可吟,回来的路上一起大声背诵《将进酒》。
)他们的宴集让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纵兴释怀的欢乐,不禁让人心生羡慕之情。
今天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一次“夜宴”。
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他们的“夜宴”诗情。
二、共同协作,完成课文解读【疏通字词】投影文段,疏通字词,涉及典故简单讲解。
“以诗为文”语言凝练富有美感的特点;用典自然不加雕饰,灵活运用不凝滞。
【归纳总结】赏美景、序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自主赏析指导】前段时间我们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们共同归纳出三个赏析诗文的角度,一是作者;二是诗文反映的文化特征;三是诗文中的情感基调。
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情感基调作为赏析的方向。
三、对比探究通过课文的解读,我们看到李白和他的弟弟们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所以这是一场纯属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齐读文章,感受直观的诗文情意。
)【提问】同学们在完成课文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什么性质的。
(积极还是消沉的?)【合作探究】请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提示】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等方面入手【交流成果】小组之间交流成果,与老师交流体会四、总结全文,阅读与写作1、阅读分发的材料,石崇的《金谷诗序》,有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谷诗序》的影响,你能从中找出一些佐证吗?2、自己走过的十八年,以《春》为蓝本,摹写一次印象深刻的集会。
四年级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四年级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2 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1.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2.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途经的重要城市。
2.2 学生通过地图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2.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途经的主要城市。
第三章: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和商品3.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和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
3.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货物和商品。
3.3 学生能够列举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和商品。
第四章: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4.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如佛教、音乐、绘画等。
4.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4.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5.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如经济带、文化交流等。
5.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5.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第六章:丝绸之路的历史人物6.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张骞、班超、玄奘等。
6.2 学生通过图片和故事了解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6.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第七章:丝绸之路的故事与传说7.1 教师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经典故事与传说,如《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
7.2 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内涵和风情。
7.3 学生能够复述至少一个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或传说。
第八章:丝绸之路的艺术与建筑8.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与建筑特点,如佛教艺术、壁画、土塔等。
8.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的艺术与建筑风格。
8.3 学生能够描述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与建筑特点。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1. 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 元宵节:讲解元宵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3.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4. 端午节: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5.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诗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具体的民间故事和诗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生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2. 参考书籍: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和资料。
3. 多媒体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4.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站和在线资料。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2课时)2.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艺术(2课时)3.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民俗(2课时)4.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建筑(2课时)5.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思想(2课时)6. 第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学(2课时)7. 第七单元:中国传统历史(2课时)8. 第八单元:中国传统科学(2课时)9. 第九单元:中国传统哲学(2课时)10. 第十单元:传统文化实践活动(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目录表
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专用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便是乐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乐学歌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乐学歌》。
作者是明代王艮。
知道《乐学歌》作何解释吗?二、范读、带读《乐学歌》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学习中有很多快乐,你都喜欢学什么?1、师读第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晓事明理学生读《杏坛乐学》四、课后拓展:你是怎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的的?2、读书之乐教学目的:1、读《四时读书乐.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诗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你们喜欢在哪里读书?今天我们要学习《读书之乐》二、范读、带读《四时读书乐.秋》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结合提示你认为在秋天里学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颜回乐学》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谁来读?3.晓事明理五、自学《四时读书乐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拿起你的画笔,画一画诗中的场景吧。
