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麻雀》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麻雀》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麻雀》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麻雀》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体验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但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只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__讲了一件什么事?(__讲了“我”打猎回来,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想吃掉它,老麻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事)教师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三感悟全文,体验母爱1、师:我们快速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找、写)(1)从“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说明它很弱小)师:为了突出小麻雀的弱小要把“嫩黄、绒毛”读稍重些(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从“我顺着林阴路望———————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体会到可怜)师:为了突出它的没办法在读“呆呆的、无可奈何”时要拖长一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那么,这么可怜的小麻雀是怎么掉下来的呢?让学生抓住“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说明是风太大把小麻雀刮下来的。

(4)师:如果你此时面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你会怎样做?(找学生回答)教师评价: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的确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麻雀》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教案)

《麻雀》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教案)

《麻雀》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麻雀》,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保护身边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麻雀。

简要介绍麻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课文各段大意。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分析。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实践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 写一篇关于麻雀的小短文,可以是介绍麻雀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刻。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了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麻雀》这篇课文,该课文选自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小鸟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中关于麻雀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等方面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麻雀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课文内容解答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的理解。

教学重点:麻雀的基本特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麻雀的外貌特征)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麻雀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

3. 课堂讲解(1)麻雀的外貌特征(2)麻雀的生活习性(3)麻雀的繁殖行为(4)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例题讲解(1)麻雀属于哪一类动物?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麻雀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麻雀的繁殖行为包括哪些过程?5. 随堂练习(1)列举麻雀的基本特征。

(2)简述麻雀的生活习性。

(3)说出麻雀的繁殖行为。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麻雀的基本特征2. 麻雀的生活习性3. 麻雀的繁殖行为4.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八、作业设计1. 课后习题:(1)简述麻雀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麻雀的生活习性。

(3)阐述麻雀的繁殖行为。

2. 答案:(1)麻雀的基本特征:体型较小,羽毛灰褐色,尾巴较短,善于跳跃。

(2)麻雀的生活习性:群居,以谷物、种子、昆虫为食,善于在树上、电线上等处筑巢。

(3)麻雀的繁殖行为: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麻雀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使学生了解了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课文为《麻雀》。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学习《麻雀》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中所描述的麻雀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麻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麻雀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生字、生词,分析课文结构,解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手法,写一个句子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人或物的喜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生字、生词:梳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标注在黑板上。

3. 课文结构:列出课文的结构,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麻雀”为题,写一篇短文。

我心中的麻雀麻雀是一种可爱的小鸟,它们有着乌黑的羽毛、小巧的身材和灵活的动作。

我喜欢观察它们在枝头跳跃,欢快地歌唱。

麻雀虽然不起眼,但它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畏困难。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人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勇往直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今后需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麻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爱惜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宠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同学共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才智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是师生公正对话的过程。

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仆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留意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敏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习。

【设计特色】共性阅读,自主感悟。

【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宏大力气。

通过小组合作,凭借情境解决,使每位同学能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二、进展性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同学合作、交往的力气以及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批判阅读的力气。

【教学重点】依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气”所支配的精神,培育同学的语感,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创设一个利于同学学习、感悟的情境,感受老麻雀为了爱惜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宏大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导入课文时,老师贴图“大树、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等,设置悬念:“当凶狠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刚诞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消逝的情形吗?”同学心情很高涨,说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老师并没有确定或否定同学的答案,而是引导同学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心情化的“场”,利用同学的阅读期盼,使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去读书,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同学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部编版《16麻雀》市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16麻雀》市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正确读写“打猜、猛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母爱的巨大力量,初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4.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重点学习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把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4、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整体感知1.明确读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词语:打猎野物猛烈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分明出生绝望尖叫身躯掩护幼儿呆立博斗庞大怪物安然强大力量料到(1)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重点指导翘舌音:“煞”;平舌音:“嘶”(2)分析记忆字形“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通用8篇)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通用8篇)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学习、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故事中的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麻雀及描写猎狗的重点词句感悟老麻雀强烈的护子之爱,体会母(父)爱的力量。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作者对猎狗、老麻雀样子的描写,体会文中各角色的品质特点,真切感受爱的力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引出课文请小朋友们看到这句名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用幻灯片出示)请大家读读。

听过吗?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吗?也许里面的“俱全”一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吧?俱——都的意思;全——齐全的意思。

这句名言讲的是麻雀虽然个儿小,但它的心、肝、脾、肺、肾这五样内脏却样样齐全;比喻某样事物虽然小,但什么也不缺,该有的东西都具备。

明白了吗?请大家记住这句名言,有一天你会用上它的。

由这句名言,你感受到麻雀个儿怎样呀?认识麻雀吗?(交流)(相机出示麻雀图)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麻雀,留给人们印象不怎么特别的小麻雀,却有一个特别的故事,震撼过一位俄国大作家的心,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麻雀》。

