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教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PPT课件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 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 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 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内容标准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目标
编排体例
说教材
一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说建议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能熟意练义的。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理与解他符人号交<流、各=、自>算的法含的义过,程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 能运10用0以数内及数数的的大运小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 对结•能果结的合实具际体意情义境作比出较解两释个一位数的大小。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 的结果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 合作交流
激活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 合作交流
激活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组织好练习,加强 计算能力的培养
1、要讲究练习的形式。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3、多进行口头练习。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 合作交流
激活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常见的 量
探索 规律
数的运 算
数的认 识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
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
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
涵信息
圆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
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1.导入部分: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四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找规律》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学具】:课件、星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若干五、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六、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2、教材和学情分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门重要而运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认识钟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

《认识钟表》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步尝试。

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

钟表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计时工具,由于以往的认知都是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作的感性认知,因此,对他们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特别是在如何指示时间方面,更是一无所知。

此外,生活中,我们对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不详加区分,致使学生在掌握这两个概念时,更为困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感知钟表如何指示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认读整时,为学习半时、几时几分作准备。

本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

因此,让学生感知钟表如何指示时间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3、确立教学目标从认知水平来看,一年级学生观察的细致性,顺序性水平较低,注意的分配能力也较差,因此,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忽视细节。

(如钟面刻度,指针运动方向等细节的忽略)。

注意到刻度时,又有可能不注意区分指针,顾此失彼。

此外,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起步阶段。

思维和具体实物,具体操作相联结。

脱离了具体实物和具体操作将导致学生不会思考,因此,最根本的途径是遵循学习内容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把认识建立在一系列的观察操作之上。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三维目标,特别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另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此,教材的编排也呈现循环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年级且第一次学习钟表,我们主要认识指针和刻度,初步会看整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过渡到认识几时几分。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 写数》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 写数》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数学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了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

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和学法1、本课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教具、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像、操作等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教具准备】:计数器、小棒、铅笔板块一、情景导入1.从一数到一百,可以怎样数?(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从一数到一百的不同数法)①一个一个地数:1、2、3、4、5、 (100)②五个五个地数:5、10、15、20、 (100)③十个十个地数:10、20、30、40、 (100)④两个两个地数:2、4、6、8、10、12、 (100)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

四十八六十九二十七八十八3.想一想,写一写。

(1)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

板块二、学习新课老师买了一些铅笔作为奖品,要奖会动脑筋的爱举手的小朋友,大家能帮老师一起来数数吗?1、出示2捆铅笔(每捆10支)和4支铅笔。

问:①我手上拿了几支铅笔?为什么?②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说说你拨珠的理由。

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2)

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说教材稿我说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下面谈谈我对本单元教材的理解。

一、本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的教学主题是“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分为: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两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二、知识树的建构: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我把本单元分成了两在分支。

一是数的认识,二是加减法。

第一大分支主要是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这六个知识点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学生在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数位意思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并比较数的大小。

第二大分支是加减法,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这部分知识是使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做铺垫。

更好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习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位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数、写、读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圆片若干、小棒3捆。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下面这些题你会计算吗?9+2=9+4=9+8=9+7=二、学习新课教学例1。

提问:小丑带了许多气球,数一数有几个。

过了一会儿,小丑卖了一些气球并问:卖了几个?课件显示文字: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这时提问:还有几个?(通过观察感知,解决问题)(1)还有几个气球?你是怎么想的?请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5-9=。

(3)15减9该怎样计算呢?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师巡视。

(4)汇报:15减9等于几?你们是怎么想的?①点数得出结果,一个一个地数出还有6个气球。

②想加算减,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

③用“破十法”算。

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还有6个气球。

教师:还有哪组跟他们的方法不一样?请你到讲台上来摆一摆。

刚才我们是先从10个圆片中去掉9个,还剩1个(板书:10-9=1),再把1个圆片和5个圆片合起来,是6个(板书:1+5=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docx1111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docx1111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八仙筒学区中心校于凤艳大家好!我今天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步入正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

本册教材在教学编排上依然侧重于计算教学,计算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如何抓住数学的魂,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的“度”。

现从课标要求、编写意图、知识结构和内在关系、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四方面,谈谈我对本册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一、课标要求在知识技能方面,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在数学思考方面,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简单描述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方面,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交流学习经验过程。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编写意图1、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注重知识的体验、理解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找规律”教学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2、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先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然后探索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再试着用语言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经历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3、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课件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下册全册教材说课
教材内在结构 和逻辑关系
说 教 材 内 容
一、课程标准要求
学科总体目标
本册内容标准 及要求
返回
(一)学科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 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 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具体 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 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 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 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 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 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拼组。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 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 掌握分类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 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课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 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怎样想的。 (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 - 10 = 20 齐读:10 + 20 = 30 30 - 10 = 20
3、指导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第一题:30 + 40 =? 请同学们根据图说一说得数? (1)30表示什么?40表示什么?“30 + 40”表示什么? (2)30加40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 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 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整十数和整十数 相加减是怎么计算的呢? (举例说明)60+20= 80-50=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角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10+20=30 30-20=10