3、处贫乐学教学目标:1、读通《论语.雍也》、《论语.述而》2、借助提示理解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你是怎么面对的?二、出示课本第7页句子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故事链接:第8页《范仲淹处贫乐学》《粥》五、课外延伸:课下找大书法家怀素的故事4、好之乐之一、教学目标:1、读通《论语.雍也》节选《春日偶成》2、借助提示理解意思,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二、导入平时你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的?二、出示课本第10页句子经典诵读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在兴趣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4、故事链接:第11、12页《吟风弄月》《千家诗》五、课外延伸:课下学习《四时读书乐.夏》看看诗中描写的读书环境是什么样子的?5、羞恶之心教学目的:1、读《孟子.告子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句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谈话导入出示含羞草。
人们为什么叫它含羞草?生活中,什么情况会让你产生羞恶之心?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
二、范读、带读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自己练读。
三、释读1、结合提示,学生一起说文意。
2、小结:同情心是仁,羞耻心是义,恭敬心是礼,是非心是智。
这四个方面是人本来就有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扩充自身的本性之善。
三、朗读一《韩贞让人明羞耻》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四、自学《荀子荣辱》节选15页学以致用1、说说什么是“荣”,什么是“辱”2、我们身边你觉得哪些事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6、行己有耻教学目的:1、读《论语.子路》《孟子.尽心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句意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谈话导入在学习、生活中你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行己有耻》知道什么意思吗?二、范读、带读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学生一起说文意。
2、小结:立身处世有羞耻之心,是做人的底线。
一个人如果连着耻心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啊!四、朗读一17-18页《项羽耻过江东》《楚河汉界》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夏日绝句》李清照为什么对项羽大加赞赏?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7、知耻后勇教学目标:1、读《中庸》节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身边有知耻后勇的例子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二、范读、带读出示:19页经典诵读句子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四、故事链接:第20页《卧薪尝胆》五、拓展活动:读一读余力学文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8、礼义廉耻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你认为礼义廉耻有什么重要性?二、出示经典诵读《管子.牧民》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2、师小结四、朗读23-24页《齐国》《原宪清约自守》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礼记杂记》1、找找文中五耻指什么?2、学以致用一个人有羞耻之心,是因为他向往美好。
回想一下,你曾经因为什么而感到过耻辱吗?你怎么做来使自己走出这种羞耻感?9、人皆有过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有感情朗读。
2、借助提示,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犯得错误的?二、出示课本第25页句子经典诵读1、借助提示读通顺标记出生字、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犯错后不能隐瞒错误。
隐瞒错误,就是犯了更大的错误。
小错不改,就会积小过成大恶四、故事链接:第26页《宋昭公悔过》《古代的镜鉴》五、课外延伸自家过失,不消遮掩。
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
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明)吕近溪《小儿语》你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能大胆说出来了?10、过勿惮改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你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敢承认错误吗?二、出示经典诵读28页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师小结有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有错不改,就是错上加错。
2、勇于改错,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四、朗读28-29页《周处除三害》《日食和月食》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晓事明理五、自学《陆九渊集、与傅全美二》因为你的错误,你和好朋友闹矛盾了,很长时间你们都不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11、行不过贰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2.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平时生活中,你犯过同样的错误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二、出示经典诵读30页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指名读,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
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小结:恶人总觉得自己没错,所以有恃无恐,最终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常人仅仅知道自己有错误却不能改正,所以最终会一直犯错;贤人能改正错误,所以能不犯同样的错误;圣人则能减少错误,使得错误少之又少以至于无。
四、朗读31-32页《鲁迅刻早》《学规》晓事明理五、学以致用犯了错误不掩盖,勇于改错,善于总结,才会不断进步。
学习中,你有总结错误的好习惯吗?与同学分享一下吧。
12、闻过则喜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面对朋友提出的批评,你是怎么做的?知道《闻过则喜》什么意思吗?二、出示33页经典诵读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互相说说意思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非常高兴;大禹听到善言就给人施礼;大舜更加了不起,他乐于吸取别人的善言、善行来完善自己。
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与别人一起努力修身,共同成长。
三、晓事明理。
读34页文章学习中有很多快乐,你都有哪些收获?四、课后拓展:夫过而人告之,幸也。
过而不闻,不幸也。
告之而不受,受之而不悔,悔而不改,是自弃也。
—(元)吴海《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你出现了过错,周围的人给你指出来过吗?结果怎样?把你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吧。
13、见贤思齐1、熟读文章,结合提示译文,民百见贤思齐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什么是见贤思齐?你理解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见贤思齐的文章。
二、引导读通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3、同桌互读,指名读,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三、释读1、结合提示,自己一起说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