【设计意图】将一些经典语言“植入”学生的大脑,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句在人们口头上广为流传、在许多著作中常被引用的经典名言。

在这节描写麻雀的语文课之初谈起这句名言,对名言的学习来讲,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对课文学习的铺垫——了解麻雀来讲,又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学生通过名言中的信息很快感知到麻雀个儿小的特性。

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带设计意图的6篇

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带设计意图的6篇

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带设计意图的6篇《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带设计意图的6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带设计意图的第1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4 —5 )自然段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重点理解“扎煞、拯救、搏斗、落”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1、着重理解第 4、 5 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1、课件2、音乐磁带《荫中鸟》四、教学教程:㈠复习导入,激发情感:1、通过初读课文,饱含情感,结合自己对老麻雀的认识,完成填空(任选一题):⑴ 的老麻雀⑵老麻雀,!(勇敢、令人尊敬;你真棒,我爱你……)2、师小结:同学们感情真丰富!真是出乎老师的想象!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观看老麻雀的英雄事迹的精彩片段呢?3、点击课件,学生看屏幕。

(画面内容: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

)㈡精读( 4 — 5 )段,体会情感:1、(师放音乐)带着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 — 5 )段,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①小组合作、交流: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②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3、探究质疑,师生互动:①“扎煞”是什么意思?(看课件的动画演示或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

)②“拯救”与“抢救”有什么不同?(通过造句释义、区分)③“……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能不能换成“飞”字?(引导学生从老麻雀树上飞下来的态度、心情等不同角度去比较,品味作者“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麻雀》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麻雀》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如“麻雀”、“树枝”、“天空”等;(3)通过诗中的描述,能够想象出麻雀在树枝上跳跃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感;(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麻雀》这首诗;2. 理解诗中的生词和短语;3. 想象和描述麻雀在树枝上跳跃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 运用诗中的词语进行想象和描述;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麻雀》这首诗的文本;2. 准备相关的生词和短语的解释;3. 准备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麻雀,引发学生对麻雀的兴趣;(2)向学生介绍《麻雀》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

2. 新课呈现:(1)向学生展示《麻雀》这首诗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2)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 讲解与解读:(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麻雀、树枝、天空等;(2)解读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义。

4. 练习与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让学生分组讨论,想象和描述麻雀在树枝上跳跃的情景;(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表达;(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学生对诗中意象的解读和描述,评估他们的审美能力;3. 通过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

教学目标:
1.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物习性。

2.学习欣赏诗歌和感受自然之美。

3.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发现事物的特点。

2.学习写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1.麻雀图片、视频等教具。

2.课堂留声机、音响和CD。

3.教学文具准备,如笔、书、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三分钟)
1.教师出示麻雀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鸟,它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麻雀的食物习性。

二、新授(课程主体)
1.播放一首麻雀的歌曲,让学生聆听。

2.放一段麻雀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麻雀生活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掌握本课12个生字;掌握“梧桐、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2-6):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7):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进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麻雀》教案

《麻雀》教案

£麻雀3教案《麻雀》教案篇1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班中发言比较积极的只要一少部分,发言一般的学生近一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少发言,甚至于几乎从不发言。

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粗心的学生较多。

作业整洁度也不太好。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读课文,想画面,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那样伟大的、无与伦比的爱,从而受到爱弱小者,同情弱小者,见义勇为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抓重点句子,想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趣提出问题:师生明确学习目标1、看画面(课件),回忆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题)3、整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7自然段,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第4自然段(扶)1、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猎狗走近小麻雀想干什么呢?此时谁来救它?请同学们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2、指名回答。

师引导: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3、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说明了什么?(老麻雀看到猎狗要吃小麻雀非常焦急,所以要很快下落)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适机指导朗读)4、(出示两个句子)这里有两个写老麻雀的句子,请你想一想,这两个句子都是描写什么的?比较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①它蓬越了全身的羽毛……②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师生归纳:这两个句子都是写老麻雀象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羽毛的样子,不同在一个是"蓬起"、一个是"扎煞起"。

《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麻雀》的教学设计《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麻雀》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老麻雀的神态、动作体会爱的伟大,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爱的力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三)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

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3篇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3篇反思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3篇反思《麻雀》教学设计1课前谈话略师:大家对麻雀都不会生疏吧,大家都看到过。

今日我们就来学学麻雀这篇课文。

由于昨天老师到得迟,没有和大家来见面,大家也都是今日早上刚拿到课文,读了没几次,老师想听一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

要求其他同学能仔细听有没有读错。

能不能读得更好?生开火车读课文,老师和时指正同学读错的地方。

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知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位同学分别回答。

(老师随即板书猎狗、小麻雀、老麻雀、我)师:这就是文章的4个主角。

你听了刚才的回答,觉得哪位同学说得最详细?生答师:透过这个故事,我们看是怎样把它写详细的?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这4个主角有什么特点?生答小麻雀很弱小、慌张、可怕等。

