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志怪小说中_祈寿_情节之文化考察_张黎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

第27卷 第2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 urnal of T aiy uan U niver sity o f T echno log 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09 

V ol.27 N o.2

六朝志怪小说中“祈寿”情节之文化考察

张黎明,李 艳

(天津大学中文系,天津300072)

摘要:祈寿情节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一大情节类型,是民间祈寿信仰、祈寿心理的反映。祈寿情节中首先展现了不同的祈寿方式,可分为三类:祭星祈寿、向鬼祈寿、向佛祈寿。通过这些祈寿情节可以看出民间祈寿心理的某些特点,即祈寿的功利性、人情化特点以及儒、释、道的交互影响。祈寿情节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六朝乱世中人们对生命的热情、对苦难现世的执著。

关键词:祈寿;祭星;借寿;功利性;人情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09)02-0057-05

人情都是好生惧死,祈求长寿是汉民族中起源较早、影响深广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风尚、宗教祝祷、艺术审美中都可以寻见这种祈寿文化的印记,在这其中小说作品的展现又更加直观而生动。本文拟就六朝志怪小说中的祈寿情节加以分析,以探求这一时期世俗民众的祈寿心理特征①。

现实生活中,祈寿的方式多种多样,孩子的长命锁、百岁宴,老人的重阳节、寿星图;简单的默默祝告上苍,复杂的做法事、摆道场、请神送佛,不一而足。六朝志怪小说中的祈寿情节就首先展现了不同的祈寿方式。

(一)祭星祈寿

在民间信仰中,祈寿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寿星。汉魏时,寿星执掌国之福寿,是当时的国家祭祀之一。《史记·封禅书》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1]这大约是在古代星占思想基础上发展来的。除了寿星,还出现了拜祭北斗祈寿的观念,《搜神记》卷三《北斗南斗》是对这一祈寿方式的较早记载:术士管辂见到赵颜,谓其必定夭亡,赵父求管辂为赵颜延命。管辂让其准备“清酒一榼,鹿脯一斤”,在卯日时,把所备之物献于正在下围棋的二人:

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棋,……饮数

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曰:“何故在此?”

颜唯拜之。南面坐者人语曰:“适来饮他酒

脯,宁无情乎?”……语颜曰:“救汝至九十

年活。”颜拜而回。管语颜曰:“大助子喜,

且得增寿。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

南斗。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凡人受胎,皆

从南斗;祈福皆向北斗。”[2]

这是一个朴素的有趣故事,文中物什的选择也颇为经心:清酒、鹿脯、桑树、围棋等,都是与长寿有关的吉物;而且一顿酒、脯换来了增寿至九十的超级回馈,可见在人们的想像中主生死的南斗、北斗还是极为慷慨,非常有人情味的。在古人的观念中,斗星曾被认为是极星,是天地的中心,掌管生杀化育。后来这种观念为道教所吸收、利用,成为道教的一大祝祷对象[3]。汉魏时,这一观念的道教色彩还较淡,主要是建立在北斗君掌管阴间鬼事的信仰基础上,如纬书《老子中经》谓北斗“持人命籍”,各种阴间冥吏统归“鬼官北斗君差遣”[4]。在六朝志怪小说中,虽然阴曹地府主要由泰山府君掌握,但“北斗主死”的观念依旧常见。如《搜神记》卷九的“道士吕石”中吕石梦见到了北斗门下,随后亡:“石昼卧,梦上天,北斗门下见外鞍马三疋,云明日当以一迎石,一迎本,一迎思。石梦觉,语本、思:`如此,死期至,可急还,与家别。'”[2]《幽明录》中有“王姥”事:“吴时,有王姥,年九岁病死,自朝至暮复苏,云:`见一老妪,挟将

*收稿日期:2008-11-24

作者简介:张黎明(1976-),女,山东邹平人,天津大学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生,从事古代小说研究。

① 求仙访道以求长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内,虽然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祈寿行为,而且汉魏六朝的神仙传记不乏其数,但宗教的狂迷并不能完全代表俗众的虔诚。

飞见北斗君'”[5]。在这些故事中,北斗君掌人生死之道甚明,人会死亡是北斗君见召,死后也要去见北斗君,这与后来泰山府君、阎罗的司职是一样的。

祭北斗星求寿的描写在以后的戏剧、小说中也多见。元杂剧中王晔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中桃花女与周公斗法,教导彭大在三更拜祭北斗以延寿:〔正旦云〕明日晚间,正当北斗星官下降,你买七分儿香纸花果、明灯净水供养