小学数学说课稿(8篇)

小学数学说课稿(8篇)

小学数学说课稿(通用8篇)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熟悉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熟悉整时、半时的根底上绽开教学的,把握本课学问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预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熟悉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操作、思索、争论等活动,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胜利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确实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熟悉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大局部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熟悉,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但是不同的学生对熟悉时间的状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娴熟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识,应当说绝大局部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

因此,我细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把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嬉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留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帮助教学功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仔细观看、合作探究对学问进展迁移、重组,到达熟悉、理解学问的目的。

3、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学问。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学前准备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教材。

本册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20以内的加减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统计,数学智趣题和数学广角。

本册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查漏补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

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

可以看出,这一活动综合性强,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已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熟练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自制数位表,通过摆圆片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从而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由于本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所以本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课件、数位表、圆片、记录单、百数表。

四、教学流程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由于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我就由魔术引入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节课中,通过生活情境图,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加强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说教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的知识,经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说学法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和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更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2)操作实践探索算法(3)自主尝试发散思维(4)拓展练习,总结全课。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孩子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位置:上下 》说课稿(三篇)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位置:上下 》说课稿(三篇)

一、位置:上下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有关“位置”内容的起始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物体“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上下”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和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及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将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能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一、创设情境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统一。

本节课根据低年龄学生的特点,创设“闯关夺宝”的游戏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好玩。

创设的每一个关卡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小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打开智慧门”通过让学生猜测通向宝藏的大门,引导学生体会在说清物体位置时参照物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观察南京长江大桥图,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三种交通工具“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这本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解说,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家长了解教材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使用这本教材提供指导。

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世界。

本教材涵盖了数的认识、计算、几何图形、生活数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和计算是本教材的重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

这些内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

2、难点:几何图形和钟表的学习是本教材的难点。

几何图形的学习涉及到图形的识别和特征的描述,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全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钟表的学习涉及到时间的读取和转换,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材特色1、活动设计:本教材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2、联系生活:本教材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通过购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3、启发思维:本教材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鼓励他们总结规律。

四、教学建议1、注重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多元化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这些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另外,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买卖商品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民币的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的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四、说教法、学法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

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的学会新知。

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主要是从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分别进行研说的。

“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说教材”包括编写体例及特点;“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首先我将说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总体目标。

(一)学科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知识技能目标: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目标: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一年级下册课程目标这部分的内容我将结合本册的教学内容一起进行解说。

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问题解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解决问题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初步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知识技能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2、认识计数单位“+”和“-”,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数学思考目标: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目标:1.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二、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册教学内容从课标内容的四大领域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数与代数安排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安排了认识图形(二);统计与概率安排了找规律,分类与整理;实践与综合应用安排了摆一摆。

2、编排体例及特点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首先说一下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四个模块、八个单元、具体课例、多样习题”。

“四个模块”强调学生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8个单元”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富有弹性;“具体课例”图文并茂,呈现问题情景;“多样习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编写意图。

(1)、素材选取生活化。

生活化素材的选取,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情境串”引发“问题串”。

情境图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

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探究知识的境界。

(3)、跳跃式板块式结构。

跳跃式、板块式的编排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形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内容、深度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体系。

(4)、解决问题与双基学习相融合。

教材由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又作为解决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材设置一个开放的大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6)、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3、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本册教材的内容还包含了以下逻辑关系。

从横向来看,学生先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数对学生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进率以及认识时间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学生学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后,已经形成了空间观念,再来体验立体图形的空间就很容易了。

另外,学生先知道怎么找物体和排列的规律再把这些规律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是水到渠成。

从纵向看,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识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对学生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打好了数学基础。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对本学期学习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基础,由此,学生形成了空间观念,今后学习方位与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会更简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学习了之后有利于二年级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4、教学策略针对本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在学习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时,让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通过数一数和摆一摆的方法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组成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习量与计量和空间与图形时,主要是用实物和模型通过操作活动和实践活动认识各种人民币,知道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建立初步的方向感。

在学习统计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活动记录来收集、整理以体会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统计图表整理数据、能分析数据并发现规律。

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我想与大家分享几条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师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来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小商店是就可以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就可以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的愿望。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惊醒交流,同时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的口算方法时,借助挂图让学生进入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在资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解决两位数相差多少问题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减法去解决。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建议1、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3、情感态度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和课后访谈等。

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另外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等也是教学评价时应该注意的方面。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最后我将说到的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延伸教材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

因此,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

2、运用生活资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

3、捕捉意外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哪怕是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让错误成为教学资源。

4、拓展学科资源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且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5、汲取文化资源数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数学本身,应将数学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到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一切为了学生。

作为数学老师,钻研教材,引导孩子们走进数学的美妙花园;全心投入,带领孩子们在数学的海洋嬉戏;细心呵护,培育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课堂中,使学生插上跨越的翅膀,在数学的王国中展翅飞翔。

我愿为此不懈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