师:我暂且把这些词写上去。

(板书)接着来看老麻雀。

生答舍身忘己、奋不顾身、紧急、顽强等。

师:大致相同的我们用一个词写(板书)再看猎狗。

生答凶狠、惊异、张牙舞爪等。

师:每个人读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特点有没有道理,怎么样才能说明他们真具有这些特点呢?你们能想想方法吗?生答读书等方法可以解决。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读读书,找出有这些特点的句段,说说为什么能说明这些特点,假如在读书中,你又感觉到了不同的特点,也可以补充。

请同学们组成小组,分分工,找一找。

时间有限,开头。

生推举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师:下面我们进行推举,先从小麻雀说起。

生:弱小可以从"----从树上掉了下来----'(读课文)师:它为什么从树上掉了下来?生1、可能它太怕了。

生2、可能太小站不稳。

生3、可能风太猛。

师:书上有一句"风猛烈地-----'所以不需要可能。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小麻雀的可爱、可怕?生答。

师:怎么读出可爱、弱小、可怕?指名读,男女分读。

师让同学评价,一生答没有读出可爱的感觉。

师:我知道要读出这种感觉很难,但我信任你们能!你再读一读。

师:明显可爱多了,可怕了。

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评课5篇

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评课5篇

第4篇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评课【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设计特色】个性阅读,自主感悟。

【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通过小组合作,凭借情境解决,使每位学生能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二、发展性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批判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贴图“大树、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等,设置悬念:“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学生情绪很高涨,说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去读书,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3篇)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3篇)

《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3篇)教学要求1、帮助学生会写“梧、桐、绒、掩、嘶、哑、搏、庞、危、险”10个生字,会认“嗅、巢、拯、嘶、哑、搏、庞、愣”8个生字,掌握“摇撼、嫩黄、绝望、安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并根据课后练习2进行训练。

4、在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势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2、着重理解和欣赏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段落,结合文中重点词句充分谈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本文中描写老麻雀部分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体会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爱的力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通用16篇)教学目标: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件:麻雀动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它。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

(出示课件)二、自学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自学生字。

反馈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弄清课文里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3、理清文章条理,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关心谁?为什么?能不能从课文找依据?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从总体上谈感受)四、作业:熟读课文。

小字及抄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麻雀》一文,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第1篇】麻雀教材分析:《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

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课题。

《麻雀》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麻雀》;(2)理解诗歌《麻雀》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掌握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麻雀》的朗读和背诵;(2)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3)诗歌中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诗歌意境的深入领会;(3)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诗歌《麻雀》文本;(2)相关背景资料;(3)写作纸张和文具。

2. 教学环境:(1)安静的教室;(2)舒适的座椅;(3)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麻雀;(2)询问学生对麻雀的了解和印象;(3)引出诗歌《麻雀》的学习。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2)学生跟随教师背诵诗歌;(3)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歌。

3. 诗歌理解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3)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朗读和背诵录音发送给教师;2.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诗歌《麻雀》的短文,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自己的感受;3.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自然界的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听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写作,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3.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四、教学方法建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有效教法建议: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麻雀图)同学们麻雀是我们既熟悉又常见的一种小鸟,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也许平时很少有人注意过它。

可是,就在这普普通通的小小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让人感动的伟大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词语:
嗅觉庞大愣住
扎煞拯救嘶哑掩护搏斗无可奈何
朗读形式:自读、指名领读、同桌检查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第一行描写猎狗的;第二行描写麻雀的】
2、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中出现了几个角色?(板书:小麻雀、猎狗、老麻雀)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基本将课文内容复述了
一遍,教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掉、落、退)指板书:谁能看着它们,用比较简单的话再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在林荫路上,走到这三个小动物的身边。

)
三、自主学习,默读圈画。

提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你的见解和小组内的发言在书中进行简要的批注。

五、老师引领,品读课文,学生展示
(一)小麻雀
1、读一读描写小麻雀的语句,说一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其神态的词语:“呆呆地”“无可奈何”,描写其外形的词语“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从中感受到小麻雀即可爱又可怜。


2、小麻雀这么弱小无依,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偏爱它,却让他遭遇着更加恐怖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遇到了一只可怕的猎狗)
(二)猎狗
1、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读一读描写猎狗的语句。

2、此时如果你是这只小麻雀,你会怎样?
(三)老麻雀
1、就在这性命攸关的一刻,谁出现了,让小麻雀转危为安?
2、小组汇报:文中描写老麻雀的语句有哪些?从中谈谈你的体会。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在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体会。

在形式上交流其他同学与汇报小组同学互动。

并在交流过程中知道学生带着理解朗读。

这是中年级学生理解与感悟课文的重要途径。


3、相机重点指导以下两句的感悟及朗读: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2)可是它不能安然的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六、总结: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