着。……你休害怕,不拣那个星官,扯住一

个。他问你要官呵,你便道我不要;他问你

要禄呵,你便道我不要;他道你都不要,你

可要什么,你便道我则要些寿岁。恁的呵,

便好救你的性命不死了也[6]。

这个祈寿的过程与赵颜求寿有点相似,只是北斗已由一人变成了七人,而且官禄寿命之事都管。白话小说中祈禳北斗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诸葛亮“披发仗剑,踏罡步斗”,“祈禳北斗”[7]。在这些故事中,道教色彩都极为浓重,诸葛孔明也完全是一道士形象,祈禳过程有一定程式,而且有诸多禁忌,孔明祈寿失败即是因魏延闯入,无意中踏灭主灯触犯了禁忌。这样一些描写已完全纳入道教信仰的语境中,不似“北斗南斗”中那浓浓的世俗人情味、烟火气。

(二)向鬼祈寿

魏晋时,鬼论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人死后都可成鬼,泰山为阴司,泰山府君统辖一切鬼魂[8]。既然人的死亡都是泰山府君见召,那么为延长寿命,求助于鬼差则更为方便实用。在六朝志怪小说中有多篇向鬼祈寿的篇章。《戴祚甄异传》中“张闿”条比较有代表性,张闿路遇一人卧于道侧,因足病不能行走,张闿把车上所载之物丢弃,载其上路,到家后,此人才明言自己是来收张闿的鬼:

“我是鬼耳!承北台使,来相收录;见君长者,不忍相取,故佯为病卧道侧。向乃

捐物见载,诚衔此意;然被命而来,不自由,

奈何!”闿惊,请留鬼,以豚酒祀之。鬼相为

酹享,于是流涕固请,求救。鬼曰:“有与君

同名字者否?”闿曰:“有侨人黄闿。”……谓

闿曰:“君有贵相,某为惜之,故亏法以相

济;然神道幽密,不可宣泄。”闿后去,主人

暴心痛,夜半便死。闿年六十,位至光禄大

夫[5]。

这条向鬼祈寿的故事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以豚、酒招待鬼使,鬼虽言“被命而来,不自由”,但依旧能为人方便;二是借寿得以延命的方式;三是“神道幽密,不可宣泄”的禁忌。这三点在同类故事中多次涉及。借寿是一直到今天都依然存在的一种风尚,当然现在大多数是体现在心理层面。魏晋时,这应是一种开始被广泛接受的信仰,现在保存在文献记载中较真实的例证应是东晋王徽之(子猷)借寿给兄弟王献之(子敬)一事,这件事记载于《幽明录》中,子敬病重不治,子猷愿意以己命相代,但道师却曰:“夫生代死者,以己年限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贤弟命既应终,君候算亦当尽,复何所代?”[5]后果然死亡。

这件事说来荒诞,但我们又可以从其他材料窥见其真实性。在《世说新语·伤逝》中有子猷、子敬相继亡故的感人至深的文字。而王氏一族又信奉五斗米道,想来这种请道士帮助借寿的事是可信的。

向鬼祈寿是幽昧难道之事,而且人们相信这些事都是鬼吏私自行事,所以不可将此事透露就成为一种强烈的禁忌,犯忌必定前功尽弃。《述异记》中“费庆伯”条就是因犯忌而祈寿不成的故事:

……庆伯方知非生人,遂叩头祈,三驺同词,因许回换,言:“却后四日,当更诣君,

可办少酒食见待,慎勿泄也。”如期果至,

云:“已得为力矣。”庆伯欣喜拜谢,躬设酒

食,见鬼饮啖不异生人。临去曰:“哀君故

尔,乞秘隐也。”庆伯妻性猜妒,谓伯云:“此

必妖魅所罔也。”庆伯不得已,因具告其状。

俄见向三驺,楚挞流血,怒而立于前曰:“君

何相误也?”言讫失所在。庆伯遂得暴疾,

未旦而卒[5]。

此条故事首尾完整,情状鲜明。费庆伯本已经祈寿成功,但经不住性妒的妻子的猜忌,具说其事,犯了禁忌,被鬼吏怒责,不久暴卒。

(三)向佛祈寿

佛教从传入中国始,就成为影响民众信仰的一大力量。佛教本来执著于来生,并非要刻意延续今生,但普通民众并不理会这些,他们尊奉的只是诸佛菩萨具有大慈大悲之心,可以解救一切众生之苦。这种思想在《宣验记》等“释氏辅教之书”中随处可见。如何延寿,佛家曰持斋念佛,供奉菩萨就可以延长本来会夭亡的年寿。《宣验记》“郑鲜”条:

郑鲜,字道子,善相法。自知命短,念无可以延。梦见沙门,问之:“须延命也,可

六斋日放生念佛,持斋奉戒,可以延龄得福

58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